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鱖魚一個月能吃多少東西

鱖魚一個月能吃多少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6-30 21:57:10

『壹』 桂魚養值

桂魚又名鱖魚,桂魚種的放養時間一般6月份,放養規格要求在6-10公分為宜,其好處是放養成活率高和生長速度快。一般每畝放養量500-800尾。
目前桂魚養殖可分為3個階段:魚苗培育階段、魚種培育階段和商品鱖魚養殖階段。魚苗培育階段為出膜後3-20天左右,養成3厘米的夏花,這一階段在苗種場完成。魚種培育階段是把3厘米夏花培養成6-8厘米左右大規格魚種,培育時間為7-15天。這個階段是商品鱖魚養殖的關鍵。我地普遍採用土池培育和網箱培育兩種方式。
1、土池培育
池塘面積一般1畝左右,水深2米,每畝放養3厘米鱖魚夏花1萬尾左右。
(1)投喂式培育法:就是根據鱖魚的日攝食量(或日攝食尾數)來投喂餌料魚。這種培育方法夏花鱖魚的密度可大些,一般畝放1.2萬尾。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進水時應設置過濾網片,防止兇猛魚類進入。鱖魚夏花剛下塘,水位淺一些,以60厘米為好,以後隨個體的增大,水位逐步增加到1.5米左右。投喂餌料魚時,應做到定時定位,在鱖魚苗3-6厘米期間,日投喂餌料魚以每尾鱖魚4-8尾計算,餌料魚體長不超過鱖魚體長的55-60%;6厘米以後,日投喂餌料魚4-5尾,其體長不超過鱖魚體長50-55%。下塘7天後,用0.7PPM的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1次,主要防治車輪蟲與斜管蟲病。
(2)套養式培育法:指在放養鱖魚夏花之前先培養好適口餌料魚,再放養鱖魚苗,使鱖魚和餌料魚同塘生長。這種培育法一般畝放養3厘米的鱖魚0.8-1萬尾,餌料魚的放養量為每畝70萬尾左右,並嚴格控制餌料魚的體長不超過鱖魚的55-60%。這種培育方法應注意水質 管理,放養初期60厘米水位,放養後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25厘米左右。最後使池水保持在1.5-1.8米。疾病防治同上。
2、網箱培育
網箱面積為2-6平方米,其長、寬、高的尺寸為2米×1米×1米或2米×2米×1米或3米×2米×1米,用竹、木固定在水質較好的池塘或外盪,敞口,網箱口高出水面20-30厘米。網箱材料選用40目的尼龍網片,放養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400-800尾,經7-15天培育成6-8厘米的大規格鱖魚種。在培育管理中,要做到經常洗箱、換箱,保持箱內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投喂餌料魚方法及數量同土池培育。疾病預防可用3PPM的硫酸銅或3%食鹽水浸洗,4.5厘米以前每2天浸洗1次,4.6厘米以上每3天浸洗一次。
