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地區2017年社評工資是多少
『壹』 2021年呼市社會平均工資出來沒
2021年11月16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自治區最低工資標准及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內政(2021)69號規定如下,12月1日執行。
2021年3月公布的上年度年平均工資為89549,這是最新數據。
『貳』 工齡分別是28年和30年的工人,同年50歲退休,工資有什麼差別
樓主您好,工齡分別是28年和30年的工人,同年50歲退休工資會有什麼差別?工齡28年和工齡30年,從累計繳費年限上大約是相差了兩年的時間,但是累計繳費年限並不是唯一計算退休金的條件,而是主要的條件,所以說我們退休金的計算還要取決於其他的條件來決定。
同年退休,有一個條件是相同的就是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是相同的,只要這兩個人是同一個地區,那麼就可以獲得一個相同的 社會 平均工資。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剩餘的一個條件就是平均繳費指數了,如果能夠保證這兩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完全一致的,比方說都是按照60%來繳納,這么多年的養老保險,那麼都是0.6,這樣一來的話,同年退休的兩個人30年工齡的個人絕對要超過28年工齡,個人所拿到的養老金待遇。
具體相差多少錢,還是要根據自身的一個計算結果來確定,基本上兩年的養老保險最多的養老金待遇不會超過200元,可能也就是在100元左右上下是比較可能的一個數據,大概也就相差100元到200元之間,這樣的一個水平,但是我們要保證的前提條件就是兩個人擁有相同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因為養老保險從1992年開始強制執行,但是企業一般1998年之前一般來講都算作視同繳費,所以, 如果兩人2018年到達退休年齡,則視同分別為8年和10年,社保繳費年限都是20年。
那麼, 如果兩人同時退休,視同工齡年限只差2年養老金能差多少呢? 如果您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不妨跟超老師一起來探討學習,揭曉答案吧。
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和計發月數。
小結: 根據題主描述得知,同年50歲辦理退休可知其兩人退休前一年職工月均社平工資和計發月數相同;工齡分別是28和30年,則可以得知其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已知;經過分析得知, 兩人社保繳費都是20年,所以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相同,則兩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都相同,差別只會出現視同工齡年限上,也就是說差別出現在【過渡性養老金】這一塊。
以北京市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社平工資×實施社保前的繳費年限×指數。
也就是說,2017年職工月均社平工資為8467元的情況下,視同繳費年限為8年,退休當月的過渡性養老金為:8467×8×1%=677.36元;
視同繳費年限為10年,退休當月的過渡性養老金為:8467×10×1%=846.7元;
小結:工齡28年和30年,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都是20年,2018年都在北京市50周歲辦理退休的兩人的養老金差別就是846.7-677.36=169.34元。
以上案例分析的前提是以北京市為例,兩人養老保險繳費都是20年且歷年繳費基數都相同,唯一的差別是30年工齡的員工比28年工齡的員工上班早了兩年。 所以,兩人如果情況有其他變化,望參照案例舉一反三,算出准確的的差額。
最後,因為 養老保險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不繳不得】,所以為了更好的享受養老保障,拿到更多的養老金,現在還在參保的您堅持繳納社保吧!
工資有啥區別?應該是養老金有啥差別。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工齡28年和30年工人,都是同年50歲退休,養老金有啥差別呢?
