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脾意蜂一個月能繁殖多少
A. 一脾蜜蜂是多少呢
脾蜂的數量在2500到3000隻之間。
精準演算法是按照目前通用的中蜂巢礎和意蜂巢礎來算的,比如說一張意蜂巢礎大約有六千多七千個巢房,那麼一面就是大約三千左右個巢房,而一隻蜜蜂附在巢脾上大約能占據兩個巢房的位置,所以通常一脾蜂的數量大約在2500到3000隻。這是精準的數據。
蜂脾相稱其實是在養蜂過程中常用的技術,如果一個蜂群中蜂過多於脾,則造成分蜂、蜂少於脾造成幼蟲無法哺育或者受涼。如果外面蜜源多,也可以採用蜂脾相稱來進行養殖,但是不管是養殖中蜂還是意蜂,一般都提倡蜂略多於脾的養殖方式。
(1)五脾意蜂一個月能繁殖多少擴展閱讀:
蜜蜂的蜂蟲可以為人類提供多種營養成分,讓人們食用之後身體更強壯。蜜蜂的蜂蟲是一種高蛋白營養品,它蛋白質的含量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另外還有許多維生素與氨基酸,這些物質都是人體正常發育的必需營養成分。
蜜蜂的蜂蟲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蛋白質這種物質是維持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重要成分,也是人體中白血球和抗體生成的重要營養成分,而蜜蜂原蜂蟲中正好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因此人們食用之後自身的免疫功能會快速的提高。
B. 一個3000蜂蜂箱放幾個脾
意蜂一脾應該是2000---3000的蜂數,溫度低時要多溫度適宜時可以少。中蜂一脾的蜂數應該是1500---2500,原則也是冷時要密集。達到這些數據的中間值就證明蜂脾是相稱的,蜂群能正常發展。
養蜂即蜜蜂養殖是人工飼養蜜蜂而取其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等產品的事業,包括在廣義的畜產內,所以廣義地說蜜蜂也是家畜。蜜蜂養殖的歷史有數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從漁獵時代開始的。
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在西班牙的壁畫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圖。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寺廟里,遺存有刻著養蜂人向蜂窩吹煙驅蜂的浮雕。這是世界上最早飼養蜜蜂的史實。歷史學家以及研究者從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斷,我國從殷商時代已有養蜂。
C. 半斤意蜂有多少只
一般來講,一斤工蜂能有6300隻左右。那麼半斤的話就是3150隻左右」。
1、一隻意蜂(工蜂)的重量約100毫克,正常情況下1斤(500克)意蜂大致有5000隻蜂,但蜂群狀態不同1斤意蜂的蜂量也大不相同,例如蜂群處於飢餓狀態時1斤意蜂的蜂量會超過5000隻,而蜂群吸飽蜂蜜准備自然分蜂時1斤意蜂的蜂量則會小於5000隻。
2、一張巢脾爬滿工蜂約要2800隻蜂,正常情況下1斤意蜂大致可爬滿1、8張巢脾,即1斤意蜂折算成群勢約等於1、8框,一個10框的蜂量的意蜂群約有28000隻蜂,一個15框群勢的意蜂生產群約有42000隻蜂,一個20框群勢的意蜂生產群約有560000隻蜂。
D. 如何飼養蜜蜂
首先就是選擇養蜂的場地,一是要有好的蜜源地,蜂場的選擇要背風向陽,要有樹林做好,不要太潮濕也不要太曬的地方,不要在大的水塘或河流邊上。
蜜蜂飼養管理用具有多處,除蜂箱外還有巢礎、分蜜機、面網、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據蜂的規模選用,其他蜂具如生產蜂王漿、生產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據需要購置。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動、刮、鏟東西。如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和巢框上的污物。
E. 意蜂加脾幾天加一次
一脾蜂春繁40天後可加脾。
峰群繁殖需要40天左右時間才能穩定並進入高速繁殖期,這時候的峰群幾乎都是新工峰,繁殖速度快。
脾(框)是養蜂人常用的蜂量單位,一脾蜂的數量約2500~3000隻,蜂和脾的關系主要有三種,其一是蜂多於脾,其二是蜂脾相稱,其三是蜂少於脾,最健康的蜂脾關系是蜂多於脾,若條件適宜時亦可適當放寬到蜂脾相稱,任何時候蜂群長期蜂少於脾群勢都必然會垮。
F. 蜂王在一夜之間能產多少個仔
蜂王是唯一具備完全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產卵來繁殖後代,一隻優質蜂王一天的產卵量可達上千粒。
蜂王
一、蜂種差異
蜂王的產卵力因蜜蜂的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例如一隻中蜂蜂王一天的產卵量在1000粒左右,而意蜂蜂王的產卵力比中蜂蜂王要強得多,在繁殖高峰期一天產卵可達2000粒以上,另外同一蜂種不同蜂王的產卵力也不同,實際上有些優質中蜂蜂王的產卵量並不比意蜂弱多少!
