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美國華為一年多少錢

美國華為一年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2-08 14:37:51

『壹』 華為的薪酬待遇如何一年有多少年薪

華為的薪酬待遇那是相當不錯的,因為任老在管理體制上的一大創新,讓所以員工都有幸成為了華為的「老闆」,下面我就根據我的個人解來做如下分析:

1.華為員工的工資待遇是非常好的,只要你有能力年入百萬都不是問題

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企業,華為的生活配套待遇也相當不錯,包括生活及娛樂設施等,這就徹底解除了職工的後顧之憂。當然,由於華為的多項技術處於世界最前沿,其5G技術更在全球遙遙領先,為了保持這個先發優勢,就需要員工加班加點搞研發,因而大家在選擇華為的時,不要只關心他的待遇,也要正確認識在華為工作壓力大這個問題。

『貳』 華為一年貢獻多少GDP

1、2019年深圳GDP是26927.09億,2019年華為營業收入8588億,華為收入相當於深圳GDP的32%。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61位。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 12月18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華為排名第58位。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 。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 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以7212億營收排名第一; 12月15日,華為獲得了首批"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年度榮耀品牌的殊榮"。2020年8月10日,《財富》排在第49位。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2020年11月17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3、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移動、寬頻、IP、光網路、網路能源_⒌縲旁鮒狄滴窈橢斬說攘煊,致力於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方便人們的溝通和豐富人們的生活。

『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華為近3年以來的股價一直都穩定在7.85元,如今1.58元的分紅,按比例超過了20%的分紅收益率。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1

初七,按照習慣,廣東的打工人們可以去領開工利是啦!

就在這個檔口,華為宣布要拿出超500億現金給員工分紅。這讓不少打工人表示,酸了,酸了……

華為確定2021年分紅每股1.58元

據第一財經報道,2月6日,記者從華為內部論壇了解到,華為在1月底公布了分紅數據,2021年仍然持續實施股票分紅,預計每股1.58元,較2020年1.86元/股的分紅下降15%。

華為內部員工表示,在他國極限打壓下,有目前的稅前分紅比例已經不錯。但也有員工表示低於預期,但可以理解在當前環境下公司狀況。

那麼,華為此次一共分紅多少錢?從公開數據查了一下,2018年華為的總股數高達222億股,每年華為的總股數都是只增不減,這意味著華為起碼分紅了350億!

根據華為此前發布的2020年年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 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

要知道,根據2020年的財報計算,華為員工的人均薪酬已經高達70萬,如果加上此次分紅,人均百萬不是夢!

任正非持股比例再次下降

財報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稱「工會」)和任正非。

目前,根據華為的全員持股制度,在2020年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持有的股份已經下降至0.94%,華為工會持股99.06%。

到了2021年底,任正非持有的股份已經下降至0.9%。

據了解,全世界只有華為一家公司,是這樣獨特的股權結構。

而之所以這樣,也是有歷史原因的。90年代初,華為資金非常緊張,到銀行里貸不到款,員工工資發不出來。

沒辦法,任正非只好把公司股份當作工資發給員工,後來乾脆將計就計,以1元每股的'價格向員工出售股份,然後再按公司利潤的15%進行分紅,這就是員工持股的初步模型。

但這個股份只是公司內部承認,沒有在工商登記,不能向外流通,員工一旦離職,也必須把公司股份交出去,所以這種股份叫虛擬股。

但是這種虛擬股份可比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多了。

此前,就報道過,最近10年終分紅最高的是2010年,每股2.98元,當時的股價只有5.42元,顯然收益率超過了50%。

即便2018年以來,華為的股價維持在7.85元,2018年的分紅低至1.05元,收益率也超過了13%。

誰可以獲得分紅?

