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軸標准到底是多少
1. 測量值結果:心律數:98拍一分;心電軸:67度;分析心拍:13。這個結果正常嗎
結合個人的經驗提供10步分析法---------1.標准化 . 確定ECG紙上的標准化標記,即10mm=1mV,並確認紙速是正確的.(這一點很重要)!2.心率. 3.間期.測量PR間期.QT間期和QRS波群的寬度.4.QRS心電軸.正常還是偏移?診斷5.心律.經常提出4個問題:有正常P波嗎?QRS波群增寬還是窄的?P波和QRS波群之間是什麼關系?心律規則還是不規則?6.房室阻滯.7.束支阻滯或分支阻滯.8.預激綜合征.(注意第6~8步都要尋找傳導阻滯)!9.擴大和肥大.應用雙側心房擴大和雙側心室肥大的診斷標准.10.冠狀動脈疾病.尋找Q波.ST段和T波改變.記住不是所有這些改變都反映冠狀動脈疾病,要知道鑒別診斷. 以上是我平常所用的10閱讀心電圖的方法,也許繁瑣些,但是多分析幾份心電圖就能夠瞭然於胸了 最後如果你有功夫的話 還是回歸課本吧 只有基礎扎實了 學起來才更容易 看下診斷學
2. 公務員體檢 心電軸 心臟超聲正常
沒有問題,是正常的。
你上面寫的應該是左偏 不是左片
3. 關於心電圖的看圖問題(心電軸如何左偏判定)
是的,現在很多的心電圖機都有自動分析功能,但是由於心電圖機的自動分析功能是設置的軟體對於標准心電圖的分析,人的心電圖千變萬化,很多因素對心電圖的圖象有干擾與影象,那對人實際心電圖結果有出入,如果病人檢查時的情況理想(包括體位,肌肉狀態即全身是否放鬆等),那麼機器分析的結果和醫師分析的結果一樣,也就是說醫生的診斷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他通過排除了其他影象圖紙圖象的因素。醫生的診斷才是最具有權威的。。
再就是你所說的 心電軸的問題,正常人心電軸的范圍是0---90度,-30——0度為輕度左偏,但是也屬於正常范圍之內。因為它受很多因素影響,譬如前面提到的體位和當天你做心電圖時的狀態有關。不必太擔心你幾次做的結果不同。
4. 心電圖竇性心律心電軸輕度右偏
年輕人常見的心電圖改變,電軸右偏這張圖都可以忽略不寫上去。
有點過早復極,目前也認為這種改變是正常范圍的改變。
不必擔心,如果是招兵或者緊要崗位的體檢,一個有良心的心電圖工作者都不會亂寫什麼的,這張圖而言,就算寫什麼,也出不了什麼玄蛾子。
5. 心電軸 -154度 請問正常嗎
你好,心電軸154度(沒有-154的) 屬於左偏狀態。
心電軸是心電圖學的一個術語,涉及許多心電生理知識。簡單說來,它指的是由心臟除極所產生的電向量的綜合方向。醫生對心電圖進行測算後,可得到心電軸的具體數值。正常心電軸位於-30度~+90度。+90度~+180度為右偏,-30度~-90度為左偏。
心電軸僅能大致反映心室除極向量環的最大向量在額面投影上的角度。左心室其實是主要在後方,故而僅有65%的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出現左偏。另有人認為,左心室肥厚時,往往左心室的肥厚受到胸腔其他臟器及橫膈的限制,向後擴大受阻,目前看來自心電圖判斷左心室肥厚時,心電軸左偏既不像過去那麼盛行那樣沒有意義,但也不似50年前僅有標准導聯時那樣重要,但應明確單純的左心室肥厚,左偏不應超過-30『。
影響心電軸方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體型:一般來說,矮胖者心電軸趨於左偏,而細長身材者趨於右偏。②年齡:嬰幼兒心電軸趨於右偏,老年人則趨於左偏。③心臟在胸腔內的位置:心臟位置右移時心電軸可向右偏,反之可向左偏。④心臟左右心室的重量比例:右室肥厚者心電軸常右偏,左室肥厚者則常左偏。⑤電沖動在心室內的傳導通路即束支的功能狀態:電沖動在左前分支受阻時可出現心電軸左偏,而在左後分支受阻時表現為心電軸右偏。
