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補貼一個月有多少錢
① 全國各地的種地補貼是多少
農民種地都有補貼補貼是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共同分擔,各地有所不同,專用於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包括良種補貼、農資補貼、柴油補貼、等等,分配方案是按原農業稅徵收耕地數減去非種糧耕地數,由於農民承包責任田多少以及種糧畝數不同,造成就是一個行政村中農戶中間得到的補貼也有差異。具體多少,由當地政府、行政村根據實際丈量結果公布上報,由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核發。
目前有:良種補貼每畝10元;種糧大戶補貼15元;綜合補貼43元;
② 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1、農作物良種補貼指國家通過建立良種推廣示範區,對農民選用農作物良種並配套使用良法技術進行的資金補貼,目的是支持農民積極使用優良作物種子,提高良種覆蓋率,增加農產品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管理、產業化經營。
2、實施的作物品種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四大糧食作物及棉花、油菜兩種經濟作物。
法律依據:《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
第八條 良種補貼資金的補貼對象是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作物良種的農民。良種補貼范圍是國家規定補貼品種的種植區域。全覆蓋補貼品種的范圍按補貼品種的實際種植面積核定全覆蓋補貼品種的范圍由農業部、財政部根據國家政策確定。鄉級農業管理機構、財政所組織全覆蓋品種補貼面積的村級登記、核實、公示,匯總審核後上報縣級農業、財政部門。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對鄉鎮上報的補貼面積審核確認後,匯總上報省級農業、財政部門。省級農業、財政部門對各縣上報的補貼面積審核確認後,匯總上報農業部、財政部。地方各級農業、財政部門應逐級分解安排農業部、財政部當年下達的未全覆蓋補貼品種的種植面積。
第九條 良種補貼標准由財政部、農業部根據國家政策確定。補貼標準是:早稻10元/畝,中稻、晚稻15元/畝,小麥10元/畝,玉米10元/畝,大豆10元/畝,油菜10元/畝,棉花15元/畝。
③ 國家給農民種田補貼每畝一年到底有多少錢
國家根據每個省份的情況不同,下發的補貼資金也不同。例如2018年度江蘇省宿遷市,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發放標准統一為120元/畝。
2016年起,國家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原來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主要用於對耕地資源的保護。
在全市范圍內,原則上是對種地農民擁有承包權的耕地、村組機動地在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或土地確權時被確認的耕地、國有農場和國有農牧漁良種場的耕地給予補貼。
(3)良種補貼一個月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2018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指導思想是:
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推進農業「三項補貼」由激勵性補貼向功能性補貼轉變、由覆蓋性補貼向環節性補貼轉變,提高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將直接發放給農民的補貼與耕地地力保護掛鉤,鼓勵農民秸稈還田,不露天焚燒秸稈,增施有機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主動保護耕地地力,提高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實現「藏糧於地」。
④ 良種補貼每年兩季是多少錢
3.良種補貼政策
小麥、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畝補貼10元。其中,新疆地區的小麥良種補貼15元;水稻、棉花每畝補貼15元;馬鈴薯一、二級種薯每畝補貼100元;花生良種繁育每畝補貼50元、大田生產每畝補貼10元。
⑤ 2020年的糧食補貼標準是什麼
2020年的糧食補貼啥時候發?補貼標準是什麼?肯定是廣大農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現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2020年糧食補貼(直補)政策還有嗎?糧食補貼(直補)是糧食補貼(直補)政策,有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等類型,補貼包括小麥、玉米、油菜、棉花、水稻等品種。而目前,農業仍是我國的重要產業,國家也沒有廢除這一項政策,所以說糧食補貼(直補)的政策在2020年也還是會有的。
1、相對集中成片承包耕地或租種耕地(包括代種撂荒地、新開墾未發包耕地)50畝(含50畝)以上,種植一季主要糧食作物。
2、獨立承擔風險、自負盈虧,統一生產經營管理,獨自享有產品處置權。
3、按當地基本種植技術要求規范耕種。
4、種糧大戶單戶補貼面積不超過3000畝。
5、已享受退耕還林補貼的面積,不得再享受種糧大戶補貼。
另外,糧食補貼與土地承包沒有關系,只要你種了田,不管該田是否由你承包,國家只對該田種植者進行補貼。
⑥ 種地糧食補貼,一年多少錢,
從溫總理開始實行糧食戰略,同時又為了減輕農民負擔(糧食很重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樣可以防止歐洲用糧食問題卡中國的脖子),從2004年起,國家從糧食風險金中拿出錢來直接補貼給種糧農民,這個政策一直堅持到現在。到2006年,又多了一項新補貼,叫綜合補貼。為了減輕農資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壓力,國家新增了這項補貼。2006年一畝地補11.38元,去年一畝地補26.24元。今年又增了,一畝地補59.5元。2009年又增一項補貼,叫小麥良種補貼,一畝地10元錢。
⑦ 農民種地糧食補貼是多少錢
補貼是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共同分擔,各地有所不同,專用於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包括良種補貼、農資補貼、柴油補貼、等等,分配方案是按原農業稅徵收耕地數減去非種糧耕地數,由於農民承包責任田多少以及種糧畝數不同,造成就是一個行政村中農戶中間得到的補貼也有差異。具體多少,由當地政府、行政村根據實際丈量結果公布上報,由上級政府主管部門核發。
由於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加之每年報紙、電視台等媒體大力報道,還沒聽說有貪官將直補款納入自己腰包的案件,但地方政府挪用、截留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直補款不能及時到位。
歡迎來我的空間做客!
