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杭州行軍中學一年學費多少

杭州行軍中學一年學費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14 07:49:39

Ⅰ 二戰日軍的行軍背包到底有多重要,裡面都有什麼

近年來,電視屏幕上,抗戰劇可謂鋪天蓋地。常看抗戰劇的人往往都會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劇中的日本兵無論行軍打仗都會背著一個行軍背包。這不免讓人疑惑,這樣的背包有何作用?為什麼日本兵作戰時也不將它放下?

電視劇中日本兵的行軍背包並非虛構,在真實歷史上,日本軍隊曾經裝備過多種型號的背包和背具,不同的背包有著不同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那麼,日軍的背包究竟有哪些講究呢?



戰場是殘酷而又多變的,要想在戰場上生存,士兵需要的裝備比普通人所認為的「一身迷彩一桿槍」要多得多,即使是科技發達的美國,士兵也至少需要背負四五十斤的重量。要帶著這么多的裝備作戰,並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輕松。日軍的行軍背包,也算是這種不易的一種體現吧。

Ⅱ 關與比爾蓋茨的事跡

貢獻: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個人計算機軟體,另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比爾蓋茨使個人計算機成了日常生活用品,並因而改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因此有人說,比爾蓋茨對軟體的貢獻,就像愛迪生之於燈泡。
他是一個天才,13歲開始編程,並預言自己將在25歲成為百萬富翁;他是一個商業奇才,獨特的眼光使他總是能准確看到IT業的未來,獨特的管理手段,使得不斷壯大的微軟能夠保持活力;他的財富更是一個神話,39歲便成為世界首富,並連續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這個神話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煙花,刺痛了億萬人的眼睛。他是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體設計師。微軟公司是為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提供軟體、服務和Internet技術的世界范圍內的領導者。在截止於2008財年,微軟公司收入近620億美元,在60個國家的雇員總數超過了50000人。
蓋茨的財產超過62.3億美元,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了超過34.6億美元,他的遺囑中宣布拿出98%給自己創辦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爾和梅林達基金會」,這筆錢用於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從近年來的重大慈善活動來看,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出手闊綽,例如曾向紐約捐款5120萬美元,用以建立67所面向少數族裔和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捐資1.68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防治瘧疾;向波札那捐資5000萬美元,幫助那裡防治艾滋病……
蓋茨家族原先有兩個基金會,一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蓋茨教育基金會」,主要從事教育方面的捐贈;二是以其父名字命名的「威廉蓋茨基金會」,主要從事健康方面的捐贈。為了加強管理和更為有效捐助,2000年1月,蓋茨家族將這兩個基金會合並,組成了「比爾與梅林達基金會」。這一基金會由威廉蓋茨統領,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金額高達54億美元,是美國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倍、「福特基金會」的3倍。
「比爾與梅林達基金會」資助的對象主要有4個領域:第一是改善全球健康狀況。著手研究艾滋病、瘧疾、肺結核、癌症等疾病的治療途徑,尤其是向非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大力捐資;第二是加大教育投資。創建更多的面向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並減少因經濟問題而上不起大學的現象;第三是促進信息業的發展。尤其是著力擴大互聯網的普及,讓所有的人,不分種族、性別、年齡或貧富,都能擁有獲得信息技術的途徑;第四是改善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現狀。那裡是蓋茨的老家,自然要特別關照,基金會向當地社區和貧困家庭提供多種形式的捐助。
對自己的善舉,蓋茨並沒特別張揚,只是說自己熱心慈善事業是源於父母的影響。蓋茨夫婦多次表示,他們死後,只留幾百萬美元的遺產給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將會捐給慈善事業。

