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建設標準是多少年
❶ 家庭農場在建設規劃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
一、生態農庄常見誤區 1、沒有長遠的規劃、設計 目前95%以上的農庄都是憑個人的想法就進行投資,導致重復投資,或者投資規劃不合理造成資金浪費大。同時規劃不合理還導致功能布局混亂,影響人流、物流增加許多成本,而且使農庄沒有一點美感,影響了效益,此類農庄佔了80%左右。 2、投資項目沒有進行市場調查和市場定位 造成投資浪費或投資回報差,資金流失,因此做農庄之前應請有農庄經營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協助調查,評估投資規模、項目、效益等,以減少投資浪費。 3、在規劃設計中注重唯美:項目不切實際或無法落地或投資無回報。 一些人工景點等沒有收入的項目投資過大,特別是投資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資金應重點投在特色養殖、餐飲、種植、小型會議(300㎡以內)、住宿等方面,使投資資金盡快收回並擴大生產,以發揮資金最大效益。但遺憾的是很多投資者達不到這基本要求,項目工程進展也很慢,短則2-3年,長則5-6年,延誤時間造成極大浪費。 4、不注重細節與實際需求造成項目資金浪費 農庄內的道路、綠化、照明、休閑設施等應把握適用,但我們發現很多農庄由於缺乏經驗,細節無法把握,如園區內的道路按國家級標准設計施工,園區內的小道投資過大或者綠化設計不符合農莊主題,造成成倍的資金浪費,實在可惜。 5、項目投資理念與順序不清 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投資資金,如投資理念與順序不清,如把沒有收入的水系建設放在施工之初,而把有收入養殖、餐飲項目放在最後,導致施工了2-3年,還沒有投產,投資無收入等等,都會造成項目投資失誤或效益不理想,在我們經營農庄20多年中,發現此類投資商甚多,走了很大的彎路,因此必須確立投資理念、投資順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6、生搬硬套,浪費巨大 投資者到各地農庄考察回來後就自己建造,造成巨大浪費。農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要求具備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做到施工時資金不浪費,時間、規劃合理。如果請專業的農庄指導或者加盟,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一般一年左右就可以使農庄順利開業投產,取得回報。而到各地考察只能是走馬觀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建農庄的系統問題。如果自行建造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資金損失在50%以上,後續的效益影響將難以估算。因此選擇加盟專業的農庄以獲得專業的指導是最省錢、最高效的方法。 二、生態農庄的建設要領: 1、請好專家是建好家庭農場的關鍵: 大部分投資者無任何經驗,如僅僅是走幾個農場或者聽幾個人的建議就那將會走很多彎路。應先選擇並聘請有農場經營經驗者幫助設計規劃,是減少資金浪費和摸索成本,保證投資效益的最好途徑,也是建好家庭農場的關鍵。切不可按個人有限的認識去建設,那將很快消耗寶貴的資金而半途而廢。因此選擇比自身努力更重要。另外有些人請規劃設計院的設計規劃是不適合小規模的家庭農場的,因為他們規劃許多項目投資較大,且景點等無收入項目多,難落地,且收費高,一般以平方面積收費。 2、以養殖野生動物為核心: 再利用糞便做沼氣供農場使用,沼液種植有機蔬菜、水果、名貴綠化樹種、優質牧草。牧草喂野生動物減少飼料成本,又使肉質更好,形成種養結合、循環經濟。它是打造今後特色餐飲的前提,同時又是使整個農場植物茂盛、環境優美的重要條件。 3、自產自銷、安全高效: 根據地勢、環境先選擇建造木屋幾座,作為生態餐廳,農場生產的野雞、野豬、野兔等山珍野味和有機蔬菜將使餐館形成非常明顯的野味特色、安全放心特色,能吸引大量客人前來品嘗野味,其優勢和競爭力遠超一般農家樂。而且所有菜餚原料全部產品自己生產,成本低,天天新鮮、無污染,更吸引客戶,效益是一般農家樂或其他同等規模農場的幾倍。 4、統一規劃、逐步實施: 家庭農場一般需投資在百萬以上,如資金不足更需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否則不但會造成規劃建設不合理,造成資金浪費,同時也破壞整體形象,影響今後的經營與效益,這是普遍存在的大問題,投資者應避免此錯誤。 三、建生態農庄要達成的目標 1、低投入高產出、半年見效益,前期投資在100萬-200萬,年產值在200萬以上,利潤在50萬-100萬。 2、循環經濟、低碳環保:農場內養殖種植生態循環利用物質,使成本低效益高; 3、生產的都是優質高端的綠色食品或有機產品,安全放心、營養新鮮是效益的核心保證; 4、產品特色明顯、有竟爭力。 5、經營模式獨特,能有效保障投資安全和高效; 6、能獲得政府的各種扶持。
❷ 在黑龍江成立家庭農場需要什麼條件,多少土地
摘要 家庭農場的基本條件1、申請人必須是農業的身份(證明材料:戶口本頁或者其它農業戶口證明) 2、提交設立登記申請書。 3、經營規模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土地經營規模達到當地農業部門規定的種植、養殖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❸ 家庭農場政策,以及條件,資金,
專家認為,家庭農場既堅持了家庭經營的基礎地位,又克服了傳統農戶小規模經營的不足,是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今後應明確家庭農場的定義,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優惠政策,為家庭農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一,探索建立注冊登記制度,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逐步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地方根據實踐探索,嘗試規定了家庭農場的定義和界定原則。如上海市松江區所指家庭農場,是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家庭為生產單位,從事糧食、蔬菜種植或生豬養殖等生產活動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發展家庭農場須堅持五大原則:農民自願有償原則、經營者自耕原則、適度規模經營原則、土地流轉費合理適度原則、經營者擇優原則。
