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比多少專項訓練題圖片
『壹』 一年級上冊《比多少》練習題
1、男生有135 人,男生比女生多12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135 人,男生比女生少12 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動物園有120 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 只,黑熊和白熊一共有多少只?
4、動物園有120 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 只,黑熊和白熊一共有多少只?
5、養雞場有公雞60 只,母雞比公雞多14 只。公雞和母雞一共有多少只?
6、養雞場有母雞60 只,母雞比公雞多14 只,公雞和母雞一共有多少只?
7、養雞場有母雞60 只,公雞比母雞少14 只,公雞和母雞一共有多少只?
8、養雞場有公雞60 只,公雞比母雞少14 只,公雞和母雞一共有多少只?
9、上手工課,一班節約了15 張紙,二班比一班多節約了8 張紙。一班和二班一共節約了多少張紙?
10、上手工課,一班節約了15 張紙,比二班多節約了8 張。一班和二班一共節約了多少張紙?
11、奶奶養了 24 只雞,養鴨的只數比雞多 16 只。養鵝的只數比鴨少8 只。奶奶養了幾只鵝?
12、同學們拍球。小軍拍了108 下,小紅比小軍多拍了47 下,小方比小紅少拍13 下。小方拍了多少下?
『貳』 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比多少練習題
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 「比多少」練習題,因為圖片比較多,所以用如下貼圖的方式給你,
參考下圖:
『叄』 比多少練習題
比多少是一年級下冊的難點,這一部分也是孩子非常容易出錯的地方。
參考答案:
一、A比B多幾
13比8多(5);15比6多(9);12比2多(10);11比5多(6);
11比8多(3);17比9多(8);16比7多( 9);10比3多(7 );
16比8多( 8);14比6多(8);12比4多(8);11比9多( 2);
12比7多(5);15比5多( 10);12比9多(3);14比5多( 9)。
二、A比B少幾
8比15少(7);7比16少(9);10比20少(10);2比10少( 8);
5比12少(7 );6比14少(8);5比20少( 15);3比11少( 8);
8比18少(10 );9比16少(7);11比15少(4 );5比11少( 6);
6比15少(9);8比16少(8);5比14少(9 );8比11少(3)。
三、A比B多幾,求B,用A減去幾
15比(9 )多6;12比(9)多3;11比( 7)多4。
10比(4)多6;18比( 9)多9;17比(9)多6。
12比(5)多7;15比(8)多7;13比( 6)多7。
16比(8 )多8;11比( 6)多5;13比( 4)多9。
四、A比B少幾,求A,用B減去幾
( 7)比13少6;(6)比11少5;( 7)比14少7。
( 7)比11少4;( 8)比14少6;( 9)比18少9。
( 9 )比10少1;(11)比16少5;( 5)比12少7。
( 9)比15少6;( 9)比17少8;( 4)比13少9。
五、A比B多幾,求A ,用B加上幾
( 11)比9多2;(15)比6多9;( 11)比3多8.
( 14)比8多6;(12)比5多7;( 13)比5多8。
(13)比6多7;( 15)比8多7;( 10)比4多6。
( 12)比3多9;( 12 )比4多8;( 16)比7多9。
( 10)比2多8;(14)比5多9;( 13)比9多4。
『肆』 一年級比多少練習題
如圖:
單元內容包含數字1到5的寫法與基礎加減,比較數字與物件的大小。藉由貼貼紙等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快樂又簡單地學習數學。如何指導:即使孩子已經滿3歲了,但如果他是第一次接觸數字的話,還是請先閱讀本系列的《認識數字2歲》。
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讓他從游戲開始學習是件很重要的事,可以利用他喜歡的動物和玩具教孩子數東西,比較數字大小。
除此之外,家長可以利用簡單的小故事,如「一輛玩具車載了5個娃娃,有3個娃娃下車了,還剩幾個娃娃」?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基礎加減。遇到貼貼紙、著色單元時,請留意別讓孩子超過線框太多哦!
