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企業退休職工平均工資是多少
① 2022年沈陽市退休職工平均工資
2180元。2022年沈陽市114餘萬企業退休人員每月平均養老金達到2180元。退休職工是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工作,到了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男職工年滿六十周歲,女職工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年滿五十五周歲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的人。
② 全國退休人員平均工資是多少
2017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2510元/月。全國退休人員退休後養老金每年國家會進行上調,2005~2017實現了13連漲,前11年每年上漲10%,2016年漲6.5%,2017年漲5.5%。職工養老保險是企事業單位共同繳納,繳費水平高,繳費年限長,而且每年都會上調,已經連續上漲了13年。
一、退休工資和養老金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2、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資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2、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三)繳費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2、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准則。
(四)領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以重慶地區1996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它所提供的養老金往往是最為基礎性的保障,只能解決最為基本的溫飽問題。
二、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養老金和退休工資區別還是很大的,並不是每個單位都會在勞動者退休後發放退休工資,而養老金是可以每個人領取的,不過需要繳費十五年。
我國平均退休金從起,就一直呈上漲的模式進行,大約上漲了10%,這也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於我國的退休金規定,是有著統一的計算模式,但是對於具體的退休金的發放還是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決定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③ 河北省企業退休職工2019年月平均工資是多少
1745元。
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3)各省企業退休職工平均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職工注意事項:
對高齡退休退職人員傾斜。年齡70周歲至年滿74周歲的,75周歲至年滿79周歲的,80周歲以上分三個年齡段,分別增加30、40、50元。
對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繼續按照去年辦法傾斜。
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本次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達不到當地(當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按照國家文件及我省有關規定補足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對1998年9月30日冀勞〔1998〕6號文件實施前,企業因工1-4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工作崗位退休並納入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養老金的人員,本次調整增資額達不到157元的補足到157元。
④ 2022年各省退休金一覽表
2022全國計發基數排名
人們一般地認為,人均養老金的水平,應當是與經濟水平成正比,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應當是高水平的,其實則不然。養老金問題一直是老年人的關注焦點,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爭議。因為大部分老人退休後便沒有了經濟收入,單靠養老金這筆錢,所以退休金的數額高低,直接影響老人晚年的生活質量。眾所周知,如今我國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7連漲,即將迎來18連漲,大家能領取到的養老金也越來越多。人們一般地認為,人均養老金的水平,應當是與經濟水平成正比,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應當是高水平的,其實則不然。之前,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了8個對中央財政有凈貢獻的省份,今天為大家盤點養老金最高的7個省份,大家自己看看經濟水平是否與養老金成正比。
NO.1西藏養老金金額:5084元去年及以前,西藏是定額調整最高的省份,去年就達到了113元/月,截至2021年,調整後的養老金額可達5084元。西藏不僅有基礎養老金,還有高原補助養老金,是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5%-15%)。大家是不是很吃驚,養老金最高的省份不是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竟然是西藏。要知道,西藏2021GDP為2080.17億元,排名很靠後,那怎麼會有如此高的養老金呢?實際上西藏之所以調整標准如此之高,首先與其地理位置有密不可分的因素,我們都知道,西藏在我國的西南位置,基本上整個西藏都屬於是我國的艱苦邊遠地區。由於地處高原,在這里的工作條件也不是很理想,也導致這里的醫療水平相對比較差一些。當地人的平均壽命相對於其他地區的人的壽命較低。目前全國平均壽命為76.2歲,西藏人民平均壽命比全國人均壽命低了4歲。其次,西藏的退休老人較少。西藏不要說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連國有企業都很少。也就是說在西藏大多數是中央派駐單位工作,那麼一旦退休就回到內地了,他們退休之後傾向於到一線城市養老,就不再繼續在西藏偏遠地區待著了。所以總體而言西藏地區退休人口很少,但是養老金整體資源十分豐富。所以少數人平分這個大多數資源,那你每個人收到的養老金也就達到一個不錯的水平。另外,國家對在西藏工作的人員,因為大多數都是體制內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還是給予很好的補貼的,所以西藏排名全國第一位可以理解。根據拉薩人社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拉薩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平均工資,就達到了11805元,而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工資也達到了5000元。其實,我們也不用太羨慕西藏的養老金上漲幅度高,畢竟這里的環境艱苦,在這里工作的人付出得也比較多。
