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一般園參一年能長多少克

一般園參一年能長多少克

發布時間: 2022-10-21 00:36:22

㈠ 如何鑒定山參的年限和價值

1、山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山參可以用莖、果實、果皮顏色來年份,也可以根據山參的根來看年份,年份越高營養價值就越高。

2、山參年份越久,它的莖會越粗,而且山參的果實上的鐵線紋也會越密越多,果皮也會越來越深,代表著山參吸取的養份較多,這樣的山參一般很少,市場上很多黑心商家喜歡用年份低的賣高價錢。

3、通常情況下山參最初根須很細,很容易不小心將其折斷,當它在土壤里年份越來越長時,根須也會隨之變得粗壯,不容易被入折斷,這樣的山參,營養更高。

4、一般年份越久的山參,當中蘊含的人參皂苷、人參多糖、膽鹼等成份越多,而且起到的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功效越佳,價格也會昂貴許多。

5、參須是山參用來吸取養份,人參越老參須越少越稀,因此老參的須簡潔,清爽,山參在地下生長數十年,參須會腐爛而後又生長出新的參須,腐爛的參須會留有一個個傷疤,也就是珍珠點,因此珍珠點越多參齡越長。

㈡ 林下參和園參葯效區別

正宗的長白山林下參每次吃1-2克就能有所補益,而園參1次吃幾斤都沒林下參那麼大的葯效,從葯效上來說,5克15年的林下參,大約等於3000克的5年園參,也就是6斤5年園參。林下參的參齡越老其葯效就越強一些,一般林下參的參齡至少在15年以上,而園參的生長年限多為3-5年。

一、林下參和園參葯效區別

1、林下參是多年生的草本食物,參齡越老葯效越強,一般對於正宗的長白山林下參而言,每次吃1-2g就能有所補益,而園參1次吃幾斤都沒林下參那麼大的葯效。從葯效來說,5g的15年林下參,大約等於3000g的5年園參,也就是6斤的5年園參,因此林下參的功效要大一些,適用性也更強。

2、一般林下參的參齡至少在15年以上,根據《林下參鑒定及分等質量GB/T 18765-2015》國家標准規定,只有純野生生長15年以上的參,才能叫做林下參,而國家賜名為“野山參”,所以說15年是1個基礎和標准。

3、園參因為利益原因生長年限多為3-5年,但是大部分市面上看起來3-5年的園參,其真實參齡只有1-2年,園參看起來肥大的體積,一般都是重度施肥、施葯催化而成的。

4、林下參味甘微苦,嚼在嘴裡滿口生津,如果聞起來是有一股淡淡的葯材味,又略帶很獨特的清香,而且參越老,味道越平和,吃起來味道不濃烈,切片直接含在嘴裡,剛入口微苦,稍後回味有甘甜的感覺,有一股參香味。

5、林下參的有效成分是人參皂苷,人參皂苷對口腔黏膜有刺激性,而且味道是微苦的,但不是濃烈的苦,更不會有麻舌的刺激感。

6、園參入口苦味濃烈,甚至有強烈的麻舌感,這主要是因為農殘超標和經過過硫處理,園參全程人工干預,打農葯、施肥造成園參體內農殘嚴重超標,有些為了看起來年份更長,會用硫磺染色,讓參看起來顏色淡黃,更加有賣相。

二、林下參與園參的生長環境區別

1、一般林下參是林間撒籽,任其生長在長白山原始森林裡,沒有人工干預,完全物竟天擇下的優勝劣汰,因此成活率不足1%,林下參喜愛陰涼的環境,可耐-40℃極寒,忌強光,忌高溫,長白山1年12個月,其中7個月都是冬天,就算是夏季,較高的溫度也不過才10℃。

2、園參是人工培育,一般將種子播種於人工製成的參床上,後期完全人工干預進行施肥施葯,可以保證產量,一般沒有太大的損耗。

三、林下參與園參的品相區別

1、林下參的參體細長,皮老且黃,蘆頭長,鐵線紋深且連貫,參須又長又韌且上面有明顯的珍珠點,大部分林下參都會有參疤,真正的野生山參,皮色幾乎沒有白凈的,參體上的塊狀疤痕和小棕點,是與其它植物的根系、石頭擠壓的自然原因形成的疤痕,行內人常說“老貨多疤”,就是說參齡越高,有疤痕的可能性就會越大,所以疤痕就成為了鑒定人參“是否為野生”的標准之一。

2、園參的參體又大又白,並且較圓,幾乎沒有蘆頭、皮紋、珍珠點,更不會有參疤。

㈢ 人參的分類和功效

作為商品人參,名目十分繁多,分類頗為詳細,各式各樣。一般來說,有按栽培方式命名的,如野山參、移山參等;有按產地不同而命名的,如吉林參、遼寧參、石柱參等;有按炮製方法命名的,如紅參、白糖參、生曬參等;也有兩種情況兼顧的,如高麗紅參,吉林野山參等。

