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朵國際房價多少一平
A. 推薦酒店
一、南京漢庭快捷酒店(黃埔路店),地址:南京市玄武區黃埔路2號,距離:酒店距離「江蘇省會議中心」約0.13公里。
漢庭快捷(南京黃埔路店)位於南京市黃埔路2號黃埔科技大廈),酒店由6-17層的高檔商務大樓組成。格調高雅、通透開朗、整體結構布局自然合理,線條簡潔流暢。集餐飲、休閑於一體,雄峙於南京城東景觀較佳的珍。
二、南京年發168酒店,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珠江路667號(黃埔路軍區大門往東50米),距離:酒店距離「江蘇省會議中心」約0.50公里
南京壹陸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年發168酒店,系按三星級酒店標准設計、裝潢的商務酒店,位處繁華商業街珠江路,東臨紫金山,北眺玄武湖,交通便利,商家雲集。酒店擁有豪華套房、商務房、單人房共148套,設有中西
三、南京悅客假日酒店,地址:南京市棲霞大道邁堯路88號,距離:酒店距離「江蘇省會議中心」約0.88公里
南京悅客假日酒店是按四星級標准建成的一座具有獨特設計風格的豪華商務酒店。酒店位於古城南京棲霞區的中心區域。酒店擁有各種高檔客房179間套,中西各式高雅餐廳,以及完善的會議服務設施。賓客光臨,將親身感受
四、南京格林豪泰連鎖酒店(御道街店),地址:南京白下區御道街33號,距離:酒店距離「江蘇省會議中心」約1.16公里
格林豪泰南京御道街酒店是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團在江蘇省成立的又一家高品位、高性價比的商務連鎖酒店。酒店位於南京市白下區御道街33號,毗鄰明故宮公園、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便利,距離夫子廟、新街口、中山風
B. 連鎖酒店排名是怎樣的
連鎖酒店排名是維也納酒店、漢庭酒店、如家酒店集團、7天連鎖酒店、洲際酒店。
3、維也納酒店
集團旗下已擁有10大子品牌,在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中擁有1000多家(在營及在建)分店,超過15萬間客房,綜合開房率超過100%,聯合錦江超過1.6億會員,並創下25年零安全事故的記錄,現每年以新增500家以上分店的速度發展。
C. 什麼風格的房子最受歡迎
「西班牙式」高檔公寓、「維多利亞式」別墅、「法式」豪宅等字眼經常出現在售房廣告中,周圍配以雕花門欄、富有異國情調的樓盤圖片,不由讓人聯想起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庄園,房子陡然增添了些許威嚴,住在裡面的人彷彿成了歐洲顯貴,售價也自然不菲。 看來除了地段、戶型,風格也能賣出錢來。一些開發商為了風格效益,又不願增加建築成本,便把幾種「流行」的風格具體化、簡單化,讓人感覺到圍欄改成浮雕柱就成了「羅馬風格」,尖屋頂加個煙囪便是「維多利亞別墅」,有時甚至不顧歐洲樣式搬到亞洲是否會產生「水土不服」。 歐洲不同國家、地區,由於地理、氣候、材料、工藝以及民族風格的不同,其建築風格也有不同特點。例如南歐氣候溫暖,建築外常有柱廊、拱廊;北歐常有積雪,所以屋頂坡度很陡很高,有閣樓開老虎窗。義大利的建築有條帶圖案的裝飾;荷蘭的多是紅磚牆白石線腳;西班牙由於受阿拉伯的影響,建築物常帶有精細的裝飾;瘦高的直欞窗是法國特色。 但是,歷史上的多種建築風格在各國都有影響,是歐洲范圍的「國際式」。例如,「哥特式」建築遍及歐洲各國,而每個國家的「哥特式」又都不一樣;後來的文藝復興、巴洛克風格也是如此,成為一種時代風尚和整個歐洲的共同特點,如果以此作為某國的風格便不免貽笑大方了。 在南方某地看到,一排排椰子樹中「維多利亞式」別墅錯落有致,棕黑色的別墅外牆與明快的南方景色毫不協調,屋後的煙囪更像「聾子的耳朵」,賣得怎樣可想而知。 買房子自然地段、戶型、建築質量更為重要,至於叫個什麼「式」,錯了對了不會有太大損害,但如果單單為了某種風格而買房,便有些本末倒置了。
D. 去重慶旅遊,住的方面有什麼好的推薦
強推觀音橋,去哪裡都不遠,位置非常的好,而且美食超多,有好吃一條街,還有很多特色江湖菜!比如:
李子壩梁山雞
獨特的葯膳味道別具一格,個頭均勻的「支付寶」入口即化,是不少到重慶的網友極力推薦的必吃菜。
E. 我眼睜睜的看見老公進小三房子了我該怎麼辦