NO.2上海養老金金額:4668元上海從去年起掛鉤調整實施了單掛鉤,完全以基本養老金水平確定上漲多少錢,上海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對於人口需求上,已經不滿足於人口數量多,而是要逐漸將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刺激優勝劣汰。另外,上海市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當中,還有一個比較友好的方面,就是在高齡傾斜方面。很多地區的高齡傾斜門檻都是設定在了70歲,而上海市的高齡門檻,是在男性65周歲,女性60周歲,從這一點來說,上海市的養老金調整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基本養老金掛鉤調整上,上海去年達到3%的高水平,超過全國所有省份,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養老金,養老金水平越高,能享受的增長部分越多,想要養老金能多漲,參保期間,增加繳費水平,延長繳費年限是必然。
而近日,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上海市會確保570餘萬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看到這個數字令人非常驚訝,上海市總共才多少人?離退休人員就有這么多嗎?根據上海市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數量達到了2489.43萬人,領取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數量佔到了23%。那麼,上海市的退休人員真的有這么多嗎?根據國家統計年鑒中分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情況(2020年)顯示,上海市當年參保職工數量是1094.9萬人,而離退休人員數量是521.8萬人,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036.7億元,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為2982.4億元,累計結余是1214.1億元。經過一年多左右的時間,上海市離退休人員數量增長到571萬,雖然有些快,但是也差不太多。但是最令人擔心的還是上海市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020年的當期結余為負的945.7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也該花光了吧。更何況2021年的人均養老金水平還再次上漲了4.5%,退休人員數量也增加了近50萬。
NO.3北京養老金金額:4561元北京市是屬於我國養老金比較高的地區之一,僅次於上海。按照2021年相關部門的統計,北京市的平均養老金為4561元,僅次於西藏和上海,位居全國第三位。但西藏由於屬於邊高地區,養老金水平不是內地城市可以比擬的。從內地城市來講,北京市的養老金是處於第二位的。養老金計發水平提高離不開地方經濟支撐。近年來,北京在金融服務、數字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優勢非常突出,還有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北京智造』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支撐,這些都是北京GDP和財政收入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的基礎,也為每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上漲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2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今年的繳費標准與去年相同,最低繳費標准為年繳費1000元,最高繳費標准為年繳費9000元,參保人可在這個區間內自選繳費金額。截至2021年底,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包括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領取福利養老金待遇人員)的覆蓋人群為192.43萬人,已基本實現城鄉居民「人人老有所養」的目標。
NO.4青海養老金金額:4264元青海每月4264元的養老金在全國也處於領先水平,因為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2021年全國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128元,每月只有2927元。青海省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也非常簡潔,在所有已發布方案的省市中,青海省的方案和去年相比變化是最小的,只有定額調整一項降低了22元,每人月增長47元,其餘項目的調整方案和2020年完全一致。由此可見,青海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很高的,除了北京上海兩個發達城市之外,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也達不到青海的水平。
NO.5浙江養老金金額:3899元浙江省早期是以農業人口為主,很難與直轄市相比,在農村管理人口和城市化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這些省份中,養老保險人均排名前兩位的是浙江和江蘇,這也不愧為全國民生保障最好的地區。
浙江更優秀,不僅在金額上遠超江蘇,還有一個特殊之處那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人數不僅只有江蘇省的一半左右,而且低於城市退休人數,這在各省中是罕見的。這是因為浙江省有轉保政策,從2017年7月1日起,浙江省被征地農民可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因此,浙江省目前有數百萬農民領取工人養老金。2021年浙江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594元,相比2020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5960元,上漲了634元,漲幅達到了10%左右,這是比較大的了。相信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將繼續上調,預計可以達到7000元左右。此外,對於2022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沒有公布,到時養老金也會進行補發。不過,對於浙江2022年退休的人員來說,也有可能會遇到延遲退休政策的出台,這需要有心理准備。不過延遲退休政策會有一個過渡期,也不用太擔心。
NO.6山西養老金金額:3651元2021年,山西省全年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達到2.259萬億元,增長9.1%,全國排名第20位,較上年前進1位。全省人均GDP繼2020年突破5萬元後,2021年邁上6萬元新台階,達到1萬美元。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8.1%、10.2%、8.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8%。在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山西省經濟發展韌性愈發強勁,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山西省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長。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來,山西省60歲及以上人口由411.78萬人增長到660.70萬人,10年間增加248.92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由270.53萬人增長到450.47萬人,增加179.93萬人。山西省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9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2.90%。處於輕度老齡化階段,但接近中度老齡化。雖然2022年山西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仍未公布,但是參照2021年的調整方案,山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最突出的是,向企業退休職工明顯傾斜了。如果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條件完全一樣,無論是漲幅的比例,還是漲錢金額的"絕對值",企業退休職工都漲錢更多。這會給予企業退休老人更多的鼓舞,實現更大程度上的公平,這也是山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最大的亮點。
