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莉一年收入多少
⑴ 求一部印度電影名稱
片名:Bride and Prejudice
譯名:《新娘與偏見》/《愛斗氣愛上你》
導演:古林德爾·昌哈 Gurinder Chadha
主演:馬丁·亨德森 Martin Henderson
艾維雅·瑞兒 Aishwarya Rai
類型:喜劇/音樂/愛情
發行公司:米拉麥克斯
北美上映日期:2005/02/11
國家/地區:英國 / 美國
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官方網站:http://www.brideandprejudicethemovie.com/
白斯家的四個女兒都已長得婷婷玉立,白先生及白太太日夜惦記著為女兒們物色金龜婿。他們聰敏漂亮的二女兒娜麗達忠於愛情,堅決不受父母支配而要找到心目中的「Mr. Right」,她的新思維令到父母非常頭痛。此時娜麗達遇上來自洛杉磯的酒店業巨子達西先生,兩人郎才女貌,看似天作之合,然而卻非一見鍾情。達西在娜麗達心目中只是個自大勢利、滿身銅臭的生意人,同樣地,達西亦看不起娜麗達,認為她只是個空有美麗軀殼、見識淺薄的印度鄉下妹,兩人每次見面總是針鋒相對。然而沖突的同時,卻令雙方加深了解,不知不覺間擦出愛火花……
影評
異國情鴛,斗氣冤家,東西方文化碰撞,三大洲名勝和豪華排場,加上印度式大型歌舞,就使到這部英印合作的愛情喜劇片落齊通俗的色香味,尤其是咖喱香料豐富。雖然其實劇情老土,賣弄的印度式與英美式東西不能要求真材實料,但符合女性愛情神話的永恆典型。
《愛斗氣愛上你》的女編導古蓮達查達是英籍印度裔,在英國拍出女子足球妙趣片《我愛碧咸》成名。該片描述一印裔少女、一白種少女結成「波友」,又有印度婚禮和印度歌舞,很好玩。白女姬拉麗莉因而走紅,隨即參演《真的戀愛了》,並進軍荷李活演出賣座片《魔盜王》,現已成為最得寵女星之一。
改編自經典愛情小說
小本片《我愛碧咸》成功後,古蓮達查達就玩大,活用她的英、印跨界背景。《愛斗氣愛上你》(Bride & Prejudice)就把英國珍奧斯汀經典愛情小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改編為大型印度式歌舞片。
改得聰明,十九世紀英國上流門當戶對的婚戀狀況,在今日世界可能以印度最共通。片中印度中產家庭有四個待嫁女兒,媽媽千方百計找尋金龜婿,這類劇情在四五十年前港片也常見。
曾贏得世界小姐榮銜的印度女星艾絲維亞莉,飾演最美麗的二女,遇上美國富裕英俊「白馬王子」馬田肯迪遜。這對美女俊男很合襯,天造地設,但諸多誤會,不斷斗氣,又有第三者橫刀奪愛等等,即是愛情喜劇必須的搞戲過程。此片大玩老土愛情游戲,其實比新潮一夜情更有女性市場。
女主角演得活潑生動
艾絲維亞莉確是「印度西施」,又能歌善舞,早已主演過不少印度豪華歌舞巨片,我看過她不止一次,包括2002年「印度電影節」的《舞動深情》(Straight from the Heart),也拍異國情鴛。今次她演得活潑生動,並且維護印度民族尊嚴,與美國「王子」和「母後」斗氣駁嘴。
片中還有家庭親情和其他幾段戀愛,盡管「做戲甘做」,而保持風趣熱鬧。前半背景是印度錫克教金廟聖城阿姆利則;後半有倫敦和洛杉磯景色。穿插的歌舞不少,有印度花棒舞、蚊舞,拍得最好是美國海灘歌舞。
⑵ 求薔薇少女全部的角色歌
