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南普陀一年多少人

南普陀一年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9-27 06:24:04

1. 廈門市人口多少,

根據廈門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最新信息:

2012年,全市戶籍人口190.92萬人,常住人口367萬人。

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154.52萬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14.95‰,人口死亡率3.97‰,人口自然增長率10.98‰,比上年增長3.88個千分點;
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95.05萬人、95.87萬人。

2. 南普陀寺的歷史,創建於哪一年,何人創建,建寺初衷是什麼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岩。元廢。明南普陀寺遠景全貌
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詩僧覺光和尚遷建於山前,殿堂院舍齊備,住僧常達百餘眾,清初又廢於兵禍。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且在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更名為南普陀寺。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
其實,你直接網路南普陀就知道了。。。

3. 想出家為僧,請能幫助我的人幫我,忠心的感謝!

1.如果僅僅是不順 或者憂郁都是可以通過佛法化解的

2.出家不是逃避 要為了無上的佛法再出家

什麼是真正的出家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盤。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降伏眾魔度五道。凈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系著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若能如是是真出家。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出家的目標是什麼

出家的條件及方法
(一)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相關規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 四肢齊全(佛制)。(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佛制,債務還清了可以出家)。(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彌年齡不小於7歲(佛制),沙彌年齡不小於17歲(政府)。 (佛制年滿二十受大戒,不滿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彌。出家年齡沒有上限,佛在世時有一百二十歲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夠自理,有能力修學受持戒律,否則不許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後可以出家)。(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規定。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 [佛制],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 [非佛制]學習沙彌律儀 [佛制]、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三)對於出家的學歷要求,並不是很多人說的要大學學歷。國家沒規定有(只是擔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嚴格),各地政府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在成都市民宗局現在規定就是高中文化,實際有許多還是小學文化出家)。(非佛制)

以上,除註明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據在《四分律藏》中 ,由於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彌不得閱讀《四分律》,所以具體經典出處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內容也不夠全面,但希望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幫助。

在那一個寺廟都能出家
最重要的是出家的目的
為什麼出家

求度出家的條件2007-08-24 20:41聖嚴法師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頭發一剃,衣服一換,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詢問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麼條件呢?」他們所能得到的解答,也是很簡單的,不是說「不要什麼條件,只能有信心就行了。」便是說:「條件多哩,一時間也說不清的。」
實際上,佛法之前不但人人平等,而且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平等的,所以凡是人,都有資格出家,不論貧富貴賤,智愚聖凡,佛門之中,無不容納。所以出家是很容易的。然而,平翟賄,只是立腳點的基本平等,並非毫無鑒別的一律收容,否則佛教便將成為一個藏污納垢的垃圾桶了!所以,學佛(不即是出家)的條件是來者不拒,出家的要求則有十三重難與十六輕遮,現在分別如下:
第一、十三重難者:壞內外道(外道而以做破壞工作來出家者),破他梵行(也凈戒人行淫者),賊心入道(偷聽說戒),黃門(無性機能的人),二根(具有男女兩種性器者),畜生變為人形者,非人變為人形者,犯邊罪(曾經受戒而犯大戒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第二、十六輕遮者:不度奴婢,不度盜賊,不度負債人,不授年未滿二十歲者具足戒,不度癩、白癩、癰疽、顛狂等病人(凡是身心不健全,五官不端正者皆不度),父母不聽者不度,不度軍公現職人員,不得無衣無缽受大戒,不得借人衣缽受大戒,不自稱名不得戒,不肯稱和尚名不得戒,教授乞戒而不乞戒不得戒,穿著俗服外道服及裝飾品者不得戒。正如百一羯磨中說:「端正者出家,清凈者圓具(受大戒)。」
這便是出家的條件了,所謂重難者,只要任佔一難,今生便不聽在佛法中出家,至於輕遮,但能使原因消除.便可隨時出家。另據薩婆多論中說;「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僧強授,亦不得戒,惟聽為沙彌;七歲以下,亦不聽度,若度受戒,一直惡作。」
太小太老,都不許出家,僧祗律中說,「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又說:「若過七十,能為所作,若減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須人,皆不聽出家,若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聽與出家。」
可知七歲以下七十歲以上,皆不許度其出家,二十歲以前,六十歲以後,雖許出家,但不得受比丘戒,小者小沙彌,老則老沙彌,小沙彌終將可成大比丘,老沙彌則永不得受大戒。這些條件的要求,都是佛制的,但是,某些佛教徒,卻只限於紙上談兵,登壇秉具之時,教授與戒和尚,固然會問遮難,但總未見一個新戒被難住和遮住的。有些戒場,為貪戒子多,明知小沙彌不夠二十歲,竟教他們先打妄語說已滿二十歲;做得好看一點的戒場,便由戒和尚送幾歲,以便湊滿二十歲,這是笑話了!還有見到癩頭的,瞎眼的,跛腳的,也都能夠受到具足戒;至於年過六十歲,當然更在方便之例了!那些人能不能得戒,自是問題,那些戒場的傳戒師,應不應該負起一些輕法慢制的責任,又是一個問題了!因為如此,難怪一般人以為和尚是最好做的了。
如要求其比較合乎佛制的規定,在現代來說,剃度師們固然以審慎的尺度,選擇出家的弟子;在戒場傳戒之時,新戒報名,也必須附繳一份健康檢查表,然後經過一次當面的口試,最後才可決定應否予以授戒。否則的話,所說的條件,根本就不是條件,而是虛應的幌子。