NO.7山東養老金金額:3647元山東的經濟發展不錯,這兩年受到疫情的沖擊,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受到一定影響,山東省的恢復速度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小編最近看到一個報告,說山東省經濟在疫情之後恢復快、發展好、態勢足,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的山東省2020年的人均GDP排在全國第3位,你想經濟發展的這么好,那就給山東省漲這個養老金提供底氣了。相比其他省份,山東省的調整檔次有5檔之多,標准分別為:
1、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元;
2、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3元;
3、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6元;
4、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9元;
5、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2元。
而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山東不同城市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些城市他們的標準是高於山東省的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的。比如說山東省發展比較好的城市,青島。青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是200元,而濟南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也比較高達到了160元。也就是說,即便是同屬山東省不同城市的退休老人能夠拿到的錢也是不一樣的。除了這部分基礎養老金之外,還有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決定了老人退休待遇水平的高低。
而在今年在國家發布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中提到了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地方會議上,山東也提及這一措施。其實,山東對退休時間晚,繳費時間長的人,福利已經實施多年,因此,如果十四五真的要實施延遲退休實施,山東省試點的幾率是比較高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⑤ 退休金每月12000元,屬於什麼水平
看到這個退休金每月12000多元的數字,真想找塊布遮住自己的頭,普通工人要干三個月,農民要種兩年的田地,到現在才明白,為什麼物價那麼高,為什麼農民寧願丟荒土地也不想種,不說大家也明白。
退休後能領一萬二千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普通職工,還是工程師,大學教授,他們每一個月比一般職工交的社保多多少倍,一睡醒,不用工作就有四百元收入一日,在羨慕的同時,又有點難為我們納稅人,也為國家財政擔憂。
現在全國企業職工平均退休金3000元左右,事業單位最高也是4000多一點,農民種出來的稻穀每市斤不超過2元,小麥,玉米更便宜,一個人每月領12000退休金,工人要出多少汗,農民要種多少田地才能達到這樣的收入。
也許有人說是仇富,是眼熱那些領高退休金的人,心裡不平衡,其實,與仇富眼熱沒有關系,如果是為中國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或者是那些為國家尖端技術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為人類 健康 研究葯品和疫苗的科研人員,為工業,農業不斷創新的科研專家,院士,這些人都是國家和人民的功臣,領得再多,待遇再好,也是應該的,因為沒有他們的前行,就沒有今天的民富國強。
一個退休人員,一年領將近十五萬元的退休金,就算豬肉賣到50元一斤,大米賣到10元一斤,對他們而言,也沒有什麼影響,而受影響的,只有那些普通工人,自由職業者,農村廣大農民,退休金制度,應該根據國情出法,制訂合理相關政策,適當調整和縮小東西部,發達和欠發達地區的差別,適當提高農村60歲以上老農民的養老金標准,同時提高大病報銷比例,使每一個人都能過上,老有所養,病無所憂的幸福生活,充分體會到 社會 主義的優越性。
退休金12000元/月,這也太高了。應是正廳以上的幹部了,或是企業高管之類的。我們遼寧地區,平均退休金也就是3000元/月左右,5000元/月就是高的了。這一萬二是我們的四倍啊。
養老金差別過大,也是造成貧富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讓貧困的弱勢群體一輩子翻不了身,進而影響到後代子孫,階層固化,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非常不利於 社會 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建議以後退休金的改革,應盡可能地向減少差別上努力。每年對養老金的上調,不要一刀切的都漲5%,這樣會高的越高,低的更低,越調差別越大。應該是退休金低的多漲,中等的適當漲,高的少漲,太高的不漲或緩漲。逐漸地減少貧富差距,這才是退休金改革的大方向。
一個字:高!兩個字:很高!三個字:相當高!
根據你的描述,工齡36年,上月在北京退休,月養老金12000元。是在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工作,老985民建本科畢業,高級工程師,中層幹部。
每月12000元的養老金,而且是36年工齡就能拿到,這水平簡直是高的令人發指,鶴立雞群,傲視群雄,令人望塵莫及。
你是在北京退休,你知道北京的人均養老金有多少錢嗎?2019年,人均養老金是4157元,所以你的養老金水平是人均水平的三倍左右,高出的不是一點半點,三個人的養老金加起來才相當於你的養老金水平。
而且每月12000元的收入,也是超過了北京的人均工資,可以說能夠擊敗90%以上的在職職工,打敗99%以上的退休人員。
所以,你在退休人員當中就屬於富豪級的水平了,五星級的水平。這樣的養老金可以確保讓你在北京過得非常瀟灑,非常滋潤,別人是非常羨慕的。
為什麼你36年工齡能夠拿到12000元的退休金呢?原因可能是有兩個。
第一個,繳費基數足夠高。因為你是房地產公司的中層幹部,薪資待遇應該是非常高,社保的繳費基數應該也是非常高的,你應該按照300%的社保的繳費上限來繳費的。
按照三倍的當地平均工資來繳費,退休後拿到三倍的當地人均養老金,基本上也是合理的。
第二個,你應該有第二份養老金,也就是企業年金。你所在的企業應該是給你們建立了企業年金,這是一種補充性養老保險,相當於退休後的第二份養老金。兩份養老金加在一起,這水平是足夠高了。
所以你就是人生贏家,能夠考上985,在房產公司當上中層幹部,成為高級工程師,本身就證明了你的能力。
我說的對嗎?
