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資水平 » 小孩早產一個月得花多少錢

小孩早產一個月得花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12-18 05:21:34

❶ 青島早產三胞胎一月奶粉吃五千,一般的家庭能養得起這么多孩子嗎

青島的早產三胞胎,一個月的奶粉錢就能達到5000塊錢,一般的家庭並不能養得起這么多的孩子。可想而知,這三胞胎一個月吃奶粉就需要花費5000元,同時家庭開銷,對於父母如果再買了房子需要還房貸車貸的時候,這樣的一些貸款也會覺得有壓力。所以在選擇生孩子的時候,許多人並不會考慮生三胎。這個孕媽媽是因為特殊的情況懷上了三胞胎,就選擇獨立的把孩子生下來。

照顧孩子的開銷

沒有養過孩子的人不知道孩子的開銷究竟花在哪裡了,即使家裡有錢,在花錢的時候有處花錢無處算賬。當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的開銷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這樣一對早產的三胞胎,由於體重較小,在剛出生的時候也需要住進保溫箱當中。在醫院的開銷都是難以計量的,在醫院中的花銷遠要高過孩子吃奶粉的費用。

❷ 7個月早產兒保溫箱呆一個月大概需要多錢

們都知道,送去保溫箱的產兒,要麼是早產兒,要麼是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而早產兒佔多數。那麼早產寶寶住保溫箱費用是多少呢?

有位寶媽說,她家寶寶早產兩個月,保溫箱住了30天,也上過呼吸機,剛開始也是不能消化。長到跟足月生產的寶寶體重差不多才出院,花了三萬五。

一般來講,不同地區和級別的,寶寶住保溫箱的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一天1千至3千左右),而最終的費用其實主要還是看寶寶要不要做檢查,是否使用特殊葯物以及護理費。比如,由於寶寶未足月生產,肺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在保溫箱里一般是要用呼吸機。如果寶寶戴不上呼吸機,就要進行插管。由於寶寶還不會吃,所以通常需要通過靜脈插管輸入營養液。

此外,還需要打兩針進口的促進肺部成熟的固爾蘇(一針大約6千至8千,有點小貴)。如果早產兒出生時,有缺血缺氧性腦病和胎糞吸入綜合症。以防萬一,還需要做CT檢查是否存在左右枕葉腦軟化灶和外部性腦積水(一次八百到一千多)。如果寶寶還存在貧血、肺炎、胃不好、心臟不好、黃疸(藍光照射的時間不同,價錢也是不一樣的)等,可能花費就比較高,不過一般前期會稍微多些,後期相對會少一些。

而且在寶寶住院期間,有些是會直接做一些檢查的,比如心臟彩超、眼底檢查、正常的胸部拍片,血常規化驗,微量元素化驗,b超等等。

等寶寶出現以後,可能還需要一筆費用。這是因為早產兒是導致腦損傷常見原因,往往會引起運動發育障礙、肌張力增高,影響寶寶走路,嚴重者可能伴有智力、聽力、視力障礙。所以,出院以後,每個月還需要去做健康檢查。一旦發現發育遲緩等異常情況,是要盡早進行干預,比如康復訓練。

看到這里,估計有些孕媽會瑟瑟發抖,但其實這種擔憂是完全不必要的。因為很多都是可以報銷住院費的,而且報銷力度也是挺大的,大概75%左右。具體的報銷流程也比較簡單,帶上開的住院證明和蓋章的費用單、出生證去登記就行。

❸ 34周早產兒是否有後遺症,包括哪些需要在保溫箱住多久大概花費是多少

我兒子是32+2周出生的,44cm、2100克。在保溫箱里住了半個月,開始每天醫葯費壹千多些,包括24小時的暖箱費、吸氧費、護理費以及各種體外促進發育的針葯,都是用頭皮針來輸液的;大約十天後體質稍有增強醫葯費也略有減少,15天共花費一萬多。早產兒由於發育不良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好,護士一直都是用針管喂水,觀察嬰兒不會因為吞咽而被水嗆到後才開始餵奶,開始每次只喂5ml,直到出院每次才能喝20ml奶,和正常嬰兒相比會差很多,但不用著急,這種現象在滿月後會逐漸好轉。兒子半個月出院後體重沒有增加,反而因為掉水標而少了二兩,但只要喝奶沒有問題就能補回來。 另外早產兒最重要的就是眼睛,也是因為發育不良有可能會造成眼底色淺,以後眼睛會有問題;如果吸氧量沒有掌握好,吸氧過多也會有失明危險,所以一定要和醫生溝通這方面問題。等滿月後或體重增加到5斤後去醫院檢查眼底。 還要按照大夫的指示按時去檢查聽力、打各種疫苗,這個要到體重5斤以上開始。 可以在孩子的奶粉里適當加一點點牛初乳奶粉(不要純牛初乳,太上火),喝兩年即可增強抵抗力,為以後打下良好的基礎,配方奶還是可以幫助早產兒補充所有的營養和微量元素的。但也不可因為孩子早產就天天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很多東西不讓吃、也不出門怕感冒,這樣是最不可取的,天天要保持良好心態,按照正常的孩子來對待,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我兒子半歲以後就跟正常孩子差不多了,兩歲半上幼兒園時身高、體重都比有些正常孩子的情況還好。等你的孩子上幼兒園後還要繼續跟蹤眼睛的發育情況,小孩子都是遠視有一隻眼睛有點兒斜視,但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孩子會逐漸發育好,但早產兒有時就需要醫療手段輔助,所以要跟進,如果及時發現有斜視和弱視問題,六歲前是最好的矯正時期。

❹ 早產嬰兒住的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

早產嬰兒住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

我鄰居有一個兒子,夫妻倆個特別想要一個女兒,可是老天送給了他們一對雙胞胎。前段時間剛生了二胎雙胞胎兒子,因為35周不到、提前出生,兩個孩子在保溫箱呆了20多天了,老大才剛接回來,老二還得呆幾天,據說已經花了十幾萬了。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是指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胎齡越短,嬰兒體重越小身長越短。

保溫箱是模擬子宮環境,能適宜未成熟或體弱的嬰兒生長。

第一,保溫箱能夠隔離細菌,這就能夠防止嬰兒感染病菌而導致生病的現象發生;

第二,隔絕噪音,防止外界因素干擾到寶寶休息;

第三,檢測胎兒身體狀況,做到隨時反饋。

早產兒身體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善,特別是肺功能不成熟,還有皮下脂肪少,容易出現低體溫,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有些足月但是低體重的新生兒也需要住,因為他們也會有呼吸窘迫癥候群,而有呼吸急促、發紺的現象,所以也會建議住保溫箱。還有一些病重的嬰兒,也會有住保溫箱。

