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房的防雷接地電阻多少為標准
1. 一般接地電阻要求多少
接地電阻小於4歐。
雷電會產生過電壓,為了避免設備或人身受到傷害,而採取將過電壓保護設備接地。例如將避雷器、防雷針進行接地處理。供電系統接地分為保護接地和工作點接地,保護接地是帶電設備外殼接地。工作點接地指零線接地,接地網做法與避雷接地方式一樣,接地電阻小於4歐。
由於靜電的存在會對設備或人身帶來一定的傷害,為了將靜電消除而採取的接地。每隔(彎頭)35米就得有一處可靠接地(可系統也可獨立),電阻小於30歐。
(1)鐵板房的防雷接地電阻多少為標准擴展閱讀:
接地電阻要求規定:
1、用於防雷的接地設備必須每年雷雨季來臨前檢查一次;視建築物或車間的具體情況,一年檢查1~2次接地線的總體運行情況。
2、對安裝在腐蝕性土壤下的接地裝置,觀察具體運行情況以每3~5 年為周期檢查一次地面下的接地體;每1~3年測量一次接地設備的接地電阻。
3、電氣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火花和危險高溫是引起電氣火災的重要原因。為控制過大的工作火花和危險高溫,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應由經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
2. 防雷接地電阻值有什麼標准
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電流的比值。
防雷接地電阻是接地體或自然接地體的對地電阻的總和,稱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其數值等於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電流的比值。同時接地電阻也是衡量接地裝置水平的標志。
防雷接地作用:
一是防雷,防止因雷擊而造成損害;
二是靜電接地,防止靜電產生危害。
隨著儲罐陰極保護應用的日益廣泛,其保護效果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防雷接地規范與陰極保護規范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
(2)鐵板房的防雷接地電阻多少為標准擴展閱讀:
防雷接地規范:
將防雷接地極和陰極保護陽極二合為一:在犧牲陽極陰極保護中,要求陽極的接地電阻盡量低,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
如果加大陽極連接電纜的截面積,使之達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認為可以用犧牲陽極系統代替防雷接地系統,使得犧牲陽極起到陰極保護和防雷的雙重作用。
在儲罐接地線或接地網之間安裝接地電池,接地電池由雙鋅棒製成的,平時雙鋅棒都是處於斷路狀態,當有雷擊或者故障電壓時,故障電流通過雙鋅棒導入接地網,對儲罐起安全保護作用。
3. 國標防雷工程接地電阻值的要求規范標準是多少
接地電阻測試方法(圖解)
一、接地電阻測試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應按計算機系統具體要求確定;
d. 防雷保護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e. 對於屏蔽系統如果採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Ω。
二、接地電阻測試儀
ZC-8型接地電阻測試儀適用於測量各種電力系統,電氣設備,避雷針等接地裝置的電阻值。亦可測量低電阻導體的電阻值和土壤電阻率。
三、本儀表工作由手搖發電機、電流互感器、滑線電阻及檢流計等組成,全部機構裝在塑料殼內,外有皮殼便於攜帶。附件有輔助探棒導線等,裝於附件袋內。其工作原理採用基準電壓比較式。
四、使用前檢查測試儀是否完整,測試儀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電阻測試儀一台
2、輔助接地棒二根
3、導線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與操作
1、測量接地電阻值時接線方式的規定
儀表上的E端鈕接5m導線,P端鈕接20m線,C端鈕接40m線,導線的另一端分別接被測物接地極Eˊ,電位探棒Pˊ和電流探棒Cˊ,且Eˊ、Pˊ、Cˊ應保持直線,其間距為20m
1.1測量大於等於1Ω接地電阻時接線圖見圖1
將儀表上2個E端鈕連結在一起。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東莞市雷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4. 三層農村房子防雷接地電阻要求不超多少歐母才標准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4.1條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20m×20m或24m×l6m的網格。
平屋面的建築物,當其寬度不大於20m時,可僅沿網邊敷設一圈避雷帶。
第3.4.2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但對本規范第2.0.4條二款所規定的建築物則不宜大於10Ω。其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不應小於2m。
在共用接地裝置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
5. 接地電阻的測量中接地電阻的合格值為多少
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姆。