在退休年齡和當地平均工資相同的情況下,決定養老金多少的因素是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
在繳費水平一樣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高。所以,如果兩個人的繳費水平一樣,30年工齡拿到的養老金是比28年要多的。
長繳多得的道理大家都懂,30年工齡具體比28年多出多少錢呢?繳費水平和當地平均工資的高低是影響因素。
舉個例子,退休時當地平均工資6000元,個人繳費指數都是1,28年工齡個人賬戶養老金5.5萬元,30年工齡個人賬戶養老金6.5萬元。
那麼,基礎養老金方面多出(6000+6000×1)÷2×2×1%=1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多出(6.5萬—5.5萬)÷195個月=51元。
為什麼除以195個月,因為50歲退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對應的是195個月。
照此計算,30年工齡比28年工齡養老金多出171元。
當然,以上是在繳費水平一樣的情況下比較,如果兩個人繳費水平不一樣,那麼差別就不好說了。
如果28年工齡繳費比30年工齡還要高,那麼有可能他拿到的養老金比30年工齡拿到的養老金還要多。
如果的如果28年工齡繳費水平還不如30年工齡高,那麼長繳多得、多繳多得,30年工齡養老金更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國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是由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構成的。
其中基礎養老金是按照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 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和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的平均值為基數, 繳費每滿1年發給1% 。
這里有三點會明顯影響基礎養老金,對於題主來說,同一個地方同年退休那麼 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肯定是一樣的 ;而 月平均繳費工資 這一項,正常兩個人肯定是有差別的,不管是因為工齡還是職務的不同,都會造成工資的差距;最後 工齡28年和30年 ,那麼正常也就代表著繳費年限分別是28年和30年,所以最後發放比例一個人是28%,一個人是30%。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參保人員退休時 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
我們每個月繳納的養老保險里,個人繳費那一部分(8%的比例)是劃入個人賬戶的,所以個人賬戶中有多少錢,也取決於我們的繳費工資水平和繳費年限。而 計發月數 ,則是和退休年齡有關系,50歲退休那麼計發月數是195個月,60歲退休則是139個月。
退休待遇的差距是大家都關注的問題,如果兩個人退休時繳費年限分別是28年和30年,50歲退休,養老金會有什麼差距呢?
很多人搞不清繳費年限和工齡的區別。實際上繳費年限包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在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被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就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一般包括國有企業固定工人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年限、建立軍人保險制度以前需要安排工作的軍人服役的年限、上山下鄉知青務農時間、機關事業單位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轉企業的工作時間。
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是1991年進行全面改革並推開的。1997年又要求全面建立統賬結合的養老方式。2005年再次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現行的退休制度是經歷了多年多次演變才出現的。
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又叫做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是1997年前後各地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所以計算過渡養老金使用。一般跟 社會 平均工資相關。各省市計算方式並不一樣。繳費年限28年和30年,一般都有一段時間用於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有的地方將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乘以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作為本人平均指數化繳費工資。
總體來看,計算非常復雜。不過直接說結果,可能大家就會非常容易明白。按照100%的檔次繳納社保一年,基礎養老金就是1%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基礎養老金是0.8%;如果按照300%的檔次繳費,基礎養老金是2%。可以說,基礎養老金兼具了調節 社會 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但是仍然貫徹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由於個人的繳費檔次並不相同,假設繳費28年和30年平均繳費檔次(平均繳費指數)等於1,這樣這兩年的養老金差距就是2%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按照全國的普遍情況也就在100~150元之間。
主要問題是我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國家建立個人賬戶養老和統籌賬戶養老制度以後才開始實施的。全國普遍是1994~1996年建立,各地時間並不一致。但是對於參加工作較早的老人,他們的起步時間是一致的。最初個人繳費標准有3%~4%,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11%。2005年以後全國逐漸統一為8%,恰好是在職職工繳納的全部錢數。
如果是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年紀越大,月數越小,相同金額下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
不過總體來看,如果實施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後,大家的繳費水平差不多,工齡28年和工齡30年的職工,應當是同一時間開始繳納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應當差不多。
過渡性養老金,畢竟有截止時間。1994~1996年建立個人賬戶以後參加工作的新人都不會有這樣的待遇了。最終,過渡性養老金的 歷史 使命就會結束。
各省市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並不一樣,但是也差不多。山東省的是這樣:
如果說平均指數是1,當地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是1996年1月1日,那麼28年和30年工齡應當有4年和6年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分別計算出來的過度養老金是5.2%和7.8%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這種情況下,每年養老金的差異都會達到1.3%的 社會 平均工資,兩年相差2.6%。差不多養老金能夠每月相差130~200元。
綜上所述 ,如果是比較普通的情況,工齡28年和30年,養老金差距能夠達到230元到350元之間。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比較低,這樣差距也會縮小,最少也得150元以上吧。
影響退休工資的參數很多,繳 費年限、繳費工資、參加工作時間等等都會有影響 ,因此,如果單從工齡來說二者的退休工資有什麼差別是非常不嚴謹的!