因為醫院級別不一樣,收費標准也不同,如果寶寶沒有其它並發症,大概一天300-500不等,如果寶寶需要其它的醫療,費用會挺貴的。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寶寶27周多就出生了,住保溫箱據說花了100多萬,不過寶寶也活下來了,這不能不說是醫學的進步和奇跡。

住保溫箱也不會一直住下去,一般會等到寶寶呼吸平穩,反應靈敏,吃奶好,寶寶的體重、生命體征平穩的時候,就可以出保溫箱、出院了。

所以,住保溫箱最貴的還是貴在治療上,具體還是要看寶寶的狀況,如果只是住幾天保溫箱,沒有其它病發症,而且醫保也會有部分報銷,花不了太多的。

作為一個早產兒的媽媽,美媽對於保溫箱貴這一點深有體會。那麼 住保溫箱的費用一般在哪裡產生 呢,美媽按照的我家寶寶產生的費用清單為您列一下:

做促肺成熟的費用

個人認為這一塊的費用是最貴的,因為做這項治療一般要打固爾蘇豬肺磷,據說分大劑量跟小劑量的。我家寶寶當時因宮內窘迫在32周+2天時被迫提早離宮的,當時還重度窒息,阿普加評分2分,肺部發育不全,除了必要的大小搶救、上放射台及呼吸機外,還需要注射固爾蘇豬肺磷來促進肺部發育,我家寶寶當時打了小劑量的5支,每支將近6000。偏遠地區可能會更貴,之前聽網友說他們那裡小劑量也差不多上萬。

但這項治療一般針對肺部還沒發育成熟的早產兒,胎兒一般在34周後肺部就發育相對比較成熟了,一般出生體重足4斤,住幾天保溫箱就能出院。

各項監測費用

早產兒住在保溫箱里,需要做各種檢查,比如血氧監測、呼吸監測、體重增長評估、心動監測等, 這些幾乎一天24小時都在監測的,一般按小時收費,寶寶一天不出保溫箱,還在繼續做這項監測的話都會產生費用 。比如血氧監測除了按小時收費,還按給氧濃度來收費,氧氣濃度越高,收費越高。

各項護理費用

早產兒住在保溫箱里,不能自主吃奶,甚至不能自主呼吸,一切需要護士去照料打點,每天洗澡(15元/次)、翻身(10元/次)等都會產生費用,床位費更不用說了。

各項檢查費用

住在保溫箱里,醫生護士都需要時刻監測早產兒的動向,定期抽血檢查血氧濃度,照腦電圖、聽力篩查、眼底篩查等。早產兒一般有貧血傾向,必要時還要輸血。另外,還要做磁共振成像、顱腦彩超等。

總而言之,早產兒住保溫箱一般都比較燒錢,特別是34周前出生的!所以,建議盡早給寶寶上戶口,然後買醫保辦理報銷。我當時辦的是異地報銷,報銷55%,為我們減輕了一半的經濟負擔!

說起保溫箱,相信寶媽寶爸應該都不陌生。如果寶寶沒有足月早產的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讓寶寶住幾天保溫箱。但是保溫箱的費用卻在一天一千左右,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可能很多爸媽都聽過保溫箱,但是真正了解的爸媽應該不多。顧名思義,保溫箱其實就是一個嬰兒暖箱,它能夠保持恆定的溫度、濕度,也沒有噪音,同時完全與外界隔離,能夠模擬子宮的環境,是最適合早產寶寶的環境。

但是寶媽們也別以為它只是一個簡單的保溫隔離工具,除了給寶寶一個適宜的環境以外,保溫箱還起到監測作用。新生兒躺在裡面通常都不用穿衣服,同時會連接著各種監護儀器,通過保溫箱,醫護人員就能直接了解寶寶的生理狀態是否正常。

一般情況下,在普通的公立醫院中,寶寶住一天保溫箱需要花上一千元左右的費用。所以如果寶寶的情況比較虛弱,住的時間就會比較長,花費的費用也會比較多。

我家寶寶當時因宮內窘迫在32周+2天時被迫提早離宮的,當時阿普加評分只有2分,嚴重缺氧,肺部發育不全,除了必要的大小 qiang 救外,還需要注射相關 yao 物來促進肺部發育,我家寶寶當時打了小劑量的5支,每支將近6000。偏遠地區可能會更貴,之前聽網友說他們那裡小劑量也差不多上萬。

但這項治療一般針對肺部還沒發育成熟的早產兒,胎兒一般在34周後肺部就發育相對比較成熟了,一般出生體重足4斤,住幾天保溫箱就能出院。

早產兒住在保溫箱里,需要做各種檢查,比如血(液)氧(氣)監測、呼吸監測、體重增長評估、心動監測等,這些幾乎一天24小時都在監測的,一般按小時收費,寶寶一天不出保溫箱,還在繼續做這項監測都會產生費用。比如血(液)氧(氣)監測除了按小時收費,還按給氧濃度來收費,氧氣濃度越高,收費越高。

早產兒住在保溫箱里,不能自主吃奶,甚至不能自主呼吸,一切需要護士去照料打點,每天洗澡翻身,做撫觸按摩等都會產生費用,床位費更不用說了。

住在保溫箱里,醫生護士都需要時刻監測早產兒的動向,定期抽血檢查血(液)氧(氣)監測,照腦電圖、聽力篩查、眼底篩查等。早產兒一般有貧血傾向,必要時還要輸血。

總而言之,早產兒住保溫箱一般都比較燒錢,特別是34周前出生的!所以,建議盡早給寶寶上戶口,然後買醫保辦理報銷。我當時辦的是異地報銷,報銷55%,為我們減輕了一半的經濟負擔!

嬰兒保溫箱其實不貴,貴的是治療費用和護理費用,這才是支出的「大項」。我小女兒出生第二天,黃膽值19.2,醫生讓照藍光,也用了保溫箱。


你看我拍的費用清單:



保溫箱一天12小時,收費才24元,每小時才2元,加上光療費用每小時才5元。


我們縣醫院,相對沒那麼正規,照藍光都是把保溫箱放在病房裡面,我們自己護理。(平時放在保溫箱里照藍光,需要餵奶、換尿不濕、哭鬧的時候,自己抱出來,孩子睡著我們再自己放進去。)