無論是土池培育或網箱培育鱖魚魚種,都應注意下列問題:(1)放養的3厘米左右鱖魚夏花,都要經過3PPM硫酸銅或3%食鹽水浸泡5-10分鍾。(2)培育過程中要配備增氧設備,發現浮頭立即增氧。(3)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定時檢查鱖魚種的攝食、生長和餌料魚的消長情況,隨 時補充餌料魚的數量和調整其規格。
三、養成技術
鱖魚成魚養殖是把3厘米的鱖魚苗或6-8厘米的魚種飼養成體重500克左右的商品魚。這一過程所需時間180天左右。飼養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餌料魚是否充足、適口,水質是否良好,管理是否得當。目前養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主養,成魚塘(小水庫)混養,網箱養殖等。1、池塘主養鱖魚
(1)池塘條件:要求池底硬,少淤泥,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無生活與工業污水流入,沒有配備餌料魚池塘的面積不宜過大,一般1-3畝。配備餌料魚池塘的條件下,面積2-5畝為宜。放養前,池塘要經常規方法清塘消毒,殺滅各種病害生物和病原 體。注水後,在鱖魚苗種下塘前1-2天,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一 次,殺滅水中寄生蟲,以提高鱖魚(特別是夏花)的成活率。
(2)魚種和餌料魚消毒:放養的鱖魚魚種和搭養品種暫養容器中,用3PPM的硫酸銅溶液或3%食鹽水或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5-10分鍾,定期投喂的餌料魚也用此法消毒,防止病原體從放養魚種和餌料魚中帶入養殖池塘。
(3)放養方法:目前普遍採用的放養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直接放養3厘米鱖魚魚種。以當地鱖魚夏花養殖一周年成商品魚,廣東鱖魚夏花當年可以上市。每畝放養密度2000尾左右,前期養殖方法同土池培育鱖魚魚種,以後投喂餌料魚為主。這種方法工作簡便,節省勞力和池塘,但是由於魚種放養的規格小,成活率一般只有50%,把握性差。
②放養6-8厘米大規格鱖魚魚種。這種方法適應於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戶,一般畝放1000-1200尾。優點是成活率較高,一般在85-90%,生產把握性大。
③放養一齡鱖魚魚種,規格50-100克/尾,每畝放養500尾左右,放養規格要求基本一致,畝搭養200尾左右的花、白鰱,200尾左右的老口銀鯽,不宜搭養草魚、青魚、鯉魚等,利用冬季收購小魚種暫養於池塘中。
(4)投飼方法:喂養鱖魚的飼料魚來源有人工飼養和野生魚類採集,對餌料魚的要求一要活,二要大小適口,三是無硬棘,四要供應及時,要盡量達到上述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①飼料魚品種,凡是沒有硬棘的小魚蝦和小泥鰍,都可以作為鱖魚的餌料魚,但從來源、經濟、喜食等方面考慮,應選擇鯪、鯽、鰱、鯿魚苗種較好。
②飼料魚的規格,應根據鱖魚各個不同的生長階段,投喂相應的餌料魚。(見下表)