每月退休金12000元,假如生活在二線城市,應該屬於較高水平。
1、同事今年的9月份剛剛退休,10月開始領退休金,我了解了一下同事退休金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社保發工資8160元 ,單位每月發工資4910元,每月兩塊合計退休金共計13070元。
2、比起在職期間的收入,肯定是減少了很多,其中:在職期間住房公積金以及工資35%的住房補貼都停發了。
3、退休後的月入12000元屬於高收入人群。有一份不薄退休金,又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盡情享受人間生活的美好。
4、退休了有錢又有閑。人生已過半,經歷了風雨,走過了溝坎,不念過去,活好當下,知足常樂,從容餘生。
5、人生雖已過半,但餘生還是很長,用不薄的退休金,把平淡的生活過出詩意來。
6、餘生,讓合腳的鞋帶自己去看風景,與合拍的人並肩走向繁花似錦的生活。
總之,兜里有錢,心中有愛,以歡喜心過生活,以柔軟心除掛礙,以清凈心過好每一個當下。用心記錄著平常日子中的每一個進步和幸福的小瞬間,尋找平凡生活的樂趣,讓柴米油鹽也開出花來。
如果養老金出現缺口,缺口的產生就是你們這些人,不知道你們的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但我知道我們是被平均的,你的這個問題,讓那些一二千元的退休人員情何以堪。
養老金是國家創建的一個基金,退休人員都從裡面拿錢,如何分配是由支付的政府部門計算,我們不提倡絕對的公平,但也不希望過分的差距,都是退休人員,都是國家公民,農民一分錢沒有,有句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在退休工資上不是。
養老保險的作用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就是國家推崇的,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現在好像不是這樣,現在的老人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沒有養老金,像農民能動的時候得去幹活,哪怕八九十歲,動不了的那天就算退休,工資有孩子支付,工資的高低看孩子的能力和孝順的程度,有些人有養老金,但還不能保障生活,還得去勞動,有些人養老金太高,根本花不完。
有的人說是年輕的時候貢獻大,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但我認為年輕的時候的貢獻國家就已經對他們支付了,年紀大了按道理應該平等,即使有差別也不應該如此巨大,毛主席的那個年代,已經消除貧富分化,現在退休人員卻產生如此的分化好像說不過去。
養老金設計初衷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說明設計之初是有缺陷的,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說,是因為設計的人,計算的人都是拿高養老金的人,讓他們出來矯正應該說是天荒夜譚。
現在提出延期退休政策就是因為養老金出現缺口,如果養老金發放沒有改變,那些拿著高額養老金的人很快就會把養老金掏空,延期退休到八十歲,養老金依然會出現缺口。
你不要再出來說自己的收入了,容易遭恨,遭嫉妒,你一個月的養老金是農民一年的生活費,是工人半年的收入,你應該是最高的,如果還有人比你還高,我只能無語。
大家好,我是五班長。
2020年全國各省平均退休工資統計,最高的西藏、北京、上海也才4000多元,其它省也就2000多到3000多元之間,現在弄出個退休金12000元,還問是什麼水平?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還用問嗎?之所以全國平均退休工資看起來還不錯,就是被這些高的退休金給平均上去了,真實的情況是大多數企退人員的退休金還是少的可憐的,拿2000左右的大有人在。 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的待遇,讓退休人員也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是政府的職責所在,雖然現在每年都按5%給退休人員漲退休金,我認為幅度仍太小,應該漲10%以上,拭想,如果現在拿2000多元退休金的人,要漲到12000元,要等等猴年馬月?豈不永遠達不到現在就拿12000元人的生活水平了嗎?,我認為今後漲退休金,應該多考慮那些低收入群體,退休金超過一萬的,應該暫緩幾年再漲,可如今是越高的漲的越多,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不知大家贊同我的觀點嗎?請留言評論!
謝謝閱讀
樓主你好,退休金每個月12,000元是什麼水平?退休金每個月能夠達到12,000元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了,我們先暫且不談退休金的收入,假如你的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都能夠達到12,000元,可能我相信你超過了自己身邊很多的朋友親戚。因為12,000元即便是按照工資待遇來對比的話,那麼也是一個非常高的收入,更不要提示退休以後的收入了。
當然絕大多數人他退休之後是拿不到12,000元的退休金的,因為根據2020年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全 社會 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群體所獲得養老金的平均待遇水平僅僅不過只有2900元,甚至還沒有超過3000元,那麼也就意味著有將近一大半的人他的退休金從剛開始退休是不足2900元的,所以說你拿到12,000元的退休金可見超出了平均退休金將近四倍的標准,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了。
基本上從企業單位退休是很難獲得如此高的退休金待遇,而且從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如果說你沒有一個很高的工作年限,或者說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職級的話,那麼基本上也很難獲得如此高的收入,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大多數平均退休金也就是在5000塊錢左右,所以說從部隊里退役的一些幹部,那麼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或者說你獲得原有養老金的同時,還有一部分職業年金,再加上自己的商業補充養老保險,可能三者相加獲得12,000人的退休金也是有可能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你讓我們這3000的怎麼活啊?
條友你好?據我所知:每月可領12000元退休金的人,在我們國內相當少,絕對屬於超級精英的水平,和早前的離休幹部,當今的正廳級以上退休領導,以及國企央企,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主管和高管這些人,基本上同一水平!是人上人啊!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的退休職工平均退休金是3000左右,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是6300左右,你每月12000元的退休金,己經超越我國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的4倍,同時也超越我國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400元進帳,是我們中華民族極為少數的高收入退休人!是退休一族中的大熊貓!
如果拿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作對比,那麼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你一個月的退休金,我國絕大多數農民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可能都要干好幾年啊!和你的差距太大了!像你這種退休金,在國內不管你在那個區域那個城市,無論物價瘋漲多快,基本上都不會影響你逍遙自在的幸福生活!