以栽培方式和生長環境而言,人參可以分為野山參、移山參和園參三種。野山參又名野山人參、山參。顧名思義,它是自然生長於山野之中,而非人工栽培的人參。吉林省是人參的故鄉。我國的野山參主要生長在吉林省境內的長白山和黑龍江省境內的大、小興安嶺地區,而以長白山林區最多,且又高度集中於撫松縣和集安市。吉林長白山的野山參,以其補力宏厚,參味濃郁,質量純正而著名,在國際上聲譽極高。野山參的生長周期甚長,據史料記載,人參的壽命約400年左右。其生長速度極為緩慢,一般來說,需要20~30年時間才能長到15~16克,種子萌發最短也要20~22個月。加之自然生長,缺少必要的管理,故物以稀為貴,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價格極高,有的甚至「價值連城」。素有「人參之鄉」美譽的吉林省撫松縣,野山參資源豐富。

把幼小的野山參移植於田間,再行人工培育成長,或者將人工種植的幼小園參,移植於山野,讓其自然長成,這種人參統稱為移山參。

由人工栽植培育而長成的人參,叫做園參,又稱秧身。人工栽培的人參需要6~8年才能採挖。每年9~10月間,採挖生長6年以上的家種人參的地下根莖全株,防止折斷須根及支根,洗凈泥土,除去莖葉,即得「園參水子」。園參水子須得加工炮製方可入葯使用。僅僅靠採集自然生長、數量極少的野山參,杯水車薪,遠遠解決不了社會對人參需要量的增加。因此,進行園參種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當今,由於國內外人參需求量劇增,栽培工藝不斷發展,人參的栽培面積也逐年擴大,產量和質量均大有提高。園參已成為商品人參的主要來源,供廣大人民醫療保健使用。

自然環境和生長條件的差異,導致人參有野山參、移山參和園參的區別。當然,山參與園參都是名貴的中葯材。葯效成分只有量的多寡之分,決沒有質的差別。據分析,山參的有效成分高於園參的40~50倍。由此可見,山參最為珍貴,移山參次之,園參再次之。因園參產量較多,價格也相對便宜,故而最適宜家庭進補時選用。

商品人參通常還以產地來命名。歷代醫家都非常推崇使用地道葯材。所謂「地道葯材」,是古代醫家無數次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他們發現某些地區所生長的葯材,質量特優,葯效特好,遠非其它地區的同種葯材所能比擬和替代。久而久之,相沿成習,醫生在處方用葯時,冠以產地而寫作吉林參。何以同科同屬同種的人參,吉林參卻功高一籌呢?現代科學的發展,檢測手段的提高,提示了「地道葯材」的某些奧秘。除了產地特定的環境、氣候諸多因素以年,土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葯材的質量。因為微量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和含量是不均勻的,此一地,彼一地,差距甚大,所以,由於產地不同,葯材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亦相差懸殊,使「地道葯材」具有特別的效力。我國是人參的故鄉,主產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人參,也就更加名聞遐邇,獨具特色。

我國著名的人參產地有吉林、遼寧兩省,故有遼參、吉林參的區別。品種較好的有以下幾種:

吉林人參:吉林省是我國人參的主要產區,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年產量佔全國人參總產量的80%左右,佔世界總產量的50%。1984年吉林省人參產量為1000噸,1989年躍升到15535噸。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噸的人參從這里銷往國內外,滿足人們醫療保健的需要。吉林省撫松縣是我國產人參最多的縣,質量居吉林參之首。撫松人參的年產量約占吉林省的60%。這里人工栽培人參的歷史有300年左右。撫松的自然條件對人參的培植十分有利,長白山森林中陰涼、濕潤、肥活的腐殖質土層、散射的陽光,給人參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撫松被稱為「人參之鄉」,而集安則有「人參故里」之美譽。

寬甸柱參:我國的柱參素稱「園參之冠」。這種柱參體長、皮老、紋深,有珍珠疙瘩須,形狀類似野山人參,葯性較強,葯用價值如同山參,故行家稱之為「賽山參」。柱參的故鄉為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下露河鄉石柱子村,柱參之名由此而來。柱參不僅葯用價值甚高,而且是我國出口換匯的名貴葯材。