鱖魚養殖投喂餌料魚規格
鱖魚體長(厘米) 飼料魚體長(厘米)
3-14 1.5-5
15-20 3-6.5
21-25 4.5-7.5
26-30 6-9
31-35 7.5-15
③飼料魚的投喂量,把3厘米鱖魚(體重0.5克)養成500克左右的商品魚,每日飼料魚投喂 量從占體重70%開始,逐步減少到8-10%,全年餌料系數4左右。放養1令鱖魚魚種塘,飼料魚的日投量從8%逐步降到5%,立秋到白露期間保證飼料魚足量投喂,全年飼料系數在5左右,分月投喂餌料魚計劃可以參照下表進行:

1齡鱖魚種養殖飼料魚分月計劃投喂表
月 份 佔全年計劃投飼量%
4 4
5 8
6 10
7 12
8 18
9 30
10 10
11 5
④投飼技術,根據養殖方式和規模、產量指標及收獲時間安排,預先制訂飼料魚的生產和訂購計劃,包括供應的時間、品種、規格和數量;根據鱖魚生長的需要,定期投喂餌料魚,一般3-5天補放一次,使池塘中的飼料魚經常保持一定的密度,保證鱖魚每天能吃飽,在不超出池塘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盡量多投放飼料魚,讓其在池塘中邊消耗邊生長。
⑤飼料魚的配套生產,每養成1尾500克鱖魚,約需消耗飼料魚4000-5000尾,重2-2.25千克。養殖1畝鱖魚,需要配套3-4畝的飼料魚。飼料魚放養密度比常規苗種培育增加1-2倍 ,採用高密度培育、逐步拉稀、分期投喂的方法,保證飼料魚從數量上滿足要求,規格上同步增長。
⑥日常管理,一是要求早晚各巡塘一次,檢查飼料魚是否充足和攝食情況及是否浮頭,發現浮頭及時解救。二是要檢查水體透明度,保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三是定時加水、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四是定時施用生石灰,每畝每次10公斤,調節水體酸鹼度。
2、成魚塘(小水庫)混養鱖魚
一般畝放6厘米左右大規格的鱖魚種或1令鱖魚種20-30尾,同時畝放養100-200尾的老口銀鯽魚種(銀鯽自繁產生的苗種正好是鱖魚的適口飼料)。這種養殖方式是充分利用池塘天然野生的小雜魚,一般不需要專門投喂餌料魚,每畝可產10公斤左右的商品鱖魚,可提高池塘的經濟效益。池塘套養鱖魚後要注意不能再搭養黑魚,發生魚病後,不能用敵百蟲防治,水質管理應進一步加強。
3、網箱養殖鱖魚
(1)網箱的設置地點:水質清新,無污染的水庫、湖泊、河流都可設置網箱養鱖魚。設置網箱的水域要求透明度大於40厘米,水深2.5米以上,長年有微流水,水庫不能選擇庫灣,設箱地點不能有沉水植物。
(2)網箱結構:網箱面積為5-20平方米,製成長方形,箱高2米,網箱材料一般為聚乙烯,網目大1-2厘米,敞口。網箱周圍及四角用毛竹、木樁固定,使箱體高出水面30厘米。
(3)放養規格與密度:放養體長8厘米左右的大規格鱖魚種,其密度為20-25尾/平方米;放養50-100克左右的一齡魚種,密度則為15-20尾/平方米。
(4)進箱時間:當年大規格鱖魚種應盡可能在7月上旬前進箱,一齡鱖魚種應在3月份進箱。
(5)飼料魚規格和密度:飼料魚的放養規格應與網箱中鱖魚相匹配,一般5.5厘米或5-7克,放養密度為800-1000尾/平方米,以後逐次投放,方法同池養鱖魚。
(6)日常管理:
①調節水質。網箱養鱖魚要配備增氧設施或沖水設備,遇天氣悶熱、連續陰雨時,要開增氧 機或沖水增氧。
②巡箱洗箱。每天早、中、晚巡箱,每10-15天洗箱一次,以維持箱體始終處於正常形狀,保證箱內水質清新,水體流暢,防止網破逃魚。 ③防止洪水、台風和暴風雨襲擊。在惡劣天氣多發季節,注意收聽氣象預報,及時做好網箱的安全、加固工作。
④防魚病。魚種入箱前要用3-4%食鹽浸洗5-10分鍾。平時網箱內要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或漂白粉掛袋預防疾病,葯袋要掛在上風頭。每周要用塑料薄膜裹住網箱,潑灑食鹽水使箱內呈3-4%濃度,浸泡10分鍾。飼料魚入箱前也要用4%食鹽水浸泡10分鍾。