華為的股份並不是誰都可以買得到的,包括華為自己的員工。

據了解,只有入職兩年之後,業績表現突出的員工才有配股的資格。

每年表現優異的華為員工會被主管叫到辦公室里去,這些被稱為「奮斗者」的員工會得到一份合同,上面會告知他們能夠認購多少數量公司股票。但是這份合同不能被帶出辦公室,簽字完成之後,必須交回公司保管,沒有副本,也不會有持股憑證,但員工可以通過內部系統賬號查詢自己的持股數量。

根據2020年財報顯示,華為的全球員工數有19.4萬人,但是實際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只有60%多的員工有資格持股。

華為2021年營收下滑30%

2021年為華為艱難的一年。雖然2021年的員工分紅較2020年下降了15%,但是相較於華為2021年下滑30%的營收,這樣的分紅實屬不易。

2021年的最後一天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發表了2022年新年致辭。他表示,2022年我們仍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我們將和全球夥伴們緊密合作、不懈努力,共克時艱。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多產糧食,做強根基,持續投入未來,通過為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

這份致辭顯示,華為4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了19%,為1782億元。而從全年來看,華為的營收約為6340億元,同比下滑了28.9%左右。

這是華為五年來收入情況首次出現下滑,並且是大幅度下滑,相當於倒退了四年,大約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自大女兒孟晚舟順利回國後,已許久未公開發聲的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1月中旬致信母校都勻一中,他在信中表示:現在雖是冬天,但是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仍能厚待員工,相信華為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2

2月7日消息,最近有傳聞稱華為公司內部員工的分紅是1.58元,目前這個分紅價格已經被華為內部人士確認。

2018年華為的總股本大約是222億股,有媒體據此計算得出華為的分紅總額為350億元。

但實際上華為公司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大約347.5億股,以此計算,這次分紅的總額度超過了549億元!

1月30日在華為心聲論壇中有員工曾對這個分紅價格表達了些許失望,但這位員工轉念一想:「在如此嚴苛的外部環境下,我司依然取得了如此成績,得給公司點個贊!」

另外一名員工則留言稱:「在遭遇極限打壓下,我司活著已屬不易,還能有1.58/7.85=20%稅前的分紅比例,實屬表現出色了。」

華為近3年以來的股價一直都穩定在7.85元,如今1.58元的分紅,按比例超過了20%的分紅收益率。

2020年,華為的分紅是1.86元,當時華為公司接連遭遇美國打壓,有員工甚至曾預期分紅在1.5元以下,但華為卻給出了遠超出預期的分紅價格。

華為歷年分紅價格

華為在2021年遭遇了更大的困難,他們全年的營收大約是6340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滑了29%,而如今他們的分紅則比2020年只下降了15%。從這兩個數據對比來看,華為對員工也夠可以的了。

截止2020年底,任正非持有華為總股份大約0.9%的股份,據此計算,任正非在2021年可以獲得4.94億元的分紅。

任正非

華為1990年提出了員工持股計劃,距今已經有32年時間,截止2020年底,華為的持股員工總數為121269人,按2021年549億元的分紅總額計算,人均能拿到超過45萬元的分紅。

如果按分紅收益率來看,華為分紅最高的一年是在2010年,當年他們的分紅價格是2.98元,分紅收益率高達54.98%。

任正非曾經說過:「少談情懷多給錢,談錢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

華為也一向重視員工的待遇和人才的引進,2020年華為發放的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總成本為1391億元,按當時華為員工總數19.7萬人計算,人均工資高達70.6萬,月平均工資5.88萬元。另外,任正非還在公司內部力推「天才少年」計劃,多次以年薪百萬元從大學校園招募頂尖人才加入。

可以說華為在面臨美國接連打壓的情況下,依然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員工凝聚力,與任正非的管理風格和華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是分不開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3

據華為內部論壇信息,日前在1月底,華為低調公布了2021年度股票分紅計劃,預計每股1.58元,相比上年減少1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為總股本約為347.575億股,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約25億股。

此前2020年,華為每股分紅約1.86元,總額超過400億元。

事實上,有媒體援引多位華為內部人士稱,雖然仍處困難時期,但華為將拿出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為「奮斗者們」分紅。