高麗參:又名朝鮮參,有百濟參和新羅參的區別。因其主根筆直單一,少有分叉,故又有別直參之稱。高麗參和我國東北人參是同科同屬的同一品種,僅為產地不同。高麗參原產於朝鮮北方的深山幽谷中。商品葯材可分為人工栽培和野生兩大類,同時又有高麗紅參和高麗白參的區別。高麗野山參由於產量稀少供不應求,現在多以栽培參代替,市售的高麗參多數為人工栽培的。據考證,朝鮮人工栽培人參的歷史達千年之久,但從16世紀開始,才有現今栽培方法的記載。

東洋參:產於日本的人參,習慣上稱作東洋參,野生者少,以栽培為主。因加工方法不同,也有東洋紅參和東洋白參兩種。

在多種多樣的商品人參中,以吉林參質量最好,優於高麗參。但傳統習慣,一直誤認為高麗參優於國產參。經科學鑒定,我國人參所含的人參皂甙、氨基酸、揮發油等主要成分,都高於高麗參,而僅澱粉一項稍低些。由於中國人參澱粉含量偏少,加工後形態顯得干癟,外觀質量不如高麗參飽滿。因此,不僅給人造成國產參質量低於高麗參的印象,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賣不出好價錢。兩者價格相差懸殊。但從內在質量上看,國產人參超過高麗參,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們若選參進補保健使用時,切勿拘泥成見。

炮製,又炮炙,是指葯材在作為葯物應用之前,經過不同加工處理過程。炮製目的是增加葯物的療效,減輕或祛除其毒性,或便於貯存。採集到的新鮮人參,必須經過復雜的加工炮製,然後才能成為各類商品人參和入葯使用。我國人參加工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紅參就是我國最早研製出來的。據史書記載,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興京稱汗,建立清王朝,他的財政來源,很大一部分是人參收入。他在建立後金政權之前,女貞人就經常跑到深山老林中挖取山參,拿到撫順馬市同明朝商人交換商品,為了防止所採集到的山參霉爛變質,努爾哈赤別出心裁,發明了將鮮人參蒸熟再行曬乾的方法,以便於保存,這就是今天所說的紅參。這種方法一直持續流傳至今。其實,我國人參加工炮製工藝的歷史可能遠遠早於清代,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據說,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帶去的就是經過某種方法炮製的人參。此後,國外才隨之進行仿製加工。

人參質量的優劣,療效的高低,和加工炮製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採集到的新鮮人參,不但要保持人參形態的完整無損,還必須用潮濕器皿密封起來,到加工的時候才能取出炮製。如果保存不當,就會變成乾瘦無漿,俗稱「走漿」。走漿的人參,即使加工技藝再高,也不能使人參變得豐滿,這就直接影響了人參的外觀質量。

人參的加工炮製方法多種多樣,有直接蒸曬的,還有加入副性品的。由此而制出的人參商品,形態各異,色彩紛呈,而且名稱也各不相同,其葯理功用也相應有所側重。因此,掌握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對於合理選用人參,大有裨益。

因炮製加工方法的不同,從參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即紅參類、糖參類、生曬參類和其它類。

紅參類:把新鮮的人參剪去支根及須根,洗刷干凈,放入籠屜中蒸制兩次,至參根變成黃色,皮呈半透明狀。取出以後,烘乾或者曬干,即成為紅參。干後的紅參顏色紅潤,亦有褐黃色的,氣味濃香。常用的商品有紅參、邊條參等。

糖參類:將新鮮人參洗刷干凈,放置於沸水中浸泡3~7分鍾,撈出以後,再投入涼水中浸10分鍾左右,取出曬干,干後用硫黃熏制。然後,用特製的針沿參體平等或者垂直的方向紮上無數的小孔,再把它浸泡於濃糖水(100毫升水中溶135克糖)中24小時。取出後曝曬一天,再將毛巾打濕,包住曬乾的人參,使其軟化,進行第二次扎孔,再浸入濃糖水中24小時。取出,沖去浮糖,曬干或者烤乾,即成為糖參。常用的商品有白人參(為園參水子或移山參水子的加工品)等。

生曬參類:把新鮮人參洗刷干凈,在日光下曬一天,然後用硫黃熏制曬干即成。常用商品有生曬參、白乾參、全須生曬參等。

其它類:這類的加工方法和前三類不相同,常用的商品有:①掐皮參:其加工製作方法和糖參有相似的地方。先將鮮人參用沸水沾1次,在參的下部沾的時間稍久一些,從而成為粉紅色,去掉粗皮,再把人參的周身拍破,紮成許多孔,放入糖液中浸泡一夜,次日將其撈出,曬到將要干時,去掉表皮上的糖,用手掐成許多小坑,俟曬干後均變成麥粒小紋即成。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從糖漿中撈出的人參,用微火烘烤,使皮與內部分離,再用竹刀輕扎外皮,使其呈點狀而成。②大力參:將新鮮人參放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取出後曬干或者烘乾。

