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明一年工資多少
1.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分幾個等級,每個等級演員的年收入是多少呢
體系內的曲藝團會將藝人分等級,主要是評職稱用的,比方李菁是一級藝人,何雲偉之前被誤傳是一級藝人,實際上以他的作業年限,2020年年末才有資歷提交一級藝人申請,假設他沒有經過的話,那就仍是二級藝人。大名鼎鼎的王三皮,形似現在還只是三級藝人(沒有片),而初級職稱是考進去就有,比方剛考入煤礦文工團的劉昊然弟弟,便是四級藝人。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德雲社商演基本阻滯,只要接一些影視綜藝節目。而郭麒麟一人就接了30多期綜藝節目,而且郭麒麟有別的的生意公司,不必跟德雲社分成,所以他2020年的收入必定碾壓郭德綱於謙岳雲鵬,成為新的王者。至於未來幾年,秦霄賢如果可以捧起來的話,他也有可能競爭前五強。但現在以他的硬實力來看,這人屬於短期流量的命,大概率成不了張雲雷那樣的頂流,趕不趕得上孟鶴堂都夠嗆。在這些年入百萬千萬的小紅人之下,便是吳鶴臣這種只能在小劇場吃低保的普通藝人了,當然大部分德雲社藝人都有副業,不是指著相聲活命的,所以也可能在不起眼的小劇場里,還有很多隱形巨富也未可知。
2. 楊進明加入德雲社,對德雲社有哪些好處
德雲社風波不斷,好在如今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已經非常壯大了,也不可能被輕易擊倒。人紅是非多,樹大招風,這是任何事物或者人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需要經歷的,德雲社也是如此,在發展過程中,被主流相聲不斷排擠打壓,但是郭德綱憑著對相聲的熱愛和執著堅持了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德雲社已經是相聲行業領頭羊了,可主流相聲界還在探索如何壯大相聲市場和抨擊三俗相聲。雖然現在德雲社時不時就會有風波出現,但是也有好消息,那就是著名相聲演員楊進明加入了德雲社,在這個風波不斷被主流相聲圍攻的時刻,楊進明的加入,無疑是給德雲社打了一針強心劑,拯救郭德綱的德雲社於危難之中,三大好處非常明顯!
最後一點好處就是楊進明作為體制內演員轉投德雲社,可以說是為德雲社再次正明了!在主流相聲界還在排斥打壓德雲社三俗相聲的關鍵時刻,楊進明這樣在主流相聲界有一定影響力的相聲演員的加入,讓德雲社倍受鼓舞,可以說被視為雜牌軍的德雲社正在向正規軍發展,楊進明的加入就是一個信號!以後到底誰是主流相聲界誰是非主流,可能就要顛倒過來了!
3. 侯耀文 石富寬 楊一民三人相聲台詞
相聲《誰欠誰》
侯耀文、石富寬、楊進明
侯:好長時間沒跟大家見面了,今兒好容易有這么個機會瞧瞧大夥兒。聽說大夥都有錢啦,都富了,有時間我看您去,上家瞧瞧您。別害怕啊,就是看您,沒別的事。
楊:侯先生!跟您打聽點兒事行么?
侯:哦,你說。
楊:您說這個石富寬,他們家有錢么?
石:打聽我的隱私這叫!
侯:你這個人不讀書不看報吧?
楊:怎麼?
侯:石富寬那是多有錢的人哪!
楊:是嗎?
侯:每年世界上有一個富人排行榜啊。
楊:對。
侯:知道嗎,一共是500名啊。
楊:他排在哪兒啊?
侯:正中間兒啊。
楊:二百五!
侯:不管他排哪兒啊,起碼證明,人家有錢!第二,人家排在前邊兒。
楊:那還是沒有他!
侯:怎麼叫沒有他呢!
楊:我問您怎麼證明他們家有錢?
侯:怎麼證明是吧?
楊:啊!
侯:前些天,沒下雨的時候,咱們北京溫度挺高吧?
楊:啊。
侯:你看他出來平常老穿著一個T恤,綠色兒的,綻青碧綠,脊寧後邊有仨金道兒。
石:那是蛤蟆呀!
侯:就那個,那個……
楊:您說那個我知道,叫瓦撒奇!
侯:對!瓦,什麼死,也不知道叫什麼。
楊:瓦撒奇!
侯:瓦,瓦撒吃。對對對!知道那件兒衣裳多少錢么?
楊:多少錢?
侯:四千塊錢人民幣!人家想穿就穿,想脫就脫!往那兒一……
楊:您聽誰說的?
侯:他說的呀。
楊:四千多塊錢?
侯:當然了!!
楊:五塊錢買的!您知道那件衣服的來歷嗎?
侯:不知道啊。
楊:侯耀華上木樨園,趕上人打假拍賣,十塊錢兩件,他要一件,還沒給人錢呢!
侯:誒,他帶那表你見過么?
楊:什麼表?
侯:石富寬頻一表,這么大金殼兒的,
楊:有這么一塊。
侯:表盤上有一十字兒,紅十字會吧……
楊:紅十字會出表啊?
侯:那是什麼?
楊:那叫江詩丹頓!
侯:誒,對!江詩丹頓。那塊表太漂亮了!四十多萬,人家那天我看他一洗手,……
楊:四十多萬?!!
侯:摘下來,啪啦,就扔那水池子上了,我看著都心疼……
楊:那塊表假的,四十七塊買的。
侯:哪兒?
楊:我去年跟他上天津洋貨市場,溜達半天跟人侃價,四十七塊。
侯:他穿那皮鞋你見過沒有?
楊:什麼皮鞋?
侯:一大皮鞋,鋥光砙亮的,皮子,小牛皮兒,真好啊!那鞋墊兒上有他姥爺一相片兒。
石:你姥爺那是!
侯:反正就一,捲毛兒的那麼一個。
楊:我知道,您說那叫,老人頭!
侯:對呀!老人頭啊,他姥爺。那,鞋墊兒上。
楊:老人頭。
侯:就那雙皮鞋,一萬多塊啊!
楊:您要多少?一萬多塊?!
侯:啊。
楊:動物園皮鞋城,一百塊錢三雙,還給贈一個皮箱。
侯:我沒法兒跟你聊天了。
楊:怎麼呢?
侯:你這個人就是這樣,瞧見別人有錢了,日子好了,倆眼珠子紅了。你這,沒有這么扒人的!
楊:他有什麼錢哪!
侯:你這叫氣人有笑人無。
楊:他有錢還跟我借了十萬哪!
侯:不可能!你打死我我也……
楊:什麼叫不可能呢!
侯:石富寬跟你借十萬塊錢?!
楊:當然啦!
石:(從背後拍一下楊的肩膀)
侯:打死我都不信!
石:嘿嘿嘿,別聊了!
楊:石先生~!嘿嘿~石先生,您也來啦?
石:來半天了。跟你聊天這人是誰呀?
楊:他?
石:啊!
楊:侯耀文哪。
石:侯耀文?
楊:啊!
石:賣什麼的呀?
楊:賣什麼的!侯耀文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呀!
石:藝術家?呸!藝術家呢還。問你點兒事兒啊。
楊:啊,您說。
石:你這人腦子好,好好回憶回憶,侯耀文前幾年,那眼睛,那上眼皮什麼模樣還記得么?各位都有印象吧?侯耀文這上眼皮?
楊:單眼皮!
石:現在?
楊:雙眼皮!
石:為什麼沒事兒他剌,雙眼皮?
楊:不知道。
石:不知道?告訴你,那叫整容!變模樣,怕我認出他來!
楊:怎麼?
石:他欠我十萬,不還。為了躲債,剌成雙眼皮兒,出門老戴個頭套,就是他!
楊:他欠您十萬塊錢?
石:對!
楊:呵,石先生,我管不著。您欠我那十萬塊錢,什麼時候還哪?