福建省(不含廈門)為例子:
1、基本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995年底前參加工作且1995年底前有繳費年限的人員才有)。
2、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3%。
原因1 : 工齡並不定等同於繳費年限 ,只有在統籌地區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才可視同繳費年限。在統籌地區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後的工齡必須要有實際的繳費年限才可用於退休工資的計算。因此,工齡28年和30年,並不代表有28年和30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原因2 :上述例子是繳費年限不同,其他參數均相同的情況下,預算出來的退休工資差額,但如果二人的繳費工資水平不同的情況下, 繳費水平高的,也會影響到計算出來的退休工資金額。 繳28年的,繳費工資水平高些,繳30年的,繳費工資水平低些,這算出來的退休工資金額也有可能差不多。
保叔認為單從 工齡答復退休工資的差別是很不嚴謹 !但不管怎樣,繳費年限長的,繳費工資水平高的,退休工資必然是高的。
客觀的說,根據題目中的己知情況,這個問題是沒有標准答案的。
因為可能有三種情況:分別是工齡30年的養老金比工齡28年工齡的養老金多、或相等、或少。我們簡要地說一下:
對於企業職工而言,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與工齡並不直接相關,而是與在職期間的養老保險繳費掛鉤。如果兩人在職期間都沒有繳納 社會 養老保險,那麼兩人都沒有養老金。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50歲,參加工作的時間應該會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也就是說應該會有視同繳費年限。
但正常推算可知,一是兩人的視同繳費年限肯定達不到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二是如果過往工作是非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正式職工,也不會有視同年限。這是第一種情況。
看到這里,看官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養老金不僅與勞動者在職期間繳納的養老保險年限、繳費基數相關,以及由此洐生的個人帳戶金額、歷年繳費系數等相關,還與退休地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直接相關。即使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省份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可能相差20%以上。
前天筆者曾回答了一個問題,是北京的一位工作了40.8年的退休工人,他歷年的養老保險繳費系數為0.8687,退休時拿到養老金為5300多元。而很多繳費年限基本相似的其他省份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僅為3000多元。從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省份, 社會 平均工資對養老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是不同的省份,即使繳費年限長,也不一定就比繳費年限少的人高。
假設二人在工作期間的繳費基數是完全相同的,退休的時間也相同。或者說是同一個人,繳費了28年,或者繳費30年,那麼養老金的差異多少?我們已退休時的 社會 平均工資為5000元、過往繳費系數都為1的情況下,大致估算一下。
一部分,基礎養老金相差社平工資的2%。即5000*2%=100元;
另一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2*2=9600元(退休前的社平為5000元,那麼正常而言,前兩年的社平肯定要都小於5000的,這里就按5000計算)。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95,9600/195=49.23元。
從以上兩部分中可以看出,退休時社平為5000元的地區,在前述假設前提下,每個月養老金相差約為150元。
樓主你好,工齡分別是28年和30年的工人,同年50歲退休工資會有什麼樣的差距呢?我們養老金的待遇不單單是根據累計繳費年限來決定的,它其實有很多的必備條件都會影響到我們退休金的待遇,你比如說平均的繳費指數也是計算我們退休金待遇的重要條件,如果這兩個人之間的平均繳費指數有一定的差距,那麼計算出養老金的結果很明顯是有一個明顯的差距。
所以說如何讓自己獲得更高養老金的待遇,那麼累計繳費年限要多,平均繳費指數要高,而且你所在地區的 社會 平均工資還要高,基本上這些條件就是決定我們個人基礎養老金待遇的重要條件,當然這兩個人同一年退休,並且是同樣的年齡的話,那麼對於自己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說是沒有區別的。
