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一年收割多少錢
⑴ 象草和甜象草是一樣的嗎
甜象草是象草的基礎上培養出來的,帶甜更適合牲畜吃。一般來說,一畝地的牧草可以養殖5頭牛,30畝地可以養殖150頭牛。
甜象草屬於禾本科狼尾草屬植物,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一種新型高蛋白高產牧草,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快、產量高、質量好、利用期長等特點,每年可收割6-8次,每畝產量15噸左右,最高可達30噸。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從印度、緬甸等國引入廣東、四川等試種,80年代推廣到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福建、江西、台灣等地栽培,生長很好,是中國南方諸省飼養畜禽的重要青綠飼料,種植一年可以連續採收7、8年,廣東和廣西的熱帶地區可一年四季採收。
⑵ 種植一畝地的象草需要多少成本
以我們廣西象草的莖稈作種為例:一斤草稈大概0.8元至1元一市斤(帶運費),每畝用草稈500斤左右。 在較平整的大田或地塊上種植時,按不同的行距開挖種植溝,溝深14厘米左右,溝底施入適量的農家肥或鈣美磷肥為底肥。可按1500-2500公斤/畝、25公斤/畝鈣鎂磷肥、復合肥5-10公斤/畝施入充足有機肥作底肥為宜,有機肥充足的,可適當減少化肥用量。一般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每根種莖至少留兩個節(芽眼),覆土6~10厘米。
一般種植後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開始分櫱。肥地分櫱多,瘠薄地分櫱少;雨季分櫱多,旱季分櫱少。所以一般只要水肥充足,就能獲得高產。象草的分櫱能力極強,生長快,採用種莖繁殖,飼用目的需耗用芽節1500個/畝左右,種植一年後全部收獲芽節可以擴種到500畝。
以後每次採收完象草,施農家肥1500-2500公斤/畝,在南方高溫地區可收獲5~6茬,年畝產量達到40000斤以上。
所以象草種植成本在於草種和水肥管理,水肥多,產量高。草種也就500元左右吧。一方牛糞100元計,年種植成本在3000元左右,不帶人工。收獲鮮草30000斤,按0.3元每斤計,畝產價值9000元。
⑶ 種植一畝牧草需要多少錢
這要看是什麼牧草品種,幾十元到百來塊不等。高產牧草品種:
1.墨西哥玉米草
墨西哥玉米草是一年生的優質牧草,其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鬆脆,味甜,牛、羊、豬、魚、雞、鴨、鵝都愛食。
再生能力強,年可割7~9次,每667平方米(1畝)產青草2萬公斤以上。營養豐富,粗蛋白含量為13.68%,賴氨酸含量0.42%。
⑷ 象草的主要價值
象草為優良飼料,在中國引種栽培也較普遍,因此變異性較大,根據文獻及標本觀察,其剛毛可有金黃色、淡褐色、紫色、紫黑色;第一穎缺或微小,先端鈍或不等2裂,第二穎銳尖或鈍,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根據海南狼尾草 P. hainanense H. R. Zhao et A. T. Liu的描述及所見模式標本均在本種范圍內,而且葉片表皮細胞結構也相同,從其採集的生境是「生於屋旁」,這很可能是經引種栽培後而逸生出去的。
象草柔軟多汁,適口性很好,利用率高,牛、馬、羊、兔、鴨、鵝等喜食,幼嫩期也是養豬、養魚的好飼料.。除四季給畜禽提供青飼料外,也可調製成乾草或青貯。象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蛋白質含量和消化率均較高。每公頃年產鮮草75~150噸,高者可達450噸。每年可收割6~8次,生長旺季每隔25~30天即可收割1次,不僅產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長,一般為4~6年,如栽培管理和利用得當,可延長到7年,甚至10年。象草是中國南方建立人工草場的一種優良牧草。 此外象草還能替代煤炭石油發電,種植1公頃的象草燃料產生的能量可替代36桶石油,每公頃至少能收獲60噸象草。象草的根系十分發達,種植在塘邊、堤岸,可起到護堤保土作用。象草也可以刈割作為多年生作物的覆蓋材料。總之,象草的產量高,品質優良,適口性極好,使用年限長,用途較廣,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良好飼用植物之一。
⑸ 象草種植年畝產多少公斤
甜象草每公頃產量為200-400噸,即畝產14~28噸,在高水肥條件下生長快,產草量高。