高麗參

產地:和國產的人參為同一品種,只是因為產於朝鮮和韓國,故而得名。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是韓國參。採挖時通常要選擇6年以上、漿水足、身長的參條。高麗參也按製法不同分為紅參和白參兩種。

紅參:用高溫蒸汽蒸2小時直至全熟為止,乾燥後除去參須,再壓成不規則方柱狀。功效:溫補。

白參:多選用身短、質較次的高麗參,用沸水燙煮片刻,然後曬干。功效:性溫和。

人參的功效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逐漸發現人參有大補元氣、寧身益智、益氣生津、補虛扶正、延年益壽之功效,被譽為「益氣要葯」。現代醫學也證明,人參除了能滋補強身外,在防癌、抗衰老、治療胃和肝臟疾病、糖尿病等方面均有療效,故近年來人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人參不管是單獨煎煮,還是浸酒、煲湯、燉肉,都具有很好的補益氣血作用。同時,服用人參也應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和人參的性能來選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參的調補作用,達到補益身體的目的。以下這些是人參在配伍服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有火不宜補。中醫歷來有「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病原則,凡有高熱、煩躁、大便干、小便黃的人,不宜用人參進補。

兒童服用人參和人參類補品可引起性早熟,不利於生長發育,所以也應予注意。

睡前不宜服。人參對大腦皮層有興奮作用,睡前服人參易導致失眠和飽悶。中醫認為人參最好在早晨空腹服用,稍做活動後再進早餐,既利於吸收也不會滯氣。

勿忘忌口。自古就有人參與蘿卜不宜同服的說法。另外,茶葉、咖啡中的成分可與葯物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澱,降低葯效。所以服用人參時,應注意勿與蘿卜、濃茶、咖啡等同服。

人參的種類因分類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從植物學上人參的種類可以分為兩種:一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一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

從中葯炮製學上和功效上而言,人參可以分為:

生曬參:即用五加科人參的根,經過曬乾,潤透,切薄片而成。現代多為人工栽培的人參製造而成。

紅參:是用五加科人參的根,經過蒸制後,潤透,切片而成,因為顏色為紅色,所以稱為紅參。現代也是由人工栽培的人參製造而來。

野山參:是野生的五加科人參的根。

西洋參: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主要產於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又名花旗參。

從人參的產地來分,人參可以分為:吉林人參,朝鮮人參(又名:高麗參,別直參),以及西洋參。

目前各種分類方法都在用,所以,對於一般民眾造成不小的困擾,但最常用的分類方法還是按照中葯炮製學和功效來分類。也即:生曬參、紅參、野山參和西洋參。

三,各種人參的功效

知道了人參的種類還不夠,要想從人參獲益處,還必須了解各種人參的功效,然後再根據本身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人參來補養身體。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各種人參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

生曬參:味甘,微苦,性平,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益脾肺,生津安神的功效。

紅參:味甘,微苦,性溫,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

野山參:味甘,微苦,性平,功效和紅參相似,但力量最大,產量最小,價格昂貴。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功效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由此可見,人參的種類不同,就有不同的功效,在選擇人參的時候,就需要根據本身的需要來選取不同的人參。如本身體質氣血旺盛,痰火較重,所以,這種人是不宜吃人參的,因為人參有很強的補氣血功能,以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什麼人應該吃人參,吃什麼參,以及人參的吃法。

什麼人該吃什麼參

正如古話所說的,是葯就有三分毒,所以,使用任何葯物都要小心從事,人參也不例外。 人參是補葯,且以補氣為主。所以,使用人參的適用人群主要是有氣虛症狀者。例如,面色蒼白,體虛無力,動不動就氣喘吁吁等。又如,貧血症患者,往往兼有氣虛證,所以,這類病人也可以吃人參。如果是沒有疾病的正常人,為了補養身體,預防疾病,也可以吃一些人參,但不可過量,而且要根據身體狀況的不同而選取不同的人參。

一般而言,年老體弱而且身體虛寒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紅參或野山參,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吃野山參,也可以吃一些生曬參。

婦女產後體虛者,可以吃一些紅參。

一般人進補,可以吃一些生曬參,但不要吃太多。

大出血病人,最好吃野山參,其次是吃紅參,再次是生曬參。

夏天進補,可以選用西洋參。

體質較熱的人,如果要吃人參,最好選用西洋參或者生曬參。

不適合吃人參的人包括:高血壓患者;脾氣暴躁而面色發紅者;發熱者不宜吃紅參和野山參;脾胃虛寒者,不宜吃西洋參。

至於人參的吃法,可以靈活多變,傳統上常常用人參燉雞湯,也可以將人參切片泡水飲用。還可以用人參來做菜。用於出嚴重血症的患者,一般是用單獨一味人參,名為獨參湯。

洋參進補,引出體內甘泉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人體津液的耗損會直接關繫到身體的陰陽平衡,如果人體長期疲勞,耗損的津液得不到及時補充,就會影響機體健康。夏季自然環境炎熱,容易耗損人體的津液,津液少更會感到口渴。同時"火熱食氣",大量出汗會令氣亦隨之而流失,因此覺得精神疲倦、乏力、終日昏昏欲睡。

