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衛生10條標準是多少
『壹』 2020新版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法律分析: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由國家衛生部制定頒布,是國家衛生行業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制定,規定了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手衛生設施、洗手與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衛生效果的監測等
法律依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6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
1、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a)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b)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6.2 在下列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根據6.1的原則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a)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b)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c)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d)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f)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6.3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a)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6.4 醫務人員洗手方法,見附錄A
6.5 消毒應遵循以下方法:
a)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於掌心。
b)嚴格按照附錄A醫務人員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驟進行揉搓。
c)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乾燥。
『貳』 手衛生,洗手,衛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名詞解釋,急需。請幫幫忙。深表感謝。
1、洗手:是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動的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2、衛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是指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用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3、外科手消毒(surgiacl
hand
antisepsis):是指在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NICOLER手消毒劑清除或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4、手衛生是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手衛生主要是針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風險而採取的措施,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手衛生,可以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通過感控工作間能協助院感人員更好的督導手衛生工作。
手衛生合格的判斷標准:
(1)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2)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2)手衛生10條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外科手消毒方法
1、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2min~6min,用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無菌巾徹底擦乾;
流動水應達到GB5749的規定。特殊情況水質達不到要求時,手術醫師在戴手套前,應用醇類手消毒劑再消毒雙手後戴手套。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書。
2、免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至消毒劑乾燥。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手衛生
搜狗網路-外科手消毒
搜狗網路-衛生手消毒
『叄』 手衛生的合格標准
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²;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²。
洗手方法與要求:洗手之前應先摘除手部飾物,並修剪指甲,長度應不超過指尖。取適量的清潔劑清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清潔雙手時,應注意清潔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膚的皺褶處。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使用干手物品擦乾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
『肆』 手衛生標准
法律分析: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必須用流動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一條 為了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保障公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從事醫療衛生、健康促進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健康服務。醫療衛生事業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
第四條 國家和社會尊重、保護公民的健康權。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國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獲得健康教育的權利,提高公民的健康素養。
『伍』 手衛生的合格標准
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²;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²。
洗手方法與要求:洗手之前應先摘除手部飾物,並修剪指甲,長度應不超過指尖。取適量的清潔劑清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清潔雙手時,應注意清潔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膚的皺褶處。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使用干手物品擦乾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
(5)手衛生10條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手衛生產品主要包括皂液與含醇手消毒劑。選擇皂液時應考慮對皮膚刺激小、去污能力強、易沖洗、具有抗菌功能(該功能主要是針對皂液免細菌污染)且價格低廉的產品。對含醇手消毒劑應考慮殺菌效果好、手感佳、有護膚功能且價格低廉的產品。
對酒精過敏的醫護人員建議使用異丙醇手消毒劑。上述產品應採用密封容器盛裝,一次性使用,不得反復盛裝。若需反復盛裝,應對容器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
『陸』 手衛生規范
洗手時,工作服為短袖的應洗到肘部。正確洗手步驟為:溫水濕潤雙手——使用消毒洗手液——搓洗手和前臂至少20秒——搓洗指甲或指甲刷刷洗指甲——用水徹底沖洗干凈——用紙巾或干手器擦乾雙手
手部的衛生是從業人員個人衛生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從業人員手部皮膚有破損、化膿,傷口處可能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員有開放性或化膿性傷口時,應對傷口包紮,穿戴不透水不易破損的手套或指套,方可繼續工作,或直接調離崗位。
『柒』 手衛生包括什麼洗手的指征是什麼
最全的手衛相關知識點
1、什麼是手衛生?
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WHO在2005年10月10日正式頒布了「手衛生指南(高級草案)」衛生部衛生行業標准《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2009年4月1日頒布,2009年12月1日實施,加強手衛生管理。2、什麼是洗手?
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3、衛生手消毒是什麼?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4、外科手消毒是什麼?
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
5、常居菌是什麼?
能從大部分人體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一般情況下不致病。
6、暫居菌是什麼?
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
7、什麼是手消毒劑?
用於手部皮膚消毒,以減少手部皮膚細菌的消毒劑,如乙醇、異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8、什麼是速干手消毒劑?
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的手消毒劑。包括水劑、凝膠和泡沫型。
9、什麼是免沖洗手消毒劑?
主要用於外科手消毒,消毒後不需用水沖洗的手消毒劑。包括水劑、凝膠和泡沫型。
10、手衛生設施是什麼?
用於洗手與手消毒的設施,包括洗手池、水龍頭、流動水、清潔劑、干手用品、手消毒劑等。
11、手衛生合格標准?
(1) 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
(2) 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
12.手衛生的五大指征指的是什麼?
(1)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
(5)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後。
13、手部病原菌的檢出率是指什麼?
是從醫護人員洗手後檢測的手部細菌培養中分離致病菌的概率,反映醫護人員群體的洗手效果。
14、哪些科室需配置非手觸式水龍頭?(說出六個即可)
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15、洗手使用的皂液或肥皂有何要求?
肥皂應保持清潔與乾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的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皂液有渾濁或變色時及時更換,並清潔、消毒容器
16、WHO推薦的干手方法為?
用潔凈紙巾擦手。
17、衛生手消毒劑應符合哪些要求?
(1)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2)宜使用一次性包裝。
(3)醫務人員對選用的手消毒劑應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劑無異味、無刺激性等。
18、手術室內洗手池及水龍頭的數量和要求?
應根據手術間的數量設置,水龍頭數量應不少於手術間的數量,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
19、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是什麼?
(1)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20、什麼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6)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21、醫務人員在哪些情況下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患者污物之後。
22、醫務人員衛生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於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六步法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鍾;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乾燥。
23、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先洗手,後消毒。
(2)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24、外科免沖洗手消毒方法:
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乾燥。
25、手衛生的管理和基本要求?
(1)醫療機構制定並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
(2)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手衛生的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手衛生知識和爭取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
(3)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26、污染手引起交叉傳播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多研究顯示污染手可以引起交叉傳播。影響微生物交叉傳播發生率的因素為:
微生物的種類、傳染源、宿主的表面、接種體的潮濕度和大小尺寸。
27、醫務人員在什麼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