石:你是誰呀?我可不認識你。
楊:誒!您怎麼不認識我!您貴人多忘事,您仔細看看。我叫楊進明。
石:你是楊進明他舅舅吧?你怎麼這么老啊?
楊:我這不找不著您急得嘛!
石:你沒事兒找我干什麼呀?
楊:您忘啦?您借我十萬塊錢,說一個月還,這都這么長時間……
石:隨便說可不行!有證據么你?
楊:有有有,您還給我打欠條了。您看,(打開紙條)是不是您給打的欠條。
石:哦……上面有我本人簽名嗎?
楊:本人簽名……您以為您這賣書哪?這有您的簽字,還有您的手印兒呢。
石:哦!拿過來我看看。
楊:您先別看!您一看我這證據都沒了。
石:不對啊!錢我都花完啦!你留著它還有什麼用啊?
楊:嘿!!!
石:是啊。
楊:合著您說,您的意思,我這十萬塊錢您花完了,我這條兒也沒用了,您這不坑我嗎?您看,我愛人說,找他去,在這民族宮演出呢,是不是,嘿嘿,石先生,我回去有個交代。呵呵~石大爺。
石:嘿嘿~叫什麼你?叫清楚點兒。
楊:石爺爺!嘿嘿嘿嘿~您給商量商量,我會去好有個交待。
石:叫好聽的就行。得得,我給你商量商量。
楊:誒!行行!這么著!
石:等會兒啊。
石:誒,侯先生。看出來了吧,不是我呀,後頭老追著您,還帳還帳!不是那份意思。他逼債逼得太緊,沒轍了!今天我把您請過來了。這么意思。
侯:你甭管了,我跟他說吧。
你,叫什麼?
楊:我叫楊進明。
侯:敬啊,是進啊?
楊:進明!
侯:進明,好好。那個,你找他干嗎?
楊:找他,要帳啊。
侯:他該你錢?
楊:啊。
侯:該你多少錢?
楊:十萬。
侯:有證據么?
楊:他給打了欠條么。
侯:哦……你找他要。好要嗎?
楊:不好要。
侯:不好要別要了。
楊:嘿!!!倆一個鼻眼兒出氣兒!我說什麼叫別要了?我掙這點兒錢容易么?借完這么長時間不還我!
侯:不是,你這個人你,你,你……(轉向石)你什麼時候跟他借的?
石:就是那個,十月五號。
侯:(向楊)呸!!
楊:怎麼啦?怎怎麼啦?
侯:十月五號跟你借的錢,今兒才七號啊!!剛兩天你就逼債,你黃世仁哪你是?!
楊:誰是黃世仁?
侯:你是!
楊:誰是黃世仁?
侯:你!!
楊:他去年十月五號借的!!都借了一年多了都!!
侯:(向石)你,你,你一年多啦?
石:啊,一年多了。他不找我。
侯:你怎麼不找他呀?
楊:(向石)誰不找你呀?誰不找你?!連派出所警察都找不著你!
石:你打電話呀!
侯:誒!
楊:打電話?你手機都停機啦!
石:家找我去呀!
楊:家找你去——你還有家嗎?你們家房子都賣啦!
侯:你找他媳婦啊!
楊:找誰?
侯:他愛人!
楊:找他愛人?
侯:對!
楊:他愛人跟一大款跑泰國去啦!
石:啊,這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呵呵,我不往心裡去!
楊:(到石跟前)我不管您新的舊的,您您您還我這錢。
石:你就一根兒筋!聽不明白?
楊:我不懂啊。
石:不是我不還你錢。因為他借了我錢,不還我錢,我手裡沒有錢,我拿什麼還你錢呢?他要是還了我錢,我手裡有錢,一定還你錢!明白嗎?
楊:您這么一說我明白了,您把錢借他了。
石:對!
楊:他還不了你,
石:對!
楊:你也還不了我。
石:就這意思。
楊:你有證明嗎?
石:當然有了,打的欠條。(打開紙條)
楊:誰打的?
石:侯耀文。我這兒也有證明。
楊:他打的欠條?
石:你好好看看。(將紙條遞給楊)
楊:那我得看看。寫得還夠詳細的。
石:您給朗誦一下。
楊:今借到石富寬人民幣,十萬塊,100的9捋,50的9捋,20的9捋,10塊的9捋,5塊的9捋,2塊的9捋,1塊的9捋,其餘硬幣湊齊共計十萬塊。侯耀文。
石:你看,我這人就這么仔細。
楊:您趕緊跟他要啊!
石:要啊。別看他人來了,錢不好要。
楊:怎麼呢?
石:得求您幫忙。
楊:我能幫什麼忙啊?
石:你不知道啊,這個人呢,是專門研究借錢的。
楊:研究借錢的?
石:唉!研究找誰借,借多少錢,然後怎麼不換錢。所以這事兒,您得留神。跟他打交道,別把你繞進去。
楊:別把我繞進去?
石:對,您跟他談。
楊:我問問行么。誒……
石:撿煙頭兒哪?
楊:侯先生!侯先生!侯先生!我問您點兒事兒。
侯:怎麼了?
楊:石先生說您借他十萬塊錢。是不是?
侯:對呀。
楊:您今天不說還他錢嗎?
侯:誰說的?
楊:他!
侯:我跟他借錢跟你有什麼關系?不是,你這個人你不懂這個事兒啊,我們兩個人之間有這種金錢的來往,說明我們哥倆有這交情,你懂嗎?我們哥倆從小一塊長大,知道嗎?我們倆,他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他的,我們倆吃喝不分。跟你兩碼事。
石:分啊!分!你可留神啊,這可就開始賴帳!
侯:富寬,你這講法可就不對了。
石:怎麼不對?
侯:咱們倆可原來說好了的,
石:是。
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
石:就這句話有毛病!什麼叫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
侯:對呀!你看,我不是掰不開鑷子了嗎,我找你借了十萬塊錢嗎,對呀,你那錢不是我的了嗎!
石:是!
侯:對呀,我那帳不就是你的了嗎!
石:怎這么亂哪?
侯:一點兒都不亂。※¥##%……
石:……%¥#◎%¥%……
(楊將石攔開)
侯:事兒就亂在你這兒!一馬安倆腦袋能不出事兒么!
楊:(向石)咱不喊行不行?這都打起來了,好好說行不行?您好好說,咱不為解決問題嗎。
石:好好。(走向石)
這舞台都掃完了,什麼都沒有,您別踅摸了。咱仨碰在一塊兒,今兒不容易,當著各位面兒,咱把咱這事兒說開了!把這帳弄清楚了,一筆勾銷,好不好?
楊:太好了!
石:行不行?
侯:寧肯跟明白人打個架,不願意跟糊塗人說句話,特別簡單一點事!(向楊)你要干什麼吧?
楊:我找他要要要錢。
侯:他該你多少錢?
楊:十萬!
侯:十萬是吧?
楊:啊!
侯:行,我替他把這帳還了,十萬塊錢我給你。
石:好!
楊:您替他還這錢?
侯:對呀!
楊:那我太謝謝您啦!!謝謝!
侯:我替他還了不完了么!不就十萬塊錢么?
楊:啊,十萬塊。
侯:干嗎啊,急赤白臉的。
(走向石)
石:謝謝您啊!
侯:錢我替你還了。
石:謝謝。
侯:客氣話就不說了。但是,我替你還錢之前,我必須得批評你幾句。
石:行。
侯:你為什麼找他借錢?
石:當時周轉不開了。
侯:你借錢的時候,你想沒想到自己有沒有能力還?
石:當時不是沒想那麼多麼。
侯:你瞧這人這模樣,你怎麼跟他借錢呢?嗯?長得跟蝦皮似的!當然了,你能從他手裡把錢借出來也不容易。
石:可費勁了。
侯:但是,你瞧他這人。你剛跟他借錢多長時間?
