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個人一個月扣多少稅

個人一個月扣多少稅

發布時間: 2022-11-17 22:11:47

A. 月薪多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月薪扣除三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就要交個人所得稅。個稅法規定:
1、工薪所得扣除標准提高到5000元。
2、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
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均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為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減去扣除標准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是什麼?
1、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 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B. 個人所得稅每個月扣多少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表決通過了個稅法修正案,將個稅免徵額由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實施。
1、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
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規定,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居民: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C. 個人稅怎麼扣的每個月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t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5800元-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3%-速算扣除數0元=37.68元。

附: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如下:

一、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二、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105元;

三、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555元;

四、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1005元;

五、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2755元;

六、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5505元;

七、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3505元。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叄仟元伍佰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D. 個稅一般多少錢

在不考慮五險一金因素的情況下,一個月扣個稅400元,稅前工資是8275元。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4)個人一個月扣多少稅擴展閱讀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一次一次性獎金的優惠演算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單位在外地設立辦事處,並從當地招人。這部分工作人員居住在當地,其住房情況以及保險水平應遵從當地標准,社平工資按照辦事處所在地標准計算。

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後的余額,按規定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E. 一個月2.5萬扣多少稅

扣3100、2.5萬月工資分不同的層次扣除工資。
1、五千到八千這個層次,一個月的個人稅率為3%,即600元;
2、八千到一萬七這個層次,一個月的個人稅率為10%,即900元。 一萬七到二萬五這個層次是稅率是20%,1600元,總共3100元的稅。
一、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我國工資薪金所得應繳個稅的免徵額目前為5000元。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華律網小編為您解答。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二、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扣除標准: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F. 個人所得稅交多少

一、現在個人所得稅要繳多少

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3500元(外籍人員按48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公式: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交個人所得稅額=(工資5800元-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3%-速算扣除數0元=37.68元。

二、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稅免徵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3、扣除標准

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4、舉例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3500)×3%—0=個人應繳納所得稅金額數。

G. 每個月工資多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每個月工資5000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國家規定起征點是5000元;超過50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5000元部分,根據超過額度有不同的稅率。我國征稅項目和應納稅額計算方法是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10% 速算扣除數:210;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0% 速算扣除數:1410;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5% 速算扣除數:2660;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30% 速算扣除數:4410;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35% 速算扣除數:7160;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45% 速算扣除數:15160;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月收入5000元。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5000元;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徵收個稅的比率是就超出部分計算得到的,計算方式根據超出部分的多少,比例也有所不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六條
各項所得的計算,以人民幣為單位。所得為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的,按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摺合成人民幣繳納稅款。

H. 1萬一個月扣多少個稅

工資10000應交個人所得稅290元。應納稅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月薪10000扣除個人所得稅演算法如下:應繳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5000元)。應繳所得稅 = 10000元- 5000元 = 5000元。3.應繳稅額 =(10000-5000)×10%-210=290元。

I. 每個月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註: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實施後,每月發放工資時,單位扣繳稅款將由現行代扣代繳改變為預扣預繳。預扣預繳方法是一種預先計算扣繳稅款的方法,具體是根據個人全年取得的總綜合所得收入、專項附加扣除等扣除項目金額,計算其應納稅款。對日常多預繳的稅款,年度終了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申報、申請退稅,稅務機關將及時、足額退還。
一、累計預扣法
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後的余額,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案例說明

1、李先生在甲企業任職,2019年1月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8000元,無免稅收入,繳納三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1月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18000-5000-2000-3000=8000元,對應稅率為3%
應納稅額=8000×3%=240元
2019年1月,甲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並預扣個人所得稅240元。
2019年2月,甲企業在申報期內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以預扣預繳方法計算出的240元為李先生進行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2、2019年2月,李先生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000元,無免稅收入,繳納三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計算預扣個人所得稅
(1)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計算
①累計收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18000+16000=34000
②累計免稅收入=0
③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份=5000×2=10000元
④累計專項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扣除=2000+2000=4000元
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截至當前月份累計專項附加扣除=3000+3000=6000元
⑥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0
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4000-10000-4000-6000=14000
對應稅率為3%

(2)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扣預繳稅額=14000×3%-240=420-240=180元
2019年2月,甲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並預扣個人所得稅180元。
2019年3月,甲企業在申報期內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以預扣預繳方法計算出的180元為李先生進行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三)2019年3月,李先生在甲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000元,無免稅收入,發放季度獎金30000元,繳納三險一金等共計2000元,可以辦理的專項附加扣除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