最後我提議這種問題以後少拿出來評論, 社會 上許多低收入人群看到後,都會產生心理失衡,也有些人會認為你在炫富!恕我直言!祝你幸福!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12.000元退休金跟企業退休比確實不少,要問什麼生活水平?跟馬雲比窮的不能再窮了,不客氣說跟我也是窮人一個,你可能感覺已經很了不起,在窮人堆里還算可以吧。
⑥ 四川省2021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多少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一、四川省作為全國人口大省,經濟發展水平卻一般般,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也比較低。據了解,目前四川省退休人員月養老金平均水平為3200元,其中企業退休職工的月平均養老金為2700元。兩項數據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00元、200元。
二、2021年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漲比例為退休人員2020年月平均養老金的4.5%,比上年減少0.5%。在四川省2021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中,退休人員總體增加的養老金為4.5%。由於全省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基數在全國比較低,所以退休人員上漲的養老金在全國也是比較低的。至於具體能上漲多少,由於四川省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方案還沒有公布,我們只能參照四川省2020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作個預測。
1、定額調整:
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40元。
2、掛鉤調整:
一是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滿一年增加養老金1元;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一年增加養老金2元。二是與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2020年月平均養老金基數增加2%。
2、傾斜調整:
(1)對高齡退休人員傾斜。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個月增加養老金35元; 滿80周歲不滿90周歲的,每個月增加養老金65元;滿9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個月增加養老金105元。(2)對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傾斜。一至六類地區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10元、20元、30元、40元、60元、80元; (3)向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傾斜。此次養老金調整後,企業退休的軍轉幹部養老金仍然低於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的,要給他們補齊到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均水平。
四川省在全國屬於人口大省,經濟發展水平一般,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高。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時,四川省共有離退休老人915.2萬人,屬於全國退休人員最多的地區之一了。
四川省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根據網路數據是人均2813元。不過,有關數據跟實際水平可能還是有差距的。
按照四川省2019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共有809.5萬參保 企業離退休人員 領取了養老金,比上年增加29.8萬人,全年月人均領取水平達到2154元。
當年公報顯示的數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為2416.2億元,實際上 平均每人每月養老保險的基金待遇為2487元 。多出的部分主要是一些喪葬費、撫恤金、去世職工個人賬戶余額繼承、供養親屬困難補助、當地的生活補貼補助等待遇。
如果再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平均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在每月2813元左右也是正常。四川省這樣的水平在全國排倒數第五位,屬於養老金較低的地區。相對而言,四川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僅僅2216元,雖然在中西部地區還算可以,但是仍然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按照2021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漲4.5%計算,四川省2021年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也就是2940元左右,甚至更低。
至於具體到每一個人到手的養老金水平,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可能也就2370元左右吧。
是這樣的,全國人均養老金水平去年大概是3100元左右,而四川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又低於全國人均水平,大概是在3000元以內的。其中,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就更低了,也就是2200元左右。如果養老金能達到3000元,相信在四川900多萬的退休人員當中,就屬於中等水平了。