其實,很多孩子照藍光的時候,是不讓家長見的,這種情況下就算「特護」了,收費要比我們高的多。


像我們這種情況,看似保溫箱不貴,但是住院7天也花了3000元,報銷完也要自費一兩千的樣子。


這3000元,在保溫箱上的花費是很少的,主要是檢查費、打針、亂七八糟的護理費……


在醫院的時候,有一個足月生產的「低體重兒」,才4斤,也要住保溫箱,但是不讓家人見,一天花費就一兩千。


如果是早產兒,花費恐怕就更多了,但是不是花在保溫箱上,而是花在檢查、護理、治療等方面了。

誰不想孩子瓜熟蒂落,出生健 健康 康的,對於這個要求,對於一些孕媽來說真的特別的高,有的早產兒需要住進保溫箱,特別是34周之前,因為肺部發育還沒有完全的成熟,自主呼吸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進入保溫箱吸氧,而對於一些有先天性疾病的或者畸形嗯寶寶,也是需要住進保溫箱,體重太小也要住進保溫箱,費用的高低主要結合寶寶的情況,有的需要住一個星期就可以,有的需要一個月,還要看寶寶的病情。

保溫箱的環境是根據孕媽身體里的子宮環境設計的,恆溫恆壓,沒有干擾,而且是透明的,容易觀察病情。

一般住進保溫箱不是早產兒就是有疾病問題的寶寶,那麼這些寶寶都有共同的特點。

第一、寶寶的體質虛弱,身體的免疫力比較差,細菌容易突破寶寶的保護層,那麼就容易患病,如果寶寶有疾病的話,很容易感染給別人,而保溫箱這個時候就有很大作用了,因為他的環境是沒有細菌的,就像干凈的羊水一樣。

第二、有些寶寶出生的時候,沒有適應大自然的溫度,但是保溫箱可以,可以認為調節溫度,給寶寶一個合適的溫度,保證孩子舒服。

第三、有些寶寶因為肺部沒有發育好,不能自主呼吸,那麼就需要進入保溫箱裡面吸氧氣來維持生活。


如果寶寶因為急病才進入保溫箱,那麼需要的費用就比較高,因為寶寶需要使用打很貴葯物,有些葯物是過萬一隻針,特別是頭幾天,一天一針的話,是特別花錢的,而且這些葯物,很多都是進口的,不能報銷,這樣子下來就提高了花銷。

還有很多的護理費、住保溫箱,檢查費用等其他工作也需要錢的。


如果是體重達不到2500g的標準的話,需要住進保溫箱裡面,還有一些小疾病的的寶寶需要住保溫箱,但是費用一般都在1000-2000塊左右,如果是北上廣這些城市的話,會比較貴,消費不同,收費也不同。

如果寶寶肺部沒有發育好就出生了,需要打促肺針的話,一針又是1萬塊左右,特別的花錢,肺部沒有發育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這個針必須要打的。

寶寶住保溫箱裡面是否花銷大,是要看寶寶 健康 度開決定的,有大疾病的話,需要強搶的話,幾十萬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輕度的話,一般只用住一個星期這樣,大部分只需要一周,花費1-2萬塊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那麼治療方案就不同,花錢金額就不同,而且每個醫院的消費也不同,同一座城市,不同級別的醫院,差距不是一點大,所以說沒有可比性。

一般來說,胎兒的孕周越大,患病率就越低,而且需要住保溫箱時間比較少,這就就關繫到孕媽和家屬的工作,孕媽在孕後期的行為和動作都更加小心,不要同房、不要做重力活、心態要好,不要過度運動,導致胎兒早產。

隨著寶寶的一聲響亮的啼哭,辛苦懷胎十個月的媽媽終於能和自己的寶寶見面了,看著自己家寶寶柔軟的臉龐、稚嫩的小手小腳,媽媽們的心裡都像抹了蜜一樣甜,但這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寶寶,他們出生以後媽媽甚至都沒來得及端詳他們的模樣,就被送進了保溫箱接受觀察和治療,每天媽媽們的心底最盼望的,就是自家的寶寶能夠早一點接出保溫箱。

對於早產寶寶來說,保溫箱就是一個人工模擬的子宮,因為我們知道早產寶寶都很小,而且很瘦,他們沒辦法讓自己的體溫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他們中的很多體內的臟器還沒有發育完全,有的還要藉助呼吸機才能進行正常的呼吸,保溫箱是處於恆溫無菌狀態的,保護早產寶寶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還連接著各種檢測寶寶生命體征的儀器,可以監測寶寶的呼吸、心跳、血壓、腦功能等,保溫箱還可以調節裡面的溫度和濕度,所以就算不用什麼葯物,保溫箱每天的價格也在1000元左右。

很多早產寶寶還有嚴重的黃疸,或者肺部沒有發育完全、出生時缺氧等問題,所以保溫箱除了保溫,還要給寶寶做針對性的治療,比如促進早產寶寶肺部發育的豬肺針,一針就接近6000,在保溫箱裡面還有醫生護士的護理費用,包括吃奶、換尿不濕、24小時觀察費用等,這都意味著早產寶寶住保溫箱的費用會比較高一些, 越是出生時間早、出生時發育不完善或者有並發症的早產寶寶,住保溫箱的時間就會越長,費用就會越高, 像我們這邊一個七個月出生的早產寶寶,在保溫箱里住了兩個月,花了16萬才算保住寶寶的生命。

但也不是所有的早產寶寶都會花這么多,有的早產寶寶出生時的情況比較好,在保溫箱裡面觀察多於治療,住的時間也不是太長,一般花不了多少的,國家還有專門針對早產兒的醫療報銷,所以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不要輕易放棄一個活生生的小生命,遲早你會覺得,你當年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嬰兒保溫箱是一個空氣凈化,溫濕度較為適宜,且類似於母體子宮內的優良環境的 育兒 箱。嬰兒保溫箱一般是提供給體質較弱的早產兒兒、病危兒或者低體重兒使用,它裡面的環境溫度是由控溫儀來自動控制的,以保證達到更好的治療,使寶寶恢復到 健康 狀況。

其實早產兒住的保溫箱費用並不貴,每天花費就在50元左右。主要是檢查費,如血氧飽和度和心電監測、眼底篩查等等,再加上護理費用和基礎材料費用,早產兒住保溫箱這段時間所需要花的錢就多了。

由於地區和醫院等級的不同,早產兒住保溫箱一天的費用在500-2000元。但是為了自己寶寶 健康 著想,再多的錢也是要花的。

早產兒在保溫箱待了一段時間之後,若經醫生檢查可以出院回家了,那麼家長們在家裡照顧早產寶寶也是要特別留心的。

1、在喂養方面

建議進行 母乳喂養 ,因為母乳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能夠給寶寶提供保護性抗體,降低發生感染的概率。

我們知道壞死性腸炎經常發生於早產兒,它是一種凶險的疾病,若進行母乳喂養也能降低該病的發生風險。

對早產兒來說,單純母乳喂養可能熱卡不夠,這時候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添加母乳強化劑。

2、避免感染

早產兒很容易被感染到,所以家長在護理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勤洗手,少去公共場合或者人多的地方,最好隔離有呼吸道疾病的大人,居住環境要通風透氣。