第一,你確定對方和你老公的關系了嗎?是你自己想到的,還是你親眼看到的?第二,你了解對方嗎?如果你們認識,打個電話聊聊家庭生活。如果有交情,可以說我和老公改天請你喝茶,可以探探虛實。如果不知道,進去顯然是不合適的。第三,你的心智。這個男人,你還愛他嗎?如果他能悔改,你會原諒他繼續他的愛情生活嗎?確定自己的心態很重要。如果還愛,那就注意言行,靜觀其變,適當的時候可以旁敲側擊,就此打住。一個男人很驕傲,自尊心很強,你出現他會感激你。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很委屈也很難過。但是,你要知道,對於愛情來說,意味著付出,也意味著委屈。但這並不是要你妥協,甚至是接受。關鍵是做好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第四,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照顧好老公(如果你還愛他),照顧好公婆。然後,美麗自己,學會保養,學會打扮,學會化妝;自己要優雅,學會品嘗不同的食物,學會在優雅的地方盡情享受;要驕傲自信,學會經營自己的事業,學會經營自己的感情,學會經營自己的微笑。說了這么多,只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不想結束現在的婚姻,那就等他回來找他談。請注意,這是對話,不是爭論。如果你覺得不能接受老公出軌,讓他胡來,那就幫他懸崖勒馬吧。進去吧。再大氣一點。她笑著把丈夫叫回家,說有人想見你。如果他不跟你走,就說,那我在門口等你!不要,不要爭辯。回家後,如果老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給他一次機會吧!畢竟,沒有人會犯錯。你也不想和他說再見!浪子從來不找錢,對吧?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你也受不了,勸你早點為自己打算!比如讓他的生活充實、美好、獨立,讓他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但是上面的回答是你老公還沒打你。如果一個男人開始打女人,離開!因為打起來容易,離死也不遠。
他回來一定要心平氣和的說,雖然他很委屈,但是如果他還愛你,就讓他別走了。如果他不愛你,那我們就在一起,在一起。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想走下去,那就算了,但這可能會加重你老公的魯莽。我覺得能談的話還是心平氣和的談比較好。309403452,交個朋友,沒事就聊聊。
如果你想繼續,就等他回來。如果你真的不想和他在一起,就沖進去吧!
F. 開發商拿地價格8000一平,房價大概賣多少
房價的多少,主要還是看地段,而不是看開發商的拿地價格。
假設這塊地是在市區中心,那定價2-3萬一平方的價格是合理的;如果是在郊區,定價1-2萬的價格是合理的;如果你是在鎮上,那你5000元一平方,可能都未必能被人接受。
所以說,主要看地段,而不是你拿地多少錢,就可以賣到多少錢一平的。當然,你要定什麼價是你的自由,但是有沒有人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能開發房地產的地價在8000一平其實不算貴的,如果所在的地段不是很差,一平方賣個5000-10000的價格是正常范圍。如果有炒作,甚至能賣1-1.6萬左右的價格!
不過還是那句話,要看地段,地段的好壞,決定房產的價格。
G. 為什麼荷蘭的房子上面都有個風車啊
有一種風景,靜靜地豎立在地平線上,遠遠望見,彷彿童話世界一般,那一刻便註定你不能忘記,不能忘記她底襯的國度:這就是風車,荷蘭的風車。
很久以前,位於歐洲西部的荷蘭是處於原始森林和沼澤樹木的覆蓋之中。一種生動的形容是,直到一千年前,一隻松鼠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很遠的地方,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樹頂上。靠近北海的荷蘭,地勢低窪,沼澤湖泊眾多,是一個「低地之國」,很多很多的土地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比方說,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就位於低於北海海平面以下約4米處。於是,荷蘭的故事不是別的,就是人與自然編串在一起的傳奇:風車、木鞋、乳酪,還有鬱金香……
因為地勢低窪,荷蘭總是面對海潮的侵蝕,生存的本能給了荷蘭人以動力,他們築壩圍堤,向海爭地,創造了高達9米的抽水風車,營造生息的家園。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為人類提供動力的風車。漫長的時期,人們採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輾磨穀物,最初是手工體力操作,以後是馬拉踏車和以水力推動的水車,之後才是借風力運轉的風車。因為荷蘭平坦、多風,因而風車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帶動了風車技術的改造。風車的用途也不再局限於輾磨穀物,而是發展為加工大麥,把原木鋸成桁條和木板,製造紙張,還從各種油料作物如亞麻籽、油菜籽中榨油,還把香料磨碎製成芥末。