主題曲/片尾曲序章片頭曲「薔薇獄乙女」作詞:寶野亞莉華/作曲 & 編曲:片倉三起也/歌:ALI PROJECT片尾曲:「空蟬ノ影」作詞:霜月はるか/作曲 & 編曲:myu/歌:kukui第一季片頭曲「禁じられた游び」 (禁忌的游戲)作詞:寶野亞莉華/作曲&編曲:片倉三起也/歌:ALI PROJECT片尾曲「透明シェルター」 (透明的避風港)作詞&作曲:myu/編曲:refio/歌:refio & 霜月遙第二季片頭曲「聖少女領域」作詞:寶野亞莉華,作曲、編曲:片倉三起也,歌:ALI PROJECT片尾曲「光の螺旋律」作詞:霜月遙,作曲、編曲:myu,歌:kukui插入曲「瞬」作詞:松尾衡,作曲:光宗信吉,編曲:栗山善親,歌:河原木志穗第一季主題曲第一季主題曲《禁忌游戲》中文歌詞:戴著薔薇項圈,含著銀制項鏈今宵也獨自虛度 對你感到厭惡跪下來舔嘗著 苦澀的愛之水滴向天使施以青色的調教在自己的靈柩里 靈魂依然在動撕裂的翅膀在月光下重生 濕潤比黑暗還要恐怖的 便是孤獨兩人的證明 在十字架之下貪婪分享撬開薔薇手銬 交疊皙白手腕互相觸摸著的奇跡深愛著你 跪著獻出心痛的愛之話語綳帶滲出紅色的藤蔓花紋就算是罪孽也好 說你愛我給我一個禁忌的吻 薔薇(ばら)の首輪(くびわ)つなげて 銀(ぎん)の鎖(くさり)くわえて 今宵(こんよい)もひとり果(は)てる あなたが憎(にく)らしい跪(ひざまず)いてお舐(おな)めよ 苦(にが)い愛(あい)の雫(しずく)を 天使(てんし)に施(ほとこ)す青(あお)いドレサージュ自己(じぶん)と雲(い)う棺(ひつぎ)の中(なか) 魂(こころ)はまた動(うご)いてる 千切(ちぎ)れた翅(はね)は月光(げっこう)に 生(い)き返(かえ)り 潤(うる)むわ暗(やみ)よりも 怖(こわ)いのは孤獨(ことく) ふたりの證(あかし) 十字架(じゅうじか)の元(もと)で 貪(むさぼ)りませう薔薇(ばら)の手錠(てじょう)はずして 白(しろ)い手首(てくび)かさねて 觸(ふ)れ合(あ)うことの奇跡(きせき) あなたが愛(いと)おしい跪(ひざまず)いて捧(ささ)げよ 痛(いたい)い愛(あい)の言葉(ことば)は 包帯(がぜ)に滲(にじ)んだ 赤(あか)いアラベスク罪(つみ)でもいい 好(す)きと言(い)って 禁斷(きんだん)のくちびるを世界(せかい)は聳(そび)え建(た)つお城 門(しろげと)を開(あ)けるのは神(かみ)そんなふうに導(みちび)きつづけて そしてわたしの目(め)を塞(ふさい)いだら 誰(だれ)よりやさしく 名前(なまえ)を呼(よ)んで その時知(ときし)るでしょう 永遠(えいえん)の意味(いみ)を薔薇(ばら)の指輪(ゆび)まじえて 皮(かわ)のリボンむすんで 鏡(かがみ)の間(ま)の舞踏會(ぶとうかい) すべてが狂(くる)おしい迷(まよ)い込(こ)んで悟(さと)れよ 巡(めぐ)る愛(あい)の歴史(れきし)を 涙(なみだ)で飾(かざ)ろう黒(くろ)いマリアージュ噓(うそ)では嫌(いや) 好(すき)きと言(い)って 純潔(じゅんけつ)のくちびるで薔薇(ばら)の首輪(くびわ)つなげて 銀(ぎん)の鎖(くさり)くわえて 今宵(こよい)もひとり果(は)てる あなたが憎(にく)らしい跪(ひざまず)いてお舐(おな)めよ 苦(にが)い愛(あい)の雫(しずく)を 天使(てんし)に施(ほどこ)す青(あお)いドレサージュ薔薇(ばら)の手錠(てじょう)はずして 白(しろ)い手首(てくび)かさねて 觸(ふ)れ合(あ)うことの奇跡(きせき) あなたが愛(いと)おしい跪(ひざまず)いて捧(ささ)げよ 痛(いた)い愛(あい)の言葉(ことば)は 包帯(がぜ)に滲(じ)んだ 赤(あか)いアラベスク心(こころ)から 好(す)きと言(い)うわ 穢(けが)れなきくちづけを[1]()內為歌曲語助詞3第一季結尾曲《透明シェルター》歌詞:逐漸靜止下來的心奪走懷念的回憶從顫抖的指尖傳來沒有色彩的天空遠方傳來的溫柔聲音祈願能傳送到緊閉的瞳眸深處飛舞的銀色羽毛 