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張小平工資多少

張小平工資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13 07:17:51

Ⅰ 航天圈被刷屏的網紅工程師,蹭登月熱度,是李逵還是李鬼

刷屏了。

「航天圈的網紅工程師在國企的遭遇」刷屏了。

作為在職場打拚的公司職員;作為鬱郁寡歡還沒有得志的企業員工;作為跳槽後,已經干成一片事業和依舊不成一事的先驅們;作為體制內迷茫、懵懂,不知道未來在哪的羔羊們……

忽然一下,就好像心靈里,被注入了一劑靈葯,壓抑許久的某種情緒剎那間就被釋放了。

大家奔走相告,憤憤不平,朋友圈你刷一遍我刷一遍,一邊聲討著企業不識人才,不注人才的劣現象;一邊表達著自己是多麼難能可貴,多麼委屈,是真正被埋沒在泥巴里,發不了光熱的金子。

於是乎,企業辦公室里,企業食堂里,企業宿舍里,甚至企業外的酒桌上,企業人,體制人跺足捶胸,彷彿自己就是那個還沒有出走的張小平,彷彿自己一旦出走,就算沒有一紙文件追自己回頭,也會是一段蘇秦,亦或是張儀實現理想報復的慷慨人生。

你丫秦王視我蘇秦無用,我就合縱,破你秦;你丫楚王瞧我張儀情商不佳,我就連橫,滅你楚……但當然,蘇秦,張儀最後都是王朝的奠基者,是士為知己死的典範。

張小平,肯定沒有知己,因為太底層了。出走,也許就遇到了他的王。

被刷屏的「張小平」是怎麼會是呢?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航天601所發了一封公文,公文原文如下:

畫紅線算是引導么

然後,就有人寫了《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網文。

網文圍繞,小小研究員,職級低,錢少,苦逼,晉升慢,處於國企底層,不不被企業重視,而跳槽後卻牽動了整個登月項目,以至於引申出企業不注重人才培養,不給優秀人才待遇,優秀人才總被某官僚做派壓榨,壓制的情況。

網文一下火了,可以說,點燃了所有底層人的情緒。而這個「底層」有多龐大,我們應該明白,但凡企業,公司,組織,都會有職務、級別、收入等高低之分,一但有了高低的區別,那所有人都會處在某個相對「底層」的位置。

「底層」太龐大了,龐大到我的圈子裡,不論職務高低,不論身處何位,不論是經理還是職員,是領導還是員工,都在轉發這篇網文,都從自己的某個角度,對「張小平」懷才不遇的底層待遇給予了無限同情,也抒發著自己就是另一個張小平的不平經歷。

張小平,事件的客觀性現在還沒有定論。

總之,現在研究所已經出來辟謠了,意思是說:文件寫得的確欠妥,有過分誇大張小平作用的可能性,但誇大是為了留住人才。張小平辭職,組織是做過大量工作挽留的。而且文件只是一份給勞動仲裁機構的文件說明,張小平本人大量轉發朋友圈,網路中也有人利用事件進行了炒作。

不管事件本身的孰是孰非,但從現象來說。跳槽,在馬雲眼裡,就是錢給少了,受氣了。但我以為,作為國企員工,張小平跳槽並不是因為這兩點,錢和受氣有些片面了,不全部適合國企。

錢。

在國企,體制內是固定的,常說工資、獎金系數,隨著職務的高低水漲船高,所以想獲得高收入,國企自然是不可能實現的,無非是旱澇保收。這一點,如果入職前都不清楚,那顯然是不客觀的。

在國企,明面上是不談錢的,大家談的更多的是貢獻,情懷,就連企業文化宣揚的都是付出,都是奉獻。談錢是不入主流的,就算有錢,誰也花的不瀟灑。收入是能算出來的,在國企,豪車,豪宅基本就不要想了,一來收入固定,二來理想信念比金錢至上總要崇高一些吧。

受氣。

試問普天之下誰不受氣,老闆的氣,上級的氣,同事的氣,就算憋屈,郁悶,內斗的糾結不堪,那受點氣就放棄穩定的國企生活,一是顯得不負責任,二是顯得氣量不大,三是顯得報復、水平不足。話說,與人斗其樂無窮,受點氣就跑,只能說自己不夠硬,還讓氣你的人看了笑話。

還有常說的看不慣。

幹事的人,努力幹活的人,永遠都看不慣閑混的人;閑混的人,也永遠看不慣幹活比自己積極,能出成績的人。然後就像網文中說的,國企沒有淘汰機制,就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能力差的人剝削有為的人;有為的人很累,混的人卻很清閑,也就出現了養老的和被養老的。