盡管用途多多,人們還是更願意記住從前歐洲流傳的這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的確,如果沒有這些高高聳立的抽水風車,荷蘭無法從大海中取得近乎國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沒有後來的乳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雖然荷蘭已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令人驚奇的是它並未失去它的古老傳統,象徵荷蘭民族文化的風車,仍然忠實地在荷蘭的各個角落運轉。在這個「風車之國」,數百年前的全盛時期,風車有近萬個,但是其它動力機械的問世,如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把這些風車都給淘汰了,現在還剩下近千個。荷蘭人感念風車是他們發展的「功臣」,因而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風車日」,這一天全國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因為風車已不多見,因此荷蘭人也得同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一樣,要到風車村保護區或風車博物館去參觀才能一飽眼福。
在距阿姆斯特丹僅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桑達姆風車民俗村。這里還保留著16、17世紀的舊式建築、傳統工藝,並融合了現代化生產方式。它的環境與建築富有特色,房屋和小橋均為木製,完全保留早期工業化時期的木製結構和風格。民俗村集生活與旅遊於一體,以其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莊重古樸的老式建築傳統的工藝展示和古老的風車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在民俗村,有現場使用傳統工藝製作木鞋、乳酪的作坊。比如說木鞋,現在荷蘭人已經很少穿了,只是在一些鄉下,偶而還見到在田裡或馬廄工作的農夫還穿它,讓人憶起木鞋所具有的保暖與抗潮濕的特性。在一大群好奇的中國遊客面前,民俗村的演示者說著「烘乾」、「磨光」和「荷蘭技術」等生硬而讓你發笑的中國話,也就是這種讓人驚嘆的現場演示,讓很「理性」的中國遊客也瘋狂地購買荷蘭木鞋,盡管他們都笑著說回去不要給人送「小鞋」。荷蘭人繼續製造他們的木鞋,因為木鞋是很受歡迎的紀念品。幾乎每個紀念品專賣店都賣那些色彩鮮艷、大小各異的木鞋。正是每年世界各地近千萬的旅客讓荷蘭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國,也讓荷蘭這個古老的木鞋製作傳統還能繼續下去。
好久以來,人們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荷蘭的風景,總是看到地平線上豎立的風車。風車是荷蘭那有著寬廣地平線和飄滿迷人雲朵風景中的佼佼者。風車是荷蘭民族的驕傲與象徵,也是荷蘭文化的傳承與張揚。從正面看,風車呈垂直十字形,即使它休息,看上去也仍是充滿動感,彷彿要將地球轉動。這種印象給親臨此地的人,都留下無法消逝的記憶,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稱風車是荷蘭的「國家商標」。
在荷蘭,風車、木鞋、乳酪和鬱金香,還有運河和梵谷的繪畫藝術,串起如織美景,帶給遊人無數的夢幻與想像。雖然風車已是風光不再,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風力電站又出現在地平線上,尤其是在大壩沿岸或開闊平坦的地區。荷蘭先人靠風車變滄海為桑田,建設了美麗的家園;荷蘭後人不知在前人智慧的傳遞下,在與其所處的「與海斗」的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又會製造出什麼樣的傳奇……
H. 開化縣北門小學地片范圍房屋是在拆遷范圍嗎
醒眼看日本現代文學的侵華特徵
醒眼看日本現代文學的侵華特徵
——評王向遠的《「筆部隊」和侵華戰爭》
悠 哉/文
出於教學需要,《燕園夢》作者、中國文學大師悠哉從單點陣圖書館借閱了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王向遠教授的《「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和批判》(以下簡稱「該書」)。回家後細細翻閱,悠哉大吃一驚!「筆部隊」這個奇怪的名詞,我也是頭一次聽說。它極大地拓展了我對現代日本文學的印象,真可謂「醒眼看日本」的一部極好學術論著。