掉落在你身上朝著遙遠的夢幻之月響起永遠回盪的旋律日語歌詞:それでも下心臓徐々にモリのメモリをテイクアウト震える指から空の色は話題優しい聲が遠くから來た祈りの深さに伝え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Tongmouが閉じシルバーの羽を上にドロップを飛んで今月遠い夢に向かってメロディは常に響く音4第二季主題曲第二季主題曲《聖少女領域》歌詞:還無法說出那句如同銘刻了咒文的話語囈出「愛情」就如同鴻毛一樣輕盈那喃喃自語 比起父親男高音來更加溫柔有覺悟的話 就請去搶奪吧比用百萬朵薔薇掩蓋床鋪被其理沒時見到的夢境也仍感覺我的生活會更加芬芳面對醜陋又應該何去何從它們蔓延在這個世界上如何去做到出淤泥不染而展翅飛翔即使獨自繭殼中 不斷學習著一切點綴著水晶的天空 仍過於遙遠請不要觸摸 那顫抖的指尖也在盜花人一份天真的躊躇之下漸漸可以 觸摸到這份內心中的深藏的秘密傳達出自信吧 如果可以的話就連那白馬王子的童話亦無任何可信的意義日文歌詞:あれを言い出さないでください文の言葉を呪いますようですうわ言が「愛情」を出すのは鴻毛のようにしなやかですそれではぶつぶつと獨り言を言います 父のテノールを比べて來ます更にやさしいですもし自覚があるならば 奪い取ってもらう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比べて百萬のバラで寢床を覆い隠しますその道理によく見られていません夢の世界依然として私の生活をも感じてできて更にかぐわしいです丑いことに直面してまた何を舍て何をとるかべきですそれらはこの世界で広がりますどのように沖積した土砂を出して染めないで翼を広げて飛び回ることをやり遂げます獨りでたこの殼の中 絕えずすべてを學んでいます水晶の空に飾りを添えています 依然としてあまりにも遙か遠いですまたあれをなで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 依然としてぶるぶる震えてやまない爪同じく大どろぼうが人の1部の無邪気なためらうことを使う下にありますだんだんできます この責任以內の心の中の深いチベットの神秘まで(へ)接觸します自信を伝達しだす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もしできればならばあの白馬の王子の童話さえいかなる信用できる意義がもありません5第二季結尾曲第二季結尾曲:《光之螺旋律》日語歌詞:ふれた指先心 燈して流れ出す旋律愛を 望む傷つけた枝の先朽ちてゆく宿命(さだめ)なの?鎖された時の狹間に 迷い込んだ小さな光の雫夢の終わり ただ君だけを願う瞳に映る銀の月影やすらかな旋律どうか 永久(とわ)に刻みゆく針の音抗(あらが)えぬ宿命(さだめ)なの?契られたこの幻想を 包み込んだ虛(うつ)ろな光の螺旋求めるのは ただ幸福(しあわせ)な結論(こたえ)玻璃色(はりいろ)の時の狹間に 満ちてゆくよ穏やかな光の雫夢の終わり ただそれだけを願う中文歌詞:輕觸著你的指尖,點亮了心靈之光,靜靜地流淌的旋律,將愛情,期盼著,傷痕累累的,枝頭的未來,是否註定著會慢慢腐朽?在被封鎖的時間的夾縫裡面,迷失了方向,落下串串小小晶瑩的水滴,夢境的休止符,只是,為了你一人所祈求。