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台釣立漂標准目直徑為多少

台釣立漂標准目直徑為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6 14:02:08

① 5.4米台釣桿頂風釣魚立漂用多大

從中號開始往上試,直到鉛墜足夠克服風力為止。
也有那種標身小,但浮力很大的。
不過這種漂多半是浮力沒校好,我的一套漂里就有一支3號,浮力快接近5號了,很適合頂風釣。
5.4不知道能不能順利拋出去,別忘了把4.5的也帶上。

② 我是釣魚新手,問下怎麼看魚漂目數

1、魚漂目數的看法是:魚漂的目數是指浮漂尾部的彩色格段,一個顏色為一目,中間有黑色分隔,彩色格有多少就是多少目的漂。

③ 釣魚實心漂尾一般直徑有哪些規格

漂尾有很多種的,長身漂一般都是漂腳短而粗,短身漂那就很多了,例如腳1.0,尾,0.9,0.8等等規格。

浮標在釣魚中有不同的反應,標尾較粗的空心尾浮標的表現是「遲鈍」,能過濾掉一些雜亂信號,也就是在魚兒拉動浮標時,相同的力,空心尾的位移是較小。實心尾的表現相反:「靈敏」,位移量較大。

④ 我是新手怎樣台釣

台釣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台釣

台釣就是台灣釣法,鉛墜懸於水中,而鉤在底,又指懸墜底釣術。是由我國台灣省的垂釣高手經過長期實踐,不斷探索而總結歸納出的一種裝備齊全、動作規范、上魚率高、集娛樂性和競技性於一體的、既舒適又科學的釣魚方法。在台灣稱之為「懸錘底釣」,主要適用於池釣。由於不斷發展,磯釣、船釣、溪釣也都有人使用。
《台釣秘訣》中對「台釣」的特色歸納為:
1、竿細短、線細、鉤小無倒刺,浮漂細長均勻靈敏度高,穩定性好。
2、垂釣者坐在美觀的晴雨傘下和輕巧的折傘式靠背椅上,有舒適感。
3、釣竿擱放在竿架上,手不離竿,眼不離漂。
4、魚餌上乘,誘魚力強,能迅速聚魚並使萁爭先吞鉤。
5、一切要求規范化,操作輕松、動作標准、姿勢正確,講究速度,起魚率高。
以池釣為例,台灣池邊劃定的釣位只一米寬,釣客多時只能是一個挨一個並排坐。故台灣釣友傳入大陸的規範式的釣鯽方法及釣具裝備,完全是由於台灣池釣場那種嚴格的場地和垂釣環境養成的,他們竿長線長一般只需3.5~4.5米,拋鉤、揚竿、起魚這些動作,及坐姿都必須是垂直的,否則,會干擾和妨礙釣友。

二 、台釣基本用具

(一)主要用具
1、釣竿:
台釣的主要對象是鯽魚。一般活動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邊較近的地方,魚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間,最大不過500克,因此,釣竿一般選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鋼中調竿。當然,也需要根據不同水域情況進行選擇。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環境,防止觸電。硬調竿比較適合初學台釣者。
2、釣線:
魚線:台釣釣線由兩部分組成。從竿尖到鉛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線(或母線),鉛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線(或支線)。釣小型魚線都比較細,因怕小魚受驚嚇所以線要細。台釣的釣線應選用柔軟、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強度釣線。專釣鯽魚的主線直徑不超過0.20毫米,子線不超過0.10毫米。這么細的線要是釣到大魚肯定會跑魚!但是,「魚和熊掌不可間得」,所以寧可多釣些小魚也不願釣不到魚!魚線還分為多種:「陶瓷線」,「尼龍線」……可去魚具店細細詢問,一般根據對象魚、釣竿和釣線的抗拉強度來選定。
3、魚鉤:
台釣一般釣鯽魚,不需大鉤,且為了摘鉤快,採用不帶倒刺的魚鉤。目前市場上有專供台釣使用的無倒刺魚鉤出售,可根據所釣魚的大小選定相應大小的鉤。若實在買不到無倒刺鉤,也可自行解決,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大小合適的鉤,比如海津6號鉤,用尖咀鉗子順著鉤尖的方向把鉤的倒刺往回一夾即可。若出現毛刺,就得勞駕您動手用銼銼一下。
4、魚漂:
台釣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形狀最好是上下尖,中間大的流線型,整體均勻細長者,並且標示顏色要鮮艷醒目,標示段不可過多。一般漂頭為實心細桿,粗細和鉛筆芯相仿。漂身最好是孔雀羽根或巴爾沙木的,塑料製作的靈敏度不好。浮漂標示桿(漂尖部分)分為實心與空心兩種,實心靈敏性高,但穩定性較差,遇有風吹草動,難辨咬鉤的真偽。因此有人喜歡用空心細塑管標尾。市場出售的達摩浮漂,常為許多釣者喜歡。魚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選用幾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魚漂,根據需要更換。
浮漂的選擇應根據水深淺、竿長短、魚大小、視力好壞來確定。水深、風大、魚竿長,適合用大漂;水淺、風小、魚竿短宜用小漂。大餌釣大魚,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視力好可用小漂,較靈敏,視力差則可選擇較粗較大的浮漂。但浮漂與鉛墜的配合一定要恰當。
5、鉛墜:一般用鉛皮為佳,因便於調整輕重。
6、太空豆、插漂座、返捻環(聯結環)、鉛皮座。

