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華寧本地食用菌價格多少

華寧本地食用菌價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8 06:03:24

A. 大棚種植食用菌的方法是怎樣的種哪種食用菌利潤高呢

我覺得還是樅樹菇,也叫松樹菌,是由於這種食用菌生長在松樹林下而得名,去年我們這里最高時賣到五十八元每斤,可能價格不是很高,可產出效益還是可以的,因為它並不是珍稀菌類,羊肚菌的價格,干品的通貨價格高達800~1000元/斤;剪腳的羊肚菌價格更貴,可以賣到1200~1500元/斤。如果是鮮貨出售,價格也不低,市場收購價格在75元/斤左右。

畝產7、8千斤,價格平均在15一30左右,這些菇類經濟效益都可觀,具體的要問專業人員,種植什麼食用菌效益高。各地市場是不同的。應該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來決定。目前一般以茶樹菇。蟹味菇,秀珍菇,白靈菇等,和一些暢銷的常規品種效益是不錯的 市場價格,和原材料(成本)決定效益。

B. 有誰知道食用菌的成本與利潤

食用菌的成本與利潤,例舉香菇種植成本與利潤:
一、香菇種植成本
1、培養基配方(按萬斤乾料計,菌袋為15x55,約5555筒)
①木屑:77%7700斤x0.40元=3080元。②麥皮:15%1500斤x0.80元=1200元。③玉米粉 :3%300斤x1.00元=300元。④石膏:2%200斤x0.5元=100元。⑤過磷酸鈣:1%100斤x0.3元 =30元。⑥糖:1%100斤x2.7元=270元。⑦鹽:00.1%1斤x1元=1.00元。⑧硫酸鎂:0.1%10斤 x1元=10元。⑨小計:4991元。
2、制筒用工工資
①拌料工:1人x60=60元(機拌)。②裝袋工:10人x60=600。③滅菌工:2人x60=120元 。④出鍋工:3人x60=180元.⑤接種工:8人x60=480元。⑥雜工:2人x30=60元。⑦小計: 1500元。
3、輔助材料
①菌袋:5555個x0.16=888.8元。②菌種:200袋x2.5元=500元。③塑料繩:2.5斤x8元 =20元。④氣霧消毒劑:30包x1元=30元。⑤來蘇兒:1瓶x8元=8元。⑥酒精:5瓶x4元=20元 。⑦滅菌柴火:3000斤x0.2=600元。⑧水電費:30度x0.6元=18元。⑨小計:2084.8元。
4、發菌管理至采菇用工
翻堆用工5人x60=300元,菌棒下田3人x60=180元,菌棒脫袋1人x60=60元,菌棒轉色工 5人x60=300元,催菇工2人x60=120元,采菇工27人x60=1620元,小計:2580元。
5、設備投入
粉碎機一台2400元,15匹柴油機一台2500元,裝袋機二台,3600元(含1.5千瓦單相電 機一台)滅菌鍋一座,15000元,自走式攪拌機一台,4500元。
小計:28000元(設備投資按十年攤銷,每年2800元)以上總計生產成本13955.8元, 平均每棒生產成本2.52元左右。
6、產值
①反季節栽培每筒菌棒按收1.3斤鮮菇,每斤鮮菇按5元計,5555筒x1.3斤=7221斤鮮菇 x5元=36105元產值。
②秋冬春菇栽培每茼菌棒收1.5斤鮮菇。每斤鮮菇按5元計,5555筒x1.5斤=8332斤鮮菇x5元 =41660元產值。
二、香菇種植利潤
1、產出(成品率85%,生物轉化率80%) 2300(斤*85%*80%=1564(斤)
按1564斤鮮菇出200斤干菇計算,根據我們湖北隨州香菇產地的經驗,雙贏香菇黑木耳 批發商行給出經驗值是平均一袋產干香菇4兩,平均18元/斤,500袋產值3600元,高者可達到 4000元以上. 平均每袋收益為 7.2元,除去2.2元的成本。最低每袋純收入為5元以上。
2、 如果市場行情好,批發鮮菇(當然做鮮菇要在當地有好的銷售渠道,如果一時半會銷 不掉還要有冷庫保存,這個成本就比較高了),1564斤按鮮菇4元/斤計算:1564*4=6256(元) 。雙贏香菇黑木耳批發商行所在產地的香菇全部烘乾成干香菇出售的!
3、一般種3000袋 至5000袋 香菇,收益最少為15000元至25000元以上!