鑒於以上,若心電圖診斷有心電軸左偏,應首先尋找其原因,特別注意有無心臟或其他胸部器官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以及退行性病變等,因為這些疾病都有可能損害左前分支而引起心電軸左偏。又如,高血壓、主動脈瓣異常等疾病的患者,可因左室肥厚而引起心電軸左偏;而在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肺心病的患者可出現假性心電軸左偏等等。
如確有某種疾病,則應針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對心電軸左偏本身通常無特殊處理。反之,若僅有心電軸左偏而確無心胸疾病證據,隨診觀察也沒有進一步發生室內傳導阻滯的其他跡象,則可認為這一心電軸左偏並無重要的病理意義。此時宜注意尋找有無上述的其他可致心電軸左偏的原因。如有,也應進行相應治療。如果是肥胖者,應致力於減重等。
6. 心電圖檢查
這個問題太有難度了,相當考驗人的耐心啊。要從最基礎的心電學原理講起,你如果沒有專業基礎,要靠在這里用簡單的文字解說實在很難解釋清楚。從你的檢查結果來看,我想這份檢查報告得出的最後結論應該還有一句吧?一般人只要知道這個結論就可以了。上面那些數據都是給醫生做診斷用的。你想了解的話,盡量簡單梳理一下邏輯關系好了,能看懂多少就看你了。
心電圖反映的是心肌的電生理特性,即興奮性、自律性和傳導性。將測量電極放置在心臟或人體表面的一定部位,連接一個裝著放大和描記裝置的心電圖機,即可把每一心動周期的心臟電位變化描記成連續的曲線。根據心電圖測量出上面那些數據。臨床上心電圖作為心臟的常規檢查項目,是迄今為止檢查心律失常最精確的方法,此外,可確診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協助診斷慢性冠脈供血不足、心肌炎及心肌病,判定有無心房、心室肥大,從而協助某些心臟病的病因學診斷,協助診斷心包疾病,觀察某些葯物對心肌的影響、電解質紊亂等等……
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常規12導聯體系。包括雙極肢體導聯(標記為I、II、III導聯),加壓單極肢體導聯(標記為aVR、aVL、aVF),胸導聯(標記為V1、V2、V3、V4、V5、V6),簡單的說,對應的就是檢查時安置在你身上的幾個電極。
其中說一下胸導聯。
V1導聯:胸骨右緣第4肋間,反映右心室的電位變化。
V2導聯:胸骨左緣第4肋間,作用同V1。
V3導聯:V2與V4連線的中點,反映室間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電位變化。
V4導聯:左鎖骨中線與第5肋間相交處,作用同V3。
V5導聯:左腋前線V4水平處,反映左心室的電位變化。
V6導聯:左腋中線V4水平處,作用同V5。
以上解剖術語比較簡單在此不贅述,電位變化原理涉及細胞電生理,省略不贅述。
檢查單上面的那些字母,是心電圖上一個心動周期的各個標記點,是人為命名的。每一個心動周期包括四個波(P波、QRS波群、T波和U波),三個段(P-R段、S-T段和T-P段),兩個間期(P-R間期和Q-T間期)及一個J點(即QRS波群終末部與S-T段起始部的交接點)。這些也是圖上最直觀的測量項目,各自有各自反映的內容和功能,不一一解釋了。
常規紙上的橫向距離代表時間,用以計算各波和各間期的時間長短。常規心電圖的紙速為25mm/s,所以每小格(1mm)代表0.04秒。縱向距離代表電壓,用以計算各波振幅的高度和深度。
現在直接說一下你的檢查數據和結果。
心率(次/分鍾)=60/R-R(或P-P)間距平均值(s).一般情況下,人在靜息狀態下的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鍾。你的是正常的。
P-R間期:又稱為房室傳導時間,代表從心房開始激動到心室激動開始的一段時間。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圍時,P-R間期為0.12—0.20秒。可隨心率及年齡而異,年齡小或心率快時較短,反之則較長,老年人長達0.20—0.22秒。P-R間期延長超過正常最高值,可見於I度房室傳導阻滯。你的是正常的。
