中國每年花費多少錢用在哪裡
Ⅰ 中國每年花多少錢在航空航天上
30億吧!不是太清楚,好像聽誰說一個火箭發射好像就十幾個億
Ⅱ 中國每年用在軍事上的費用是多少教育上的又是多少
用在軍事上1毛錢,在教育上不花錢,因為學生繳費夠用了,用在行政管理上是9塊9。
Ⅲ 中國每年花在科技上的資金是多少
據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03年中國科技經費投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社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總支出達到1539.6億元,比上年增加252億元,增長19.6%,與當年GDP的比例達到1.31%。國家財政科技撥款穩定增加,撥款額達975.5億元,比上年增加159.3億元,增長19.5%,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為3.96%。總的說,我國科技投入現狀主要有幾個特點:全社會科技投入總量增加;科技投入強度已經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但仍低於世界可統計國家平均1.6%的總體水平,且與發達國家2.2%的總體水平還有相當差距;科研經費支出進入高速增長國家行列。2001、2002年國內科研經費總支出大大高於同期主要發達國家5%左右的增長速度。科技投入籌資渠道更為多元化;政府科技投入總量有了較大的增長。
Ⅳ 中國每年花多少錢在軍事上
中國2013年軍費預算:7201.68億,居世界第二位。
另外撥付給軍工企業的研發經費,給航空航天企業的經費,以及給武警的錢未算在內!
Ⅳ 中國人過個年,平均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錢
過年你要花多少錢? 4成網友預計不超過3000元(外加圖片)
四成網友預算3000元以內半數網友花一個月工資辦年貨、飯局、孝敬父母、派利市……這些花銷成為多數人過年的硬開支,外出旅遊、添衣物、買手機或電器,也是不少人的重要花銷選項。不管你是藍領還是白領,過年花掉一個月工資怕是跑不掉的。
過年你打算花多少錢?你的錢主要花在哪些地方?近日,本報通過二維碼、微博、大洋網聯合統計網友過年的花銷數據。據統計,在過年花銷額度方面,大部分網友選擇了過年的花銷不超過3000元,佔到統計人數的約40%。同時,有17%的網友初步估算,過年將花費超過1萬元。
盡管不少網友對過年的花銷感到「難頂」,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有錢沒錢,都要回家看看,親情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
年終花銷大徵集藍白金領齊參與
近日,本報通過二維碼、微博、大洋網聯合統計網友針對過年的花銷數據,昨日數據正式出爐。
在問卷調查中,針對「你認為自己是?」的選項,47%的網友選擇了「藍領」,43%的網友選擇了「白領」,6%的網友則是「高級白領」,「金領一族」佔到了近4%。
針對每月月收入的調查,參與投票的網友中,工資在「3000~5000元」的網友佔到了大多數,佔到統計數據的32%,月收入在「1000~3000元」和「5000~10000元」的網友相差不多,佔到29%和26%。剩下的網友,月均收入超過了10000萬。
在參與調查的網友中,廣州戶籍人口與外地戶籍人口相差無幾,分別佔到了數據總量的51%和49%;而且,已經成家的網友相對較多,佔到了參與調查的網友總量的75%。
在網友的年齡階段方面,「25~40歲」、「40~60歲」的網友相對較多,兩者分別佔到人數總量的54%和25%,「18~25歲」的網友則相對較少,這部分人群僅佔到總量的19%。
而網友選擇是在廣州過年,還是到外地過年?這一選項基本上形成「五五開」的形勢,兩種人群相差無幾。
幹啥去:「和家人團圓」是主流
在調查問卷中,記者列出了「和家人一起團圓」、「自我犒勞外出旅遊」、「和朋友一起慶祝」、「獨自過年」等多種過年方式。大多數網友仍然選擇了較為傳統的「和家人一起過年」,佔到了統計總量的93%以上。
此外,由於過年方式的多樣化,不少人也選擇了其他的方式,其中,「外出旅遊過年」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大約有3%的網友會選擇這種方式過年,而其他的兩種過年方式,則很少人會真正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有差不多2%的網友,選擇了「獨自過年」這種別人看起來較為「凄涼」的過年方式。
花多少:四成網友不超3000元
在過年花銷額度方面,大部分網友選擇了不超過3000元,佔到統計人數的40%。但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這一預算目標,恐怕還真要等過完了年,自己算算看才知道了。
此外,隨著花錢數額的不斷提高,能夠承受的網友也相對較少了。過年花銷「3000~5000元」的網友佔24%,「5000~10000元」的網友佔19%,「10000元以上」的網友佔到了17%。不難看出,過年花銷超過了5000元的網友,僅僅比計劃花銷不超過3000元的網友少了4個百分點,成為「主流」僅在毫釐之間。