花兒不滋潤就會凋謝,身體不保養就會枯竭。及時服用適量的西洋參,就好比在體內開掘了一口甘泉,隨時隨地為人體自我調節的功能,保證人體的正常運作。

現代葯理學研究證明:西洋參性涼味甘,除有補氣養陰的功效外,還能清火生津,對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當的療效。長期服用,能提神醒腦、生津止渴、調節平衡,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的確是進補強身的上佳之選。

洋參療補,功效卓然

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經臨床驗證,西洋參對高血壓和心肌營養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等亦有一定療效。對於由心臟病引發的胸悶、心慌心煩等症尤為適宜。同時,西洋參還可降低"化療"或"放療"治癌腫引起的不良反應,常作為治療各種癌症的輔助劑之品。

西洋參具有多方面的葯理活性,如:

強壯劑 具有抗疲勞、強壯體魄作用。

補益劑 具有補充人體所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抗應激能力 具有抗缺氧、抗高溫、抗寒作用。

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抗休克作用,並可明顯降低血脂。

其它 具有抗利尿、鎮靜、止血等作用。

洋參專家話洋參 西洋參主要產於北美洲的加拿大南部和美國北部,大約分布於北緯30-40度,西經67-125度的山地森林中。

黨參

又稱台黨參、潞黨參、上黨人參、獅頭參等,主產於山西、陝西、甘肅及東北等地。功效:本品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等功效;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血兩虧等症的治療。現代研究表明:黨參能增強機體應激能力,提高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抗潰瘍、抗腫瘤輔助等作用。常用量每日6-15g。

使用注意:實證、熱證忌用,正虛邪實證不宜單獨服用。

使用方法:一般採用先切片再燉服,煎服、煲湯、熬膏、取汁煮粥,打粉作餅、糕等方法。

〖使用禁忌〗

1.服常規用量 短期服用人參及其制劑安全性好,偶可見輕度不安、興奮。長期服用則會出現不適,表現為失眠、抑鬱、頭痛、心悸、血壓升高、性功能減退、體重減輕。國外曾報道133例服用人參及其制劑,兩年後分別出現了腹瀉、皮疹、失眠、神經過敏、高血壓、欣快或憂郁,性功能也受到影響。 2.用量過大 短期或一次超量服用人參及制劑引起不良反應的報道很多。如口服3%人參酊劑200毫升出現頭昏、發熱,服用500毫升者造成死亡;因疲勞而注射人參注射液4毫升出現休克;一次燉服朝鮮紅參10克,4小時後出現頭痛、煩躁、抽搐;一次燉服紅參15克出現頭暈、視物模糊、手顫、燥熱;一日內煎服紅參80克出現嘔吐、抽搐、神昏、大小便失禁、發熱、雙側瞳孔不等大,被診為腦出血,後因急性左心衰竭而死亡;3例新生兒出生當日服人參0.3~0.6克煎劑引起1例死亡,2例中毒。用量過大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水電解質代謝都有損害作用。報道中的病例多數是自覺乏力體弱,急於峻補正氣,結果損傷了機體,甚至導致死亡。臨床用人參補益身體,切不可急於求成而超量使用。 3.用葯不當 人參適用於體虛者,常規用量使用確能糾正虛損狀態。但長期服用可出現皮質類固醇中毒樣損害。

㈣ 野山參的效力是不是比園參要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題主,是因為野山參的生長周期很長,據史料記載,人參的壽命約400年左右,其生長速度極為緩慢,一般來說,需要20~30年時間才能長到15~16克,種子萌發最短也要20~22個月。加上其自然生長,缺少必要的管理,所以物以稀為貴,因此備受人們的青睞,造成大家對人參形成固化的「價值連城」的印象。
在吉林省撫松縣,野山參資源豐富,本世紀50年代,每年能收購野山參300公斤左右。但是,近30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山林的砍伐破壞,野山參已經漸為稀少,現在每年只能收購約為30公斤。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而園參就是俗稱的大棚人參種植周期一般都在2-4年左右,其作用價值完全不能和野山參媲美。人參裡面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人參的精華人參皂苷,而種植人參的含量是非常稀少的,所以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從人參裡面提取的這個成分成品銷售 服用是非常方便安全的。