遺憾的是,這本1999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僅僅印刷3000冊。在時下喧囂和浮躁的中國學界,這個印數自然是區區不足道的。也許正是這個原故,它遲至十年以後,才姍姍地進入我的眼界吧?悠哉大師素日不寫學術著作評論的,但是既然讀到好書,不介紹有辜負之意,因此撥冗聊寫一篇,向廣大網友進行介紹和宣傳。(順便說明:除太宰治的《惜別》圖片攝自悠哉藏書,其餘圖片攝自本書)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速崛起於東亞海島,從此開始自己雄心勃勃的拓疆國策。與此相呼應,思想界也出現貶低中華的論調。據該書介紹: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1875)第一次將中國和日本、土耳其列為「半開化」國家,提出日本正在成為西方那樣的文明國度,因此理應成為東亞盟主。他甚至畫好了「支那帝國分割圖」。此後,經過中江兆民《三醉人經綸問答》、岡蒼天心《東洋的理想》、保田與重郎《蒙疆》、夏目漱石《滿韓處處》(109)、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1921)、到武者小路實篤的《大東亞戰爭私感》(1942),日本文學里充斥著貶低中國的宣傳,在日本發表後,效果無疑是負面的。
這里需說明一下:夏目漱石《滿韓處處》和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如今有譯本,但是書名改了,比如芥川龍之介的書譯作《中國游記》。據王向遠說,夏目漱石的東北之旅是受南滿鐵路株式會社(對華經濟侵略的中心)的邀請,那麼很顯然: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作家私人旅行。
1931年,伊藤永之介為配合「滿蒙危機」的政治宣傳,在《萬寶山》中歪曲描寫了「萬寶山事件」。1932年,直木三十五的《日本的顫栗》歪曲描寫了上海「一.二八」事變,叫囂「戰爭真是太好了!」1932年橫光利一出版《上海》,正面描寫了日本軍國主義言論……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大量移民,相應地又出現所謂「大陸開拓文學」,成立了以荒木巍、福田清人、近藤春雄為首的「懇話會」,炮製了80多部作品,最著名的是菅野正男《與土戰斗》、和田傳《大日和村》、《殉難》。又冒出所謂體現「建國精神」的「滿洲文學」,代表作品有安西冬為《軍艦茉莉》,其中的《春》寫道:
「一隻蝴蝶,向韃靼海峽那邊飛去。」
乍看平淡無奇,但是明白日本人將我國東北喻為「蝴蝶」(面積輪廓似蝴蝶形狀),就明白其險惡用心了。
就這樣,日本文學家在侵華政策的支持下,一步步地「協力」侵華戰爭,終於走進「筆部隊」。
通常我們喜歡說:日本侵略者是「武裝到牙齒的」。殊不知這個比喻並不確切,應當說:他們武裝到國民的靈魂才是。而這項工作,自然少不了他們的「靈魂的工程師」——日本現代作家——的特殊「功勞」。
該書共14章,從第5章起,集中論述日本這支特殊的「筆部隊」。請大家耐住性子,待悠哉大師慢慢道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與此同時,陸續有日本記者、作家派往中國,進行「協力」軍事的報道和宣傳。例如:吉川英治、木村毅、小林秀雄、佐藤春夫、尾崎士郎、石川達三等。其中尾崎士郎的《悲風千里》影響很大。還發生一件有意思的事件:
石川達三《活著的士兵》描寫日本軍攻陷南京後的燒殺和掠奪,作者的想法是「把戰爭的真相告訴社會」。不料在《中央公論》發表後遭到當局逮捕,法院判他四個月徒刑,緩期三年執行。理由是:「描寫皇軍士兵殺害、掠奪平民,表現軍紀鬆懈狀況,擾亂安寧秩序。」與此同時火野葦平的《麥與士兵》卻暢銷120萬冊。這兩個事件促使軍部和政府強化對作家從軍創作活動的管制。
1938年8月20日是個關鍵的日子。許多日本作家收到菊池寬(日本文藝家協會會長)的快遞明信片,通知他們到內閣情報部開會。與會者有菊池寬、尾崎士郎、橫光利一、佐藤春夫、尾崎士郎、片岡鐵兵、林芙美子等。最後確定22位擔任軍部的派遣作家。他們從軍部領取高額的津貼,發給軍服、軍刀、手槍、裹腿等,儼然一批出征的將軍。出發前,日本報紙進行大肆宣傳,稱作「筆部隊」。
來到中國後,他們先是采訪攻克武漢的日軍,有人又到南京、杭州。第一批後,軍部又組織了第二支「筆部隊」(為省篇幅,名單略)。他們回國後,無一例外地撰文談觀感,進行軍國主義宣傳。值得一提的是林芙美子,她是「筆部隊」里唯一的女戰士。回國後寫了《戰線》和《北岸部隊》。
此外還有軍人作家。例如藤田實彥《戰車戰記》、谷口勝《征野千里》、日比野士郎《吳淞渠》、凍田博《分隊長日記》、上田廣《建設戰記》、火野葦平《士兵三部曲》等……還有難以計數的侵華詩歌作品。應當說,他們是以另一種身份加入「筆部隊」的。
此外還有所謂「宣撫文學」,大肆進行欺騙宣傳。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因《活著的士兵》而惹禍的石川達三,這時看準風頭,幡然醒悟,戴罪立功,他再次來到中國,寫下《武漢作戰》、《敵國之妻》等正面歌頌軍國主義的作品。又擔任「日本文學報國會」成員。1942年他積極參加「大東亞文學者大會」。
戰後,石川達三根本否認《活著的士兵》的那些描寫,胡說什麼「戰爭是兩國干出來的,不應該說壞事只是一國乾的」;根本否認南京大屠殺,聲稱「我沒有看到屠殺事件」。
