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過快是多少標准
⑴ 人正常的心率是多少心率過快會出現什麼症狀
你好
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每分,心動過速時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表現。
⑵ 心率在多少范圍內屬正常
日常生活中,總有人感覺自己心臟跳動太快或太慢。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那麼,正常人的心率究竟是多少呢?心率太快和太慢需要怎麼處理呢?
一、心率的正常標準是多少?
由於心率和身高、體重一樣,與人體的個性化差異有關,且受運動、精神、飲食、天氣、心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故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正常嬰幼兒的心率較成人快,可達130次/分以上。並且,同一個人在安靜或睡眠時心率多減慢,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勞動的人,一般心率較慢。此外,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二、心率太快或太慢需要怎麼處理呢?
如果心率超過160次/分鍾,或低於40次/分鍾,大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感,應及早進行詳細檢查,以便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因此,要先進行心電圖檢查,若有明顯異常,可繼續留院觀察。其次,也可進行24小時心電圖監測,攜帶式心電圖記錄器可全程監控患者心率,以防漏診,可全面分析心率的變化情況,更能明確心率是否異常和原因。此外,可進行甲功檢查,由於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心率異常,尤其以年輕女性更多見。如經檢查後無明顯異常者,不需要治療。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做到規律作息,平時也要放輕松,少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的問題,可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並且,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能有效改善心率過快的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心率異常都有治療的必要性,也不一定代表著心臟疾病的到來。因此,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放鬆心態,輕微的心律失常是不需要治療的,定期復查即可。但是,對於嚴重、能引起明顯症狀的患者需要及時住院治療,需對症處理。
⑶ 人的心率正常范圍是多少
按照年齡和體質心肺功能的差別 一般人的心跳在50-80之間 老年人在90以下也屬正常
⑷ 心率正常值范圍是多少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鍾,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鍾(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鍾左右)
⑸ 心跳多少次屬於正常,多少次屬於心動過速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這樣的心率是正常的。正常情況下心率范圍是:90到100次每分鍾。運動後心率增快是正常的。因為人體需要更多的氧氣,血液循環就加快了,心率也就增快了。
指導意見:
建議不要劇烈的運動,平時有氧運動對身體最好,既散步,慢跑等。飲食上少吃油膩的食物。
⑹ 心率多少是正常
人正常的心率范圍是每分鍾60~100次,即靜息狀態下的心率。當心率大於100次/分,稱為心動過速;小於60次/分,稱為心動過緩。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狀態下,心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白天的心率偏快,夜間睡眠狀態下心率偏慢;年輕人的心律偏快,老年人的心率偏慢。雖然靜息時不超過100次/分則為正常心率,但是最佳心率范圍是不超過90次/分。尤其對於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靜息狀態下,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鍾70次/分以內。
靜息心率也不是越慢越好,正常人群(非運動員)如果靜息心率低於50次,會感覺乏力、活動耐力差,有些甚至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等。心跳過緩也可能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出現食慾差、腸胃吸收差、身體消瘦等症狀。
怎麼降低靜息心率呢?
1、心率慢:靜息心率55-60次/分最長壽
心血管科醫生經常告訴你心率最好慢一點,說的是早上醒來還躺在床上時,測得的心率慢一些好,也就是在靜息狀態下,心率維持在55-60次/分。
有科學家研究了老年人心率和壽命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比起靜息心率小於60次/分的男性,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的男性活到85歲的比例下降了50%。
可以看出,靜息心率快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幾率會增加,死亡率也高。
◆專家支招:
如何控制靜息心率在55-60次/分?專家推薦了三種方法:
一是合理膳食。限鹽少油,戒煙限酒,少吃快餐,避免過飽。少喝濃茶、咖啡。控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讓心率加快,戒煙限酒,因為吸煙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
二是堅持鍛煉。常運動,使心臟功能得到鍛煉,騎行、快走、慢跑、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至少堅持3個月,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鍾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比較合適。老年人要避免爆發力的劇烈運動,如短跑、各種強對抗的球類運動等。
三是日常要保持情緒平穩,減少壓力和心理應激。晚上保證充分睡眠。
2、握力大:力量大小跟心臟功能成比例
一般來說,握力常隨身體機能的衰老而減弱。
⑺ 人的心臟一分鍾跳多少下為正常過快是不是不太好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
據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鍾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鍾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鍾超過200次。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人就無法正常地生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生理學家發現,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進行激烈運動的人,他們的心臟得到了鍛煉,心跳次數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國當今有位足球運動員,每分鍾心跳才37次;1928年奧運會上,有位運動員,每分鍾才28次。原來,心臟得到更好鍛煉的人,心肌纖維變得粗大,心室壁變得厚實,心臟本身也擴大了。英國一位前世界馬拉松賽冠軍於70歲因癌症去世後,醫生發現他的心臟比正常人約重30%,送血管道——冠狀動脈約粗1倍。這樣的心臟收縮起來自然非常強勁有力,每次跳動輸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雖然跳得少,可由於血多,也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