根據各地探索,以及農業部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孔祥智、國務院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的觀點,所謂家庭農場,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產物,應具備較大土地經營規模、較長土地租賃期限、較高生產技術水平、較強農產品穩定供應能力。與專業大戶的聯系與區別是,它從專業大戶中脫穎而出,在農業或工商部門登記,以家庭成員為主要農業勞動力。
定義明確後,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家庭農場等注冊登記制度,明確認定標准、登記辦法,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逐步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浙江省寧波市已在家庭農場注冊登記方面進行了探索。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寧波市就有了家庭農場的雛形,出現了一批良田適度規模經營大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大戶自發或在政府部門引導下,進行了工商注冊登記,以期尋求法律的保護和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截至目前,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的家庭農場有295家,登記為個人獨資企業的有90家。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制定家庭農場認定標准時,不可一刀切地在全國使用同一標准,應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環境,把經營規模控制在「適度」范圍內,如上海市對家庭農場的規模界定在100-150畝。
第二,建議對符合以上條件的規模經營主體,給予政策扶持,同時接受行政部門的管理與監督。各地應落實中央關於各類補貼向種養大戶傾斜的要求,將家庭農場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有機統一,制定專門的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優惠政策,明確家庭農場可以優先承擔涉農建設項目。同時,可通過項目傾斜、以獎代補等手段引導流轉方的生產經營活動,如對種糧的家庭農場可給予更多的扶持措施,支持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如湖北省武漢市從2011年確定了「支持發展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模式」,培育家庭農場99家,並下發《2011年家庭農場項目指南》,扶持資金354.7萬元,平均每個家庭農場獲得財政補貼3.58萬元。2012年該市發展家庭農場68個,安排扶持資金210萬元。
安徽郎溪縣農委從2009年起連續三年安排「全國農技推廣體系示範縣建設」項目資金共計90萬元,在全縣優選10個家庭農場,每年為每個農場投入項目資金3萬元,開展示範家庭農場建設,以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第三,加緊落實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建立規范的土地流轉機制。農業部目前已在50個縣試點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這項工作對明晰農用地產權、捍衛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理清家底等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規范化土地流轉的先決條件。建議應將這一工作納入對地方黨委政府的考核。
同時,應通過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引入事前准入審核、事中監督管理諸機制,規范土地流轉過程,保護流轉雙方的權益。一是國家主管部門下發土地流轉規范合同書,引導簽訂規范的書面合同,防止口頭契約。二是對流入方大規模流轉土地的主體,進行必要的資格審查,防止非農戶經營主體假借家庭農場之名大規模租賃農地,注冊登記後套取項目資金。三是做好土地流轉的法律與政策宣傳工作,使農戶能正確看待土地流轉,尊重契約精神。對自願流轉出的土地,在流轉期內,不得將土地收回。從而穩定流轉規模,使家庭農場主能夠放心投入、生產與經營。.
參考:http://www.shagri.org/zxb/xwsd/gnxw/201212/t20121225_228015.html
新華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 董峻)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負責人日前解釋說,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近年來,上海松江、湖北武漢、吉林延邊、浙江寧波、安徽郎溪等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農業部確定的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范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已有家庭農場6670多個。
這位負責人表示,發展家庭農場是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由於剛剛起步,家庭農場的培育發展還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農業部將按照中央要求,著手研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原則和實現途徑,開展家庭農場統計工作,指導地方穩步培育家庭農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農場注冊登記制度,明確家庭農場認定標准、登記辦法,制定專門的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扶持政策。
http://business.sohu.com/20130214/n366073514.shtml
參考以上兩個文章,家庭農場政策還未制定出統一的政策,標准等.未來或許各地的標准登記辦法扶持政策等也可能不同.
另外再給樓主提供一個文章參考,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30324/103614933935.shtml 里邊有一些地方已經申請建立了家庭農場的例子.或許對樓主有些幫助.