他的童年: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度過的,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的基地,全市職工近半數在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們也把西雅圖稱為波音城。它和舊金山、洛杉磯並列為美國西海岸的三大門戶之一。
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網路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裡面蘊藏著多麼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麼以後的網路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更重了嗎!能有什麼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那麼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網路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後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晶元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蒙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於禿丘上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這來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智慧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麼諾言是什麼呢?就是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記里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
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裡的網路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麼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面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後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後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葯棉和紗布包紮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檢查站,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醫冶,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麼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1969年,蓋茨所在的西雅圖湖濱中學中美國是最早開設電腦課程的學校。當時還沒有PC機,學校只搞到一台終端機,還是從社會和家長那裡集了大批資金才買來的。這台終端機連接其他單位所擁有的小型電子計算機PDP--10,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時間,每小時的費用也很高。蓋茨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只要一有時間,便鑽進計算機房去操作那台終端機,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13歲時,他便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序,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玩月球軟著陸的游戲。這一年的7月20日正好是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物朗和奧爾德林乘登月艙,代表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的日子。蓋茨心裡想,我不能坐宇宙飛船去月球,那麼讓我用電腦來實現我的登月夢吧!
可是好景不長,只過了半年,湖濱中學就再也沒有錢支付昂貴的PDP--10小型計算機的使用租金了。這件事使蓋茨像失去了上學機會那麼痛苦,因為這時候他對電腦已經入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於是他和同學四處奔走,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就是幫助一家名為CCC的電腦公司抓臭蟲,用除蟲的報酬來支付他們操作電腦的費用。什麼叫臭蟲,這是電腦行業里人們稱呼軟體中的錯誤的代名詞,即討厭的臭蟲(Bug)。因為一旦有了這種臭蟲,就會使電腦導出錯誤結果或死機,美國發往金星的水手號火箭和法國職權利亞娜火箭,就曾因為電腦軟體的故障(臭蟲)而使發射失敗,損失幾億美元。蓋茨興沖沖地約了同學中的幾個電腦愛好者,每天晚上6點左右,CCC公司員工下班之後,他們便騎自行車來到那裡上班了。那裡有許多台電傳打字終端機可用,有各種電腦軟體可盡情研究,真是如魚得水。蓋茨對電腦軟體太著迷了,幾乎整晚都呆在那裡,就像他在小學時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樣地執著,每個晚上,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記錄本上寫滿了他和夥伴們發現的電腦臭蟲。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抓臭蟲,蓋茨使自己在電腦硬體和軟體方面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和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為日後的研究開發,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1970年,當蓋茨15歲時,他的電腦才能已遠近聞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學的公司找到蓋茨,希望用提供使用PDP-10的電腦時間來交換蓋茨和他的同學保羅的軟體技術。因為按美國法律規定,不能給未成年人支付工資,所以該公司決定,以價值一萬美元的電腦時間作為酬勞,要求他們為公司設計工資管理軟體。這樣就使他倆獲得了足夠使用一學年的電腦時間,他們不禁高興萬分。1971年,湖濱中學又讓蓋茨幫學校設計一套排課用的電腦軟體。當時的排課表全靠人工,由於學生人數多,課程又復雜多樣,人排課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課程學生過度擁擠的現象。蓋茨圓滿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又使他延長了使用電腦的寶貴時間。
1973年,美國國防項目承包商TRW公司要開發一套用於管理水庫的電腦監督控制系統,可是老是消滅不了各種電腦臭蟲,進度緩慢,眼看要遭到違約處罰了。在這緊急關頭,TRW公司得知蓋茨和保羅·艾倫兩個小電腦天才的事情後,便向他倆求援,兩個男孩高興地答應了。這是一件很專業化又很艱難的工作,而且按規定,中學生只能拿工讀生的低工資。但是蓋茨並不計較,他主要目的是通過這種工作來提高和鍛煉自己的軟體設計能力。湖濱中學也很開明,允許高年級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後去企業實習和工作。由於蓋茨和保羅的加入,終於使TRW公司按時完成了項目,免受巨額罰款。而蓋茨和保羅則得到了該公司一位電腦專家的具體指導,使兩人的軟體技巧得到了提高。
青年蓋茨在1970年代早期,蓋茨寫了一封著名的《致愛好者的公開信》,震驚了計算機界。蓋茨宣稱計算機軟體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市場,計算機愛好者們不應該在未獲得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隨意復制電腦程序。當時的計算機界受到黑客文化影響,認為創意與知識應該被共享。蓋茨隨後離開校園,一手創辦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之一——微軟公司,並逐漸將軟體產業化。
1975年,年僅19歲的蓋茨預言:「我們意識到軟體時代到來了,並且對於晶元的長期潛能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這意味著什麼?我現在不去抓住機會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學業,軟體工業絕對不會原地踏步等著我。」
但是蓋茨的商業手法往往招致非議,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來源。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計劃進入個人電腦市場,並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個人電腦(PC)。IBM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尋找合適的、基於英特爾x86系列處理器的操作系統。IBM在與另一家公司簡短談判後找到了微軟。而微軟則又在未告之自己正在與IBM談判的情況下找到了西雅圖電腦公司,以據說是5萬美元的價格向該公司購買他們所開發的操作系統(微軟的支持者稱,當時微軟與IBM有協議,規定微軟不得向外界透露談判事宜)。微軟之後再授權IBM使用該操作系統(已經更名為PC-DOS)。微軟還與其他電腦生產商談判,將經過更改後的MS-DOS系統安裝到每一台新電腦上。事後西雅圖電腦控告微軟在未告之事實的情況下以極低的價格購買該公司的產品,但是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蓋茨的聲譽因1990年代末美國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軟壟斷的案件而再度受損。
