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雞一年下多少蛋
Ⅰ 美國鷓鴣一年可以產多少么枚蛋
繁殖 石雞期4月末至6月中旬。4月中下旬即開始發情,期間天剛亮即開始鳴叫,偶爾亦出現雄雞間的爭偶斗爭。通常營巢於石堆處或山坡灌叢與草叢中,也有營巢於懸岩基部、山邊石板下或山和溝谷間的灌叢與草叢中。巢極簡陋,也甚隱蔽,主要為地面的凹坑,內墊以枯草即成。每窩產卵7-17枚,偶爾有多至20枚的。5月初開始產卵,1天1枚,
Ⅱ 石雞為啥到處下蛋
石雞沒有在固定位置下蛋的習性,所以經常在各處下蛋。
石雞是中型雉類,共有14個亞種,體長27-37厘米,體重440-580克,比山鶉稍大一些。兩脅具顯著的黑色和栗色斑。第1枚初級飛羽介於第5和第6枚飛羽之間,或於第6枚初級飛羽等長;第3枚初級飛羽常是最長的。尾圓;尾長約為翅長的2/3;
尾羽14枚。雄者具微小的瘤狀距,嘴和足紅色。雌雄在羽色上一樣,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嘴、腳珊瑚紅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條寬寬的白紋。
Ⅲ 家養石雞受驚後下蛋嗎
石雞一般長到6個月就會下蛋,且一年四季都可下蛋。其中5-9月是石雞產蛋高峰期,每窩產卵7-17枚,偶爾有多至20枚。
石雞的飼養方法:
1、石雞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不喜歡潮濕,害怕寒冷,比較容易受驚,害怕周圍的一切。選擇飼養石雞場地的時候,通常會選擇高的乾燥地勢、平坦的地勢、陽光充足、水源充足並且沒有污染和排水條件良好的地方;
2、養殖小石雞的時候,要嚴格控制溫度、光照、濕度等等,1-5日的小石雞溫度控制在36度,然後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小石雞一開始可以先吃雞蛋,過了一個星期再吃黃粉蟲,長大後可以使用蛋白質飼料或者蔬菜;
3、一個月後,可以每平方米喂養20隻石雞,再過半個月,每平方米飼養10隻石雞即可。這時候的石雞主要吃雞飼料,可以適量添加黃粉蟲和蔬菜,然後定期喂養,一般餵食三到四次;
4、飼養成熟石雞的時候,要控制溫度在5-30度之間,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一般每平方米飼喂6-8隻,光照時間為16個小時左右,並且還要減少飼料量,控制石雞的體重。
Ⅳ 問一下,一隻母雞一年能產多少蛋(肉雞)
肉雞產蛋量隨品種而不同。但都在160~190枚間。如愛拔益加肉雞,人舍母雞66周齡平均產蛋 193枚,又如仙居黃雞累計產蛋量母系163枚、父系138枚,再如艾維茵入舍母雞產蛋數183~190枚。其次受飼養菅理方法與營養水平的影響。品種是遺傳因素,是主要決定產蛋量的因素,但良種無良法飼養,其產蛋量也上不去。評價肉雞的好壞,主要看6周齡左右能達到的上市體重,即早期生長要快;其次是耗料增重比,即每增重一公斤,所耗飼料量,耗料量越低越好;再次才是產蛋量。
Ⅳ 石雞繁殖幾天一個蛋
3到5天。石雞每隔3到5天下一次蛋,一年約下73到121次蛋,該物種常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
Ⅵ 養殖鷓鴣 山上的鷓鴣一年才生4到5個蛋,如果把鷓鴣抓回來家裡養要怎麼樣才能一年一直生蛋
山上的鷓鴣一年才生4到5個蛋,如果要高產只能不斷的選育高產品種,可能自己要幾年時間,目前沒沒有高產的品種。
Ⅶ 如何養殖野生石雞
石雞,別名嘎嘎雞、紅腿雞、朵拉雞等,美國鷓鴣就是將野生石雞馴化而成的肉蛋兼用石雞品種。石雞肉質細嫩、野味香郁、營養豐富,骨軟肉厚,內臟小,屠宰率82%以上,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滋補品和特禽佳品。
步驟/方法
不同時期的石雞如何飼養管理
石雞,別名嘎嘎雞、紅腿雞、朵拉雞等,美國鷓鴣就是將野生石雞馴化而成的肉蛋兼用石雞品種。石雞肉質細嫩、野味香郁、營養豐富,骨軟肉厚,內臟小,屠宰率82%以上,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滋補品和特禽佳品。
生物學特性
