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飲自來水耗氧量標准多少

飲自來水耗氧量標准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8 18:44:14

『壹』 生活飲用水耗氧量國標

摘要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規定生活飲用水中耗氧量不得超過3mg/L。《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GB/T5750.7-2006)中規定了用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生活飲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耗氧量,其原理是高錳酸鉀在酸性溶液中將還原性物質氧化,過量的高錳酸鉀用草酸還原,根據高錳酸鉀消耗量表示耗氧量(以O2計)。

『貳』 自來水飲用的標准值是多少

自來水飲用的常規指標:

微生物:

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菌落總數(CFU/mL) 100

毒理指標:

砷(mg/L) 0.01

鎘(mg/L) 0.005

鉻(六價,mg/L) 0.05

鉛(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鹽(以N計,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時,mg/L) 0.9

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氯酸鹽(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化學指標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15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1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臭和味無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無

pH (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鋁(mg/L) 0.2

鐵(mg/L) 0.3

錳(mg/L) 0.1

銅(mg/L) 1.0

鋅(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鹽(mg/L)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放射性

總α放射性(Bq/L) 0.5

總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數;CFU表示菌落形成單位。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應進一步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水樣未檢出總大腸菌群,不必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

②放射性指標超過指導值,應進行核素分析和評價,[3]判定能否飲用。

表2 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

消毒劑名稱 與水接觸時間 出廠水

中限值 出廠水

中餘量 管網末梢水中餘量

氯氣及游離氯制劑(游離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總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總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2)飲自來水耗氧量標准多少擴展閱讀:

衛生監督的水質監測要求:

1、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對各類供水單位的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督、監測。

2、當發生影響水質的突發性公共事件時,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飲用水監督、監測方案。

3、衛生監督的水質監測范圍、項目、頻率由當地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

『叄』 飲用水水質標准參數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作為衡量市政自來水水質指標的標准,最基本的是42項常規指標,常規指標能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水質指標,通常生活飲用水滿足了常規指標即可達到使用要求。常規指標包括五類,即微生物指標、毒理指標、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放射性指標、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

(1)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是為了保證水質在流行病學上安全,流行病學安全指的是確保水質微生物學質量的安全性,防止飲用水體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目前,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飲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脅,常見的水體傳染疾病主要是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是腹瀉,污染來源主要是被人或動物糞便污染的水。

微生物指標包括4項指標,包括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總大腸菌群是評價飲用水衛生質量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可以指示腸道傳染病傳播的可能性,但它不是專一的菌屬,如果在水樣中檢出大腸菌群,則應再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以證明水體是否已經受到糞便污染;如果水樣中沒有檢出總大腸菌群,就不必再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菌落總數水中菌落總數可以作為評價水質清潔程度和考核凈化效果的指標,說明水體已受污染,但不能說明污染來源和該水體傳播傳染病的風險程度。

菌落總數的限值為100CFU/mL,每毫升水樣中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個,而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限值均為每100毫升水樣中不得檢出細菌菌落。

(2)毒理學指標

毒理學指標是為了保證水中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不產生毒性和潛在危害。毒理指標有:砷、鎘、鉻(六價)、鉛、 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鹽、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鹽、甲醛、亞氯酸鹽、氯酸鹽共計15項。其中砷、鎘、鉻(六價)、鉛、汞屬於重金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鹽、甲醛屬於有機物。人類長期飲用重金屬超標的水,會導致飲用者患各種疾病,損害器官、神經系統,有的甚至致癌,如砷對人體的損傷以慢性中毒為主,表現為皮膚出現白斑,隨後逐步變黑,角化肥厚呈橡皮狀,發生龜裂性潰瘍,長期飲用砷含量高的水,還可使皮膚癌發病率增高;汞為劇毒,可致急、慢性中毒,汞及其化合物為脂溶性,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心臟、腎臟和胃腸道。這類指標包含的物質對人的毒性較大,因此對此類指標應嚴格執行標准限值要求。

(3)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

感官指標即是為了保證水質良好的感官性,從水的色澤、外觀、嗅味可以直接判斷出水質的感官性狀,是人們判斷水質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標。飲用者幾乎完全依賴於自己的感官來判斷水質及其安全性。如果水質混濁、有異色、有異味,就會使飲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絕飲用。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中包含色、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四項指標。