過年花銷的種類方面(問卷題型為多選題),購置年貨、給親屬孩子壓歲錢、走親訪友所花費的費用佔到了前三位,佔到網友數據統計的66%、54%和47%。
由於參與調查的網友中,有不少需要回家過年的外地戶籍網友,在花銷的種類選擇方面,甚至只選擇了「路費」一項。更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由於來迴路費就得兩千,所以直接選擇「不回了」。
據統計,選擇「路費是過年主要花銷」的網友,佔到了網友調查總量的約30%。此外,給老人的紅包、外出旅遊,也逐步成為過年花銷的「主力軍」,佔到網友調查總量的約18%。
另外,還有4%的網友將「相親費用」納入到了過年主要花銷當中,過年期間的相親費用已不容輕視。
啥感覺:六成網友覺得「東西越來越貴」
盡管有27%的網友認為過年花銷會使「來年的壓力會巨大」,還有5%的網友覺得「今年算白幹了」,但仍然有80%的網友認可這種花銷方式,認為「這是約定俗成的」。
「過年花銷的最大感受」方面,不少網友將矛頭對准了物價上漲,有大約六成的網友均感覺「東西越來越貴了」,19%的網友認為,「給的壓歲錢要越來越多」。
此外,35%網友對於過年花銷表示能夠理解,認為「能多陪陪父母,花點兒錢沒什麼」。
有8%的網友則對過年花銷表示了自己的無奈,「能不過年么?」此外,還有23%的網友感嘆,「過年也是人生的一種經歷。」
統計數據顯示,盡管所佔比例較少,但「來迴路費已難以承擔」仍成為6%網友心中的痛楚。
相當於:半數網友花「一個月工資」
在調查問卷中,有關過年花銷在全年收入中所佔比例情況,記者分別列出了「理性分析」、「感性認識」兩條同樣話題的選項,但是同題的答案,兩者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過年花銷是你幾個月的工資?」的問題項中,大約有50%的網友認為,過年的花銷是「一個月的工資」,有33%的網友認為大約是「兩個月工資」,12%的網友則認為達到了「三個月工資」,另外的網友則認為過年花銷「超過了三個月工資」。
同題的另一個問題選項則是,「過年花銷佔到你全年工資的幾成?」其實不難算出,有50%的網友過年的花銷僅是「一個月工資」,大約佔到全年工資收入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不足一成。
但是,實際上,更多網友的感性認識給出的答案是「達到了一成到三成」。在統計的數據中,有49%的網友認為,過年的花銷達到了「一成到三成」,只有35%的網友認為,達到了「一成以下」,更有5%的網友感覺更加強烈,認為過年的花銷超過了全年收入的「五成以上」。
這種感性的認識,也與調查當中網友認為「過年花銷更大」的感覺是一致的,大約有88%的網友表示,「過年的花銷更大」。
草根心聲:小數怕長計花錢「步步驚心」
對於白領階層來說,回家過家這盤賬則從路費、油費、酒錢到小禮物,可謂「步步驚心」。
在北京從事體育行業的白先生說起回家過年一肚子苦水,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回家幾天沒七八千下不來」,「開車往返一千公里,油錢1000多元,過路費300多元;給家裡買衣服,還不能買太貴的,好多時間都看那些打折的,但至少也有六七百元一件吧;酒最便宜的20元一瓶,買幾箱1000元就沒了;父母那塊,平時回去的少,怎麼的也要給些錢」,「還要給親戚朋友送禮、給小孩子零花錢,一弟一妹的三個孩子,一個給500元,這就是1500元了」,「此外還有好多零零碎碎的沒算在裡面,也要一大筆」。此外,他還不無憂慮地說到農村過年的賭博現象,「賭得很大,過個春節有些人就有60000~70000元的輸贏,還好我不怎麼玩。」
年關當前,有的年輕打工族決定留在打工的城市過年,打算把省下來的回家路費和禮物錢,留下來買新衣服、吃喝玩樂。「再逛個廟會也花不了多少,其實回家過年也就是去拜拜年,感覺過年好單調。」家在遼寧的包小姐說。
也有因為工作不能回家過年的,像任職快遞員的李先生,稱今年過年只有一天假期,就不用回家派紅包了,賺多花少,不過他也把過年預算定在二千塊錢左右,「買點年貨什麼的,再吃吃飯,二千塊錢應該就差不多了吧。」
律師一直被看做是高收入行業,尤其是知名律師。剛剛獲得「中國百強大律師」稱號的王永傑律師告訴記者,「過年花的錢還是挺多的。父母那裡因為太久沒回去,又都80多歲了,要給10000元。如果帶家人出去旅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記者吳婉虹、林廣)
廣州藍領一族
環衛工:過年花銷兩三千
主要花銷:家人、老鄉聚會
年收入:不到五萬
來自貴州的安師傅說,今年不回家過年,能夠省下不少錢,他的老鄉有的回家,「一個人光來迴路費就要五百多」。他覺得過年就要有個過年樣。「過年一般要花個兩三千塊錢。」
他告訴記者,他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有四千多,過年的花銷還沒有超過他一個月的工資。
計程車司機:過年花銷六七千元
主要花銷:給家人買點東西、聚會
年收入:約七萬元
「主要還是給孩子買東西,家裡人添置新衣服的花銷。」昨日,廣州計程車的馬師傅告訴記者,在過年期間,他過年大約要花六七千塊錢。
他告訴記者,在過年的那一個月,作為計程車司機,基本上能賺到過年花銷的錢就很不錯了。
白領一族
公司經理:一萬塊錢
主要花銷:孝敬父母、添置家電
年收入:約十二萬