關鍵是你的認識,如果你覺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選擇,只有走這條路,人生才會過得有意義,具有這種觀念是選擇出家的最基本條件。如果你還沒有形成這種認識,暫時先不要出家。另外,家裡的關系要處理好。佛經里講,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但這卻不是原則性的,歷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虛雲老和尚,雖然沒有徵得父母同意也還是出家了。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因為很多父母對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讓他們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來了,這種情況也很多。
如果已經結婚了,出家之前當然先要離婚。從年齡上看,戒律里規定,7歲以下不能出家,60歲以上不能出家,因為在那樣的年齡連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還要人家養著你。所以說,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後讓別人來照顧你。還有其他一些條件,比如說,如果擔任比較重要的黨政職務,必須辭職之後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債,必須把債還清以後才能出家;還有一些其它的條件,如陰陽人不能出家,犯了破壞他人梵行、賊住等重罪的不能出家,也就是曾以在家人身份假冒出家人參與過僧團內部重要會議的人不能出家。總之,有十三種情況會造成出家的障礙,這主要是為了保證佛教的健康發展。
下面再回答一下你們所關心的另一些問題。對於出家人來說,戶口和檔案都不重要,很多寺院里的僧人都沒有戶口,真正把戶口遷到寺廟裡面的沒有幾個。我所在的南普陀住了三百多個出家人,差不多隻有二、三十個人有戶口。如果寺院希望有些人能夠長期地、穩定地住在那裡,就會設法將其戶口遷到寺院,但對出家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無論有沒有戶口,待遇是一樣的。另外,你住在哪個寺院,就由哪個寺院給你提供日常所需及醫療費用。寺院的經濟是獨立的,國家對於寺院的政策是自己養活自己。每個寺院都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某些寺院擁有土地,可以從事一些農業生產,還有很多寺院的收入來自旅遊業。僧人的基本生活絕對有保障,在可能的情況下,寺院還會將部分收入用於慈善和弘法活動的開展。

4. 福建廈門南普陀寺 忘了是在2009年還是2008的時候,有沒有去挨家挨戶的讓人積功德,刻石碑的

肯定是有人冒充南普陀的名義去行騙的,南普陀一年到頭香火這么旺,寺內信眾的添油錢和海內外信眾的捐款已經多的去了,不會再到民間也沒有必要去募捐。

5. 如何才可出家

出家的條件及方法
(一)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相關規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 四肢齊全(佛制)。(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佛制,債務還清了可以出家)。(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彌年齡不小於7歲(佛制),沙彌年齡不小於17歲(政府)。 (佛制年滿二十受大戒,不滿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彌。出家年齡沒有上限,佛在世時有一百二十歲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夠自理,有能力修學受持戒律,否則不許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後可以出家)。(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規定。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 [佛制],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 [非佛制]學習沙彌律儀 [佛制]、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三)對於出家的學歷要求,並不是很多人說的要大學學歷。國家沒規定有(只是擔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嚴格),各地政府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在成都市民宗局現在規定就是高中文化,實際有許多還是小學文化出家)。(非佛制)