C. 現在什麼食用菌價格高

現在羊肚菌、北蟲草、靈芝、猴頭的價格比較高

D. 建造一個食用菌大棚要多少錢

我也准備弄一個,如果只是種食用菌,那沒必要建的太好,一般的就可以了,食用菌生長需要氧氣,要留有通風口,溫度控制在25°左右,如果在冬季,最好選擇雙層充氣薄膜,食用菌喜歡陰暗的環境,少量光照即可,但要控制好濕度!

我估計一個長20米,寬5米,採用雙層充氣薄膜的大棚價格在10000元左右。

有機會可以共同探討!

樓上面的這位朋友,你用的可是雙層充氣薄膜?這種薄膜是國外進口的,可充氣,保暖效果一流,如果你用的是這種薄膜,麻煩您告訴我一下買的價格和渠道,謝謝

E. 食用菌滅菌鍋一般需要多少錢

食用菌滅菌鍋的價格是根據尺寸來確定,一般大型滅菌鍋是專門用於菌棒,菌包等大批量高溫滅菌處理的設備,食用菌的滅菌溫度一般設定110-120度左右,所以需要圓形高溫高壓滅菌鍋,中型的幾萬塊,大型的幾十萬,價格也是不等的

食用菌滅菌器

F. 我想知到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食用菌是集「天然、營養、保健」於一體的優秀綠色食品;又是利用秸桿、凈化環境、投資少、見效快,少用耕地,立體栽培,高效生產的生態工程;而且消費量大,國內外市場廣闊,是21世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物產業。

一、食用菌的栽培價值

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如磨菇、香菇、草菇、平菇、木耳、靈芝、猴頭等,它們與植物不同,沒有葉綠素,不能利用光合作用形成營養物質,而是靠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我國已知食用菌不少於850種,能夠人工栽培超過60種,有生產規模的有20多種。

1、營養價值:

食用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被譽為「山珍」。一般含蛋白質(鮮菇)4%左右,比蔬菜、水果的含量高4-12倍。一斤干菇蛋白質含量20-25%,相當於2斤瘦肉,3斤雞蛋,12斤牛奶的含量。而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維生素、礦質元素都很豐富。

2、葯用價值:

食用菌中含甾類、三萜類、有機鍺和多糖體對調節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和膽固醇、抗病毒、延年益壽、抗衰老都有顯著效果,是一種保健食品。

3、生態價值:

食用菌能直接利用農作物秸桿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轉化為人類可食用菌的蛋白質。全世界每年可生產2000億噸有機物,但只有1%的是澱粉、脂肪、蛋白質,絕大多數都是纖維、木質素等,如果利用食用菌來轉化,可以支持10倍以上人口的生存,而且減少污染,促進生態平衡,是二維農業(植物、動物)向三維農業(動物、植物、微生物)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育菇致富的有利因素

據有關部門統計:1986年我國食用菌年總產58.5萬噸;1994年為264.09萬噸;2000年超過450萬噸,預計到2010年發展到600萬噸以上,成為世界強國,這是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致富的好門路。

1、原料多,成本低,投資少。稻草、木屑、玉米芯、豆秸、棉子殼等秸稈,以及麥麩、米糠、畜禽糞,都是長菇的優質原料,所需器材罐瓶,塑料袋等也很平常;場地要求不嚴,空餘房屋、大棚、樹林、家前屋後都可發展;一般說二、三百元就可上馬,一兩千元就可辦一個象樣的菇房。

2、生產周期短,見效快。長菇與栽培其他作物和養殖相比,見效快。從播種到采菇,草菇只需10-12天;平菇25天;金針菇30天;猴頭菇40天;香菇60-70天;在生產中可根據各品種對溫度的不同需求,搭配利用,四季長菇,月月銷售,經濟效益更好。

