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標准拿鐵多少豆
㈠ 拿鐵咖啡的配方是什麼
一杯地道的拿鐵咖啡,配製的比例約是牛奶佔70%、奶沫20%、咖啡10%。雖然咖啡的成分最少,但卻決定了它叫咖啡而不是其他。
有了牛奶的溫潤調味,讓原本甘苦的咖啡變得柔滑香甜、甘美濃郁。就連不習慣喝咖啡的人,也難敵拿鐵芳美的滋味。和卡布奇諾一樣,拿鐵因為含有多量的牛奶而適合在早晨飲用。義大利人也喜歡拿它來暖胃,搭配早餐用。
拿鐵種類
1、義大利式
拿鐵咖啡需要一小杯義大利濃縮咖啡和一杯牛奶,拿鐵咖啡中牛奶多而咖啡少。拿鐵咖啡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在剛剛做好的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倒入接近沸騰的牛奶。
2、美式拿鐵咖啡
如果在熱牛奶上再加上一些打成泡沫的冷牛奶,就成了一杯美式拿鐵咖啡。星巴克的美式拿鐵就是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底部是義大利濃縮咖啡,中間是加熱到65~75℃的牛奶,最後是一層不超過半厘米的冷的牛奶泡沫。
3、冰拿鐵咖啡
利用果糖與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使它與比重較輕的咖啡不會混合,成為黑白分明的兩層,形成如雞尾酒般曼妙的視覺效果,再加上冰塊,給人一種高雅而浪漫的溫馨感覺。
按熱鮮奶,濃縮咖啡奶泡的順序往杯中倒,是為了製造分層效果,一般來說,以濃縮咖啡為底。再倒入熱鮮奶、奶泡製作比較容易,可利用湯匙輔助倒入。
拿鐵咖啡可加入各種加味果露,以變化口味。如焦糖、榛果、法式香草等。添加的方式是先往杯中加15毫升加味果露,再依照上述步驟加入原料即可。
4、焦糖拿鐵咖啡
在拿鐵咖啡中加入焦糖醬15毫升,就成為焦糖拿鐵咖啡(Caramel Cafe Latte)。用180毫升Latte咖啡杯,附咖啡匙、糖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拿鐵咖啡、網路-拿鐵
㈡ 拿鐵比例是多少
拿鐵比例是:7:2:1。
一杯地道的拿鐵咖啡配置的比例是,牛奶佔70%,奶沫20%,咖啡10%。
做法:
一熱水浸泡杯子使其溫度上升後,再倒掉多餘的水分使用。
二相深烘焙的咖啡豆研磨後,將咖啡粉倒進填壓器內,用壓棒將開的粉壓平,在江田牙器扣住咖啡機萃取。
三,取適量牛奶,將其置於咖啡機的蒸汽噴嘴下,使其蒸熱牛奶。
四,將蒸熱的牛奶倒進杯中。
五,將杯子上下搖晃使奶泡上升。
六,將咖啡緩緩的倒進杯中即可。
拿鐵名稱由來
「拿鐵」是義大利文「Latte」的音譯,代表「牛奶」。拿鐵咖啡(Coffee Latte)是花式咖啡的一種,是咖啡與牛奶交融的極至之作。意式拿鐵咖啡為純牛奶加咖啡,美式拿鐵則將部分牛奶替換成奶泡,本地的拿鐵多為此種。
那句著名的「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是一位音樂家在維也納說出來的。維也納的空氣里,永遠都飄盪著音樂和拿鐵(Latte)咖啡的味道。
㈢ 拿鐵比例是多少呢
拿鐵比例是1:2:1。在專業咖啡師眼中,好喝的拿鐵黃金比例為1:2:1,即一份意式濃縮咖啡+二份熱牛奶+一份奶泡。除了糖、奶比例不同外,撒上少許榛果仁或杏仁粉在奶泡上方,也可以加入其他核果類的調味糖漿,增添風味,形成二次調配。
