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規定超過多少工資交稅

規定超過多少工資交稅

發布時間: 2022-10-08 19:03:01

⑴ 工資超過多少要交稅

一、基本工資超過5000元,要交個人所得稅;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扣除標准5000元/月(工資、薪金所得適用)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二、《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⑵ 工資超過多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達到5000元以上的,要扣個人所得稅。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第一款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⑶ 工資超過多少要扣稅

法律分析:目前國家規定的個稅起征點是工資額超過5000元就要繳納個稅。但這個金額不包括個人繳納的設備及公積金的金額。而且如果有附加扣除的話,還可以從工資額中按當地的標准把附加扣除的部分去掉,附件扣除包括贍養老人,孩子教育,房租或房貸,學歷教育等,工資額中扣除了這些以後不超過5000元,不需要交個稅,如過超過5000元,按超過的金額的規定比率交個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⑷ 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工資超過5000元要交稅,根據我國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的修改辦法當中規定新的個人所得稅個人的綜合所得年度應當是超過5000元,需要進行一個稅收徵收的,具體的費用當中包括工資獎金等。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1、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起稅點,又稱「征稅起點」或「起征點」,是指稅法規定對征稅對象開始征稅的起點數額。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起征點的就全部數額征稅,未達到起征點的不征稅。

3、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現實生活當中,目前為止工資待遇如果過高的話,是面臨著個人所得稅的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具體的繳納的起征點應該是5000元,意味著超過5000元的部分都需要進行個人稅收的扣除稅收的扣除當中就包括有一些各種的免徵和優惠的政策等。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⑸ 工資超過多少要交稅

【法律分析】:工資超過五千元要繳稅。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⑹ 工資超過多少要交稅

【法律分析】:目前國家規定的個稅起征點是工資額超過5000元就要繳納個稅。但這個金額不包括個人繳納的設備及公積金的金額。而且如果有附加扣除的話,還可以從工資額中按當地的標准把附加扣除的部分去掉,附件扣除包括贍養老人,孩子教育,房租或房貸,學歷教育等,工資額中扣除了這些以後不超過5000元,不需要交個稅,如過超過5000元,按超過的金額的規定比率交個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⑺ 工資超過多少要交個人所得稅

工資超過多少,要交個人所得稅?根據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每月工資至少超過5千元,才有可能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
對於非居民個人,由於工資薪金所得是按月徵收的,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所以,非居民個人月工資超過5千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居民個人,由於工資薪金所得需要並入綜合所得,而且綜合所得是按年徵收、按月預繳的,每年減除費用六萬元,平均每月減除費用5千元,而且,每月還要扣除專項扣除(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等等,所以,工資超過5千元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就不好說了。
總的來說,對於居民個人,全年綜合所得超過六萬元,才有可能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全年綜合所得,減去6萬元減除費用、減去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減去專項附加扣除等等還有餘額,那麼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否則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⑻ 工資超多少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關於工資薪金個稅規定:

1、起征點是5000元

2、就超過5000元部分徵收(5000元超過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稅)

3、超過5000元部分,根據超過額度有不同的稅率,

A:低於3000元部分,也就是說,比5000元多的金額在1500元以內,按3%計算。例如:6000元,超過5000元1000元,這1000元低於3000元,所以確認為3%稅率,個稅=1000*3%=30元

B:高於3000低於12000部分,為10%。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在工資中是要達到5000以上的,個人所得稅最低是百分之3最高是百分之45,這也是一方面限制了的貧富差距過大的情況,個人所得稅的交納范圍還是很廣的,除了工資還有許多地方會涉及到。

⑼ 超過多少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

一、超過多少工資要交個人所得稅
1、工資超過5千元以上要交個人所得稅。目前國家的最低個稅起征點是5000,通常情況下,個人月薪扣除三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的,就要交個人所得稅。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二、個人所得稅不申報有什麼後果
未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後果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的稅款,逾期不繳的,稅務機關除了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外,還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沒有繳納或者少繳稅款的,判處罰款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根據法律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⑽ 工資超過多少才要扣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超過多少才要扣個人所得稅
1、個人所得工資除掉「五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部分需要根據不同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有以下:
1、居民納稅義務人;
3、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4、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8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5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4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1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0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4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