1980年代中期蓋茨對光碟作為數據儲存媒介的前景感到樂觀,因此積極推廣CD-ROM。但就在去年,他宣布DVD將被淘汰。
當1983年,蘋果的在其新產品Lisa時,將滑鼠應用到用戶界面上,這是個人計算機業的一場革命。蓋茨立即意識到友好的圖形界面的重要性。
1990年,微軟推出WINDOWS 3.0。
1995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 95操作系統,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劃時代軟體。讓用戶擺脫了煩瑣枯燥的DOS命令,從而使個人計算機變的極其簡單易用。
1995年出版的《The Road Ahead》(《未來之路》),曾經連續七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書中的一些預言已經成為現實。
蓋茨也被指控商業行為不檢點。蓋茨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領導下,微軟公司的很多商業行為違反了美國的法律(反壟斷法)。並受到諸多訴訟,面臨著被拆分的危險。頗為有趣的是,在20世紀末,兩個比爾(比爾·柯林頓和比爾·蓋茨)幾乎同時遇到了官司與麻煩。
1998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 98,受到廣泛的歡迎,微軟鞏固了計算機軟體業的霸主地位。
1999年,蓋茨撰寫了《未來時速》一書,向人們展示了計算機技術是如何以嶄新的方式來解決商業問題的。這本書在超過60個國家以25種語言出版。《未來時速》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並被《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和Amazon.com列為暢銷書。
2000年,蓋茨任命他長期的好友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為微軟首席執行官,而自己則為「首席軟體設計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
2001年底,微軟推出了Windows XP。蓋茨親自來到時代廣場推銷Win XP。
2006年3月10日,2006年美國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揭曉,微軟的比爾·蓋茨連續第12年成為世界最富有人士,他的凈資產由465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
2006年4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微軟的總部——西雅圖附近的雷德蒙德市。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會見了胡錦濤,並帶領胡錦濤主席參觀了微軟的「未來之家」。下午18點30分左右,胡錦濤出席了蓋茨在家中設的晚宴。
2006年6月15日,蓋茨宣布2008年7月將隱退,屆時將辭去首席軟體設計師一職,並不再參與微軟的管理事務。在宣布這一消息的時候,蓋茨顯得相對鎮定,但是卻掩蓋不了某些哀傷的氣氛,一些員工甚至熱淚盈眶。隱退後的蓋茨將專心於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蓋茨將幾百億的家財捐獻給這個慈善基金會,並表示將只留幾百萬美元給他的三個孩子。微軟的一名員工說:「毫無疑問,他的慷慨使得數十萬人重獲生命。」隨後不久,股神巴菲特宣布,將捐款300億美元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前提是蓋茨夫婦還活著!
2007年1月30日,Windows Vista已如約而至。蓋茨現在正忙著他作為首席軟體設計師的最後一件大事,2008年7月之後,這個微軟最為神聖的職位將交給雷·奧茨。之後,他將投身於他的基金會,但這並不表示他將對微軟不聞不問——他表示,隱退後仍然會關注微軟的發展,並在適當的時候提出建設性意見。
以後蓋茨將投身於他的基金會,除了對計算機和軟體的熱愛之外,蓋茨對生物技術也很有興趣。他是ICOS公司董事會的一員,這是一家專注於蛋白質基體及小分子療法的公司。他也是很多其它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人。蓋茨還成立了Corbis公司,它正在研究開發世界最大的可視信息資源之一–來自於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綜合數字檔案。此外,蓋茨還和行動電話先鋒Craig McCaw一起投資於Teledesic。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計劃使用幾百個低軌道衛星來提供覆蓋全世界的雙向寬頻電訊服務。
有消息稱,蓋茨和沙特王子等將收購著名的四季酒店。
2008年1月7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全球CES2008大展, 微軟展區比爾蓋茨發表了退職演講!他准備在2008年7月辭去一切職務,2008年6月26日韓國總統全球顧問團正式成立,匯集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等15名全球各界名流為總統李明博出謀劃策。
生平給我們的道理:
比爾·蓋茨,出生於美國西北角的西雅圖市。他先後就讀於西雅圖的里奇景小學、湖濱中學。
比爾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無不為他天賦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氣。
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比爾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她教少年比爾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她所喜歡玩的東西。玩游紅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讓比爾·蓋茨讀書,給他講故事,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他在外祖母的幫助與指導下,成了興趣廣泛、廢寢忘食的讀者——讀書成了他打發精力的好方式。他十分喜歡他家附近一個圖書館舉行的夏季閱讀比賽,他總得男孩中的第一,偶爾也會勇奪總冠軍。外祖母意識到比爾·蓋茨在思維與記憶上的潛力,她總是不失時機地激活比爾這方面的潛能,有時祖孫倆到公園散步,外祖母常會與比爾·蓋茨交流下棋的技術或看某篇佳作,讓比爾尋找更新下法或表達更獨到精闢的見解。
比爾·蓋茨的父母也十分關注孩子的成長。他們在質朴的處世方式中,更多地關心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他們在工作之餘總是盡可能地與孩子們呆在一起。一家人不斷地進行各種游戲,從棋類到拼圖比賽,幾乎所有的益智游戲。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家庭中的環境已無法滿足比爾·蓋茨天賦的進一步發揮。小比爾有時會責備母親智力不足呢!於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會,積極為比爾尋找屬於他的空間。在一次活動中,比爾·蓋茨給班上准備一份報告,叫《為蓋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這篇報告幾乎成了全家人的事,他的外祖母幫著弄封皮,連父親也插手幫忙,氣氛很活躍。
小學畢業後,父母在徵求比爾·蓋茨意見後,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比爾痴迷上令他今後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
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讀書時,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如數學和閱讀方面。每次父母看到比爾拿回來的成績單,盡管他們知道比爾在一些課程上會學得更好,但他們並沒有拉下臉來責備比爾·蓋茨。
中學畢業後,比爾·蓋茨很想到哈佛大學去讀書,這也正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幸好,比爾·蓋茨的父母並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產,必須讓孩子們來完成父母喜歡的事。經過冷靜思考後,父母放棄了讓兒子當律師的想法,讓比爾·蓋茨在大學領域里自由發展。這一點幫了比爾·蓋茨的大忙。
但一年後,更大的難題擺在了比爾·蓋茨的父母面前:比爾·蓋茨要離開哈佛,放棄錦秀學業,與別人一起創辦計算機公司!
比爾與父母多次交談,平靜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兒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又能說什麼呢!或許兒子的天賦與計算機事業是最佳的切合點吧!比爾·蓋茨便毅然離開了令億萬學子嚮往的哈佛大學,開始在軟體領域大展鴻圖。