6序章主題曲序章主題曲:《薔薇獄乙女》歌曲;如豹一般美麗無比的我自己裝扮在身的是黑暗的皮毛即使不舍踐踏過山澗的百合也是為了前往你的所在之處能讓人倒牙般甘甜鮮美的果肉是未成熟果實不真實夢境混雜在一起吧是否要逃避呢抑或去追趕呢連我自己都還不知道呢請注視著我吧更加深邃一點便沉溺亂於甜蜜地獄之中魑魅魍魎之爪 腐蝕了髓骨吱嘎搖拽之聲在回想這就究竟是愛呢抑或還是憎恨呢啊 那顆被揪住的心臟啊在你那極度冰冷無比的手指中再一次起死而回生了7序章結尾曲《空蟬ノ影》歌詞:光芒啊......飛落的花朵散發出淡淡的幽香即使是小小的傷痕也不能得到治癒悲傷之輪 再度旋轉即使渴望著你的手你的聲音 甚至你的面容也仍舊無法打開遠處的那扇門向那片空虛的天空追尋生命的意義回響起的只是名為「永遠」的夢境8角色歌水銀燈角色歌《來自彼方的鎮魂曲》脆弱而負傷的身軀漸漸沒入那無意識之海重復的影像中我對愛的祈求將從彼端傳來的鎮魂曲賜予那風燭中的生命唯美而殘酷的旋律向著逆十字架祈願永遠地將願望銘刻強烈的願望開始扭曲留住那迷茫的未來將棲息於火紅之眼長眠引入樂園中的旋律我無法了解其傳達的魔法將心中點亮的光芒悄悄地擁抱 直到永遠...金絲雀角色歌《風和日麗》看看太陽 好開心呀~我很完美 我適合用這個陽傘是最好的一天 我決定要去外面玩我把鞋帶緊緊地打結帶子在我的鞋子上現在 我出發了!輕輕地 我在風中走著我想開門 潛入那個房子你很生氣 那些東西我已經拿到了無論什麼時候 不能疏忽大意要注意烏鴉 策士必須要冷靜要有完美的計劃卑怯的心理卻攻擊搖晃的心輕飄飄地 看起來好吃的點心今天的肚子好像餓了我要快點回到家了晚安了 今天明天依舊是一個晴天翠星石角色歌《翠之玉指》翠綠的光芒在搖曳在心之森林中漫步耳根變得清凈聽得見你的聲音靠著彼此深深聯系著的根終於好不容易找到了小不點樹啊 希望能直接傳達 這份純真的心情那玉指 把纏繞在胸前荊棘的蔓藤徐徐解開你的聲音在耳邊溫柔地響起這個時候可以稍稍地 感受到平靜與安詳註:《爆發!櫻桃紅唇之吻》不是翠星石的角色歌,這首歌是KOTOKO演唱的一首歌,和翠星石沒有關系。請不要再認為這首歌是翠星石的角色歌了! 蒼星石角色歌《眠れる城》在夢醒前的國度我們總是 互相依偎著 歌唱各種陌生的未來 正在等待有朝能夠不帶迷惘地來到此處小鳥所傳授 歌聲的翅膀無法遺忘 溫柔而哀傷這片感情何時何地 培育而成的呢蒼綠嫩芽之中 擁你入懷這雙彎臂化為藤蔓 悄悄將你纏繞不願分離 lalala在這坐落無垠花園一隅的小小世界中 沉眠 埋葬摘落的花蕾 兩人掘著吊喪的土地 殘留些許餘溫僅求夢境一場 卻也如此真紅角色歌《無名森林》如果能夠生活在一個一年始終開滿了薔薇的花園那我們是不是也能夠在完全不會變老的情況下跨越時空而去呢?就像是那不愛說話的園丁般用他乾糙的手指整理土壤只為了創造美麗的事物不論是在春天裡甘美的黃昏時刻還是冬天裡那冰冷的床上同樣的夢境還是會降臨 但是心的感受 一定是不一樣就算鮮血染紅我的胸部我不會害怕那在周圍徘徊的野獸我會一直前進到我能抵達的地方也許有一天我會發現那其實是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我要不停地尋找那不知是是否在這里的明天我一定會抵達那裡就算知道了的既然在「會失去的東西」和「不能讓手的東西」兩邊選擇其中一物只會在心中深耕「寂寞」和「放棄」的話我要不停地尋找那不知道在何處的城堡我相信我一定會抵達就算那過程中將使我弄得全身是泥就算眼淚和嘆息會將我走過的道路變成沼澤但是 我已經不能夠回首了所以 請你牽著我的手 不要放開看著那宛如鏡子般平靜的暗夜中的水面可以發現 