㈤ 養殖人參(園參)的價格

葯店買的可以放心,不會漫天要價,通常是論克的,合到斤的話一般80~150之間,因為參業分等的,有大小之別,年頭你問了也白問,一般園參4~6年,這就可以了,就算人家告訴你說是10年的,你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各人參消費場所,葯店是最讓人放心的,尤其是出名的連鎖葯店。
人參確實年頭越多越好,但在流通過程中沒有按年頭算錢的,都是按參的質量品質算,有的話那基本就是在忽悠你。按年頭算錢的是山參。
園參基本沒有假的,我沒見過,有的話應該是拿沙參什麼的裝的,上網找下圖片看看就知道了,區別還是挺大的。
去葯店買參可以放心,要是葯店也不能放心買的話,別的地方就更不行了。或者你有信得過的懂行的人幫你代買。
漫天要價的是山參,建議不要買山參,因為很容易被蒙。
有其他人參問題可以Q我:254354972,驗證時說「人參」

㈥ 人參根由哪些部分組成它們是怎樣生長發育的

人參根是葯的主要部分,根黃白色,肉質。完整的根由越冬芽、根莖、不定根、主根、支根和須根組成。

(1)越冬芽

俗稱芽胞,生於根莖最先端的一側,乳白色,脆嫩,呈鴿子嘴狀。一般每個參根生長1個根莖,每個根莖上生長1個芽胞。雙莖參生長2個芽胞,三莖參生長3個芽胞。芽胞外面是由3枚鱗片緊密抱合形成的芽殼,正常芽胞的芽殼嚴密,內部無菌,保護殼內幼芽。芽殼內生有來年待要出土生長的地上器官的雛形,所以人參芽胞又叫胎胞或越冬芽。春天萌動時,芽胞鱗片松動,莖、葉、花雛體逐漸伸長,以後突破芽殼,長出地面,形成新的植株。與此同時,芽胞原基分化發育,形成新的芽胞。一般情況下,芽胞內的芽胞原基優先發育成芽胞,當芽胞原基受損傷後,根莖上較大的潛伏芽爭先發育,如果同時有2~3個較大潛伏芽一起發育,則可形成雙芽胞或3個芽胞。通常條件下,根莖粗大的芽胞也大,芽胞大的參根,來年生長的地上植株也粗大(圖3)。

圖3 人參的根莖與芽胞

1.芽胞 2.根莖 3.鱗片 4.蘆碗 5艼

(參照李向高的《人參栽培與初級加工》)

(2)根莖

又叫蘆或蘆頭,根莖位於主根與莖之間,呈盤節伏。根莖上著生地上莖、越冬芽、潛伏芽和不定根等。地上莖在秋衣枯萎時從根莖上脫落,根莖上留下莖痕(蘆碗)。莖痕數隨著參鈴增加而伸長加粗,一般每年生長一段。成株人參的根莖長1.5~3.5厘米(長脖參根莖細長,長者可達5厘米左右,根莖粗0.3~1.5厘米)。從小苗開始就有雙莖的人參,有兩個根莖,稱做「雙蘆」,否則是根莖的分枝,不能稱為雙蘆。根莖基部的蘆碗小,近芽胞一端的蘆碗大。一般馬牙參蘆碗大,長脖參蘆碗小。根莖上有許多節,節上有潛伏芽,一般蘆碗外緣潛伏芽較大。

(3)不定根

根莖上可以長根,這種根叫不定根,俗稱「艼」。園參1~2年不長3年開始長艼,以後逐年增多(一般1~7條)。不定根肉質脆嫩,色澤較白,無皺紋或有稀皺紋,不定根有一二級或三級支根。正常發育的人參根,如去掉主根,剩下芽胞、根莖和苄,栽植後仍可繼續生長。山參在發育過程中,一般把不定根和蘆頭合稱為「艼帽」,做貨人參艼帽多不利於人參出品率。習慣上把根莖上生兩條不定根的叫「人形參」。若不定根下垂,與主根大小不差上下,稱為「八叉參」,若不定根支數多,且又較粗,主體短粗,須根混亂不整,稱為「武型參」。武型參可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工藝參」。由於種種原因主根爛掉,艼代替主根繼續生長,這種山參叫艼變山參。