❹ 有誰知道家庭農場土地承包一般要訂多少年限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❺ 家庭農場注冊流程,家庭農場的利弊
回答所需條件:家庭農場經營者應具有農村戶籍,主要勞動力以家庭成員為主,家庭收入主要來源以農業收入為主,經營規模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准備材料:主營人身份證、戶口本(包括原件及復印件),土地承包或租賃合同等經營土地規模的證明材料。注冊流程:辦理家庭農場公章、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
一、家庭農場注冊流程
1、所需條件
(1)家庭農場經營者應該具有農村戶籍。
(2)主要勞動力以家庭成員為主。
(3)家庭收入主要來源以農業收入為主。
(4)經營規模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
1種植業家庭農場: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土地經營規模30畝以上,設施農業在15畝以上。
2林業類家庭農場:經營面積100畝以上,林地租期10年以上。
3養殖業家庭農場:豬、牛、羊年出欄在100頭以上,家禽年出欄5000隻以上、蛋禽存欄5000隻以上,奶牛存欄50頭以上,龜鱉等名優品種養殖面積5畝以上,網箱養殖面積500m2以上,池塘養殖面積50畝以上。種養結合的綜合性家庭農場的各項標准達上述標準的50%以上。
2、注冊營業執照
(1)准備材料
1主營人身份證、戶口本(包括原件及復印件)。
2土地承包或租賃合同等經營土地規模的證明材料。
3名稱核准等其他材料在窗口辦理。
4家庭農場注冊登記免收注冊登記費、驗照年檢費和工本費。
(2)家庭農場公章
到本市行政中心公安局的窗口辦理。
(3)組織機構代碼證
到本市行政中心技監局的窗口辦理。
(4)稅務登記證
到本市行政中心稅務部門的窗口辦理。
(5)辦理銀行開戶和賬號
法人代表持工商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身份證和准備開戶所在銀行(信用社)申請書等進行辦理。
二、家庭農場的利弊
1、家庭農場的好處
(1)家庭農場整合應用了先進的農業科技、良種、良法、農機作業,示範推廣了農業高新科技,節約了生產成本。
(2)家庭農場得到了政府的扶持資金,能不斷擴大種養殖規模,增加示範效應,使發揮了閑置土地的最大效益。
(3)家庭農場可以享受基建補貼。家庭農場或者合作社建設大棚,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因為這符合國家政策導向。
2、家庭農場的弊端
家庭農場還是新生事物,國家支持的力度較小,銷售區域狹窄,技術力量薄弱。
❻ 農場建設用地70年產權什麼意思
就是這塊土地使用年限為七十年,七十年後要辦一定的手續才能繼續使用。
❼ 家庭農場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
以家庭或家庭成員為主要投資、經營者,通過經營自有或租賃他人承包的土地、林地、山地、水域等,從事適度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林、牧、漁業生產經營的,可以依法登記為家庭農場。
依法申請登記的家庭農場應符合以下條件:
1、家庭農場經營者應具有農村戶籍;
2、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
3、以農業收入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
4、經營規模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土地經營規模達到當地農業部門規定的種植、養殖要求。
【法律依據】
《家庭農場登記試行辦法》 第一條 以家庭或家庭成員為主要投資、經營者,通過經營自有或租賃他人承包的土地、林地、山地、水域等,從事適度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林、牧、漁業生產經營的,可以依法登記為家庭農場。
依法申請登記的家庭農場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家庭農場經營者應具有農村戶籍; 二、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 三、以農業收入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 四、經營規模相對穩定,土地相對集中連片。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土地經營規模達到當地農業部門規定的種植、養殖要求。
❽ 建三江農墾家庭農場的土地承包期新是多少年
156325 前鋒農場 156335 濃江農場
156300 七星農場 156332 洪河農場 156334 鴨綠河農場
156331 前進農場 156322 紅 衛農場 156330 二道河農場
156321 創業農場 156324 勝 利農場 156326 八五九農場
156551 前哨農場 156303 大 興農場 156333 青龍山農場
156426 勤得利農場
以上是建三江所有農場的郵編
❾ 家庭農場需要多少畝地才可以申請
50畝以上,補貼標準是固定資產投入的30%。
農場可以作為一個企業,由個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經營,或由聯合體、公司所有和經營,農場的規模可以從數畝到成百上千公頃不等,在美洲,一個農場的規模大的可以大到幾萬公頃或幾十萬公頃。
在中國大陸的人民公社時期(1950年代~1980年代),一個大的國有農場面積相當與一個鄉或幾個鄉鎮的規模。
家庭農場是2012年前後才興起的新型土地規模經營主體,一直以地方實踐為主,中央層面尚未對其做明確定義。盡管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和生產實踐經驗,但由於缺少資金,對基礎設施和生產資料長期性投入能力不足,加上土地流轉不規范引發的隱憂,使家庭農場主擴大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9)農場建設標準是多少年擴展閱讀: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08年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第一次將家庭農場作為農業規模經營主體之一提出。隨後,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到家庭農場,稱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