有接近華為的人士稱:「過去一年是華為人員流動較大的一年。很多人才新加入華為,也有很多人從華為離職。華為增發了很多股份,也回購了很多股份。整體來看,總股本應該變化不大。」

有華為內部員工表示,在美國極限打壓下,有目前的稅前分紅比例已經不錯。也有員工表示低於預期,但可以理解在當前環境下的公司狀況。

持股分紅是華為員工在工資、獎金之外,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2020年年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

華為公司內部股權計劃始於1990年,創始人任正非作為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同時也參與員工持股計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於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0.90%。

照此計算,2021年任正非可以分紅至少4.5億元。

『肆』 華為2020年營收1367億美元,實際利潤為多少

實際利潤近百億。根據華為內部財務系統統計,2020年華為總營收1367億美元,增長11.2%,利潤99億美元,增長10.4%。在華為市場大會上,華為確定了2020年的股票分紅,預計每股1.86元。對比上一年,華為2019年股價為7.85元/股,其中每股分紅2.11元。此外,根據華為內部財務系統統計,2020年華為總營收1367億美元,增長11.2%,利潤99億美元,增長10.4%。“華為的全球財務結算系統是當天實時的,上述數據未經過會計師事務所核定。”接近華為人士對記者表示,華為財務數據每年都有兩個披露,一個是1月初的未經五大核準的內部實時統計,便於統計各部門的業績。另外是經過五大核定後,按上市公司的要求(雖然是非上市公司),進行公開。

盡管在過去一年,華為所依賴的“全球供應鏈系統”遭到了挑戰,但根據華為官方披露的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華為實現銷售收入67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凈利潤率8.0%。在此前的一次華為集團活動中,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對於華為的現狀做出回應,他表示,現在的華為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具體的影響還在評估,求生存是華為的主線。持股分紅是華為員工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華為員工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資、獎金和分紅。根據華為2019年年報,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04572人,參與人僅為公司員工。目前,根據華為的全員持股制度,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持有的股份已經下降至1%左右。

『伍』 華為年報出爐,美國制裁下,華為現金流已達7年來最低

2020年,有一家企業是最難的,它以一己之力,抗住了整個西方國家的制裁,仍能屹立不倒,它就是華為。


華為2020年報出爐


3月31日,華為發布了2020年年報,全世界都在好奇,這家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連續制裁幾年的企業,2020年的經營情況如何了!


從年報來看,華為經受住了巨大的外部考驗,實現了穩健運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2020年,華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914億元,同比增長3.8%,凈利潤646億元,同比增長3.2%。另外,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投資達到了1419億元!



從增速上來看的話,華為的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都已經顯著低於2017年以來的增速,處於一個較低位!


年報顯示,華為的收入主要是三部分組成:運營商、企業、消費者。


具體來看,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仍然佔半壁江山,消費者業務4829億元,佔比54.2%,同比增3.3%。



消費者業務中,手機是很大的收入來源,但2020年,除手機之外的其他可穿戴、平板、PC、大屏等設備收入增長了65%;此外,運營商的業務收入為3026億元,佔比34%,同比增長0.2%,企業業務1003億元,佔比11.3%,同比增長23%。

這三部分營收組成中,企業業務和運營商業務的營收都是達到了華為的預期的,唯一沒有達到預期的是消費者業務,而消費者業務中影響最大的便是手機業務。


華為此次並沒有公布最關鍵的智能手機發貨量,但從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2020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89億台,同比減少了21.5%,位列第三,較2019年下降了一個位次。


其實,從榮耀的剝離以及晶元被卡脖子就能知道,華為的手機業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能夠有此成績已經非常不易。


再從國內外看,中國區業務保持增長,收入5849億元,佔比65.6%;歐洲中東非洲以1808億元居第二,佔比20.3%。



2020年,華為在亞太地區除中國以外的收入下降了8.7%,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營收下降了12.2%。


國際業務的收入下降,是華為營收增速和凈利潤增速較低的主要原因,說明華為的國際業務收阻較為嚴重。


但是,整體而言,華為的整個年報是較為亮眼的,看得出華為非常穩健,即使是在重重打壓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韌勁,未來發展的前景依然十分廣闊!