3、操作簡便,勞力不強,技術易學。長菇並非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項目。只要認真、細心、嚴格,經過5-7天實際操作訓練,均可學會1-2種菇的制種栽培技術。

4、產量高,效益好,易銷售。一般說每公斤原料可產鮮菇1.5-2.5公斤,其中草菇產量低,平菇產量高。若一個家庭年投料5000公斤,一般產菇7000公斤以上,年收入1.5-2萬元,這是通常的情況。至於長什麼菇最賺錢,必須根據生產季節、自然資源、消費習慣、市場行情和技術能力而定,有一個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一般說長菇效益為1:1.5-2.5。

三、食用菌對環境條件要求

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的環境條件主要是營養、溫度、水分、空氣、光線、酸鹼度等因素。

1、營養:一般有腐生、共生、兼性寄生三種類型。

①腐生類型:分解枯草枯木獲取營養,如草菇、平菇、香菇等。
②共生類型:必須在活的樹木上生長,如鬆口蘑、牛肝菌。
③兼性寄生類型:如蜜環菌,既能在枯木上生長,又能侵入到天麻中生長。

營養物質主要是:碳原:纖維、木質素、澱粉、糖等,在酸的作用下分解供食用菌吸收。
氮 原:來源於蛋白質、氨基酸、尿素、氨、硝酸鹽等。
無機鹽:其中以磷、鉀、鎂元素最重要。

2、溫度:食用菌一生對溫度分三個階段要求:

①菌絲體生長階段,絕大多數的食用菌菌絲體生長范圍是5-33℃,適溫為20-25℃,一般菌絲體不耐高溫,但草菇在40度生長良好。

②子實體分化階段:一般比菌絲體低一些。

分為低溫型:最適溫度18度以下,如平菇、香菇等;秋季、冬季、初春出菇。中溫型:最適溫度20-24度,如雞腿菇、銀耳等,多在春秋出菇。高溫型:最適溫度24度以上,如草菇、高溫平菇多在夏季生產。

③子實體發育階段:比菌絲體要高些,但比分化階段要低些。

3、水分:培養料含水量十分重要,栽培過程中,空氣濕度也很關鍵。

培養料含水量一般為60%左右,空氣濕度一般為85-95%。

4、空氣:食用菌屬好氣性真菌,一定要滿足通氣條件。

5、光線:一般都在遮光條件下栽培,發菌需黑暗條件,子實體發育需散射光,否則出現畸型菇。

6、酸鹼度:(PH值)

絕大多數食用菌喜酸性環境,菌絲生長PH值最適為5-5.5,大於8則受到影響。由於滅菌和料易酸化的關系,配料時,培養基應略高於菌絲需要值。

四、食用菌生產的基本設備

食用菌生產包括制種和栽培。制種設備較多,由簡到繁,由粗到精,直至系列化、現代化生產,有一個發展過程;栽培需場所和菇房,也有一個規模和規程,都需要逐步投資和發展。

1、滅菌鍋:有高壓滅菌鍋和常壓滅菌灶兩種。高壓滅菌在1.1公斤/厘米2壓力下滅菌30分鍾,可殺死斜面試管中的雜菌;在1.5公斤/厘米2壓力下滅菌1小時,可殺死蘑菇瓶中棉子殼、木屑等培養料中雜菌。有條件可購置手提式醫用消毒鍋,一次可消毒50-60支試管或10隻蘑菇瓶。常壓滅菌灶:是用磚塊水泥製成,蒸鍋上放消毒物,只需把水燒開並保持6-8小時;停火後再燜1-2小時;一般做為生產種消毒使用。

目前簡易消毒有採用蒸籠間隙消毒,把水燒開並保持1-1.5小時,停火降溫30分鍾,再用大火燒開並保持1-1.5小時,消毒即可完成。微波爐消毒可用中高檔,開10分鍾時間消毒就可完成,也可採取間隙消毒法。

2、接種箱:一切菌種轉接、分離、擴繁都需在接種箱中進行;要求封閉嚴密,便於操作。一般簡易接種箱高50厘米,寬47厘米,長82厘米;在長的一側上方安裝一塊30×32厘米玻璃,以便觀察,下方留兩個直徑為14厘米的洞口,洞口上裝33厘米長的布袖套,袖口用松緊帶扎牢。箱內裝燈,有條件再裝一支紫外線燈。現在大面積生產上常採用開放式接種,這就需要購置一台接種器,在無菌風區域內接種。

