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袋廠的工資多少
⑴ 編織袋一個員工工資多少錢
你說的是具體是做什麼的?就是你去給人家就是扎帶子嘛,中國就是是的話,那可能也是,就是這個一般的地方把,估計都會是按件計費的吧,如果要是按件計費的話,那就是你乾的多掙的多唄,如果你要是一天去了,只給人那個一一整包的話,那估計也中不了多少錢呀,是你就是所謂的動作快一些,然後就是熟練一些的話,這個也是沒有,沒有一些就是特定的一些什麼,如果你要是乾的快,那就是掙得多,如果你是幹得上,那肯定就是掙得少這個東西吧,那在一班的話,然後人家會達到一個七八十這樣子,人家有稍微快一些的呀,快一些的話,一般就是100多,然後就是還有就是那種有的特別特別慢的那種,然後一天的話是十幾20幾或者是30幾,其實這個東西吧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一個定位,只是說就是按你的這個熟練度啊還有就是一天能給人家出多少活呀,其實還都是有關系的,有的人可以掙100多,有的人可以,就是掙個十幾塊錢,48,你還得看你自己,你自己如果要是乾的多的話,那肯定就是的多呀
⑵ 我是農民家庭,爸媽都是辛苦工作的,我現在剛出來社會工作工資3000多一點,本人又不善言談,
他們人到中年,為了溫飽、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在城裡苦苦打拚。建築工、環衛工、保潔員、洗碗工……由於缺少技能、沒有文化,他們大多乾的是城裡最苦、最累、最臟的活兒;年齡偏大,就業時他們往往要受用工單位不招「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人員的年齡歧視,對工資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低,對社會保障的要求更低;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想在城裡打工直到「干不動為止」,然後回到農村養老,子女是他們的希望,很多人將美好生活的希冀寄託到下一代人身上,最怕遭遇「一家子都是打工的」尷尬。讓我們走近「」農民工。■「」農民工對工作不挑剔,但他們依然要面對「年齡大、缺技能、找工難」的苦惱7月4日上午,最高氣溫35攝氏度,烈日當空。在昌平區北苑路上,身穿長衣長褲、頭戴遮陽帽的環衛工呂大姐正一下下清掃著路邊的垃圾。呂大姐今年44歲,老家在黑龍江,年以來一直在干環衛工。「每天干8小時,工作不復雜,就是這一段大約米的路面清潔。」推算一下,她每天工作時需要不停歇地走上12公里。「干環衛,工作條件差,收入也不高,年輕人不愛來,都是咱們這種年齡大的農民工干。」呂大姐說,自己的底薪是元,加上每天的吸塵補助等補貼,一個月能掙元左右。上世紀80年代末起,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陸續進城務工。20多年過去,當初年輕力壯的農民工們普遍年近半百。據統計,目前像呂大姐這樣的「」(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農民工,約占農民工總量的40%左右,超過1億人。與年輕一代農民工相比,「」農民工對工作不挑剔,乾的大多是城裡最臟、最累、最苦的活兒。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正面對「年齡大、缺技能、找工難」的苦惱。每天中午,在一家機關食堂當洗碗工的張大海都要和5個同伴一起,刷洗1萬多個碗、盤等餐具。「這大半年洗的碗,快趕上我一輩子洗的碗了。」50多歲的張大海身材略顯佝僂、走路有些遲緩。張大海告訴記者,他曾有過多年的駕駛經驗,最初來想找個開車的活兒干。「開計程車需要戶口,開貨車人家要的都是壯小伙兒,最大年齡也要35歲以下。像我們這么大年紀的,正式招工的根本不考慮,只能刷刷碗、端端盤子。」張大海刷盤子一個月工資元左右,他不指望工資高,不拖欠就好。近兩年,許多地方出現「招工難」。但細看企業的招工條件,往往有一條「硬杠杠」——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科所的一項調查顯示,「18—35歲」,這幾乎成為企業招聘普工的通用准則,有的企業甚至要求「低於28歲」,實在招不到人,最多放寬標准到40歲。