在380/220伏低壓系統中,接地電流一般不超過幾安,所以規定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當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時,接地電阻還可放寬至不大於10歐姆。
拓展資料
1、接地電阻:
接地電阻是電流由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再經大地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接地電阻值體現電氣裝置與"地"接觸的良好程度和反映接地網的規模。
2、測量接地電阻的儀器:
接地電阻測試儀是摒棄了傳統的人工手搖發電工作方式,採用先進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應用DC/AC變換技術將三端鈕、四端鈕測量方式合並為一種機型的新型數字接地電阻測試儀。適用於電力、郵電、鐵路、通信、礦山等部門測量各種裝置的接地電阻以及測量低電阻的導體電阻值;本表還可測量土壤電阻率及地電壓。
6. 接地電阻國家標準是多少
依據GB50057-94(2000版)《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第三章、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1、第二節、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條:
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應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其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2、第三節、第二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條:
每根引下線的接地電阻不小於10Ω,防直擊雷接地裝置宜和防雷電感應、電氣設備、信息系統等共用接地裝置。
第3.3.9條: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屬管道在進出建築物處應就近與防雷的接地裝置相連;當不相連時,架空管道應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3、第四節、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第3.4.9條: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6)鐵板房的防雷接地電阻多少為標准擴展閱讀:
接地電阻的測量方法分類:
電壓電流表法、比率計法和電橋法。按具體測量儀器及布極數可分為:手搖式地阻表法、鉗形地阻表法、電壓電流表法、三極法和四極法。
影響接地電阻的因素:
接地極的大小(長度、粗細)、形狀、數量、埋設深度、周圍地理環境(如平地、溝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濕度、質地等等。
7. 國標防雷工程接地電阻值的要求規范標準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0
8. 避雷接地電阻多少合格
應該不大於10Ω。
詳見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9. 防雷接地體接地電阻規定是多少歐姆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防雷接地規范:
將防雷接地極和陰極保護陽極合二為一:在犧牲陽極陰極保護中,要求陽極的接地電阻盡量低,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加大陽極連接電纜的截面積,使之達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認為可以用犧牲陽極系統代替防雷接地系統,使得犧牲陽極起到陰極保護和防雷的雙重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防雷接地
10. 一二三類防雷建築物的接地電阻要求分別是多少
一、二類防雷建築物每根引下線接地電阻≤10歐姆,三類建築物要求≤30歐姆。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被保護的建築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於5m×5m或6m×4m。
第二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採用避雷帶相互連接。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20m×20m或24m×l6m的網格。
(10)鐵板房的防雷接地電阻多少為標准擴展閱讀:
建築物避雷方法:
裝在建築物的最高處,必須露在建築物外面,可以是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或避雷網,也有將幾種形式結合起來使用的。
1、避雷針。
1750年美國富蘭克林發明,是至今仍廣泛應用的接閃裝置。用鍍鋅圓鋼或鍍鋅鋼管製成的尖形金屬桿,豎立在建築物的最高點,它保護的范圍是以針頂點向下作與針成45°夾角的正圓錐體的空間。如需擴大保護的范圍,可以用兩支或更多支的避雷針聯合起來使用。
2、避雷線。
用懸掛在空中的接地導線作接閃裝置。它主要用來保護線路,其保護范圍可用模擬實驗或根據經驗確定。
3、避雷帶和避雷網。
用覆蓋在建築物高聳部分、屋頂或其邊緣的金屬帶或金屬網格作為接閃裝置。超過20~30米高度的建築物容易受到雷電的側擊和斜擊,採用避雷帶或避雷網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