經過5-6個月的飼養,投放當年大規格鱖魚種,年終可長至0.4-0.5千克,成活率可達80%,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鱖魚1千克。投放50-100克一齡鱖魚種,年終每尾可達0.5-0.7千克,成活率為90%左右,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鱖魚1.5千克。
四、主要病害的防治
1、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體:柱狀屈橈桿菌。
症狀:病魚鰓絲腐爛發白,鰓上常附著污泥和粘液。病魚獨游,體色發黑,體形消瘦。每年4-8月為發病流行期,危害各個生長階段的鱖魚,尤其是魚種。
防治方法:
(1)漂白粉1PPM全池潑灑,間隔24小時再潑灑一次。其他含氯制劑也可使用,使用劑量和方法參照其說明書。
(2)畜用紅黴素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1-0.3PPM濃度。
2、水霉病
病原體:水黴菌
症狀:魚卵、魚苗、魚種和成魚階段均可發病,主要是由於操作不慎,魚體受傷嚴重,又未及時進行消毒,以致黴菌進入傷口所致。肉眼觀察可見病魚體表和背鰭硬刺頂端有白色絮狀物的菌絲體。
防治方法:對魚苗、魚種用3%左右食鹽浸洗5-10分鍾。
3、纖毛蟲病
病原體:斜管蟲、車輪蟲。
症狀:病魚體色變黑,游泳異常,急躁不安並失去平衡而在水中打轉翻滾。顯微鏡檢查發現大量蟲體。
防治方法:
(1)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7PPM濃度。
(2)病魚可用四千分之一濃度的福爾馬林浸30-60分鍾或3%的食鹽水浸10-15分鍾。
4、粘孢子蟲病
病原體:微山尾孢蟲。
症狀:打開鰓蓋,有大量微山尾孢蟲的大胞囊在鰓絲和鰓弓上,鰓上粘液較多,大量寄生引起鱖魚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潑灑B型滅蟲精,使池水達到0.075PPM,隔天一次,連用三次。
5、指環蟲病
病原體:指環蟲。
症狀:鰓絲暗灰色,而且粘液增多,游動緩慢,鏡檢有指環蟲寄生。
防治方法:
(1)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魚種10-30分鍾,可殺死指環蟲。
(2)用0.075PPM的B型滅蟲精全池潑灑,隔天一次,連續2-3次。
6、錨頭鰠病和鯴病
病原體:錨頭鰠、鯴。
症狀:肉眼觀察可見體表寄生錨頭鰠或魚鯴。
防治方法:
(1)魚種放養前生石灰帶水清塘消毒,能有效殺滅錨頭鰠幼蟲和鯴的卵塊、幼蟲和成蟲,達到預防目的。
(2)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病魚1-2小時,可殺死全部幼蟲和大部分成蟲。
(3)用0.075PPM的B型滅蟲精全池潑灑,隔天再潑一次。
7、暴發性傳染病
病原體:初步查明是病毒
症狀:病魚嚴重貧血,鰓及肝臟的顏色蒼白,並伴有腹水,肝臟有淤血點,腸內充滿淡黃色粘稠物。流行時間7-10月,死亡達70-80%。
防治方法:目前尚沒有特效的防治措施。只能堅持不從疫區購買苗種,在發病季節及時預防細菌、寄生蟲感染,保持水質優良、穩定等方面綜合預防該病的發生。針對這一情況,2001年技術人員提倡購買本地苗種,避免該病的發生;如果購買廣東鱖魚種,應減少放養密度,畝放800-1000尾左右,同時在池塘中種植沉水植物,吸收池塘中有機物營養,改善水質。結果,今年菱湖鱖魚養殖的成活率明顯提高。
五、鱖魚養殖的新品種——斑鱖
斑鱖與大眼鱖和翹嘴鱖的最大區別是個體較小,體色較暗,一般為暗褐色,體表有較多的大黑斑,體形較延長;而大眼鱖與翹嘴鱖的體色大多呈黃褐色,身體具棕色斑點或斑塊,斑塊比斑鱖小而少,身體比斑鱖高。斑鱖分布廣泛,但生長速度較慢,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需3-4年才能長到商品規格(500克)。近年來斑鱖國內消費市場比翹嘴鱖每公斤高出10-20元,出口韓國每公斤售價可達200元/公斤,今年菱湖區有養殖戶進行育種和試養,養殖方法與鱖魚相同,該品種的養殖前景主要取決於國內的消費市場和韓國的需求量。

