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立間距標準是多少
Ⅰ 外架立桿間距不得大於多少
腳手架立桿間距一般是在1.5~2m之間。立桿在搭接的過程中,需讓兩個接頭控制在2m左右的距離,並且使用對接扣件進行連接,方可確保其牢固。另外立桿需要與地面保持垂直,盡量不要出現任何的偏差。
大橫桿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00mm,並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跨的跨中,架子四周大橫桿的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50mm,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大於1/300,一根桿的兩端高差不得超過±20mm。
外架拆除時的注意事項
1、拆架子時要設架子拆除禁區,設專人監護,上方作業時禁止現場人員進入禁區。
2、拆架子人員作業時必須戴掛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穿好膠底鞋。
3、架子拆除時一定要按照先上後下、先外後里、先架面材料後構架材料、先輔件後結構件、先結構件後連牆件的順序拆除。總之,把握所有桿件材料均按先搭後拆、後搭先拆的原則施工。
4、拆除架子不準上下同時作業,要逐層拆除。拆除件要逐件松開聯結、逐件取出並隨即吊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立桿、網路-立桿橫距
Ⅱ 訓練跨立距離是20公分吧
軍姿基礎左腳向左撤約與肩同寬,為了讓姿勢跨立更好看,吸口氣,把氣提到胸脯,兩肩往後張,標準的跨立就出來了。
Ⅲ 跨立二人之間的距離為多少
這個距離說遠也不遠,說近也不近,就看兩人關系如何了,關系好只隔一層紙,關系不好隔著幾重山。
Ⅳ 禮儀中立姿的基本要求
立姿,即站姿,標準的站姿,從正面觀看,全身筆直,精神飽滿,兩眼正視,兩肩平齊,兩臂自然下垂,兩腳跟並攏,兩腳尖張開60°,身體重心落於兩腿正中;從側面看,兩眼平視,下頜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貼褲縫,整個身體莊重挺拔。好的站姿,不是只為了美觀而已,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
為了維持較長時間的站立或稍事休息,標准站姿的腳姿可作變化,即兩腳分開,兩腳外沿寬度以不超過兩肩的寬度為宜,以一隻腳為重心支撐站立,另一隻腳稍曲以休息,然後輪換。
(4)跨立間距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立如松」就是人站立的時候要像青松一樣挺拔端直才美,這是一種靜態美,是優美儀態的起點和基礎。站立時要保證頭正頸直,目視前方,面帶微笑,引頸含頜,雙肩放平,挺胸收腹,重心落於兩個前腳掌上。忌肩一高一低,聳肩縮脖,含胸勾背或把手插在衣袋或褲兜里。
也不要抓耳撓腮,玩弄衣角或抓褲子邊緣,這樣會顯得拘謹和不自信,而且也會有失儀表的莊重。女子站立時,雙腳可呈「V"字形或丁字步,雙手交疊,大拇指內扣放於肚臍下三指處;男子站立時,雙腳或呈」V"字形或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身體兩側,挺胸收腹,站累時重心可移至單腳,交替站立。
Ⅳ 建築外架立桿標准距離是多少
立桿縱距(沿建築物長度方向)1.5m、1.8m。
立桿橫距(內外兩排架桿的間距)的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為:竹笆腳手板的選1.0m,木架板的選1.2m。
步距一般1.5或1.8m,建議同縱距(安全文明好驗收通過)
當然,這些尺寸可調,規范上可查表,規范選用條件外的需計算確定。
Ⅵ 跨立時左右距離是多少
東西直線距離5200公里約,61度,南北約5500公里跨度50度
Ⅶ 腳手架搭設間距是多少
1、立桿:縱橫向立桿間距≯2m,步距≯1.8m地面應整平夯實,立桿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時,立桿下應墊枕木並加設掃地桿。
2、橫桿:縱橫向水平拉桿步距≯1.8m,操作層大橫桿間距≯40cm。
3、剪刀撐:四角應設抱角斜撐,四邊設剪刀撐,中間每隔四排立桿沿縱向設一道剪刀撐,斜撐和剪刀撐均應由下而上連續設置。
4、架板鋪設:架高在4m以內,架板間隙≯20cm,架高大於4m,架板必須滿鋪。
規范規定距離裝飾面不大於100mm。(JGJ130-2011)。主體施工時考慮到模板安裝,一般控制在300以內。結構腳手架和裝飾腳手架對這個距離要求是一樣的。
搭設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
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里架子,使橫桿伸出牆外,再將斜桿撐起與挑出橫桿連接牢固,隨後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桿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
2、連牆件的設置
根據建築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並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牆件的搭設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4、腳手板鋪設
腳手板的底層應滿鋪厚木腳手板,其上各層可滿鋪薄鋼板沖壓成的穿孔輕型腳手板。
5、安全防護設施
腳手架中各層均應設置護欄和擋腳板。
腳手架外側和底面用密目安全網封閉,架子與建築物要保持必要的通道。
挑梁式腳手架立桿與挑梁(或縱梁)的連接。
應在挑梁(或縱梁)上焊150~200mm長鋼管,其外徑比腳手架立桿內徑小1.0~1.5mm,用扣件連接,同時在立桿下部設1~2道掃地桿,以確保架子的穩定。
Ⅷ 腳手架的橫桿間距和立桿間距最小是多少
橫桿間距叫『步距』,1.2~1.35、1.8m , 沒有最小間距,最大1.8m。
立桿間距 1.05、1.3、1.55m,沒有最小間距,最大1.55m。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8)跨立間距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Ⅸ 兩建築之間法定間隔距離多少
樓層為6層,層高3米,樓層距離八米達到國家規劃要求。
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第5.0.2.3規定,住宅側面間距,應符合:
(1)條式住宅,多層之間不宜小於6M;高層與各種層數住宅之間不宜小於13M;
(2)高層塔式住宅、多層和中高層點式住宅與側面有窗的各種層數住宅之間應考慮視覺衛生因素,適當加大間距。
房屋前後間距:兩樓間距不小於前樓高度的1.2倍計算。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
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房屋左右間距: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規定:
1、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朝向應不小於樓房高度乘以0.7這一系數,東西朝向不小於樓房高度乘以0.5。
2、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確定。
3、住宅正面間距,應按日照標准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採用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
以上內容參考 汨羅市人民政府——《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16年版
Ⅹ 腳手架立桿的規范間距是多少
腳手架立桿的規范間距是:
1、立桿:縱橫向立桿間距≯2m,步距≯1.8m地面應整平夯實,立桿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時,立桿下應墊枕木並加設掃地桿。
2、橫桿:縱橫向水平拉桿步距≯1.8m,操作層大橫桿間距≯40cm。
3、剪刀撐:四角應設抱角斜撐,四邊設剪刀撐,中間每隔四排立桿沿縱向設一道剪刀撐,斜撐和剪刀撐均應由下而上連續設置。
4、架板鋪設:架高在4m以內,架板間隙≯20cm,架高大於4m,架板必須滿鋪。
規范規定距離裝飾面不大於100mm。(JGJ130-2011)。主體施工時考慮到模板安裝,一般控制在300以內。結構腳手架和裝飾腳手架對這個距離要求是一樣的。
相關如下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