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淮源鎮幼師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時間: 2022-06-11 17:30:52
㈠ 淮源鎮的歷史沿革
淮源鎮屬桐柏老蘇區。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桐柏縣城,12月17日,解放軍西進到鴻儀河,從此,淮源人民獲得了解放。1948年建立了鴻儀河區人民政府,1956年元月撤區建立中心鄉,1959年元月撤鄉建立鴻儀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鴻儀河鄉,1996年,政府遷址淮源村辦公,並設立淮源鎮籌建處,1999年,撤鄉建立淮源鎮。
淮源鎮政府駐地淮源村,即固廟,系千里淮河發源地,位於鎮東南,是全鎮的政治、集貿、文化中心,《禹貢》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中的前五字指的就是這里。秦漢以來,歷代帝王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派遣王公大臣前來祭淮,有史料記載的即達上百次。固廟原名「淮瀆廟」,建於漢延熹六年(公元163年),曾立碑於廟前,它是為祭治淮功臣大禹所建,因方圓附近僅有此廟,故稱孤廟(固廟)。固廟在歷史上被封建王朝封過復陽候國,也曾設過復陽縣,當時,商賈雲集,百業興旺。二千年來,固廟幾經興衰。據《桐柏縣志》(康熙版本)載:「明成化二年(公元1446年)焚於野火」。清康熙年間,桐柏縣知縣高士鐸復建,同時,於1691—1695年建牌樓一座,民國15年(公元1926年),淮亭、牌樓等房舍及竹林、院落全毀於火。1999年,縣委、縣政府啟動了淮源修復工程,2002年全部竣工,建有禹王殿、碑廊、淮源文化陳列館、走讀淮河微縮景觀等景點。解放後,固廟一直是基層政權所在地,曾先後建立農業合作社、中心鄉、生產大隊、管委會、村民委員會。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