采訪中不少「」農民工都表示,由於年齡大、缺技能,再加上文化水平較低,他們找工作越來越難,只能選擇那些工作條件差、工資收入低、年輕人不愛乾的行業,而且不敢提漲工資的事,因為怕被辭退,年齡越大,重新找工作越難。42歲的朱愛榮在某機關做保潔員,丈夫在同一個單位干保安,兩個人的月工資都只有元。工資不高,但這是她和丈夫經過多次比較所能找到最好的活兒。朱愛榮最懷念的就是年輕時在工廠做女工的時光。「那個時候在編織袋廠貼商標,計件工資,得可快了,掙得也最多。」後來,在秦皇島租住的城中村的子要拆遷,朱愛榮就和丈夫一起來到打工。40多歲的她再找工作不容易,「人家都願意要年輕人,我這年紀,除了保姆和保潔,別的啥也幹不了。」朱愛榮說。但朱愛榮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正常的,在她看來,過了40歲還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的農民工,都得是有技術、有本事的,而她這代人,多數出來打工時連初中都沒念完。■上有老、下有小,「」農民工生活負擔最重,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能有好的發展對於「」農民工來說,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生活負擔最重。子女既是他們的奮斗動力,也是他們的希望所在。為了子女有個好環境,他們在城裡拼盡全力。「要不是為了孩子們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們也不會在城裡這么辛苦打拚。」地鐵13線北苑路出口附近,卷餅的農民工周桃大姐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年就從山東菏澤曹縣老家來打工,十幾年來,換了七八個城中村,開過好幾家小飯館,卻因為拆遷、地段偏遠等原因沒掙著什麼錢。如今,丈夫在家和面、備料,她在地鐵口擺攤卷餅,一個月有多元的收入。雖然辛苦,但提起一雙兒女,50歲的周桃一臉欣慰。「女兒大學畢業,在新東方英語學校當老師。兒子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的建築專業,過兩年就能工作了。」現階段,周桃最愁的是兒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學費一年多元,住宿費多元,每個月的生活費元,一年少說就要1.5萬元。不怕你笑話,我現在又想孩子,又怕接著孩子,因為這就得給孩子寄錢。」周桃苦笑著說。朱愛榮的兒子也念了大學,在濟南的一家醫科大學學習針灸專業,畢業後去了一家私人診所。讓朱愛榮操心的是兒子的親事。「孩子上大學時談了一個女朋友。但人家嫌我們家條件差,說我們一家子都是打工的,爺爺奶奶打工,爸爸媽媽也打工,不願意讓女兒跟我兒子交往。」與城裡人不一樣,農民工中,40多歲時孩子就結婚生子的不在少數。拚命幹活、拚命攢錢以便給孩子結婚,成為這些農民工的生活重點。「城裡的子肯定不起,但要在老家給兒子結婚套。」老家四川的餘光菊說。45歲的她和丈夫花10萬元在老家縣城了樓作為大兒子的婚,盡管大兒子在上海打工,一年也不回去一次。「了,就算盡了責任,住不住是他們的事。」這10萬元花光了她所有積蓄,還向親戚借了2萬元。現在,餘光菊和丈夫又在為還債和給18歲的小兒子將來結婚攢錢。讓她發愁的是,前些年丈夫挖地鐵每年能掙3萬多元,但現在腰肌勞損已幹不了重活,只能做做小區里的保潔員,每月收入僅多元,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當小時工的餘光菊身上。■「在城裡打工直到干不動為止」、「干不動了就回老家去」,成為「」農民工普遍心態40歲、50歲,城裡打工還有單位要,再過十幾年怎麼辦?在外打工多年,朱愛榮漸漸習慣了城的生活,穿著打扮、待人接物都像個城裡人。可每當提及故鄉,朱愛榮眼裡閃過的全是不舍。「我可想回去了,農村空氣新鮮,子寬敞又明亮,前屋後自己種點菜,做飯時現摘就行。」朱愛榮說,現在自家的30多畝地包給了小姑子種,每畝地給了元的承包費。但種地的收入還是太少,風險也大,朱愛榮想一想就嘆氣。「去年東北下大雨,小姑子種的大豆全給淹了,也嚷嚷著要來打工。」朱愛榮說,自己和丈夫的兄弟姐妹,幾乎都是全家外出打工。連她年近70的公公婆婆,也還在天津當保姆。「我婆婆特別能幹,上世紀90年代就去哈爾濱當保姆了。