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脂蛋白c2和c3標準是多少
⑴ 載脂蛋白b1.59高嗎
你第一項為血清總膽固醇(tc):化驗介紹:血清膽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正常人體含膽固醇2g/kg體重。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與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在防治冠心病時了解血酯的變化水平,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參考值:2.9-6.0mmol/l(110-230mg/dl)臨床意義:(1)血清膽固醇升高: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綜合征、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及重症糖尿病等。(2)血清膽固醇降低:惡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急性感染,營養不良等。第二項為血清甘油三酯(tg):化驗介紹:血清甘油三脂是血酯的成分之一。在人體當中甘油三酯處於動態平衡。血酯的含量可隨膳食的改變而改變,而且變動范圍很大。另外其含量隨年齡增高。甘油三酯的標准值是:0.45到1.18/mmol?l負一次方第三項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的標准值是:0.90到1.68/mmol?l負一次方化驗介紹: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著將肝外組織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的運載工具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游離膽固醇在肝外組織細胞上的沉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它的降低是臨床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並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臨床意義: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預示著冠心病的出現。臨床上常同時測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總膽固醇,並根據它們的比值作為冠心病的信息指標。第五項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化驗介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約占血漿脂蛋白總量的40-50%。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轉運體內的膽固醇。將肝臟內的膽固醇經血液轉運到各個組織進行利用。它是動脈硬化的重要檢測指標。參考值:60-220mg/dl(1.56-5.72mmol/l)(老年人偏高)標准值是:2.84到4.10/mmol?l負一次方臨床意義:(1)ldl-c升高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協助診斷高脂蛋白血症。(2)ldl-c降低可見於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尬β脂蛋白血症,其原因是體內合成載脂蛋白β減少或不能合成載脂蛋白β。意見:你的膽固醇已經7了,你該預防了,避免自己的身體中膽固醇的含量過高。這時的你要開始忌油膩的東西了。油膩的東西會讓你的膽固醇的含量像一根直線一樣往上升。可服用一些降總膽固醇的葯,以放置膽固醇含量繼續升高。而你的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在生物中,我們稱高密度脂蛋白為好蛋白,它是預防冠心病的好幫手。而低密度脂蛋白的則被稱為壞蛋白,人身體中無法缺少它,但是,過多的含有,就會有生病的危險。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例如:多多運動,將自己的體重保持在標準的體重之內,拒絕甜食的誘惑都可以升高身體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飯後飲用少量的紅酒也可以增加身體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從而減少你患冠心病的概率。你屬於高膽固醇血症(混合型),tc--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服用調脂類葯物,如辛伐他汀(片)。高脂血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症。請就醫最好
⑵ 載脂蛋白B偏低是什麼原因
?說到載脂蛋白b,生活中很多人會感到很陌生,載脂蛋白b是肝功能檢查中一項很重要的指標,載脂蛋白b是血漿脂蛋白中的蛋白質,其基本功能是運載脂類,對於人們身體健康意義重大,很多患者在檢查身體時會出現載脂蛋白b偏低的現象,但是有些患者不知道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偏低是怎麼回事。那麼呢?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的正常值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的正常值是多少呢?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的正常值是:男性為0.42-1.14克/升,女性為0.42-1.26克/升。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血脂化驗中載脂蛋白b的值小於0.42克/升,就是載脂蛋白b偏低的情況,具體的呢?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1、營養不良:營養不良,血脂偏低,LDL合成減少,載脂蛋白b減少約10%左右。2、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導致肝臟稍微損傷,載脂蛋白b偏低約2%左右。3、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或心肌局部缺血都會導致載脂蛋白b偏低。4、肝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載脂蛋白b合成減少,導致肝功能檢查中載脂蛋白b偏低。(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損時的症狀表現有哪些)作為湖南最權威的肝病中心--武警湖南總隊醫院肝病治療中心是老百姓最信賴的肝病專科醫院,配備了目前國際最尖端的肝病醫療設備,為肝病治療需求提供最精確、權威的科學檢測和診療數據,可以准確的檢測出載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為患者的對症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並有臨床經驗豐富的肝病專家親自會患者治療,先後幫助省內外2萬名患者脫離了疾病的痛苦!是老百姓都非常信賴的好醫院!