『貳』 一斤桂魚一天應吃多少料魚

平均1斤左右的桂魚,16000條,一頓可以吃140斤飼料,平均單條一頓吃8.75g飼料,一天的話看你餵食的次數而定。

『叄』 桂魚的生活習性

1、環境:桂魚為底層魚類,生活在靜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庫中,尤以水草豐盛的淺水湖泊為多,白天一般潛伏於水底,夜間四處活動覓食,有打穴作窩習性,不喜群居,生活適宜水溫為15-32℃,在水溫7℃以下時不大活動和攝食。
2、食性:桂魚是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終生以小魚、小蝦為食,剛孵化出的鱖魚苗即能捕食其他魚苗,體長0.7厘米的鱖魚能捕食體長0.35厘米的其他魚類,體長31厘米的鱖魚可捕食體長15厘米的鯽魚,食量較大,通常飽食時食量可達自重的10-15%。
3、生長:桂魚在江河中生長較慢,在長江流域,據測定1齡魚平均體長17.5厘米體重119克,2齡魚23.6厘米300克,3齡魚32.8厘米812克,4齡魚42.5厘米1526克。
4、繁殖:桂魚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8月繁殖產卵,6月為盛產期,適宜水溫22-30℃,產出的卵為漂流性卵,能粘附在水草上,雄性一冬齡成熟,雌性二冬齡成熟,屬多次產卵類型。

『肆』 一條鱖魚一年吃多少小魚

一般情況下是7300克。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一條鱖魚平均一天的小型魚類攝入量在20可左右,一年按照365天計算即為7300克。

『伍』 鱖魚吃什麼,能吃多大的魚

鱖魚是一種吃肉的魚。野生的鱖魚生活在河流、池塘等淡水流域之中,將水中的其它小魚,比如鯽魚、餐條魚等作為自己的食物。它們還能吃小蝦、小青蛙、水生昆蟲等其它的食物。人工養殖鱖魚的時候,可以主要給它們吃飼料魚。最好用體型小、身體細長、容易被吞食的魚作為飼料魚。除此之外,也可以喂一些蚯蚓、小蝦等食物。


一、鱖魚吃什麼

鱖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在我國的分布十分廣泛。鱖魚是一種典型的肉食魚類,它們主要的食物就是各種肉類。野生的鱖魚生活在河流、池塘、湖泊等地方,它們捕食的主要是水中的其它小魚,比如鯽魚、餐條魚等。隨著鱖魚體型增大,它們可以捕食到的魚類也越來越多。除了魚類之外,鱖魚還可以捕食其它一些動物,比如小蝦、青蛙以及各種水生昆蟲等,都可能成為鱖魚的食物。
另外,鱖魚是能人工飼養的,在飼養的時候同樣得給它們吃肉食。最常見的就是飼料魚,需要選擇體型比較小的、身體形狀細長、容易被吞食的小魚作為飼料魚。可供選擇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小鰱魚、小鱅魚、小鯪魚等,都是很常見的飼料魚品種。除了這些魚之外,也可以喂鯪魚吃小蝦、蚯蚓等,不過這幾類都不是最主要的食物。

二、鱖魚能吃多大的魚

上面已經介紹過,鱖魚主要就是吃肉的,各種魚是它們主要的食物。野生的鱖魚所吃的魚一般比自身的體型小,它們捕食的一般是體型比較小的魚,有時候鱖魚可以一口吞掉它們。不過,有時候鱖魚也可以吃掉跟自己體型差不多的魚。而人工養殖鱖魚的時候,也可以將體型較小的魚作為它們的食物;在給鱖魚喂比較大的魚時,最好將其先處理一下,弄成小塊再投喂。

『陸』 一斤桂魚一天應吃多少料魚

可以的,桂魚人工養殖可投喂顆粒飼料. 鱖魚又叫桂魚、季花魚等,屬鱸形目,鱖魚屬,其分布很廣,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鱖魚肉嫩、刺少、味美、營養豐富,是席上珍餚,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柒』 鱖魚怎麼養

目前鱖魚養殖可分為3個階段:魚苗培育階段、魚種培育階段和商品鱖魚養殖階段。魚苗培育階段為出膜後3-20天左右,養成3厘米的夏花,這一階段在苗種場完成。魚種培育階段是把3厘米夏花培養成6-8厘米左右大規格魚種,培育時間為7-15天。這個階段是商品鱖魚養殖的關鍵。我地普遍採用土池培育和網箱培育兩種方式。