但是兩個人之間相互比較是不謹慎的,因為任何一個人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和參保的繳費指數來決定的,而且每一個參保繳費指數它可能都是略微有所不同的,或者說有一定的差距,那麼這樣下來的話,計算出的養老金待遇,實際上二者之間是沒有任何的可比性的,當然如果在平均繳費指數相同的前提下,那麼繳費年限越長的個人,比起繳費年限越短的個人養老金要高,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問一下20年工齡今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差別不大,也就十元,二十元。
『叄』 內蒙1996年社保繳費基數是多少
1. 內蒙古社保歷年繳費基數
職工個人的繳費基數以本人發放的工資總額或薪金總額計算,可參照本人上年度發放的工資或薪金總額(包括各項補貼、獎金等)的月平均工資(年度發放的工資總額÷12)來確定。
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641元)的60%(3384.6元)的,以5641元的60%(3384.6元)為繳費基數;高於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641元)元的300%(16923元)的,以5641元的300%(16923元)為繳費基數。
參加企業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按照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確定。最低繳費基數為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的80%(4205.6元),最高繳費基數為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的300%(15771元)。
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按照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確定。最低繳費基數為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的60%(3154.2元),最高繳費基數為2017年呼和浩特市城鎮非私營法人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257元)的300%(15771元)。
2018-2019年呼和浩特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公司繳20%,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公司繳根據行業,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7%,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6%,個人繳2%。
補充大病:公司繳4.17元,個人繳4.17元。
2018-2019年呼和浩特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標准
2018-2019年呼和浩特市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保險
我市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續保人員等以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以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641元)的60%,80%,100%,200%和300%確定五個檔次,對應的繳費基數為3384.6元/月、4512.8元/月、5641元/月
『肆』 我有100萬,如果不工作了,能活多久
夠了!
銀行存款100萬,不想工作了,只是吃利息,如果對於生活檔次要求不高,這些利息也足夠養老了。
100萬存銀行,可以考慮存銀行大額存單,年利率也可以達到4%,有些銀行可以按月付息,這樣每年都會有4萬元利息入賬,平均每個月能夠達到3333元,如果對生活檔次要求不高,這些錢也足夠養老使用了。
現在來說,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大概平均在3000多元,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大概在4000元左右,這樣來看,如果每個月利息達到3333元,也達到了我國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了。
