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梯壁板玻璃縫多少為標准
Ⅰ 自動扶梯驗收標准表格
6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安裝工程質量驗收
6.1 設備進場驗收
主 控 項 目
6.1.1 必須提供以下資料:
1 技術資料
1)梯級或踏板的型式試驗報告復印件,或膠帶的斷裂強度證明文件復印件;
2)對公共交通型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應有扶手帶的斷裂強度證書復印件。
2 隨機文件
1)土建布置圖;
2)產品出廠合格證。
一 般 項 目
6.1.2 隨機文件還應提供以下資料;
1 裝箱單;
2 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
3 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的電氣原理圖。
6.1.3 設備零部件應與裝箱單內容相符。
6.1.4 設備外觀不應存在明顯的損壞。
6.2 土建交接檢驗
主 控 項 目
6.2.1 自動扶梯的梯級或自動人行道的踏板或膠帶上空,垂直凈高度嚴禁小於2.3m。
6.2.2 在安裝之前,井道周圍必須設有保證安全的欄桿或屏障,其高度嚴禁小於1.2m。
一 般 項 目
6.2.3 土建工程應按照土建布置圖進行施工,且其主要尺寸允許誤差應為:
提升高度-15~+15mm;跨度0~+15mm。
6.2.4 根據產品供應商的要求應提供設備進場所需的通道和搬運空間。
6.2.5 在安裝之前,土建施工單位應提供明顯的水平基準線標識。
6.2.6 電源零線和接地線應始終分開。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4Ω。
6.3 整機安裝驗收
主 控 項 目
6.3.1 在下列情況下,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必須自動停止運行,且第4款至第11款情況下的開關斷開的動作必須通過安全觸點或安全電路來完成。
1 無控制電壓;
2 電路接地的故障;
3 過載;
4 控制裝置在超速和運行方向非操縱逆轉下動作;
5 附加制動器(如果有)動作;
6 直接驅動梯級、踏板或膠帶的部件(如鏈條或齒條)斷裂或過分伸長;
7 驅動裝置與轉向裝置之間的距離(無意性)縮短;
8 梯級、踏板或膠帶進入梳齒板處有異物夾住,且產生損壞梯級、踏板或膠帶支撐結構;
9 無中間出口的連續安裝的多台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中的一台停止運行;
10 扶手帶入口保護裝置動作;
11 梯級或踏板下陷。
6.3.2 應測量不同迴路導線對地的絕緣電阻。測量時,電子元件應斷開。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於1000Ω/V,且其值必須大於:
1 動力電路和電氣安全裝置電路0.5MΩ;
2 其他電路(控制、照明、信號等)0.25MΩ。
6.3.3 電氣設備接地必須符合本規范第4.10.1條的規定:
一 般 項 目
6.3.4 整機安裝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梯級、踏板、膠帶的楞齒及梳齒板應完整、光滑;
2 在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入口處應設置使用須知的標牌;
3 內蓋板、外蓋板、圍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導軌、護壁板接縫應平整。接縫處的凸台不應大於0.5mm;
4 梳齒板梳齒與踏板面齒槽的嚙合深度不應小於6mm;
5 梳齒板梳齒與踏板面齒槽的間隙不應小於4mm;
6 圍裙板與梯級、踏板或膠帶任何一側的水平間隙不應大於4mm,兩邊的間隙之和不應大於7mm。當自動人行道的圍裙板設置在踏板或膠帶之上時,踏板表面與圍裙板下端之間的垂直間隙不應大於4mm。當踏板或膠帶有橫向擺動時,踏板或膠帶的側邊與圍裙板垂直投影之間不得產生間隙。
7 梯級間或踏板間的間隙在工作區段內的任何位置,從踏面測得的兩個相鄰梯級或兩個相鄰踏板之間的間隙不應大於6mm。在自動人行道過渡曲線區段,踏板的前緣和相鄰踏板的後緣嚙合,其間隙不應大於8mm;
8 護壁板之間的空隙不應大於4mm。
6.3.5 性能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額定頻率和額定電壓下,梯級、踏板或膠帶沿運行方向空載時的速度與額定速度之間的允許偏差為±5%;
2 扶手帶的運行速度相對梯級、踏板或膠帶的速度允許偏差為0~+2%。
6.3.6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制動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應進行空載制動試驗,制停距離應符合表6.3.6-1的規定。
表6.3.6-1 制停距離
額定速度
(m/s) 制停距離范圍(m)
自動扶梯 自動人行道
0.5 0.20~1.00 0.20~1.00
0.65 0.30~1.30 0.30~1.30
0.75 0.35~1.50 0.35~1.50
0.90 - 0.40~1.70
註:若速度在上述數值之間,制停距離用插入法計算。制停距離應從電氣制動裝置動作開始測量。
2 自動扶梯應進行載有制動載荷的制停距離試驗(除非制停距離可以通過其他方法檢驗),制動載荷應符合表6.3.6-2規定,制停距離應符合表6.3.6-1的規定;對自動人行道,製造商應提供按載有表6.3.6-2規定的制動載荷計算的制停距離,且制停距離應符合表6.3.6-1的規定。
表6.3.6-2 制動載荷
梯級、踏板或膠帶
的名義寬度
(m) 自動扶梯每個梯級
上的載荷
(kg) 自動人行道每0.4m
長度上的載荷
(kg)
z≤0.6 60 50
0.6<z≤0.8 90 75
0.8<z≤1.1 120 100
註:1 自動扶梯受載的梯級數量由提升高度除以最大可見梯級踢板高度求得,在試驗時允許將總制動載荷分布在所求得的2/3的梯級上;
2 當自動人行道傾斜角度不大於6°,踏板或膠帶的名義寬度大於1.1m時,寬度每增加0.3m,制動載荷應在每0.4m長度上增加25kg;
3 當自動人行道在長度范圍內有多個不同傾斜角度(高度不同)時,制動載荷應僅考慮到那些能組合成最不利載荷的水平區段和傾斜區段。
6.3.7 電氣裝置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主電源開關不應切斷電源插座、檢修和維護所必需的照明電源。
2 配線應符合本規范第4.10.4、4.10.5、4.10.6條的規定。
6.3.8 觀感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上行和下行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梯級、踏板或膠帶與圍裙板之間應無刮碰現象(梯級、踏板或膠帶上的導向部分與圍裙板接觸除外),扶手帶外表面應無刮痕。
2 對梯級(踏板或膠帶)、梳齒板、扶手帶、護壁板、圍裙板、內外蓋板、前沿板及活動蓋板等部位的外表面應進行清理。
Ⅱ 玻璃欄板玻璃與玻璃之間的縫隙求規范
玻璃欄板的玻璃與玻璃之間的伸縮縫預留並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規范規定,根據我們自己二十餘年安裝經驗制定的公司操作規程要求是預留打膠熱脹冷縮伸縮縫是:大於玻璃厚度的丨/2小於玻璃厚度的2/3。
Ⅲ 為什麼扶梯兩側的玻璃之間留有縫隙
震動的頻率會把玻璃振碎。
其次,最近本的熱脹冷縮你應該知道吧?
