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鋼筋直徑多少
❶ 二級鋼筋的直徑為多少
公稱直徑范圍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準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4、16、18、20、22、25、28、32、40、50mm;內徑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48.5
新標准名稱為HRB335的鋼筋,二級螺紋鋼為舊稱,為熱軋帶肋鋼筋的一種。螺紋鋼在建築業中,Ⅱ級螺紋鋼和Ⅲ級螺紋鋼是過去的叫法,新標准中,Ⅱ級螺紋鋼稱為HRB335,Ⅲ級螺紋鋼稱為HRB400。廣泛用於房屋、橋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建設。
❷ 鋼筋直徑總共有多少規格
Ⅰ級鋼(光圓)- 6.5、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Ⅱ級鋼(帶肋)-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Ⅲ級鋼(帶肋)- -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鋼筋常見直徑6、6.5、8、12、14、16、18、20、22、25、28、32 。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
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
❸ 何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是指鋼筋直徑。
公稱直徑,又叫公稱通徑,是管材和管件規的主要參數。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安裝和維修方便而人為規定的管材、管件規格的標準直徑,所以它是一種名義直徑(或稱呼直徑)。制定公稱直徑的目的,是使管道安裝連接時,介面保持一致,具有通用性和互換性。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3)標准鋼筋直徑多少擴展閱讀
公稱直徑的國家標准
1 、范圍本標准規定了DN(公稱尺寸)的定義和系列。本標准適用於使用 DN 標識的相關標准中規定的管道元件。
註:也可以使用與本標准不同的其他標識尺寸方法,例如螺紋、壓配、承插焊或對接焊的管道元件,可用NPS(公稱管子尺寸)、OD(外徑)、ID(內徑)或G(管螺紋尺寸標記)等標識的管道元件。
2、 定義DN:用於管道系統元件的字母和數字組合的尺寸標識。它由字母DN 和後跟無因次的整數數字組成.這個數字與端部連接件的孔徑或外徑(用mm 表示)等特徵尺寸直接相關。
注 1:除在相關標准中另有規定,字母DN 後面的數字不代表測量值,也不能用於計算目的。
注 2:採用DN標識系統的那些標准,應給出DN 與管道元件的尺寸的關系,例如DN/OD 或DN/ID。
❹ 鋼筋直徑規格是什麼
鋼筋常見直徑6、6.5、8、12、14、16、18、20、22、25、28、32 。
圓鋼標識為HPB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螺紋鋼常見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為常用,而且磚混結構中16以下的常見。至於HRB400、HRB500一般也不常見,至少一般工業、民用建築中不常用。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
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
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❺ 螺紋鋼的直徑范圍,最小最大是多少
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的螺紋鋼系列。
直徑最小為:6mm,最大為:50mm。
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我國出口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國產內銷螺紋鋼若合同中無註明要求時,通常定尺為9m、12m兩個長度。
螺紋鋼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
一、以幾何形狀分類:
根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及肋的間距不同進行分類或分型,如英國標准(BS4449)中,將螺紋鋼分為 Ⅰ型、Ⅱ 型。這種分類方式主要反應螺紋鋼的握緊性能。
二、以性能分類(級):
例如我國現行執行標准,螺紋鋼為(G B1499.2-2007)線材為1499.1-2008)中,按強度級別(屈服點/抗拉強度)將螺紋鋼分為3個等級。
日本工業標准(JI SG3112) 中,按綜合性能將螺紋鋼分為5個種類;英國標准(BS4461)中,也規定了螺紋鋼性能試驗的 若乾等級。此外還可按用途對螺紋鋼進行分類,如分為鋼筋混凝土用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 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等。
❻ 什麼是鋼筋公稱直徑
鋼筋的規格用公稱直徑(也稱計算直徑,舊標准曾叫型號)的毫米數表示。公稱直徑與鋼筋直徑(即鋼筋基圓直徑+橫肋高度)不相等,它等於公稱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直徑。在實際工作中,鋼筋的公稱直徑可以這樣來判定:直徑30mm以下的鋼筋,將其內徑取為整數,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為11.5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12mm;直徑30mm以上的鋼筋,將其內徑取為整數後再加1,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國38.7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38.7→39+1=40(mm);如果內徑就是整數,直接加1即為公稱直徑,例如內徑為31.0mm的鋼筋,其公稱直徑為32mm。
❼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及梁所用鋼筋規格是多少用量是多少
鋼筋用量大致為35~75公斤/平方米(不含地下室,高度不超過150米)。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及梁所用鋼筋規格是:一級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mm~22mm,本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5mm、8mm、10mm、12mm、16mm、20mm、22mm;二級、三級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mm~50mm,本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5mm、8mm、10mm、12mm、16mm、20mm、22mm、25mm、28mm、32mm。
框架結構小高層含鋼筋梁約40~50kg/m2建築面積。
(主筋)板內鋼筋直徑:14、16;
鋼筋用量隨結構形式:14;
梁內鋼筋直徑、8、10、12、18、20、層高、總高、抗震而各有差異;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鋼筋規格Φ8、Φ10、Φ12、Φ6;
分布筋;次梁用鋼筋規格Φ12~Φ20、箍筋Φ6、Φ8;
框架梁Φ12~25;
箍筋Φ8、Φ10、Φ12。
❽ 鋼筋直徑允許偏差是多少
表面帶有月牙肋和縱肋的鋼筋直徑(量光圓處,不計肋高)允許偏差如下:
規格 6:標準直徑為5.8mm,允許最大偏差+-0.3mm。
規格 8:標準直徑為7.7mm,允許最大偏差+-0.3mm。
規格10:標準直徑為9.6mm,允許最大偏差+-0.4mm。
規格12:標準直徑為11.5mm,允許最大偏差+-0.4mm。
公稱直徑范圍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準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4、16、18、20、22、25、28、32、40、50mm;內徑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48.5。
鋼筋直徑允許偏差表示分類:
一般鋼筋出廠時,都有標牌,標牌上都有標記(廠名)、規格、等級;一般表示為:等級標記規格。建築上使用的鋼筋主要是按照抗拉伸強度分的。抗拉強度2400kg/cm平方稱1級鋼筋,圖紙上用φ表示。
抗拉強度2800kg/cm平方也屬一級鋼筋,圖紙上用希臘字母φ表示;抗拉強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鋼屬二級鋼筋,圖紙上希臘字母Φ表示;抗拉強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鋼屬三級鋼筋,圖紙上用D表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級螺紋鋼
❾ 鋼筋的規格有幾種
鋼筋大小有: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