山參生長的年限長久,根莖細長,成為一大特徵。年限長久的山參根莖,靠近根體一端,莖痕已經長平,根莖表面平滑,呈較細的圓柱狀,此段根莖俗稱「線蘆」或「圓蘆」(粗大者叫圓蘆);靠近莖和芽胞一端,是近年生長形成的根莖,蘆碗大而明顯,形似馬齒狀,俗稱「馬牙蘆」;「馬牙蘆」與「線蘆」之間的根莖,介於兩種形態之間,即基部蘆碗小而密近於光滑,但尚有許多突起的小蘆碗。此段根莖漸次往上,蘆碗稍稀而大,布滿根莖四面,形似堆積許多蘆碗,稱做「堆花蘆」。山參具有「線(圓)蘆」、「堆花蘆」、「馬牙蘆」者稱之謂「三節蘆」;具有「堆花蘆」、「馬牙蘆」的稱為「二節蘆」。「二節蘆」的山參中,以「堆花蘆」長者,生長年限高。「三節蘆」中,以「線蘆」最長者生長的年限最長最久。另外,整個根莖非常短的,稱做「縮脖蘆」,具有環狀莖節,節間明顯者,稱為「竹節蘆」。

(4)主根

是人參根部主體,亦是人參主要葯用部分,由胚根發育而成,位於根莖下部。栽培的人參主根佔全根1/2~1/3,普通參一般六年生做貨,參根粗2.5厘米左右。若土層疏鬆,深厚,肥沃,地溫較高,參根長而粗。土層薄,硬而冷涼,人參根短而粗。一至三年生低齡人參主根呈圓錐形,四年生以上人參主根呈紡錘形。主根表皮黃白質嫩,橫紋淺粗,一般不明顯。

主根增重規律:生長前期(苗期)因根內營養供莖、葉生長,主根不但不增重,反而減重。到生長後期(花期以後)主根才開始增重。果實成熟期參根生長和增重加快,果實成熟後,參根生長增重較為顯著,每年都是7月中旬至9月中旬增重最快。7月以後,根中物質積累加快,8~9月積累最多,10月後又有下降。增重期習稱「人參開皮」,特徵是人參根部皺紋深度變淺,顏色變成淡黃色。到植株枯萎後,主根上的須根和吸收根脫落,營養物質轉化,參根便又減重。參根隨著生長年限的增加,根重也逐年增加,其增重率逐年下降。據資料統計:一年生參根平均根重0.2~0.8克,二年生根重為一年生根重的3~6倍,三年生根重為二年生根重的2~5倍,四年生根重為三年生的1~2倍,一般以後每年增加不足1倍。參根生長受環境影響很大,人工栽培比野生人參生長快,苫棚下栽培比林下栽培生長快。

(5)支根

又稱側根,習慣稱為「腿」,是主根分枝。大部分側根和須根向表土層生長,不整形的移栽人參支根較多,普通人參支根也較多,但整形後移栽的邊條參支根較少,一般2~3條。

(6)須根

是生長在支根上的細根,也叫毛根,一般短而多,叢生散亂。小支根年年脫落,脫落後留下一個根痕,俗稱「珍珠點」,又叫「珍珠疙瘩」。脫落次數多的根痕大。野山參的毛根多年在一處脫落,所以珍珠點大,明顯可見。

(7)吸收根

吸收根也叫水須,白而脆嫩,是人參吸收土壤養分的主要器官。生產中燒須一般均指須根和吸收根。早春季節,小須根首先長出許多疣狀物並發育成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白色須毛,也叫季節性營養須根。秋天,當地上莖、葉脫落後季節性須根死亡。季節性須根對人參營養生長期環境的變化相當敏感,當土壤含水過多時,須根便會死亡,而當土壤水分不足時,須根失去膨脹壓而干縮,從而導致人參葉凋萎脫落,根部進入休眠狀態,直到1~2年後,才重新發芽生長。

