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普通家庭一年花費多少兩銀子
1. 每個朝代的普通家庭花銷
各個朝代不同,有人曾經用糧食換算過,《紅樓夢》里,也就是康熙雍正年間,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200元左右。宋朝的時候由於經濟發達,一兩銀子可能相當於600元左右。
這樣你就應該很清楚了吧?
2. 古代,十兩銀子可以供一家窮人花多久
不知道樓主說的什麼時期。
以明中期為例,普通農戶(糧食自足),一年需要花費的銀兩在官銀0.5-1兩之間(鹽、油、醋、過年做新衣的布匹等),而一個沒有地的城市居民家庭,基本生活大約要2-3兩官銀。至於其他成色的銀兩,按當時價格折成官銀。當然,明後期銀礦開采規模急劇擴大,銀兩貶值厲害,一石大米的價格增長了2倍不止,遇到荒年更甚。
至於銀兩和現在貨幣的換算,其實很難。以明中期為例,如果按大米換算(大米算是比較穩定的商品),大約相當於現在600元左右。如果按基本勞動力價值換算,相當於1000元(明朝勞動力很便宜,而宋朝勞動力就比較貴)。如果按白銀本身換算,就很高了。
3. 古代老百姓一家一年用多少兩
20兩的都扯淡 看年代的 古代的購買力很低兩宋、明初期 1兩銀子大概等於1。2貫錢 也就是1200文錢 一石糧食20-50文不等,一石30斤,合現在越24市斤,一年一個人吃多少糧食,壯年30石,老弱婦孺20石,一個6口之家祖孫三代,一年才吃多少糧食,合銀不過5兩左右,你說一年能花多少量,10兩足矣。
4. 古代一兩銀子究竟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你一個月可以掙幾兩銀子呢
古代一兩銀子,大約值人民幣600多塊錢,現在的人一般一個月可以掙到十幾兩,有的更多,也有的人會更少,這跟自己的實力成正比。 銀子成為主流貨幣是明朝中期開始的,而且一兩銀子在各個時期購買力都不一樣,差距還是挺大的。
銀子作為合人民幣擁有同樣價值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生活全靠它來支持,努力工作也是為了他,那像我這種有要頭腦沒頭腦,要智商沒智商的,一個月能有十幾兩銀子,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古代人階級能力非常的嚴重。富人一月幾百了幾千兩,而那些窮人一個月也就幾兩銀子。就連當兵的一個月也才幾兩,但這也跟能力有關。你能力夠強的所掙中的銀子也就越多。
5. 古代一兩銀子摺合現在人民幣是多少
古代一兩銀子摺合人民幣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4000元。
以大米為衡量單位,推算過銀子的價值,雖然換算數字不一定準確,換算方法卻值得參考。
比如: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如果當時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於人民幣660.8元。
又如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可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等於2065元人民幣。
又根據《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1兩銀子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宋朝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
(5)大秦普通家庭一年花費多少兩銀子擴展閱讀
銀子的歷史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
我國古代常把銀與金銅並列,稱為」唯金三品」。《禹貢》一書便記載著」唯金三品」,可見我國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發現了銀。在大自然中,銀常以純銀的形式存在,人們便曾找到一塊重達13.5噸的純銀。
而銀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開采銀礦,由於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規定,銀的價值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紀,日本金、銀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銀最早用來做裝飾品和餐具,後來才作為貨幣。
6. 古代普通人一月大概花費多少錢
一個月的收入大概十吊錢。一年也就一兩多的銀子。
所以你看電影里,大俠丟給人家一小塊碎銀子,人家都高興的不得了。
7.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自古以來也流傳下來很多的文化習俗,古人們也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寶貴財富。在5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生出了很多的文明,有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湮滅,有的卻依然留存了下來,直到現在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雖然古代的生產力落後,古人的思想比較封建迷信,但是古人的聰明才智卻讓人不容小覷,他們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很多的發明,都讓人佩服不已,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習俗和發明,就可以讓我們看出,古人也是非常聰明的,尤其是老祖宗的智慧,也讓人佩服。
和珅是清朝的大貪官,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貪官,和珅被嘉慶皇帝砍頭後,家裡的財產也被清算,當時在和珅家裡搜出來60萬兩銀子,要知道國家一年才收入200萬兩銀子,一個官員能夠貪這么多的錢,也難怪他在歷史上也留下了大名了。根據歷史上的一些記載,明朝時期的一個七品官員的工資,一年是45兩白銀,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700塊錢。
所以一年下來的話,工資才3萬,平均下來每個月不到3000元,按照如今的生活水平,怪不得有的知縣在吃穿上也是非常發愁的,也難怪他們會貪污。一兩銀子能做什麼呢?在清朝如果用一兩銀子去買大米,大約能買到200斤左右,相當於如今四五百元左右,大家可以換算一下,如果換成銀子的話,你一個月的工資是幾兩銀子?
8. 古代的普通人一年能掙幾兩銀子那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首先要說的是,我國歷史悠久,各個朝各代都離不開錢財,但是唯一肯定的是,古代的錢財都是真金白銀。
如果換算到今天,根據咱們的工資來看,每月能掙50到100兩的就是有錢人。
除此之外,白銀大概是明清時期,才逐漸流入中國市場。
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也是第一個要求老百姓用白銀上繳賦稅的法令。
在此之前,市場上大多流通的是銅板,有時做生意的人覺得做大額生意不方便,於是宋朝出現了“交子”“飛錢”,比較像現在的支票。
9. 在古代一兩銀子合算現在多少錢可供古時普通三口之家花銷多久
950元,按照古代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恐怕一年都有了
10. 古代的一兩銀子大約值現在多少人民幣
最佳答案古代一兩銀子合人民幣多少?
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大約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以光緒年間為例)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2元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古代的貨幣單位,可以採用以下換算系統: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