「過年的花銷差不多一萬多塊錢,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昨日,在廣州某公司做經理的魏先生介紹說,過年主要的開銷都是給家裡人的紅包錢。「孝敬父母要包紅包,每個紅包一千,兩邊的父母都要給。」除此之外,每年過年還要購置些年貨,家裡如果有需要補充電器了,還要購置些大件的家電。
他告訴記者,如果一家人過年外出旅遊的話,還要多花銷差不多五六千塊錢。
金領一族
銀行高管:過年花銷十多萬
年收入:五十萬以上
主要花銷:外出旅遊
「去年出國旅遊要多一些,大概在十多萬塊錢。」昨日,在某銀行做高管的林女士告訴記者,過年她基本上都會帶上家人一起,包括雙方的父母,到遠一點的地方去旅遊。此外,過年包紅包也肯定是一筆比較大的開支。
北京藍領一族
呂先生(初級廚師)
過年預算:2000~3000元
新年假期大概有十天,我家在湖北,坐火車回去路費大概要花掉五六百元。回家過年需要給親戚都買點小禮物,我打算給爺爺奶奶在北京各買一雙鞋,其他親戚的小禮物回家再買也行。待在家裡也就是出去走走親戚,見識一下,都在家裡吃飯也不花錢。
李先生(快遞員)
過年預算:2000多元。
今年過年我會留在北京,不回家就不用派紅包了,也就只有一天假期,只有那天可以花點錢,也花不了多少。買點年貨什麼的,再吃吃飯,2000元應該就差不多了吧。
白領一族
王先生(律師)
過年預算:兩三萬
過個年花的錢還是挺多的。父母那裡因為太久沒回去,又都80多歲了,要給10000元。然後我還打算帶家人、要是爸媽身體好,也會帶上他們去海南旅遊,按三人算,機票每人3000多元,還有住宿吃飯,要花20000~30000元吧。
L君(金融業管理人員,日籍外企駐京)
過年預算:1萬元左右(公司會報銷回家機票)。
因為母親是中國人,所以家裡基本都是按中國習俗過年,一般就是到東京和大阪走親訪友一下。如果選擇出國旅行的話,就會寄寄明信片。過年一般就是歇著,另外就我家來說,過年的傳統節目會是全家一起去雪山,泡溫泉和滑雪。
金領一族
周女士(企業高管)
過年預算:15萬元。
預算主要花在紅包和禮品上,預計在15萬元左右。15~20萬元算是一個比較常規的預算吧。去年新年帶著父母和姐姐一家人去馬來西亞也花了十五六萬元,因為家庭旅行的標准和費用都會比較高一些。
其實回家過年也差不多花這么多錢,我是江西人,與丈夫不在一個城市,兩邊發發紅包,走走親戚,也花這么多。
(記者吳婉虹、林廣)
上海白領一族
王曉藝(上海某主流媒體記者,從業6年,已婚已育)
與丈夫共同的家庭年收入:30萬元左右
開支預算:
1.壓歲錢:雙方父母共10000元、親屬小孩總共5000元
2.購置年貨:3000元
3.給孩子准備禮物:1000元
4.夫妻准備禮物:4000元
5.年夜飯:3680元(上海市區一家中等餐廳)
6.春節假期無旅遊計劃
總共支出:26680元
方晨(小學教師,已婚)
家庭年收入:20萬左右
開支預算:
1.年夜飯:2000元(據方晨自己介紹,年夜飯訂的餐館比較大眾化,不包括酒水)
2.壓歲錢:雙方父母共10000元,親戚小孩各500,共1500元
3.購置年貨:2000元(主要以食品類為主)
4.為丈夫更換手機:4000元
5.春節長假主要在家休息或走親訪友,無特別開銷
總共支出:20000元
錢寧欣(上海某重點大學本科生,單身空窗期)
家庭年收入:25萬元
開支預算:
1.購買禮物,包括彩妝、包袋、數碼產品等:5000元
2.壓歲錢:2000元(收入)
3.回家路費:1000元
4.租男友:1000元
總共支出:5000元
Ⅵ 中國每年花多少錢來買紙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花168億買紙。中國每天消耗1.4萬噸~3.2萬噸紙,一年(365天)需要消耗511萬噸~1168萬噸紙。每噸紙的價格在2000到2500元不等。
紙的市場和佔比
中國一年用多少衛生紙?這個肯定沒有確切答案。簡單來說,每人每月如廁一卷紙,14億人下來,一年就是168億卷。況且,每個人的用紙量還不同,有的人如廁一次要用很多紙,有的人,一天大便一次,有的人兩三天大便一次。
此外,肯定還會有人把衛生紙用作其它。還有一些住院、癱瘓在床的老人,他們的用紙量那也是相當驚人。中國一年用衛生紙量達528萬噸。從細分品類上來看,我國衛生紙產品種類繁多。
在全年整體消費市場中,廁用衛生紙消費量最大,占整體市場份額比重的54.3%,其次是面巾紙,市場份額為28.2%,然後是手帕紙、餐巾紙和擦手紙,佔比分別為6.5%、4.4%、4.7%;其他種類產品市場份額佔比較小。
中國每天消耗1.4萬噸到3.2萬噸紙,一年365天需要消耗511萬噸到1168萬噸紙。
Ⅶ 中國每年消費者的總消費費用是多少
(一)基本情況
2004年,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9%,價格總
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9%,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5%,消費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4%。在構成居民消費