運氣好,或者不好,也是關鍵。

沒能力的上去了,對有能力的剝削自然就更大了,無為的占盡了有為的成果而變得有為;有為的如若不爽,產生抵觸,無為者還會以情商不高來嘲弄有為者。

能力大的上去了,那些沒能力的自然就混起來不舒服了,嚼舌頭,背後作怪的閑人自然也就忙起來了。總之,就是看不慣,誰也看不慣誰。搞技術的看不上搞管理的,搞管理的也瞧不上搞技術的。貌似宮斗。

國企員工離職,最核心的原因其實是:不但給不了錢,又受氣,還沒有希望。

從進企業的第一天起,我就聽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適用」,「能者居之」,「能上能下」的大、小會發言。發言人言辭激昂,痛下決心,以不可戰勝的鬥志,勢要消減國企頑疾。

然後,10年過去了,20年過去了,現在,大會、小會,只要是宏觀方針、政策不涉及到具體事務的議題,老人手一般也不嗔、也不怒、更無喜,聽聽就聽聽,下邊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至於新人,有抱負有理想的,熱血澎湃,一股熱情,但又總會在時間的長河裡慢慢變涼,變冷,徹底涼涼。也有聰明的,勇敢的,尚且能脫離體制的,能出去打拚,也就跳槽出去打拚了。

天天畫餅的手段是不能總用的,沒有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有抱負的人,日復一日的努力,因為眼前總是有希望;混日子的人,一天天消沉,無非是好壞波瀾不驚,沒有絲毫希望。沒有希望,靠苦熬,苦等,最後終歸是死水一潭。

希望是什麼,其實並不是要日狼日虎,無非是自己的成長可以換來企業的肯定,把某種可以衡量成長價值的籌碼一點點給予兌現,而不是做的好一個樣,做的壞一個樣,最後都歸於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亦或者是,鐵打的士兵流水的長官,長官送走了一任又一任。

進了國企,等級、身份,晉升空間基本是定好了的,職業軌跡一開始就非常清楚。要麼是管理、行政。要麼是技術、工人。至於個人能走多遠,那說實話,除非造化,人脈等有先天性條件。這些,在職場上都一樣,不管什麼企,提拔任用都是包含各種淺顯的道理。

生存就有法則,國企自然有法則,那私企也有同樣的法則,無非國企相對隱晦,私企十分簡單而已。

任人唯親,利益鏈條……不管什麼企業,都存在。李嘉誠只會把企業送給李澤鉅,唐駿創造不了超過自己收入水平數倍的利潤,自然也當不上打工皇帝。

能力是什麼,能力就是張小平這樣掌握核心科技的技術人員;可他辭職,為什麼會產生社會廣泛關注,就是因為不平等待遇。

就像掃地僧,武功已經深不可測,在天龍八部中一出現,就決定了事態發展的走向,可依然是個掃地僧。是他不願意當住持么,我想,有時候搞技術還是純粹點,當個住持荒了功夫,那真不值得。

張小平不是掃地僧,如果跳槽只是為了滿足個人追求薪水的增長和某種訴求,那他並不是一個純粹追求技術的高人,對於整個社會理想和國家利益來說也並沒有利好。當然,作為普通人,誰都有追求利益的權利,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所有人不去當國之工匠,就算沒有工匠精神。

人常說,鐵飯碗。其實鐵飯碗是存在的,除非遇到顛覆性的事件。比如說下崗,比如說改制,但遇到非常情況就算企業顛覆了,安家費、保障金還是要給的,基本不會讓員工餓死。怎麼說呢,這當然是國企人性化的一面,國企也並非無可取之處。

國企符合國家利益,國企的發展比私企總是要規矩許多。比如張小平,從一個一般人員一步步走向專家,那是國家用一個個項目喂出來的,培養出來的。張小平為什麼被私企挖走,被開出了非常高的價格,那是因為培養一個國之工匠,國家耗費了與他被挖走所等價的財力。挖人者無非走了捷徑,越過原材料,直接買了個成品而已。私企給的籌碼,無非只是證明了有用,等值,或者物超所值。

我最喜歡看網文里寫的:大學出來時,大家水平都差不多,然後,進國企的,鍛煉了幾年,成了團隊不可或缺的人才,那他建議,跳出國企……如果在國企里能力不強的,國企就可以保護他們一輩子……

我覺得,縱然國企、體制有諸多不好,有諸多詬病,但作者的既得利益獲取方法也太昭然若揭了。意思,我培養人,培養出來的你帶走;培養不出來的爛在鍋里,好肉都應該讓非國企、非體制的挑走唄。另外一方面,私企、外企為什麼頓不頓裁員,非國企的高管為啥動輒百萬,千萬收入沒有上限,這個太好理解了,一件工具,好用的時候自然要物盡其用;不好用,一腳踢開;給你錢,是因為你能辦超越錢本身的事,至於約束,紀檢那基本是任之的。