石:一年。
侯:一年,你看看這人,像七十多的。
石:他愛著急。
侯:所以說你這種人,又要辦這種事,又沒這個腦子,你打借據的時候你為什麼寫借一年呢?
石:那麼應該寫幾年哪?
侯:你寫三年哪!
石:這為什麼呀?
侯:這人就急死了。
石:對!對!
楊:什麼叫急死了?!!什麼叫急死了?!!
石:對!這就免了。
侯:你咬人不咬人你?
楊:怎麼說話呢?
侯:我跟他說話有你什麼事兒啊?
楊:說!
侯:倒著口裹什麼亂你?
到現在,自己錢還不上,手機手機不敢開了,房子房子也賣了,愛人呢……是不是啊,也上泰國那兒看海嘯去了。
石:不是特意去看的,趕上了。
侯:以後長點兒心眼吧。
石:唉。
侯:到時候讓人追著屁股後頭要錢,多難看呀!多難受啊!這錢我替你還了就完了。
石:謝謝謝謝。
侯:這不批評完他了嗎,我批評你幾句。
楊:我又怎麼了?
侯:你為什麼把錢借給他?
楊:那我借誰呀?
侯:借我呀!
楊:我知道你還不還哪!
侯:當然啦,你不願意借給我。你借給他十萬塊錢,就為那一萬塊錢利息吧?啊?
楊:沒那事。
侯:沒那個事?嘴上還不好意思說。跟所有人都說,我為了幫助石富寬,我借他十萬塊錢,你是幫助他嗎?嗯?你看看他現在,手機手機不敢開,房子房子也賣了,媳婦到現在了——人那邊兒警方說讓他拿手絹上那邊兒兜屍首去呢。你缺德不缺德你?算啦別著急了,十萬塊錢我替他還了。好不好?
楊:謝謝您!謝謝!
侯:(向石)我替你把錢還了。
石:給您道好幾回謝了。
侯:別別,不用謝。那我該你那十萬塊錢?
石:那咱倆就誰也不欠誰了,沒有了。
侯:哦,行。誒,那借條呢?
石:哦,借條在這兒呢。沒用了。
侯:錢我替你還他了,那咱倆這借條?
石:那就沒用啦。
侯:沒用怎麼辦呀?
石:把他撕了吧。
侯:撕了就完了。
石:對,撕……呵呵~~等會兒,我確認一下。
(向楊)楊先生,我欠您那十萬,侯先生說替我還了,這事兒您認可嗎?
楊:舉三隻手同意。
侯:留神他小偷啊。
楊:誰小偷!
侯:你不三隻手么。
楊:我媳婦、我們兒子、我,這不三隻手么。
侯石:哦,一家子。
石:他替我還了,那我欠您那帳,咱倆之間就……
楊:他還了錢,咱倆就沒帳了。
石:就沒有帳了,啊,那我這欠條……?
楊:欠條就沒用了。
石:沒用怎麼辦呢?
楊:咱倆就撕了不就完了。
(楊石二人一起撕欠條)
沒帳啦。
石:那就走了啊,回見~(侯石往台下走)
楊:這就沒帳啦?!回來!回來!哪兒就沒帳了?什麼叫沒帳了?
(侯石回來)
侯:你嚷什麼呀你?
楊:剛才說好好的!
侯:說什麼好好的啊?
楊:他不要還我的錢嗎?
侯:誰該你的錢?
楊:他!
侯:該你多少錢?
楊:該我十萬啊。
侯:你有證據么?
楊:有借條啊!
侯:借條呢?
楊:借條不撕了……
侯:撕了就完了嘛!
石:完了么!
楊:……55555555555借條撕了找誰要錢去呀~~~
侯:對呀~~撕了就完了么~事兒簡單極了。
楊:嘿嘿嘿嘿嘿嘿~~~
侯:媽呦。
石:這人要神經啊!
侯:別讓他咬著!
楊:我想起來啦!我剛才撕這條兒啊,是復印的!
侯:?!!唉!你拿復印件兒這矇事兒啊!
石:原件哪??
侯:你怎麼一點誠信都沒有啊?
楊:誰沒誠信!你才沒誠信呢!
侯:你沒有誠信!你拿復印件,你看看!※×¥#¥%……
楊:(掏出原件)你等會兒!睜開你們倆肚臍眼兒看看,這是不是你寫的?
石:你什麼語言,我都不懂!
楊:我告訴你,你要不換錢,我告你去!
侯:(一把拉住楊)你要干什麼?
楊:我告你去!
侯:你告誰你?
楊:告你們!
侯:你告,你到那兒也說不清楚。對不對啊。他該你多少錢?
楊:十萬。
侯:我剛才不都告訴你了么,他該你十萬塊錢,我替他還了不就完了么!
楊:你替他還,還沒給我錢哪!
侯:什麼……
楊:你還沒給我錢哪!你給我錢!!
石:嗓子都橫了,你至於么!怎麼了這是。
楊:那可不。
侯:這點兒錢算什麼呀。
楊:給錢!
侯:算了吧……(掏出很多卡)
楊:你有卡,有卡早拿出來也行。
侯:……給你。(給楊一張卡)
楊:這就是錢么?
侯:有十萬。
楊:十萬。充值卡呀?!
侯:啊。
楊:這十萬塊錢我充手機打什麼時候去?
侯:你從現在開始往美國打,一天打倆鍾頭,一年都不用交錢。
楊:我們家沒這親戚。
侯:你認一個。美國認一乾爹多好……
楊:不要不要!我不要!給我換一個!
侯:……這個。(又給楊一張卡)
楊:這里邊有錢?
侯:有錢,十萬。
楊:美容卡……美容卡!我要美容卡干嗎?!
石:實用!
侯:你美容……你讓大夥兒看看,就你這模樣,你花十萬塊錢把他美好咯,你甭說要錢,你晚上出去能掙錢去。
楊:咳!!
石:沒問題!來得快!
楊:你自己留著掙錢去吧。我要銀行的!
石:死心眼兒!
侯:……(又給楊一張卡)
楊:這有錢嗎?啊銀行的!
侯:有,可以透支十萬。
楊:透支十萬哪?!我進去了!你自己留著!我要現金!
侯:你這人怎這么不講道理呢!
楊:什麼叫不講道理?
侯:你問問大夥兒誰沒事出來兜里揣十萬塊錢現金?吃飽撐的?!
楊:我不管,你想辦法!
侯:這樣吧,咱別搗騰了。明天,還是這兒,早晨十點鍾,我給你拿十萬塊錢來,咱們就算了了這事了,好不好。
楊:你這話誰信?
侯:我發誓還不行嗎?我發誓:明天早晨,十點鍾,在這兒,還十萬塊錢,如果我不來,天打五雷轟你!
楊:轟你!!!!
侯:轟你!!!!
楊:怎麼轟我?
侯:你轟我錢沒了!
楊:那怎麼辦?
侯:轟你。
楊:……%#◎#¥%你瞧我這倒霉!!
石:認可了?認可了吧!嚷半天~~
楊:行了行了……
侯:對不對啊!你把我轟完了錢沒了,把你轟死了,你還有媳婦,還有孩子,都可以繼承么。
石:別繞住。
楊:行了,那你還我錢就行。
侯:對對對。
楊:你空口無憑。
侯:立字為據么。
楊:你給我寫條。
侯:紙筆都沒帶。
楊:我帶著呢!
侯:這人真缺德,你怎麼什麼都帶著呢!
楊:我帶著呢,(給侯一張紙)你寫!
侯:沒有筆。
楊:筆筆筆。(給侯筆)你好好寫。
侯:……(找地兒)
楊:(往後指)趴那兒寫。
侯:我憑什麼趴那兒寫呀!(將楊推轉身,摁下)低一點兒!
~~~~(向石)我給他寫精忠報國行么?
石:好!這叫岳父刺字。
楊:(站起來)岳母刺字!
侯:管哪!(摁下楊)我男的我是!