現金流已達7年來最低


財報顯示,除營收和利潤承壓外, 華為的現金流已經大幅度萎縮,僅有352.18億元,遠低於2019年的913.84億元,下降幅度超過60%,現金流已經達到7年來的最低!



華為的現金流為何大幅度萎縮?這依然是由於制裁的原因。


自從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就不斷升級,,並於2020年5月15日加強了出口管制,要求台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


日期上來說,美國制裁華為的禁令生效時間為2020年9月15日,華為方面為了應對2020年9月15日以後無法購買晶元的窘境,不得不在禁令生效前大量購買晶元囤貨!


從華為的存貨中,原材料一項的變動來看, 2019年華為的存貨原材料為585.2億元,2020年暴增到了891.96億元,激增了52%!



這些原材料中,囤貨無疑就是5nm的晶元了!


在全球缺芯的情況下,華為存貨中的這些5nm的晶元,只要將它安裝到手機上,那就是錢啊!


因此,華為的現金流大幅下降,是儲存晶元的緣故。


但是,華為在禁令生效之後,手中的晶元仍能使用多久呢?一年,還是兩年?


2020年的存貨比2019年激增了52%,那麼這些晶元大概率能夠再支撐華為一年,也就是2021年,2021年之後,華為如果還無法購買5nm的晶元,那將會面對真正無芯可用的局面。



美國等西方國家,先是在5G業務上對華為制裁,然後又在手機業務上制裁,華為最主要的兩項業務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壓,,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國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2021年,美國的態度略微出現緩和,對部分美國晶元製造商發放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看起來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轉變。但是,華為現在已經到了必須攻克代工廠這一關的時候,這一役決定著華為未來的發展!


華為的痛,必須攻克


華為最大的痛點在哪裡?


過去,華為過去注重在晶元設計上,將大量研發投入到晶元設計環節,而忽視了晶元製造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也是國內 科技 的短板長期依賴進口,受制於人。


而今,華為旗下的海思 科技 已經成為國內晶元設計的代表之一,技術先進,已經成功研發出來麒麟9000晶元,但是,這個晶元卻只有台積電能夠生產。



美國向台積電施壓後,通過台積電代工生產欺凌晶元已經落空,加上國際上的代工廠都受到美國施壓,國際上的代工企業已經很難為華為代工生產。


縱觀國內的晶元代工企業,僅有中芯國際一家是頭部企業,並且生產能力較強的。但是,中芯國際僅能夠生產10nm以上的晶元,華為所需的5nm晶元,中芯國際也無法生產。


另外,中芯國際也已經被美國制裁,其購買的用於生產7nm以下的晶元的光刻機至今沒有交貨,無法為華為代工。


海思 科技 設計出來了晶元,國際國內卻沒有任何一家代工廠能夠為華為生產,這使得華為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


歸根究底,國內的晶元行業在上游投入少,受制於人太多,從光刻機到光刻膠等晶元原材料,國內都沒有先進的企業能夠生產出來,全部依賴荷蘭的光刻機和日本的晶元原材料。


2019年4月23日,哈勃投資正式成立,這是華為全資控股的子公司,也是華為為了打破供應鏈危機所做的嘗試。


根據天眼查顯示,截止2021年3月底,哈勃投資已經直接參與投資了20家半導體企業,涉及的領域包括EDA、光電晶元、通信晶元、 汽車 晶元、模擬晶元、電源管理晶元、連接器、AI、化合物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


而哈勃投資對於這些半導體公司的投資比例一般都保持在10%以下,並且側重於戰略投資,偏重於與華為的產業協同。


華為的這一手,可以看做是打破供應鏈危機的一次嘗試,試圖打造自身完整的供應鏈,以擺脫對國外供應鏈的依賴。


另外,在光刻機和晶元原材料領域,國內的國有科研機構也已經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爭取在實現突破。



華為之痛,既是供應鏈之痛,更是中國 科技 之痛!


