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標準是多少
『壹』 公務員體檢的血檢標準是多少
公務員體檢的血檢標準是血小板計數(PLT)
1、【參考值】 (100~300)×l09/L。
2、【參考值】 <40 U/L。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肝臟生化檢查指標,採用酶法,用全自動或半自動生化儀檢測,可對病毒性肝炎等肝膽系統疾病進行早期診斷,並有助於判斷疾病的程度、預後。
『貳』 人類的血液的正常標準是多少
專業的來說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是abo型,現在檢測rh血型也作為常規,其他還有mn血型系統,hla血型系統等等。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叄』 請問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的標准值各是多少
10後面的是次方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
9-300×10
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肆』 血指標正常值是多少
血脂分析
膽固醇總量(T-ch)
正常情況:臍血
1.2~2.6mmol/L
新生兒
1.4~3.5mmol/L
嬰兒
1.8~4.6mmol/L
兒童
3.1~5.2mmol/L
青年
3.1~5.5mmol/L
成人
2.9~6.0mmol/L
增加: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腎病綜合征,甲減,糖尿病,黃色瘤病,動脈粥樣硬化,牛皮癬,膽道阻塞及膽汁瘀滯,妊娠後期,急性失血後,白內障,攝入富含膽固醇飲食後等。
減少:甲亢,重症貧血,肝硬變,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甘油三酯(TG)
正常情況:0.2~1.2mmol/L
增加:特發性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肥胖症,甲減,糖原累積病等。
減少:甲亢,阿狄森病,重症肝損害,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
正常情況:
1.68~4.53mmol/L
增加:Ⅱ型高脂蛋白血症,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甲減,阻塞性黃疸,黃色瘤病等。
降低:低蛋白血症,無β-脂蛋白血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
正常情況:HDL-ch總量
0.8~2.2mmol/L
HDL2-ch
0.23~0.84mmol/L
HDL3-ch
0.64~1.03mmol/L
HDL2-ch/HDL3-ch
0.36~0.65
HDL-ch被認為是一種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體液因素。HDL-ch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增加:原發性膽汁性硬變,慢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減少:糖尿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Ⅳ型高脂血症,急性感染等。
膽固醇脂
正常情況:占總膽固醇總量的0.70~0.75
增加:慢性膽道梗阻及膽汁瘀滯。
降低:慢性肝病,肝硬變,急性肝衰等。
脂蛋白電泳
正常情況:α-脂蛋白
0.30~0.40
β-脂蛋白(含前β-脂蛋白)
0.60~0.70
前β-脂蛋白增高:Ⅱb、Ⅲ、Ⅵ、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前β-脂蛋白降低:Ⅰ、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偶見於正常人。
β-脂蛋白增高:Ⅱa,Ⅱ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游離脂肪酸(FFA)
正常情況:0.3~0.9mmol/L
增高:嗜鉻細胞瘤,甲亢,乙醇中毒,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肝性腦病,長期禁食,糖原累積病,Reye綜合征等。
磷脂總量
正常情況:以P×25計
1.7~3.2mmol/L
以P計
1.7~3.2mmol/L
血清中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腦磷脂和神經磷脂。血清磷脂水平與膽固醇有關,正常人膽固醇/磷脂比值平均為0.94。的血磷脂升高;的血磷脂降低。增加:腎病綜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貧血,原發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甲減,肝硬變及阻塞性黃疸病人。減少:低色素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及甲亢病人
總脂
正常情況:4~7g/L
增加:各種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脂餐後。
減少:營養不良,肝、腎、胃、腸疾病,甲亢,吸收不良綜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等。
過氧化脂質(LPO)
正常情況:熒光法
女3.5±0.53μmol/L
男3.3±0.49μmol/L
LPO與衰老有關,亦與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新生兒視網膜病的發生有關。在這些疾病時血水平
升高。
血液粘度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它是血漿粘度,血細胞壓積,紅細胞變形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細胞流變特性等的綜合表現。正常人血液粘度值雖有波動,但卻有一正常參考值范圍,但由於各實驗室的檢測儀器類型不同,所選擇的剪切率不同,檢測方法不統一,檢測條件不一致,所用器材缺乏標准化,操作方法缺乏規范化,以及檢測人員技術水平的差異等,目前要制定一個適用於各實驗室的統一正常參考值是比較困難的。但各實驗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制定出本實驗室的正常參考范圍,提供給臨床,切忌借用外地正常參考值。
每一所醫院的化驗單異常的都有指出是高了還是低了呀,它們多以箭號表示,沒有表示的也有正常的參考值對照啊。
『伍』 正常的血液指標是多少
正常的血液指標如下:
1、紅細胞計數(RBC)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2、血紅蛋白測定(Hb)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0.5%-5%)
淋巴細胞:0.20-0.40(20%-40%)
單核細胞:0.03-0.08(3%-8%)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50-300×106個/L(50-300個/mm3)
6、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7、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紙片法——1-5min
8、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活化法——1.14-2.05min;試管法——4-12min
(5)血的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醫院的血液化驗單上血液指標英文縮寫:
1、紅細胞的英文是Red blood cell,簡寫為RBC;
2、白細胞的英文是White blood cell,簡寫為WBC;
3、血紅蛋白的英文是Hemoglobin,簡寫為HB;
4、血小板的英文是Platelet,簡寫為PLT.