(二)、輔助用具
1、坐椅與竿架:
竿架與坐椅初期是分離的,現在也有人仍然採用分離的,比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釣專用坐椅,即比較通用的釣箱。竿架和釣箱合為一體,同時可架兩支竿,使用起來極為方便。
2、魚護:
是由金屬框架與錦綸絲網組成,長度應為2米以上,直徑30--40厘米。由於魚護的空間撐開,呈圓筒型,魚在魚護中比較安靜,避免了對釣點附近魚的驚擾。長度大,是便於適應各種不同的釣點,岸邊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魚護掛在支架上,魚護口連有一細金屬絲,或在魚護口安上「擋針」,十分便利於順手將釣上來的魚磕入護內,節省時間。
3、太陽傘:
用來遮陽和擋雨,既保護身體,又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4、工具盒:
裝必要的工具與備用的小漁具,如鉤、墜、線、太空豆、聯結環、浮漂等等。
5、餌料盒:
裝各種干濕餌料。
6、抄網。
7、漁具包、魚竿袋等。
8、其它:主要是飲食、葯物用品攜帶的袋包等。
除了配齊這些工具外,台灣釣法還明確規定了各種工具的擺放方式、擺放位置、順序等,採用台釣時都需嚴格遵守。在垂釣現場,竿架上擱竿應放在垂釣者正前方,餌料盒位於竿架與垂釣者之間。垂釣者右手邊依次是工具盒、竿袋,與釣者平行位置。魚護應設在垂釣者的左前方,手抄網則在正左邊。

三、台釣的釣組組合

台釣的鉤、墜、漂、線的組合,是台釣能否顯示優越性的關鍵。
1、主線的組合:
主線(即釣線、母線)一般應比釣竿長10-30厘米。先裝上一枚"太空豆",接著裝上浮漂插座(漂座),再裝入一枚太空豆夾注浮漂座。然後再裝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鉛皮座裝上。再裝一枚太空豆,用來固定鉛皮座的位置。最後拴上"返捻環"(也叫聯結環)。目前還有直接帶υ型掛鉤的鉛皮座,或掛○型圈,或直接與子線相連。
2、腦線的組合:
一般認為腦線直徑應為主線的1/2,實質腦線只要比主線略小一號即可。長度約35厘米。兩端各拴上一個魚鉤。線要從鉤的內側拉出,要牢牢拴住。拴好後兩鉤相距約30厘米。將拴好鉤後的腦線對折,形成兩鉤一上一下,對折處打一個外∞字型結,兩鉤相差半鉤長的距離。
3、與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龍線上打個結,在主線的另一端(無鉛皮座的一端)將釣線折回8厘米左右,連打兩個「∞」字結,形成一個大環,一個小環。把線順入大環,再套到竿尖的尼龍線上拉緊。解下時拉小環即可。

