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2工資稅後多少
Ⅰ 稅前一萬二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工資收入1萬2,按現行個稅法規定,屬於第三檔,稅率為3%,起征點是5000。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00元。應納稅額=7000*3%=210元。
所以計算稅後工資=稅前工資-應納稅額=12000元-210元=1179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Ⅱ 1萬2工資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扣除個稅後的工資為11790元。工資收入1萬2,按現行個稅法規定,屬於第三檔,稅率為3%,起征點是5000。應納稅所得額為7000.00元。應納稅額=7000*3%=210元。所以計算稅後工資=稅前工資-應納稅額=12000元-210元=1179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Ⅲ 月薪一萬二稅後多少錢
法律分析:工資為12000元,不考慮五險一金個人負擔部分,應納個人所得稅=(12000-5000)×20%-555=845元,減去應納個人所得稅部分,稅後為11155元,五險一金各地、各公司標准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Ⅳ 一萬二的工資要扣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稅後11500元。根據新稅法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500元。應納稅額=(12000.00-5000.00-2000)*20%-=500.00。新個稅法規定,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Ⅳ 稅前工資一萬二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稅前工資=稅後工資+應繳個稅 =稅後工資+ (稅前工資-費用扣除數-社保-其他免稅項)×稅率-速算扣除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Ⅵ 一萬二工資扣多少稅
我們的新個稅法已經實施兩年了,稅率不再是過去的每月不變,而是要累計按照全年的額度計算。
一個人月收入一萬五工資的話,先要從收入中刨去不需要納稅的社保、公積金、免徵額、專項附加扣除等。然後將一年中已發生的應繳稅的錢加在一起,根據稅率表累計計算要交的個稅。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累進稅率,所以會出現一年裡個稅越交越多的情況,收入越高個稅漲幅越大。
月收入15000的個稅變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收入15000的情況下,個稅月繳納錢數在6月和8月有一個飛躍。1月到5月每月交個稅199.56元,6月份交個稅473.4元,七月份到年底每個月交個稅665.2.元。
月收入15000的工資變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到手收入的變化,從1月到5月,稅後月收入為11452.44元,6月份為11178.6元,8月份至12月收入為10986.8元
累進稅率表意味著有時候收入在達到相應檔次時,個稅會大幅提高,所以免稅額度就變得相當重要,如果符合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條件的,應在年前及時進行申報,避免多扣個稅。
如果忘記的話,還可以在次年的3~6月份對上年的個稅進行匯算清繳,要及時進行補救。享受好國家給予的個稅減免政策。不然就上交國家啦。
Ⅶ 2020年月薪一萬二稅後多少
法律分析: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月薪12000元,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等於144000減去60000=84000,使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520。代入公式計算,在無需減去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費用的情況下,月薪一萬二每個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490元,稅後收入1151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第五條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稅收徵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徵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