好的時候,你是天上的星辰;壞的時候,你是自殺的中年危機男。國企呢?國企或許還沒有這么殘酷吧。

我總在想,我們的初衷是什麼,特別是作為中國人的初衷是什麼,特別是中國人的理想信念是什麼……

如果國之工匠只看重錢、權、利,頓不頓就跳槽,然後砸自己的鍋,那誰還去管企業的死活。去掙大錢,去享受優質發達國家的待遇就好,逐利趨益,只去在乎得不得志,得不得意就好了,誰還要理想信念干什麼……

人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錢財,德不配位,得財是災。

國企中,體制內總會存在問題,那有德行的人應該去改變它,糾正他,就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非國企,赤裸裸的利益至上,你病的起么,你錯的起么,你敢變老,變弱,變的不再有「用」么……

當然,有一些平日里見活就躲,見榮譽就上,沒事套關系走捷徑,沒事挖坑使絆子,自己不努力還阻礙別人進步的人;既跳不了槽,也當不了企業骨幹,只會大言不慚說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那類人;一邊吃著國企的飯,一邊砸著國企的碗的這些人。有些文章還是不要轉發了,標榜自己職務低,收入低,職稱低,真的有點low……

我不轉發雞血文章,也不轉發煽動性文字,我水平不夠,但我總也想分清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我現在敢打賭,登月計劃,絕逼不會被某一個小小的底層工程師的辭職而停擺。

如果說,問題所在,或許,那個寫公文的,簽發公文的,應該是個草包,肉頭,真李鬼。

沒有真正的猛士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不管你任何企業,任何體制,都將無法革新,無法進步,無法改變……

問題暴露了,知道痛了,我們能有所察覺,能繼續保持信念,努力發光發熱,那不管是什麼夢,我願意依然堅信中國夢,而並非某高精尖人才的發財夢。

Ⅱ 研究員掌握核心技術卻屈居底層,在國企關系大於能力嗎

這種關系大於能力的事情不僅限於國企了,很多私企也都是這樣的風氣,悶頭努力幹活的人永遠比不上每天圍著領導吹牛拍馬的人,這個有點病態的現象真的是讓我困擾很久,所以最近准備離職,去做點付出努力就能有收獲的事情。

領導這么想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其他會溜須拍馬的同事也說,她有什麼的啊,總把自己工作的內容說的很厲害,很好,努力工作換來的是這樣的嘲諷,我提出了離職。至於現在,我在等待交接工作,人遲遲招不上來,覺著合適的看不上公司,想來公司的,人又確實不行。

雖然我沒重要到張小平的程度,但是我且看這個公司接下來還能如何發展。

所以說關系大於能力嗎?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最近我有了結果,關系是否大於能力主要還是看領導,膚淺的領導會去給有關系或者會溜須的人升職加薪的機會,而真正有頭腦能思考的領導知道如何知人善任,把握努力工作並且具備已經技術能力的員工。

但事實上有腦子的領導實在太少,所以我准備創業去了。

Ⅲ 范冰冰一直負面評論頗多,你認為大家為什麼不喜歡范冰冰

我也不太喜歡她。

范冰冰陰陽合同偷稅事件沸沸揚揚,傳聞為補繳8.84億,41套房產出手。
對普通人的天文數字,對明星卻是脫手幾套房產的事兒。又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范冰冰10月3號的致歉信算是給整個事件畫上了一個暫時的句號。但民意依然洶涌,翻看范冰冰7號微博下的網友留言,一種情緒的聲音依然是主流。


總之,假如有關部門真有心整頓娛樂圈的「歪風邪氣」,范冰冰絕對是一股最大的「妖風」,一個連「中國國家精神成就獎」這種莫名其妙的獎項都敢去領的人,我看不出她有怎樣的職業操守
崔永元說自己沒有針對范冰冰,但不能說范冰冰就是無辜的。像范冰冰這種財迷心竅,喪失底線,毫無職業操守的明星在娛樂圈絕非少數,人們希望范冰冰能因此坐牢,也並非跟她有仇,或者看她不順眼,而是希望借這次對娛樂圈歪風的整頓,滌盪整個社會風氣,因為遠遠不是「貴圈真亂」這么簡單,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亂象實在太多了。

你們喜歡范冰冰么?