奇怪的是:對這樣一個日本作家,中國長期以來竟然認識模糊。例如:重慶出版社1989年出版《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學書系》的第十卷「外國人士作品」,把石川達三尊為「國際友人」,節錄了他的《活著的士兵》;又將他戰後寫的《風中蘆葦》作為「反法西斯文學」列入。王向遠教授認為,「這些都是不妥當的」。
悠哉大師也認為,這的確很欠嚴肅。說實話,我在圖書館書架上也見過石川達三的作品,還不曾翻閱。但是,讀過這部學術著作,了解到石川達三竟然是這么一個混蛋,我今生是絕不會去閱讀的。從今往後,但凡看到這名字,我就深惡痛絕!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11月3日在東京的帝國劇場召開「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抨擊英美文化,鼓吹「亞細亞文化」、「日本拯救亞洲」和「大東亞精神的強化普及」。1943年在東京又召開第二次會議。1944年移到南京,又召開第三次會議。這些把戲,自然是「思想文化戰」的步驟,是「筆部隊」的另一種形式。
值得介紹的是佐藤春夫的電影故事《亞細亞之子》(短篇小說名《風雲》),它以郭沫若(化名汪某某)和郁達夫(化名郁某)為原型,醜化中國抗日文化人士。佐藤春夫聲稱:「一切都是宣傳第一,一切都注重實效。」作品主人公「汪」和他的日本妻子,被美化為「亞細亞之子」。郁達夫讀到此書後,義憤地寫下《日本的娼妓和文士》,指出「在這中間他處處高誇著日本皇軍的勝利,日本女人的愛國愛家的人格的高尚」;「佐藤在日本,本來是以出賣中國野人頭吃飯的」。
1943年日本召開「大東亞會議」,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日本文學報國會」決定以其五大原則為主題,「刊行構思規模宏大的小說,向大東亞各國國民宣傳皇國的傳統和理想,滲透共同宣言的大精神」。其中太宰治分工「獨立親和」,為此他撰寫了長篇小說《惜別》,描寫魯迅在日本仙台的留學生活。王向遠教授稱:
「《惜別》對魯迅形象的歪曲,首先表現在作者對魯迅對日俄戰爭的態度上。」
「太宰治對魯迅形象的歪曲,還表現在他筆下的魯迅對日本文化的評價上。」
「更荒唐的是,在這里,太宰治借老醫生的口,認為魯迅由醫學轉向文藝,是由於認識到日本天皇制的優越性的緣故。」
悠哉之所以詳細介紹太宰治的長篇小說《惜別》,決不僅僅因為它描寫了魯迅,而是因為:《惜別》被於小植譯成中文,2006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董炳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魯迅研究專家)在序言中,首先介紹了竹內好專著《魯迅》的觀點和他對《惜別》的批評,接著他說:
「竹內的批評有合理性,但也有簡單、片面之處,遮蔽了《惜別》中的許多重要問題。實際上,魯迅的『本體』存在於魯迅的復雜性之中,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釋。《惜別》作為小說固然是在『想像』魯迅,但小說對於魯迅文化觀的表述、對於棄醫從文動機的解釋、對於侮辱信作者動機的解釋,都有啟發性。」
咳,真是見鬼了!
兩位中國學者,對於太宰治的《惜別》,評價竟然如此不同!
個中委曲,叫人實在難以參透!
雖說悠哉忝得「中國文學大師」稱號,卻沒有資格對王、董二位的學術觀點評頭論足。畢竟,我只是讀過《惜別》,卻談不上專門研究。
該書第十三章叫「日本有『反戰文學』嗎?」。據王向遠教授研究,日本左翼作家在日本侵華戰爭後全都轉向了。日本文學界所謂的「抵抗文學」,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根據法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抵抗文學」一詞虛構出來的謊言。例如川端康成,雖然沒有在創作上「協力」戰爭,在行動上卻是積極參與的。日本軍政府組織的各種會議,他都賣力地參加了。王向遠教授斷言:
「川端康成決不是當代中國不少讀者印象中的『超越時代和政治』的作家。」
奇怪的是:對川端康成,悠哉大師也存在這般印象。
還有《細雪》的作者谷崎潤一郎,文潔若在《唯美主義作家谷崎潤一郎》稱:「谷崎一向反對日本侵華的不義戰爭。」但是王向遠教授稱:谷崎和川端一樣,也是在行動上積極參與和「協力」戰爭的。日本軍政府組織的各種會議,他都參加了。當新加坡陷落,谷崎高興地揮筆寫下《新加坡陷落之際》,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我日本帝國在東洋頂天立地,建立了赫赫偉績……迄今為止,皇軍所征之處,公名正大。」
高慧勤、葉渭渠、文潔若等日本文學翻譯家,為什麼要不顧歷史事實,向中國讀者這樣宣傳日本作家呢?薩特曾因福樓拜沒寫過政府鎮壓巴黎公社的文字而加以譴責,他們對這些日本作家為何如此開恩呢?
我以為,王向遠的《「筆部隊」和侵華戰爭》一書寫得很好,它廓清了悠哉大師對於日本現代文學的糊塗認識。本文題為《醒眼看日本現代文學的侵華特徵》,並非說整個日本現代文學是侵華的,而只是說:它的確烙上了「侵華」的印記,或深或淺地。王向遠教授的若干論斷也許值得探討。但是,我敢擔保說:這是一部用於「講真話」的、很嚴肅的學術著作!