四、台釣浮漂的調整

(一)台釣漂的構造特點
在台釣漂的構造上,與靈敏度有關的有以下三點:
1、漂頭為實心細桿,像鉛筆芯一樣大小,長度較長;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輕木等製作,中間稍粗,兩端尖細;漂尖為空心或實心細塑料管,分成若干目(小格),塗上不同的帶螢光的顏色。漂的重量分布呈頭重尾輕,浮力著力點靠近尖部,離漂頭端點的距離長,入水後容易豎立而且穩定。整個漂的外形細長,流線型,外表光滑,重量輕,浮力大,在水中沉浮時受到的阻力小。由於漂尾很細,抗風性能也好。
2、浮漂與釣線的結合是硬連結。先在釣線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後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夾在中間,垂釣時漂頭細桿就插在漂座上,釣線的動靜可以迅速地傳遞到漂上。除了下限的太空豆因起竿的動作過於粗猛時可能向下移動外,上限的太空豆一般不會變動。因此垂釣過程中不需要經常對浮漂的位置進行校正,而且也保證了浮漂反應的靈敏。
3、漂尾很細,直徑一般只有0.5~1.0毫米,一目的長度一般是7~13毫米,以平均直徑0.7毫米、長度為10毫米計算,一目產生的浮力為3.9克(本身的重量由整個漂體承擔省略不計),這是在魚鉤接地很輕的情況下,魚咬鉤時拉沉一目所需的力量(假定鉤、墜、線受到的阻力不算),這個力量是很微小的,與棒形的漂或漂尾粗的風漂比較,當然就比較靈敏。

(二)台釣漂的選用
浮漂按形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漂身,一種是短漂身; 按標示竿可分為硬尾漂和軟尾漂; 按材質又分為孔雀羽、巴爾沙木、化學合成等。
選擇浮漂應根據當時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季節、魚種和天氣來選擇。 如所垂釣的水域為平釣池塘,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為夏季晴天微風。這時應選擇長漂身的軟尾漂。因為這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好,攝餌時信號比較穩,同時小雜魚也比較多,長漂身的軟尾浮漂可以過濾掉小雜魚的拱食信號,反映到浮漂的信號多為鯽魚攝食信號,浮漂下鈍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魚率較高。如果選擇短漂身的浮漂,因其靈敏度較高,所以就不能過濾小雜魚拱食的信號,這時浮漂多反映為左右晃動或者上下跳動,信號雜亂無章,提竿中魚率很低。再如:所垂釣的水域為養殖塘(按斤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為冬季晴天微風。這時應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因為此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小,攝食動作幅度不大,小雜魚因季節原因也不會強食魚餌,短漂身的浮漂靈敏度較高,可以反映出魚攝食時的微弱信號,而軟尾漂的穩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時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是明智的選擇。
總之選擇浮漂時應記住短漂身的靈敏度高,長漂身的穩定性好,硬尾漂的信號傳遞靈,軟尾漂的信號傳遞穩。根據實際垂釣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垂釣的浮漂。