⑶ 載脂蛋白A過高,載脂蛋白B過低
1、載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質,它可以結合周圍組織游離膽固醇,促進動脈壁細胞中膽固醇的清除,加速肝臟內膽固醇代謝。
所以,載脂蛋白A
與高密度脂蛋白的臨床意義相同,它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呈負相關,即它升高有利於預防冠心病;而降低可出現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易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2、載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一種顆粒最小的脂蛋白,這種小顆粒的膽固醇最容易進入血管壁、引起動脈硬化,其危害性比低密度脂蛋白更大。
所以載脂蛋白B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臨床意義相同,它的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你的檢查結果是載脂蛋白A高於正常值標准,而載脂蛋白B稍低於
正常值標准,這對防治動脈硬化來說,是有好處的。如其他各項血脂指標無異常改變,載脂蛋白A過高,或載脂蛋白B偏低無明確的病理意義。
至於平時嗜睡,前額頭痛的症狀,與血脂無明顯關系。
⑷ 血脂檢查標准
根據我國現有的「高脂血症防治建議」中的標准,成人血脂檢驗標准如下。
(1)血清總膽固醇。血清總膽固醇≤ 5.2mmol/L(200mg/dl)
為合適水平,5.23 ~ 5.69mmol/L(201 ~ 219mg/dl)為邊緣升高,≥ 5.72mmol/L(220mg/dl)為升高。
(2)三醯甘油。三醯甘油≤ 1.70mmol/L(150mg/dl)為合適水平,>1.70mmol/L 為升高。
(3)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3.12mmol/L(120mg/dl)
為合適水平,3.15 ~ 3.61mmol/L(121 ~ 139mg/dl)為邊緣升高,≥ 3.64mmol/L(140mg/dl)為升高。
(4)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04mmol/L(40mg/dl)為合適水平,<0.91mmol/L(35mg/dl)為降低。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化驗項目主要包括總膽固醇、三醯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Ⅰ、載脂蛋白B 等6 項(習慣上將前兩者稱為血脂兩項,前四者稱為血脂四項,全部六項稱為血脂六項)。這些指標的正常數值如下。
血清總膽固醇:3.36 ~ 5.18mmol/L(130 ~ 200mg/dl)。
血清三醯甘油:男性為0.45 ~ 1.81mmol/L(40 ~ 160mg/dl),女性為0.23 ~ 1.22mmol/L(20 ~ 108mg/dl)。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0.9 ~ 2.19mmol/L(35 ~ 85mg/dl)。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3.12mmol/L(120mg/dl)。
載脂蛋白AⅠ:1.10 ~ 1.60g/L(110 ~ 160mg/dl)。
載脂蛋白B:0.69 ~ 0.99g/L(69 ~ 99mg/dl)。
載脂蛋白A 與B 的比值在正常情況下應高於1.30,高脂血症時A 與B 的比值往往降至1.0 以下。從上述可以看出,高脂血症主要是總膽固醇升高,而其主要成分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又是與載脂蛋白B 相結合的,這就必然導致載脂蛋白A 與B 比值的下降。
當發現血脂化驗單上的以上數值超出正常范圍時,首先應該檢查一下血的樣本是不是在空腹狀態下採取的。一般要求患者在采血前一天晚10 點鍾開始禁食,於次日早上9 點至10 點鍾採取靜脈血。
其次還應注意受試者的飲酒情況,因為飲酒能明顯升高血漿中富含三醯甘油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另外,在分析結果時,還應考慮到脂質和脂蛋白水平本身有較大的生物學波動,其中部分是由於季節變化、月經周期及伴發疾病等原因所致。最後再從臨床角度尋找原因。
⑸ 查血液apoe代表什麼
包括甘油三酯(TG)
總膽固醇(CHO)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脂蛋白(a)(Lp(a))
載脂蛋白A1(apoA1)
載脂蛋白B(apoB)
載脂蛋白A-II(ApoA-II)
載脂蛋白C(ApoC)
載脂蛋白E(ApoE)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載脂蛋白C2(APOC2)
載脂蛋白C3(APOC3)
⑹ 載脂蛋白c2 7.3高於 標准值,有問題嗎
所說的脂蛋白應當是脂蛋白a(LPa),他的增高預示著冠心病 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潛在危險 在一些研究資料中顯示,脂蛋白a是引起冠心病的一種獨立危險因子,通過控制飲食對其沒有影響,可以通過鍛煉身體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資料表明能降低LPa的物有煙酸 新黴素 和部分甾體類激素
⑺ 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標准值是多少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習慣改變尤其是快餐文化的出現,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引起的血脂升高等相關疾病正日益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根據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為18.6%,估計全國血脂異常現患人數16億,高血脂患者也呈年輕化的趨勢。