色度:天然水經常顯示出淺黃、淺褐或黃綠等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分為真色與表色,真色是溶於水的腐殖質、有機或無機物質所造成,當水體受到工業廢水的污染時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表色是沒有除去水中懸浮物時產生的顏色,土壤腐殖質-黃色,低鐵化合物—淡綠藍色,高鐵化合物—黃色。一般來講,水中帶色物質本身沒有明顯的健康危害,色度在衛生上意義不是很大,主要是考慮不應引起感官上的不快,其限值為不大於15度。渾濁度是指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是表徵水質中懸浮物含量的指標等,其來源為水源水中懸浮顆粒物未濾除、配水系統中沉積物沉積物重新懸浮、生物膜脫落等。水體中某些化學物質和細菌、病毒的附著在懸浮物上,影響消毒有效性,是飲用水凈化過程中的重要操作控制參數,其限值為1NTU。臭和味,給人一種嫌惡的感覺,是最常見的消費者投訴的指標,指示水處理和配送時的失誤、水中存在潛在的有害物質,應當嚴格控制。臭和味的來源為天然無機和有機化學污染物、生物來源或過程(如藻類繁殖產生腥臭)、合成化學物質的污染、來自腐蝕或水處理的結果(如氯化)、儲存和配送過程中微生物活動產生,其限值為無異臭、異味。肉眼可見物,給人一種嫌惡的感覺,表明水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質或生物的過多繁殖,應當嚴格控制。肉眼可見物的來源為土壤沖刷、生活及工業垃圾污染、水生生物、油膜及其它不溶於水的懸浮物(含鐵高的地下水暴露於空氣中,水中的二價鐵易氧化形成沉澱;水處理不當造成水中絮凝物的殘留;有機物污染嚴重的水體中藻類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大量有色懸浮物的產生),其限值為無肉眼可見物。

化學指標也與感官性狀有關,包括總硬度、鐵、錳、銅、鋅、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硫酸鹽、氯化物和總溶解性固體等。應從影響水的外觀、色、臭和味的角度,規定這些物質的最高容許限值。

一般的化學性水質指標有pH值、溶解性總固體、硬度、鐵、錳、鋁、銅、鋅、氯化物、硫酸鹽、耗氧量、揮發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13種,這些水質指標過量會對感官指標有影響,對輸水系統有害,也會對飲用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也是應當嚴格控制的指標,如,銅會增加鍍鋅鐵、鋼制管材和管件的腐蝕、會使衣服和衛生潔具著色,還會使水帶有令人厭惡的苦味;飲用含鋅高的水容易引起惡心和昏厥;硫酸鹽使水產生味道、對配水系統的腐蝕、輕度腹瀉作用;溶解性總固體過高時產生若鹹味,損壞配水管道和設備及家用熱水器;總硬度過高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影響水的味道,消耗肥皂,產生水垢,腐蝕容器設備。

(4)放射性指標

放射性指標是為了保證水中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健康不產生毒性和潛在危害。水的放射性主要來自岩石、土壤及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幾百種,濃度一般都很低。放射性的有害性作用為,增加腫瘤發生率、死亡以及發育中的變態。放射性指標包括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其限值分別為0.5和1Bq/L

(5)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

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為了保證飲用水生產中人工添加的消毒劑及其副產物對人體健康不產生毒性和潛在危害。飲用水必須要消毒,飲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殺死或滅活致病微生物。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氣、氯胺、臭氧和紫外線消毒等。為了保證從用戶龍頭出來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接收到的自來水中可能會有一些消毒劑的氣味。消毒劑常規指標為氯氣及游離氯制劑(游離氯)、一氯胺(總氯)、臭氧、二氧化氯,只要飲用水中的消毒副產物不超過標准規定,對人體健康就沒有害處,但為避免這類物質導致危害,也應嚴格控制其含量。

『肆』 居民飲用自來水標准

衛生部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最新的聯合發布的強制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
常規指標編輯

微生物
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菌落總數(CFU/mL) 100

毒理指標
砷(mg/L) 0.01

鎘(mg/L) 0.005
鉻(六價,mg/L) 0.05
鉛(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鹽(以N計,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時,mg/L) 0.9
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氯酸鹽(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化學指標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15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1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臭和味無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無
pH (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鋁(mg/L) 0.2
鐵(mg/L) 0.3
錳(mg/L) 0.1
銅(mg/L) 1.0
鋅(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鹽(mg/L)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放射性
總α放射性(Bq/L) 0.5
總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數;CFU表示菌落形成單位。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應進一步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水樣未檢出總大腸菌群,不必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
②放射性指標超過指導值,應進行核素分析和評價,[3] 判定能否飲用。
表2 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
消毒劑名稱 與水接觸時間 出廠水
中限值 出廠水
中餘量 管網末梢水中餘量
氯氣及游離氯制劑(游離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總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總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非常規編輯
指 標 限 值