⑧ 農村種樹是否有補貼補貼到底是多少
有補貼
補助標准參考:
1、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每畝補貼100元;跡地人工更新每畝補貼100元。
2、油茶良種苗木每株補貼0.5元,其他良種苗木每株補貼0.2元。
3、集體公益林100元/畝;國有林(含公益林和商品林)120元/畝。
註:個人培育樹苗是沒有補貼的。根據《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14]9號)》,只有國有育苗單位使用良種才有補貼,每株0.2元。
另外,普通個人造林,面積1畝以上,喬木林、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水果、木本葯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
一、補貼原則
(一)誰造補誰原則。造林主體的人工造林,經驗收合格後可享受補貼。本造林補貼資金與中央、省、市已實施的造林補助資金和工程項目資金不重復安排使用。
(二)自願自主原則。充分尊重林農等造林主體意願,對自願申請並按規定程序和相關標准等要求完成造林任務的造林主體,經檢查驗收合格,兌現造林補貼資金。
(三)公開公平原則。各縣市區必須公布造林補貼政策,以行政村(林場)為單位公示各造林主體造林面積、造林地點、樹種以及質量要求等情況,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四)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區對造林補貼負總責,實行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縣」。各縣市區要將造林補貼資金列入當年財政預算,根據當年實施造林情況確定造林補貼面積。
二、補貼時間、對象及標准
(一)補貼時間。符合要求的人工造林。
(二)補貼對象。使用先進技術培育的良種合格苗木在宜林荒山荒地開展人工造林,面積不小於1畝(含1畝)的林農、林業合作組織、承包經營國有林的林業職工以及造林公司。火燒跡地的更新造林不納入補貼對象。
(三)補貼標准。荒山荒地人工造林補助標准為不低於200元/畝;「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零星植樹和採伐跡地人工更新補助標准由各縣市區根據情況自行制定。作造林補貼應全部落實到造林主體。享受造林補貼的營造林10年內不準主伐。
(8)良種補貼一個月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是國家推出的一項惠農政策。農業受氣候災害、地質災害、病蟲害等影響很大,通過購買保險,農戶能在收到災害影響後,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從而將農業損失降到最低。目前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涵蓋種植、養殖、林業3大類15個品種,基本覆蓋了主要的大宗農產品,各級財政合計保費補貼比例平均達到75%~80%。
當前我國正處於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新時期,農業生產逐步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投入的規模更大、面臨的風險更高,因此我們干農業的,應該學會利用國家的農業保險來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
國家補貼保費: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業的發展情況和面臨的風險各不相同,比如海南受台風災害較多,西南地區受泥石流等災害較多,中原地區受乾旱災害較多……因此各省農業保險的品種、范圍、保費以及賠償金額都不一樣。
以山東為例,山東2015年對小麥、玉米和棉花保險費率進行調整,小麥保費由每畝10元提高到15元,保險金額由每畝320元提高到375元;玉米保費由每畝10元提高到15元,保險金額由每畝300元提高到350元;棉花保費由每畝18元提高到30元,保險金額由每畝450元提高到500元。
為規范作物簽約期,避免承保公司補貼資金跨年度掛賬問題,小麥簽約期調整為每年的1月20日前,玉米為7月15日前,棉花為5月31日前。
保費補貼方面,山東為國家和省級財政負擔50%、地方財政負擔30%,農戶負擔20%的比例給予補貼,也就是說,山東農民一畝小麥地保費15元,自己只需要交3元就可以,如果發生災害,保險公司最高會賠償375元/畝。
⑨ 糧食補貼一年一個人多少錢
約100元。
糧食補貼是國家對種田農戶進行補貼,不是對有田農戶進行補貼。糧食補貼與土地承包沒有關系,只要你種了田,不管是否該田是你承包,國家只對該田種植者進行補貼。
國家糧食補貼分: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
補貼品種:小麥、玉米、油菜、棉花(2009年)、水稻(早稻、中稻、晚稻)。
⑩ 種田大戶國家補貼標准
法律分析:1、承包土地補貼
一般承包100畝以上耕地用於農業生產的,就可以享受政府每畝200元左右的補貼,具體補貼方式和補貼標准,請到農業委員會咨詢。這個各地方政策和標准不一。
2、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
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標准為水稻直補每畝補貼20元;農資綜合補貼標准為每畝計稅面積81.5元。水稻直補對象為核定計劃種植的水稻面積;農資綜合補貼對象為以水稻、玉米、小麥等為主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繼續堅持誰種地補給誰的原則。原則上誰種地誰享受補貼,但對承包地轉包或租用給他人的按承包或租用協議處理。
3、良種補貼
良種補貼堅持政策公開、全面覆蓋、直補到戶的原則。補貼標准為水稻每畝15元,小麥、玉米、花生等每畝10元。補貼涵蓋全縣所有種植水稻和玉米、小麥、花生等種植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十六條 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二)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