3、恆溫箱:有專制的,也有土製地,土製的木箱可用雙層板,內填木屑保溫,箱內裝幾種規格燈泡,進行調節。現在也有用烘箱進行改制,一般保溫效果也很好。

4、培養室:要求乾燥、清潔、通風、有散射光,菌種入室前要消毒,室內應備有多層培養架,也需加溫爐,鐵皮管導出室外,以便排氣。夏季要有風扇,便於降溫。

5、制種用具

天平: 500克的普通天平
量杯: 用來計量水的體積有500、1000毫升兩種
試管:一般採用20×200毫米規格
小漏斗:
菌種瓶:
菌種袋:耐高溫的聚內烯薄膜,規格另種
酒精燈:
接種刀、鏟、針、鑷子、棉花、紗布等。

6、消毒葯物:甲醛:用於空間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需2毫升

高錳酸鉀:配成0.1%溶液,用於材料表面消毒,也可5克高錳酸鉀加10毫升甲醛混合熏蒸消毒。

新潔爾滅、漂白粉、多菌靈、石灰等都是常備消毒物品。

7、菇棚建設:

菇棚的建設,基本要求能遮陽,保持棚內三分陽,七分陰,只能散射光,不能直射陽光;其次能通風換氣,有出氣孔,同是能保溫保濕,便於操作管理和採收。主要形式有:

1、塑料小地棚:拱園形塑料小地棚一般寬1.0-1.5米,應根據菇床寬度來定。棚架用細竹竿或毛竹片,相互間距為0.3-0.6米,其上覆蓋薄膜,小地棚有很好的增溫保濕作用,是室外簡易菇棚的一種。

2、半地坑式大棚:半地坑式大棚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設計的較為適用的大棚,主要結構和特點是:⑴東西或南北走向都可以,一般長50米,寬6米,中間兩肋用竹竿撐起,上用竹或竹片弓成弧形。⑵四周用土垛牆,棚內地面下挖30公分左右,四周圍牆高50公分左右,中間起脊棚高2米左右。⑶用鐵絲加固骨架,上蓋農膜,四周用土壓實,上蓋稻草遮陰。這種棚造價低廉,保溫保濕,散射光均勻,通風性能良好,操作也方便。

3、日光溫室:這是一種利用日光作為能源的溫室,其保溫性能好,一般比外界高10℃以上,且溫差變幅也不大,它的後牆有土牆或雙層磚砌成,前面由支柱、橫梁等構成,棚面復蓋薄膜和草簾,後牆要留通風口。

此外還有鋼架大棚,栽培面積大、增溫快,但必需要加層遮陽網,冬季還要覆蓋草簾,才能保溫。

五、食用菌生產基本技術

(一)三級菌種的培育

用於生產的菌種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母種(一級試管種)的培養擴凡——原種(二級廣口瓶種)的生產——栽培種(三級菌袋種)的生產。

1、母種的培養:從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得到的純菌種,在生產上叫母種。培養母種時,應根據不同食用菌菌絲所必須的生長條件選擇合適的培養基,進行擴大培養。⑴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培養基),⑵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PSA培養基)。

配製方法: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鍾左右;用紗布過滬去渣,在汁液中加20克瓊脂和25克白糖,加熱溶化,再補足水分至1000毫升,煮沸後趁熱分裝試管。後經高壓消毒,成斜面培養基,接種培養,成母種。

2、原種和栽培種的生產:將試管中培養好的母種分割成4-6塊,移接到棉籽殼、木屑或糞草等廣口瓶培養基中,經過恆溫培養得到的菌種叫原種。把原種轉接到同一培養基上進行擴大培育,用於生產上的菌種為栽培種。一般一支母種試管接5瓶原種,一瓶原種接成10袋生產種。原種和栽培種在培養期間,要掌握溫度、濕度,還要經常檢查,注意透氣,防止陽光直射,防止雜菌污染。