1、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有的脂質成分的總稱,這些脂質是一大類營養物質和對身體有用的化合物,如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等,但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主要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2、什麼是總膽固醇(tc)
眾所周知,膽固醇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然而膽固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膽固醇可以說是一種「油」,是不溶於水的物質,但實際上血液中沒有單獨存在的膽固醇,膽固醇必須與載脂蛋白(一種蛋白質)和磷脂結合後,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動,因此,總膽固醇(tc)就是血液中各種脂蛋白所含膽固醇的總和。
3、膽固醇載體——載脂蛋白
(1)、分類
血液中的載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與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其中密度高、顆粒小的稱為高密度脂蛋白,而密度低、顆粒稍大的稱為低密度脂蛋白。
(2)、不同載脂蛋白的差異
許多人一提到膽固醇,大有談虎色變的恐懼,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知道任何事物具有兩面性,就膽固醇而言,它本身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命物質。
研究發現,血中的脂蛋白也有好壞之分。前面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從肝臟攜帶膽固醇到周圍血管,特別是到心臟上的血管(醫學上稱冠狀動脈),可造成過多的膽固醇在血管壁上存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現已證實,ldl及其所攜帶的膽固醇(ldl-c)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稱ldl-c為壞膽固醇。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將血管壁多餘的膽固醇運送回肝臟進行代謝,從而保護血管免受侵害。所以,hdl及hdl-c升高有益健康。
如果攝入太多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體內的ldl增高,過多的膽固醇會粘附在血管壁上,長期作用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hdl可以防止游離膽固醇積累在動脈壁和其他組織,所以血液中hdl含量高的人,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較低。
(3)、低密度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
血脂異常(包括高甘油三酯、高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或許更能反映血脂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但人們通常都用高血脂來表示血脂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大量研究表明,氧化ldl和巨噬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
a、沉積在動脈粥樣斑塊上的脂質來源於血漿中的ldl,而膽固醇及其酯在血管壁沒的聚集很可能與兩條途徑有關:一是依靠血管壁內的內皮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進行主動攝取;二是經過非受體途徑被動性進入,如在嚴重細胞內皮損傷時。
b、血管壁內和動脈粥樣硬化損傷處的所有主要細胞都能產生導致氧化ldl的自由基,產生氧化ldl(ox-ldl),而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階段,損傷處內皮細胞導致ldl的輕度氧化可能是至關重要的。
c、輕度氧化的ldl或微小修飾的ldl在引起巨噬細胞聚集方面具有啟動因子的作用,也就是說氧化的ldl促進巨噬細胞在受損內皮細胞附近聚集。
d、巨噬細胞吞噬大量的ox-ldl後衍變成泡沫細胞,巨噬細胞或泡沫細胞內的脂質飽和後,無論破裂與否,都可釋放大量的活性物質,加速病變的進展。泡沫細胞逐漸增多並融合,形成脂質條紋,繼而發展為成熟的粥樣斑塊。
血脂升高的原因
脂肪來源於體內和體外兩個途徑,前者主要在肝內合成,而後者從飲食中攝取。脂肪主要通過肝臟代謝清除,所以體內脂肪來源過多和肝臟清除減少都可導致血脂升高。遺傳、某些疾病的影響及環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而患上高膽固醇症。
1、遺傳與某些疾病
少數病人是由遺傳性因素決定的,或繼發某些疾病如腎病綜合症、肝膽疾病、糖尿病等後出現,絕大多數病人屬遺傳缺陷加上環境因素影響而患病。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生理因素、飲食不當以及某些葯物的影響等,其中飲食不當可能是最普遍的因素。
·生理因素
妊娠、絕經、進入老年期
·飲食不當
a、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例如有些人喜歡吃肥肉和動物內臟,時間長了,血脂就悄悄地升了上去。