製作技巧:
拿鐵咖啡本質上是牛奶比咖啡要更多分量的鮮奶咖啡混合飲品,因為咖啡的量少,反而鮮奶多,因此咖啡因含量比Espresso低很多,比較適合不喜歡苦味重的人。拿鐵是口味變化最多的咖啡,調配好的拿鐵咖啡除了直接喝,還可以加入各式配料。
做拿鐵咖啡,全脂鮮奶是最佳選擇。它香氣、油脂十足,如果你正在減肥或怕胖,則可選擇低脂牛奶,有些店家特別為有乳糖不耐症的消費者以豆漿調味,濃濃的豆香味也很好喝。
㈣ 沖一杯咖啡(一人份)需要磨多少粒咖啡豆
沖咖啡需要用的咖啡店通常都是按克來算的,一般來說沖一杯咖啡需要10克咖啡豆。
一般在做手沖咖啡的時候都是說比例的,水粉比例為1:10~20,一般都是1:15,也就是說1克咖啡豆要用10克的水。
手沖咖啡的製作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准備沸水
製作手沖咖啡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沸水和咖啡豆,所以需要事先預估即將使用到的水並煮沸,其中包括沖洗器具的用量。
㈤ 拿鐵是比例是怎麼樣的
拿鐵咖啡通常在 240 毫升(8 美製液量盎司)玻璃杯或杯子中配上一杯標准濃縮咖啡(單杯,30 毫升或 1 美製液量盎司,或雙杯,60 毫升或 2 美製液量盎司) ) 並倒入蒸牛奶,頂部有一層大約12 毫米(1⁄2英寸)厚的泡沫牛奶。
在美國,拿鐵咖啡通常很甜,含 3% 甚至更多的糖。在義大利點這種飲料時,應該點一杯拿鐵瑪奇朵。
拿鐵咖啡(義大利語:caffè latte,港澳稱為鮮奶咖啡)是義大利式咖啡,非義大利語使用者常簡稱拿鐵(義大利語:latte,直譯:鮮奶),泛指由熱鮮奶所沖泡的飲品。
直到1980年代,拿鐵咖啡一詞才在義大利境外使用。一般的拿鐵咖啡的成分是三分之一的濃縮咖啡加三分之二的鮮奶,並加入些許奶泡。它與卡布奇諾相比,有更多鮮奶味道。
變種包括巧克力味摩卡或用另一種飲料基料代替咖啡,例如馬薩拉柴(五香印度茶)、馬黛茶、抹茶、姜黃或路易波士;也使用其他類型的牛奶,例如豆奶或杏仁奶。
服務風格
1、在某些場所,拿鐵咖啡裝在碟子上的玻璃杯中,餐巾紙用來盛放(有時是熱的)玻璃杯。
2、拿鐵咖啡有時放在碗里。在歐洲,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被稱為咖啡廳。
3、 在美國和歐洲越來越普遍,拿鐵藝術導致了咖啡製作的風格化,其創作現在是一種流行的藝術形式。通過將熱氣騰騰的(主要是起泡的)牛奶倒入咖啡中,這種液體被引入到飲料中,使得咖啡頂部的圖案可以區分。流行的圖案可以包括心形、花朵、樹木和其他形式的圖像和對象的簡單表示。
4、冰拿鐵通常在不攪拌的情況下供應,因此咖啡看起來「漂浮」在玻璃杯中的白牛奶上。
5、冰鎮拿鐵的一種變體,被稱為「盜版拿鐵」、「貧民窟拿鐵」或「窮人拿鐵」,是在比普通杯子更大的杯中訂購的冰鎮濃縮咖啡,裡面裝滿了來自調味品站的免費牛奶。這種飲料在咖啡店引發了爭論,那裡的冰濃縮咖啡比冰拿鐵便宜得多。
㈥ 拿鐵的比例是多少
拿鐵黃金比例為1:2:1。
即一份意式濃縮咖啡+二份熱牛奶+一份奶泡。
因為咖啡的量少,反而鮮奶多,因此咖啡因含量比Espresso低很多,比較適合不喜歡苦味重的人,所以在中國拿鐵咖啡也是比較盛行的。但對於重口味的歐洲人而言,可能一般的拿鐵咖啡就太淡了,所以歐洲人喝加奶的咖啡,一般選擇的是法式深烘級的咖啡豆(星巴克用的就是這種極深度烘焙)。
拿鐵咖啡衍生的花式咖啡:
調配好的拿鐵咖啡除了直接喝,還可以加入各式配料,增添風味,形成二次調配!拿鐵是口味變化最多的咖啡,除了糖、奶比例不同外,撒上少許榛果仁或杏仁粉在奶泡上方,也可以加入其他核果類的調味糖漿。
㈦ 拿鐵做法比例
拿鐵咖啡的做法及技巧
比例Point:
好喝的拿鐵除了取決咖啡豆品質、粉末顆粒度,牛奶與奶泡比例更是關鍵。以250c.c.咖啡杯為准,加入約45~50c.c.的espresso後,牛奶與奶泡最佳比例約為3:1,即加入約150c.c.的牛奶和50c.c.的奶泡,喝起來較為順口。咖啡濃淡取決於個人口味,也和咖啡豆產地有關,若習慣濃醇口感的可選擇曼特寧或蘇門答臘產區;喜歡帶點果酸味的則可選擇巴西產區,牛奶比例也可依咖啡豆濃淡與個人喜好再做微調。
美味拿鐵步驟:
【磨咖啡豆】咖啡豆放入磨豆機磨成咖啡粉,若製作一杯250c.c.的拿鐵,需准備16~18克的咖啡豆。咖啡粉的顆粒大小會影響口感,以義式咖啡機為例,顆粒需偏細;若使用濾紙或虹吸式咖啡機,中間等級的顆粒度即可;若為濾壓壺,則顆粒需偏粗。此外,家中若沒有磨豆機,可至連鎖咖啡店或咖啡專賣店請求協助,也可得到較正確的顆粒度,但多隻代磨原豆。2
【蒸牛奶】倒入約200c.c.的鮮奶,以蒸奶器蒸到攝氏60~70度,同時將蒸奶棒以45~90度角接觸牛奶表面,蒸出綿密奶泡,並放置一至兩分鍾,讓奶泡與牛奶分離。奶泡要綿密,則蒸奶棒與牛奶表面不可有太多空隙,才不容易產生氣泡。若家中無專業蒸奶器,可購買價位親民的電動打奶泡機,或以濾壓壺手動打奶泡,將牛奶放入後,上下按壓約40下即可。3
【製成espresso或美式咖啡】此次示範使用義式咖啡機,咖啡粉需經搗實器壓平,放進咖啡爐頭後製成espresso。若沒有義式咖啡機,也可以在磨成粉狀後,以摩卡壺或濾壓壺製成美式咖啡,每10克咖啡粉,搭配180c.c.的水。4
【與牛奶結合、鋪上奶泡】將45~50c.c.的espresso倒入杯中,再倒入150c.c.的熱牛奶,並鋪上兩大匙約50c.c.的奶泡,牛奶與奶泡比例為3:1即完成。espresso需盡快和牛奶結合,若置於空氣中太久,容易變得酸澀不易入口。若想讓拿鐵看起來更美觀,也可加入拉花。拉花時需使用尖頭較細的奶鋼,將牛奶與奶泡搖晃均勻、充分混和,手部先拉高,再慢慢下壓拉出圖案。
拿鐵變動比例的喝法
卡布其諾1:1:
Cappuccino有「義式泡沫咖啡」之意,和拿鐵不同,卡布其諾更注重奶泡口感,因此牛奶與奶泡比例需相當,分量為1:1,即250c.c.的杯子扣除約50c.c.的espresso後,牛奶和奶泡各佔100c.c.。蒸奶時可讓蒸奶棒與牛奶表面接觸久一些,以提高奶泡量。
和拿鐵不同,卡布其諾不需特別等待奶泡和牛奶分離,可於蒸好後直接倒入杯中,讓牛奶與奶泡結合,口感一致。最後可再依個人喜好,撒上些許肉桂粉。
焦糖瑪琪朵3:2
焦糖瑪琪朵的口感為層層分明,奶泡比例則會較拿鐵多一些,牛奶與奶泡分量約3:2,蒸好牛奶後可放置兩到三分鍾,讓奶泡和牛奶分離。同樣以250c.c.的杯子為例,扣除約50c.c.的espresso後,加入少許香草糖漿,倒入約120c.c.的牛奶,最後鋪上四匙約80c.c.的奶泡,並在表面擠上焦糖醬即可。
瑪琪朵(Macchiato)在意文來說有「印記」之意,因此奶泡上的焦糖醬多會擠成格子狀印記,但圖案或分量可依個人喜好調整。
㈧ 一杯標准咖啡 咖啡的用量
一杯咖啡的量到底怎麼確定的呢?首先,需要確定這是一杯什麼咖啡樣品,不同的咖啡飲品,它的杯量都不一樣,