石:他是男的。
侯:干什麼你?撅好了!
石:岳父,啊。
侯:(寫字)好了。(將筆揣入懷中,欲下)
楊:你等會兒!
石:寫完就完了。
楊:你把筆給我!
石:不落空這人!
侯:破筆你還要!十萬塊錢都給你了。
楊:我看看啊。
「侯耀文借楊進明十萬塊,明天此時此地還錢。」
侯:我這人就是講誠信,說十萬就十萬,一分錢都不帶少的。行了么?有誠信!
石:怎麼樣?
楊:行了。我謝謝您。我有個交待。
侯:你不用謝我。咱們公平交易。
石:這事了了吧?
楊:了了。
石:原件原件,我那原件。
楊:噢,咱倆沒帳了。(原件給石)
石:(撕原件)沒帳了啊,撕了。誰也不欠誰了啊。別找後帳。走了走了。回見。
楊:(跟石握手)謝謝啊!
(侯石下台)
楊:您看多好!撕一條兒,又換一條兒。條兒不條兒沒關系,人侯先生講誠信,寫得多明白呀!「侯耀文借楊進明十萬塊,明……」 侯耀文借楊進明……侯耀文借楊進明十萬塊!!我倆這誰欠誰呀?侯耀文,你個騙子!!(跑下台)
4. 如今的郭德綱,和哪些親師兄弟之間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郭德綱在相聲門正式的師父是侯耀文。侯耀文去世的時候還不滿60歲,按照一般的相聲演員來說,到這個年齡不會收太多徒弟,而侯耀文這個人因為是侯寶林大師的後代,自身有一定功底,加上他這個人生性豪放,平時還就有些好為人師。
因此才年歲不算大卻收了很多徒弟,加起來有二三十位。這些徒弟中有的曾經與郭德綱交惡,比如郭曉小,也有的與郭德綱關系比較不錯,其中關系最好的就是楊進明。
不過從楊進明退休之後進德雲社這件事來看,他們兩人還是互相認可的,起碼看在同一個師父侯耀文的面子上,互相還是有一個尊重。楊進明已經成為德雲社的正式演員,在小劇場演出中,觀眾能看到楊進明的影子。他表演的更多是群口相聲。
5. 德雲社每個等級的演員的年收入是多少個個都是富二代嗎
德雲社演員分為五個級別想知道現在德雲社的頂流是怎麼排號的,那就可以看看「封箱」的出場順序。按照往年封箱的出場順序,從後往前依次為郭德綱和於謙、高峰和欒雲平、岳雲鵬和孫越、張雲雷和楊九郎、郭麒麟和閻鶴祥、燒餅和曹鶴陽、孟鶴堂和周九良、張鶴倫和郎鶴炎,這八對演員就是德雲社的頂樑柱,當然也就是級別最高的了。
當然也有一個BUG的存在,那就是郭麒麟,很明顯他現在的業務往綜藝和影視方向去了,不過誰讓他爹是郭德綱呢。
6. 網傳天津相聲圈不斷有人加入德雲社,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很多 朋友們在工作之餘都非常喜歡聽相聲,相聲小品確實十分有趣,可以 讓人十分緩解壓力。說到相聲小品,很多人全是會想到郭德綱。事實上除了郭德綱之外,
在天津的相聲界,也是有一些相聲演員人氣十分高,比如楊少華和楊議這對爺倆在天津的相聲小品圈就有著 十分高的知名度,尤其是楊少華,很多 人都十分重視他。
行業壟斷這一個詞事實上不是什麼好句好詞,大夥兒務必的是眾所周知,務必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務必各種各樣的高層次人才。
而不是說一家獨大,都變成一個味兒的設計理念。那麼就沒什麼意思了。這一件事情事實上到最後就是楊議和郭德綱兩個人的私底下,接著他們正中間的一些運作,他們正中間的一些小小的心心相惜。
你需要來,我先使你打一個前哨戰,我先歡迎,我先開放式懷中,天津便是你的故鄉,歡迎郭德綱回家了,兩個人是英雄惜英雄。
因而楊議扔出去那麼一個信息內容,事實上也是向大家徵兆著,德雲社終究有一天要凱旋而歸,要回到天津的。
而天津的表演工作員,天津的相聲演員將以怎樣的一個心理狀態來邁入這一凱旋歸來的郭德綱,楊議最開始做出了楷模。
盡管他的真正真實身份目前在相聲界沒法獲得認同,但是以他的現代雕塑基本功或者以他的思想覺悟,他或者有一定的主動權的。
那麼就看兩個人以後怎樣進行一些合作了,是互利共贏或者市場需求呢?我認為最後應該是五彩繽紛,各自開心吧。
7. 德雲社入駐天津,對天津的相聲演員有多大影響
市場有競爭更有動力,
面對考驗正視不足地。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
同發展同進步同探討,
願 娛樂 精神發揚光大,
競爭壓力迫蓬勃向上,
相聲新勢力一往無前!
老一輩謙讓包容理解,
更上一層樓天津盛旺!
德雲社在天津設分店不是壞事,可以更好地繁榮市場。德雲社的招牌開始會吸引部分觀眾,但長期叫好需要硬實力。我看過幾次天津茶館相聲,水平不敢恭維,倫理、屎尿屁、下三路不少,不知跟誰學的?
天津電台很早的時候就經常3個台同時播相聲,從解放前的老唱片,文革前的珍貴錄音,到改革開放以來新相聲,直到目前的茶館相聲,天津人確實聽多見廣,對於相聲名家也是如數家珍。至於經常有人說,郭德綱以前不知道相聲,只能表示遺憾了。
郭德綱天賦很好,肚囊寬綽,說學逗唱無一不精。但部分作品格調確實不高,是不是只有那些玩意兒才能逗笑人?離開那些玩意兒就不叫相聲?個人真的不敢苟同。老先生們留下許多經典作品,沒有黃葷屎尿屁,一樣可樂。一段相聲還是應該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或歌頌正義,或諷刺時弊,還能讓人發笑後有回味,這給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先說結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德雲社現在市場基本上是飽和的,而天津可以挖掘的新用戶並沒有那麼多,所以只能在選址,以及挑梁的演員身上下功夫。
選址方面,天津民主影劇院是一個比較老的場子,據說是一家建成百年的老劇院,很多京津地區的曲藝名家都在這里演過,比如馬三立梅蘭芳什麼的。
但是像這種給劇場刷 歷史 光環,對於將來賣票並沒有多大意義,觀眾賣票進來是看活的,不是感受 歷史 沉澱和人文情懷,那玩意兒也賣不出票去。對於本地老觀眾來說,如果突然開一家相聲劇院,並不會因此喚醒 歷史 記憶,覺得馬三立梅蘭芳重生等等,相反如果說的還是那些十三不靠的辣雞玩意兒,照樣能讓它二度倒閉。
但這個民主影劇院挨著義大利風情街,周圍有很多類似的 旅遊 景點,屬於外地遊客聚集地,可見德雲社這次針對的目標人群就是外地遊客,而不是天津本地觀眾。畢竟之前德雲社天津分社關門大吉,就是因為德雲社當時主要演員的表演風格,完全不符合天津本地觀眾的胃口,而天津觀眾對於不滿意的表演,從來不會寬容或者「心痛角兒」等,直接就往台下轟人。當時就是前面幾組演員,包括岳雲鵬孔雲龍等都被轟了下去,後來壓軸的何雲偉為了給師弟出氣,拿起鬨的觀眾砸掛,說是他干兒子,結果也被一起轟了下去。
而這么多年過去了,天津那批聽相聲的老觀眾並沒有多少改變,而且天津本地的相聲演員也崛起了一批,老先生們也沒有全部退休,所以真正的相聲受眾已經在現有的劇場茶館相聲規模下,消費情緒是基本飽和的。
而德雲社本身的演員陣容來說,跟十幾年前相比並沒有多大進步,某種程度上來說還退步了,尤其是張雲雷孟鶴堂張九齡秦霄賢這種,只能滿足天津本地追星粉的胃口,對於相聲觀眾來說,還是上去幾個轟幾個,不會有什麼改變。