華為如果不攻克這個難題,未來就將長期受限制於美國,華為經營的壓力將會更大,屆時又豈止是現金流出現危機,半導體產業、5G產業都有可能出現危機!

『陸』 華為海外三年到底能拿多少,真的能一百萬嗎

三年一百萬,一年三十多萬,似乎去國外打工也是掙這個價格。但具體要看是不是真的是華為招工,具體負責什麼工作。這些都要了解的。我同事去澳州和美國打工,差不多也是這么個價錢。(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答應,請點贊同)。

『柒』 華為海外系統部主任一年拿多少錢

先要介紹一下華為的部門結構,因為不同的部門其薪酬是不同的: 1、市場系統 按地域先分為國內和海外,國內又分為深圳總部和各省市辦事處,海外也分為國內深圳總部和各大洲地區部。按工作分工又可基本分為客戶系統和產品系統。 深圳總部:包含國內、海外客戶和產品系統的總部機關。國內包括各目標運營商(電信、網通、移動、聯通等)系統部的總部和各產品(交換、光網路、移動、智能網等)國內系統部的總部。海外包括國際營銷(客戶)和產品國際(產品)的總部。還有負責客戶接待(最為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誤解)的客戶工程部。當然個別小部門的總部不在深圳而在北京。 國內辦事處:基本位於各直轄市及省會城市,大連、青島等也有小辦事處。各辦事處的工作目標就是銷售,分客戶線(負責各運營商)和產品線(負責各產品)。各線人員算各部門深圳總部的派出人員,又直接受辦事處主任管理。辦事處主任對所在辦事處轄區負責,權利很大,相當於封疆大吏。 海外地區部:包括亞太、中東北非、獨聯體、南部非洲、拉美、北美、歐洲、東太平洋(按地理應該叫西太平洋,因為管轄的是日本、韓國、澳洲、香港地區等亞太發達地區,但當時起名時不知怎麼弄反了,就一直將錯就錯)。各海外地區部又在各個國家設了辦事處,也分客戶線和產品線。 市場系統的海內外員工總數應該在4000偏上。 2、技術支援系統 包括深圳總部和各國內辦事處及海外地區部的派出機構,按維護產品不同分為各產品部,負責產品的售後服務。總人數在2000至3000人(為降低成本,該部門的工作不少由外包公司負責,稱合作方)。 3、研發系統 負責華為各產品的研發,是華為最龐大的系統,人數在10000人左右,還不包括相當數量的外包人員。分為深圳總部和各地研究所,根據產品不同分為交換接入、光網路、移動、智能網、數通、多媒體等等。後來又改為固網、無線、智能等等,不管名字怎麼改,基本還是按產品劃分。各地研究所側重不同,比如北京側重數通、上海側重無線、南京據說網管搞得不錯。華為在海外也有不少研究所,包括印度、美國、俄羅斯、瑞典等、除了印度曾經搞的挺大外(現在印度人好象都來深圳了),其他的基本是樣子。 4、財務系統 包括深圳總部和各辦事處派出機構。海外的財務基本由香港華為的財物負責。財務系統總人數在1000以上。 5、中試系統 全稱好象叫中間試制部。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在研發和生產系統間插入的一個部門。按NBA的數語叫專干臟活類活,待遇反而不高。任正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據說就是針對這個部門說的。不只現在是否被研發系統消化了。人數在1000左右。 6、生產系統 該部門在高科技行業的地位可想而知,人員素質總體看是最低的。其一線員工主要由國內一些中專學校代陪,當然其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和其它部門一樣,都是來自大學生。該系統人樹在1000以上。 7、市場財經系統 該部門是負責貨款回收的,應該隸屬於市場系統,只是回款的地位很重要,所以在華為單列出來。人數和其它系統比算少的。 8、秘書和文員 秘書和文員不是一個單獨的部門,而是分布在各個系統中。秘書指有華為正式員工資格的,一般是大學本科或研究生。文員不是華為正式員工,而是隸屬於和華為有合作關系的秘書公司,一般是大專畢業。