蜂王
二、年齡問題
蜂王的產卵量按年齡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蜂王與雄蜂交尾後其產卵量呈逐漸上升趨勢,第二階段是蜂王產卵量達到高峰期後會穩定一段時間,其三是產卵高峰期維持一段時間後產卵量會呈逐漸下降趨勢,在養蜂生產中為了確保產卵量常將第三階段的蜂王更換掉。
蜂王
三、群勢不同
蜂王的產卵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群勢的調控,具體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工蜂造脾速度越快蜂王的產卵量就越多,源於蜂王必須要將蜂卵產在工蜂修築的蜂房中,其二是蜂群哺育能力越強蜂王的產卵量也越多,否則孵化的幼蟲會因得不到足夠的哺育而發育不良。
G. 關於蜜蜂的生長周期
蜜蜂為完全變態昆蟲。中華蜜蜂的工蜂發育期為20天,意蜂的發育期為21天。蜜蜂的卵經過3日孵化成幼蟲,再經過6日開始封蓋化蛹,再經過12日蛹羽化為成蜂。3周齡以上的蜜蜂開始出巢進行採集活動。
拓展資料
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蟲分類學上屬於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蜜蜂屬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腰部較胸部、腹部纖細。
觸角膝狀,復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螫針。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
蜜蜂是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三型蜂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成蜂)4個發育階段。蜜蜂的4個階段在形態上均不相同。
工蜂幼蟲成長到6日末,由工蜂將其巢房口封上蠟蓋。封蓋巢房內的幼蟲吐絲作繭,然後化蛹。封蓋的幼蟲和蛹統稱為封蓋子,有大部分封蓋子的巢脾叫做封蓋子脾(蛹脾)。
H. 現在二脾蜜蜂到十一月十五號能發展多少
如果你沒養過峰,沒有現成已經做好的蜂脾,新蜂脾要用巢礎來做。三個月能到八脾就非常不錯了。大概可以到5、6脾,維持越冬。
I. 關於蜜蜂
蜜蜂生活方式分為3種:社會性、獨棲性和寄生性。
社會性:
雌雄和職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態、生理和勞動分工方面均有區別。雌性個體較大,專營產卵生殖;雄性較雌性小,專司交配,交配後即死亡;工蜂個體較小,是生殖器發育不全的雌蜂,專司築巢、採集食料、哺育幼蟲、清理巢室和調節巢濕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會性種類。此外還有熊蜂屬、熱帶無刺蜂屬、麥蜂屬等。
獨棲性:
蜜蜂類絕大多數為獨棲性,即雌蜂獨自築巢和采粉貯糧,它們沒有「等級」的分化。每一個巢室是開放的,內壁塗以蠟等防潮物質,室中儲存足夠的蜂糧。雌蜂在蜂糧上產卵,並封閉巢室。幼蟲在巢內取食蜂糧。屬於此類的大多是野生種類,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葉蜂和條蜂科。