我們可以看看四川的相關數據。2020年,四川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22元,其中居民工資性收入13032元。也就是說人均支配收入方面,每個月也就是2210元。如果養老金能夠達到2200元以上的話,在四川養老的話,應該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因此,四川的整體養老金水平並不高,這跟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等有關系,個人的養老金如果能有3000元的話,這是要超過當地人均水平的,也能保障基本的養老所需的。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樓主你好,四川省2021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是多少錢?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呢?目前來看,四川省地區還沒有出台養老金具體的調整辦法和方案,也就是說不能夠確定四川省的養老金會增長多少錢,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去年的數據來大致推算一下,因為去年四川省地區平均養老金大約是2800多元。
而這樣的一個養老金收入水平,在全國范圍內來對比,是屬於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且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因為去年的全國平均水平都是在3000塊錢以上,所以很顯然四川省地區的平均水平是低於全國平均,那麼就屬於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當然今年經歷過正常養老金增長以後,四川省的這個平均養老金,我認為應該會達到2900元以上,甚至接近3000元。
但是這樣的一個養老金待遇水平依然也是屬於中等偏下的待遇水平,並不是一個很高的待遇水平,所以說在四川人退休的人群,那麼普遍來講,它的退休金待遇並不是很高,相對於一些大城市或者說一些退休金比較偏高的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個人的養老金它取決於的是你的參保條件,如果說你擁有足夠長的累計繳費年限足夠高的平均繳費指數,一樣是可以獲得更高養老金的收入。
重要消息緊急通知: 2021年,養老金開始進行第17次調整這次調整,總體幅度為4.5%。
有的人每月上調400元,而有些人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人將暫停發放養老金。
這些變動讓不少退休人員非常的迷茫,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今年養老金的變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021年1月份,人社部和財政部就明確規定,對今年的養老金進行調整,主要有以下這幾種調整。
總體幅度為4.5%,還是按照往年的三結合來調整,上海市取消了工齡與上調掛鉤。
目前,四川省養老金的政策調整還沒有公布,所以我們只能按照2020年,四川省的養老政策來推測。
首先根據三結合調整來推測。
每個省份對定額調整都有不同的規,像今年的四川省,對於定額調整推測,應該在每人每月上調40元。
因為定額調整基本都是在這個標准范圍內,不會太高,而且很多地方今年的定額調整都有所下降。
上海市2020年定額調整,每人每月上調75元,2021年定額調整是每人每月上漲70元,所以下調了5元錢。
河南省2020年定額調整,每人每月上調55元,2021年定額調整是每人每月上調50元,所以也下調了5元。
掛鉤調整指的就是: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也就是說你繳的費用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水平也就越高,基數比率也就越高,
而四川省去年對於長繳多得的規定是這樣安排的。
繳滿15年,每滿年每月上調1元。
繳滿15年以上,25年以下,每滿一年,每月上調兩元。
繳滿25年以上,每滿一年,每月上調五元。
以此類推繳的越久,上調的金額也就越多。
再根據你個人繳費養老金的水平掛鉤和四川省,月平均養老金,的基礎上增加2%。
所謂的傾斜調整,其實就是對一些特殊人員的關照,比如: 高齡退休人員,軍轉幹部,邊遠貧窮地區人員。
對於高齡人員,四川省的規定是。
①、已滿70周歲,但是不滿80周歲,每月上調養老金35元。
②、已滿80周歲,但是不滿90周歲,每月上調養老金65元。
③、已滿90歲,或者是90歲以上,每月上調養老105元。
也就是說年齡越大,上調的養老金也就越多,這是老年人的一項福利。
對於軍轉幹部跟往年一樣,應該都是根據當地養老金的水平來補,如果說軍轉幹部退休人員,他們的養老金低於四川省養老金的水平,那麼必須給他補上。
對於邊遠貧困地區的人員,根據情況來不同的上調養老金,最低上調10元,最高上調80元。
2020年,四川省平均總體幅度為5%,根據網上的數據顯示: 每人人均養老金在2813元,這只是一個大概的估算,根據實際情況水平來說,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2021年總體幅度為4.5%,這就意味著那些養老金低的人越低,高的人越高。
這只是一個總體幅度,4.5%,相比去年要降低0.5%,這就意味著今年四川省人均的養老金要比去年低一些。
(具體情況根據四川省政府養老金調整公告來決定為主,以上僅供參考)。
由於今年養老金政策還沒有出來,先給大家看一下,2020年養老金的政策,因為今年養老金跟去年相比相差不了多少。
所以今年四川省養老金在全國的水平,應該還是屬於比較低的水平。
對於全國各省養老金的調整和水平都有不一樣的標准,因為社保由個人繳納社保和單位繳納社保和繳納的標准。
所以每個人的養老金水平都會有很大的差距。
為什麼說有的人每月上調400元?而有的人只能上調幾十元呢?
就是取決於所在地區的三結合調整的金額。
掛鉤調整的原因,和個人社保的方式原因。
養老金的待遇完全取決於掛鉤調整,通俗易懂的來講,就是你交的越多,交的越久,那麼退休以後給你的也就越多。
就像我們去銀行存款,存款本金越多,存款年限越久,那麼存款的利率就會給你很多,每年的利息情況也就非常的可觀。
原因:
①、個人繳納社保要100%承擔全部社保費用。
而且個人養老保險比例只有20%,其中的12%要劃入 社會 統籌基金賬戶,剩下的8%才會納入個人賬戶,畢竟是個人繳納社保,肯定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的方式來繳納,靈活就業人員就意味著沒有穩定的工作,那麼收入來源肯定也不穩定,比例基數也會受到影響。
②、單位繳納社保為你承擔一大部分社保費用,自己承擔一小部分。
養老保險占的比例就要比個人多出4%,也就是24%,這24%里單位繳費佔16%,個人繳費佔8%。
裡麵包含的醫療保險費用佔8%,一般單位承擔6%的費用,剩下的2%自己承擔。
自己承擔醫療保險費用的2%,到最後還會全額退到你的社保卡里,這就意味著只是走了一個形式,其實並沒有交。
所以這就是單位繳納社保的好處。