以上,除註明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據在《四分律藏》中 ,由於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彌不得閱讀《四分律》,所以具體經典出處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內容也不夠全面,但希望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幫助。

在那一個寺廟都能出家
最重要的是出家的目的
為什麼出家

求度出家的條件2007-08-24 20:41聖嚴法師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頭發一剃,衣服一換,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詢問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麼條件呢?」他們所能得到的解答,也是很簡單的,不是說「不要什麼條件,只能有信心就行了。」便是說:「條件多哩,一時間也說不清的。」
實際上,佛法之前不但人人平等,而且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平等的,所以凡是人,都有資格出家,不論貧富貴賤,智愚聖凡,佛門之中,無不容納。所以出家是很容易的。然而,平翟賄,只是立腳點的基本平等,並非毫無鑒別的一律收容,否則佛教便將成為一個藏污納垢的垃圾桶了!所以,學佛(不即是出家)的條件是來者不拒,出家的要求則有十三重難與十六輕遮,現在分別如下:
第一、十三重難者:壞內外道(外道而以做破壞工作來出家者),破他梵行(也凈戒人行淫者),賊心入道(偷聽說戒),黃門(無性機能的人),二根(具有男女兩種性器者),畜生變為人形者,非人變為人形者,犯邊罪(曾經受戒而犯大戒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第二、十六輕遮者:不度奴婢,不度盜賊,不度負債人,不授年未滿二十歲者具足戒,不度癩、白癩、癰疽、顛狂等病人(凡是身心不健全,五官不端正者皆不度),父母不聽者不度,不度軍公現職人員,不得無衣無缽受大戒,不得借人衣缽受大戒,不自稱名不得戒,不肯稱和尚名不得戒,教授乞戒而不乞戒不得戒,穿著俗服外道服及裝飾品者不得戒。正如百一羯磨中說:「端正者出家,清凈者圓具(受大戒)。」
這便是出家的條件了,所謂重難者,只要任佔一難,今生便不聽在佛法中出家,至於輕遮,但能使原因消除.便可隨時出家。另據薩婆多論中說;「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僧強授,亦不得戒,惟聽為沙彌;七歲以下,亦不聽度,若度受戒,一直惡作。」
太小太老,都不許出家,僧祗律中說,「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又說:「若過七十,能為所作,若減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須人,皆不聽出家,若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聽與出家。」
可知七歲以下七十歲以上,皆不許度其出家,二十歲以前,六十歲以後,雖許出家,但不得受比丘戒,小者小沙彌,老則老沙彌,小沙彌終將可成大比丘,老沙彌則永不得受大戒。這些條件的要求,都是佛制的,但是,某些佛教徒,卻只限於紙上談兵,登壇秉具之時,教授與戒和尚,固然會問遮難,但總未見一個新戒被難住和遮住的。有些戒場,為貪戒子多,明知小沙彌不夠二十歲,竟教他們先打妄語說已滿二十歲;做得好看一點的戒場,便由戒和尚送幾歲,以便湊滿二十歲,這是笑話了!還有見到癩頭的,瞎眼的,跛腳的,也都能夠受到具足戒;至於年過六十歲,當然更在方便之例了!那些人能不能得戒,自是問題,那些戒場的傳戒師,應不應該負起一些輕法慢制的責任,又是一個問題了!因為如此,難怪一般人以為和尚是最好做的了。
如要求其比較合乎佛制的規定,在現代來說,剃度師們固然以審慎的尺度,選擇出家的弟子;在戒場傳戒之時,新戒報名,也必須附繳一份健康檢查表,然後經過一次當面的口試,最後才可決定應否予以授戒。否則的話,所說的條件,根本就不是條件,而是虛應的幌子。