例如拿鐵:拿鐵咖啡中的「拿鐵」音譯自義大利的「latte」,意思是「牛奶」。拿鐵咖啡直譯過來我們可以理解為「牛奶咖啡」的意思。拿鐵咖啡每一家店的牛奶和咖啡的比例、用豆、萃取參數等都會存在細微差別。但一般情況下,拿鐵咖啡是一款大量的牛奶兌入濃縮咖啡的咖啡飲品。因為牛奶含量較大,所以牛奶味道會比咖啡味道明顯,少量的奶泡讓拿鐵咖啡會是一個細膩順滑的口感。前街建議製作拿鐵咖啡的比例為1:9(1ml的濃縮咖啡:9ml的牛奶),例如一份30ml的濃縮,那麼牛奶就應該是270ml,總杯量就是300ml。
卡布奇諾(cappuccino)這個名字源自義大利,據說是因為咖啡的顏色像方濟會修士馬可。阿維亞諾(Marco d』Aviano)的斗篷,他在1683年調制出第一杯卡布奇諾。
取一個咖啡杯,萃取標准單份濃縮咖啡(15-45毫升)。 用容量300毫升的鋼杯將150毫升的牛奶打出奶泡。卡布奇諾的奶泡最厚實且略粗。它的奶泡和牛奶的比例為一比一,通常一杯量為150~230
何為美式咖啡?美式咖啡英文為「Americano」,通常指代用滴濾壺製作出來的黑咖啡,亦或者濃縮咖啡兌水製作成的咖啡飲品,不過現在國內大部分咖啡館的美式咖啡都為後者,而前者會更傾向於用「滴濾咖啡」來區分。傳統美式咖啡的比例為1:8,雙份的濃縮咖啡(60毫升)兌上480毫升的水量,可以根據門店出品杯量調整比例,約1:7或者1:8。可在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下,不同產區不同庄園咖啡豆做成SOE,在意式咖啡選豆上可謂萬花齊放,所以1:8的比例真的適合所有咖啡豆嗎?傳統的美式咖啡確實是形容味道寡淡的咖啡,法國人把美式咖啡戲稱為「洗襪子的水」,所以也不難想像為何將1:8作為標准比例。通過嘗試暖陽拼配做美式咖啡的比例在1:4到1:5之間,之後重新製作了一杯為1:4、一杯1:4.5、一杯1:5比例的美式咖啡,最終確定1:4.5的比例最為合適暖陽拼配豆作為美式咖啡的比例。在這個這個咖啡和水量的比例下,更能突出暖陽拼配的酒韻以及可可余韻,同時也不失醇厚度。所以美式咖啡應該根據咖啡豆來調整。
那麼手沖咖啡呢?一般來說手沖咖啡比例是1:15,喜歡淡一點的就1:16,濃一點就1:14,一杯單人份的手沖話,也就15克粉,所以就是225克液體。
㈨ 拿鐵比例是多少呢
拿鐵中咖啡牛奶奶泡比例一般是1:8:1。
這樣的拿鐵咖啡比例就像是一杯牛奶咖啡,就像喝牛奶時有咖啡香的感覺,咖啡味道也不會太濃。事實上加入多少牛奶沒有一定的規定,可依個人口味自由調配。
一般來講是一份濃縮咖啡加250毫升左右的牛奶,總容量300毫升左右。(義大利傳統的濃縮咖啡容量一般是40到45毫升,而不是美國人定的30到35毫升)至於奶泡,在義大利是不刻意添加奶泡的,杯子中的奶泡是加熱牛奶是不可避免的出現的,而美國人的標準是要加至少1到1.5厘米。
拿鐵咖啡的做法推薦
咖啡杯置於意式咖啡機熱量放置區,萃取濃縮時杯子的溫度已經達到足夠的要求。將深烘焙的咖啡豆研磨後,將咖啡粉倒進填壓器內用壓粉器將咖啡壓平,再將填壓器扣住意式咖啡機萃取口,萃取出ESPRESSO。萃取時間根據填壓實際情況來看,一般為20~25秒不等。萃取的量為30ml。
如果是做原味拿鐵,可在萃取好的ESPRESSO中加入巧克力糖漿,依據個人口味,一般6~8毫升比較適中。
取適量牛奶,將其置於意式濃縮咖啡機的蒸汽噴嘴下,使其製作成高溫的牛奶與奶泡混合體。將牛奶和奶泡混合體上下抖動,使奶泡與牛奶完全融合。最後將牛奶和奶泡均勻體倒入 ESPRESSO中,控制流量進行拉花,這樣就完成了一杯意式拿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