今年全國各省的養老金調整相比往年只下降了0.5%,其他並沒有太大的調整,像那些沒有出調整方案的省份,可以根據去年的養老金調整來推算,具體情況還是根據當地的養老金調整為主,以上只是參考。
像今年四川省人均養老金肯定要比去年少一些,在全國的水平還是屬於較低養老金水平。
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實行養老金認證,就是說退休人員一定要帶著本人身份證和社保卡到當地的行政大區或者是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認證,如果沒有認證,那麼暫停發放養老金就是為了解決那些冒充領養老金,破壞國家養老金基金的人,大家一定及時認證哦。
(感謝各位朋友觀看和支持)。
為什麼我們老是來個人均呢?有的一個月領個一兩萬,這能,人均,嗎?有的八九百塊,有的七八千,有的兩三千,你說八九百塊給1000多的
四川退休人為9I5、2萬,平均為2813元,在全國不算高,但也不能算差,屬中下等。
目前全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平均水平大約為3100元,據此推算,達不到這個待遇的企業退休人員至少要有40%乃至50%以上,這就是現在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的現狀。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平均水平能達到並超過4000元的只有西藏、上海、北京、青海這四個省份,西藏和青海的養老金水平較高,並不是因為其經濟發展水平高所致,而是由於它的退休人數少所決定的。
像四川這樣的退休人口大省,並且經濟發展水平又較低,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平均水平也就高不了了,肯定也就達不到全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平均水平了,能達到80%左右就算是萬事大吉了。
綜合各方面的數據來看,四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月平均水平大約在2650元至2850元之間,要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月能達到2450元的水平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的養老保險待遇可能連每月2200元都到不了,那些工齡短且繳費指數低的企業退休人員更是如此。
由於絕大多數省市的 社會 平均工資都不高,這就在較大地程度上壓低了基礎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要是不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更多不了了,基本養老金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參保人的工齡要是長且繳費指數又高,退休之時核定的養老金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
但是,參保人的工齡要是短且繳費指數又低,尤其是那些工齡只有十五年或者二十年的企業退休人員,在退休之時核定的養老金基本上拿不出手,能達到一千兩三百元的水平就不算說得過去了。
四川省的平均水平是不高的,在全國排名是後面的,在2020年時做過一個統計,四川省養老金平均水平為2813元,在全國第27位。 其實四川的月平均工資數也是不太高,但是由於四川的生活成本比較低,物價相對也是比較低的,所以在四川生活還是有著幸福感。
但是這種幸福感是不包括成都,現在成都的房價物價還是相對在上調過程中。如果在成都沒有房需要租房,生活那麼一個月,需要的花費也是不小的。四川省的人口數量是比較多的,相對來說工資又是在西南比較低的。所以按照國家人社部今年養老金上調的標准4.5%,其實四川的養老金調整額不會太高。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如果按照養老金平均水平2813元,上調平均為4.5%,那麼平均養老金上調只有126元。當然現在四川省的具體上調方案還沒退出,應該就在近期會逐步的推出來。
當然目前的養老金平均水平2813元,可能也不是非常准確,有可能還高。按照四川省2019年的統計公報,2019年共有809.5萬參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領取了養老金,比上年增加29.8萬人,全年月人均領取水平達到2154元。這么看來,可能普遍四川省退休人士的養老金中值是比較低的。四川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2019年的支出為2416.2億元,算下來平均每人每月養老保險額為2487元。但是這部分支出還包括一些去世養老人員的喪葬費,撫恤金,以及一些生活補助費。如果扣除這些,那麼還有可能低一些。
不論如何每年養老金都在上調,這可能也是算一件好事吧。
四川省2021養老金上調方案雖然還未正式公布,但根據總體上調比例較去年下降0.5%個百分點(4.5%),再結合其他省份公布情況來看,今年四川平均養老金調整後,估計應該達到3000左右,但調整後在全國的排名很可能仍然靠後。
據有關信息顯示,去年四川平均養老金為2813,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排名第27位,非常靠後。今年的平均漲幅肯定會低於去年,因為去年總體上調5%,而今年只有4.5%,整體水平下調0.5個百分點,這是大趨勢。
其次,再從河北陝西和寧夏等地公布方案看,由於整體水平的下調,具體到實施中,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基數和繳費年限)和適當傾斜(高齡和艱苦邊遠補貼)等都有不同程度下調。
以陝西為例,定額調整為56,比去年減少1元;基數調整與去年持平,仍然為1%;但繳費年限掛鉤部分,15年及以內是25/月,而去年是2元/年。超過15年部分只有2元/月,比去年減少1元;高齡補貼維持不變,分別為10,20和30。
那麼,四川將會如何調整呢?可以大致推測:
定額調整可能從46降到45;基數調整如果企業和機關事業同步的話,大概率不會超過2%;繳費掛鉤部分,15年及以內很可能維持去年1元/年水平,超過15年部分,可能從2.5/年降到2元/年。
高齡補貼可能也會適當下調,老齡人口增多,負擔也逐漸增大,估計會分別下調5元,70,80和90歲年齡段分別可能為30,60和100,盡管如此,這一項在全國還是比較高的了,其他很多地區最多也就30-50。
四川面積較大,地形復雜,且有甘阿涼「三州」存在,不僅經濟較為落後,而且也屬於高海拔艱苦邊遠地區,所以估計這部分補貼變化不大,1-6類地區分別為10,20,30,40,60和80。
那麼,假如一位70老人,工齡30年,去年底養老金為3000,今年會漲多少呢?