1、土池培育

池塘面積一般1畝左右,水深2米,每畝放養3厘米鱖魚夏花1萬尾左右。

(1)投喂式培育法:就是根據鱖魚的日攝食量(或日攝食尾數)來投喂餌料魚。這種培育方法夏花鱖魚的密度可大些,一般畝放1.2萬尾。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進水時應設置過濾網片,防止兇猛魚類進入。鱖魚夏花剛下塘,水位淺一些,以60厘米為好,以後隨個體的增大,水位逐步增加到1.5米左右。投喂餌料魚時,應做到定時定位,在鱖魚苗3-6厘米期間,日投喂餌料魚以每尾鱖魚4-8尾計算,餌料魚體長不超過鱖魚體長的55-60%;6厘米以後,日投喂餌料魚4-5尾,其體長不超過鱖魚體長50-55%。下塘7天後,用0.7PPM的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1次,主要防治車輪蟲與斜管蟲病。

(2)套養式培育法:指在放養鱖魚夏花之前先培養好適口餌料魚,再放養鱖魚苗,使鱖魚和餌料魚同塘生長。這種培育法一般畝放養3厘米的鱖魚0.8-1萬尾,餌料魚的放養量為每畝70萬尾左右,並嚴格控制餌料魚的體長不超過鱖魚的55-60%。這種培育方法應注意水質 管理,放養初期60厘米水位,放養後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25厘米左右。最後使池水保持在1.5-1.8米。疾病防治同上。

2、網箱培育

網箱面積為2-6平方米,其長、寬、高的尺寸為2米×1米×1米或2米×2米×1米或3米×2米×1米,用竹、木固定在水質較好的池塘或外盪,敞口,網箱口高出水面20-30厘米。網箱材料選用40目的尼龍網片,放養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400-800尾,經7-15天培育成6-8厘米的大規格鱖魚種。在培育管理中,要做到經常洗箱、換箱,保持箱內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投喂餌料魚方法及數量同土池培育。疾病預防可用3PPM的硫酸銅或3%食鹽水浸洗,4.5厘米以前每2天浸洗1次,4.6厘米以上每3天浸洗一次。

無論是土池培育或網箱培育鱖魚魚種,都應注意下列問題:(1)放養的3厘米左右鱖魚夏花,都要經過3PPM硫酸銅或3%食鹽水浸泡5-10分鍾。(2)培育過程中要配備增氧設備,發現浮頭立即增氧。(3)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定時檢查鱖魚種的攝食、生長和餌料魚的消長情況,隨 時補充餌料魚的數量和調整其規格。

養成技術

鱖魚成魚養殖是把3厘米的鱖魚苗或6-8厘米的魚種飼養成體重500克左右的商品魚。這一過程所需時間180天左右。飼養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餌料魚是否充足、適口,水質是否良好,管理是否得當。目前養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主養,成魚塘(小水庫)混養,網箱養殖等。

1、池塘主養鱖魚

(1)池塘條件:要求池底硬,少淤泥,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無生活與工業污水流入,沒有配備餌料魚池塘的面積不宜過大,一般1-3畝。配備餌料魚池塘的條件下,面積2-5畝為宜。放養前,池塘要經常規方法清塘消毒,殺滅各種病害生物和病原體。注水後,在鱖魚苗種下塘前1-2天,用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一 次,殺滅水中寄生蟲,以提高鱖魚(特別是夏花)的成活率。

(2)魚種和餌料魚消毒:放養的鱖魚魚種和搭養品種暫養容器中,用3PPM的硫酸銅溶液或3%食鹽水或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5-10分鍾,定期投喂的餌料魚也用此法消毒,防止病原體從放養魚種和餌料魚中帶入養殖池塘。

(3)放養方法:目前普遍採用的放養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直接放養3厘米鱖魚魚種。以當地鱖魚夏花養殖一周年成商品魚,廣東鱖魚夏花當年可以上市。每畝放養密度2000尾左右,前期養殖方法同土池培育鱖魚魚種,以後投喂餌料魚為主。這種方法工作簡便,節省勞力和池塘,但是由於魚種放養的規格小,成活率一般只有50%,把握性差。

