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一個月純利潤能有多少
① 開超市利潤大概多少
小型超市一般日營業額能達到1~3千左右,去掉成本,每天純收入大概1千,月收入在3萬左右。開超市的利潤因經營的商品類型而異,不同商品類型的利潤如下:
日化用品——品牌越大的日用品,毛利率越低,總體來說,日化用品的利潤大概有15%~30%。
糧油干貨——如果是社區型超市,難免銷售一些小量包裝的糧油商品,這類商品的利潤一般在20%~35%左右。
酒類——酒類商品可以分為白酒、紅酒和啤酒,不同的酒毛利都各不相同。但是一般超市都只銷售白酒和啤酒,利潤在25%~50%左右。
其他用品——為了更彰顯便利性,超市還會銷售一些小的日雜用品,比如小夾子、文具和水杯等。這類商品看上去雖然不起眼,但是毛利普遍較高,能達到40%~70%左右。
② 食品超市純利潤大約在多少
摘要 開超市的利潤空間在7%~70%之間。
③ 開便利店的利潤一般有多少
一個正常規模的便利店的月營業額一般在16萬元左右,毛利率通常為35%,按照此標准計算,那麼其每月毛利就是5.6萬元。而大部分便利店的成本分別為:租賃費0.8萬元,人工工資0.9萬元(按3名員工來計算)0.9萬元;水電雜費0.1萬元;所以,一個普通規模大小的便利店月凈利潤為3.8萬元,因此,一家便利店的年利潤多在45.6萬左右。
1.據業界專業人士透露,想要增加便利店的利潤,比較有效的方法還是對於其投資或者是經營成本進行控制。首先在便利店位置的選擇,經營者們尤其需要慎重。像人流量、消費水平及消費潛力、房租價格等都需要做詳細了解,因為便利店的毛利基本都在30%左右。
2.便利店除了商品差價里的利潤,還有很多附加功能,例如收發快遞、支付水電煤氣費、幫人送貨上門等等,每一項便民服務都可以收取相對的利潤。另外現在有很多便利店會採用線上線下聯合互聯網購物平台(美團、餓了么、網上外賣),網上訂單也是一項利潤。
3.近些年來市場經濟有了充足的發展,便利店由於起步門檻低,前期投入少,規模小,易操作等優勢,受到了不少中小創業者的青睞。開一家便利店並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當然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努力學習相關的知識,比如地址的選擇,商品的陳列設計,進貨的渠道等等,在各個方面都力爭做到比較好,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樣一來,便利店的利潤便很快能夠提升上去。
1.便利店是指通常占據著良好的位置,以食品為主,營業時間長,商品品種有限的一種零售形態。客戶光顧便利店,為的是補充物品,而且經常是在下班之後或閑散時間光顧。汽油、牛奶、雜貨、報紙、蘇打飲料、香煙、啤酒和快餐食品是便利店的走俏商品。該業態最早起源於美國 ,繼而衍生出兩個分支,即傳統型便利店與加油站型便利店,前者在日本,中國台灣等亞洲諸國及地區得以發展成熟,後者則在歐美地區較為盛行。便利店 ,在日本等地區又稱為CVS(從英文conveniencestore縮寫而來),緣起於美國,通常指規模較小,但貨物種類多元、銷售民生相關物資或食物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附設商店,通常位於交通較為便捷之處。便利店有時被當作小型超市。
2.便利店的興起緣於超市的大型化與郊外化,超市的變化體現在距離、時間、商品、服務等多諸方面:如遠離購物者的居住區,需架車前往;賣場面積巨大,品種繁多的商品消耗了購物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賬時還要忍「受大排長龍」等候之苦,以上種種使得那些想購買少量商品或滿足即刻所需的購物者深感不便。於是人們需要一種能夠滿足便利店購買需求的小超市來填補空白。
④ 超市利潤一般是多少
超市利潤一般都在20%,這主要看你經營什麼產品。
超市的整體毛利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有些物品利潤還可以,比如毛巾、零食等達到30%左右,有些較低的如大米、香煙、水等,只有10%左右利潤,但利潤低的物品銷量大,是超市的主要利潤來源。
超市開得越大,成本越低,因為超市夠大,有人會主動為你鋪貨,賣完再結帳,這樣節省下投資購貨的資金。但煙、酒、糧食類一般沒有人會鋪貨,需要自己去購貨的。以一個二百至三百米方的超市來算的話,投資在三十萬左右,每年正常利潤應該在十五萬至二十萬。
在目前的市場上,小型超市的毛利潤一般平均在18—25%之間。當然這里沒有統一的標准,有的夫妻店小超市,毛利潤可能10%都不到,有一些品牌連鎖超市毛利潤甚至高到30%以上。
這與超市地理位置,品牌知名度,以及商品進貨渠道,進貨價格等,都有很大關系。所以取個平均值,基本就是20%左右。那麼一個營業額每天5000元的超市,毛利潤一個月在30000元左右。
超市成本
一般超市成本主要在房租,人工,稅收,水電這幾個主要方面。先說房租,按照一線城市標准,每天銷售額5000元左右的超市,面積應該在50平方左右,房租一個月在5000元左右;人工一般需要3個人,一個月在10000元左右,水電人工500元左右,這樣計算下來,一個超市月運營成本在15500元。