Ⅲ 什麼是行軍與補給

在古代,由於自然條件的制約,一般的國家有餘糧調出區和非余糧調出區之分,余糧調出區的糧食產量是比較大的,能夠供給額外人口,因此軍隊行軍一般是在余糧調出區之內。

當然,因作戰需要而不得不在非余糧調出區行軍的情況是非常多的。但大體上是把在余糧調出區行軍視為正常。在這樣的地區內行軍比較省力,如果是在本國領域內或友好國家行軍,則依靠後勤隊提供糧食和依靠派員征發、購買當地百姓的糧食。

如果軍隊紀律不好,征發往往成為掠奪,掠奪本國居民一向被認為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但紀律不好的軍隊經常這樣做。比如明末官軍,被稱為:「強盜好比梳子,士兵好比篩子,軍官好比剃刀」。這樣的軍隊想打勝仗,除非天神幫忙。紀律良好的軍隊不會掠奪本國人民。

有一個小故事是:一個軍團的羅馬軍隊在一個蘋果園中駐扎,當他們離開的時候,連一個蘋果都沒有減少。如果因故不在余糧調出區行軍,那麼有好幾種辦法:一是掠奪。人民遭到掠奪,固然悲慘,但軍隊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二是派兵打獵和採集食物;三是依靠隨行給養和牲畜。如阿拉伯軍進攻東羅馬的敘利亞的時候就是這樣;四就是依靠補給隊了。當到了敵國境內的時候,軍隊的補給就會遭到極大挑戰。因為不僅補給距離變長了,而且還要面臨敵人的堅壁清野和騷擾。