3、留意呼吸

如果寶寶吃奶後出現氣促、青紫的現象,建議休息觀察一下,也可在家裡准備一個氧氣袋以備急用,必要時找醫生看看,准備再次住院。

4、留意體溫

早產寶寶的保暖要求會比足月兒更高。在達到足月兒的體重之前,要比足月兒多穿一件衣服,需要把室溫控制在25 -27 攝氏度,還要注意摸摸寶寶的後背和手腳,溫暖且不出汗即是適宜。

5、其它事項

平時要給寶寶做一些檢查,如聽力,顱腦和眼底檢查等等,還要給寶寶適當的保健,觀察他大便的顏色和有無異常情況,覺得不對勁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其實單純的住保溫箱是不貴的,貴得是住進保溫箱後的治療費用。

早產嬰兒是指在37周之前出生的嬰兒。 有很少一部分的早產兒體重達標、有自主呼吸和吸允的能力,醫生檢查和確定後會讓家長自己照料;而大部分的早產兒因體重偏低,身體器官未發育完成,就要住進保溫箱輔助成長。

保溫箱是什麼東西? 保溫箱其實就是人為模擬出來的一個「媽媽的肚子」,可以給新生兒起到保溫、保濕、隔絕外界細菌、隔絕外部噪音、維持新生兒生命特徵正常等的作用。

1、身體器官發育未完成的早產兒。

2、胎兒在生產過程中缺氧,窒息。

3、胎兒在生產過程中吸入羊水,肺部感染。

4、胎兒在生產過程中臍帶繞頸,呼吸不暢。

5、胎兒在羊水中拉粑粑,污染了羊水,胎兒自己又吸入了。

6、醫生認為的其他必須住保溫箱的情況。

7、出生後的嬰兒生病也有可能要住保溫箱。

我女兒出生因宮內缺氧、吸入羊水送到市區醫院新生兒科住保溫箱12天。我看了費用清單,保溫箱治療費用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基本床位費也就是保溫箱費用,一百多元一天。

2、護理費,這個就是護士給寶寶洗澡、餵奶、換尿褲、喂水、觀察情況等的費用,60元左右。

3、各項檢查費、用葯輸液費,這個占總費用的大頭。

4、吸氧費、照藍光費,這兩項一般以小時為計費標准。

5、紙尿褲費用,一元一塊,一天10-12塊很正常,紙巾和奶粉自備。

我女兒住保溫箱12天,一起花費了13000多,平均1000元多一點一天,比起普通兒科門診、住院等是貴了很多。

再者醫院除了救死扶傷也是盈利機構,不賺點錢怎麼給醫護人員發工資呢?

懷孕後我們都想讓胎兒好好的,但是孕期有很多不定因素,可能會導致妊娠期提前結束,胎兒發生早產。一般來說,胎兒出生日期早於37周,或體重低於2500克(五斤)的胎兒為早產兒。

早產兒的成活率跟出生孕周的大小有很大的關系,早產兒在出生後需要進保溫箱護理,這是因為早產兒不僅出生期間早於正常胎兒出生的時間,更在於早產兒的身體內臟和器官沒有發育成熟。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早產了,35周生的孩子,雖然已經接近37周足月了,但是因為胎兒的體重不足5斤,為了保證胎兒的安全和 健康 ,也住進了保溫箱,每天的費用大概是一千多到兩千左右。一直住到寶寶滿5斤重,身體各方面穩定下來了,才出院的。

可能有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早產兒住保溫箱里每天需要的費用那麼高,早產兒住的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早產兒年齡小,體重低,身體各方面發育不如正常胎兒,內臟和器官也不夠成熟,免疫力也比較低下,所以,如果在脫離母體,離開子宮後,驟然接觸到外面讓寶寶自己獨立生存,是比較困難的。並且孕周越小的早產兒,成活率越低。

在早產兒出生後,為了寶寶的 健康 和安全會住進保溫箱里,因為保溫箱是恆溫並模擬子宮環境的,寶寶住在裡面不會感覺到冷,並且保溫箱是無菌的,非常的干凈,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早產兒來說,非常的適用。因為保溫箱是在演早產室里的,裡面有很多的早產兒,所以就環境來講,可以隔絕大部分聲音以及細菌,有的有黃疸的嬰兒,還可以照藍光。

除了保溫箱自身的功能比較齊全需要一部分費用,其實早產兒住保溫箱所需的最大一部分的費用是來源於治療早產兒的葯物和各種治療。

早產兒出生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身臟器發育不夠成熟,特別是肺部,可以說是成熟最晚的一個臟器。基本上所有的早產兒,在出生後都會肺部發育不成熟,需要打促肺針,這樣才能促進呼吸系統的完善。並且有很多早產兒需要給氧氣,需要插胃管,隨時都需要監護心跳頻率。而這些才是早產兒住進保溫箱里需要花費最多的地方。

早產兒因為出生時間早於胎兒足月時間,體重低於2500克,才會住進保溫箱里。而保溫箱因為其恆溫並且無菌的環境,適合早產兒居住。一般來說,出生越早的嬰兒,存活率越低,而在保溫箱內,早產兒需要用葯、治療、檢查,甚至是搶救。而早產兒住保溫箱之所以會花費那麼多錢,原因就在這里。

新生兒寶寶住保溫箱為什麼那麼貴呢?尤其是早產寶寶?

新生兒寶寶住保溫箱的花費是不同的,寶寶的病情不同,所住的醫院不同都會導致寶寶住院費用不一樣。病情越重花費越高。



◆首先,一級醫院一級醫療水平,花費當然也就會不一樣。

◆病情不同,花費不同。

一般普通新生兒,比如因為黃疸,肺炎住院的新生兒,花費平均每天1000塊左右,而且花費都集中在前幾天。

但如果寶寶的病情比較危重,危及到生命,需要用比較好的葯物(有的葯物幾千塊一隻),或需要用比較好的器械,住院時間長,那麼花費就很多了,每天一兩萬也是有可能的,但同樣花費也集中在住院前期。



1.葯物花費高。早產兒寶寶病情復雜,變化快,往往需要各種各樣的葯物,有些葯物價格很高。比如說肺表面活性物質,一隻就幾千塊錢。

2.儀器設備。早產兒寶寶如果呼吸不好,可能需要呼吸機等等,這些設備都是普通新生兒不需要的。

4.檢查檢驗項目。由於早產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善,病情變化快,需要做的檢查和查的血也比普通寶寶多。

3.住院時間長。

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但幸好國家合作醫療是給報銷的,除了某些自費葯物後,報銷比例還是很可觀的。家長要及時給寶寶辦理合作醫療報銷手續。