定額+45
基數調整暫按1.5%計算,3000*1.5%=45
掛鉤繳費年限:15+20=35
高齡補貼+30
合計+155
如果在艱苦邊遠地區退休,再加上對應的補貼就行了。
去年的平均養老金是2813,如果本次能夠上漲150左右,也就能接近3000,估計這就是平均水平了。調整後的平均水平在全國范圍之內是否能有所提升,這還不一定,因為不僅其他地方也在增長,而且因為四川屬於人口大省,退休人員總量也超過900,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一般,所以要想排名有所提升,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⑦ 2020年各省平均養老金一覽,西藏最高、吉林墊底,您的省份第幾
是這樣的,關於全國各地人均養老金水平,由於各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等存在差異,確實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像北京上海,人均養老金可以超過4000元,像西藏、青海等地由於享受到政策傾斜,整體的養老金也會比較高,而像吉林等地,由於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不高,且養老金收不抵支等等,那麼整體的養老金水平也就不高,比如說全國人均養老金達到了3100元左右,那麼吉林等地的養老金人均水平要低於3100元的。
不過個人更應該關注自己的養老保險繳費情況,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高低跟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只有自己真正去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才能拿到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否則即便是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了4000元以上,但是你只是按照最低的繳費標准來交的,那麼養老金水平,還不如那些在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低的地區,辦理退休的人員。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各省市的平均養老金,目前來說沒有官方發布的信息。網路數據中流傳著這樣一張表,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按照有關數據顯示,全國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最高的是西藏,2020年養老金水平高達4865元。上海是全國第二,平均4667元。
北京市全國第三,2019年是4157元,2020年4365元。4157元的數據有官方數字可考。
青海省2020年平均養老金水平也超過了4000元,達到了4080元。
山東省水平在全國排名第七,屬於較高水平了,2020年人均月養老金待遇3490元。那是山東省並沒有公布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數據,有關數字無法考證。
全國人均養老金水平最低的地區是海南省、湖南省和吉林省,平均養老金水平約是2745元、2732元和2622元。
全國平均養老金水平,依據《中國 社會 保障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為2362元,有關年度報告沒有再出台新的版本。
如果按照國家每年平均養老金調整的幅度,差不多2020年企業人均養老金水平為2940元。
根據《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2019年我國離退休人員數量為12310萬元,養老保險基金支出49228億元,人均每月養老保險待遇3332.5元。
實際上,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並不一定是每個人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比如說去世老人還會一次性發放喪葬費、撫恤金、個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的繼承、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當地規定發放的補貼補助類待遇。比如說杭州市每年有三個節過節費2800元、每月固定價格補貼152元。一些北方省市每年還有取暖費,寧夏自治區取暖費也高達4000元以上了。
其實,各地的養老金水平也是非常有作用的。每年國家調整養老金水平的時候,各地都按國家確定的統一標准進行增加,因此養老金水平越高的地區增加的錢數會越多。比如說北京市定額調整50元,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三元,按養老金水平調整,每人每月至少增加65元和30元。
不過,按照十四五規劃,我國將要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現全國統籌以後有關養老金的待遇調整各地將會更加接近,養老金較低的地區和人群會有更多的進行照顧。希望能夠早日實現。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輝生活輝不同。
養老金又上調了,這對於退休人員又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眼睛雪亮的人發現各地養老金的平均不一樣,最高的西藏和最低的吉林相差2000多元,基本上又相差出一個吉林了。
存在這樣的差異是有多方面構成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退休人員無憂無慮的過退休生活。
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來看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就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 個人繳費指數) 2 繳費年限 1%。
平均工資
學過數學的都知道,結果是由前面的變數改變而改變,同樣養老金的發放也是由於變數的改變而改變。
平均工資是衡量一個城市基本生活的標准,由於各地的平均工資不同導致養老金不同,比如西藏高的原因是人口基數較小,因此平均工資就高,而且每年的退休人數較少,這樣就造成了養老金總數就多,因此平分到每個人頭上的錢也就多了。
個人繳費指數
這就具體到每個人繳納的基數了,各個單位,各個地區,各個工種都有所不一樣,因此最後的養老金也不一樣,像北上廣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因此指數相對較高,而西藏是因為國家對他們的補貼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先說觀點: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幾個問題。
第一個需要明白的就是: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 個人繳費指數) 2 繳費年限 1%
第二個影響的因素是:眾所周知! 平均工資是其中影響養老金的重要變數,因為各個地方的平均工資是不同的,這就導致了不同地方的養老金不同,最簡單的比方就是西藏人口基數較小,因此平均工資就高,加上每年的退休人數相對較少,兩項相加這樣就造成了養老金總數就多,所以平分到每個人頭上的錢也就多了。
第三個影響因素是:個人繳費指數!
這就是因人而異了,每個人繳存的基數不一樣,這是影響養老金的很大因素,因為每個地方的工資水平不一,每個工種工資不一,因此最後的養老金也不一樣。
這是我的答案,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我的省份是黑龍江,排名倒第8,但我覺得這不正常啊,一般這種排名,黑龍江都躲不過後三的,黑龍江的工資低、消費高,老百姓自娛自樂,一出去到省外城市比較一下,心態就不平衡了,這也是造成黑龍江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好多都離開了,其實大多去省外也不是很好,都是中年離崗換工作,普遍都適應不了,蛋都不想回來,如果黑龍江的工資待遇再上不去,流失的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山西省,不知道養老金在全國排第幾。作為一名企業退休人員,退休3年了,目前退休工資才2500,工齡30多年,當時企業繳費基數最低,唉,現在物價越來越高,工資就這么點,真不知道怎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