⑤ 小超市的一個月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其中的利潤情況要根據銷售額構成來分析,因為小超市經營的商品不同,利潤也會有不同。如果一個小超市能做到日均營業額7000-8000左右,超市商品的毛利率一般在5-20%之間;扣取日常開支後最多剩下5%的利潤,即是每日可以賺取350-400元,一個月利潤有10500-12000元,這是一個不錯的收益。
總體來說,開小超市的利潤比打工好。但是想要開好小超市,首先要准備好開店資金,大約需要20萬左右。而且還要選對地方,最好選擇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這樣就比較多客戶進店消費。如果真的開店,前期是需要了解好行情等各方面的事情。
拓展資料:
利潤(Profit)指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的余額,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現。
簡介
利潤的實質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
公式
如果以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潤,那麼,隨著錢轉化為利潤,則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就進一步變成W=k+p,亦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
剩餘價值這個范疇明顯地反映了資本同勞動的對立,因為它是可變資本的增殖額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而利潤這個范疇,似乎意味著資本自身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新價值來。這種顛倒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
首先,因為資本家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c+v)轉化為成本價格,從而掩蓋了不變資本(c)同可變資本(v)之間的本質區別;其次,因為勞動力價格轉化為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報酬,所以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實質上同勞動者的勞動要素無關,而只是預付總資本的產物;
最後,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以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為前提,即藉助於利潤率,才把已轉化為成本超過額的利潤,進一步轉化為預付成本在一定周轉期間內超過它自身價格的余額。
在現實生活中,產業廠商通常也是從既定的利潤率水平出發,然後以利潤率乘預付成本得出預期的利潤量,而它並非主觀幻覺之物,而是客觀上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東西。科學的論證和實踐表明:這個利潤量其實是由可變成本所帶來的增額。總之,剩餘價值是內在的本質或實體,而利潤則是外在的現象或形式。
⑥ 開個200平米的超市一個月掙多少錢
摘要 超市做的好,一個月可以20-40萬的收入,毛利率要到25%,凈利潤率 10%左右,主要看管控能力
⑦ 我是開小超市的,一個月的營業額5萬多一點,大概一個月能賺多少錢謝謝!
超市的毛利潤
所謂的毛利潤就是貨物的銷售差價,在目前的市場上,小型超市的毛利潤一般平均在18—25%之間。當然這里沒有統一的標准,有的夫妻店小超市,毛利潤可能10%都不到,有一些品牌連鎖超市毛利潤甚至高到30%以上。這與超市地理位置,品牌知名度,以及商品進貨渠道,進貨價格等,都有很大關心。所以取個平均值,基本就是20%左右。那麼一個營業額每天5000元的超市,毛利潤一個月在30000元左右。
超市成本
這個就比較復雜一些,一般超市成本主要在房租,人工,稅收,水電這幾個主要方面。先說房租,按照一線城市標准,每天銷售額5000元左右的超市,面積應該在50平方左右,房租一個月在5000元左右;人工一般需要3個人,一個月在10000元左右,水電人工500元左右,這樣計算下來,一個超市月運營成本在15500元。
純利潤
通過上面的計算,大家都很清楚了,如果按月計算,一個每天銷售5000元的小型超市,一個月純利潤在15500元左右。那是不是這個超市一年純利潤就是18.6萬呢?不是這樣,這里還有損耗,促銷,還有資金運營成本等。也就是說,目前像這樣的小超市,一年純利潤15萬計算,這樣就比較靠譜一點。
⑧ 小超市日營業額7000-8000左右,月純利潤有多少
小超市日營業額在7000~8000左右,月純利潤可能在1萬到2萬之間。因為超市的商品是有著競價的,並且還有著房租以及水電費,每天收入7000~8000,可能真正的純利潤只有幾百塊。並且超市中還有著員工,你也需要付員工工資。從中可以看出開一個小超市賺的錢並不是特別的多,一般是走薄利多銷的途徑的。
不要看著別人的商品賣了多少錢,可以看一看這個商品的進價有多麼的貴。若你想開一個小超市,就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要那麼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