❺ 新生兒一個月開銷需要多少盡量給他好的。

新生兒一月開銷如下:
第一、吃:
如果媽媽很快就有母乳,這個環節基本可以不花什麼錢。適當的給媽媽營養補充,做一些湯類的食物,費用也不需要很多。
如果沒有母乳,需要配方奶喂養,一罐奶粉從200-400元計,新生兒食量不大,一罐基本可以吃半個多月,一個月有2罐足夠了。
第二、穿:
小孩的衣服准備2-3套就夠了,長的很快,多了還沒穿就小了。一套按不同季節100-200元可以了,主要是和尚領的那種內衣,孩子不出去,外衣用不到。加上洗衣液,嬰兒專用的那種。整個下來500塊錢足夠了,再說,很多人喜歡送寶寶裝給新生兒,所以先不用准備很多,必備的即可,等著別人送嘍。
第三、用:
這些比較雜,從頭到腳的東西數一數
洗漱的嬰兒油、浴液、爽身粉,護臀霜等,這些得需要200-300元左右,澡盆、大小臉盆、小毛巾、大浴巾大概需要150-200元
奶瓶2個、消毒器、吸奶器、清洗用具、大概需要500元,嬰兒濕巾、抽紙、紙尿褲,這些事消耗品,用量也大可以多准備些,500-800元
小被子、褥子、大小的單子多准備些、尿墊,這些東西很多家裡的材料就可以直接拿來用,200塊錢的花費也夠了。
第四、其他:
這個類目不是必須的,比如給寶寶拍出生照,自己在家拍也可以啊,不用非要找機構到家來。再有就是給寶寶的紀念品,胎毛筆、小鐲子、生長記錄冊等內容,根據各家的需求來選擇。保險我覺得應該有一份,不過這個也不是太著急,可以慢慢選擇。
綜合算下來,有3000-4000一個月也就夠了。很多東西是可以反復用,一次性投入的。至於那些推車、寶寶餐具、玩具等一些必備的東西,等孩子到需要的時候再添置,不需要提前准備。

❻ 一個剛生的小孩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啊,都為他准備些

生孩子順產3000元,剖腹產5000大概就夠了。如果要存臍血還要備5000元。日用品和補品有3、4千就夠了。有奶就不用買奶粉,要不奶粉第一年每月花700-800元(好的奶粉),差點的也要花400-500元。國產的就可以要買好點的35-60元一袋。以下雖然有抄襲,可有更改,對你可能有幫助。
一、喂哺用品
(一)媽媽用:
1、純棉哺乳文胸3件(孕期就可以開始穿)
2、開胸睡衣3件
3、哺乳秋衣2件(胸前有2個洞的秋衣,方便天冷哺乳穿)。可不買。
4、乳墊(有可洗的和一次性的,方便外出哺乳時放文胸里以防乳汁溢出),在家哺乳就多准備幾條毛巾。
5、吸奶器。泵式吸奶器,148元。並不是每個人都要用吸奶器。不用也可以,後來都用手擠。
(二)寶寶用:
1、奶瓶至少兩大一小共3個。奶瓶有寬口徑和一般口徑的,寬口徑的倒奶粉容易,不會灑,但很多地方沒有賣。貝親、新安怡、喜多這些牌子有寬口徑奶瓶,比較貴,20-80多元不等。我買的黃色小鴨奶瓶很好,口寬,但奶嘴是一般口徑,換奶嘴容易,折後價24元。
2、奶瓶刷,愛得利的大約5、6元。
3、奶瓶夾,形狀像剪刀那種好用,愛得利的大約10元一個,用於消毒奶瓶時將奶瓶夾起。
4、一個鍋用於消毒奶瓶,普通鍋就可以,要夠深。
5、奶嘴。小圓孔的適用於0-3個月寶寶,十字孔的適用於3個月以上寶寶,也可以用來喝果汁。奶嘴也分寬口徑的和一般口徑的,分別搭配不同口徑的奶瓶。
6、勺子和杯子、碗。愛得利的吸盤碗不錯,18元,寶寶大了可以將碗牢牢吸在桌面上不會打翻,配的勺子用來吃米糊挺好,但喝水就不行,太淺了,喝水的用樂兒寶的感溫勺,11元2個。
7、奶粉盒1個,大約10幾元,方便外出裝奶粉或米粉。
8、多功能榨汁攪拌機1台,方便給寶寶榨果汁和做米糊。
二、洗澡清潔護理用品
1、洗澡盆、洗臉盆、洗屁股盆各1個
2、沐浴床1張,有T型和十字型的,我家用T字型的,18元。
3、洗發水、沐浴露各1瓶,我家用強生的,12、13元左右1瓶。6個月後用。
4、花露水1瓶,夏天用以防蚊子叮,強生的8、9元1瓶。一歲後用。
5、洗臉、洗澡、洗屁股毛巾各1條。
6、爽身粉1瓶,粉盒粉撲1個。15元左右。
7、小方巾3、4條,用來擦嘴。
8、浴巾2條。
10、濕紙巾,擦屁屁用,寶寶小時候用得多,幾乎一星期就要用一包80片裝的,強生、喜多、心相印都差不多,16、17元一包。
11、紙尿褲,幫寶適大約40元,安兒樂舒薄棉柔36元,好奇60-70元,媽咪寶貝37元。好奇的最好。金貝貝的也可以。
12、紗布純棉尿布,可自製。
13、尿褲4條,有紙尿褲可不買。
14、指甲剪1把
15、理發器1個200多。
16、尿墊1塊,25元,正面是毛巾料背面是防水料,鋪在床上以防尿濕床,但天熱用太熱。
17、尿布刷1個,軟毛有把手的好用。
18、搽臉用的香香。郁美凈9毛一袋。
三、床上用品
1、嬰兒床1張。300以上.可不用.我孩子就沒用上.
2、睡袋1個,105元-150。也可不賣.
5、小毛巾被3條,40多一條.
6、空調被1床,大約80元。
7、枕頭,自己做用麥皮曬幹了做.
8、席子,35元。

四、衣物
1、衣服若干套。50多元一套。再准備肚兜,可以自己做.
2、手套2雙,防止寶寶抓臉。新和平4樓賣3-5元一雙,別人送的寶寶衣服禮盒一般都配有。
3、口水圍3-5條,寶寶3個月之後會流很多口水。4、罩衣1-2件,天冷吃東西防止弄臟弄濕衣服。
5、襪子5雙,天熱不用穿襪子。

五、其他
1、推車1輛,380元左右。
2、背帶1條,50元,多功能,能背在前面、後面,寶寶小時候可平躺,出門比較方便。
3、玩具。迪孚的搖鈴,盒裝(9個)30元-40元。
4、小衣架10個,3元。
5、餐椅1張,150元。木質,可拆分成椅子和桌子,塑料餐盆,坐墊可洗,有安全帶 。
還要給孩子打針,到不怎麼花錢。反正一月要1000元左右。大了就好了一歲後就沒那麼大了可以和大人一起吃了,有點奶粉錢就可以,一個月7、8袋25-45元。3歲就是教育了。