價格總指數的八大類商品(服務)中,6升2降:食品類上漲9.7%,煙酒及用品類上漲0.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0.9%,交通和通訊類上漲0.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0.2%,居住類上漲5.3%,衣著類和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則分別下降7.3%和1.8%;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9.94%,同比上漲9.9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為114.46%,同比上漲14.46%。
(二) 運行特點
1、居民消費價格走勢呈「低-高-低」前行態勢。1-12月份,居民消費同比價格總指數分別為102.8%、101.7%、100.7%、102.2%、103.8%、104.8%、105.8%、105.9%、104.3%、102.8%、100.5%和100.2%。從同比指數月度變化情況看,7、8月份漲勢最高,漲幅分別高達5.8%、5.9%,四季度價格漲幅明顯減弱,10、11、12月份漲幅分別為2.8%、0.5%和0.2%,以上變化說明隨著政府「雙控線」政策的實施,消費領域價格上漲得到了有效控制。
2、生產領域價格上漲幅度較大。1-12月份,工業品同比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108.91%、108.06%、108.20%、110.92%、110.85%、111.38%、111.93%、108.87%、110.37%、110.32%、109.68%和109.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同比價格指數分別為108.7%、102.35%、117.93%、122.95%、120.71%、120.79%、115.48%、115.42%、119.80%、120.30%、119.18%、114.85%。從以上情況看,生產領域的價格上漲,與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基本相適應。
3、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成為拉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的主要動力。1-12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9.7%,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3.1%;油脂價格上漲35.1%;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22.5%;鮮蛋價格上漲19.9%;菜類價格下降2.3%。值得特別關注的是,鮮菜價格走勢起伏較大:1-12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下降3.2%,其中6、7、8、9價格分別上漲28.9%、46.4%、37.4%和9.4%,四季度價格明顯回落,其中,10、11、12月份價格分別下降16.9%、14.6%和28.2%,菜價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走勢。這說明當前的價格上漲有明顯的結構性上漲特徵,不是通貨膨脹,也就是說,不是普遍意義的持續、全面、大幅價格上漲。
4、工業消費品市場趨向活躍,但供略大於求的買方市場格局依然存在。2004年,在統計的工業消費品價格中,衣著、家庭設備及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等大部分商品價格仍呈穩中下降態勢,市場競爭的焦點仍集中在家用電器、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適令或熱銷商品中。其中:空調、電視機、影碟機、攝像機、照相機、行動電話、摩托車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5.9%、8.6%、6.3%、6.8%、16.7%、15.1%和3.3%。這說明隨著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居民消費層次的提升,高科技產品消費日趨大眾化,日用高檔工業消費品在較長時期內價格將呈現下降趨勢。
5、居住類價格仍呈較強的上漲勢頭。2004年,受水、電、燃料類價格等上漲的影響,居住類價格呈一路上揚態勢,其中,水、電、燃料類價格同比上漲9.6%。這說明,受資源
限制,居住類價格在較長時期內仍將呈現上升趨勢。
(三)2004年市場物價變動對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的影響
