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工作隊員工資標準是多少
⑴ 山西省忻州市扶貧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生活補助每天是多少
貧困戶的補助是一年150元至1200元,國家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相關閱讀:
一、關於貧困戶有哪些補助問題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
2015年脫貧戶產業扶持資金為3000元/戶,2016年脫貧戶產業扶持資金為4000元/戶,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驗收合格後兌現該項資金。
(二)建檔立卡貧困戶教育扶貧資金
①、戶符合學前教育條件,免除保教費;
②、戶符合義務教育條件,免學雜費、教科書、作業本,享受寄宿生補助,小學生每生每期500元、初中生每人每期625元,享受營養改善計劃,4元/生.天;
③、戶符合高中教育條件,免除中等職業學校非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學生學費,免除普通高中教育學費,發放國家助學金,繼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中職學生發放生活補助每生每年1000元;
④、戶符合2016年秋季及以後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條件,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的標准給予資助(其中學費資助2000元、生活補助2000元),直到學業結束。休學期間,暫停發放資助。
(三)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扶貧資金
①、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醫療扶貧「十免四補助」,在區內住院治療目前實行的是個人醫療費用「零支付」。2017年貧困戶免收新農合費用。
(四)建檔立卡貧困戶民政救助資金
①、戶符合低保兜底政策,2017年重點低保保障標准為220元/人/月,一般兜底保障標准為120元/人/月。
二、關於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補助政策
①、文安鄉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嚴格按照「四應搬、三鼓勵」要求和「五級三公示一協議」程序確定搬遷對象。
②、戶符合危舊房改造項目條件,C級補助1.5萬元/戶,D級補助2.5萬元/戶。戶符合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條件,自願到朝天中心城區購買合法商品房的,人均補助5萬元;
③、自願在農村按統一規劃自建的,人均補助2萬元。
④、按照國家規定的「保障基本」原則,進中心城區、進集鎮購買合法商品房和統規統建單元樓房的建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且享受易地扶貧搬遷資金補助的農戶必須拆舊復耕。
⑵ 三支一扶工資待遇是怎樣的一個月可以拿多少錢
「三支一扶」的待遇為每人每月2200元,根據考核結果發放考核獎勵金,考核為稱職的每人發放3600元,考核為優秀的每人發放5400元。
「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間,全部參加相應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由州(市)、縣(市、區)兩級財政共同負擔,個人繳費部分在「三支一扶」大學生工作生活補貼中代扣代繳。
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商業保險由省級財政承擔,省「三支一扶」協調管理辦公室統一購買。
(2)幫扶工作隊員工資標准是多少擴展閱讀:
有創業意願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納入本地「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等,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孵化、融資服務等創業公共服務,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
⑶ 國家能源集團對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補助標准
摘要 一、伙食補助依據工作總隊對本總隊人員的考勤情況,按實際駐村天數發放,標准為每人每天100元。
⑷ 公益性崗位工資標準是多少
各個地區的標准都是不同的,主要看你是哪個地區的?公益性崗位就業人員可獲得勞動保障部門按月提供的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補貼標准確定為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的70%-120%,根據各地政策不同,所以公益性崗位工資標准也不相同,相同的是都應該有社會保險。你可以參考看下個文章,望採納。
⑸ 北京公益性崗位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一般公益性崗位為政府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購買的崗位,工資不是很高,而且只是一個跳板,崗位人員的存在也不會有太久.工資視當地的工資水平來定位。具體可以參照《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
法律依據:《北京市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管理試行辦法》
第二十二條 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為每人每月1900元。重點幫扶地區的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為每人每月3250元。補貼期限在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與安置人員簽訂或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內確定。
第二十三條 公益性就業組織崗位補貼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的公益性崗位及數量范圍內,根據核準的安置人員數量和補貼期限予以核算。
⑹ 2021年上海支內幫困補助標准
法律分析:一、上海市失獨家庭補助標准
1.上海市失獨家庭補助標准:獨生子女傷殘家庭特別扶助標准從每人每月400元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別扶助標准從每人每月500元。
2. 上海市失獨家庭一次性補助:上海戶籍且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傷殘父母發放一次性補助3000元,獨生子女死亡父母發放一次性補助5000元。
二、上海市失獨家庭養老扶助
1.60周歲以上失獨老人照護服務:對於上海市60周歲以上且需要生活照護的失獨老人進行登記評估,照護等級為1級、2-3級、4-6級的,給予每月30單位、40單位、50單位的居家養老生活照護服務。
2.優先安排:有入托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意向的失獨老人,經評估給予優先安排。
3.失獨老人優先入駐養老機構:符合入住養老機構照護等級的,給予優先輪候入住基本公共服務的養老機構。
三、上海市失獨家庭生活扶助
1.助餐服務:有助餐服務需求的失獨老人,可優先提供助餐服務。
2.免費家政服務:上海市60周歲以上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及55周歲60周歲單身的獨生子女死亡父母,可獲得每月4小時的免費家政服務、結對關愛和精神慰籍活動70歲以上老人,可獲得每月8小時家政服務。
3. 「生育關懷·情暖夕陽」服務:上海市60歲以上失獨家庭,可通過久久關愛為老服務平台(962899)免費安裝救援關愛一鍵通話機一台,提供「緊急救助」電話服務70周歲以上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增加「信息查詢」、「牽線搭橋」、「關愛服務」三類電話服務。
4.保險保障服務:上海市60歲以上失獨老人可獲贈 「銀發無憂」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5.最低生活保障:上海市失獨老人可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⑺ 事業編駐村工作隊員待遇問題
法律分析:駐村人員發放補貼標准各地不一,有的有伙食費補助、工作經費、通信補貼等,具體可去當地相關部門咨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⑻ 城市和農村基層社區工作者待遇如何
1.社區工作者屬於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聘用的工作人員,不屬於公務員編制也不屬於事業編制。
當前,在很多省市都已開放了針對社工崗位定向招考進公務員和事業編的渠道。北京2019年的招考計劃要求:具有北京市戶籍,年齡在45周歲及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具有5年以上社區工作經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近5年至少有一次年度考核等次為優秀;大專學歷的,至少有三次年度考核等次為優秀;報考定向招聘崗位的社區工作者,應由所在街道(鄉鎮)進行組織推薦。不過,對於全市3萬余名社工而言,選拔進公務員或事業編隊伍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成功上岸如鳳毛麟角。
2.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目前跟大學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區縣的工資待遇並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順義區的社區工作者待遇提高後年均收入為38600元,而門頭溝(提高後年均收入為28308元)等其他地區的社區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點。
社區工作者是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由基本工資、職務年限補貼、獎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組成。
基本工資分三檔,正職每月720元,副職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職務年限補貼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獎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標准核定總額。
另外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也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80元;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50元。
由此計算,社會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達到3.4萬元左右。在社區工作者中,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服務站站長,享受社區正職待遇;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社區服務站副站長,享受社區副職待遇;其他工作人員,享受社區普通工作人員待遇。交叉任職人員「兼職不兼薪,就高不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