我國野生石雞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及華北到東北的西南部,喜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以及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區。食性雜,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及昆蟲為食。喜溫暖乾燥,忌嚴寒、酷熱、潮濕,反應靈敏,膽小易驚,鳴聲高亢,有趨光性。喜群居、沙浴、好鬥,平時多地面活動,也能飛翔,有就巢性。繁殖期4月~5月,每期產卵9枚~20枚,蛋重19克~20克,孵化期22天~24天。常營巢於懸岩基部、山坡和溝谷間的灌木叢與草叢中。
選建場舍
選取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通風、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建場。溫差小的地區,可用簡易雞舍,甚至露天也可,溫差大的地區,宜採用封閉式雞舍。平養要設雞舍、運動場和天網,網室內用石、磚或土堆成牆(40厘米~100厘米)供雞棲息,雞舍北牆安放產蛋箱(6隻雞約1平方米的產蛋面積),運動場設沙盆或鋪沙,供其沙浴用。籠養可根據房舍大小,採用3層~5層籠養,籠高45厘米、寬60厘米,底網前低後高(同蛋雞籠),每層籠底設自由抽插的盛糞板,籠後設產卵箱。已馴化好的石雞可不用產卵箱。
雛雞養育
人工育雛可地面平養、網上平養和立體籠養(底網網眼為0.6厘米×0.6厘米)。7日齡內網上鋪墊料,以便雛雞活動,防止傷腳。1日齡~5日齡溫度為36℃~37℃,以後每4天降低1℃,10日齡後每3天降低1℃,21日齡開始每2天降低1℃,28日齡開始每天降低1℃,與環境溫度相同時可脫溫,陰雨天氣溫低於18℃時要供暖。1日齡~3日齡相對濕度為65%~70%,4日齡~7日齡60%~65%,以後保持在55%~60%。7日齡雛雞密度,地面育雛,保溫傘下30隻/平方米,其他取暖方法40隻/平方米,網上、籠、箱育雛,可70隻~80隻/平方米;14日齡時,
以上各方式育雛密度都要減半。7日齡內光照24小時,14日齡~21日齡16小時~18小時,以後逐步減至自然光照。出殼1天~3天內,飲加入0.02%土黴素和適量多種維生素、與雛雞體溫相近的涼開水,以後保證全天供充足清潔飲水。最初幾天用熟蛋黃和黃粉蟲飼喂,也可用全價家雞料加熟雞蛋(每50隻加入1個雞蛋)混喂。7日齡後按市售小雞料40%、熟蛋黃20%、黃粉蟲20%、青綠飼料10%的比例飼喂。以後隨雞的生長,逐漸將蛋、黃粉蟲換為魚粉、豆粉等蛋白質飼料,適當投喂含粗纖維的蔬菜。3日齡內不斷料,14日齡~28日齡日喂5次~6次,28日齡後日喂3次~4次。1日齡~3日齡可加強人為接觸和各種聲、光、色的刺激,馴化其應激適應性。
育成期飼養管理
育成期即石雞30日齡脫溫至開產前的階段。前期石雞尚未發育成熟,可雌雄混養。35日齡~70日齡石雞每平方米可養20隻,滿70日齡可減半。此期以市售育成雞飼料為主,酌量添加黃粉蟲、青綠飼料和保健沙。日喂3次~4次,每隻喂量:35日齡~70日齡30克~35克,84日齡後55克~60克。種用石雞應限飼,採取低能量、低蛋白(粗蛋白質14.5%~15%)的限制飼料質量的方法飼喂,自由採食,減少啄癖產生。但氨基酸要保持平衡,且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限飼第1周要逐漸過渡,以免產生應激;肉用石雞不限飼,增加能量蛋白質飼料,90日齡體重0.5千克以上時可出欄。
成年石雞的飼養管理
未馴化的石雞,一般10月齡~11月齡達性成熟。種雞對溫度非常敏感,過高(30℃以上)、過低(5℃以下)都會影響產蛋量和受精率。濕度保持在50%~60%,密度8隻/平方米左右,產前1個月光照逐步增到15小時~16小時,產蛋期保持環境安靜。日糧中蛋白質要充足,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尤其鈣質)要全面。可喂市售蛋雞料,另加適量熟雞蛋或碎肉、活蟲及青菜等,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
Ⅷ 石雞幾個月下蛋
起碼半年。
Ⅸ 石雞怎麼養 關於石雞怎麼養
1、選址建舍
石雞具有喜溫暖、乾燥、怕怕、忌潮濕、抗寒性差、易受驚等特點。那麼養殖場一般會選擇地勢高燥、整體平坦、背風向陽的、水源充足並且無污染的、排水條件較好的地區。石雞養殖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平養和籠養。平養就需要修建雞舍、運動場、棲息地、育雛室、沙浴等,並且還需要在附近鋪設天網。籠養則之需要根據房屋的大小,合理利用空間,進行分層飼養,並且配置好食槽、水槽以及產蛋箱等。