所以這次老郭調整了策略,直接把新場子開在遊客聚集區,用人流量來填充票房,再加上本地追星粉和一些願意跨省追星的粉絲,基本上就足夠滿足日常運營了。
第二個層面,雖然老郭定了遊客和本地追星粉為主要受眾,但對於相聲窩子的劇場來說,也不能跟北京南京,以及關外兩個劇場那麼運營,至少要有幾個能夠滿足天津本地觀眾的演員常駐或者固定挑梁。這幾年老郭一直在挖天津籍的相聲演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楊進明、劉春山、張番、劉銓淼、謝金和王善勇等,都是天津本地觀眾都能夠接受的演員,張番劉銓淼、武老闆這些都是謙祥益的老人,而且有很不錯的觀眾緣,即使本地觀眾也有願意買票捧他們的。
另外從德雲社跨年這次力捧孔雲龍來看,郭德綱估計打算讓他在天津場子挑梁,但是孔雲龍雖然也是比較傳統老派的風格,可惜幾次事故之後,基本功毀了一多半,最要命的是口齒有點不清楚,而且貫口沒了,對於口味刁鑽喜歡聽力氣活的天津觀眾來說,孔雲龍可能滿足不了底角的要求。
除非再饒上一個馮照陽,他算是老郭弟子裡面,基本功相當扎實,而且一點不洋鬧的老派青年演員,也非常符合天津觀眾的胃口。
另外像高峰這種最有天津觀眾緣的偶爾回來一趟,那麼基本上就能滿足演出輪換了。只要不出現太誇張的演出事故,比如秦霄賢孫九香那種往外轟觀眾,在天津發生這種事情,是真的會被飛茶壺的,只要有一次估計就夠喝一壺。
然後就是題主擔心的「天津相聲演員會集體餓死」的慘況,這個我可以打包票,百分之百不會發生,德雲社受眾跟天津相聲觀眾是兩個完全不重合的群體,看德雲社商演的,絕對不會出現在天津相聲劇場,看德雲社綜藝節目的,也絕對不會去看《笑禮相迎》這種純相聲綜藝。
就算郭德綱想要親自上陣,用最純正的三俗段子把天津本土演員都擠兌死,那也大可不必擔心,天津還有佟有為馬樹春呢,這兩老頭完全能滿足天津老觀眾對三俗相聲的所有需求,而且比郭德綱的味道還純正得多(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這兩位,我最近蠻喜歡他們的,頗有郭德綱零幾年巔峰時候的味道。)
所以大可以放心,德雲那些「角兒們」跟天津相聲演員一點競爭沖突都沒有。
以上~~~~~~~
德綱本是天津娃,回到家也是匯報演出,好事。但相聲這門地攤藝術,和天津包子一樣,一出現就有競爭,狗不理出名了,因為好吃,德雲社出名了,確實能讓觀眾哈哈 一笑,消愁解悶,在天津開分社是有能力有市場,但德雲社天津分社的營銷模式應該創新,首先,德雲社應該明白,天津相聲觀眾是懂相聲的,怎樣和天津本土相聲演員團結合作,和諧共存是上策,二是能否在德雲社天津分社每周演出時間上,拿出時間讓天津本土相聲演員在德雲社天津劇場演出,有錢大家掙,互相學習,友好競爭,和諧發展,以此繁榮 社會 主義文藝事業,人人樂。天下樂。
我個人覺得沒啥影響。
我是天津人,實話說我對郭德綱的相聲無感。偶爾聽過一些郭德綱的相聲,感覺他功底還是可以的,算是個優秀的相聲演員。但總感覺他有些用力過猛,最讓我忍不了的是他的學唱,一味飆高音不說,關鍵唱啥還都是一股評戲味兒。
他都那樣,他手底下的徒弟更不過如此了。
實話說,如果郭德綱能常駐天津,再加上當年的陣容,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劉雲天,再加上王文林、張文順、李文山、邢文昭、謝天順這幾個老傢伙們壓場子,德雲社保不齊還真能在天津這個相聲窩子里搶走一部分觀眾出來。
但今時非比往日了,那時候德雲社本來也有機會在天津大展拳腳,尚且灰溜溜滾蛋,今天靠著他那群綉花枕頭一般的徒弟,更是希望不大了。
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郭德綱可能壓根沒想取悅天津的大多數聽眾,除了一些年輕的粉絲,他可能更在意吸引外地人和鐵桿粉絲去聽,所以他把德雲社天津分社設在了民主影劇院,那地方離天津站不遠,又貼著意式風情街,一方面來津的遊客們會慕名而來,另一方面也方便那些一路追隨的粉絲們,他們下了火車順路就找到地方了。別說別的,就把張雲雷往台上一放,估計全國各地的德雲女孩們都會齊聚天津了,這也有助於提升天津的城市知名度啊。
至於天津的核心相聲觀眾,尤其那些四五十歲往上的觀眾來說,基本還是會選擇在天津自己的相聲園子里去聽,所以天津相聲從業者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畢竟大家聽慣了那股市井味兒,再跟德雲女孩坐一起,容易起雞皮疙瘩。
但實話說,不僅德雲社,天津本地的茶館相聲也不如十幾年前了,老傢伙們要麼是死了,要麼退居二線不再登台,年輕演員又頂不上來,個別幾個不錯的要麼就是另謀高就,要麼就是被德雲社挖走了,花錢買票進去聽的確有些不值,還不如聽相聲廣播呢。
肯定有影響
天津相聲圈高人很多,可是天津人不喜歡往外走,也可以說野心不大,當年評選十大笑星,天津只有一個高英培上榜,其他都是北京的演員,為什麼?首先是地勢的關系,北京位居中樞,得到的資源多宣傳廣,其次也和天津人不出來競爭有關系。你看春晚這么多年,天津才有幾個演員上央視春晚呢?只有姜昆帶進來幾個,當年的馬三立,後來的戴志誠,趙津生等。
天津的小園子很多,二十世紀第一個小劇場演相聲,有據可查就是尹笑聲開的,是他第一個把相聲挪到小劇場的,後來北京才陸續有了好多。說明天津的觀眾,是真喜歡相聲,可是天津也比較閉塞,排外,他們的環境也就很固定,觀眾也很穩定,餓不死也吃不太飽,大家都適應了這種方式,不過當一個外來的團體沖擊他們時,他們就會迅速有反應。
當年郭德綱就在天津開過分社,包括郭德綱在北京和天津相聲圈發生的矛盾,天津就反應強烈,他們還發起了砸缸運動,德雲社天津分社也關門大吉了,最近些年相聲市場很火爆,德雲社郭德綱也費了很大力氣,修正和天津同行的關系,從少馬爺到楊少華楊儀父子,郭德綱都傾心交納,恭敬有加,又通過天津衛視,去年舉辦了春晚,把李伯祥,田立禾,魏文亮,楊少華四位前輩請來站台,也不在作品裡諷刺天津同行,我們看到天津相聲圈正在逐步接納郭德綱。
德雲社入駐天津,從經濟方面來看,德雲社的票價,商演的很高,小劇場的票價雖然不算太高,不過比天津的小園子還是要高一點,如果他們在天津,不打價格戰,還是執行高票價,其實對天津本土的小園子,是有好處的,會拉動相聲市場的繁榮。
從表演方面來看,德雲社是過江龍,想要壓住地頭蛇,就得拿出真本事,而天津本土演員,無論是為了自己的顏面還是飯碗,也必須使出真本領和德雲社抗衡。現在不是前些年,聯合砸缸已經行不通了,前輩們不會出頭作這樣的事情,德雲社經歷好多次風波,有充足的斗爭經驗,盤外招也打不垮德雲社,只有憑借真刀真槍真功夫,來搶奪觀眾,槍戰市場。
這樣就打破了天津以前的局面,誰也不敢糊弄觀眾,誰也不想砸了招牌,德雲社如果幹不下去,就回北京,相對壓力小一點,如果天津相聲演員被德雲社壓的抬不起頭來,那可就丟大人了,一直說天津是曲藝的窩子,天津人最懂相聲,路人都是相聲演員,結果被外來的和尚把經給念了,還怎麼混呢?