(三)台釣浮漂的調整
1、正常情況下的調漂
台釣在正常情況下,對浮漂的調整通常是調四目釣二目。
調整浮漂,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將浮漂座捋近鉛片座,使魚鉤至浮漂標示桿的長度,小於水的深度。然後,在空鉤的狀態下,在鉛皮座上增加或減少鉛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個小格)。這時,魚鉤和鉛皮座都懸浮在水的中間,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稱「懸墜釣法」。
在開始調整時,要在鉛片座上多卷些鉛片。投入釣點水中後,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說明鉛片過重,可用剪刀把鉛片剪去一點再試,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鉤墜的位置懸在水中,就算符合標准了。
第二步,在調好四目的基礎上,兩只鉤子都掛上餌,投到釣點,並將主線全部壓入水中。這時浮漂就會慢悠悠地全部沉沒在水裡。然後將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並且雙鉤沉底。調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開始垂鉤了。魚若吸餌,則浮漂的標示桿全部沉沒於水中。對於高質量的浮漂,如果魚餌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則浮漂會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魚餌已全部溶於水中,則浮漂應是四目浮於水面,表示此時餌已溶化,變成空鉤子浮懸於半水,就應及時換餌了。
正常情況下為什麼通用調四目釣二目呢?調三目釣一目或者調五目釣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節也將證明這三種調法的效果是一樣的。但是為什麼多用調四目釣二目呢?因為如調五目、六目的話,快要到盡頭了,再要調靈的話就沒有多少餘地了,而且垂釣時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風的影響就會大一些;如果調三目,釣的目數范圍就小了,只能釣一目,要調靈的話只能再調半目了。
為什麼釣二目呢?這個"二"字是由調四目這個"四"字決定的,因為兩目產生的浮力與雙鉤的兩小團餌料的重量(扣除本身產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調四目釣二目,鉤、餌接地輕,保證了適中的靈敏度。
2、特殊情況下的調漂
實踐證明,正常情況下採用調四目釣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較好的,是最基本的調法。但是隨著魚情、水情、天氣等具體情況的變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調四目釣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調整。例如,氣壓低、水質不好、魚過飽或胃口不好、覓食行動緩慢輕微,往往魚餌被吃光了,浮漂可能還沒有明顯的反應,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更靈敏一點。
反之,如果天氣好、水情好、魚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魚多,搶著找著吃的,而浮漂反應又很靈敏,甚至魚游動對水產生的沖擊都會使魚餌移動,魚還沒咬鉤,浮漂就有反應,以致起竿總釣不到魚,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遲鈍一點。
調的目數多少可以使浮漂反應靈敏或遲鈍,釣的目數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應靈敏或遲鈍。這樣,除了調四目釣二目這個基準外,就可能出現四種不同的調法:1、調靈釣靈;2、調靈釣鈍;3、調鈍釣靈;4、調鈍釣鈍。
從形式上和理論上講,這幾種調法是存在的,但從實際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討,有的調法沒有實際應用的意義,強求照搬照套就會使操作復雜化,成了無效勞動。現在以調四目釣二目作基準,分析如下:
(1)調靈釣靈
增加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一目,這樣,浮漂反應就靈一些。
(2)調鈍釣鈍
減少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三目,這樣,浮漂反應就會遲鈍一些。
(3)調靈釣鈍
增加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三目,一個靈,一個鈍,數量相同,相互抵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如果盲目地把調四目改為調五目釣三目,那就會成了多此一舉的無效勞動。其實為了取得這個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變鉛墜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變調的目數,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為調四目釣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煩。
(4)調鈍釣靈
與調靈釣鈍剛好相反,減少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一目。一個鈍,一個靈,效果相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這樣調在垂釣還沒有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從調四目釣二目改為調三目釣一目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怎樣調才靈?怎樣調才鈍?要記住兩點:一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越少越遲鈍。二是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越少越靈敏。
調的目數增加或減少與釣的目數增加或減少是相消相成的。調、釣都是靈的話,浮漂反應就更靈;調、釣都是鈍的話,浮漂反應就更鈍。如果一個靈,一個鈍,效果就會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沒有效果,在垂釣中一般不應採用。
3、結論和應用
(1)用台灣釣法進行塘釣,為了提高效果,必須講究浮漂反應的靈敏度,因此要求選好漂,更要調好漂。講究靈敏度,不是說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越靈越好。浮漂反應的靈敏度大體有靈、中、鈍三個范疇。但是,中的范疇是正常情況下適用,是主要的、大量採用的;靈和鈍的范疇是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只有在魚情、水情、天氣等不正常的情況下,才需要調得更靈一點或鈍一點。調四目釣二目與調三目釣一目或調五目釣三目靈敏度是一樣的,屬中的范疇,在一般情況下靈敏度是適中的,但是比較起來,調四目釣二目優越性更多一些,所以用這個調法的人也多。
(2)怎樣調才靈?怎樣調才鈍?要記住兩點:一是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越少越遲鈍。二是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越少越靈敏。
調的目數增加或減少與釣的目數增加或減少是相消相成的。調、釣都是靈的話,浮漂反應就更靈;調、釣都是鈍的話,浮漂反應就更鈍。如果一個靈,一個鈍,效果就會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沒有效果,在垂釣中一般不應採用。
(3)實際上如何應用呢?一般地講,到達釣場以後,應先按正常情況採用調四目釣二目的方法進行調漂。垂釣過程中遇到問題,再根據魚情、水情、天氣等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作出判斷。需要再調整的話,先不要改變調的目數(即不改變鉛墜重量),而是上下移動浮漂的位置,增加或減少釣的目數。倘若這樣調還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動大一點的"手術"的話,那就只好增減鉛墜的重量、改變調的目數,再加上調整釣的目數。調靈釣靈、調鈍釣鈍就屬於這種情況。
說得具體一點,垂釣中發現浮漂反應遲鈍,影響上魚時,把浮漂下捋一點,把原來釣二目改為釣一目或半目。如果還不夠靈,再去掉一點鉛皮,增加調的目數,使其成為調靈釣靈。反之,如果感到浮漂過於靈敏,需要遲鈍一點,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點,把原來的釣二目改為釣二目半或三目,如果還不夠遲鈍,再在鉛墜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為調鈍釣鈍。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釣者都喜歡在家中水桶里用自來水調試浮漂,這樣做雖然方便,但調試好的漂拿到釣場應用,常出現不準確的情況,結果是"閉門造車",出而不能合轍。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在不同的池塘垂釣,水的清渾、酸鹼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異,高靈敏度的漂墜匹配,對此是有所區別的。所以,調試浮漂,最好在垂釣的現場進行,才能保證調試精確無誤,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⑤ 台釣用什麼樣的浮漂