㈦ 人參分幾個類別分別有什麼功效

人參的種類主要有:野山參、紅參、白參、高麗參、園參、邊條參 、糖參、西洋參等 一、西洋參(北美) 西洋參產於北美(美國、加拿大),美國產的西洋參稱花旗參。具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熱傷津、口乾煩躁、病後虛熱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花旗參含有豐富的人參皂甙、多糖、維生素、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抗潰瘍、抗感染的功效及抗疲勞的作用。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的療效。 ~養生滋補湯~ 西洋參煲水鴨: [材料]: 西洋參25克,荷葉(最好鮮品)2件,冬瓜250克,水鴨1隻(洗凈約500克),瘦肉150克,眉豆50克,紅棗3粒,生薑3片,清水適量。 [作法]: 參切片,冬瓜去瓤連皮洗凈,紅棗去核。水鴨去內臟洗干凈後與洗凈的瘦肉、眉豆、生薑及其它材料放入煲內,注入清水猛火煲25分鍾。改慢火煲2.5小時即可。 [功效]: 西洋參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之功、荷葉清暑祛濕、水鴨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冬瓜、眉豆、紅棗、生薑則有清熱利水,健脾和血之功。南方人因地域不同,難以夏秋中進補人參類溫補湯,入冬較為適宜。該湯可以對失眠、氣短、乏力口乾、身體衰弱、又容易上火,「虛不受補」的人士比較適合,特別是對虛弱的肥胖人士,會有進補而不會增肥的作用。 西洋參烏雞湯: [材料]: 烏雞1隻、生薑50克、花旗參25克、紅棗8粒。 [作法]: 〈1〉烏雞去腸雜、洗凈。紅棗去核,洗凈。 〈2〉全部用料放入互煲,倒入適量清水。文火煲約2小時即可。 [功效]: 溫補旺血,滋潤肺胃。 二、人參(中國吉林) 人參是中國長白山孕育的天然瑰寶之一,它生長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的森林中,是東北三寶之首。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嚇、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壽。人參在我國應用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越來越稀少,是一味難得的天然綠色補品。 [功效]: 人參的神奇療效:人參有抗癌作用,與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關,特別是人參中鎂的含量要比其它中葯材高3倍以上。對手術後的病人,服用野山參治療效果十分理想。其次,人參還對高血壓病、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以減輕各種症狀。 三、高麗參(朝鮮、韓國) 高麗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帶根莖的根,經加工蒸制而成。分朝鮮紅參和南韓紅參,高麗參依形色又可分為水參、白參和紅參。 高麗參呈長柱狀,上半部均壓製成不規則的方柱形。長約7-16cm、直徑1-2cm;表面紅棕色,至深紅棕色、有光澤、略透明、皮細膩顯油潤;根莖(參蘆)短而粗凹窩狀,有的具兩個參蘆,根的上部有橫環紋,中下部有縱皺和少數淺縱溝,底端下部支根(參腿)1-3支,稀有4支,較粗;質堅重,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紅棕色、有光澤、呈角質、形成層色淡、氣香特異,味微苦後甘甜。 [功效]: 高麗參具有大補元氣、滋補強身、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等功效,適用於驚悸失眠者、體虛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四、「東洋參」(日本) 「東洋參」自古以來原是我國百姓葯食兩用的蔬菜,中國百姓稱之為牛蒡,別名蝙蝠刺,黑蘿卜,我國從東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公元940年前後,牛蒡由我國傳到日本,並被培育成優良品種,栽培面積逐漸擴大。近二十年來,日本對牛蒡進行了多次的品種改良,並使之成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的一種蔬菜,憑借其獨特的香氣和純正的口味,風靡日本和韓國,走俏東南亞,俗稱為「東洋參」。 [功效]: 「東洋參」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開胃、平衡血壓、降低血脂、降血糖、滋陰補腎、清除體內垃圾;調節人體功能、改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功能、通便利尿、壯陽之功效

㈧ 養殖的人參7年能長多長

一般人工養的園參五年就挖出來賣了,很少有養七年的,到底能長多大不確定,有大有小 ,最小的也要五十克左右,大的一百克、一百五十克的都有,甚至有半斤的

㈨ 野山參和園參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植物形態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野山參

野山參指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參,稱之為野山參。

二、生長環境不同

1、野山參

野山參生長的自然條件生長范圍:東經117°~134°,北緯40°~48°海拔高度: 300米以上高山年降水量:500~1000mm生長期平均濕度:70%左右氣候條件:生長期林下透光率10~15%,分布地區年平均氣溫1~6.5℃。無霜期:不少於90天年有效氣溫≥10℃,積溫2000~3300℃。野山參生長的植被條件野山參的生長地域,必須具備以喬木樹種為主體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及其所在生長環境(包括土壤、氣候等)。

2、園參

①、在山上伐木、清根、修池床種植。

②、農田栽參,近幾年引進韓國技術也叫平地栽參。

三、植物形態不同

1、野山參

山參之芋多為棗核形,順生上垂,不向上伸,如生兩枝以上者則互生。體多菱角狀的短橫體,即是順長體亦多為上粗下細之靈體。但笨體極少。皮而結,光而不粗,腿僅生1-2條,三條者很少,其腿上粗下細,比較均勻。

2、園參

圓參的邊芋多是上粗下細,狀如參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多順長體,有短橫體者亦顯呆笨。外皮粗松而嫩,池底的參的外皮更顯粗糙。生腿較多或粗或細,上下粗細不均勻,兩腿並生一處,且大長腿或短粗腿。

㈩ 我想問下這個人參大概生長有多少年 有沒有價值

是你啊,這是根生曬參泡的酒,目測干參的時候大約23-26克左右,看起來像是20的生曬參,最起碼也是5年。價值當然有,現在入葯基本都用這樣的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83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5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4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1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0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4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7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