在社會性與獨棲性之間存在一些復雜的過渡類型,隧蜂屬在這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但是不同種間也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例如緣隧蜂為群居類型,個體間有社會分工,形態上(內部解剖)也略有區別,斷帶隧蜂是幾個雌蜂同居一巢,但無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上的差異;軟隧蜂有社會性萌芽:越冬的雌蜂停留在巢內,到6月中旬出現下一代較小的雌性個體(又稱輔助蜂)時,它們與輔助蜂同築新巢,貯備蜂糧。但輔助蜂不交配,只產發育為雄性的非受精卵,8月出現與雌蜂個體等大的雌雄後代,原來的雌蜂和輔助蜂相繼死去。雄蜂交配後當年死亡,受精的雌蜂再行越冬。這類蜜蜂與典型社會性蜜蜂的不同處在於,雌蜂於產卵前已准備好蜂糧。
寄生性:
雌蜂不築巢,在寄生的巢內產卵。幼齡幼蟲一般具有大的頭和上顎,用以破壞寄主的卵或幼齡幼蟲。
蜜蜂的築巢本能復雜,築巢地點、時間和巢的結構多樣。築巢時間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據築巢的地點和巢的質地,可分為以下幾類:①營社會性生活的種類以自身分泌的蠟作脾,如蜜蜂屬、無刺蜂屬、麥蜂屬等。巢室為六角形。②在土中築巢的種類最多,巢室內部塗以蠟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內的濕度。③利用植物組織築巢的更為多樣,例如切葉蜂屬可把植物葉片捲成筒狀成為巢室,置放於自然空洞中;黃斑蜂屬利用植物茸毛在莖上作成疣狀的巢;蘆蜂屬和葉舌蜂屬在枯死的植物莖干內築巢;熊蜂屬的一些種類在樹林的枯枝落葉下營巢;木蜂屬在木材中鑽孔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屬利用唾液將小砂石粘連成巢,壁蜂屬在蛞蝓殼內築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種蜜蜂多年集中於一個地點築巢,從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屬的巢口數可達幾十個甚至達幾百個。
回答者: wwwz9 - 大魔導師 十二級 2-15 09:11
蜂群的組成及其分工
蜜蜂是節肢動物門膜翅目、細腰亞目、蜜蜂總科的蜜蜂屬。蜜蜂是人類飼養的,可生產蜂蜜、蜂蠟等,並可為植物授粉。蜜蜂是社會性昆蟲,過著群體生活,蜂群是蜜蜂賴以生存的生物單位,單只蜜蜂雖然也是一個獨立生物體,但是如果脫離群體就不能生存。蜜蜂群已發展到社會性昆蟲的高級階段。一群(箱)蜜蜂通常由一隻蜂王、大批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組成。它們的形態和職能各不相同,它們分工合作,互相依存,正像人類社會中的一個大家庭乃至於一個國家一樣。 這里介紹三種類型蜂:蜂王,工蜂,雄蜂及群蜂之間的關系。
1、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蜂。由王台里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蜂王的身體比工蜂長1/4(中華蜜蜂)至1倍(義大利蜂)。腹部長圓錐形,約占體長的3/4,翅較短,僅蓋著腹部的一半,螫針不像工蜂的那樣,僅略有點倒刺,只在與競爭的蜂王搏鬥時才使用。行動雖然顯得緩慢,不慌不忙,但必要時運動非常敏捷。中華蜜蜂(中蜂)產卵蜂王體長18~22毫米,體重250毫克左右。義大利蜜蜂(意蜂)初生蜂王體重170~240毫克,產卵蜂王體長20~25毫米,體重250~300毫克。蜂王的職能是產卵。一隻優良的蜂王在產卵期每晝夜可產卵1500粒左右。蜂王的品質和它的產卵能力,對於蜂群的強弱及其遺傳性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生產中只有選育優良健壯的蜂王,才能使蜂群保持強大的群勢和較高的生產性能。
蜂群一般只有一隻蜂王,如果群內出現封蓋王台時,蜜蜂就要分群(自然分群),出現兩只蜂王就會互相爭斗,直到剩下一隻為止。但在自然交替時,老蜂王也可能與新蜂王同巢居住一段時間。