微生物
賈第鞭毛蟲(個/10L) <1
隱孢子蟲(個/10L) <1

毒理指標
銻(mg/L) 0.005

鋇(mg/L) 0.7
鈹(mg/L) 0.002
硼(mg/L) 0.5
鉬(mg/L) 0.07
鎳(mg/L) 0.02
銀(mg/L) 0.05
鉈(mg/L) 0.0001
氯化氰(以CN-計,mg/L) 0.07
一氯二溴甲烷(mg/L) 0.1
二氯一溴甲烷(mg/L) 0.06
二氯乙酸(mg/L) 0.05
1,2-二氯乙烷(mg/L) 0.03
二氯甲烷(mg/L) 0.02
三鹵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總和) 該類化合物中各種化合物的實測濃度與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過1
1,1,1-三氯乙烷(mg/L) 2
三氯乙酸(mg/L) 0.1
三氯乙醛(mg/L) 0.01
2,4,6-三氯酚(mg/L) 0.2
三溴甲烷(mg/L) 0.1
七氯(mg/L) 0.0004
馬拉硫磷(mg/L) 0.25
五氯酚(mg/L) 0.009
六六六(總量,mg/L) 0.005
六氯苯(mg/L) 0.001
樂果(mg/L) 0.08
對硫磷(mg/L) 0.003
滅草松(mg/L) 0.3
甲基對硫磷(mg/L) 0.02
百菌清(mg/L) 0.01
呋喃丹(mg/L) 0.007
林丹(mg/L) 0.002
毒死蜱(mg/L) 0.03
草甘膦(mg/L) 0.7
敵敵畏(mg/L) 0.001
莠去津(mg/L) 0.002
溴氰菊酯(mg/L) 0.02
2,4-滴(mg/L) 0.03
滴滴涕(mg/L) 0.001
乙苯(mg/L) 0.3
二甲苯(mg/L) 0.5
1,1-二氯乙烯(mg/L) 0.03
1,2-二氯乙烯(mg/L) 0.05
1,2-二氯苯(mg/L) 1
1,4-二氯苯(mg/L) 0.3
三氯乙烯(mg/L) 0.07
三氯苯(總量,mg/L) 0.02
六氯丁二烯(mg/L) 0.0006
丙烯醯胺(mg/L) 0.0005
四氯乙烯(mg/L) 0.04
甲苯(mg/L) 0.7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 0.008
環氧氯丙烷(mg/L) 0.0004
苯(mg/L) 0.01
苯乙烯(mg/L) 0.02
苯並(a)芘(mg/L) 0.00001
氯乙烯(mg/L) 0.005
氯苯(mg/L) 0.3
微囊藻毒素-LR(mg/L) 0.001

化學指標
氨氮(以N計,mg/L) 0.5
硫化物(mg/L) 0.02
鈉(mg/L) 200

供水指標編輯
指 標 限 值
1、微生物指標
菌落總數(CFU/mL) 500

2、毒理指標
砷(mg/L) 0.05
氟化物(mg/L) 1.2
硝酸鹽(以N計,mg/L) 20
3、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20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3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5
pH(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9.5
溶解性總固體(mg/L) 1500
總硬度 (以CaCO3計,mg/L) 5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5
鐵(mg/L) 0.5
錳(mg/L) 0.3
氯化物(mg/L) 300
硫酸鹽(mg/L) 300
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要求
5.1 採用地表水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應符合GB 3838要求。
5.2 採用地下水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應符合GB/T 14848要求。
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
6.1 集中式供水單位的衛生要求應按照衛生部《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執行。
二次供水衛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設施和處理要求應按照GB 17051執行。
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要求
8.1 處理生活飲用水採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調節、防銹、阻垢等化學處理劑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應符合GB/T 17218要求。
8.2生活飲用水的輸配水設備、防護材料和水處理材料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應符合GB/T 17219要求。

『伍』 國家自來水的標准水質是多少數值

常規指標

微生物:

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菌落總數(CFU/mL) 100

毒理指標:

砷(mg/L) 0.01

鎘(mg/L) 0.005

鉻(六價,mg/L) 0.05

鉛(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鹽(以N計,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時,mg/L) 0.9