如果有房子,自己買菜做飯,一個月3300元的利息收入足夠養老使用了。日常水電氣暖等費用,大概一個月300元,生活費一個月1000元就差不多了,每天30元的生活費,也足夠有肉,有蛋,有菜了。其他方面,衣服一年買個幾件衣服,大概2000元也差不多了,如果能夠省下來一些錢,也可以每年到近處去 旅遊 一下,這樣下來一年4萬元的利息收入,也基本上足夠養老使用了。
當然了,如果對生活水平要求比較高,或者是物價漲的比較多,那麼100萬的利息收入可能就有點不夠了。那麼你就要繼續努力工作,爭取存到更多的錢,比如存到500萬存款,那麼每年就可以有20萬利息收入,這樣就足夠養老生活所用了。
綜上所述,銀行存款100萬,如果不想工作了,只是吃利息,如果要求不高,這些利息也足夠養老了。
朋友們好,實事求是的講,標題中作為投資人把100萬看的太大了。時代發展了,100萬次利息,一是無法保障生活標准,二是遲早把本金吃完。還是要努力工作合理的安排這100萬,更合適。
首先,來了解,100萬能拿多少利息,和人均工資:
1,100萬如果存大額存單,按目前的行情5年期一輪,年化利率在5%左右,則:1000000元 5%年化利率=50000元/年息 12個/月=4167元/月息收入。
2,目前人均的工資,已經今非昔比了
這是統計的,19年的,不同地區私營企業員工收入平均情況:東部地區高一些接近6萬,東北地區最低,平均不到4萬。
3, CPI指數也就是物價漲幅:
如上圖2020年在2.5%。如果是,19年你有100萬,那麼2020年他的實際購買力是:975000元。縮水了1000000元 2.5%=25000元。如果不變的話,那麼10年至少縮水25萬,40年,本金就沒了。結合實踐來看很可能,用不了40年,很快的事。
小結:綜合多種因素來分析,如果現在到了退休年齡有100萬,存起來吃利息生活的很好。
如果還年輕,比如剛參加工作20多歲,想要靠100萬存起來吃利息生活養老,恐怕不現實。
其次,立足現實,合理規劃,更穩,養老更靠譜,生活樂悠悠:
1,找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干點什麼保持正常的收入生活。
2,參加養老保險。工作的話單位就有自己做什麼的話利用這100萬拿出一小部分來,為未來買一個好的保障穩定的保障。因為,社保醫保具有國家強制福利的性質,是動態調整,能夠提供穩定的保障。
3,剩下的錢合理規劃存起來一半,用來儲蓄。拿出一些來投資理財。財富增長對抗通脹,改善生活。
小結:還是要工作,然後合理利用這100萬,生活小康又穩定。
綜上所述:
時代發展,用100萬存款來養活自己什麼都不幹,感覺是拿人生做賭博不太靠譜。
正常的工作,融入 社會 。然後合理的安排這100萬,生活更穩養老無憂。
如果是100萬的存款,沒有其他的開銷,我們現在可以計算一下,就知道存銀行的收益能不能養老了。
按照現在銀行的正常利息計算,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基準利率是2.75%,部分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4%-5%這個區間。銀行越小,給的利息越高。
我們折中計算一下,按照五年的存款期限,年化利率4.5%計算。
1000000*4.5%=4.5萬元。摺合到每個月的收益大約是3750元。這樣的收入在三線城市算是溫飽水平吧。
例如呼和浩特市,大約也就是三線城市,2020年的時候社平工資大約在6000元左右,3750元的這個收益是達不到社平工資的,所以也就是一個溫飽水平。
所幸的是,人們一旦進入養老狀態之後,對於 物質的需求也不是那麼旺盛,這點兒錢是夠基本的養老的。
平日的吃穿用度在呼市這樣的城市,一個月大約也就在3000元左右的樣子。
所以在三線城市,這筆錢的存款收益是可以養老的。但是不能有其他的開支,如果想提高一下生活品質,每年進行一次國內的 旅遊 或者是更多的社交活動,這個錢就捉襟見肘了。
銀行存款是最普通的一種理財方式,其特點是安全性較高,收益較低。
100萬的現金,存在銀行存利息,一年的利息是多少呢?
我們來算一下,各家銀行不同的存款產品利率不一樣,我們就按年化3.5%來算吧,這個已經比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了。
100萬本金,利率是年化3.5%,一年的利息是35,000元,平均到每月是差不多3000塊。
2020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萬元多一點,這么來看,一年36,000元的利息收入還在平均數之上,毫無疑問是可以生活的。
生活是沒問題,但是生活質量又怎麼樣呢?很顯然,一個月3000塊錢的收入,是無法保證生活質量,只能勉強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有個大事小情的,有可能還不夠。
至於能否養老,這個理論上是可以,但是未來有很多的不可確定性,實際上能否靠得住,還真的說不好。
這里提醒一下那些想存錢養老的人們,除非你有足夠的財富,怎麼折騰都花不完,否則最好是不要有這種想法。踏踏實實的把社保交上,真正到你年老的時候,能夠100%依靠得上的,只有退休金。
總之,想靠100萬塊錢的利息養老,理論上勉強可以,實際上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100萬存銀行,每月利息大約4000左右。當然了,這4000未必讓你支取,可能是到期一次性支取。如想按月支取,利息可能達不到這么多。
一個月4000左右的收入,養老恐怕不太夠。
我們先算筆賬吧!