QRS時間: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極過程中的電位和時間變化。QRS時限正常成人為0.06—0.10s。0.103秒略有延長,還需要結合V1導聯和V5導聯的VAT時間(即室壁激動時間)以更准確的判斷。
QT/QTC間期:代表左、右心室除極與復極全過程的時間。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快慢有關,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越長。女性較男性為長。心率在60—100次/分鍾時,Q-T間期的正常范圍在0.32-0.44s之間。由於其受心率影響,臨床常用校正的Q-T間期(即Q-TC),正常高限為0.44s.你的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P/QRS/T電軸:臨床上是以QRS平均心電軸為主要參考標準的。理論上P電軸正常值應該為O°~+9O°之間,但由於P波振幅較低,P電軸的測定有一定困難,所以P電軸的正常范圍及臨床意義報道較少,目前應用受到限制。T電軸有學者曾把它作為研究心室復極異常的參考指標之一,但敏感性不高,正常范圍為+32°~ +7O°。後兩者都僅作參考。你的QRS電軸在-140°(請確認有沒有把正負號寫錯是-140°還是+140°P電軸是-30還是+30),屬於顯著甚至重度心電軸右偏。多為病態,可見於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後分支傳導阻滯、左心室起源的室速、廣泛心肌梗死等等可能。
RV5/SV1幅度:是指你的V5導聯的R波電壓和V1導聯的S波電壓。單看這兩個數值沒有特殊意義。至少不是低電壓。
綜合你的檢查結果,QRS時限有延長,電軸右偏,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診斷,不排除右心室肥大或左束支後分支傳導阻滯。右心室肥大可常見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等,不知道你的年齡多大?
而電軸轉向只是說明心臟在胸腔中相對的位置而已,不能說明什麽問題,若是重度順鍾向轉則要注意是否有心室的肥厚現象。如果心電圖沒有給出准確診斷,那麼可做心臟彩超看看右心是否有肥厚或其他病變。
可能我說的不是很清楚,這玩意太抽象了,什麼心電向量環,電軸怎麼算以及心臟的解剖結構什麼的的我都只能省略了。參考下網路的解釋吧。真要自己能看心電圖,還是要看專業學習的書http://ke..com/view/20611.htm
7. 心電圖268的電阻代表什麼意思
摘要 心電圖報告電軸的正常標准一般是在(-30度)-(+ 100)度的電軸,為正常的診斷標准,當在-30度以左反應電軸顯著左偏,而在 100度以右,在成人多為電軸異常右偏,多有病理意義。心室除極向量在額面上的主導方向稱為QRS電軸,心電圖籠統提到的心電軸是指QRS心電軸,心電軸明顯偏移多見於病理狀態,但偶爾也見於正常人,必須結合臨床資料與年齡進行判斷。一般的規律是嬰幼兒電軸右偏,正常兒童電軸有時可達 +120度,隨著年齡的增長,電軸逐漸左偏,正常老年人電軸有時也可以達到-30度。
8. 心電圖電軸
-30°~90°都是正常的,這點無疑。
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看I導聯和III導聯QRS主波方向,然後用左手代表I導(向上或者向下)右手代表III導(同理)。然後,哪個手向上電軸就是朝那邊偏,如果都朝上或者都朝下就是不偏。
這是一個比較粗糙但是實用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於你說的那個問題,我的意見是,不下電軸左偏的診斷。因為首先診斷標准需明確,更多的地方採用的是-30~90為正常值。而且即使剛好-30,也沒有什麼臨床意義,這個診斷值得商榷且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