現在想在天津再干兩年,到70歲就不幹了。」公公婆婆的現在,彷彿就是朱愛榮的明天。「我們沒參加養老保險,工作老是換來換去的;也沒參加新農保,將來養老只能靠自己。孩子們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所以只能趁還幹得動多干點兒,多攢點兒錢傍身。」張大海告訴記者,他的老伴兒也快60歲了,在鼓樓大街的一戶居民家裡做保姆,每個月有元的收入和2天的休息日。「我們想再干兩年就回老家去,現在爭取多攢點兒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農民工的想法和朱愛榮一樣,「養老靠自己」、「在城裡打工直到干不動為止」、「干不動了就回老家去」成為普遍心態。但不論張大海還是朱愛榮,都覺得年齡越長,在城裡掙錢越不容易。工資越掙越低,物價越來越高,他們再怎麼節省也攢不下錢。農業部農研中心研究員龍文軍指出,大齡農民工大多從事的是技術含量較低的建築行業和服務行業,很少有精力去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即使有參保意識,社保所強調的連續性、穩定性也會成為他們的大難題。因此,亟須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健全針對這一代農民工的養老保障設施和服務,增加農村養老保障設施的投入力度。專家還建議,社會應當給予「」農民工更多關愛,重視這一體的生存、發展和公平就業權。從允許進入勞動力場的16歲到法定退休年齡60歲(女工目前為50歲),不出意外,一名勞動者的職業生涯可達40年左右。現在一過40歲,企業就不願意召用,相當於早早放棄了一半的勞動力場,對勞動者也不公平。應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大齡勞動者的技能培訓,引導企業轉變觀念,善待大齡勞動力,多發揮他們吃苦耐勞、沉穩踏實的優點。
⑶ 用廢舊編織袋,灰色和白色的,做成再生顆粒和原料大約多少錢一噸利
一、市場行情 1,我國每年大約有1400萬噸廢舊塑料沒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直接資源浪費高達280億元/年。 2,塑料再生行業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前景。塑料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回收利用是塑料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塑料再生既可節約資源,緩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又可為環境保護作出重要貢獻。據了解,一個中等城市一年產生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後可滿足二十來家中小型塑料製品企業的原料需求。而我國這方面做得顯然不夠。 3,原國家經貿委作過統計,「九五」期間,我國每年大約有1400萬噸廢舊塑料沒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直接資源浪費高達280億元/年。 4,資源消耗殆盡只是時間問題,資源必須反復利用,塑料再生就是石油再生,是基本國策。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是塑料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我們從事的是一項既有意義又有前途的綠色產業。 二、市場分析 1,塑料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絕熱性、優良的吸震和消音隔聲作用,並具有很好的彈性,能很好地與金屬、玻璃、木材等其他材料粘接,易加工成型。在四大工業材料中,塑料的數量、作用、地位、應用范圍急劇擴張,節節領先,大量代替金屬、木材、紙張等,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60年代末期,在結構材料的總消耗中,黑色金屬佔60%;90年代,合成塑料佔78%,黑色金屬佔19%。可以說,沒有任何材料有象塑料一樣如此廣泛的用途。