蜂群內不可沒有蜂王,衛蜂通過在蜂巢內傳遞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質,知道本群蜂王是否存在,如果蜂王不在,經過幾十分鍾,蜂群中工作秩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工蜂就會顯得焦急不安,這時只要給失去了蜂王的蜂群誘人一隻蜂王或補上一個成熟的王台,蜂群躁動不安的狀況很快就會改變,恢復正常的活動。
蜂王一生得到工蜂的特別愛護,尤其在產卵時期更是受到特殊照料,通常情況下四周總有由幼年工蜂組成的侍衛蜂環護著它,侍衛工蜂面向蜂王不斷用觸角觸摸蜂王,舐它,搬走它的排泄物。工蜂以蜂王漿飼喂蜂王,如果無工蜂,蜂王的產卵職能就無法實現。蜂王停止產卵以後,工蜂對它照料就差些。有時為迫使蜂王停止產卵(如蜂群准備分群時期),工蜂就不再給蜂王喂蜂王漿,這時蜂王只得自己到貯蜜的巢房去取蜜。峰王已經喪失了撫育蜂子(含卵、幼蟲和蛹)的能力,因此由工蜂擔負撫育蜂子的職能。
處女蜂王通常不產卵,如果20日齡以上的處女王仍未交配,就會產未受精卵,因此過期未交配的處女王應淘汰。
交配成功的蜂王壽命為3~5年,最長的可達8~9年,通常2年以上的蜂王其產卵能力將逐漸下降,生產上不使用兩年以上的蜂王,隨時更換衰老、殘傷、產卵量下降的蜂王。
2、工蜂
工蜂是由工蜂房裡的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雌性個體,但生殖器官發育不完全,它的卵巢小,除在蜂群中出現無蜂王的異常情況外,它們一般不產卵。工蜂是蜂群中個體最小的成員,但數量占群體的絕大多數,中蜂的工蜂初生體重約80毫克,體長10~13毫米。意蜂的工蜂初生體重約110毫克,體長12~14毫米,胸寬加翅基突為4.4毫米,每10000隻約重1千克。每隻工蜂爬在巢脾上約佔三個巢房的面積,一個標准巢框兩面爬滿工蜂約有2500隻。工蜂體型小,體暗褐色,頭、胸、背面密生灰黃色的細毛。頭略呈三角形,有復眼一對,單眼三個,觸角一對,膝狀彎曲;口器發達,適於咀嚼及吮吸;足三對,股節、脛節及跗節等處均有採集花粉的構造。腹部圓錐形,背面黃褐色,1~4節有黑色環節,末端尖銳,有毒腺、螫針;腹上有蠟板四對,內有蠟腺,分泌蠟質。它們具有執行對蜂群發展所需要的各種任務的全部器官,包括花粉筐、臭腺等,因而工蜂擔負著全蜂群內外的各項工作。其職能隨著日齡不同而變化。這種現象稱為異齡異職現象。3日齡以內的工蜂的主要職務是清理巢房,供蜂王產卵;以後兩周內,隨著舌腺(營養腺、王漿腺)、蠟腺、毒腺等腺體的發育,它們分泌蜂王漿飼喂蜂王,同時從蜂王處取得蜂王素(蜂王物質,屬信息素)飼喂幼蟲,調制幼蟲漿(蜂王漿加蜂蜜和蜂糧)飼喂大幼蟲,調節巢內溫濕度,使箱內空氣流通,分泌蜂蠟,修築巢脾,採集樹膠塗塞蜂箱縫隙,接收花蜜釀造蜂蜜,守衛蜂巢;在蜂群繁殖旺期,尤其是即將分蜂前,工蜂也對雄蜂進行飼喂,隨著職務的變化和日齡的增長;它們由蜂巢中央向蜂巢外側轉移。3周齡左右的工蜂開始巢外工作,採集花蜜、花粉、水、蜂膠等,或偵察蜜源。但是,它們的職能能夠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和蜂群的需要而改變,有很大的可塑性。
蜂的壽命,夏季為4~6周,冬季3~6個月,其壽命的長短,與工作強度、蜂群群勢有很大關系。在生產季節工蜂的壽命最短,在冬季和早春,群體中越過冬的工蜂逐漸死亡,而春末,當產生的新工蜂數量超過老工蜂死亡的數量時,群勢開始增長。在繁殖旺季,一個強群中工蜂的數量能達到5萬~6萬只。
3、雄蜂
雄蜂是由雄蜂房中的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是蜂群的雄性個體。它的體格粗壯,頭和尾都幾乎成圓形,復眼大而突出,翅寬大,足粗壯,能敏捷地發現和追趕蜂王。中蜂的雄蜂體重150毫克,體長12~15毫米。意蜂的雄蜂體重220毫克,體長15~17毫米。雄蜂的品種和體質的好壞,其精液的數量和活動能力對培育新蜂群後代的遺傳性狀和品質優劣有直接影響。