❼ 城陽早產三胞胎一月奶粉吃五千,孩子的父母能負擔得起這些開銷嗎

早產三胞胎一月吃奶粉錢就得5000塊錢,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當然是有著巨大的成本的,就算承受不了也得承受沒有辦法,因為現代醫學的出現,它是幫助人們克服了某些本來不應該生存下來的狀態,你想克服這種狀態,你當然就得付出代價呀。

沒得選擇,你想讓孩子的生命延續下來你就得花,這個錢早產,這種疾病都不嚴重,只是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早了一點,這些小天使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父母就得多花一點代價,只要孩子正常成長了,他過了一定的時間就安全了,跟正常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以後也能正常發育。

❽ 普通家庭嬰兒一月花銷多少

普通家庭嬰兒一月花銷多少如下:
1、奶粉。混合喂養,慢慢地一周一罐奶粉的樣子,一個月3、4罐,大概1000元。
2、尿不濕。新生兒排泄比較頻繁,且發育不完善,基本是直腸子,為了保證不紅屁股,基本是一天10片左右的量。日本品牌尿不濕,基本一周一包,一包100多,一個月4、5包,7、800吧。
3、衣物:新生兒要多備一些包臀衣。,1、200百好幾件那種包臀衣,來兩打10件左右,差不多了。小嬰兒長得很快。500左右。
4、床上用品:嬰兒床是大頭,一般5000左右,床褥杯子隔尿墊,用比較常見的國內知名品牌的話,基本上2000左右。共計7000左右。
5、嬰兒用具:奶瓶、熱奶器、消毒鍋是奶粉寶寶必備,其他的毛巾、浴巾、拍嗝巾、洗浴用品、護膚用品。4000左右。主要消毒鍋和熱奶器是大件。
6、出行用具:嬰兒推車,這個浮動很大,我買的7、8000左右吧,現在寶寶三歲了還可以用。還要安全座椅,新生兒一般用安全提籃,進口品牌一般2000左右?這一塊就1萬了。
7、焦慮性消費:媽媽因為不了解或者過於緊張,一定會額外買好多看著有用後來都擱起來藏灰的東西哈哈,比如給嬰兒磨指甲的呀、紗布隔尿墊呀之類的。給自己1000的額度。
總結:1800/月,是奶粉、尿布的剛需,其他22000左右,不是月消費,是新生兒出生就要買的裝備,因為新生兒也能用,以後到兩三歲也都能用的上,不知道怎麼勻到每月花銷里。
寶寶便後還要用濕巾擦PP,所以當時買了一包濕巾,30多元。因為寶寶的粑粑沾到棉尿布上不好洗,所以還買了一包隔尿墊巾,36.9元,兩張隔尿墊79元,給寶寶買的指甲剪20元,沐浴用品沒給寶寶買,基本上都是在孕嬰店洗的,洗一次10元,總的來說我家寶寶第一個月花了差不多八百塊的樣子。對於純奶粉喂養和全部用紙尿褲的,這個花銷還要更大一些,譬如我閨蜜的孩子,一個月2000+是最少的了,碰見孩子生病或是別的情況,這個花銷還要更高。

❾ 新生兒一個月開銷大概是多少

其實新生兒一個月開銷多少,這個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具體情況不一樣,開銷多少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下面講一下我大寶一個月的開銷吧。 我是住在小縣城的,大寶是混合喂養(雖說是混合喂養,但是總的來講是以奶粉為主,母乳只是充當小點心的角色而已),所有的衣服都是新置的。
首先,大寶一個月開銷中的重頭部分是奶粉錢。他基本十天搞定一罐奶粉,一個月就要三罐。因為對國內奶粉非常的不放心,所以大寶的奶粉都是叫人在國外帶回來的,一罐需要兩三百塊,那麼三罐就是七八百塊。 然後,大寶消耗的最多的就是紙尿褲,特別是在他出生的前三個月。因為是我是新手媽媽,再加上新生兒排泄的次數本來就比較多。 在月子里,有時他一天要用20張紙尿褲,後來我用紙尿褲,跟尿布搭配使用,一天也要七八張。 一包90片的紙尿褲能用大約10天左右,一包大約100多塊,那麼一個月就要300多塊。我通常會在網上搞活動的時候買,這樣會稍微便宜一點。 最後是寶寶的衣物。因為寶寶長得快,所以我們也不會買太貴的。在街上很多小寶寶的衣服都是純棉的,十幾塊錢就有一件,也不貴。所以寶寶的衣服加上小毛巾,浴巾,包被等等,幾百塊錢就搞定了。
所以我大寶一個月的開銷就是1000多塊錢。
現在我二寶就要出生了。我打算是純母乳喂養,這樣既放心,又可以增強體質,更可以省下一筆奶粉錢。二寶的衣物大多可以用大寶小時候的,又可以省下一筆衣物錢。現在的主要支出就是紙尿褲錢了。
當然上面所講的是一些基本的開銷。每個人養寶寶都有不同的標准,所以還是那句,不能一概而論。

我和老公工資一共一萬五,現在寶寶一歲兩個月,寶寶的所有用品都是我親自挑選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絕對真實!

我是順產,孩子一出生就有母乳喝,前六個月都是純母乳喂養,前三個月我准備的尿不濕都是尤妮佳皇家系列,特別柔軟,1.8一片,一天8到10片,新生兒特別敏感,尿一點或者拉一點都會不舒服,馬上就得換,三個月以後基本一天7片就可以了。

衣服,寶寶衣服三個月一換,所有衣服都只能穿三個月,太大不貼身容易感冒,太小露肚臍也要感冒,每次准備四套貼身衣褲,多買兩條褲子,再好的尿不濕也有漏尿的情況,夏天一次換衣服需要500,冬天需要1000。抱被188,嬰兒浴巾35一條,准備兩條,小毛巾五條共100,定型枕45,要兩個。

還有寶寶的口水兜,襪子,鞋子,圍脖,帽子,半年一換每次500,都是普通牌子,大概價格鞋子是80,襪子8元一雙,帽子25。還有奶瓶奶嘴,奶瓶兩個喝奶,一個喝水,保溫杯兩個,共500。只有奶嘴需要三個月換一次,每次120元。

寶寶皮膚嬌嫩,受風容易乾燥粗糙,護臉霜三個月一瓶,85元,防蚊滅蚊液一個夏天100,和寶寶專用花露水120一瓶,蚊蟲消炎膏50一支,盡量買純天然產品,刺激小!

