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身高標準是多少
Ⅰ 中國人正常身高是多少
國男女性平均身高體重數據公布
中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一米六九點七,成年女性平均身高一米五八點六。監測公報顯示,中國人的身高在二十至二十九歲期間呈現出穩定狀態,同時處於最高階段,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六九點七,女性平均身高一米五八點六;中國男性的體重三十五歲後趨於穩定,四十歲至六十九歲達到最大,平均為六十七點七公斤,女性體重四十歲後趨於穩定,五十至五十四歲達到最大,為五十九點六公斤;中國男性的胸圍三十五歲後趨於穩定,平均為九十點五厘米,女性胸圍四十五歲後趨於穩定,平均八十八點五厘米。
接受本次監測的不同年齡組的人群在身體形態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差異和地域差異。所有年齡段的城市人群的身高、體重和胸圍均明顯大於同齡的農村人群;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和遼寧等北方地區的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七一以上,而雲南、廣西、貴州、海南等南方地區成年男性的相應值在一米六八以下。
除身體形態外,本次監測的內容還包括各年齡段人群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情況。本次國民體質監測是二十世紀末中國最大規模的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衛生部、國家計委等十一個部委聯合進行。
這次國民體質監測的對象為全國三十一個省市區的三至六十九歲的中國公民。監測採取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共獲取四個不同年齡段的有效樣本五十三萬三千九百多個。
Ⅱ 人類最合適的身高
一則網貼被網友大量轉載,該網帖聲稱:某外媒報道,科學家從適應現代化生產等角度研究發現,人類最理想身高為168厘米,最佳變動范圍是175~185厘米之間。
網帖稱:科學研究表明,機體的基礎代謝與體表面積成正比,而體表面積與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體表面積相應地增加10%,則身體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為了維持生存,就需攝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氣,從而增加了機體各器官的負擔。
矮個子體表面積相對較小,日常的能量消耗較少,所需營養物質相應減少,身體的耐受力較強。這就如同一座建築物,層次越少,地基所承受的負擔越輕,所需要的建築材料就越少。
研究還說:高個子的身體各器官之間相距較遠,不利於調節,各系統、器官之間容易失去平衡。高個子的動作協調性相對較差,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機會相對較多。我國對航天飛行員身高的要求是1.70米左右,就是因為在有限的空間里,高個子操作起來不夠靈活。
由此可見,單純以身高來衡量人的健康狀況是不科學、不明智的。姑娘找對象苛求男子的身高似無必要。如今,西方人認識到身材過高的危害,要像控制肥胖一樣控制身材過高。歐美學者建議,人類身高應按水平下降10~16厘米,以減少人類對地球空間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雖然這一話題此前已經被廣泛傳播和討論過,但難以找到該說法的出處,更無法考究這到底是哪個國家哪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記者帶著這一傳言向專業醫生進行了求證,發現所謂最理想身高的說法並不靠譜。
市第一醫院體檢中心的醫生告訴記者,體檢中不會對身高設定單一的標准,更不會設定一個身高值或范圍為理想值,而是會跟體重綜合起來考量。
市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孫強也認為,網帖中很多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比如「矮個子體表面積相對較小,日常的能量消耗較少」
Ⅲ 中國男生的標准身高是多少
成年男性身高標准為167.1cm,均值休重各自為66.2kg。全國性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士的身高標准各自為167.1cm和155.8cm,均值休重各自為66.2kg和57.3kg,與2002年對比,住戶個子、休重均有一定的增長,尤其是6-17歲少年兒童青少年身高、休重增長幅度更加明顯。
全國性18歲及以上成年人超載比率30.1%,吸煙率為11.9%,比2002年升高了7.3和4.8個百分之,6-17歲少年兒童青少年兒童超載比率9.6%,吸煙率為6.4%。
在一切一個年齡層,我國南方漢族的個子都小於日本的人們和日本人。20歲組的我國南方漢人男士身高標准為168.2公分,同年齡層日本男士為172公分,日本國為171.7公分。20歲組我國南方漢人女士的身高標准為156.5公分,日本為159公分,日本國為159.1公分。
人類身體素質受基因遺傳與自然環境雙向要素影響,環境要素包含氣侯、地貌、地形地貌、飲食搭配及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等。30很多年來,在我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人的身體素質也隨著產生很大轉變。獲得當今漢人身體素質數據信息,針對國防科技、道路運輸、建築規劃設計、刑事科學技術、診療、文化教育、體育文化、招兵、招收甚至服飾和傢俱的製做,都具備使用價值。
大家廣泛認為休重變化快,因此常見休重的調整做為鑒定身心健康的客觀性標准。實際上,用個子增長來鑒定發肓、身體狀況和疲憊水平其精確性也不遜於休重。
少年兒童青少年兒童階段,每一年精確測量1~2次(最好是一個季度精確測量一次)個子是立即把握發肓情況的關鍵方式之一。個子增長一切正常,表明發肓優良;個子增長遲緩、基本不長、乃至終止增長就需要剖析原因,並採取有效的對策開展目的性挽救。