雄蜂沒有蜇針、毒囊、花粉籃和泌蠟器官,有從巢內貯蜜房中攝食的短舌,無工作本領,專職和處女王交配。大多數雄蜂在7~10日齡內開始飛行,8~14日齡左右性成熟,12~20日齡是交配適齡期。雄蜂飛行和交配,一般在晴天下午1~5時進行,與蜂王交配後,因生殖器官留在雌蜂腹內不久即死亡。
雄蜂消耗飼料量大,幼蟲期為工蜂的1~2倍;成蜂消耗飼料更多,平日多在蜜脾上採食蜂蜜,繁殖季節會得到工蜂飼喂花粉、蜂糧等營養豐富的飼料。
雄蜂的壽命可達數月,但大多數早夭折。當北方的秋季、南方的越夏前,蜜源稀少期,在有交配過蜂王的蜂群中工蜂就不讓雄蜂吃貯蜜,被工蜂逐出巢外。因為雄蜂不能採食,也不能防衛,離開群體後很快凍餓死亡。而那些無蜂王群或處女王蜂群在花蜜逐漸稀少的季節還是繼續容忍雄蜂的存在,還喂它們。雄蜂是否被驅逐出蜂巢的現象是蜜源和蜂巢內的飼料豐欠的信號。早春第一批雄蜂可貴,可暫保留,保證蜂王得以順利交配。
4、蜂群之間的關系
蜜蜂雖然過著群體生活,但是蜂群與蜂群之間互不串通。為了防禦外群蜜蜂和其他昆蟲動物的侵襲,蜜蜂形成了守衛蜂巢的能力。螫針是它們的主要自衛器官。
在蜂巢內蜜蜂憑靈敏的嗅覺,根據氣味來識別外群的蜜蜂。在巢門口擔任守衛的蜜蜂不準外群蜜蜂進入巢內。如有外群入巢盜蜜的蜜蜂,守衛蜂立即進行搏鬥,直到來者被逐出或死亡。在蜂巢外面,如花叢中或飲水處,各個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敵視,互不幹擾。
飛出交配的蜂王,如錯入外群,立刻會被工蜂團團圍住刺殺。雄蜂如果錯入外群,工蜂不會傷害它。這可能是蜂群為了種族生存得更好,以避免近親繁殖的生物學特性。
J. 怎樣迅速發展意蜂蜂群
一、義大利蜜蜂養殖技術
摘要:義大利蜂簡稱意蜂,是我國養蜂生產的當家品種。意蜂除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在西藏地區沒有飼養外,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意蜂為黃色品種。工蜂體長12-14毫米,第2-4腹節背板前緣有黃色環帶,後緣有黑色帶,絨毛帶寬而密,喙長6.2-6.9毫米,較長。
義大利蜂簡稱意蜂,是我國養蜂生產的當家品種。意蜂除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在西藏地區沒有飼養外,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意蜂為黃色品種。工蜂體長12-14毫米,第2-4腹節背板前緣有黃色環帶,後緣有黑色帶,絨毛帶寬而密,喙長6.2-6.9毫米,較長。肘脈指數中等或偏高2.2-2.7,雄蜂胸部絨毛黃色。
意蜂產育力強,育蟲節律平緩,分蜂性弱,易維持強群,對持續時間長的大蜜源採集力強,造脾快,產蠟多,性溫和不怕光,提脾檢查時蜜蜂安靜,抗巢蟲力強,分泌蜂王漿能力最強。採集蜂膠較多,越冬性較強,飼料消耗大;抗蟎力弱,易感染幼蟲病;易迷巢,盜性較強;蜜房封蓋為中間型。
近10餘年我國科技人員已經從意蜂選育出幾個王漿和蜂蜜高產的蜜蜂品系和品種。如河北永年養蜂廠用意蜂和東北黑蜂雜交培育的品種抗病性強,高產,蜂蜜、王漿產量均可提高50%-80%。
二、義大利多王蜜蜂群養殖
意蜂多王群的飼養管理與單王群、雙王群的飼養管理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只要掌握基本要點,靈活地根據季節、氣候、蜜粉源與蜂群內部情況等的變化,及時採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挖掘和發揮多王群的優勢,就能獲得優質、高產。
1、多王群組建初期的管理