德雲社去天津,是接受磨刀石的檢驗,天津相聲演員,更要接受檢驗,迎接挑戰,他們的壓力山大。
現在的 社會 環境中,市場經濟,適者生存!德雲社不是主流相聲,月月有工資發!(疫情期間停演期間都有工資,還不用上稅),德雲社和天津民間藝人都是靠演出養家糊口,沒演出,就沒有生活來源,一年還得上交一定的額稅!天津幾千萬人,僅有的天津相聲藝人滿足不了那麼多人的需求!德雲社入住天津。對天津藝人沒有影響!對有的人說,德雲社入住天津會影響天津藝人的「飯碗」,簡直是紅口白牙說的胡話、夢話!就天津那點民間相聲藝人加上德雲社全體24小時不吃不睡也不見得滿足1 2千萬人的需要!這只不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秉承他人之意擠兌德雲社的「口實」無恥之舉罷了!在這個相聲市場里你說的好就有人愛聽,你再霸佔這個市場,沒人聽你的相聲也白搭,這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了!
天津相聲的根據地,百年老店死氣沉沉,出了一個郭德綱卻容不下,是該反思的時候了。對天津相聲演員捧喝,不接地氣不創新死路一條。
靠本事吃飯!就是沒有德雲社能活的自然活下來不能活還是活不下去!
德雲社入駐天津,對天津的演員沒有一點的影響,誰有本事誰,吃飯,如果說對天津的演員有影響那就是說他們的業務水平不如人德雲社,還需要向德雲社好好學習,請天津的某些演員好自為之,
8. 如果姜昆願意加入德雲社說相聲,郭德綱會不會同意他加入
那些被郭德綱列為自己人設背景板的「主流相聲藝人」,有一個算一個,來多少德雲社也願意接收。
詳情可以參見楊進明,老楊之前是侯耀華團隊的,還跟侯耀華搭檔好幾年,後來因為跟鐵路文工團團長劉際有了矛盾,於是憤而加入德雲社,現在吃香的喝大的過得那叫一個美。
論業務能力,楊進明在主流相聲界也就中流偏下,巔峰時候也就跟楊議一起拿過獎,但他自己表演比較溫,需要一個進攻火力猛的逗哏襯著,否則就會變成舞台冰庫。比如他跟侯耀華這個二把刀一合作,直接就泯然眾生了。
而加入德雲社之後,跟所有年輕演員的合作要多尷尬有多尷尬,既捧不出去,又帶不了新人,只能拿來拍照用了。
好傢伙,現在突然這個大反派加入德雲社,等於被洗白了。而粉絲本來就天天要罵街宣洩對生活的不滿,現在沒了大反派,要找誰瀉火呢?
所以直接結果就是掉粉,或者粉絲內部開始互懟,本來德雲社現在飯圈就極度不睦,內部天天撕個沒完。但因為有所謂的主流惡魔姜昆撐著,內事不順罵姜昆,外事不順也罵姜昆。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分解內部壓力,神社粉絲才能維系虛假繁榮。
如果那個罵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的人,突然不能罵不能恨不能怨了,姆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那就直接罵郭德綱吧,反正你跟姜昆一夥了。
9. 為什麼郭麒麟的個人性格更像於謙,而非郭德綱
郭麒麟和於謙一樣,都是在相對平和穩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沒有郭德綱早些年吃苦的經歷,自然就沒有郭德綱的性格。
郭德綱是什麼性格,嫉惡如仇,愛憎分明。早些年創業的時候,經常手撕對手,得罪了不少人。
2005年郭德綱走紅,網上有關他的負面新聞相當多。他當時想捐款給天津的慈善機構,別人說他目的不純,不敢要,沒辦法了,才捐給天津殘聯。
然而,正是郭德綱的性格,才能讓德雲社歷盡艱辛發展下來,如果郭德綱像於謙那樣,德雲社早就沒了。
郭德綱走紅以後惹了很多官司,楊志剛出來冒充師父起訴他,汪洋起訴他,天津的眾多主流相聲演員集體罵他。
在這種氛圍下,德雲社的發展亦是舉步維艱。尤其在2010年,李鶴彪打人事件以後,曹雲金、何雲偉、李菁等人相繼退出德雲社,眼看著德雲社要被迫關門了。
郭德綱臨危不懼,適時反擊,很好地處理了這些事情,並且將岳雲鵬推上舞台,才讓德雲社倖存下來。
郭德綱不只有冷酷的一面,還有溫暖的一面,體現在他力捧岳雲鵬上。
岳雲鵬剛進德雲社的時候,又胖又丑,吃的多,什麼都不會,笨的要死。後台有很多人給郭德綱提意見,要求把岳雲鵬趕走,但郭德綱卻沒有,一直留了下來。
結果,到了關鍵時候,岳雲鵬反而派上用場了,成了頂樑柱,改變了命運。
郭德綱更是一個目光遠大的人,只有他看到岳雲鵬是潛力股,才成就了岳雲鵬的今天。
現在的岳雲鵬已經成了德雲社的台柱子,他一個人的人氣可以秒殺所有主流同行,真給郭德綱長臉了。
郭德綱與前妻胡中惠生下郭麒麟之後沒多久便離婚,之後,郭德綱獨自北漂,將郭麒麟留在天津老家由父母帶。6歲之前,郭麒麟只見過郭德綱一次。
郭麒麟的爺爺奶奶對他很好,盡管他沒有母愛,但也是在有愛的環境中成長,與同齡人一樣正常讀書上學,成績還不錯。
郭德綱在北京站住腳以後,便把郭麒麟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王惠對郭麒麟視如己出,悉心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直到他長大成人,才敢要郭汾陽。
郭麒麟一直都是在 健康 陽光的環境中成長,性格溫和也很單純,沒有過早地接觸 社會 的陰暗面,沒有那麼尖銳。
就如同於謙一樣,沒有受過什麼苦,有比較穩定的生活。於謙曾經有段時間不賺錢,但他老婆一個月2000的工資也可以養家。
郭麒麟初中輟學以後到德雲社說相聲,那時候的德雲社已經大紅大紫了,郭麒麟借著郭德綱的東風,直上雲霄。只要好好說相聲就行了,其他的用不著管,由郭德綱給擔著。
郭德綱的徒弟對郭麒麟都相當尊敬,讓郭麒麟感受不到他們的不好。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郭麒麟找不到令自己憤怒的人,想罵人也沒地方,不可能像郭德綱那樣嫉惡如仇。
郭麒麟雖然初中就輟學,但他在學校的時候的成績很好,沒少讀書,成長在新時代,有文化有內涵。加上郭德綱的教育,他更是非常謙卑有禮貌。
郭麒麟後來拜於謙為師,二人的性格就更加相似了,都喜歡玩兒,喜歡穩定的生活,不喜歡爭強好勝,與郭德綱形成鮮明對比。
郭麒麟,原名郭奇林,父親是德雲社的班主 郭德綱 ,老師是郭德綱的搭檔 於謙 ,搭檔是 閻鶴 祥 。於謙對他的評論說:「郭麒麟的性格並不強硬,也不會吃很多苦。但他從小低調,懂得謙讓。他文化底子夠,腦子夠,又用功,能夠把自己解脫出他父親的光環,能讓觀眾理解到自己的表演風格。」郭麒麟他作為郭德綱的兒子,德雲社的少東家,更多人覺得他的性格不像他的父親,而像他的師傅於謙。 對於郭德綱來說,他的 生活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如今的性格 。郭德綱性格的形成和其過往經歷的種種磨難有關,那些年郭德綱可是沒少被別人白眼,被許多非非議,即便是成名後其也時常被同行排擠,這些坎坷多半是郭德綱嫉惡如仇,殺伐果斷,不容置疑的霸氣性格的根源。 而郭麒麟呢,沒有經歷過郭德綱所經歷的那些磨難,縱然是郭德綱對郭麒麟一直很嚴厲,但郭麒麟終歸是在 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 ,郭德綱疼愛郭麒麟,王惠亦疼愛郭麒麟,於謙更是疼愛郭麒麟,而這些人對郭麒麟的疼愛是一種成熟的疼愛,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太多溺愛的成分,同時不論是郭德綱,還是於謙,他們都非常注重對郭麒麟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教育,由此郭麒麟斷然不會養成嫉惡如仇的性格,同時郭麒麟亦懂得感恩。 郭麒麟的師傅,於謙是個有家世,有閱歷,有才華,樂觀豁達,處世圓滑的人。作為他的徒弟,相信郭麒麟也是受益匪淺。學到不少 為人處世 的方法。師徒二人關系也非常的 融洽 ,郭麒麟對他的師傅也是非常的敬重,都是情商高的人。基於郭麒麟的生活背景及其受教師傅,就知其性格會更像其師傅於謙一些。
