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獎金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A. 獎金個稅扣除標准2022
一、年終獎扣稅標准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50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50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50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二、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計算
超過「50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次。
不超過3500元,再發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後的數額。
三、最新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甲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稅率表
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換算全月應納稅額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不超過3000元的3%
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
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
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7超過960000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的舊費用標准和舊的稅率表
甲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B. 個人獎金所得稅計算方法
一、正面回答
個人獎金所得稅計算方法: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乘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5000-月工資))乘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50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二、分析詳情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三、個人獎金所得稅繳納標准
1、個人獎金範圍在1-5000元之間的稅率為0%;
2、個人獎金範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稅率為3%;
3、個人獎金範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稅率為10%;
4、個人獎金範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稅率為20%;
5、個人獎金範圍在30000-40000萬元之間的稅率為25%;
6、個人獎金範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稅率為30%;
7、個人獎金範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稅率為35%;
8、個人獎金範圍在85000元以上的稅稅率為45%。
C. 公司獎金個人所得稅多少
法律分析:對於企業發給員工的獎金,交納個人所得稅有以下幾種情況:
1、基本獎金
即每月隨工資發放的獎金。它是職工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月計征個人所得稅。
2、年終獎
每年年終企業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勵,是對一年來員工工作業績的肯定,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辦法也與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辦法一樣。
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即年終獎的總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企業員工的工資薪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金由所在企業負責從工資中代扣,並繳納給地方稅務局。
D. 獎金扣稅標准
獎金扣稅標準是:
1、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50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乘以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於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等於年終獎減去5000乘以月工資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減去5000減去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獎金的作用有哪些
1、合理的獎金分配可以提高職式的工作積極性;
2、獎金是多勞多得的一種體現,是對工資制度的必要補充;
3、獎金能有效地促進財富的合理分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E. 獎金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第十四條的規定,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換算為含稅獎金計征個人所得稅的具體方法為:
(一)按照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數,查找相應適用稅率A和速算扣除數A;
(二)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速算扣除數A)÷(1-適用稅率A);
(三)按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數,重新查找適用稅率B和速算扣除數B;
(四)應納稅額=含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B-速算扣除數B。
二、如果納稅人取得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的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先將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減去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部分後,再按照上述第一條規定處理。
三、根據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現行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個人獨資和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為個人支付的個人所得稅款,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
(5)工資獎金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擴展閱讀
獎金個稅
任職受雇的單位對職工發放與任職受雇有關的「獎金」,是個人工資薪金的組成部分,應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按照政策規定,不同形式的獎金,其計稅方法不一樣,產生的稅負也不一樣。
政策差異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個人取得的不同類型的「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不一樣。
1、對每月隨工資發放的獎金(通常稱為「基本獎金」)是職工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月計征個人所得稅。
2、對數月發放的一次性獎金(簡稱「數月獎金」),應在發放當月單獨作為計稅基數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國內人士和外籍人員適用這一規定的形式不一樣,中方人員取得一次性獎金(假如為800元),當月的工資(假設為1000元)如果不足費用扣除標准(如福建省扣費標准為1100元),其差額部分(1000-1100=-100)可從一次性取得的獎金中先行補足後,剩餘部分(800-100=700)再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
外籍人員取得的一次性數月獎金,不考慮其當月工資薪金是否達到納稅標准,對達不到標準的不享受補差的優惠,而直接以一次性獎金為基數計征個人所得稅。
3、對實行「雙薪制」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取得的年終第13個月獎勵性工資(簡稱「雙薪制獎金」),實際就是單位年終對職工考核後給予的獎勵,純粹是一種年終獎的概念,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辦法與上述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辦法一樣。
4、實行年薪制的企業經營者年終考核後取得的年度經營獎勵收入(簡稱「年薪制獎金」),應與月份預發的工資合並,再按全年12個月平均後按月計算個人所得稅。
5、機關、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在招聘人才時給予的房屋、車輛等實物獎勵(簡稱「實物獎金」),是其工資薪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確定個人所得稅計算基數時,允許將實物獎勵金額按外聘人員所承諾的服務年限(但高於5年的按5年計算)平均分攤為月份收入後並入工資薪金中計算個人所得稅。
6、公司企業或事業單位在招聘人才時給予的認購股票權證,待個人實現認購股票後所得到的與股票實際價值的差價收入,實際是任職受雇單位給個人的物質獎勵(簡稱「股權獎金」),是其工資薪金所得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並入工資薪金計征個人所得稅,但由於這些收入一般價值過大,所以政策允許在具體計稅時,將這部分差價收入在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時間里平均攤入工資薪金計算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獎金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F. 獎金的扣稅標准
法律分析:對於工資獎金的扣稅標准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