意蜂多王群組建初期,蜂群群勢還比較弱小,蜂王因「生物誘導」處理和多隻蜂王之間相互「磨合」,受到刺激,處於應急狀態,腹部會收縮變小,產卵下降甚至停產。蜂王恢復至正常產卵約需1周時間。在蜂王恢復產卵階段,多王群飼養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干方百計地扶持多王群及時達到蜂脾相稱的群勢,為多王同時產卵創造條件。在這一階段的管理中,可採用從大群中抽出中間少量出房、外圍大量臨出房的子脾加給多王群,以滿足多隻蜂王同時產卵的需要。群勢的大小以5~6框足蜂為宜。這種補充幼蜂的措施有雙重好處:一方面新蜂剛出房的巢脾,能刺激蜂王恢復正常產卵;另一方面,多王產下的卵有足夠的工蜂哺育。
2、多王群的越冬管理技術
與單王群一樣,多王群安全越冬也需要具備以下4方面的基本條件:①以適齡越冬蜂為主體組成的強群;②越冬飼料充足,質量優良;②蜂群健康無病;④越冬環境適宜。意蜂多王群越冬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越冬開始前,多王群管理工作應由利用多王產卵並抽取蟲卵為蜂場生產服務為主,轉到多王群自身繁殖為主。如果多王群群勢弱,蜂脾不相稱時,要從大群中抽取老熟的封蓋子脾補之,達到蜂脾相稱,有新的越冬蜂過冬。多王群越冬不可關王,應保持蜂王自然養成的越冬習慣,否則會產生失王等嚴重後果。
由於多王群能集中幾只蜂王在同一巢脾上產卵,蜂場可從多王群中獲得整齊一致的子脾,既可常年為生產群提供子脾補群,維持生產群采蜜、產漿、采粉能力,是提高王蜂指數,維持強群的有效手段;也可為生產王漿提供日齡一致的幼蟲脾。此外,多王群在生產雄蜂蛹方面也很有潛力。但是,養蜂生產本身是一門靈活多變的學問,多王群的飼養管理技術需要結合蜂場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多王群越冬飼料必須充足,進越冬場地後要檢查一次,若飼料不足,視情況補充1~2張封蓋蜜脾,以免因飼料短缺而餓死;在檢查的同時注意適當擴大蜂路,迫使蜜蜂結團,蜂王停產,減少工蜂活動和飼料消耗。
3、多王群組建後的管理
多王群具有產卵快、產卵量大、產卵集中等優勢,宜作為生產群的副群飼養。在多王群蜂王正常產卵後,應充分發揮多王群的優勢,為蜂群繁殖、維持強群和獲得高產服務。多王群主副群飼養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多王群蜂群結構特殊,對蜂箱內外環境敏感,日常管理上要求勤查勤看;需保證花粉飼料充足,蜜糖飼料適量,恰到好處;及時清理王台,防止分蜂;注意保溫,防止盜蜂等。另外,多王群的日常管理還應該特別注意蜜蜂的偏集現象。多王群在蜂場內的擺放位置應盡量靠後。蜂場應根據小區域氣候的特點,因地制宜設置防風屏障和便於蜜蜂辨認的標記物以防蜜蜂偏集。如果多王群內偏入一定數量的蜜蜂,會打亂已建立的蜂王與蜂王、蜂王與工蜂的相互關系,引起圍王、工蜂斗殺,造成組織多王群工作前功盡棄。所以,多王群寧可偏出,絕不能偏人蜜蜂。
多王群為生產蜂王漿提供1日齡幼蟲。具體做法是:把分別為1日齡、2日齡、3日齡的3框卵脾和1日齡幼蟲脾作為孵化區,用隔王柵分隔在靠蜂箱壁一側;而另一側用1張空脾作為產卵區。每天從孵化區抽出1張1日齡幼蟲用於生產王漿,同時將產卵區內的1日齡卵脾放入孵化區孵化,在產卵區放人1張空脾供蜂王繼續產卵。移蟲後的卵脾放到產卵區(脾)邊上補產12小時卵,再放人大群孵化。根據多王群群勢的需要,適時地從大群中抽出即將出房的封蓋子脾補充給多王群,以保持一定的群勢。此方法所提供的幼蟲日齡十分一致,能明顯提高移蟲的效率。
多王群為單王群提供卵脾(補群)。從多王群中抽取卵脾,補給需卵脾的蜂群,同時給多王群加進1張空脾供多王產卵。由於多王群箱內只有五六張脾,可供產卵的巢房相當緊張,一般加入空脾後,幾個蜂王會自然集中到一張脾上產卵。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利用多王群產卵快的優勢,加快蜂場春繁的速度,同時也可用於平時生產中維持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