②放養6-8厘米大規格鱖魚魚種。這種方法適應於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戶,一般畝放1000-1200尾。優點是成活率較高,一般在85-90%,生產把握性大。

③放養一齡鱖魚魚種,規格50-100克/尾,每畝放養500尾左右,放養規格要求基本一致,畝搭養200尾左右的花、白鰱,200尾左右的老口銀鯽,不宜搭養草魚、青魚、鯉魚等,利用冬季收購小魚種暫養於池塘中。

(4)投飼方法:喂養鱖魚的飼料魚來源有人工飼養和野生魚類採集,對餌料魚的要求一要活,二要大小適口,三是無硬棘,四要供應及時,要盡量達到上述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①飼料魚品種,凡是沒有硬棘的小魚蝦和小泥鰍,都可以作為鱖魚的餌料魚,但從來源、經濟、喜食等方面考慮,應選擇鯪、鯽、鰱、鯿魚苗種較好。

②飼料魚的規格,應根據鱖魚各個不同的生長階段,投喂相應的餌料魚。(見下表)

鱖魚養殖投喂餌料魚規格

鱖魚體長(厘米)
3-14
15-20
21-25
26-30
31-35

飼料魚體長(厘米)
1.5-5
3-6.5
4.5-7.5
6-9
7.5-15

③飼料魚的投喂量,把3厘米鱖魚(體重0.5克)養成500克左右的商品魚,每日飼料魚投喂 量從占體重70%開始,逐步減少到8-10%,全年餌料系數4左右。放養1令鱖魚魚種塘,飼料魚的日投量從8%逐步降到5%,立秋到白露期間保證飼料魚足量投喂,全年飼料系數在5左右,分月投喂餌料魚計劃可以參照下表進行:

1齡鱖魚種養殖飼料魚分月計劃投喂表

月 份
4
5
6
7
8
9
10
11

佔全年計劃投飼量%
4
8
10
12
18
30
10
5

④投飼技術,根據養殖方式和規模、產量指標及收獲時間安排,預先制訂飼料魚的生產和訂購計劃,包括供應的時間、品種、規格和數量;根據鱖魚生長的需要,定期投喂餌料魚,一般3-5天補放一次,使池塘中的飼料魚經常保持一定的密度,保證鱖魚每天能吃飽,在不超出池塘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盡量多投放飼料魚,讓其在池塘中邊消耗邊生長。

⑤飼料魚的配套生產,每養成1尾500克鱖魚,約需消耗飼料魚4000-5000尾,重2-2.25千克。養殖1畝鱖魚,需要配套3-4畝的飼料魚。飼料魚放養密度比常規苗種培育增加1-2倍 ,採用高密度培育、逐步拉稀、分期投喂的方法,保證飼料魚從數量上滿足要求,規格上同步增長。

⑥日常管理,一是要求早晚各巡塘一次,檢查飼料魚是否充足和攝食情況及是否浮頭,發現浮頭及時解救。二是要檢查水體透明度,保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三是定時加水、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四是定時施用生石灰,每畝每次10公斤,調節水體酸鹼度。

2、成魚塘(小水庫)混養鱖魚

一般畝放6厘米左右大規格的鱖魚種或1令鱖魚種20-30尾,同時畝放養100-200尾的老口銀鯽魚種(銀鯽自繁產生的苗種正好是鱖魚的適口飼料)。這種養殖方式是充分利用池塘天然野生的小雜魚,一般不需要專門投喂餌料魚,每畝可產10公斤左右的商品鱖魚,可提高池塘的經濟效益。池塘套養鱖魚後要注意不能再搭養黑魚,發生魚病後,不能用敵百蟲防治,水質管理應進一步加強。