目前一些銀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3%-4%左右,100萬元一年的利息大概就是3-4萬元左右,每個月大概就是三千元左右的利息收入,基本上滿足老年生活的日常開支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了。如果你還有醫保這些,基本上你用100萬的利息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去養老就沒什麼大問題,畢竟現在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千元左右,還不是能夠過上不錯的生活。
看看現在很多普通人的退休金一個月也就1000多元,這一千多元可能無法完全養老,但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有一個伯伯就是,一個月1000塊的養老金,至少每個月都會打入自己的賬戶,然後自己也找了份保安的工作,一個月工資2000元,這樣加起來一個月的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在三四線城市裡生活吃喝這塊是不用愁了。
你要明白,對於很多人來說,如果退休金一個月有兩三千已經算很不錯的收入了,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裡,而且你還有100萬的存款在手上啊,我想很少有老人能有這么多的存款在手上,年輕時候的收入肯定也不低,月薪至少是上萬甚至更多的那種。
所以,吃利息完全可以安心養老了!
銀行存款100萬,吃利息,可以養老嗎?我的回答是,肯定可以養老啦!!!一個月的利息都有個4000來塊錢,把這4000多塊錢用於基礎的生活開銷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按現在的銀行利率和消費水平,只要你生活在4,5線城市,不奢侈,還是能生活的,但是隨著 社會 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你就會發現錢越來越不夠用了,您可以比較一下10年前和現在,10年後又是什麼樣呢?所以建議你,交社保,努力工作,打理好資金,過好每一天!加油!
如果有100萬,很多人覺得吃利息就足夠養老了。實際上,遠遠趕不上繳納社保養老靠譜。
100萬每年能夠帶來的收益有多少?
目前來看,100萬元如果放到銀行定期存款,大銀行的利率一般在3.3~3.575%之間。
如果我們購買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能夠達到3.85~4.2625%。
如果我們購買國債,電子式儲蓄國債按年付息,三年期利率是4%,五年期利率是4.27%。
一些地方性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能達到5%以上。
銀行理財產品,3~5年期長期產品,收益率能夠達到4~5%。
貨幣基金,收益率只在2~2.8%之間。
債券基金,收益率能達到5~6%或者更高,但有風險。
股票型基金,2019年1~4月份收益率在20~30%。可是會虧本的,不適合做養老資產配置。
平均來看,100萬元每年能夠帶給我們4~5萬元的收益,按照5年期國債4.27%收益率計算,一年收入4.27萬元,每月3558元。
問題在於,這個收入是每年恆定不變的。經濟 社會 在不斷發展,這一部分收入肯定每年都在貶值。
養老保險繳費和待遇
目前來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一般指的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通過自己參加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方式繳納,不過沒有一次性補繳,只能按月繳納。
2018年青島市單繳養老保險,每月按照60%最低基數繳納是637元。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可以達到1061元。如果按照300%基數繳納,每月是3183元。
實際上每年繳費,都是以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來核定上限的,如果我們始終按照100%的繳費基數繳費,幾乎每年繳費錢數都會增長8~10%以上。
如果按照每年8%的工資增長速度,15年以後我們的工資水平將是現在的3.17倍。
按照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基礎養老金跟 社會 平均工資相掛鉤。如果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能夠達到 社會 平均工資的增長率,實際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可以跟 社會 平均工資相掛鉤。
2016年以來,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發布,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也確實差不多。
通過計算,繳費15年能夠領取25.36%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如果繳費30年,能夠領取50.72%的社平工資。
青島市2017年的 社會 平均工資是5309元,15年後將能夠達到16,800元。如果漲上30年會不會漲到四五萬元一個月呢?當然可能性不大,畢竟我國經濟體量越大,增長的速度就會越大,大家的工資增幅也會放緩。只是跟 社會 平均工資掛鉤很劃算。
十五年後退休待遇就能夠達到4270元,一年5萬多元。而這15年繳費大約需要繳費40萬元左右。
用不了八年就可以拿回來本金。實際上退休以後,每年養老金還會增長,平均增長速度這些年是5~6%。
總體來看,繳費15年我們退休只需要七八年就可以拿回本金,以後拿的都是利息。按照我們人均壽命76.7歲計算,肯定是穩賺不賠的,不少女同志是50歲退休。2012年人社部表示我國人均退休年齡只有53歲。
提前去世什麼待遇?