我們長久以來渴望的東西全部在裡面輕柔優雅地向我們招手那是叫我們過去水面的另一端嗎像這樣舍棄一切事物跳入那迷惑人的的幻影我還沒有軟弱到這種程度我要不停地尋找那不知道在何處的城堡就算我永遠無法抵達那徘徊的野獸的外貌其實就是自己的滿身是傷的姿態也不要難過因為真正的兩個人其實是還沒有出生的薔薇水晶角色歌《春蠶》獻上的犧牲品是唯一的戀情我的心染上紫之血色就將我囚禁於玻璃中吧在以缺陷裝飾而陰霾的世界中為了你掙扎在第一個春天出生夏季時已如殘燭一般不厭其煩的再次醒來水滴的嗚咽之中所有伸來的手指都當作是你而承受於高舉的喉頸上剝開贖罪刻印的龜裂傷痕封閉的繭擁抱著舞動的影子上弦月的照映下 指尖染上殷紅看不見的利針穿刺過背脊無法動彈只是為了身在此處仰望著你迎來了多少雨滴飲盡了多少花瓣不知輪回了幾度從白濁的嘔吐之中緊抓甘美搖曳的絲線像是飛舞天際般匍伏於地拖行的腳跟之上有著束縛繩痕的侵蝕存活過一個春天在冬季凍寒而死然後再次生於世間從白濁的嘔吐之中緊抓甘美搖曳的絲線像是飛舞天際般匍伏於地拖行的手肘與雙膝之上繩痕劃破的赤痕已乾涸若是將被絹絲絞縊願在無垢的外殼之中就煮沸吧 就燃燒吧僅存殘骸一片殘破的靈魂
⑶ 青年時期高更做過什麼工作
保羅·高更 ( Gauguin, (Eugene-Henri-)Paul ,1848-1903年)與塞尚、梵高同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Bretagne),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高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高割耳的悲劇。 這位充滿傳奇性的畫家,最令我們感動的是他在1891年3月,厭倦巴黎文明社會,憧憬原始與野性未開化的自然世界,嚮往異鄉南太平洋的熱帶情調,為追求心中理想的藝術王國,舍棄高收入職業與世俗幸福生活,遠離巴黎渡海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Tahiti夏威夷與紐西蘭之間的法屬小島),與島上土人生活共處,並與土人之女同居。在這陽光灼熱、自然芬芳的島上,高更自由自在描繪當地毛利族原住民神話與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強烈表現自我的個性,創作出他最優異的油畫,同時寫出《諾亞·諾亞》名著,記述大溪地之旅神奇的體驗。 1889高更自畫板畫現藏華盛頓美國國家畫廊高更一度因病回到法國,1895年再度到塔西提,但因殖民地政府腐敗,南海生活變調,高更夢寐以求的天堂不復存在,他在1901年8月移居馬貴斯島。當時法國美術界對他的畫風並不理解,高更孤獨病困,加上愛女阿莉妮突然死亡,精神深受打擊而厭世自殺,幸而得救未死。晚年他畫了重要代表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反映了他極端苦悶的思想。後來他在悲憤苦惱中死在馬貴斯島。英國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傳記為題,寫了一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以藝術的創造(月亮)與世俗的物質文明(六便士=金錢)為對比,象徵書中主角的境遇。 高更起伏多變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現實不可解決的矛盾,又由於受當時象徵派詩人的影響,使他作品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羅為難於理解。但是,他畫中那種強烈而單純的色彩,粗獷的用筆,以及具有東方繪畫風格的裝飾性,與他在大溪地島上描繪原始住民的風土人情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具有一種特殊的美感。