Ⅳ 致年輕人,不要讓國企傷害你的青春

        不要讓國企傷害你的青春,這句話是我在16年從某國企離職時產生的想法,這兩年一直回味著這句話,一方面是思考自己的路,一方面激勵自己,不要活的像在國企中一樣,碌碌無為。恰好最近看到了張小平的事,很多大佬都在談論企業識人、用人、留人的問題,而作為行業的底層從業者,我覺得也應該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

        筆者本身從事的是技術行業,雖然入行很晚,但個人綜合能力尚可,所以第一次面試工作的時候,憑借著不錯的臨場和底線之上的技術水平,成功面試到了一家國企。

        這家國企在行業內算是壟斷性質的,工作朝九晚五,基本沒有競爭壓力,在某些時間段,某些部門內部,甚至可以上午工作2小時,下午工作2小時,吃吃免費的下午茶,一天就過去了,並且也對工作進度不會產生什麼實際影響。但閑的閑死,忙的也會忙死,也有一些部門偶爾會有比較重的工作壓力,底層人員經常加班到十點多,不過在業內也算好的了,所以大家經常笑稱這家國企,是在該市時薪比較高的公司,堪比某些龍頭企業,雖然實際月薪低的可憐。

        我入職的部門算是清閑型的,正常工作做完了,我可以有大把的時間來做自我提升,因為起點低,所以這些額外的努力很容易見效。這家國企每年離職幾十人,每年入職幾十人,流水一般的人力給業務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所以領導決定著重搭建一套培養機制,能讓入職的人快速熟悉技能、業務,我作為建設者參與其中,但說實話,用這套培養機制的人可能沒什麼成長,但我在這個過程中卻收獲很多。

        所以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國企給了我很多空間和平台,對於一個沒有對口專業學習、沒有過多從業經歷的人來說,這難能可貴。

        不過自學遲早有瓶頸,且第二年我就很難從工作中獲得什麼提升了。

        當時,公司的大體狀況就是高級同事不思進取,做事消極怠工,領導家業雙全,天天准點下班,留下一堆低級員工每天埋頭做事,可悲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領導不離職這些人再努力也沒用。

        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對國企的工作產生了敵意,從工作內容,到工資獎金,方方面面都難以讓我開心。

        某天,總部的大佬來視察,我作為員工代表一起參與了座談,我說公司很多員工買房子難,隱晦的表達了公司月薪比同行業一般水準低很多的問題,大佬笑了笑,之乎者也之後便不了了之了。

        上頭沒開源,下頭就難受了,所以後面人力招人的時候,漸漸的也遇到了困難。為了更好的吸引人,公司開始變著花樣的做薪酬改革。

        月工資低,就減少發放月數,分攤到每個月上看;分攤了還低,就搞一些額外的激勵政策,看似可以大把撈金,然而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受益,且大頭也不在他們這里。

        額外的錢少,大家就盼著年終調薪時工資漲一漲,我們同批次進來的人,在實際工作1年後提出了這個意願,某員工一句話就把他懟回來了,大意就是你們又沒長進憑什麼加工資?

        細一琢磨好像是這么回事兒,然而工作做的好不好,個人有無成長,公司評判的客觀標准實在是少,對此大家也只能呵呵了。

        因為這件事,我也有點心灰意冷,一次和其他部門的領導聊天,我不禁的感嘆了一句,哪怕是公司的資深技術人員,工資怕也不過萬把塊,那位領導一臉詫異的看著我說,怎麼可能?

        由此,我才知道是自己坐井觀天了,領導們的快樂是我想像不到的。若長留下來,怕自己也只能和其他同事一樣,每天對薪酬制度錙銖必較,卻完全忽視了大環境就是如此窘迫的現實。所以,最終我做了和張小平一樣的選擇,薪酬選擇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難以忍受十年後的自己,還是這個模樣。

        張小平跳槽之後直接年薪百萬,我曾經的哪些同事,沒有這么牛氣,但離職後薪酬翻個兩三倍還是挺普通的。我寫這篇文字不是為了論證國企是個圍牆,也不是想說它有多壞,事實上開頭我還說了不少國企的優點,比如養老,比如穩定,如果你已經有車有房,只想要一個安穩的生活,那麼國企完全對口。

        但如果,如果,如果你還想要一些不一樣的,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還有期待,我建議你做好規劃,盡早去做,國企是你發展的桎梏。

        小A和我同年進入那家國企,相較於我,他的專業水平一開始就很厲害,我離職時也不覺得追趕上了他的腳步,但時過境遷,他還是在原地掙扎,我很認可的人沒有得到公司的認可,這就是現實。最近,又和他們這些老同事吃飯,才知道堅持到最後的沒有幾個,小A也說要離職了,只是不知道想要幹啥,所以遲遲沒有申請。

        我們這些人,都是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年輕人失去了目標和方向,我想這是挺可悲的一件事吧?

        我離職時想一件事,我要惜時如金的過我三十歲前的這段時間,我可以不在這個年紀擁有,但我要為以後擁有打下基礎,這才是我縱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每一天都有增量,每一天都離夢想更進一步,即使實現夢想要千萬步。

        我覺得張小平離職的決定很對,我告訴老同事們,想走就早點走吧,國企不是毒葯,但可能是夢想的墳場。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08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59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6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2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8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0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5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7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78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