那麼我們就要先弄清楚郭德綱為何會有如今這般性格,郭德綱性格的形成和其過往經歷的種種磨難有關,那些年郭德綱可是沒少被別人白眼,即便是成名後其也時常被同行排擠,這些坎坷多半是郭德綱嫉惡如仇性格的根源,所以,我一直覺得候耀文先生對郭德綱的評價很是中肯,「他一路經歷坎坷,勢必會嫉惡如仇」。
而郭麒麟儼然是沒有經歷過郭德綱所經歷的那些磨難,縱然是郭德綱對郭麒麟一直很嚴厲,但郭麒麟終歸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郭德綱疼愛郭麒麟,王惠亦疼愛郭麒麟,於謙更是疼愛郭麒麟,而這些人對郭麒麟的疼愛是一種成熟的疼愛,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太多溺愛的成分,同時不論是郭德綱,還是於謙,他們都非常注重對郭麒麟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教育,由此郭麒麟斷然不會養成嫉惡如仇的性格,同時郭麒麟亦懂得感恩。
前不久郭麒麟參加了《一封家書》這檔節目,從這個節目中我們多少可以知悉郭麒麟和郭德綱的相處模式,郭麒麟在給於謙的信中提到其和郭德綱坐在一塊基本不怎麼聊天,更談不上交心了,郭麒麟還提到更多時候其願意和於謙聊天,因為在和於謙聊天時可以訴說自己的煩惱,我想這也是郭麒麟的性格為何更像於謙的原因吧,於謙作為郭麒麟的師父更多時候肩負起了「父親」這個角色。
我相信郭麒麟是聽著於謙的諄諄教誨長大的,而郭德綱更多時候扮演的是一個少言寡語且頗為嚴厲的父親,其實並不是因為郭德綱不愛郭麒麟,正相反,郭德綱斷然是很愛郭麒麟的,郭德綱多半是不想郭麒麟從自己身上學到自己那嫉惡如仇的性子,郭德綱深知自己的嫉惡如仇是一種無奈,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承受這般無奈,最主要的是郭麒麟沒有必要去承受。
從結果上來看,郭麒麟能有這樣的性格是件好事,和於謙一樣,郭麒麟在 娛樂 圈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我相信這樣的結果也是郭德綱想看到的,一方面郭麒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 娛樂 圈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郭麒麟也懂得在和別人交往時先尊敬他人。我相信,假以時日郭麒麟將會成為於謙那樣的相聲藝人,只要自己的修為達到一定境界,就連自己的敵人也會敬而遠之。
總之,郭麒麟在性格上之所以更像於謙主要是因為其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什麼事時更多時候是請教於謙,於謙儼然是應了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把這個「父親」當的很是稱職,在於謙的教誨下郭麒麟的性格便越來越像於謙,當然了,郭德綱也是會教導郭麒麟的,只不過郭德綱出於謙會略微嚴厲一些罷了,而郭麒麟在性格上不像郭德綱主要是因為郭麒麟沒有經歷過郭德綱經歷的那些坎坷啊,不是嗎?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郭麒麟的性格會像於謙?除了倆人都愛笑這共同點外,看不出還有更多性格上的相似點。
說句玩笑話,於謙三大標簽「抽煙、喝酒、燙頭」、郭麒麟一樣也沒有。
兩個生活習性上都沒有共同點的人,要說性格像、恐怕有些牽強。相反,郭麒麟在演出之外喜歡宅家的性情、倒是頗有郭德綱的基因。
當然如果和郭德綱強勢的性格比起來,溫順、謙卑的郭麒麟算是和於謙屬於一類人。
但這和於謙是郭麒麟的師父應該沒太大關系,更多是家庭因素和成長經歷所塑造而成的。
郭德綱屬,人如其名,剛烈卻睚眥必報。出生於警察家庭、對小時候的郭德綱必然有一定影響,但其性格的形成更多的是和人生閱歷息息相關。
尤其是那些苦熬苦掖的日子、以及成名後如履薄冰的歲月,神經時刻緊綳的郭德綱不可能在舞台之外還能保持喜笑顏開。
除了演出外,郭德綱還要管理一支幾百號人的「壞孩子」居多的相聲團隊,保不齊哪個徒弟就冒出一點事來。
管理學的難點就在於管人,更何況管一幫說相聲的年輕人,郭德綱不強勢都難了。
這幾年,郭麒麟減肥成功並逐步邁向綜藝、影視之後,給觀眾和演藝圈留下了不俗的口碑:年輕但有涵養、有星二代的命卻毫無星二代的「病」。
縱觀 娛樂 圈許多大腕大咖的後代所闖的禍,就知道郭麒麟有多麼難能可貴了。
當然了,「攤上」這么強勢的老爹,郭麒麟的溫順性情也就「順理成章」了。如果郭麒麟也和老爸一個性格,那就是針尖對麥芒、爺倆也就沒法一起生活了。
於謙的性格和生活狀態,郭德綱估計打心裡很羨慕的。和養馬、拍電影、玩搖滾、廣交朋友等方向相比,有時候覺得相聲對於於謙來說、更像是業余愛好。
當然,也恰恰是這個看似的「業余愛好」、給了於謙名利雙收,當然他付出的也很多,一家老小都「搭」進去了。
郭麒麟雖然拜於謙為師,但真正對他影響最大還是父親郭德綱,是血液里流淌的不可替代的親近。
為什麼這個問題提得有點壞壞的感覺,難道另有所指。甭管了,還是回答此問。一個人的性格其實和小時候的家庭背景有關,也跟師承有關,郭麒麟拜師拜的是於謙而不是郭德綱,郭麒麟的生活狀態也跟於謙有幾分相似,自然形成的性格更接近於謙。
郭德綱是靠自己的能力,從 社會 的最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所以性格里會多很多沉穩和剛韌。這也讓大家一說起郭德綱的年齡都想笑,這位「老者」居然才40多歲,不知道的都以為他是五、六十的老爺子了。
郭麒麟雖然小時候也窮過,但是畢竟後面的大半段都是富二代的生活,郭麒麟自己都說過,他有很多的路可以選,不一定非得說相聲。郭德綱是沒有路自己闖出一條路來。這個時候人的性格大不一樣。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於謙的家庭,於謙也算是富二代,父親是油田的局級幹部,母親是油田的技術專家。說起於謙都會說他在北京有一個60母的跑馬場,逍遙自在。所以於謙和郭麒麟都是富二代,於謙說相聲就是覺得好玩,開心。
於謙又是郭麒麟的老師,自然在價值觀上對郭麒麟的影響更大。
郭麒麟從出道以來,給大眾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彬彬有禮,見到誰都鞠躬哈腰。在劇場里遇到粉絲要簽名拍照,他都是很配合的,非常的有親和力。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種表現也反映出了這個孩子的拘謹,這種拘謹和小心翼翼,也就少了郭德綱的那種霸氣,有點羸羸弱弱的感覺。