原種麥粒培養基:麥粒1000克
石膏 2克
碳酸鈣 5克
水 1500毫升
先把小麥粒浸3-5小時,加熱煮沸15分鍾,麥粒發亮不爛,過滬晾乾,拌石膏碳酸鈣。
熟料栽培種培養基:棉子殼 50%
木屑 30%
麩皮 18%
石膏 1%
糖 1%

(二)四季育菇的季節安排

要根據不同菇類品種對溫度的要求,結合本地氣候狀況,選擇安排制種期、播種期,以求得最佳的出菇期,獲得更高產量。

根據不同食用菌在子實體分化階段對溫度的反映,可將它們分為三大類型。

1、低溫型:子 實體分化最高溫度24℃以下,最適溫度在20℃以下,如平菇、蘑菇、香菇、金針菇、猴頭菇等。一般都在9月制生產種,10月份播種,秋、冬、春三季生產、出菇。

2、中溫型:子實體分化最高溫度在28℃以下,最適溫度在22-24℃,如木耳、銀耳、雞腿菇(中溫偏低)等。一般在8月中旬制種,9月中下旬播種,秋季生產出菇,也可春季生產。

3、高溫型:子實體分化最高溫度在30℃以上,最適溫度在24℃以上,以草菇為代表,大肥菇(高溫蘑菇),鮑魚菇(高溫平菇、台灣平菇)。

一般在5-6月制生產種,7-9月生產出菇。

(三)培養料的調制原則

培養料的配方是指在製作培養基時採用主要原料和輔料的種類及其數量的配比,要根據不同菇種要求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而定。一個較合理、科學的配方必須具備營養性、透氣性、持水性三個條件來決定,只有這樣才能使菌種發菌快,菌絲旺盛,產量高,品質好。

⑴營養性:食用菌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需要大量的碳源、氮源、無機鹽類和生長素,在一般情況下,碳源的吸收利用率為25%,碳源不足,菌絲容易早衰。氮源不足菌絲生長弱、且又緩慢、氮源過量,菌絲過旺、不利積累代謝產物。一般食用菌在營養生長階段碳氮比以20:1左右為好;在子實體發育階段以40:1左右為好。調節補充碳源輔料主要是糖分,補充氮源的輔料主要是麩皮、豆餅、米糠、二銨、尿素。

⑵透氣性:若在配方中加入質地細密、透氣性差的原料多,菌絲體在生長階段就會積累較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會抑制生長,甚至死亡,透氣性好的培養基,菌絲旺盛、子實體壯實。

⑶持水性:保持水分較好的原料,能夠充分滿足菌絲及子實體對水分的需求和營養成分的吸收,減少噴水和保持培養料內的營養成份。否則出現菌絲體或子實體因沒有及時補充水源而乾枯,停止生長發育。持水性能較好的培養基原料有麥秸、玉米等。作物秸桿的營養與棉子殼相比,沒有棉子殼好,所以要盡量配置復合培養基(幾種秸桿混合配製)盡量不使用單一秸稈,以防止營養缺乏或者單一。豆秸、玉米心混合豐富、透氣好,但持水性差;豆秸營養豐富,處理好透氣性差,持水性好;麥秸、稻草營養一般,但透氣性好,持水性差,木屑富含碳素,持水性好,透氣性差,在配製時,既要充分利用廢棄的農作物秸稈,又要考慮幾種原料,採取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組合配比,這樣配製出的混合培養基具有營養豐富、透氣性強、持水性好,能夠充分滿足菌絲體的子實體生長發育。

(四)食用菌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很多,不同品種也有所不同,在原有的畦栽、袋栽基礎上,近幾年有許多新突破,如園田化栽培、保護地栽培、立體栽培、地下栽培、覆土栽培、反季節栽培等等,應當指出,採用這些技術時,都是有利有弊,必須結合當地實際進行。這里介紹一些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

⑴平菇床畦覆土蓋草法:既有復土出菇的優點,又克服菇根沾泥的缺點,方法是在大棚內設床畦,寬1米左右,深30厘米,將坑底泥土挖松,鋪一層肥泥,將成熟菌袋從中間切開成二節,脫去筒膜,豎立排放在畦內,覆土層不能厚,澆足水,然後蓋膜發菌,當見到土面爬滿菌絲後覆一層長15-25厘米的稻麥秸(預泡石灰水)覆草厚度以明顯看不見復土層為宜,然後再復蓋薄膜,發菌,要注意通風換氣,過幾天後就有大量原基發生。

