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等於多少月份
A. 一年中的4個季度分別是哪幾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1月,2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4月,5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7月,8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10月,11月,12月)。
(1)一年四季等於多少月份擴展閱讀:
其他時間單位:
(1)年是與地球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有關事件再現之間的時間單位。一般而言,年的長度取為太陽在天球上沿黃道從某一定標點再回到同一定標點所經歷的時間間隔。
(2)月是歷法中的一種時間單位,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大約是29.53日,即一輪「朔望月」。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就已經會依據月相來計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許多歷法的基石。一年分為12個月;中國農歷一年也為12個月,農歷的閏年為13個月,多出的一個月稱為閏月。
(3)旬 ,本義是十日。旬的概念從夏朝開始已經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中國古代天干紀日,每十日周而復始,稱一旬。因此專門用一個「旬」字來表示這個時間概念。中國人仍然使用旬來表示十天這個時間。一月可以分為三旬,分別為上旬、中旬和下旬。同時旬也可以作為十歲講。
(4)周,星期,又作周或禮拜,是古巴比倫人創造的一個時間單位,一個星期為七天。星期的起源應該是連系著月亮的周期,因為七天大約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B. 春夏秋冬分別是幾月份的。
1、春天(即3、4、5月為春季)
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北半球的公歷為3月~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亞)則是9月下旬~12月下旬。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10℃以上為春季的開始。
2、夏天(6、7、8月為夏季)
夏天,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氣象學上的夏季要推遲到立夏後25天左右。古人把農歷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歷6、7,8三個月當作「夏天」。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科學的劃分方法是平均溫度22℃以上為「夏天」。
3、秋天(9、10、11月為秋季)
秋天,又稱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北半球為9至11月,南半球為3至5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 。氣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學標準是:炎熱過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於10度時秋季結束。
4、冬天(12、1、2月為冬季)
冬天,又稱冬季。北半球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其他的為春、夏、秋。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2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歷「十、十一、十二」三個月。
(2)一年四季等於多少月份擴展閱讀:
1、春天節氣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又名正月節、立春節、歲首、歲旦等。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點。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2、夏天節氣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定氣法」以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
3、秋天節氣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立秋時節,江淮一帶的天氣仍十分炎熱。
根據平均溫度劃分季節的標准,必須是5天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這樣的標准,江淮地區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進入秋天。
4、冬天節氣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斗指西北為立冬,太陽黃經為225°,於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C. 一年四季怎麼分 每個季節各是哪幾個月
四季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四季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3)一年四季等於多少月份擴展閱讀
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黃道面)之間有一個夾角(23°26′),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參考資料
四季-網路
D. 春夏秋冬各是幾月
我國的春夏秋冬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劃分的。
1、春季:立春2月3——5日 開始,穀雨4月19——21日 結束。
2、夏季:立夏5月5——7日 開始,大暑7月22——24日 結束。
3、秋季:8月7——9日開始,霜降10月23——24日結束。
4、立冬11月7——8日開始,大寒1月20——21日 結束。
(4)一年四季等於多少月份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軀體劃分:
1、春季:
2月3--5日交節 [立春(節氣),黃經315度];
2月18--20日交節[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 [驚蟄(節氣),黃經345度];
3月20--22日交節[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氣),黃經15度 ];
4月19--21日交節[穀雨(中氣),黃經30 度];
2、夏季:
5月5--7日交節 [立夏(節氣),黃經45度 ];
5月20--22日交節[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交節 [芒種(節氣),黃經75度 ];
6月21--22日交節[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交節 [小暑(節氣),黃經105度];
7月22--24日交節[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3、秋季:
8月7--9日交節 [立秋(節氣),黃經135度];
8月22--24日交節[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交節 [白露(節氣),黃經165度];
9月22--24日交節[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交節 [寒露(節氣),黃經195度];
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4、冬季:
11月7--8日交節 [立冬(節氣),黃經225度];
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交節 [大雪(節氣),黃經255度];
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交節 [小寒(節氣),黃經285度];
1月20--21日交節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