因此,科學家們曾豪言宣布:「人類已經進入高分子合成材料時代!」。 2,據有關部門統計,一個中等城市每年產生的塑料廢棄物,可滿足二十家中、小型塑料企業的原料需求,廢舊塑料資源被現代經濟學家稱之為「人類的第二礦藏」、「城市裡的寶藏」!開發利用廢舊塑料資源,即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創造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是利國利民的綠色環保產業。 3,廢舊塑料蘊藏巨大財富,商機無限。所以,在中美洽談關於中國加入WTO事宜時,美國提出的對等條件之一,就是要求中國向美國開放環保市場,其中就包括廢舊塑料的再生利用。日本2002年向中國出口廢舊塑料同比增加40%,約為54.9萬噸,10年間大約增長8.1倍。目前,日本國內廢舊原料收集經營者在備貨以後,集中向中國出口。近年來,我國已經成為美國、日本、韓國等最大的廢舊塑料進口國。 三、廢舊塑料的分布及來源 1,各種塑料包裝物、購物袋、農膜、編織袋、飲料瓶、塑料盆、塑料壺、塑料桶、玩具、文具、塑料鞋、車輛保險杠、家用電器外殼、電腦外殼、廢聚氯管、工業廢舊塑料製品、塑料門窗、聚脂製品(聚脂薄膜、礦泉水瓶、可樂瓶等)以及塑料成型加工過程中的廢料等等,隨處可見。 2,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廢舊物資回收企業5000多家,回收網點16萬個,幾乎遍及每一個鄉、鎮和大、中、小城市,那裡有大量的門類齊全的各類廢舊塑料,適合批量購買。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各地活躍著一支為數極為壯觀的廢舊物資收購大軍,定點收購他們手中的廢舊塑料,可相應降低原料的采購成本。據報道,長春市每年產生的132萬噸垃圾中,約9%為廢舊塑料。僅此一項,長春每年被埋掉價值達1000多萬元的財富。 四、再生塑料顆粒的應用范圍 1,廢舊塑料加工成顆粒後,依然具有良好的綜合材料性能,可滿足吹膜、拉絲、拉管、注塑、擠出型材等技術要求,大量應用於塑料製品的生產。 2,日常生活中,再生顆粒可用來製造各種塑料袋、桶、盆、玩具、傢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種塑料製品。服裝工業方面,可用來製造服裝、領帶、紐扣、拉鏈。建築材料方面,可用來製造各種建築構件、建築工具、塑料門窗、泥灰桶。農業方面,可用來制農膜、抽水管、農機具、肥料包裝袋、水泥包裝袋。機械工業方面,再生顆粒經特殊配方後,可用於製造機器零部件,各種形式的軸承、齒輪、凸輪、異輪、密封環、各種葉片、各種水泵葉輪。化學工業方面,可用來應作反應釜、管道、容器、泵、閥門等,應用在解決腐蝕磨損的化工生產場所。另外,再生顆粒還大量應用在電器工業和電訊工業中。 五、再生塑料顆粒的市場前景 1,一家中型的農膜廠,每年需要高壓聚乙烯原料(LDPE)1000噸以上。目前,全國各地塑料市場LDPE的平均價格為7000元/噸,LDPE再生顆粒平均價格為3800元/噸,每噸相差3200元。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中等規模的農膜廠半數采購再生塑料顆粒,僅原料成本一項一年就可節省160萬元。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2,據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999年,我國聚乙烯產量434.6萬噸,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46.4%。目前,中國乙烯當量需求將以8.5%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乙烯當量需求為1500萬噸。為此,國家每年將花費大量的外匯進口乙烯原料或原油,來滿足國內乙烯需求的巨大缺口。因此,廢舊塑料再生利用還可為國家節省大量的外匯。 3、一個中等規模的塑料編織袋廠每年消耗聚丙稀再生顆粒2000噸以上,即便是個體小廠每年最低消耗都需數百噸;一家中型鞋廠年需要聚氯乙烯(PVC)再生顆粒2000噸……塑料製品企業對再生顆粒的巨大需求,為有心創辦廢舊塑料再生顆粒廠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因此,再生塑料顆粒根本不愁銷路。 