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氯酸鹽(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化學指標: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15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1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臭和味無異臭、異味

肉眼可見物 無

pH (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鋁(mg/L) 0.2

鐵(mg/L) 0.3

錳(mg/L) 0.1

銅(mg/L) 1.0

鋅(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鹽(mg/L) 25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放射性:

總α放射性(Bq/L) 0.5

總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數;CFU表示菌落形成單位。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應進一步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水樣未檢出總大腸菌群,不必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

②放射性指標超過指導值,應進行核素分析和評價, 判定能否飲用。

表2 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

消毒劑名稱 與水接觸時間 出廠水

中限值 出廠水

中餘量 管網末梢水中餘量

氯氣及游離氯制劑(游離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總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總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陸』 自來水標准正常值是多少

國家標准: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行業標准:城建行業標准:CJ/T 206-2005《城市供水水質標准》;

地方標准:上海標准:DB31/T 1091-2018《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

原則上:地方標准嚴於行業標准,行業標准嚴於國家標准。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後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

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6)飲自來水耗氧量標准多少擴展閱讀:

自來水是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專業設備製造出來的飲用水。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下:

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

然後經過混凝、沉澱、過濾、送入清水池並進行消毒後,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

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二次消毒才能進入用戶家庭。

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Ⅰ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遊通到、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 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對應地表水上述五類水域功能,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基本項目標准值分為五類,不同功能類別分別執行相應類別的標准值。水域功能類別高的標准值嚴於水域功能類別低的標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類使用功能的,執行最高功能類別對應的標准值。實現水域功能與達功能類別標准為同一含義。

『柒』 自來水耗氧量正常量是多少

國標是低於3.0。當然實際自來水耗氧量是越低越好,說明水質好(主要取決於就地原水水質情況)

『捌』 國家標准飲用水,值是多少

不小於6.5且不大於9.5。

(8)飲自來水耗氧量標准多少擴展閱讀:飲用水水質標准

一、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微生物」。

1.總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2.耐熱大腸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3.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檢出。

4.菌落總數(CFU/mL) 100。

二、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毒理指標」。

  1. 砷(mg/L) 0.01。

  2. 鎘(mg/L) 0.005。

  3. 鉻(六價,mg/L) 0.05。

  4. 鉛(mg/L) 0.01。

  5. 汞(mg/L) 0.001。

  6. 硒(mg/L) 0.01。

  7. 氰化物(mg/L) 0.05。

  8. 氟化物(mg/L) 1.0。

  9. 硝酸鹽(以N計,mg/L) 10。

  10. 地下水源限制時為20。

  11. 三氯甲烷(mg/L) 0.06。

  12. 四氯化碳(mg/L) 0.002。

  13. 溴酸鹽(使用臭氧時,mg/L) 0.01。

  14. 甲醛(使用臭氧時,mg/L) 0.9。

  15. 亞氯酸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16. 氯酸鹽(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mg/L) 0.7。

三、飲用水水質常規指標「化學指標」。

  1. 色度(鉑鈷色度單位) 15。

  2. 渾濁度(NTU-散射濁度單位) 1。

  3. 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4. 臭和味無異臭、異味。

  5. 肉眼可見物 無。

  6. pH (pH單位) 不小於6.5且不大於8.5。

  7. 鋁(mg/L) 0.2。

  8. 鐵(mg/L) 0.3。

  9. 錳(mg/L) 0.1。

  10. 銅(mg/L) 1.0。

  11. 鋅(mg/L) 1.0。

  12. 氯化物(mg/L) 250。

  13. 硫酸鹽(mg/L) 250。

  14. 溶解性總固體(mg/L) 1000。

  15. 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16. 耗氧量(CODMn法,以O2計,mg/L) 3。

  17.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時為5。

  18. 揮發酚類(以苯酚計,mg/L) 0.002。

  19.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 0.3。

『玖』 自來水cod標準是多少

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
自來水cod標准:
Ⅰ類和Ⅱ類水化學需氧量(COD)≤15mg/L。
Ⅲ類水化學需氧量(COD)≤20mg/L。
Ⅳ類水化學需氧量(COD)≤30mg/L。
Ⅴ類水化學需氧量(COD)≤40mg/L。
COD的數值越大表明水體的污染情況越嚴重。
COD測定方法:
測量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採用禹山紫外光譜法UV254自清潔COD感測器,其測量原理是許多溶解於水中的有機物對紫外光具有吸收作用。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04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1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1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78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3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6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1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74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73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