有的人就喜歡抬杠,萬一參保沒多久就去世了咋辦?那繳上了養老保險不會虧嗎?
虧不虧,相當於當事人來說。當事人已經去世了,肯定虧呀,但是一切都沒有意義了。我們要保障的是未來可能性待遇,這才是保險的真諦。
實際上參保人去世之後,是有不少待遇的。山東省有4部分待遇: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喪葬費、一次性撫恤救濟金、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
如果退休了,就可以享受以上4部分。如果沒有退休,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自己繳費就沒人落實了。
如果繳費不足15年,一次性撫恤金和救濟金按照整年數的1/15發放。相應待遇是10個月的 社會 平均工資。
通過上述計算我們可以得知,100萬元如果我們繳納養老保險的話,還能至少剩60萬元,以此作為養老保險補充不是更好嗎?也能夠應對各種疾病和支出。
『伍』 赤峰市人均工資
赤峰市人均工資約1933.25元。2014年赤峰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9元,數據截止到2014年。不過到2016年也沒有太多增幅,約2000元左右的樣子。
2014年,赤峰市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據國家統計局赤峰調查隊抽樣調查,2014年赤峰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9元,比上年增加2051元,增長9.7%。增速居全自治區十二個盟市第一位。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3930元,同比增長8.3%。去年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普遍實現了兩年一次晉檔,職工人均月增加50元左右。
從2014年7月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最低工資的規定,結合內蒙古自治區實際,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和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從2017年8月1日起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及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具體調整標准如下:
一類地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等15個區,二連浩特市等2個計劃單列市和阿拉善左旗等10個旗,最低工資標准為176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8.6元/小時。
二類地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等6個區、托克托縣等5個縣、錫林浩特市等3個縣級市和阿榮旗等9個旗,最低工資標准為166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7.6元/小時。
三類地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開魯縣等4個縣、烏蘭浩特市等3個縣級市和巴林右旗等16個旗,最低工資標准為156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6.5元/小時。
四類地區:卓資縣等8個縣、阿爾山市等3個縣級市和庫倫旗等17個旗,最低工資標准為146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5.5元/小時。
最低工資標准中包含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最低工資標准中不包含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條件下的津貼;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參考
內蒙古農牧業廳—— 2014赤峰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7%
http://www.nmagri.gov.cn/zxq/msxxlb/cf/427596.shtml
內蒙古調整最低工資標准,看看你的漲了多少?|內蒙古|最低工資標准|最低工資_新浪新聞
http://news.sina.com.cn/o/2017-08-02/doc-ifyinwmp1436435.shtml
『陸』 2020社平工資公布
根據2019年數據可以預測得出2020年社平工資:(86559+54845)/2=70702元,2020年最低社保基數即(70702/12)*60%=3535元。
重慶市統計局公布數據:2019年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6559元;2019年重慶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4845元。重慶2020年退休人員工資
2020年2月退休的人數將與1月至12月退休的人數幾乎相同,因為養恤金的計算將以前一年的平均工資為基礎。
例如,張欣在2020年2月50歲時退休。退休前,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20年,繳費基數一直為當地社會工資的60%,個人賬戶本息金額為3.5萬元。
[(6)呼市地區2017年社評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2018年該地區的平均社會工資將為5600元,2019年為6000元。臨時養老金=5600(1+0.6)/2*20*1%+3.5000/195=1076元。 今年上半年退休人員在去年社平工資公布以後,要進行「社會平均工資補差」。所謂「社會平均工資補差」,指的是本年度前半年期間計發養老金時,由於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還沒公布,暫時按上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發養老金遺留的差額,什麼時候公布了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再補差。