水泥路上也得用切割機弄成一塊塊的啊。
美觀只是一種說法。
物理沒學好吧,呵呵~!
Ⅳ 商場自動扶梯,扶手外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TSG T7005-2012中規定
一、如果建築物的障礙物會引起傷害(扶手帶外緣與障礙物之間距離在400mm以內)時,需要採用相應的防護措施。
二、扶手帶外緣與牆壁或其他障礙物之間距離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於80mm,扶手帶下緣與障礙物垂直距離不得小於25mm。
自動扶梯由梯路(變型的板式輸送機)和兩旁的扶手(變形的帶式輸送機)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級、牽引鏈條及鏈輪、導軌系統、主傳動系統(包括電動機、減速裝置、制動器及中間傳動環節等)、驅動主軸、梯路張緊裝置、扶手系統、梳板、扶梯骨架和電氣系統等。
梯級在乘客入口處作水平運動(方便乘客登梯),以後逐漸形成階梯;在接近出口處階梯逐漸消失,梯級再度作水平運動。這些運動都是由梯級主輪、輔輪分別沿不同的梯級導軌行走來實現的。
(4)扶梯壁板玻璃縫多少為標准擴展閱讀
自動扶梯的主要參數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內,特殊情況可到幾十米。
2、傾斜角度:一般為30°、35°。
3、速度:一般為0.5米/秒,有的梯型可達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級寬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論輸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計算,不同梯級寬度的輸送能力相應為4500人/時、6750人/時、9000人/時。
6、梯級節距和牽引鏈節距等。
Ⅳ 如何清洗扶手電筒梯
在清潔過程中,一般應遵循從上到下的原則依次進行,即按照由上踏板開始至步梯到下 踏板、先扶手後步梯的順序進行。1. 准備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2. 通知電梯工關閉自動步梯,切斷電源。3. 在上、下踏板前放置「暫停使用」標志牌。4. 由上踏板開始至步梯到下踏板,用掃帚清掃垃圾。5. 抹凈扶手帶及兩側護板。6. 將扶手帶大致劃分成若干段(每段約2m),將玻璃、不銹鋼和皮製品等噴灑上少許清 潔劑,然後分類依次先用濕抹布用力擦拭,然後再用濕抹布抹擦,最後用干抹布擦凈水跡。7. 先將踏板和步梯分為若干段(每段約4m),將拖布浸人已配製好清潔劑的水桶中, 拿起後擰干,用力拖抹踏板、步梯,再將拖布浸入另一桶清水中,拿起後用力擰干,重復拖抹踏板、步梯。電扶梯清潔保養標准1. 電扶梯台階無灰塵、無污漬。2. 不銹鋼表面無灰塵、無污漬、光潔明亮。3. 玻璃無手印、無污漬。
清洗步驟1)扶梯前踏板 用掃帚或吸塵器除塵,除去明顯的附著物。再用擰干後的地拖拖擦,局部污垢附著物等用鏟刀、百潔布、刷子去除。2)扶梯台階 必須在停止運作時操作。用掃帚或吸塵器除塵,再用擰干後的拖布或抹布擦凈,局部污垢、附著物等用鏟子、刷子去除。3)橡膠扶手 先用潮濕抹布擦拭,乾燥後再用干抹布塗上上光劑,上光劑乾燥後再用干抹布擦亮。4)用清潔劑刷洗步梯時,應豎立中英文的工作進行中告示牌,並用攔護繩攔護,以防行人滑倒跌落。5)扶梯側面擋板及裙邊 用雞毛撣撣掃或用推塵器擦拭。☆注意事項:事先了解確認壁板、樓梯扶手所用的材質,然後選用相應的清潔劑。一般應做試驗後才能大量使用,以防損壞及腐蝕材質。自動扶梯清潔質量標准:1.踏步、台階無積灰、無污跡、保持清潔、光亮;2.外殼、側模板應保持光潔、明亮、色澤均一,無灰塵、印跡、污漬等; 3.擋板光亮無污跡、無積灰;4.自動扶梯的不銹鋼光亮,無水印、手印和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