但是這個是不少富二代的通病,就是因為選擇太多了,反而沒有什麼目標感。在一個訪問里,主持人曾經問過郭麒麟,將來是不是就繼承德雲社,郭麒麟的回答依然是不確定,沒想好,哪天說不定就不說相聲了。
郭麒麟才23歲,很多孩子才剛念完大學的年紀,所以現在他的性格其實也還沒定型。他也在找尋著自己的方向和路。不過總體來說孩子還是很棒的,知書達理,對人謙和有禮,對長輩也非常的尊重和孝敬。
和郭德綱的成長環境完全不一樣的郭麒麟,生活中有太多的退路,可以不讀書,可以說相聲也可以不說相聲,可以繼承德雲社也可以不繼承,他的人生有無數的可能性,其實這也是一種幸福。所以他的成長背景也就決定了他完全不一樣的性格,顯然在這方面,他跟他的師傅更有共鳴。
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先列出郭麒麟的背景:他有一個極端強勢的父親郭德綱; 郭麒麟是二婚家庭的孩子; 他於謙的徒弟。
這就是郭麒麟成長的背景,也塑造了他的性格。
1
郭德綱的強勢人所共知。
自出名以來,對外,罵戰無數。撕北京電視台、撕同行、撕徒弟、撕曲協。以至這兩年一平和,搞得大家都有些不習慣了。
對內,管理幾百人的團隊。殺伐決斷,不容置疑。何雲偉、曹雲金的負氣出走和郭德綱的強勢關系很大。
徒弟們都怕他。有什麼事不敢說,只好找於謙來傳話兒。
老郭對郭麒麟管束極嚴,郭麒麟及燒餅減肥成功,從小胖子變成小鮮肉,老郭應該下力不少。因為老郭明白市場需求。
些天vlog開始流行,郭麒麟出了三個,三分鍾一個。前兩個拌餃子餡、泡茶,全程和粉絲無交流,面帶難色,直到計時鍾響,才露出笑容。估計是老郭布置的作業,孩子並沒多大興趣。
直到第三個,郭麒麟才全程和粉絲交流。可見郭老闆顯然對前兩個作業不滿意,提出更高要求,哈哈。
有這么一個強勢的父親,孩子一般走兩個極端: 或強勢乖戾,或綿柔溫順。
郭麒麟顯然是後者。規規矩矩,禮貌得體。有些少年老成的模樣。
一個家庭,若要和諧,成員間性格互補是最好的組合。一個強勢的,就要配一個溫婉的。兩個都強勢,針尖對麥芒,那日子沒法兒過。
好在老郭強勢,但不糊塗,是一個極聰明的人。能把家庭攏好,把德雲社帶成這個水平,能力非凡。對於別人來說,聽老郭的也是服氣。
2
郭麒麟出生在二婚家庭,母親王惠不是親生的。王惠是一個極賢惠的女人,是老郭背後的女人。老郭對外,王惠主內。從十幾個人的草台班子到亞洲相聲第一天團,王惠一直是那個默默付出的女強人。從最早照顧十幾人的後勤,到現在管理近千人的公司。王惠絕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
做為郭麒麟的繼母,王惠做得應該是很好,視郭麒麟為己出。一直沒有要孩子,直到郭麒麟二十歲成人,才要了孩子。
但畢竟不是親生母親,再好也會有隔閡。
郭麒麟要說起來挺可憐的,很小父母離異後,母親遠渡日本。從此很少回來。從小失去母愛,是人生的大不幸。而且郭德綱長年忙於工作,郭麒麟隨爺爺奶奶長大,小時候看見父親的時候都不多。最需要父母照顧的時候,父母均不在身邊。這應該是郭麒麟性格綿軟的原因之一。
3
做為蒙古國海軍總司令女婿、鐵錘的男人、德雲皇後、德雲一姐、吃喝抽燙藝術家、小郭麒麟、王老爺子的公子、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北京馬術文化節兒童馬術推廣大使。於謙有家世、有閱歷、有頭腦,樂觀豁達,處事圓潤。郭德綱這個強人,在公開場合都多次誇謙哥,這應該不全是客氣。
做為他的徒弟,郭麒麟應該受益非淺。學到不少為人處事的道理。師徒二人還有公開的信函交流。從文字上來看,兩個人客氣中有真情,說話極有分寸,都是高情商的人。
總之,因為生活背景的影響,郭麒麟更平和圓潤一些。這樣也很好,都像老郭那種點火就著的脾氣,這世界不就太熱鬧了嗎,哈哈。
郭麒麟基本功還可以。表演有些太糙!要想在未來中國曲藝界站住腳。以下三點現在著手,未來不可小視。
1:文化上多學習,年輕是資本!一切來得急!多演些主旋律作品。一定要自己寫作。在主流媒體上沖擊一下。未必不可。
2:棒哏上換個老的,-老一少,一帶更火得快。如王潼、楊進明等!
3:在影視界沖擊路子正確。教主也正在這方面推他!教主已始埋伏筆了。影視界一部片子就可大火。回頭再回小劇場試下相聲。兩面出擊,相聲不是包袱地也響。有蔓有一切!估計在同年齡段?沒人敢比啦。雙管其下!教主比咱有想法。有機會多。
他的性格目前誰到不象。有腕之後,這個問題該反過來問。
郭麒麟是在相對穩定和優渥的條件下長大的,雖然他幼年時郭德綱老師的條件也很艱苦,但他有郭德綱和王惠的愛,應該沒有吃什麼苦,因此,他的個性要溫和些,不那麼憤世嫉俗,郭德綱老師那樣的個性,實在是不得已,不那樣就無法生存,因此,不論是郭德綱老師還是於謙老師都是希望郭麒麟快樂, 健康 成長,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也能溫情的回愛這個世界,在這種氛圍和影響下,郭麒麟的性格要溫和很多。這也是郭德綱老師所希望的。
郭德綱 摩羯座
郭麒麟 水瓶座
於謙。 水瓶座
所以性格不同是有原因的… 雖然不是全信這個 星座 ,但 星座 不同,性格的特徵也不同,於老師和大林子和諧的原因在於,相同 星座 更和諧
郭麒麟和於謙都是水瓶座的
10. 假如主流相聲團體改為自負盈虧,全部人員都能養活自己嗎
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確實應該得到人們的發揚和推廣,但是不得不說隨著網路的興起,相聲似乎有被淘汰的趨勢,而我們也必須承認現在的相聲確實不火了,而這也有著很多因素。最純汁純味的相聲應該是在小劇場聽相聲,吃著瓜子或者花生,喝著茶水,看著舞台上演員賣力的表演,最初的相聲就是如此。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變快,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去小劇場聽相聲,通常一部手機就可以品味各種相聲,當然還不用花門票錢。但是相聲演員的收入主要來源於門票,所以一些小的相聲團體確實生存非常艱難。可是也有一些人疑惑,現在的德雲社不是非常紅火嗎?經常有人爆料德雲社第1排的門票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即便是十幾排的座位也需要好幾百元,並且德雲社的門票在開售幾秒鍾後通常都被賣完。
所以那些主流相聲團體如果沒有很高的知名度,想要通過門票養活自己是非常困難的。並且我們要知道主流相聲和郭德綱這種非主流相聲之間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在郭德綱看來雅俗共賞,能讓大家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在主流相聲看來,郭德綱的相聲有一些俗氣,而他們的相聲才是正規的,但是相聲這種藝術,反而那種偏俗氣的,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和喜歡,而那種主流相聲適合一些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