華為除了副總裁以上的幹部外,基本沒有領導個人秘書,秘書大多是部門秘書,一般30人一個,但具體有出入,有的秘書管的多,有的管的少,一般負責部門的考勤、會議紀要、日常事物等等,基本來自大學剛畢業或畢業不久的女生,工資待遇相當於華為同等學歷的應屆生水平,一般上漲緩慢,獎金等也是較低的,所以流失很大。文員主要負責一些簡單的重復性工作,由於不是華為正式員工,工資更低,僅舉一例:某文員基本工資1800,按工作量每月加800到1000不等。 薪酬正文:由於本人是2000年加入華為的,所以只能從2000年往後說了。 1、基本工資 華為的基本工資起薪是分應屆生和社會招聘的,2000年華為應屆本科起薪是稅前4000,碩士生稅前5000,博士人少就不提了。社招的要自己和公司談,有的很牛的不會談結果比應屆還低,有的很一般的會吹結果很高,但總的說比應屆的高。2000年來的一般進公司3個月左右有一次加薪,200到3000不等,取決於你的部門和表現,但基本按部門,好部門表現差的比差部門好的漲得還多。漲的多的包括研發和市場、技術支援確定要去辦事處的人員。漲的少的包括各部門秘書、一些總部事物部門等。其它部門算中等。原則是向研發和市場傾斜,向一線傾斜。此後,漲工資就看個人造化了,有去對部門、跟對領導一路高歌的,也有從此打住的。 總的來說由於2001年華為招人太多及起薪過高導致消化不良,2000年來的這批人除了工資過低的在2001年普調到和2001年同等學歷應屆生一樣外,再沒有大規模的普漲了。本人在此後的三年中也只又漲了一次,最終以6500離職。據我了解大部分2000年本科生的工資現在在稅前5500到7500之間,碩士生加1000。2001年是IT泡沫最瘋狂的一年,華為狂招了據說將近6000人。起薪也高至本科應屆稅前5500,碩士生7000,當然一部分秘書、財務等要相應低1000。社招的也普遍不低於應屆。過高起薪的惡果是2001年來的大部分人在此後的兩年多中再也沒有漲過。2002、2003之後華為停止了大規模招應屆畢業生,起薪也不在提高,在2004年據說還大大降低。至於社招的,除了牛人外,華為的初次報價據我所知是稅前5000。至於所得稅,華為避稅還是不錯的,我6500扣掉稅和個人支付的社保外,還在將近6000。總的來說,華為2000年及以後來的稅前基本工資在5500以上的佔大多數,每早來一年平均高1000,碩士生相當於早來一年的本科。98年以前來的基本在10000向上了,當然他們已經不靠工資了。 2、福利 有人說華為是沒有福利的,其實是福利貨幣化了。華為的貨幣福利分兩大類。一是工卡里的錢,根據工作地域不同分3類:1000每月,工作地在深圳關外,800每月,工作地在國內其它地區,一分沒有,工作地在海外。在深圳關外高200是因為距離遠交通費高。在海外沒有這項補助是因為海外另有高額補助,將在下文描述。這筆錢每月打到工卡里,可用於購買班車票,在公司食堂就餐及在公司小賣部購物,不得取現。但每年底高於一定數額的或離職時可以一次取現,不過要扣20%的稅。二是每月基本工資15%的退休基金,比如你基本工資5000,那每月公司另給你750,先用來交公司應交的社保,華為統一按一個標准交,每月在200多,這樣一來你每月還剩的部分在你離職時一次提取,不過也要扣20%的稅。這兩部分加起來稅後每個人也基本在1000多。 3、加班費 加班費主要看部門和領導。標准按你的基本月工資除以月法定工作日。分為一天和半天。按我的經驗,研發和市場很少有,除非是統一的為了干項目的強制加班。技術支援只有周末才算,平常晚上不算,本來通信這行的技術支援就是晚上幹嘛。 4、補助 補助基本分4類:國內出差補助,國內離家常駐外地補助,海外出差補助,海外長住補助。 國內出差補助為稅後每天100人民幣,交通費、住宿費、通信費另外實報實銷。 國內離家常駐外地補助指市場和技術支援人員在家庭所在地和深圳以外的辦事處常駐時的補助,按地區艱苦程度不同分為幾檔:30(北京、上海等)、50(一般省份)、70(青海、新疆、西藏等)人民幣每天等,同時公司負責住宿費用。前兩年形勢好的時候,這些人在所在辦事處省內出差也同時享有每天100的出差補助,現在不知還有沒有了。但研發人員如常駐外地研究所不享有此補助。 海外出差補助為稅後每天50美元,香港為300港幣。不知現在多少。 