正是基於上述理由,我才在這篇短文里「撮其要」概述了該書內容。至於深入評價,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覺得,宣傳這部學術著作意義很重大。想想吧:該書於1999年初版,僅僅印刷3000冊!十年過去了,在中國的日本文學愛好者里,究竟幾人拜讀過這部著作呢?
想到這一點,我不勝憂慮,不勝惆悵!
從此以後,中國文學大師悠哉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武者小路實篤、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等日本名作家,不得不很有些討厭了。世界上有一種罪惡叫「忘恩負義」;他們早年皆深通漢學,受惠於中國悠久文化的潤澤,卻是這般狠心地充當孽子!
2009-3-6
紀念"七.七"69周年:石門里斬殺侵華日本軍官軍刀行動---兼記由此帶來的一次燒殺慘案---當年英雄有誰知
1941年早春,中國人民拯救中華的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山東半島膠萊平原北海地區軍民,在共產黨和在許世友將軍的領導下,與日寇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戰斗。萊城東三十里南王行政村有八個自然村,該地南依嵯峨險峻的崮山山脈,北接軍事要道206國道,有河谷良田2500畝,嶺地3500畝,盛產紅薯甜瓜聞名齊魯。境內溝谷縱橫,道路曲折險要,密林遮村,是我八路軍和革命幹部休整養息的地方。該地有一條河流叫太陽河,上游五里處是埠上石橋交接處的雁嶺哭兒溝石門里,形勢險峻,水草茂密,易進難出,常年流水汩汩,北入王河入海。太陽河東岸太陽山上有古老的廟殿,叫太陽廟,建於明洪武年間,廟殿南北長一百步,東西廣五十步,南北廟堂相對,東西廂房相應,廊道相連,飛檐凌空,氣勢恢弘,鍾聲飛越遠近十幾里。每年二月二六月十八九月十八趕廟日,遠近州縣賈客雲集,少童白叟紅男綠女齊集廟場,廟門外大戲鑼鼓開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太陽廟殿據高臨下,周邊山脈相連,幾十里村落盡收眼底。1940年日寇在萊城東部地區建立了軍事據點,中間廣闊地帶一帶卻無法控制。
1941年正月底,崮山八區獲萊城我地下工作者密報,日寇駐軍出動100多人東出掃盪,准備勘察日光山廟宇地理形勢設立據點,打開萊城東部「非佔領」狀態,強化「綏靖」政策。正月二十七日上午,寒風刺骨,天乾冷乾冷的。南王村民兵指導員張令信接區里通知,帶領民兵周九丁等人,去村西大溝埋設地雷,阻止敵人東進。張令信身材高大,有豪氣,練八卦,敢為事。1937年加入共產黨,曾與鄭耀南長子鄭夢華參加膠東幹部學校學習,在《大眾日報》社做保衛工作,後任濰縣抗日政府公安三科科長,濰北鋤奸隊隊長,親手處決漢奸和還鄉團骨幹十幾人,曾跟著許世友司令員做過事。周九丁身材高偉,有勇力,在當地是有名的掐電線埋地雷能手。上午十時許,敵人不走大溝,繞行西石橋村,在村西稍做休整,然後北行過馬家莊。張令信等人看鬼子改變行軍路線,帶領同伴扒出埋在大溝小路上的地雷,從大溝東側繞馬家莊返回村隱蔽。中午十一時,鬼子隊伍在南邊家村(有說在南菊寺村)吃飯,飯後向驛道方向開拔。有一騎白馬挎洋刀鬼子中校軍官中午醉酒,落在隊伍後,獨騎過太陽河,東行上廟殿西側西北二里許,掉隊醉卧不醒。南王村村民王夢彥拾糞經過發現情況,迅速回村報告村長王仁潔,王仁潔讓他馬上回去監視,自己去東村約民兵指導員張令信,及民兵周九丁,張升奎,周元丁,張升志(外號小野貓)等五人,一起去鬼子軍官醉卧處。王夢彥曾在哈爾濱做事,會幾句日語,大家商議好先讓他上前找機會說話,大家待機行事。王夢彥腰裡纏著布腰帶,肩上鐵杴撅著糞筐,打扮成拾糞農民的樣子,上去借火抽煙,