20世紀以來,對原始藝術的再認識與研究極為盛行,更為藝術發展帶來新活力,高更是先驅者之一。他主觀感受強烈、色彩郁的作品,影響後來許多藝術家,更使世界人類產生無比的勇氣與喜悅。 愛情 英國藝術批評家瓦爾德馬·雅努茨扎克(Waldemar Januszczak)對高更的生平以及他離開法國的原因進行了研究。高更一直說他離開法國的原因是要去尋找「狂喜、平靜和藝術。」但根據雅努茨扎克的研究,高更此舉實際上是一次自我放逐,原因是他愛上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情成就了高更,使他得以躋身20世紀最有影響的畫家之列,因為他在玻利尼西亞找到了藝術靈感,畫出了一批傑作。 當曾是交易所經紀人的高更剛剛開始把作畫當正事來乾的時候,他瘋狂地愛上了17歲的美麗少女馬德琳·伯納德(Madeleine Bernard)。1888年夏天,高更經人介紹在朋厄溫(Pont-Aven)認識了馬德琳。朋厄溫是一個小鎮,自1860年以來,許多畫家在那裡聚居。 馬德琳是高更的朋友、藝術家埃米爾·伯納德(Emile Bernard)的妹妹,她甚至曾為埃米爾和高更當過裸體模特。格勒諾布爾博物館中至今還收藏著高更所畫的《馬德琳·伯納德肖像》。按照雅努茨扎克的看法,高更對馬德琳情深一往,但她對此卻無動於衷。 雅努茨扎克說:「高更喜歡她,但是又得不到她。在他的畫中,馬德琳長著尖尖的耳朵和眼睛,就像是一個魔鬼或是惡魔般的情人。」 1891年,心傷腸斷的高更終於遠走玻利尼西亞群島的塔希提,開始了嶄新的藝術旅程。 [編輯本段]年譜 1848 6月7日,保羅·高更出生於巴黎。父親克羅維斯是撰寫報紙專欄的自由主義激進家。母親亞莉妮是作家佛洛拉·翠斯丹的女兒。前一年姐姐瑪莉出生。(二月革命,路易·菲力浦退位,成立第二共和國。12月拿破崙就任總統。) 1849 1歲。拿破崙就任法國總統後,高更舉家逃離法國,乘船移居母親的娘家秘魯的利馬,航海中父親猝逝(10月30日)。母親帶著兩個女兒繼續航程到達利馬。(1月拿破崙解散共和派占優勢的議會。7月制定新的新聞法,壓制言論與出版的自由。高爾培畫《奧爾南的葬禮》。) 1855 7歲。祖父吉姆·高更去世,保羅·高更繼承其遺產,母親亞莉妮帶著高更和女兒從利馬回到法國,住在奧勒安。(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惠特曼發表《草葉集》。) 1859 11歲。進入奧勒安神學中學校。(米勒畫《晚鍾》。蘇伊士運河動工。) 1865 17歲。實習當船員,乘魯茲達諾號從盧阿瓦港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首次體驗航海經驗。(4月,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林肯遭暗殺,美國廢奴隸制度。馬奈的《奧林匹亞》在沙龍展出。) 1866 18歲。10月,擔任智利號船二等駕駛,航海世界一周。(康丁斯基出生。) 1867 19歲。7月,母親亞莉妮去世。12月駕駛智利號船航海回到法國。(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馬克思發表《資本論》第一卷。) 1868 20歲。入伍海軍當三等兵,加入傑洛姆·拿破崙號艦隊,從6月到7月巡航東地中海、黑海、愛琴海,9月至倫敦。(西班牙革命。柯羅畫《戴珍珠的女人》。) 1869 21歲。