海外常駐補助在2003年底以前分為3檔:稅後50(發達國家)、60(一般國家)、70(危險國家)美元每天,公司提供住宿(條件很好)和辦公車輛等。2004年開始大幅降低,一般國家降到稅後32美元每天。在海外連續工作達到3個月的可以享受此補助。 5、獎金 華為的年終獎基本要拖到第二年三季度發放。不過在上半年離職,獎金並不會因此減少,到時候自會發到你離職時預留的帳戶。在2000年華為大規模招人以前,獎金是很豐厚的,之後就每況愈下了,沒辦法,人太多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已經干滿一年,高、中、低擋基本是30000、20000、10000。當然市場和研發的骨幹還是高,秘書等就可憐了。基本一個業績優秀的國內市場人員,能在大幾萬,客戶線比產品線高,市場比技術支援高,海外比國內高。 6、股票 2000年7月以前來的根據工作時間長短,在入職滿一年後,擁有華為的內部職工股,來的越早,越多。當然股票是按每股一元向公司購買的,不得轉讓,離職時必須賣給公司。這類股票的分紅是驚人的,2001年及以前達到70%每年,扣掉稅兩年就可以回本。基本上99年來的有幾萬股,98年來的有十幾萬股,再早的就看造化了。我認識一個97年初來的,有四十萬股,他2001年的分紅稅後就是20多萬,這種人在華為有好幾千,是華為高速發展的受益人,也是前文說的不靠工資的人。在2002年,華為進行了股權改革,原來員工離職時把股票賣給公司,是按每股一元的面值,跟買時一個價。從2002年開始,員工買賣公司股票都要按每股凈資產,當年的每股凈資產高達每股2元多,擁有股票的老員工的股票市值一夜之間上漲150%,大發一筆,而那些在新規定出台前剛按老規矩把股票賣給公司的離職員工就虧大了,這造成了一批華為前元老和華為對薄公堂。 而對於占華為員工人數一半多的2000年7月後入職的新人來說,誰是誰非已經沒有意義了。他們必須按新規定以每年的每股凈資產購買公司配給的股票,離職賣給公司時再按離職當年的凈資產出售。一方面,華為高速成長不在,每股凈資產不會再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人多粥少,每人也分不到多少。而那些擁有老股票的老員工們,也無法再向以前那樣每年坐收巨額紅利了。一切都因為華為人多了,發展卻慢了。人們傳說的華為股票就是這樣,從他的工號就可略知一二。工號在10000以內的,基本屬於97年及以前來的,屬於華為股票神話的集體收益者,工號在10000到20000之間的,屬於98、99年來的,屬於一般收益者,工號在20000以上的屬於2000年以後來的,屬於空有其名,卻未有其實的。 只要稍稍分析一下以上華為的薪酬構成,就可輕松得出結論: 1、2001年及以前,華為的靠股票和獎金一起發財,因為那時的人少,公司發展快,獎金和股票分紅高。所以華為士氣高昂。 2、2002到2003年,華為的只有靠補助尤其是海外補助的發財,因為以2000年底的香港通訊展為標志,華為開始大規模開拓海外市場,大批市場、技術支援和研發人員被派往海外辦事處和研究所,使得原來只有少數人享有的高額海外補助開始被大家認知。而與此同時,高額的獎金和股票分紅不再,國內人員待遇停滯不前。所以除了海外人員混日子外(補助和股票、獎金不同,是按天不是按業績發的,沒有激勵機制,只要能混下去,不被趕回國內就有),大部分國內人員,尤其是在深圳及國內研究所的大批研發人員,他門連國內補助也沒有,士氣低落。 3、2004年開始,到哪裡發財?獎金、股票已經沒了,海外補助也降了。 全體員工士氣低落,但外部就業環境更差,於是大家都開始靠基本工資混日子,華為國企化成型,只是基本工資高些。 華為的部門介紹漏了管理工程部。 4、管理工程部,負責華為IT系統的建設和維護。其工作的成果使華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0000多員工在一個IT平台上工作,人數也在1000以上。任正非固然花了很多冤枉錢,但花在這個部門的錢是我很佩服的。 以我自己的收入做個總結吧。 我在華為40個月,2000/7到2003/10。在深圳總部累計16個月,在國內辦事處累計24個月,在海外4個月。