人體中有60%的膽固醇來源於肝臟的合成,有的病人即使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攝取膽固醇,血漿膽固醇的濃度也只能下降10-25%,所以要想使血漿膽固醇下降不能僅僅靠限制膳食膽固醇的辦法,還必須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但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對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還是有必要進行限制,尤其是對高膽固醇血症病情較輕的人,限制膳食膽固醇的攝入有更大的意義。此外,還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人類血漿膽固醇濃度隨飽和脂肪酸攝入的增加而升高,原因除了飽和脂肪酸本身會影響膽固醇的代謝外,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膽固醇含量也較高。
b、從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熱量,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
由於某些原因引起體內脂肪過分堆積而造成體重超過正常標准20%以上者稱為肥胖。肥胖的人不僅體內脂肪組織增加,而且血液中脂質也明顯增加,尤其是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多高出正常。
由於引起血脂升高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和多種環境因素,體重只是眾多影響血脂高低的因素之一,不是唯一決定性的。所以較瘦的人同樣可存在脂質代謝異常。因此,體態苗條的人也不可對高血脂症掉以輕心,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者,定期檢查血脂是很有必要的。
3、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如長期不運動或少運動、酗酒、吸煙、精神緊張或焦慮等,都可能引起血脂升高。
血脂升高對健康的危害
血液中的膽固醇在正常情況下可以保持一定的份量,但不規律的生活或進食過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等會令血中總膽固醇增加,過多的ldl好象廢物般積聚在血管壁內,導致內皮細胞受損。如前所述,這些ldl會被自由基氧化,產生氧化ldl、氧化ldl具有很高的細胞毒性,進一步損傷內皮細胞,形成惡性循環。
由內皮細胞層受損吸引而來的巨噬細胞對氧化ldl的吞噬遠遠多於對原型ldl的吞噬,而且氧化ldl還將吸引更多的巨噬細胞在受損內皮細胞附近的聚集,形成另一個惡性循環。巨噬細胞吞噬ldl後形成泡沫細胞,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標志。
一個又一個惡性循環帶來的越來越多的泡沫細胞與膽固醇、受損壞死的細胞等,在血管壁內形成肉眼可見、形狀類似小米粥的塊狀物,即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血脂升高的科學預防
高血脂的發病率高,危害性大,高脂血症和動脈粥樣硬化在發病早期可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生了冠心病、腦中風後才發現血脂異常,因此應當居安思危,早發現早治療,將疾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主要以防止結合,重點在防;無病防病,有病防進展。同時,不僅要重視預防高血脂本身的出現,更要重視防治高血脂所帶來的危害性。首先需要強調對病因的預防,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誘因及其它影響因素,即:
1、合理飲食
簡單說來,高血脂病人的飲食應注意「一個平衡」和「五個原則」。
「一個平衡」即平衡飲食;很多人患上高血脂後就完全素食、偏食,這是個誤區,對身體是很不利的。首先應從飲食中獲得的各種營養素,確保種類齊全,比例適當,可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進行均衡飲食。
「五個原則」包括低熱量、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纖維飲食。
低熱量:控制飲食中的熱量,旨在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所謂理想體重通常是以「體質指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體重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
⑻ 補體C3的正常值
正常值是在0.80到1.2g/L之間的。
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補體成分,分子量為195000,其主要是由位於肝臟部位的巨噬細胞合成的。並且,在C3轉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C3a和C3b兩個部分,在補體經典激活途徑和旁路激活途徑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補體,是在正常人體與動物中合成並且經激活後而具有酶所具有的活性的一類的蛋白質。其中,補體C3和C4的含量的變化往往預示著身體機能的變化以及病變的產生。而在一些病人中,其機體中的補體C3與C4的含量往往會偏低。
(8)載脂蛋白c2和c3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1、補體存在於人和動物體液中及細胞表面,經活化後具有生物活性,可介導免疫和炎症反應的蛋白。
2、補體成員有C1q、C1r、C1s、C2、C3、C4、C5~C9、D因子、B因子等。其中C1q、C1r、C1s為識別單位,負責識別免疫對。
3、C2、C3、C4為活化單位,負責免疫活化,准備進行免疫攻擊;C5~C9為膜攻擊單位,負責介導細胞受損、細胞裂解。
⑼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摩爾值是多少
正常人小於3.12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