⑵單排式泥面菌牆復土法。要預先准備好復土和抹牆泥材料,以河泥塘泥為好,菜園土次之,土中加4-5%菜並浸出液,0.5-1%磷肥,0.2%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1-3%石灰粉,加水適量,調和成營養稀泥備用。大棚內按間距80-100厘米築土埂或砌牆腳(高15-25厘米)將脫袋菌棒依次平排在土埂上,淋一次追肥液(4-5%的菜並浸出液,加0.4¥-0.6%尿素)蓋一層營養稀泥,如此堆放7-10層,高90-110厘米,然後用泥板收漿,將牆面抹平,待牆面稍干後,次日再抹營養稀泥,菌牆頂部用泥土做成蓄水池,經常灌水,讓其自然滲透,以保持濕潤。

⑶袋式復土栽培:將發好菌的菌袋脫去薄膜後直接進行棚、畦床復土栽培。選擇排水良好、土地肥活的地塊,挖深10-20厘米,寬100-150厘米,長度不限的畦床,畦床南北向,周圍挖好排水溝,床底要求平整,撒上少量石灰消毒,然後將脫袋後的菌棒橫放縱向排列於畦床上,菌棒間隙3-5厘米,用肥土或發酵料填滿,再於菌棒表面復3-5厘米厚的粗細混合土(或菜園土)覆土材料使用前用1-2%石灰水消毒,復土後蓋薄膜和草簾,避免陽光直射,然後按出菇狀況進行管理。

⑷窄壟穴播栽培。例如平菇生產,按床寬一米,料厚10厘米,然後用木板將上層料分開,做成窄壟,使整個床面呈波浪狀。波峰相距30厘米,用木板壓實,然後用穴播法播種,穴距10厘米×10厘米,並在表面撒一層菌種,撒一層料,用木板拍平,上面蓋一層用2%石灰水調濕的碎稻草,加蓋薄膜發菌,進行常規管理。

⑸室內床式栽培:一般蘑菇、平菇等都能在室內、大棚內設架使用。床架要牢固,一般床寬1米,4-5個層次,上、下層距離50厘米,保證有散射光照到床面,床面鋪塑料薄膜,使用前用5%石灰水噴灑四壁和地面,如播種蘑菇時,先墊鋪培養料,厚薄一致,料面平整,厚度一般15厘米,為了發揮菌種優勢,一般都採用穴播,穴距為8×10厘米,穴深3-4厘米,一般750毫升的蘑菇瓶菌種可播種0.27-0.33平方米面積。方法是:用手指挖穴,將菌種置於穴中,蓋一層培養料,輕壓,使菌種和料貼緊,播後用薄膜覆蓋保濕,暗光發菌。

(五)食用菌生產減少染菌污染的措施

發展食用菌生產控制雜菌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所謂雜菌就是指在培養基上生長的、非特定培養的食用菌之外的一切抑制或防礙食用菌正常生長的微生物,統稱為雜菌。一般減少雜菌污染主要措施:

1、成團、結塊的培養料要打碎、培養料要先發酵或石灰水處理。

2、母種、原種培養棉塞不能吸濕污染,松緊要適中,過松易進雜菌。

3、高壓滅菌要注意要壓力、溫度、時間關系。要掌握好二次排氣,母種試管滅菌不低於半小時,原種不少於1小時。常壓滅菌達計時溫度後不少於10小時。

4、接種時一定要嚴格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不能減少程序,盡可能減少污染源。

5、培養室要通風乾燥、及時消毒。

6、防止雜菌污染應貫徹預防為主,葯物為輔的方針,才能減少污染,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質,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7、常見的雜菌:高溫季節常見鏈孢霉(紅色麵包霉),綠色木霉,初期為白色,後變綠色,根霉初為白色,後變灰白色到黑色;青黴菌絲呈掃帚狀,還有麴黴、毛霉和鬼傘類雜菌。防止的根本辦法在於每個環節嚴格操作,發病後及時發現,採取措施,防止擴散傳播為害,