六、效益分析 1,現在特別暢銷的泡沫顆粒原料成本:不幹凈的廢泡沫收購價5000-6000元/噸,加工成顆粒以後7500-9500元/噸,電費:加工一噸顆業實際耗電約150度×1元=150元。不用水清洗。廠家租金:每噸約合100元。工人工資:每加工一噸工人工資200元。運輸費用和損耗共計:150元。利潤:每噸純利潤:1000-1500多元 2,加工編織袋(聚丙稀等)或大棚模(聚乙烯)顆粒 加工成顆粒每噸售價:4500元―6500元綜合成本:原料成本:3000元/噸,電費:400元/噸,水費:加工一噸顆粒需5噸水清洗干凈,廠房租金:每噸加100元,工人工資:每加工一噸工人工資300元 ,運輸費用和損耗共計:每噸200,月利潤:每噸純利潤300-400元。 3,加工粉碎礦泉水瓶碎片(聚酯碎片PET)加工成碎片現售價:7600---8300元/噸 綜合成本:原料成本:5400元/噸,電費:20元/噸,水費:50元/噸,廠房租金:每噸加150元,工人工資: 300元,運輸費用和損耗共計:每噸300元,月利潤 每噸純利潤:600-700元 。七、辦廠條件 創辦再生塑料顆粒廠,投資規模大小均可。即可以一條生產起步,也可同時購進多套設備規模生產。為確保您辦廠順利成功,本公司建議您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不決定生產規模的大小,穩扎穩打,步步為贏。 1、廠方要求:如果只上一條生產線,露天即可生產,要求通電(必須是動力電)即可,無其他特殊要求。 2,工人:一條生產線只需工人3---5名。 3,建廠周期:只需3-5天。 4,流動資金:一條生產線生產,流動資金應兩萬左右元。八、投資風險 1,信息的真實性問題,外貿中的跨國欺詐發生率很高; 2,貿易合同中的陷阱; 3,不同國家之間法律的沖突也是影響貿易的重要因素; 4,跨國運輸的風險很大; 5,每個國家的海關和環保部門的行政干預使外貿更加具有不穩定性; 6,不同國家間的技術標准之間的沖突; 7,國際貿易之間付款的風險機率很高等等! 塑料機械價位、品質:現在有低價位的土機,也有各種加入科技成分,以及不同材料的機器,所以價格相差非常大。至於哪個品牌好,現在市面有很多是做機械倒賣的,也有是自己生產的。孰是孰非。自己會明白的。本文參考來源:可以參考。
⑷ 我想問一下單位賣編織袋2.52元/條, 怎樣計算單位成本,看看能每條袋子能掙多少啊
計算成本的原則是根據料、工、費來計算的,比如你單位一個月做了100條編織袋,
1、你先看用了多少材料,材料金額是多少(根據進的材料價格算)
2、工人工資多少
3、生產車間的一些費用的多少
把這三項加起來就是100條的成本總數,再除數量100就是單位成本了。
⑸ 昌邑海美塑品工資多少
三千到四千。昌邑市海美塑品有限責任公司於2001年03月09日在昌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叢夢海,公司給員工的工資為三千到四千元,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生產加工銷售塑料柔性系列集裝袋、編織袋、阻燃吊帶等。
⑹ 塑料顆粒的前景怎麼樣
塑料顆粒的市場前景
廢舊塑料再生塑料顆粒銷路極廣,塑料企業需求量大。要完全了解為什麼再生顆粒受到塑料廠商的特別青睞,首先我們一起來算一筆成本帳:
一家中型的農膜廠,每年需要高壓聚乙烯原料(LDPE)1000噸以上。目前,全國各地塑料市場LDPE的平均價格為7000元/噸,LDPE再生顆粒平均價格為3800元/噸,每噸相差3200元。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中等規模的農膜廠半數采購再生塑料顆粒,僅原料成本一項一年就可節省160萬元。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據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999年,我國聚乙烯產量434.6萬噸,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46.4%。目前,中國乙烯當量需求將以8.5%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乙烯當量需求為1500萬噸。為此,國家每年將花費大量的外匯進口乙烯原料或原油,來滿足國內乙烯需求的巨大缺口。因此,廢舊塑料再生利用還可為國家節省大量的外匯。