溫奶器,母乳喂養暫時用不上,但最好先准備好,網上買的85元,晾奶瓶的架子55,奶瓶刷25,三個月一換,奶瓶清潔劑38,用了一年都沒用完!

最後就是寶寶啟智玩具,安睡音樂玩具88,搖鈴一套68,健身架288,圖書卡片和毛絨玩偶磨牙玩具共200。

所以,前三個月尿片共1620元,衣物等布料用品夏季1000,冬季就是1500。鞋襪奶瓶需要1120。護膚防蚊用品350,清潔工具250,玩具640。 所以平均每個月2100左右,而且不含奶粉,當然有些東西是買了可以用很久的,比如玩具,但是玩具玩膩了還是會給她換新的,所以也是消耗品。不過奶瓶浴巾等不用再買,三個月以後可以用普通點的尿不濕,而且總量變小,估計每個月預算在1800元。

六個月以後我兒子就吃奶粉了,買的愛他美普通版208一罐,一個月4罐,算朋友里買的最便宜的了,我們覺得這個奶粉適合寶寶,我兒子從來沒便秘上火過,奶粉不求貴的,買自己適合的就行。

這些都只是寶寶開銷,如果沒人替你帶孩子,找帶嬰幼兒的保姆很難找到合適的,而且很貴,4000的很一般,6000的比較放心了但是很多寶媽自己才掙那麼多錢,而且我是在三四線小城市。

所以准備生孩子的朋友們要考慮好,做好各方面准備,現在養孩子壓力太大了!

生的雙胞胎男孩,私立醫院生產主任主刀住了七天家庭房共計3.7萬,第一個月月嫂1.89萬第二個月月嫂1.48萬!第三個月開始育嬰師6800元,奶粉兩個小傢伙第一個月吃了6桶270元一桶共1620元,用掉12大包尿不濕1400左右(因為有個五分鍾換掉三個尿不濕的姥姥)嬰兒衣服無數件,開始沒經驗婆婆買了一堆長袖基本沒用上,三伏天一直小背心加尿不濕,天冷了買的連體衣,他們姥姥追求完美走線必須無骨的扣子必須好按的,最狠的是四件小短袖780元......然後開始長袖連體衣一堆過後來暖氣了!通通廢掉太厚了重新買……羽絨服4套,棉服4套,夾棉連體衣10件,秋冬連體衣24件,春秋連體衣38件......啊對尿不濕從S-XL已經囤了將近40包,奶粉因為抑鬱症嚴重因為極度缺乏安全感,加上澳洲直郵毫無概念的囤了42桶.....

最省錢的攻略在這里:
如果我說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那幾個月只花了幾百元,你信嗎?是這樣的:

1尿不濕:從來不用,所以不用花錢。 用的都是尿布,懷孕的時候就把棉線的舊衣服給拆洗了,自己的、家人的,舊床單、被套等等都裁剪好了,開水燙過3遍,整整准備了3大筐,隨時備用。晚上睡覺時多鋪幾層,反正要起來餵奶,所以隨時更換。不用尿不濕的最重要原因是:再好的尿不濕,時間久了也會讓寶寶起紅屁股,所以直接放棄了。

2奶粉:直接沒喝過,也不用買。 因為一直是母乳喂養。小時候奶水足,不用買,大了以後添加輔食,用的是小米熬成的油,然後自製的各種蔬菜汁、米糊、蛋黃等等。

3衣服和痱子粉: 提前和親戚打好招呼,他們孩子穿剩下的衣服都留給我們,回家都用開水燙過,然後給孩子穿上。痱子粉用的地瓜澱粉或者馬鈴薯澱粉替代,效果也很好,所以也沒怎麼花錢。

4用具玩具: 看喜前就告訴她們我需要什麼,所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朋友送了很多,都用上了,也省了。

5必須要買的: 玻璃奶瓶,普通的大約50元,用來喝水。 專 用洗衣液大約一袋20元,給寶寶洗澡專用大盆大約40元.添置了一些沒有的鞋襪等等花了100元左右,城鎮醫保,我們這里一年是200元左右,還有其他的零花,也記不清了,因為數額不大。

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了,反正新生兒那半年孩子真心花的不多, 但是我花的很多,因為母乳喂養,所以我吃的都是最好的、最貴的, 大概那一年我自己就吃了一萬左右,反正頓頓都會有魚湯、鴿子湯、豬蹄湯等等吧。

真心覺得,有些能不買的就不買吧,孩子大了也就用不上了,別浪費錢。

我母親是農民,父親是公務員,一個人掙錢養兄妹三人,有點捉襟見肘,不是很富裕,善良懂事的我們從小就養成了節約的習慣。我家的寶寶出生後,因為是母乳喂養,且奶水很足,省了奶粉這一大開銷,新生兒階段花費很少。

一、紙尿褲,因為是女孩,剛出生的前三個月,白天尿布,晚上與出門時才使用紙尿褲,紙尿褲400元,我認識一個醫生朋友,她說紙尿褲晚上用不是很好,可能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我身體恢復的好一些,晚上也停止了紙尿褲的使用,就出去玩使用,每月120元。

二、輔食,100元(果泥、菜泥、水果、雞蛋、肉、餅乾等等)。

三、防疫針,打免費的為主,偶爾打一陣國外的200元,額外打的總共也沒超過500元。

四、玩具,貴一點的玩具前三個月購買的比較多,花了1000元左右,後期每月100元左右,也不是每個月都超百元。

五、嬰兒圖書,每月100元左右。

六、嬰兒衣服,因寶寶躺在襁褓里,不是經常買,剛開始一共花了300元左右,以後就是換季節買。

七、嬰兒偶爾不舒服的醫療費,剛開始吃母乳,有媽媽的抵抗力,基本不生病,六個月大以後偶爾感冒,也就花幾十元買嬰兒葯費。

綜上所述,我家嬰兒寶寶開銷很少,我母乳期非常注意,對寶寶不好的食物不吃,孩子也很 健康 ,所以花費很少,祝所有的小嬰兒 健康 快樂的成長。

新生兒一個月的開銷,主要集中在奶粉、尿不濕、衣服、玩具這幾大方面,這些都是寶寶的日常必需開銷。

1、奶粉

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寶寶,這筆開銷就省去了。奶粉的話寶寶一個月4罐,按每罐300元的話,合計1200元。