一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較高尤其是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對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二是6-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分別高達4.8%、5.8%、5.9%和4.3%,連續4次突破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居民消費同比價格指數上漲4%不得出台提價項目的警戒紅線,對我市繼續深化價格改革造成一定壓力。三是工業品價格上漲的購、銷倒掛現象,從較長時期看,將對經濟發展產生抑製作用。當這種價格倒掛幅度不能被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等因素所消化掉,其結果是企業收益空間逐步縮小,利潤逐步減少,企業效益下降。反過來,企業效益的下降,將減緩職工和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使擴大內需的政策成為無源之水而難以有效實施,繼而減弱需求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容易形成惡性化的經濟循環怪圈,影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穩定性。四是今年全市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主要得益於投資拉動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使中央省屬企業整體效益成倍增長,而市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則繼續滑坡。
二、2005年市場價格趨勢預測
根據全省物價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市確定今年的價格調控目標為4%。
2005年,國家將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基本穩
定。從當前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看,有利於價格穩定的因素逐步增多。首先,今年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總產量達9100億斤,糧食供應緊張的狀況有所緩解。今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如果年景正常,糧食總產有望比去年有新的增加,小麥、玉米、肉、蛋、菜、油等農副產品價格將呈穩定態勢。二是,工業消費品市場供大於求的總體格局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工業消費品價格仍將保持基本穩定或小幅下降趨勢。三是,國家將繼續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從嚴土地管理,從嚴控制重復建設項目的長期貸款,能源和基礎原材料供求緊張的狀況會有所緩解,下游產品成本上升的壓力會有所減輕。
同時應該看到,今年也存在不少新的漲價因素。一是,由於「雙控線」政策的實施,去年積累的價格矛盾比較多,將在今年逐步釋放。二是,生產資料大幅度漲價已經持續了兩年,對下遊行業和產品價格的影響將逐步顯現。三是,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氣候因素的影響較大,糧食、副食品價格有可能出現波動。四是,固定資產在建規模偏大,電力、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的問題依然存在,價格將繼續在高位運行。五是,全球經濟增長步伐有所減緩但仍然較快,國際市場價格趨高會對國內市場產生較大的拉升作用,特別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波動,對國內經濟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會產生較大影響。六是,勞動力、資金、土地
等要素價格上升導致成本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明顯加大,影響價格總水平變動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復雜。
綜上所述,今年穩定市場物價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需要各級物價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切實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確保實現預期價格調控目標。
Ⅷ 中國每年花費在環境保護上的經濟有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8
Ⅸ 中國每年花費多少錢用於宇宙探索上
少的可憐。
嫦娥四號的經費,差不多隻能在北京修兩公里地鐵吧。
Ⅹ 中國有多少流通的貨幣,有多少固定資產, 每年的GDP都花哪去了
流通的貨幣總數不清楚、固定資產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每年的GDP很大一部分都進了那些人的口袋。你聽說過上年年底突擊消費3.5萬億的故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