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電極電勢差多少可以反應
A. 標准電極電勢差值小於0.2的反應是否能通過改變條件使其發生
用比較器,或者把信號放大後用比較器。
B. 解答電極電勢問題的技巧
技巧談不上,不過,一般來說,電勢圖中的電勢都是左邊到右邊的電勢,比如酸性條件下ClO4-(1.189V)ClO3-表示ClO4-到ClO3-的電勢,即反應ClO4-+2H++2e=ClO3-+H2O的電極電勢為1.189V。
當正極反應和負極反應加和後,會得到一個總的電極電勢差。當這個差值大於0時,正反應可以發生,當差值大於0.2-0.4V時可以認為正反應發生得很徹底。
比如說,Cl2+2e=2Cl-,E=1.358V;Fe3++e=Fe2+,E=0.771V。那麼總反應
2Fe2++Cl2=2Fe3++2Cl-,E=0.587V,大於0.4V,所以正反應可以徹底進行。
C. 兩電對的標准電極電勢值相差越大,反應是否進行得越快,你能否用實驗來證明自己
這個不一定。電極電勢差值越大是熱力學性質,只能表明反應的可能性的大小。而反應速率屬於動力學性質,兩者不相干。
標准電極電勢差的大小和反應快慢沒有直接關系,差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和進行的程度,氧化還原反應快慢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濃度,催化劑等。
介紹
原電池是由兩個相對獨立的電極所組成,每一個電極相當於一個「半電池」,分別進行氧化和還原反應。由不同的半電池可以組成各式各樣的原電池。我們還未能在實驗和理論上計算個別電極的電極電勢,而只能夠測得由兩個電極所組成的電池的總電動勢。
但在實際應用中只要知道與任意一個選定的作為標準的電極相比較時的相對電動勢就夠了。如果知道了兩個半電池的這些數值,就可以求出由它們所組成的電池的電動勢。
D. 電極電勢值的大小可以反應出哪些問題
將不同氧化還原電對的標准電極電勢數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得到電極反應的標准電極電勢表。電極電勢值的大小可用以判斷在標准狀態下電對中氧化型物質的氧化能力和還原型物質的還原能力的相對強弱。
E. 用標准電極電勢判斷反應的方向及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
當總的電池反應的E>0時,反應即可自發進行;當E>0.2V-0.4V時,反應即可進行得很徹底。
至於氧化性與還原性,有一下規律:標准電極電勢越高,其氧化態的氧化性越強;反之,其還原態的還原性越強。舉個例子:
O2
+
4H+
+
4e
=
2H2O,E=1.229V
ClO3-
+
6H+
+
6e
=
Cl-
+
3H2O,E=1.451V
所以在標准狀態下(注意不是中學課本的標況!),ClO3-的氧化性比O2強。
註:判斷氧化性與還原性時,一定要注意生成物是什麼,不同條件下生成物不同。比如如果ClO3-發生下面這個反應:
ClO3-
+
3H+
+
2e
=
HClO2
+
H2O,E=1.214V
此時的ClO3-的氧化性就不如O2。
電極電勢的話可以查標准電極電勢表。考試的時候會給出來的。
但是,一些非常常見和常用的我建議你背下來,像E(O2→H2O)、E(Cl2→Cl-)等等。
F. 金屬與水反應時,金屬的標准電極電勢值須小於多少,為什麼
小於水的標准電極電勢.這樣才能反應.
不會問我哦
G. 電極電勢大約達到多少伏 可稱作強氧化劑
一般沒有這種說法,但是有個規律性的就是
氧化還原電位
相差到了0.4V,反應才能較快的發生。
普通的話,氧氣在水中差不多是0.8V的理想電位,這個應該是一個標准了。
H. 標准電極電勢數值的高低代表了什麼
標准電極電勢數值的高低代表了該氧化-還原電對的得失電子能力。
標准電極電勢數值越高,該氧化-還原電對種氧化態得電子能力越強,還原態失電子能力越弱;數值越低,該氧化-還原電對種氧化態得電子能力越弱,還原態失電子能力越強;
如:
E (Zn2+/Zn)=—0.76
E (Cu2+/Cu)=0.34
那麼Zn比Cu更易失電子,Cu2+比Zn2+更易的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