5月至7月巡航地中海與愛琴海。(馬蒂斯出生。) 1870 22歲。7月,在傑洛姆·拿破崙號艦上擔任水兵,參加普法戰爭,巡航北海。9月,同艦改名杜塞號,出入大西洋。(拉杜爾畫《巴迪紐爾的畫室》。) 1871 23歲。4月,從杜塞號退伍下船。監護人亞羅沙為高更找到在巴黎一家股票經紀商的工作。與同事艾彌·叔福奈克一起開始學畫。(盧奧出生。) 1873 25歲。11月20日,與丹麥籍女子梅特蘇菲·嘉絲結婚。熟練的工作處事經驗,使高更在此時已成為證券經紀公司交易的專家。(塞尚畫《弔死鬼之屋》。) 1874 26歲。8月,長男艾彌爾出生。經常參觀巴黎的畫廊與展覽會,並在杜朗·里埃及貝爾·坦基的畫廊開始購藏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巴黎舉行第一屆印象派畫展,莫奈的《日出—印象》參加展出。) 1875 27歲。冬天描繪《伊埃納橋的塞納河》。(法國制定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6 28歲。油畫作品《威洛里森林的風景》入選沙龍展。會見畢沙羅。(巴黎舉行第二屆印象派畫展。) 1877 29歲。長女阿莉妮出生。(俄羅斯、土耳其戰爭。高爾培去世,杜菲出生。) 1879 31歲。4月到5月,小立像參加第四屆印象派畫展。5月,次男克羅維斯出生。夏日休暇時畢沙羅一起到龐達凡度假作畫。(德奧同盟成立。愛迪生發明白熱電燈。杜米埃去世,克利出生。) 1880 32歲。以油畫七件、大理石胸像一件參加第五屆印象派畫展,作《裸婦習作》。(德朗出生)。 1881 33歲。以油畫八件參加第六屆印象派畫展。4月,三男詹爾奈出生。夏天與畢沙羅、塞尚在龐達凡度過。年底,決定專心作畫。(法國確立集會與新聞自由。畢加索、勒澤出生。) 1882 34歲。以十二件油畫與粉彩畫、一件胸像雕刻參加第七屆印象派畫展。(德、奧、意三國同盟成立。勃拉克出生。) 1883 35歲。1月,辭去巴黎股票經紀公司的工作,投身繪畫創作,每天作畫。12 月羅倫(波拉)出生,准備移居巴黎郊外的浮翁。(馬奈五十一歲去世,尤特里羅出生。) 1884 36歲。1月,與妻子和五個兒女一起移居浮翁。年底移居丹麥的哥本哈根,兼任法國商社代理人。(法國獨立藝術家協會成立。羅丹作《卡萊的市民》。莫迪利亞尼出生。) 1885 37歲。夏,與妻不和,妻子與四個兒女繼續住在哥本哈根,高更帶著次男克羅維斯回到巴黎。面臨經濟窮困狀態,持續作畫。(梵高畫《吃馬鈴薯的人們》,蒙克畫《病中的孩子》。) 1886 38歲。十九件油畫參加第八屆印象派畫展(最後一屆)。6月,首次到布爾塔紐,滯留在龐達凡。6月會見艾彌爾·貝納。11月回到巴黎見到梵高。12月,生病,住過巴黎的醫院。(秀拉畫《星期日午後的大嘉特島》,羅丹作《接吻》。) 1887 39歲。做陶器。4月,妻子來到巴黎,帶走克羅維斯。4月10日乘船到巴拿馬。到馬蒂尼克島罹患赤痢,11月回到巴黎。(英國殖民地議會創設。塞尚畫《大浴女圖》。夏卡爾、葛利斯出生。) 1888 40歲。從2月到10月兩度赴龐達凡,與貝納、拉瓦爾一起作畫,走向綜合主義。11月在梵高弟弟迪奧的籌辦下舉行首次個人展覽。10月20日赴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高共同生活。12月24日夜發生梵高割耳事件之後,高更回到巴黎。 1889 41歲。世界博覽會舉行期間,與印象派級綜合主義諸畫友舉行聯展,影響了那比派的年輕畫家。三度赴布爾塔紐作畫。4月至秋天在龐達凡作畫。畫《黃色基督》。