2、尿不濕

這個對新生兒來說每天要換得勤快,避免紅屁屁。一個月可以用4包,按每包120元的話,合計約500元。

3、衣服

這方面就看每家自己的經濟情況,新生兒的一套衣服如果是買品牌的,和買普通的,就相差比較多。

我家寶寶是普通家庭的,衣服也不買大商場品牌的,就相對經濟一些。不過也沒有具體計算過一個月在衣服上的開銷是多少,粗略估計按照一個季度計算至少要1500元。

4、玩具

早教玩具、卡片、布書等開銷也是不能少的,這可是寶寶的精神食糧啊。

我是比較重視寶寶閱讀啟蒙的,所以在寶寶的繪本方面是非常願意投資的。這筆開銷也是隨著寶寶月齡增大而增多的。

這筆開銷自由度也很大,我自己預算是每個月在繪本上的開銷至少200元。

綜合以上幾方面,一個月的寶寶開銷可以在3000元-3500元左右,這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寶寶日常開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我剛生一個月。第一個月的開銷如下。

尿不濕, 牌子就不說了,避免廣告嫌疑。 一包88片,秒殺的時候買的65元。 一個月用了6包 6✖️65 就是390元。

奶粉,因為我的母乳不夠,基本沒有。孩子吃奶粉 ,國產的400g就150塊錢,一個禮拜一桶半。 一個月用了7桶,因為沖的多餘的,我不給孩子吃第二頓的。 150✖️7 就是1050元。

衣服我買了10件,一件衣服20塊錢。 衣服200元。

抱被4張 80塊錢一個。 80✖️4 就是320元。,棉被兩床 一米的,150一床。 150✖️2 三百元。假被四張 ,40一張,4✖️40元就是 160元。

洗澡的45元,洗衣液30元。

護臀霜30元,棉簽15元。

奶瓶 280元兩個,牌子不方便透露。

吸奶器電動的比手動的好用,不疼,我買的是特價的280元。 孕嬰店更貴,我買的手動的在孕嬰店99元。後來發現不好用,又買的電動的。

奶瓶刷,嬰兒痱子粉,撫觸油,紙巾,濕巾,這些東西,差不多2000元。 具體,可能兩千多一點,因為都是嬰兒專用的。

我的孩子長得快,25天,買的衣服就小了。所以,建議開始的時候准備5件就行了。

新生兒一個月開銷大概是多少?

我家寶寶現在三個月了。說說我家寶寶出生第一個月的開銷吧。

一、尿不濕

寶寶出生第一個月,每天大小便加起來,差不多要用掉十幾片尿不濕,64片裝5天就用掉了,節約著用差不多一星期。按4包每月計算,單價有90一包的,有128一包的,按平均價格108算,月消耗400元。

二、奶粉+奶瓶

生大寶的時候,奶粉吃的很少,於是就准備了一一桶400克的,價格150左右,結果不到十天吃完了,就又買了一桶,還是不到十天。奶後來就改成直接換大桶了,900克一桶350元左右。

奶瓶買了兩個玻璃的,138元。

三、床上用品+服飾

嬰兒包被:150元,嬰兒浴巾:59元

寶寶衣服:因為寶寶是冬天出生的,所以買了兩件夾棉的小棉襖118元;兩天單的:78元。純棉和尚服4單件共56元。

嬰兒帽子:25元

四、嬰兒洗護用品

嬰兒洗澡盆:60元

嬰兒洗護套裝:329元

合計以上費用我家寶寶出生第一個月差不多1800左右。

我家寶寶在月子里的時候因為奶水不夠,是與奶粉一起混合喂養的,隨著寶寶一天一天長大,媽媽的母乳也分泌的越來越多,到兩個月的時候我家寶寶基本實現了純母乳喂養。所以後來奶粉的費用省去了~,隨著寶寶長大,寶寶排便也逐漸規律,尿不濕的使用也減少了一包。現在三個月,費用基本就是衣服和尿不濕加紙抽,費用也就500左右。啦~

我家兒子四個多月,他出生的第一個月費用不超過5百塊,看來是非常節儉。

新生兒的費用一般都不少,因為要准備很多東西,如嬰兒車,嬰兒床,包被,被子,衣服,澡盆,吸奶器等等,這些費用的開銷都不少。

新生兒出生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大筆費用,有些早產,有的新生兒出現一些問題等等都要住院或待在保溫箱里。

我兒子出生比較順利,順產,在醫院共開銷兩千多,現金四百多,但是過幾天後,我老公就報銷生育險九千多,因此在醫院生兒子這一塊沒有產生費用,反而賺了。

接下來就是新生兒生活和日用品。因為我兒子是第二胎,所有的如澡盆,嬰兒床,嬰兒車,衣服,包被等都有了,他姐姐的這些東西我都留下來了。

當時我大女兒買的東西太多了,還有很多衣服和包被都是新的,甚至沒用過,這些小兒子都可以用。

衣服買了兩套共60元,奶瓶一個90元,奶粉一罐124元,新生尿布3包做活動312片182元。總共花了456元。

頭一個月,我給小兒子基本是母乳喂養,那一罐奶粉都沒吃完。因此也少了不少奶粉錢。

大家經濟實力不一樣,新生兒的開銷差別也很大。同樣的父母,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新生兒開銷也是截然不同的。

寶寶是自己的心頭肉,買買買,有條件的家庭恨不得都把最好的買給寶寶,以普通家庭來計算最基本的開銷:

1:尿片 大眾價格比較平民化的,按照110×4=440元 為了防止紅屁股,換的比較勤快

2:奶粉喂養 270×2=540元 當然條件好的家庭可以買貴一點的,母乳充足的寶寶可以省去這一項

3:奶瓶 150元 買稍微好的玻璃奶瓶

4:奶瓶刷 5元

5:衣褲類 300-500之間 新生兒到嬰兒這個過程,寶寶身高不停的快速生長

6:洗衣液 去母嬰店買專業的洗衣液或者肥皂 20元左右

7:紙巾 20元左右

以上是新生兒一個月的基本開支。嬰兒的開支就包含了不少,特別是六個月後添加輔食後,另外六個月後寶寶比較容易生病,醫療費可花不少。

總的來說普通家庭一年花費大概2-3萬

❿ 新生兒一個月開銷大概是多少

我生活在長沙,因為在這里沒有親戚朋友,所以孩子出生以來所有東西都是自己買,沒什麼人送。孩子快三歲了,過了年上幼兒園。到目前為止,孩子一個月的開銷平均的話大概就是2000-3000吧。生孩子時剖腹產,一共是9000+,報銷5000+,沒有請月嫂,保姆,就是娘和婆婆照顧。出了月子就留下一個人照顧。剛出生時,紙尿褲開銷最大,一個月4包,花王,170一包(當時不知道,都是在旗艦店買,後來覺得真是錢多燒的慌)然後就是衣服,玩具,推車,各種生活用品,大概也就花了5000塊吧。後來,5個月後,產假休完我上班了,加了奶粉,買的愛他美,當時是220一罐,一個月4罐,然後開始加輔食,買的都是嘉寶,美林之類的,電商活動時囤貨,一個月也就2,300吧。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6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7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