象草(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禾本科、黍族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有時常具地下莖。稈直立,高2-4米,節上光滑或具毛,在花序基部密生柔毛。葉鞘光滑或具疣毛;葉舌短小,、皮不同;上表皮脈間最中間2-3行為近方形至短五角形、壁厚、無波紋長細胞,鄰近1-3行為筒狀、壁厚、深彼紋長細胞,靠近葉脈2-4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有時常具地下莖。稈直立,高2-4米,節上光滑或具毛,在花序基部密生柔毛。葉鞘光滑或具疣毛;葉舌短小,具長1.5-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扁平,質較硬,長20-50厘米,寬1-2厘米或者更寬,上面疏生刺毛,近基部有小疣毛,下面無毛,邊緣粗糙。
圓錐花序長10-30厘米,寬1-3厘米;主軸密生長柔毛,直立或稍彎曲;剛毛金黃色、淡褐色或紫色,長1-2厘米,生長柔毛而呈羽毛狀;小穗通常單生或2-3簇生,披針形,長5-8毫米,近無柄,如2-3簇生,則兩側小穗具長約2毫米短柄,成熟時與主軸交成直角呈近篦齒狀排列。
第一穎長約0.5毫米或退化,先端鈍或不等2裂,脈不明顯;第二穎披針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先端銳尖或鈍,具1脈或無脈;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第一外稃長約為小穗的4/5,具5-7脈;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脈;鱗被2,微小;雄蕊3,花葯頂端具毫毛;花柱基部聯合。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最中間2-3行為近方形至短五角形、壁厚、無波紋長細胞,鄰近1-3行為筒狀、壁厚、深彼紋長細胞,靠近葉脈2-4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花果期8-10月。
栽培技術
平整土地
一般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並進行平整。按寬1米左右作畦,同時施人充足的有機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入22.5~37.5噸。若利用山坡地種植,宜開成水平條田。
種莖准備
因象草結實率低,種子發芽率低及實生苗生長緩慢等原因,故生產上常採用無性繁殖。應選擇生長100天以上的粗壯、無病蟲害的莖稈作種莖,按2~4節切成一段,以省插植。
栽植方法
象草對栽培時期要求不嚴,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 ,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厘米。每公頃需種莖3000-~6000公斤,栽植後及時灌水。栽植期以春季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兩湖地區為3月。
⑹ 象草可以在水田裡面種嗎
象草可以在水田裡面種。
象草在水田或者山地都可種植,管理簡單,只要施肥不用打葯,種植一次收獲4至5年,一年可以收割4次左右,一般每季度收割一次。
象草的適用性比較強,適種於各種類型的土壤,酸性粗砂質紅壤土和輕度鹽鹼地均能生長,其耐酸性可達PH值4.5。在旱地、水田地、山坡、平地、田埂、河埂、湖泊邊等地方均可種植。
象草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一般當年春季栽種的莖節,於11月下旬停止生長(廣西南部、廣東南部等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均可生長),平均株高在4-5米,最高可達6米,它的分櫱能力強,每株當年可分櫱20~35根,最多能達60多根,每畝可繁殖20噸。
象草的種植要求
一般說來,日照時間100天以上,海拔在1500m左右,年均氣溫15℃左右,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無霜期300天以上,由於甜象草生存能力、抗逆性較強,所以它的成活率極高,在一般氣候條件下,成活率均在98%以上,在高寒低濕地區,成活率也可達到90%以上。北方地區冬季如果採用大棚進行越冬,其種植效果與南方差異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