以北京為例,2018年2月退休,3月開始領取養老金,本應按2017年社平工資標准8467元計發養老金,但實際上這個數據是5月26日才公布的,由於退休之月2017社會平均工資還沒公布,所以只好暫時按2016年的社平工資7706元計算,然後在2018年6月15日發放養老金時,一次性補發2018年3月-6月的社平差額,並自2018年6月15日起,每月按新標准發放養老金。
『柒』 社平工資5580咋算的一年要交7千多塊錢
社平工資是社會職工的平均工資的簡稱,通常指某一地區或國家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這一時期內職工人數後所得的平均工資,通過該時期該范圍全體職工的工資總額與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而得到。通常由政府根據上年度的情況公布。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比如全國來講,社平工資最高的地區為北京, 社平工資和許多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相關,因此知道社平工資能夠更好的理解國家社會保障相關制度。
意義
職工社保額度就是根據此數據每年調整。每年各地都會根據統計的結果調整社平工資的數額。
例如:沈陽會在每年7月1日公布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2003年是969元,2004年是1152元
2018-2019年大連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按照2017年大連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1884元)確定。按照規定,2018年度在職職工最低繳費基數為2017年大連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1884元)的60%,即4094元/月(81884÷12×60%),最高繳費基數為2017年大連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1884元)的300%,即20472元/月(81884÷12×300%),高於300%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2018-2019年大連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公司繳18%,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公司繳根據行業,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1.2%,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8%,個人繳2%。
補充大病:公司不繳,個人繳2元。
『捌』 呼和浩特市2022年社會平均工資是多少
2022年呼市平均工資
62884元每個月
2022年呼市平均工資為62884元每個月,五月前平均。2022年呼市平均工資事62884元每個月,五月前平均。
『玖』 黑龍江社平工資是多少
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645元。平均工資,是一項反映工資總體水平的指標,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不同於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人社部年終會議上透露的數據顯示,已經有19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分別為:重慶、陝西、深圳、山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青海、甘肅、雲南、四川、江西、貴州、內蒙古、河南、浙江、江蘇、河北。
調整之後從最低工資標准有那些規定?
調整之後,從最低工資標準的絕對數上來看,全國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分別達到1820元和17元。從最低工資增長幅度看,最低工資平均漲幅較往年出現下降。人社部透露的數據顯示,19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在14.1%。
雖然增長幅度達到了兩位數,但是14.1%仍是近年最低水平。人社部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24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22%;2012年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國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平均調增幅度為17%。1、繳納養老保險只能選擇省社平工資的60%或100%兩檔為繳費基數,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20%按月繳納
黑龍江去年社平工資為24376元,月社平工資2031.33元,養老保險個人交納額為2031.33*20%=406.27元/月(按100%檔次),或2031.33*60%*20%=243.76元/月(按60%檔次)
2、醫保的繳費基數為當地社平工資(醫保還沒有全省統籌)的100%。
去年社平工資為2438.42元/月。如按9.5%比例繳納,每月繳費額為2438.42*9.5%+5(大額醫療救助)=236.65元
綜上所述,黑龍江去年社平工資為24376元,月社平工資2031.33元,養老保險個人交納額為2031.33*20%=406.27元/月(按100%檔次),或2031.33*60%*20%=243.76元/月(按60%檔次)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