在各個地區,收割糧食的時候不同,在熱帶是一年三熟,暖溫帶是一年兩熟,溫帶是一年一熟,除了收割季節外,其餘時候必須從敵國人民那裡獲得糧食。

在古代,掠奪敵國居民是天經地義的。這種掠奪往往非常殘酷。焚燒、掠奪、強奸是家常便飯。愷撒進攻別都里及斯人的時候,因為沒有焚燒村落而使後者猝不及防。可見當時羅馬軍隊是把焚燒村落視為慣例的。其實沒有任何頭腦正常的將官會限制軍隊在敵國境內的掠奪。只有在內戰中,掠奪才有可能得到限制。比如完顏亮進攻南宋的時候,嚴格約束紀律,士兵失火燒毀民房,都被斬首。於是金軍與百姓「親如一家人」。其實即使在現代,國際法也認為帝國的人民和財產具有「敵性」,允許限制其自由和進行征發。

當然,無節制的掠奪是被禁止的了。在掠奪時,一般大部隊是不出動的。只出動散兵進行。除了掠奪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從自己國家獲得補給。但在敵國境內,補給隊容易遭到襲擊,因此補給隊本身也需要護衛。中國進攻匈奴人的前119年漠北決戰中,主力騎兵10萬,而保護後勤隊的步兵卻有數十萬。這些步兵當然也要消耗糧食,因此運到目的地的糧食有限,當時就有一種說法,對匈奴人作戰:運輸30石糧食才能到達1石。由此可見如果對擁有大量騎兵的敵人作戰,後勤壓力是多麼大。

在敵國境內行軍,遭到襲擊的危險比較大,所以行軍的時候要有所防範。在國內行軍時只需要成一字長蛇陣沿重要道路行軍即可,如果軍隊數量太多,沿幾條道路前進就是了,但在敵國內,要避免敵軍的突襲,所以一般避免在狹隘的地形,如山谷、沼澤行軍,因為一旦遭到敵人襲擊,很難展開。行軍時,一般把軍隊放在前面,指揮中樞及其衛隊放在中間,後勤隊和其他非戰斗人員放在後面。行軍隊伍兩翼是機動性好的輕裝部隊和騎兵,以便照應前後。軍隊按建制分成若幹部分,當遭到襲擊時,先頭部隊在原地堅守,第二部分向左前方展開,第三部分向右前方展開,以後部分單數向左前方更遠處,雙數向右前方更遠處展開。迅速從行軍狀態轉變為戰斗狀態。

如果非要從狹隘地區行軍不可,為了安全,一般要先佔領前方高地。如在水網地帶,一般要多路並進,每路都保持在臨近的另一路能夠看得到的距離內。只有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才能夠迅速而有序的從行軍狀態變換到戰斗狀態,或者進行相反變換。

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依敵方的抵抗和我方的戰略需要而有所不同。羅馬重步兵的標準是負荷23公斤在5小時內行軍31到39公里。劉徹時代之前,中國人在談到中匈邊界的時候,說邊界距長安僅300里,輕騎一日一夜可至。西方的例子是漢尼拔在扎馬之戰失敗後,據說兩人兩馬在一天一夜間跑了200多公里。為了出奇制勝,輕騎兵長途快速行軍是有可能的。但不能持久,這是要注意的。

因為輕騎兵如果快速機動,必然要拋下後勤隊、重裝部隊和一切不能快速機動的人和物,而且,馬匹本身將十分疲勞。這樣,輕騎兵自己的戰鬥力和持久能力必然大大下降。基本上只能出奇制勝。一旦制不了勝,就只有失敗一途了。不過快速機動確實能夠為統帥帶來巨大的機會。

歷史上,用輕騎兵快速進擊獲得大勝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蒙古軍隊的勝利。總的來說,古代軍隊的進軍速度,取決於牛車或馬車的速度。也就是1天至多40公里。如果是輕騎兵的快速突進,那麼在3天之內前進240公里是可能的。

接下來談談軍隊需要的補給品。古代軍隊所需要的補給品有糧食、柴火、衣物、備用武器、備用武器部件、一次性射擊武器、帳篷、挖掘和建築工具、備用樂器,等等。軍隊攜帶糧食根據不同的戰術需求,其備量不一。有的為了輕裝前進,僅備3日糧;有的又帶上夠吃3個月的糧食。有的情況下,軍隊帶著大批牲畜作為肉食來源。如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都曾如此作。特別要提到的是:戰馬需要飼料。雖然在補給不暢的情況下,馬匹也可以只吃青草,但這會導致氣力的衰減——自然,粗放飼養的馬匹,習慣了吃青草,但這樣的馬匹體力是不及那些精心培育的馬匹的。而到了冬天則非准備乾草不可。

