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貿一年賺多少錢
『壹』 才入行的外貿業務員一般能拿多少年收入
很少。
因為你沒有經驗,能馬上作出業績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這也取決於公司,有的是提成,有的是獎金,不過剛剛入行的很少收入很多的。
第一年一般在1600-3000之間
『貳』 外貿業務員的工資一般多少
外貿業務員的工資從3000-10000元不等,更高的年薪有5萬-10萬元。
外貿業務員的工資組成主要是以「底薪+提成+獎金」的模式。底薪其實只佔極少一部分,而提成+獎金都是和訂單業績掛鉤,所以外貿業務員的工資收入是兩極分化的。
有人拿著微薄的底薪,省吃儉用,過著拮據的生活。
有人拿著高額的提成,隨心所欲,過著快活的日子。
兩者都同樣是外貿業務員,除了自身的努力,個人的能力,所處的資源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工作時間,因為外貿業務員所做工作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時間去積累經驗,都需要時間去歷練總結。
(2)做外貿一年賺多少錢擴展閱讀:
一個外貿業務員會經歷4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的薪資也會有巨大的差別。
1、第一階段:應屆畢業生初入職場,能拿3000-4000元底薪(相較於其他銷售,外貿業務員的底薪起步是比較高的,這也就成為了很多人選擇做外貿業務員的原因)。
這個階段是熟悉產品、熟悉流程、學會初步跟單,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學習階段,也是最難熬的階段。這種時候,只能「靠自己」。
向老業務員學習經驗,仔細觀察同事每天的工作,如何與客戶交流,如何接待客戶。網上學習各種外貿干貨知識。經驗和知識一樣,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能嫌煩,更不能嫌慢。
2、第二階段:工作半年至2年,基本就可以和老闆要4000-5000元的底薪了。
這個階段是正式進入外貿流程的實踐和操作階段,包括單證、跟單、詢盤、復盤、直至獨立操作訂單。這個操作少則一年,多則2年。
這個階段,就要學會主動開發客戶。可以通過展會、B2B網站、社交軟體等去尋找潛在客戶,逐步分析客戶,運用技巧去完成訂單。
3、 第三階段:工作3年以上(3-5年), 底薪基本就在5000-8000元了。
這個階段是正式成為一個成熟的外貿業務員,。通常是外貿業務員的黃金時代,對女生而言尤其珍貴。
這個階段,就是「拼」!拼客戶,拼市場,拼訂單。通常付出的多,得到也多!除了收獲不錯的收入,也會積累很多好同事、好客戶、好供應商等資源。
4、 第四階段:「瓶頸期」 ,在這個階段,當業績達到某一個穩定量之後,如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業績便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面對如此職場困惑,建議分析和了解自身特點之後根據特點和興趣來完成職業定位。
『叄』 外貿出一個櫃賺多少錢
一個櫃價值基本在6萬美金左右。 但是一般來說,一個櫃,指的是20尺集裝箱 一個20尺櫃,正常可以承載21.8噸的貨物。 當然,這個重量只是一個參考值,有兩個參數會限制這個值: 1)根據貨物的密度或者尺寸不一樣,裝櫃的重量也有不同。
2)根據發貨和到貨港口的限重情況,裝載重量也會有所不同。 你需要根據你的貨物情況和出貨港口情況,具體詢問一下當地的貨代
拓展資料:
1、外貿公司(Foreign Trading Company)是指有對外貿易經營資格的貿易公司,它的業務往來重點在國外,通過市場的調研,把國外商品進口到國內來銷售,或者收購國內商品銷售到國外,從中賺取差價。
2、外貿公司做一些沒有進出口權單位的進出口代理,收取代理費。 這一系列貿易活動首先是要在有進出口權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整個過程中要通過的環節一般是海關、商檢、銀行、外管局、退稅科、國稅、政府主管部門等。
3、外貿公司的業務范圍總體分為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作為個體戶或小公司來說,一般不適宜從事技術貿易,而貨物的進出口貿易中的一些商品如糧食,是由一些指定公司專營的,個人不允許經營。而對於傢具、家電等佔用資金大、售後服務復雜的業務,對個人也不適宜。
4、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貿易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和國家統負盈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體制經歷了由指令性計劃管理到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由經營權高度壟斷到全面放開、由企業吃國家「大鍋飯」到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轉變。