2、雛雞養殖
剛購買回來的石雞幼苗,為了提高育雛的成活率,我們隊溫度、光照、濕度、通風以及飼養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一日齡到五日齡的雛雞一般溫度要控制在三十六度左右,然後根據雛雞日齡的增長,慢慢降低溫度,一直到雛雞能適應正常的室內溫度。養殖場中七日齡的雛雞要保持二十四小時光照,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雛雞光照時長要控制在十八個小時左右,後期可慢慢恢復正常。室內的濕度要調控在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石雞雛雞剛開食的時候主要是用熟雞蛋進行飼喂,一周之後可替換為黃粉蟲、等到再大點的時候則可以換成其他的蛋白質飼料,並且適當的喂一些蔬菜即可。
3、育肥管理
石雞飼養一個月之後就開始進入育肥階段,我們這時就需要更換石雞的飼料配置比例,並且進行合理的分群飼養。一般每平方米飼養二十隻,再過一個半月之後每平方米則只喂十隻。這階段的飼料主要是以育成雞飼料為主,並且適當的添加黃粉蟲、蔬菜以及保健沙,每日定時、定量投喂三到四次。最後就是還要注意氨基酸、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的補充,並且逐漸增加蛋白飼料的供給,促進石雞增肥,盡早出欄。
4、成雞飼養
石雞成雞飼養其實也就是產蛋石雞的飼養,我們一般要選擇優質的、健壯的種雞,這樣的種雞它的受精率會更高,可以提高石雞的產蛋率。這時養殖場中的溫度要控制在五到三十度之間,濕度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每平方米最好是飼喂六到八隻,光照時長控制在十六個小時左右。還有我們要控制石雞的體重,限制飼料喂量,降低蛋白飼料的使用,但也需要保證營養均衡,否則也會影響產蛋率。
Ⅹ 石雞的人工養殖方法
石雞的人工養殖方法
石雞性喜集群,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和昆蟲為食。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石雞的人工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雞的經濟效益
對生產者而言,養殖石雞的經濟效益也非常明顯,飼養石雞佔地面積小,可因陋就簡地開展籠養或散養,只要能遮風避雨的棚舍就可養殖。
石雞生長發育快,飼養周期短,80天左右長至400-450克可上市。石雞抗病力強、適應性廣,生產性能好,飼料報酬高,經濟效益好,適合於養殖場集約規模養殖,也適合於城鄉千家萬戶養殖,中國各地都有引入。
石雞的營養價值
石雞的肉和蛋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級營養滋補品和野味香郁的特禽佳品。鮮肉的粗蛋白含量達27%,具有補五臟、益心力、生津助氣開竅等功效。
石雞味道鮮美,骨軟肉厚,內臟小,屠宰率82%以上,是賓館飯店的重要原料。同時,其適中的價格也吸引著相當多的.消費者。
石雞的養殖方法
養殖石雞有籠養和平養兩種。平養種石雞應設網室;平養育雛,門窗均要加網,防止飛逃。一般以籠養為主。籠舍大小一般為2米長×3米寬×2米高。網眼1.5厘米×1.5厘米,使石雞可方便地伸出頭採食。每層之間要有糞板,底層稍向外傾斜,便於卵下滑採集。育雛方式有保溫傘育雛、紅外燈育雛、暖房育雛等多種。
育雛籠有單層和多層幾種,以鍍鋅鐵絲籠為佳,雖然成本高,但使用壽命長,管理方便。育雛籠的網眼在0.6厘米×1.0厘米,既能漏糞,又不使雛鳥腳下陷。育雛早期網底加麻袋布以防滑,一周後可取出。
食槽要小淺,飲水器可用養雞的小號飲水器。
石雞的飼料配置
成鳥可喂粒料和混合料。粒料為碎玉米、高粱、稻子、穀子等;混合料為:玉米面30%、豆餅面25%、麩皮10%、高粱面10%、大麥渣15%、魚粉6.5%、骨粉3%、鹽0.5%等,另加熟雞蛋或碎肉、活蟲,青菜或野草粉等青綠飼料,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
每隻成雞的精飼料日平均量約20克,繁殖期增至20克,還要喂少量麵包蟲,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主要是蠣殼)。卵需要及時取出置於孵化器進行人工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