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邊標准尺寸多少
⑴ 我想知道20✘25的箍筋下料尺寸是多長
箍筋下料長=2(160+210)-0.44d+10d(抗震為20d)。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
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⑵ 現澆樓板鋼筋用多大,鋼筋間距多少
現澆樓板鋼筋和鋼筋間距分析如下:
(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2)梁邊標准尺寸多少擴展閱讀:
(1)板式樓板:(1) 單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2,板內受力鋼筋沿短邊方向布置,板的長邊承擔板的荷載(2) 雙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大於2,荷載沿雙向傳遞,短邊方向內力較大,長邊方向內力較小,受力主筋平行於短邊並擺在下面 (3) 板式樓板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20mm,經濟跨度在 3000mm之內(4) 適用於小跨度房間,如走廊、廁所和廚房等。
(2)肋形樓板: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所以板內荷載通過梁傳至牆或者柱子上適用於廠房等大開間房間。
(3)井字樓板:(1)縱梁和橫梁同時承擔著由板傳下來的荷載(2) 一般為6~10m,板厚為70~80mm井格邊長一般在2.5m之內(3) 常用於跨度為10m左右、長短邊之比小於1.5的公共建築的門廳、大廳。
(4)無梁樓板:柱網一般布置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較為經濟。為減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條件和加強柱對板的支承作用,一般在柱的頂部設柱帽或托板。由於其板跨較大,板厚不宜小於120mm,一般為160~200mm。適宜於活荷載較大的商店、倉庫、展覽館等建築。
(5)壓型鋼板組合樓板:壓型鋼板起到現澆混凝土的永久模板作用;同時板上的肋條能與混凝土共同工作,可以簡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速度;並且具有剛度大、整體性好的優點;同時還可以利用壓型鋼板肋間空間敷設電力或通訊管線適用於需有較大的空間的高、多層民用建築及大跨度工業廠房中。
(2)梁邊標准尺寸多少擴展閱讀來源:網路: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⑶ 板鋼筋負筋尺寸從梁中算還是從梁邊算起
按照情況計算:
1、跨中梁,負筋圖紙一般都已表明了兩次長度,從梁中算起。
2、邊跨梁,負筋長度一般算至梁外邦減去保護層厚度,如進梁長度不夠設計錨固長度,要向下錨進梁里直至滿足設計長度。
(3)梁邊標准尺寸多少擴展閱讀:
工藝流程:
布置鋼筋撐腳——擺放輔助架立筋——撐腳與輔助架立筋綁扎——負彎矩鋼筋與輔助架立筋逐點綁扎——檢查復核撐腳的高度、間距——砼攤鋪找平——平板振動器第一遍振搗——拆除輔助架立筋——補平粗鋼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動器第二遍振搗——砼表面收漿抹平。
使用材料
1、Φ20以上粗鋼筋作為輔助架立筋;
2、Φ8鋼筋撐腳;
3、22#扎絲;
操作要點
1、同一粗鋼筋上撐腳的間距:當粗鋼筋直徑為Φ25時,以800mm為宜,當輔助架立筋直徑較小時,適當減少腳撐間距;
2、混凝土第一次振實的厚度不應接近實際板厚度,應留有3~5mm的餘量;
3、輔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搗後應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動器第二遍振搗。
作業條件:
1、梁、板鋼筋已綁扎完畢並經驗收合格;
2、輔助架立筋數量滿足砼澆築需要;
3、鋼筋撐腳驗收合格。
工藝特點:
1、所採用的輔助架立筋可重復多次使用;
2、經濟成本低;
3、操作比較簡單;
4、既控制了砼保護層的厚度和負彎矩鋼筋的正確位置,又控制了樓板厚度。
質量要求:
1、輔助架立筋必須順直,第一根距梁、牆邊緣150~200mm通長設置,兩根架立筋之間間距400~600mm;
2、輔助架立筋、撐腳及負彎矩鋼筋之間必須逐點綁扎牢固;
3、撐腳支承輔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寬度約為100mm,高度由負彎矩鋼筋的具體位置及設計的砼保護層厚度確定,間距700~800mm;
參考資料:網路-負筋
⑷ 等截面連續梁邊中跨比最小做到多少
在建立一般梁的撓度曲線方程的基礎上,考慮鋼筋混凝土梁的徐變和最優配筋率,並結合抗彎承載力和撓度控制的要求,推導了鋼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跨高比公式。在分析各種典型工況的鋼筋混凝土梁參數的基礎上給出:一般簡支主梁跨高比為8~12。簡支次梁跨高比為12~20。固支梁跨高比為簡支梁的1.5倍。
梁截面尺寸的一般規定
簡支 多跨連續 懸臂
次梁 h大於等於1/15L h等於(1/18~1/12)L h大於等於1/8L
主梁 h大於等於1/12L h等於(1/14~1/8)L h大於等於1/6L
獨立梁 h大於等於1/12L h等於1/15L h大於等於1/6L
框架梁 h等於(1/10~1/12)L
⑸ 鋼筋質量驗收規范
鋼筋綁扎、安裝完畢後,應進行自檢,重點檢查以下幾方面: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鋼筋的型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
2、檢查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3、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鋼筋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變形現象。
5、鋼筋表面不允許有油漬、漆污。
6、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不得大於以下表規定。
鋼筋工程屬於隱蔽工程,在澆築砼前應對鋼筋及預埋件進行驗收,及時辦理隱蔽工程記錄。鋼筋加工均在現場加工成型,鋼筋工程的重點是粗鋼筋的定位和連接以及主次梁的下料、綁扎,鋼筋綁扎,以上工序均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一般規定
6.2.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6.2.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主 控 項 目
6.2.3 鋼筋進場時,應按批抽取試件做力學性能(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和工藝性能(冷彎)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和《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 13013)等的規定和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按同一廠別、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每≤60t為一驗收批,取一組試件進行試驗。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6.2.4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⑹ lpb板邊緣第一根鋼筋距梁邊的起步尺寸是多少
距梁邊50mm。見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5.4.7-5條。
⑺ 梁的截面尺寸取250*400可以嗎,不是說梁的高寬比最好是2-3嗎
為什麼要用250?? 如果跨度不夠 你可以加高梁 梁截面尺寸為 十分之一 到十八分之一 。
如果400不滿足要求你可以 做200*500 ,如果實在是因為旁邊需要加荷載或者造型 你可以在梁邊 出挑耳 ,沒必要高度比較小的梁做 的很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