5、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外貿體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單一計劃管理體制,下放外貿管理權和經營權,實行外匯留成制度並建立外匯調劑市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使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新的經營主體進入外貿領域,打破了國有外貿企業的壟斷。此後,中國推行了外貿經營承包制,用指導性計劃逐步取代指令性計劃。按照國際貿易通行規則,建立了出口退稅制度
『肆』 普通外貿公司的利潤一般在多少啊
這個需要根據行業和產品決定,是沒有具體價值。一般外貿公司通過改變訂單來賺取差價。普通公司將利潤控制在20%,這對於傳統產品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而對於傳統製造產品來說,最低利潤將是10-15%;高新技術企業或資源性產品利潤翻番,利潤也正常;也有一些外貿公司不盈利,靠出口退稅賺些錢。畢竟,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越來越多的公司都是這樣。
拓展資料:一.外貿的特徵及目的
1.目的:對外貿易管制是為了發展國民經濟,保護國民經濟利益。對外貿易管制有時也被用來實現國家的政治或軍事目標。國家實現對外貿易管制,同時也實現國家職能。
2.特徵:貿易管制政策是一個國家對外政策的體現;貿易管制不時會有所改變;對外貿易管制是以實現國內外政策目標為基礎的;對外貿易管制是國家管制;對外貿易管制是國家的一種強制性行政行為;對外貿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屬於強制性法律范疇。
二.外貿的競爭模式
1.價格競爭
價格競爭是一種依靠低價爭奪銷售、佔領市場、擊敗競爭對手的競爭形式。當一個國家或企業和另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產品在性能、效用、樣式、裝潢、提供的服務、生產者的信譽、廣告等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或冷漠,國家或公司只銷售貨物的行為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為了吸引顧客,要使自己的產品與市場接軌。競爭的影響可以通過產品功能或外觀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事實上,在我國的外貿企業中經常出現抄襲的現象,無疑使企業陷入惡性價格競爭。
2.非價格競爭
非價格競爭是指在產品價格以外或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用產品、銷售服務、廣告等營銷手段的有形和無形差異,銷售產品並參與市場競爭的非價格形式。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單靠價格競爭難以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生產力的提高,使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非價格競爭已成為擴大商品銷售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有:(1)採用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包裝和外觀風格等;(2)提供優惠的售後服務。(3)通過廣告、商標、營銷手段造成公眾心理差異。非價格競爭是壟斷競爭的一種重要形式。
『伍』 開外貿公司一年能賺多少
一個5-10個員工的私營食品進出口公司,已有固定客戶,一年出去各種費用,估算老闆可收入20-50萬之間。
『陸』 做外貿一年到底能賺多少
呵呵 ,少則1w,多則幾十萬吧
『柒』 我想知道做外貿業務員的工資待遇
其實現在外貿真的很難。退稅低了,rmb升了,客戶越來越狡猾了。真不推薦你現在入行。
如果你非要入,我從事外貿數年來的經驗:做外貿業務員,老客戶一般沒提成,有也很低很低。新客戶,一般銷售額的1%到3%。有的公司按純利潤的10%-15%,看上去很美,但算的時候讓你大跌眼睛——算來算去,一筆生意純利甚至是零或者負——全憑老闆一張嘴。
所以說,看你個人了吧。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不懂的可以再發消息問我。
管吃住的話,基本上底薪就等於1500了吧。雖說可能不如給你1500你自己去吃住的舒服。不過好歹能過日子了。基本上業務員,我這邊底薪是1500到3500的樣子,做的好的底薪只是叫稅,但做的不好,還是靠底薪啊。
以上轉自
網路知友
貓之領主
『捌』 做外貿一年能掙40萬嗎
外貿裡面可以掙40萬的除了老闆就是業務
外貿業務一般是底薪+抽成+其他獎勵(開發獎,利潤獎,大客戶獎等等)
正常情況下業務員的底薪在2000-6000居多,主管或經理高三五千塊,根據地區和行業不同,也就是底薪基本不會超過10萬/年,
如果要掙到40萬/年,我們以外貿行業比較常用的按營業額1%計算,也就是個人需要業務量至少做到300-400萬美金,才可以拿到20-30萬。 有的公司利潤率比較高,按利潤抽成,可能做100多萬美金就可以拿這個數。
以上是正規的靠自己打拚,
另外,在外貿行業可以掙40萬的崗位還有大公司的采購和QC,你們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