3、網箱養殖鱖魚

(1)網箱的設置地點:水質清新,無污染的水庫、湖泊、河流都可設置網箱養鱖魚。設置網箱的水域要求透明度大於40厘米,水深2.5米以上,長年有微流水,水庫不能選擇庫灣,設箱地點不能有沉水植物。

(2)網箱結構:網箱面積為5-20平方米,製成長方形,箱高2米,網箱材料一般為聚乙烯,網目大1-2厘米,敞口。網箱周圍及四角用毛竹、木樁固定,使箱體高出水面30厘米。

(3)放養規格與密度:放養體長8厘米左右的大規格鱖魚種,其密度為20-25尾/平方米;放養50-100克左右的一齡魚種,密度則為15-20尾/平方米。

(4)進箱時間:當年大規格鱖魚種應盡可能在7月上旬前進箱,一齡鱖魚種應在3月份進箱。

(5)飼料魚規格和密度:飼料魚的放養規格應與網箱中鱖魚相匹配,一般5.5厘米或5-7克,放養密度為800-1000尾/平方米,以後逐次投放,方法同池養鱖魚。

(6)日常管理:

①調節水質。網箱養鱖魚要配備增氧設施或沖水設備,遇天氣悶熱、連續陰雨時,要開增氧機或沖水增氧。

②巡箱洗箱。每天早、中、晚巡箱,每10-15天洗箱一次,以維持箱體始終處於正常形狀,保證箱內水質清新,水體流暢,防止網破逃魚。 ③防止洪水、台風和暴風雨襲擊。在惡劣天氣多發季節,注意收聽氣象預報,及時做好網箱的安全、加固工作。

④防魚病。魚種入箱前要用3-4%食鹽浸洗5-10分鍾。平時網箱內要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或漂白粉掛袋預防疾病,葯袋要掛在上風頭。每周要用塑料薄膜裹住網箱,潑灑食鹽水使箱內呈3-4%濃度,浸泡10分鍾。飼料魚入箱前也要用4%食鹽水浸泡10分鍾。

經過5-6個月的飼養,投放當年大規格鱖魚種,年終可長至0.4-0.5千克,成活率可達80%,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鱖魚1千克。投放50-100克一齡鱖魚種,年終每尾可達0.5-0.7千克,成活率為90%左右,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鱖魚1.5千克。

『捌』 一條一斤重的桂魚一天吃多少食物

平均1斤左右的鮭魚,16000條,一頓可以吃140斤飼料,平均單條一頓吃8.75g飼料,一天的話看你餵食的次數而定。

『玖』 養桂魚,桂魚吃什麼東西

桂魚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喜食活餌料,常吞食超過自身長度的青、草、鰱、鱅、鯪、團頭魴、鯿、細鱗斜頜鯝等活魚苗

在生長的不同階段,鰲花魚的攝食對象有所不同。全長15 cm 以下的鰲花魚喜食蝦類及小型的魚類等,25 cm 以上則喜食較大型的鯿、鯉等魚類,也喜食扁而細長的餐條魚。在飢餓無其他餌料時,它們甚至相互吞食以維持生命。

桂魚的投喂

餌料魚:桂魚的天然食性是攝食活魚,餌料魚的來源一般有3種途徑:

①購買適當大小的家魚密養,隨時投喂;

②培育和收集野雜魚苗。每個桂魚池應搭配3個左右的餌料魚培育池,可放入鯉魚、鯽魚或一些繁殖時間較早、繁殖量較大的野雜魚類,繁殖大批魚苗供鰲花魚攝食;

③直接放養餌料魚。為了節省魚池,可直接在鰲花魚池中投放一些麥穗魚、餐條魚等繁殖次數較多的小型魚類,以滿足鰲花魚的需求。

投飼:把體重0.5g(體長約3cm)的鰲花魚苗養成0.5kg的商品魚,需消耗餌料魚約5000尾(3kg左右)。要根據魚的生長情況及天氣情況及時投放餌料魚,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餌料魚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餌料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應盡量投足。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03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12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6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32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5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9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74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73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