『伍』 一年級《比多少》的題有哪些
一、在o里填「>」、「<」或「=」。
25o24
55o65
100o99
二、選一選,填一填。
1、90比30()。
2、57比60()。
3、100比92()。
4、45比95()。
5、紅花有32朵,黃花有35朵,紫花有90朵。紅花比黃(),紫花比紅花()。
(5)一年級比多少專項訓練題圖片擴展閱讀
整數的大小比較:
1、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大。
比如:100大於20,因為100有3位數,而20隻有2位數。
2、位數相同,從最高位看起,相同數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比如:320大於310,位數相同,最高位百位都是3,所以接著看下一位十位,320的十位是2,310的十位是1,2>1,因此320大於310。
『陸』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的題
第一課時:同樣多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內容及「做一做」,練習一的1~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准備: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小豬頭、磚頭、木頭圖片。
學具准備:鉛筆.橡皮.梨片.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
『柒』 小學一年級數學 比多少 練習題
一、寫數字和算式(7分,不規范不得分,扣完為止)
(1)從1寫到10
(2)8+5=13
二、直接寫出得數(15分)
7+6= 8+3= 8-3= 7+9=
9+4= 9-5= 12-2= 15-10=
10-6= 8+7= 9+6= 10+10=
4+3+5= 13-3-5= 7-3+8=
三、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12分)
7+( )=13 13-( )=10 5=( )-1
8+( )=17 10-( )=4 8=( )+6
10+( )=12 ( )+5=14 10-4-( )=0
( )+( )=13 4+9=( )+( ) ( )+( )=3+8
四、填空(28分)
(1)按規律填空
9、( )、( )、12、( )、14、( )、( )、( )、( )、19、( )
(2)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 )個數,從左數第6個數是( ),從右數,15排在第( )個;其中比12大數有( ),比18小的數有( )。
(3)將7、10、9、11、5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 )。
(4)12連續減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個十和4個一組成( );10個一和1個十組成( )。
18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
(6)一個加數是6,另一個加數是9,和是( )。
(7)被減數是18,減數是5,差是( )。
(8)在○里填上「>」「<」或「=」
7+9○16 9+7○10 10-8○6
12-2○10 12○3+8 6+5○5+6
五、在下列卡片中選出三張卡片,用這三張卡片上的數字寫出四個算式。(4分)
1 6 15 3 10 9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圖列式計算。(6分)
七、應用題(28分)
(1)老師做了10面小紅旗,獎給同學7面,還剩幾面?
□○□=□
答:還剩( )面。
(2)小紅吃掉8個蘋果後,還剩下3個,小紅原來有幾個蘋果?
□○□=□
答:小紅原來有( )個蘋果。
(3)停車場停了9輛汽車,開走幾輛後還剩下6輛,開走了幾輛車?
□○□=□
答:開走了( )輛車。
(4)小華做了7面小紅旗,小紅做的和小華同樣多,兩人一共做了幾面小紅旗?
□○□=□
答:兩人一共做了( )面小紅旗。
(5)有一些小鳥落在2棵樹上,先飛走7隻,又飛走6隻,兩次一共飛走多少只?
□○□=□
答:兩次一共飛走( )只。
(6)8個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紅花,做的黃花和紅花同樣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
答:一共做了( )朵花。
(7)植樹節里,三(2)班第一小組6個小朋友栽了8棵小樹,第二小組7個小朋友栽了9棵小樹。兩個小組一共栽了幾棵小樹?
□○□=□
答:兩個小組一共栽了( )
『捌』 一年級照樣子塗一塗比一比怎麼做
五角星有三個,所以第一個小題塗超過三個正方形就可以了,第二個小題不要超過三個三角形。
學數學技巧
1、抓住課堂。理科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於突擊復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5分鍾,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高質量完成作業。寫作業時,有時同一類型的題重復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的考查速度和准確率,並且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
2、對不會做的錯題:弄懂每一個步驟,並思考為什麼,針對算錯了的錯題,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你就要:改變計算方式和習慣,比如學會檢查和算兩次提高准確度。
重點是要去思考,思考的深度越深,學習得就更加透徹,就會用少量的題達到很高的效果。但這樣的思考不是憑空的,而是建立在錯題上的思考。
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
1、1—10各數的認識,寫法和加減法:包括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5各數的認識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加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至10各數的認識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連加、連減式題。
2、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鍾面整點的認識。
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
4、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