一個中等規模的塑料編織袋廠每年消耗聚丙稀再生顆粒2000噸以上,即便是個體小廠每年最低消耗都需數百噸;一家中型鞋廠年需要聚氯乙烯(PVC)再生顆粒2000噸......塑料製品企業對再生顆粒的巨大需求,為有心創辦廢舊塑料再生顆粒廠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因此,再生塑料顆粒根本不愁銷路。
2、辦廠利潤分析
為便於您客觀了解成本和利潤情況,下面,我們以月產30噸的一條生產線,加工高壓聚乙稀廢料為例,採用相對保守的數據,仔細算一算創辦一個再生塑料顆粒廠的實際利潤,供投資者參考。
主要依據:
1、各地廢舊塑料收購中間價1800元/噸。
2、再生顆粒銷售中間價3700元/噸以上。
3、廢舊塑料再生顆粒率90%。
4、水費及不便計算的零星費用納入'其他不可預計費用'。
綜合成本(萬元): 原料成本:1800元×30噸÷90%=6萬元 電 費:加工一噸顆粒實際耗電約300度×1元×30噸=0.90萬元 水 費:清洗一噸廢舊塑料約需用水10噸左右,可循環利用。由於費用很低,納入'其他不可預計費用'之內。 廠房租金:0.20萬元/月。 工人工資:按每日兩班倒,每班三人計算:6人×800元/月=0.48萬元 運輸費用:100元/噸×30噸=0.30萬元
其它不可預計費用:0.20萬元/月 月產30噸顆粒的綜合成本為:8.08萬元 月銷售收入:3700元/噸×30噸 =11.10萬元 月利潤:11.10萬-8.08萬=3.02萬元 投資回收期:1-2個月。
年利潤:按每年生產10個月計算,年利約30萬元左右。
綜上所述,創辦再生塑料造粒廠是一個投資少、投資回收期短、回報快、利潤豐厚的好項目。
3、辦廠條件
創辦再生塑料造粒廠,投資規模大小均可。即可從一條生產線起步,也可同時購進多套設備規模生產。建議您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決定生產規模的大小,只有穩扎穩打,才能步步為贏。
A、廠房要求:以一條生產線為例,廠房30平方米左右,要求通水、通電(必須是動力電),料場30平方米左右(廢舊塑料清洗、分類場地)。如果同時上多條生產線,就應設清洗粉碎車間、造粒車間和成品庫,以方便日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B、工人:一條生產線只需工人2-4名(兩班倒)。如果規模生產,應適當增加工人數量。工人應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建議投資者優先聘用下崗工人,因為他們都具備一定的技能和組織紀律觀念,上崗快,便於管理。
C、建廠周期:只需5-7天。
D、流動資金:一條生產線生產,流動資金應不低於5000元。規模生產應適當增加流動資金。
⑺ 臨沂在什麼地方工作工資比較高
以下是我之前給別人回答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半程工業園,工業園里的廠子大都是計件工資,我姐在金鑼干半年就不幹了,後來進工業園紡織廠,一月4000元很常見,工業園里煉鐵廠,麵包廠,紡織廠,編織袋廠,紡紗廠,鋁合金廠,板廠,多的是啊,你可以先來半程轉轉,金鑼一路,金鑼二路,金鑼三路,這三條路分別從南走到北,差不多可以看到全部的廠子了,當然,橫向的路上也有廠子哦,沒事可以轉轉,很多的
臨沂市半程鎮工業園,我家就在那附近,工廠大大小小,不計其數,什麼鐵廠,食品廠,服裝廠,鋁業,編織袋廠,反正就是很多,半程工業園的平均工資水平是比較高的,基本不需要什麼條件,吃苦耐勞就可以掙大錢,我姐在紡織廠,也不需要出大力,她負責看6台機器,工作就是保證機器不要停了就行,還有一些紡織技術或,一學就會了,這些工廠,8小時制,12小時制,24小時制的都有,上班時間各廠自己定,8小時的2000多,上的時間越多掙的越多,我姐上24小時,上一天歇一天,也不累,就是看機器而已,還可以有時間逛街玩玩,現在社會都說找工作難,工資低,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眼光太高,有時間再說吧,先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