這時軍官已醒來,問,南邊的什麼村子?王夢彥回答說是南王村。又問西邊的什麼村子?答說南邊家村和北邊家村。軍官拿出地圖,指點著看了一會,說,你說的對,你的大大的良民。軍官就從衣兜里掏出香煙,給王夢彥一支,自己手拿著一支。王夢彥遂上前給軍官點火,張令信斜刺里從後面靠近軍官,猛不定抱住軍官的腰,死死不放手。這時軍官嗚啦嗚啦大喊,翻身回手抽刀,刀鞘長,抽不出。張令信與軍官在地上滾打,滾出十幾米。令信大喊,來人啊!周九丁四人遂上前縛敵,爭奈刀光閃亮,寒氣逼人,無法下手。小野貓張升志上前,用鐵杴砍傷軍官抽刀手臂,軍官刀落。令信大喊,解裹腿!大家遂解下軍官裹腿帶子,奮力綁好軍官手腳,解下軍刀。把軍官抬到馬背上,一人牽馬,四人挾持,二人護衛,從鬍子溝過河道,送宋家區政府。區里沒人,遂商議處決軍官。就順南王河道至上游哭兒溝石門里。石門里經年流水,隆冬不凍。水下有細沙,深有數米。周九丁手起刀落,將軍官斬首。在河床上挖了大坑,屍首埋在河床下,上面用沙掩好,流水如舊。放走戰馬,埋好戰刀,自覺萬無一失,遂分頭四下里躲避。不巧遠處有村八歲小孩乳名滿倉者,和外號林老五者二人看到。林老五在村裡是無賴,不懂義理。此時為1941年,正月二十七日,中午二時左右。
當日鬼子隊伍行至石郭庄一帶,發現軍官失蹤,遂拉網滿坡往西搜索。軍官白馬返回,鬼子知道軍官出事,就在南王一帶大肆搜尋。一幫鐵匠師傅被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傍晚,隊伍沒回萊城,就在武官和南菊寺宿營過夜。當日夜降小雪,漫山遍野一片銀白。正月二十八日凌晨,敵人調集驛道平里店小廟後據點隊伍400多人,重返南王一帶找人。南至坎上坎下東西埠上,一直到北面的宋家集教書庄,西邊到武官清明溝村,漫山遍野到處是馬隊賓士。老百姓提前接到上級通知,大部分躲藏進山了,只有老弱病殘沒來得及轉移,被趕到各村的場院里拷打審訊。南王東村有30多人被趕到村南大荒里,張令信母親徐氏,周九鼎父親,以及張令信埠上的一個遠房姑舅徐永春亦在其中。小孩滿倉被鬼子用糖果誘惑,給鬼子指出軍官屍體掩埋地址,林老五向鬼子指認出張令信母親徐氏和周九丁父親。徐氏和周九鼎父親被帶至石門里。鬼子從河道里挖出軍官屍體,當場槍殺了徐氏和周九鼎父親,然後用擔架抬著屍體,送到小廟後據點。時為1941年古歷正月二十八日上午10時許。關於滿倉提供軍官屍體地點,林老五指認張令信母親和周九酊父親的細節,系解放後民間傳說, 據當事人張令信說,是他遠房姑舅兄弟徐永春解放後說出實情。那時林老五已逃逸東北,至死不歸。對滿倉則因為年幼無知沒法處理。
下午2點,鬼子返回,遍村放火,一時烈炎張天,濃煙滾滾,正值東南風起,煙塵飄至掖北海邊,繚繞不散。村民踏雪站在南嶺頂上,眼巴巴看著家園毀於一炬。大火燒到第二天早上,倉谷糠秕煙霧三日不息。東西兩村燒毀房屋1000餘間,糧食12萬公斤,燒死牲畜三十多頭,桌椅櫃箱無計其數。西村僅存三家沒燒。周發堂家院牆高,胡秸燒不到房檐,免於一炬。王玉琪大門朝北,老頭用鐵耙頂門,翻牆外逃,鬼子沒有進去。王夢壽老婆躺在家正屋,大喊有瘟症,鬼子也沒敢進去。筆者家父在世日,說僅存三樣東西:一張土耙子,一隻驢鞍子,一個呱嗒,三樣東西都有火炭痕跡也!事過三十年時修葺老屋,牆壁內里皆火紅色,牆里頂梁立柱皆為黑炭。南王石坑出產黃褐色石料,古輩用這種石料建房。房屋牆面經大火焚燒皆成紅色。大火焚燒時,來不及走掉的老人都被燒死。鬼子漫山遍野搜尋人,有承認南王人的,格殺無論。王寶山和老婆用驢馱著三個孩子,跑到大台,鬼子問:是那裡人?他的老婆精神有毛病,說是南王的,王寶山立刻被抓走,在小廟後干河子村被活扒了心,祭祀死了的軍官。北邊村村民邊錫元當時也被抓到干河子,王寶山被害情況他曾親眼看到。東村王群被抓後,被扔到糞坑裡淹死,春天往外扔糞時才掘出來。許多親戚不敢收留南王人。張秋英母親用驢馱著孩子投奔馬家莊姑母家,被親姑姑拒之門外,後投奔邊家親戚張節家住了半年。也有死裡逃生的,王永德被鬼子馬隊追趕時恰好內急,一閃身蹲進道旁的土坑裡,馬隊從頭頂跨過去,躲了一劫。
南王遭劫後,北海抗日民主政府組織各區民工出錢出物出工,用一個春天幫助建房,流落他鄉的人才慢慢返回鄉里。有許多人家移居外鄉,至今沒歸。周發雲一家搬到山後村,王克義一家搬到龍冢廟村,至今未歸。有沒及時建好房子的人家,就多年住在廢墟里,周發成一家人就住在窩棚里三年多。有新媳婦結婚住在牛屋的,有公婆與媳婦同居一炕的。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時,村裡仍然殘垣敗壁,瓦礫遍地,滿目荒涼。家家戶戶也很少有櫃椅的,連盛糧食的瓮也沒有,都是盛在用土墼砌的土倉里。冬天到了,深夜老鼠肆虐,糧食常常被一宿倒光。有月子里孩子被老鼠咬傷鼻尖耳朵者。又家家戶戶很少有房門的,用草廉遮風,冬天屋裡似冰窟,幼兒長夜啼哭不住。奔東北謀生者有百多人吧,哈爾濱幾乎有了南王村。筆者有遠房伯父叫王夢志者,今年八十有九,自奔東北沒返鄉里,年前病倒,囑咐兒女他死後把骨灰安葬回老家日光廟遺址西坡,拳拳之思鄉情感人淚下!願天下人珍惜今日安寧康定生活,為富國強兵盡匹夫之責也!