一般來說,軍隊只攜帶最基本的衣服和衣料,以供衣物磨損了的士兵更換,以及及時修復損壞了的旗子。加上沒有洗澡的條件,所以古代軍隊幾乎都是臭不可聞的,全身爬滿了跳蚤。備用武器也只有少量,而武器部件則供那些較易損壞的武器使用,如弓弩的弦等。

至於一次性消耗的射擊武器,則是箭,古代歐洲還有標槍、石塊等。一般一名射擊兵攜帶箭數從30枝到50枝不等。挖掘和建築工具,因國別而異,羅馬軍隊的工事世界聞名,自然它的建築工具是非常完善的。而較落後的軍隊一般沒有什麼建築工具,如凱爾特和日耳曼軍隊。

軍隊所需非戰斗人員則因國別而異。斯巴達軍一人需要7名軍奴,但其他希臘軍隊一般一名重步兵僅有一名軍奴,羅馬軍隊也有大量軍奴,東羅馬軍隊有軍醫,中國軍隊基本上沒有非戰斗人員,一些雜務也由士兵完成,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有背負其盔甲的奴僕。

總之,各國的情況很不一樣。另外,隨軍商販、軍妓、高層人物的隨員等情況也不一樣,不過這跟戰術沒有多大關系。有的軍隊,如希波戰爭時的波斯軍隊,帶著龐大的屬員隊伍,這樣的軍隊戰斗里一般是不強的。

軍隊的工事和營盤是防止敵人襲擊的保障和軍隊失敗時依託的屏障。一個修建良好的工事體系,是難以攻破的,敵人的一切詭計在它面前也難以得逞。這里可以以愷撒在包圍阿來西亞市修建的工事為例,寬近7米的第一道壕溝,5米寬的第二道和第三道壕溝,第三道壕溝中灌滿了水。後面是4米高的護堤,上面再加上胸牆和雉堞,胸牆和護堤銜接的地方,向外斜列著削尖的木樁。護堤上每隔27米修建一座木塔。並布置弩炮。護堤和第一道壕溝之間相距130米。

為了增加敵人穿越的難度,在這130米內很快又增加了如下防禦設施:採伐了許多樹乾和堅韌的樹枝,把樹枝頂端的皮剝去以後再削尖,在挖掘了一道1.7米深的連亘不斷的壕溝之後,把這些木樁直立著排在溝內,把它們的底部釘牢,使敵人無法拔掉,只有樹乾的尖端伸出在地面上。它們一共有5行,一層一層地連在一起,互相銜接,又互相穿插,任何人沖進它們,必然會使自己被這些極尖銳的木樁戳穿。在這前面,又挖有像梅花形似的斜對角的坑,深1米,逐漸向坑底收縮傾斜。裡面安放著人腿粗細的圓木樁,頂上削尖,用火熏硬,有一部分伸出地面,高度不超過四指。

為了使它們堅韌和牢固,在它們底下墊有33厘米厚,夯實的土。坑的其餘部分放著樹枝和柴草,用以掩蓋這些暗器。一共挖了8行這樣的坑穴,相距各一米。在所有這些工程前面,又有33厘米長的木材,頂上釘著堅固的鐵鉤,彼此相隔不遠地整個埋在土中,布滿各地。整個工事分對內、對外兩部分,對外部分周長達21公里。

Ⅳ 因故不在余糧調出區行軍,怎樣取得糧食呢

如果軍隊紀律不好,征發往往成為掠奪,掠奪本國居民一向被認為是令人不齒的行為。但紀律不好的軍隊經常這樣做。紀律良好的軍隊不會掠奪本國人民。

如果因故不在余糧調出區行軍,那麼有好幾種辦法:一是掠奪。人民遭到掠奪,固然悲慘,但軍隊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二是派兵打獵和採集食物;三是依靠隨行給養和牲畜。如阿拉伯軍進攻東羅馬的敘利亞的時候就是這樣;四就是依靠補給隊了。當到了敵國境內的時候,軍隊的補給就會遭到極大挑戰。因為不僅補給距離變長了,而且還要面臨敵人的堅壁清野和騷擾。

在各個地區,收割糧食的時候不同,在熱帶是一年三熟,暖溫帶是一年兩熟,溫帶是一年一熟,除了收割季節外,其餘時候必須從敵國人民那裡獲得糧食。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