關鍵是你的認識,如果你覺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選擇,只有走這條路,人生才會過得有意義,具有這種觀念是選擇出家的最基本條件。如果你還沒有形成這種認識,暫時先不要出家。另外,家裡的關系要處理好。佛經里講,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但這卻不是原則性的,歷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虛雲老和尚,雖然沒有徵得父母同意也還是出家了。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因為很多父母對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讓他們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來了,這種情況也很多。
如果已經結婚了,出家之前當然先要離婚。從年齡上看,戒律里規定,7歲以下不能出家,60歲以上不能出家,因為在那樣的年齡連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還要人家養著你。所以說,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後讓別人來照顧你。還有其他一些條件,比如說,如果擔任比較重要的黨政職務,必須辭職之後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債,必須把債還清以後才能出家;還有一些其它的條件,如陰陽人不能出家,犯了破壞他人梵行、賊住等重罪的不能出家,也就是曾以在家人身份假冒出家人參與過僧團內部重要會議的人不能出家。總之,有十三種情況會造成出家的障礙,這主要是為了保證佛教的健康發展。
下面再回答一下你們所關心的另一些問題。對於出家人來說,戶口和檔案都不重要,很多寺院里的僧人都沒有戶口,真正把戶口遷到寺廟裡面的沒有幾個。我所在的南普陀住了三百多個出家人,差不多隻有二、三十個人有戶口。如果寺院希望有些人能夠長期地、穩定地住在那裡,就會設法將其戶口遷到寺院,但對出家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無論有沒有戶口,待遇是一樣的。另外,你住在哪個寺院,就由哪個寺院給你提供日常所需及醫療費用。寺院的經濟是獨立的,國家對於寺院的政策是自己養活自己。每個寺院都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某些寺院擁有土地,可以從事一些農業生產,還有很多寺院的收入來自旅遊業。僧人的基本生活絕對有保障,在可能的情況下,寺院還會將部分收入用於慈善和弘法活動的開展。

6. 請問福建廈門南普陀景點介紹

廈門南普陀寺景點遊玩攻略_廈門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
福建南普陀寺緊靠著廈門大學,是閩南的佛教聖地。普陀寺依山傍水而建,因為廈門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因此順道或特地去普陀寺遊玩的人都很多。一直以來,普陀寺的香火都十分旺盛,每個來遊玩的人都會虔誠的敬上一把香。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因為上香的人多,大家一定要把香頭轉朝下,免得像小編一樣,把陌生阿姨的衣服燙破。在南普陀寺內,有各路神仙大神的坐鎮,每一位大神都跪拜,有點不現實。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選擇幾個大神跪拜。不管你跪拜多少神仙,請一定要誠心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嘛! 因為南普陀寺是閩南的佛教聖地,一直以來都是海內外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來自全世界的佛學大師在此傳經弘教,也有本院的大師走出寺門,廣弘佛法。

南普陀寺是免門票進入的,如果您來到了這個地方,一定要去嘗嘗著名的南普陀寺素餅,素餅脆脆的,有咸有甜,這可是廈門著名的特產哦! 穿過南普陀寺,你就可以登上南普陀山了。有些地段的山路很陡峭很狹窄,甚至只能允許一個人通過。這個時候,就算僅僅為了安全考慮,也請您要友善的讓他人先通過,不要擁擠。通往山頂有很多不同的路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站在山頂上,眺望遠處,可以看到大海,看到廈門大學內部的風景。但是因為山上的樹木太過於茂盛,難免會擋著遊客的視線。您在迫切的向前探出身體尋求清晰視角的同時,請注意腳下,不要踩空。
更多關於福建廈門南普陀景點介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14a92161573186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7. 廈門的南普陀寺在哪廈門的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的

廈門的南普陀寺在哪?廈門的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

南普陀寺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

整個寺廟建築群背依秀奇群峰,著名的閩南佛學院就坐落於此,與廈門大學僅一牆之隔,卻有兩種意境:"古樸與摩登並存,小和尚和大學生為鄰"。

南普陀寺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

明末(1628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

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主:

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五老峰下:

是廈門著名古剎,依山面海,中軸線主體建築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各殿宇依山層層升高,規模宏大。

從廈門大學的南門出去就是南普陀寺,建議放在一起游覽:

交通方便,不要門票,推薦一去,可乘坐1路、21路等公交到廈門大學下車,從廈門站打車10元左右。

從楹聯“鷺島名山”的那個門進入,一路沿著走,天氣晴好,遊人也較多:

中午可在寺內大雄寶殿品嘗南普陀素齋。口味清新素雅,一道菜一個雅名,但是價格不便宜,走時記得帶盒南普陀素餅,目前已是廈門知名特產,價格一般十來元一盒,推薦椰子味、南瓜味和綠豆味,貴狠了就別買,市內很多超市也有賣的。寺內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遊人很多,出天王殿的廊下可以領取簡單的香火,簡單幾柱香,只要心夠虔誠就行。

廈門大學出來往前走一點就到了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不大:

但是很高,進去基本都是登山.所以我們很快就出來了,裡面也是無需要門票的.香的話也是免費提供,貌似每人可以領一支.裡面也是很多人的,除了遊客以外,還是很多都是信徒,一路走上去可以去到很高,我們去到大悲殿就下來了。這里的廁所比較特別,不叫洗手間,叫凈房,佛味十足。

用時參考:

2-3小時

交通:

乘1、15、21、45、841、959路等公交車在廈大站下車可達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4:00-18:30

景點位置:

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以上僅供參考

8. 請問一下福建廈門南普陀景點介紹

廈門南普陀寺景點遊玩攻略_廈門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
福建南普陀寺緊靠著廈門大學,是閩南的佛教聖地。普陀寺依山傍水而建,因為廈門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因此順道或特地去普陀寺遊玩的人都很多。一直以來,普陀寺的香火都十分旺盛,每個來遊玩的人都會虔誠的敬上一把香。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因為上香的人多,大家一定要把香頭轉朝下,免得像小編一樣,把陌生阿姨的衣服燙破。在南普陀寺內,有各路神仙大神的坐鎮,每一位大神都跪拜,有點不現實。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選擇幾個大神跪拜。不管你跪拜多少神仙,請一定要誠心誠意,俗話說:心誠則靈嘛! 因為南普陀寺是閩南的佛教聖地,一直以來都是海內外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來自全世界的佛學大師在此傳經弘教,也有本院的大師走出寺門,廣弘佛法。

南普陀寺是免門票進入的,如果您來到了這個地方,一定要去嘗嘗著名的南普陀寺素餅,素餅脆脆的,有咸有甜,這可是廈門著名的特產哦! 穿過南普陀寺,你就可以登上南普陀山了。有些地段的山路很陡峭很狹窄,甚至只能允許一個人通過。這個時候,就算僅僅為了安全考慮,也請您要友善的讓他人先通過,不要擁擠。通往山頂有很多不同的路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站在山頂上,眺望遠處,可以看到大海,看到廈門大學內部的風景。但是因為山上的樹木太過於茂盛,難免會擋著遊客的視線。您在迫切的向前探出身體尋求清晰視角的同時,請注意腳下,不要踩空。
更多關於福建廈門南普陀景點介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14a92161573186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9. 出家都要有哪些條件,如何辦理需要交錢嗎出家的人外出雲游是自己掏錢吧

zt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

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健正面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 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7.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8. 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
出家條件:
1、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六根具足,無不良嗜好如抽煙,酗酒,賭博等。
2、年齡在17--60歲之間,而且父母同意。
3、無法律糾紛,無負債,無婚姻關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當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過於注重文字往往對修行不利,成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健正面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有認識人和介紹人最好。
6、到寺院後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間一切娛樂設施,進入考驗階段,
7、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識。
8、僧人的待遇:凡出家為僧者,寺院負責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飲食、醫療等所需,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並且根據寺院的收入情況,每個僧人每月有50--30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用於外出乘車、購買自己學習所用經書等。有的寺院會更少。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3326584.html?si=2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5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4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1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0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9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7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