『陸』 人體血液內紅細胞、白細胞的標准值是多少
白細胞正常值
成人 (4~10)×10的9次方/L
新生兒 (15~20)×10的9次方/L
6個月~2歲(11~12)×10的9次方/L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年男性為500萬/mm3,女性為420萬/mm3。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或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
血紅蛋白含量是衡量貧血的一個常用指標,參考值為: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柒』 人體血液正常值是多少
以下是血液檢查的參考范圍,供你參考。
(1) 紅細胞計數(RBC) (單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2) 紅細胞壓積(HCT) (單位:%)
男: 40-50%,女:36-45%,新生兒:36-50%。
(3)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單位:fL)
男:80-100FL,女:80-100 FL,新生兒:97-109 FL。
(4) 紅細胞分布寬度 (單位:%)
男:10-16%,女:10-16% 新生兒:10-18%。
(5) 血紅蛋白濃度(HGB) (單位:g/L) :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兒 170-200 g/L。
(6)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單位:pg)
男:26-38 pg,女26-38 pg,新生兒26-38pg。
(7)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單位:g/L)
男:300-360 g/L,女300-360 g/L,新生兒300-360 g/L。
(8) 白細胞計數(WBC) (單位:10^9/L)
男:4-10×10^9/L,女: 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9) 單核細胞計數(MONO) (單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兒0.3-0.8×10^9/L。
(10) 單核細胞比例(MONO%) (單位:%)
男:3-10%,女:3-10%,新生兒3-10%。
(11) 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 (單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兒2.0-7.5×10^9/L。
(12) 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 (單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兒50-70%。
(13) 淋巴細胞計數(LY) (單位: 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兒0.8-4.0×10^9/L。
(14) 淋巴細胞比值(LY%)(單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兒17-50%。
(15) 血小板計數(PLT) (單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兒100-300×10^9/L。
(16)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 (單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兒10-18%。
(17) 平均血小板體積(MPV) (單位:fL)
男:7-13 fL,女:7-13 fL,新生兒7-13 fL。
(18)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 (單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兒10-50%。
(19) 血小板壓積(PCT)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兒0.10-0.35%。
『捌』 常規血的化驗指標標准值是多少
血常規包括以下項目
紅細胞(RBC)參考值:成年男性:(4.5~5.5)×1012/L ;成年女性:(4.0~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血紅蛋白(Hb)參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血細胞比容(HCT) 參考值:男性:40%~50%女性:35%~45%
平均紅細胞容積(MCV) 參考值:82~95fl(1L=1015 fl)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參考值:27~31pg(1g=1012 pg)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參考值:320~360g/L
紅細胞體積分別寬度(RDW) 參考值:<15%
白細胞(WBC)參考值:白細胞計數 成人:(4.0~10.0)×109/L;新生兒:(15.0~20.0)×109/L。白細胞分類(DC):中性桿狀核粒細胞:1%~5%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0.5%~5%嗜鹼粒性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3%~8%
血小板(PLT)參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比積(PCT)參考值:0.1%~0.28%
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參考值:9.4~12.5fl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參考值:<18%
尿常規包括以下項目
尿比重(SG)參考值:1.010~1.025
尿pH(pH)參考值:5~7
尿蛋白(PRO)參考值:-(陰性)
尿糖(GLU)參考值:-(陰性)
酮體(KET)參考值:-(陰性)
膽紅素(BIL)參考值:-(陰性)
尿膽原(UBG)參考值: -(陰性)
亞硝酸鹽(NIT)參考值:-陰性)
白細胞(LEU)參考值:<25/ul或-(陰性)
潛血(OBL)參考值:-(陰性)或<10/ul
維生素C(VITc)參考值:-(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