其中基本工資收入稅後約共計230000,平均5750每月。 福利收入稅後約50000,平均1250每月。 加班費共5000,主要是技術支援實習時掙的。 補助稅後共120000,其中國內離家常駐補助大約35000,國內出差補助大約25000(包括在辦事處常駐時省內出差),海外常駐補助大約60000(在海外待了四個月,剛好超過三個月)。 獎金拿了三年稅後共50000,其中01年算新員工8000左右,02年27000,03年因已有離職傾向15000。 其它包括00年底那唯一一次年終雙薪,每年小禮拜攢下的未休年休假離職折算等等共10000左右。再加上在辦事處時多報的計程車費等等(我是產品線,沒客戶線的狠)10000左右。 各項累計為230000+50000+5000+120000+50000+10000+10000共475000。 這就是我在華為3年4個月的全部稅後收入,平均每月11875。由於我大學其間打工有幾萬積蓄,再加上在華為的大部分時間在辦事處,住宿、交通、通信和大部分吃飯(跟著客戶線混飯)都可按公司規定報銷,又沒有女友,除了給父母一些,自己只花一些揮霍的錢,所以現在還剩下400000出頭。 解釋:在深圳總部的16個月包括在海外的4個月,因為我去海外算支援,關系還在深圳總部的產品國際。 由我的情況可以得知,華為2000年以後來的大部分人(早來的要更高,04年來的就不一定了)全部稅後年薪十萬還是有保障的,如果常駐在海外和辦事處或者經常出差,還可以更高(但和以前比也變少了)。但是收入的彈性變小了,激勵變少了,使得想干大事和覺的自己很牛的人離去,已經掙夠了的老員工和沒有什麼闖勁的新人留下,畢竟年薪十萬以上在當今的中國也不是隨手可得,大企業病成型了。下面怎麼辦,不是我這個水平的人能解決的了。 參考資料:揭密華為「薪酬真相」

『捌』 華為mate10美國多少錢

目前華為商城在售的Mate 10 6GB+128GB 全網通版,售價為4499元。
可以到華為體驗店進行體驗,也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了解更多的手機參數,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選擇。

『玖』 華為和富士康誰更有錢更有實力

『拾』 研究生在華為年薪30萬,學渣在美國亞馬遜,對比收入怎麼樣呢

在華為工作的研究生每年30萬的年薪這個也算是不低了吧,因為普通的研究生畢業是賺不到這么多錢的。人家達到這個薪資水平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所以在學校時候學習成績也相當不錯,全年級400名能排到20名左右,這也算是學霸了,但是有另外一個他的同學經歷,他看了之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

  • 賺錢是自己的事情

不要想別人怎麼樣,因為自己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賺錢這個事情,是個單機游戲。你跟別人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你不知道別人為了拿到那個個工資收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你也不知道別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他只是曬出了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已,你不知道他辛苦的時候是什麼樣子,所以你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嫉妒別人,過好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自然就會拿到更多的錢。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