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占工資比例是多少
㈠ 五險和工資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對職工而言社會保險現在通常說的是「五險一金」,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 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 國家規定的是:住房公積金不低於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 公積金:可以在個人裝修或購房時使用的信用貸款,如個人已有住房,房產證件的名字也是個人的話,那麼可以申請辦理按月支取個人公積金。 "五險"方面,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養老保險:繳夠一定年限後可以在退休(男60,女50,女幹部55,特殊工種可提早辦理退休)時按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可領至參保人死亡。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農民工不繳個人負擔部分。 社保規定繳費滿一年以上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救助金,一般至少可以領取三個月失業金。 在領救助金期限內,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有變動,則失業保險立即停止發放。 醫療保險:一般比例為單位10%,另加大額醫療5元/月;個人2%,按醫療局規定繳夠一定時限,便可以報銷個人的門診費用及住院,以及大額醫療部分。 目前大部分地區規定繳夠25年方可以享受退休醫療保障。 工傷保險:在工作的過程中或者上下班的過程中發生的意外傷害的費用報銷。 生育保險:比例為0.8%或3%,全為單位負擔。繳費滿一年以上的在職職工方可享受。 男可以報銷節育手術的費用或輸精管復通手術的費用,女可以報銷懷孕期間的檢查費用以及生育時的手術費用和支付哺乳期的補助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 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並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審核文件,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㈡ 五險一金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以員工工資為基數)
1.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1%,個人繳納8%;
2.醫療保險單位繳納9%,個人繳納2%+3元;
3.失業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
4.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勞動者不用繳;
5.住房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下限為5%,最高不超12%。
注意: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不是全國統一的,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標准,每年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具體以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數據為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_第10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_第23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33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44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53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㈢ 五險一金一般占工資百分比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通常,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為:養老保險是單位繳納22%,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是單位繳納12%,個人繳納2%;失業保險是單位繳納1.7%,個人繳納1%;工傷保險是單位繳納0.5%,個人不繳費;生育保險是單位繳納0.8%,個人不繳費。此外,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
法律依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八條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具體繳存比例由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㈣ 五險一金占工資比例
法律分析:我國各地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雖不完全一致,但絕大部分省市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的40%以上。相關數據顯示,在與125個國家的社保費率對比分析後,只有11個國家的社保費率超過40%,而且主要是發達的福利國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㈤ 五險一金占工資比例多少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百分之十六(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百分之八(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六,個人百分之二。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一,個人百分之零點二到百分之零點五。
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百分之零點二到百分之一點九,個人無須繳費。
5、生育保險已經並入醫療保險,不再單獨繳納。
6、住房公積金:單位繳費比例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個人繳費比例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五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㈥ 五險一金多少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㈦ 繳納五險一金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繳納基數一般是根據員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來核定的。繳費比例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區別,一般是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20%;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以北京為例,2022年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5869元,按此繳費基數來參保,社保單位和個人要分別承擔1555.29元和619.25元。
按規定社保五險個人要承擔8%養老保險,2%醫療保險,3元大病保險和0.5%失業保險、用人單位要承擔16%養老保險,9%醫療保險,0.5%失業保險,0.2%工傷保險和0.8%生育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