六、平菇的栽培與管理

平菇是側耳屬,一群可供食用的種或品種的泛稱,目前品種很多,習性基相似,學會平菇栽培,再種其它的菇就很容易了。

1、基本習性:①、溫度范圍廣,菌絲體雖要求20-28℃,但子實體則分高、中、低、廣溫六種類型,可依生產需要選擇品種。②、較高濕度培養料含水量60-70%;子實體空氣濕度85-95%。③屬好氣性菌類在通風不良時,子實體柄長、蓋薄,呈畸形菇。④、喜偏酸環境,培養料PH為5.8-6.2。⑤、對光照要求是,菌絲宜暗,但子實體宜散射光,光強色暗,光弱色白。⑥、屬木腐菌,先利用澱粉,後分解纖維,木質末。

2、栽培方法

①有條件的採用熟料、發酵料,一般播種生料栽培。採取棉子殼85%,玉米粉15%,一般用多菌靈0.3%消毒,拌料時還可加0.5%的食鹽,無殘毒,還能促進生長發育,料水比為1:1.3,加過磷酸鈣。

②二銨、尿素等都需成溶液,才能拌和均勻。生料需堆悶一天,隔日裝袋播種,菌種量是料的10%,三層菌二層料,接種後接著打眼通氣發菌。

③管理:a.菌絲生產階段:力爭20-25天,完成菌絲生長,溫度22-24度,三天萌動,6天深穿透,15天發菌三分之一以上,要注意清除雜菌污染和通風透氣,要翻袋檢查。

b.出菇階段:一般採取牆式栽培,為了早出菇,出好菇,要注意增加晝夜溫差,白天閉簾,夜晚通風,溫差6-8℃,出菇階段不超過20℃,屬變溫性菇類。要注意散射光;若發現老皮,應抓動破除,重新菌絲扭結出菇。

現蕾後,不能迎頭噴水,只能地面牆面噴水,或者空中噴霧,要注意及時采菇,采菇後可注射營養液和補充水份,注意消毒衛生,約半個月後再出二潮菇,也可進行復土栽培,能增產30%以上。

G. 食用菌種植

房屋裡面適合種植金針菇,姬菇,雞腿菇,雙孢菇之類的菌類。面積很小。投資不大,大約需要3000-4500元左右。原料不同,各地物價不同,僅供參考。品種不同,產量不同。大約可產3000-4000斤左右。周期大約3-4個月左右。

H. 錦華食用菌多少錢一盒

130一盒,但是我不建議你吃,據說治療各種疾病,都是騙人的,忽悠老頭老太太的,我媽都被錦華坑了6-7萬了,家裡堆的跟庫房似的,誰說不聽,來治療身體的疾病,一樣都沒好。讓錦華給洗腦洗的不要不要的,還吃的

I. 信邦所有食用菌葯品價格表

食用菌作為21世紀健康食品。市場前景是很好的。國內著名的營養專家洪昭光教授提出的健康食譜就是「一葷一素一菇」國內外消費市場逐年擴大。因此發展空間是很大的。至於那種菇前景好一些。各地市場需求不同。所以也不一樣。

J. 食用菌石膏粉多少錢一噸

市場上食用菌添加劑硫酸鈣(石膏)的級別有多種,產品參差不齊,主含量各不相同,白度從70-95%不等,價格從200-1500元/噸不等,不時發生假冒偽劣石膏粉坑農事件,給菌農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實證研究發現:食用菌培養基中推薦使用二水硫酸鈣(石膏),色白,純度越高越好(純度越高,有效成分就越多),細度應控制在100目以上(細度越高,比表面積越大,越容易溶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吸收)。
硫酸鈣(石膏)在食用菌培養基中的添加量雖然不多,但是意義重大,是一種不可或缺少的營養物質。其落實到每袋菌袋上的成本,正規廠家產品與假冒偽劣的成本相隔就幾分錢,但所帶來的風險和收益卻是極大的差異。建議在選擇食用菌添加劑硫酸鈣(石膏)時,慎重而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6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