中老年常常測量身高,在一定水平上還可鑒定衰退水平。個子隨年紀增長而減少,平常人以20~30歲為高峰值,從40歲剛開始,年紀每提升10歲,個子就減少1~2公分。男士老人的個子均值要減少2.25%,女士均值要減少2.5%。從40歲到90歲,身體個子可降低7~9公分,乃至出現顯著的駝背。身體這一生理學轉變,別名「老縮」。
Ⅳ 人的正常身高是多少厘米
女孩成人時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男孩成人時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1.08
因此先按這個公式算一下,等過個十年八年的再看看是否屬於這個身高或以里5,6cm。若是的話,則正常。因為還有後天的影響。會導致身高達不到這個理論數字。
Ⅳ 正常人的身高是多少
一種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標准體重(千克)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標准體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標准體重(千克)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Ⅵ 正常人的身高是多少啊
人的正常身高是從1.55到1.87
而且還要根據這個人的體重看是不是和自己的身高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就是正常身高
每個人的正常身高都是不一樣的
但根據普遍的人來說
人的正常身高就是從1.55到1.87
Ⅶ 世界男性標準的身高是多少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167.1cm,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
世界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與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體重均有所增長,尤其是6-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增幅更為顯著。
世界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
(7)人類的身高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兒童青少年時期,每年測量1~2次(最好每季度測量一次)身高是及時掌握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增長正常,說明生長發育良好;身高增長緩慢、基本不長、甚至停止增長就要分析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針對性補救。
中老年人經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評定衰老程度。身高隨年齡增長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歲為最高峰,從40歲開始,年齡每增加10歲,身高就降低1~2厘米。
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2.25%,女性平均要降低2.5%。國外有人報告說,從40歲到90歲,人體身高可下降7~9厘米,甚至出現明顯的駝背。人體這一生理變化,俗稱「老縮」。
Ⅷ 成年人的身高體重標準是什麼_
一、標准體重: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標准身高: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於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數據時如能精確到0.1厘米,身高的預測將更准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體標准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厘米)
(8)人類的身高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增高方法:
1、礦物質
人體的長高,決定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其中下肢長骨的增長與身高最為密切。也就是說,只有長骨中骺軟骨細胞的不斷生長,人體才會長高,鈣、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所以,5-10月份要多補充牛奶、蝦皮、豆製品、排骨、海帶、紫菜等含鈣、磷豐富的食物。
另外,要到戶外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機會,以利於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使胃腸對鈣、磷的吸收,從而保證骨骼的健康成長。
2、保證睡眠
睡眠也是使人體長高的"營養素"。常言說:人在睡中長。睡眠不僅可消除疲勞,而且人體在入睡後,生長激素分泌比平時旺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利於長高。因此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
3、體育鍛煉
經常參加適宜長高和健腦的體育鍛煉,能促使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骼肌肉和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促使骨骼變粗、骨質密度增厚、抗壓抗折能力加強。
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腦發育得更好。
所以,應多參加適宜長高和健腦的活動,例如跳繩、踢毽、跳皮筋、藝術體操和各種球類活動等,也可以通過增高產品的輔助治療與運動有機的結合實現增高的最佳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