(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埃菲爾鐵塔竣工。梵高畫《星夜》、《割耳自畫像》。) 1890 42歲。1月至6月在巴黎。准備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結果決定到塔西提島。象徵主義畫家們稱贊高更為新繪畫大家。結識奧里埃、魯東、卡利埃爾。(莫奈作《睡蓮》。梵高自殺。) 1891 43歲。2月,拍賣三十幅油畫籌得大溪地之行的旅費。3月赴哥本哈根會見妻兒。4月4日到歐洲各地,6月8日到達大溪地島,以大溪地少女杜弗拉為作畫的模特兒。(西伯利亞鐵路開始建造。那比派第一屆畫展。莫奈畫《麥草堆》。秀拉去世。) 1892 44歲。2月至3月在大溪地的巴貝杜醫院住院,學習此地的原始宗教。 1893 45歲。2月至4月視力衰弱無法作畫。5月回到法國。8月在奧勒安的叔父去世,高更接受其遺產。在巴黎畫室與女子安娜同居。11月在巴黎舉行個展,影響了那比派畫家。高更著手起草《諾亞·諾亞》手稿。日後作家查理士·莫理斯便依著這個手稿作了一個修訂本。高更抄錄修訂本的散文另成一書,並加上傳統毛利祭祀中的神話,完成《諾亞·諾亞》羅浮本。(米羅出生。) 1894 46歲。1月赴哥本哈根,與妻子最後會面。4月與安娜共赴布爾塔紐、龐達凡等地。11月回到巴黎,作一系列十大張與《諾亞·諾亞》有關的木刻畫。 1895 47歲。返回塔西提。莫理斯繼續修飾《諾亞·諾亞》,並在編輯上下功夫,以便配合高更的文章。 1896 48歲。健康不佳。為孤獨與寂寞感所苦。11月身體稍加康復開始作畫。高更為羅浮本追加附錄,名為《多變的事務》。(第一屆奧林匹克大會在雅典開幕。) 1897 49歲。得知女兒阿莉妮去世的消息,深為悲痛與絕望。描繪大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諾亞·諾亞》的片斷刊載於10月15日和11月1日出版的《白色雜志》半月刊上。 1898 50歲。2月,精神極端苦悶,自殺未遂。4月擔任大溪地巴貝杜公共土木事業局的事務員。畫《白馬》。 1899 51歲。1月失去事務員職位。畫《紅花與乳房》。6月在《崔峰》報社工作。8月自創《微笑》雜志批判殖民政策,鼓吹維護原住民利益。(海牙每一屆國際和平會議舉行。蒙克畫《生命之舞》。) 1900 52歲。病發無法作畫。3月以後,巴黎畫商伏拉德每月定額金錢匯給高更,購買他的油畫。12月,腳罹患濕疹入院治療。(中國發生義和團事件。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第二屆奧林匹克大會在巴黎舉行。弗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 1901 53歲。8月離開大溪地,移居馬貴斯、多米尼加諸島。在希瓦奧亞島的阿杜奧納建造「歡樂之家」小屋,落腳於此。《諾亞·諾亞》羽筆本在巴黎出版。(英屬澳洲聯邦成立。英女王維多利亞去世,愛德華七世即位。羅特列三十七歲去世。諾貝爾獎頒布。) 1902 54歲。8月,腳部濕疹惡化,心臟衰弱,考慮回法國治療,但未成行。島上發生紛爭。(西伯利亞鐵路開通。左拉去世。) 1903 55歲。5月8日心臟病發作死去。巴黎伏拉德畫廊舉辦高更畫展,巴黎秋季沙龍舉行高更追悼會。(巴拿馬獨立。畢沙羅七十三歲去世。) 1919 《諾亞·諾亞》首次譯成英文,由紐約尼可拉斯·布朗出版社出版。1924年巴黎Crés出版社印行《諾亞·諾亞——大溪地之行》一書。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