台釣用什麼樣的浮漂?

休閑釣者一般都叫浮漂,而台釣尤其是競技釣者則更多的把浮漂成為浮標,浮標猶如槍上的準星,釣魚人的眼睛。台釣的靈敏性主要來自調標,以調靈釣靈的調6釣2為例,調6目時鉤懸於半水,而裝上兩粒餌就可使鉤貼底釣2目了,重力與浮力的平衡就是差在那兩粒餌上。餌一化光,標立刻上升復位為6目,就是說兩粒餌的重量就能克服標尖兩目的浮力,可見台釣標標尖那一段的浮力一定要小。因此我們在台釣中掌握的用標准則就是:


台釣標標尖要細

同樣大小的釣餌,能壓沉標尖較大的距離,這樣才能言及靈敏,也才能讓釣者准確判斷鉤上是否有餌,心裡有數。標仍是幾目,釣者就知道鉤上還有餌。而標上升變成了幾目,說明餌已化了一部分,鉤上只剩半餌了。再上升至幾目,說明餌已沒了,就必須提竿上餌了,否則就是空鉤待魚了。而我所見的許多釣友,為了不落伍,也在紛紛棄"笨釣"趨台釣,將釣組改成了"懸墜""長腦線",但他們的標卻沒有配套改換,依然用的是較粗標尖的標。即使比先前"笨釣"標的標尖減細了些,但也還是半粗不細的標尖。他們的"台釣"通常釣效很差,一點也找不到人家競技釣高手"速釣"的感覺。自己還枉自納悶,不知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其實分析一下,不是標的症結又是什麼?標尖粗,浮力大,兩粒餌往往連一目的浮力都克服不了,於是就很難把標調得精準。就算調4釣2,鉤餌也根本落不到底,有點風便總是"走標"。為了鉤落底,就只有"釣遲純",釣4目甚至釣6目7目。這樣一弄,又經常是子線〈即腦線〉彎曲著,甚至乾脆是鉛墜落了底,挺長的腦線全肌在水底地上。遲鈍到這份兒上,比"笨釣"都"笨"了多少倍,還能有何"釣效"可言?並且鉤上沒了餌也根本無法知道。所以台釣"要素"絕不僅只是個"懸墜長腦線",標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當然,要求標尖要細,也不是沒有限度,因浮標製作畢竟受材料強度限制,釣魚者看標也受視力限制。若以台釣法施釣鯉魚,因餌團大,不必非用那種極細的標尖,前面說的半粗不細的也可用。即使不用大餌,有時須釣半水時,也要求以較大的浮力將鉤餌保持懸浮,這"較大的浮力"就要從較多的目數來尋得。因此,對台釣浮標就提出了第二個要求:

台釣標標尖要長

一般來說,細苗子標標尖長度在15~20厘米—用。只有標尖有足夠的長度,垂釣時水面上才有足夠的釣目,釣者才能清楚地判斷釣餌的化散情況。當然個別時

候使空心標除外,空心標苗子相對短些,一般7目左右。另外若用台釣法釣大魚,通常情況下水都相對較深,深水台釣鉛墜相對要加大。鉛墜輕了,一是不易准確地將鉤餌拋至釣點,尤其迎風側風時。二是風大垂釣,若標小墜輕,鉤?難以在釣點定位,容易隨風移位。三是釣鉤入水後下沉慢,易被小魚半途截食造成餌未落底就空鉤的現象。再一個鉤餌下沉慢,也影響上魚速率。墜輕水深,鉤餌飄飄悠悠半天也落不到底,你的鉤餌尚未落底,人家已經上一條魚第二次拋鉤了。每一竿都差一點時間,積累的差距就越大了。而加大鉛墜,又對浮標提出了第三個要求:

台釣標浮力要夠

加大鉛墜就要配較大的浮標。這個"大標"概念不是"傻大黑粗",大標也要求材質要好要輕,浮力大而標體自重不能大。只有標浮力大才能配相對重的鉛墜,只有相對重的鉛墜才能保證鉤餌有較為理想的沉速。這一點在2米以上水深垂釣時尤為突出。不少人在1-5米的水深垂釣就使用5號甚至6號的大號台釣標了,目的就是讓鉤餌盡快下沉,搶速度。有人擔心標大了會不靈敏,其實我們在調標的時候,無論使大標小標,只要調得精微,調到重力浮力均衡,靈敏度是不會有太大差別的(當然說一點差別沒有也不現實,但那微不足道的差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台釣標的大小是以"號"來標示的,零號標最小,大至8號乃至10號。競技釣手為能對付水深水淺、大中小魚、氣象變化和咬鉤口訊等各種各樣不同情況,一—配備從小到大的浮標各一支。當然要想真正做到"應手",一套標還遠遠不夠,瘦身標、粗身標、空心標、實心標、碳腳標、竹腳標等等,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各有優勢和用途。但真要配全了,投入又的確太大,就算60元一支,配齊了沒個幾千元也下不來。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常用的幾種號型備上幾支,大體能應變也就行了。

大標小標選用之經驗談

深水用大標,淺水用小標。長竿用大標,短桿用小標,比如3.6米的竿用1號2號標,4.5米的竿一般就要用3號標,5.4米的竿用4號標,6.3米的竿通常要用5號以上的標了。迎風時3.6米的竿也需3號甚至4號標才能保證拋得出鉤去,而順風時4.5米的竿也是可以用2號小標的,釣大魚比如鯉魚時,由於餌團過大,有時甚至有中葯丸子那麼大,餌自身的重量就可以保證拋鉤了,因此即使是用5.4米的竿,配小一點的標也是可以的,另外釣截口魚用小標,減輕墜中,讓餌在半水中擺盪的時間長些,而鬧小魚時則用大標,讓餌迅速躲過截鉤搗亂的小魚。

⑥ 釣魚立漂幾目是什麼意思

浮漂幾目是釣魚人所說的一種術語

先給你介紹下浮漂

浮漂主要分為3個部分和3小部分從下到上分為:漂腳,足部,漂身,頭部,漂目,漂尾。

你說的浮漂的幾目就是指浮漂的漂尾和漂目。

漂腳:漂腳就是一隻浮漂的最下邊固定在魚線上的。一般分為3種,有炭腳,鋼腳和竹腳。炭腳一般都是碳纖維製作的。竹腳一般都是用竹子製作的。鋼腳漂翻身快。

漂身:漂身是浮漂的最中間鼓出大肚的地方。它是確定一支浮漂的浮力。材質有:葦子,茅草,巴爾扎木,木頭。

漂尾:漂尾是浮漂的最上端,魚咬鉤的時候就是它做出的訊號。漂尾一般的材質是用玻璃纖維和硬朔料製作的,是一種半透明的。在漂尾上圖上黃色,綠色紅色明亮的顯示出顏色,以便分出格數(目數)。

足部和頭部是固定漂腳和漂尾的。

⑦ 台釣所用的漂所說的目數是什麼哦,一目又是漂的多少距離

您好,漂目是用來衡量您的魚鉤在水下的深度,進而實現自己所要釣的魚層!
有的漂有7目,有的15目,不同漂會做成漂目不同
另外顏色方面也不一樣,有三色尾(紅綠黃)兩色尾(紅綠)等!

⑧ 漂尾直徑多少合適

對於野外釣魚這樣的辦法最好,簡單。

⑨ 釣魚魚漂目數怎麼看

釣魚時,根據魚漂目數的變化來判斷魚咬鉤的信號:
1、水面上的浮漂目數有力的下頓1~2目,即可提竿中魚。
2、水面下的浮漂目數勻速上升3目以上,即可提竿中魚。
3、水面上的浮漂目數沒有變化,但是正在緩慢的移出釣點,即可提竿中魚。
4、剛剛拋竿,浮漂還沒有翻身的時候,平躺的浮漂出現抖動或者快速移位即可提竿中魚。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043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1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7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3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6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1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74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73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