當年擒敵英雄大多過世,張令信老人尚在。二龍周九鼎1947年在斗爭地主浮財時,因給被斗爭對象通風報信,激起民憤被村民活埋而死。其他人皆病老而死。張令信老人今年八十有九,已拄拐,身體有病。記憶尚好,對當年火燒案情能斷斷續續記起。老伴九十,也患有疾病。今年正月初一我去看訪了張令信老人,我走出老人家門時,天空正飄著清雪,距那個火燒的日子正月二十八日,還有二十七天。可是已過去整整六十年了。張令信老人執意送我,我回頭遠望風燭殘年中的當年縛敵英雄,心有戚戚然!
南京正在遺忘和毀滅亞洲最大的侵華日軍慰安所遺址(請大家幫助轉帖和置頂)
南京正在遺忘和毀滅亞洲最大的侵華日軍慰安所遺址
南京市利濟巷2號是現存最大的侵華日軍慰安所遺址。2003年,八十二歲高齡的朝鮮籍慰安婦朴永心老人來到利濟巷2號指證日本人在此犯下的罪行。侵華日軍在南京曾設有四十多處慰安所,現存的不過五六處,而有慰安婦親自證實的僅此一處。 利濟巷2號是亞洲最大的慰安所遺址,專家充分肯定了保留該處遺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朴永心老人離開南京後,該處房屋因地產開發而面臨拆除的命運。後經媒體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在輿論之下,南京市政府做出了暫不拆除的決定。此後,該幢房屋和周圍相關建築逃過一劫,但居民的動遷並未停止,絕大多數居民已遷出利濟巷2號。
南京市政府雖暫不拆除此房,但一直未對它的未來做出規劃。永久保留?原址建立紀念館?易地重建?拆除?一年來沒有答案,也沒有妥善的保管。[註:南京市進行民國總統府前地塊改造,曾要拆除一座民國碑坊和兩座清代宗祠。後來經過報道,引起關注,拆遷單位表示碑坊不動,宗祠日後重建。可在地塊建築拆完之後,碑坊也拆完了。三四年後,宗祠也不知在何處。總之是不了了之了。]
利濟巷2號已有七十餘年房齡,由於無人居住,大部分門窗已經嚴重損壞,雨水直接注入室內,浸蝕牆體。一樓填滿垃圾,天花板大面積脫落。七十高齡的危房在風吹雨淋,無人照管的情況下還能矗立多久?南京遺忘了它,看著它走向毀滅。
去年,南京大屠殺的活證據李秀英老人走了,對日本右冀而言又少了一個「絆腳石」。人證會消失,可物證卻能永久留存。利濟巷2號是最好的物證,但如果我們連這么重要的物證都無法妥善保管,又如何去指控日本的罪行?我們的子孫又如何認知歷史,知曉罪惡?
今年是抗戰勝利六十周年,難道真要把我們的遺忘當作送給日本人最好的禮物?
I. 北京宋莊房價也在一直上漲,迫於生存壓力,藝術家很多都開始撤離,這些藝術家該去哪裡呢
做藝術家就要敢於接受寂寞和貧苦的折磨
當代藝術家,需要高超的藝術能力,更需要相應的商業頭腦和全球視野,做藝術和做其他行業本質沒有區別,做的好的和做不好的決定因素都不是外在環境(任何時候都有非常成功的人),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較過去已經繁榮了不知道多少倍,好的作品有非常多的渠道展示出售,真正的好藝術家,剛出校門可能就已經被各大畫廊看中,基本生活問題都能解決,但是大的成功,需要長期的內力修煉, 藏家不是傻子,畫廊老闆更是見多識廣,堅持,誠實的做藝術, 你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哪一個行業不是呢?
總結
繪畫在宋庄依然佔到很大的比重,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宋庄已經沒有活力了。
而且審查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