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酵母含量多少
㈠ 國家規定酵母用量標準是多少
乾酵母沒有明確的使用量,不會受到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限制,按工藝技術要求,需要多少放多少。
在操作時,一般麵粉與酵母粉的比例按照100:1來使用,好用又好記,面團的發酵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酵母粉的發酵力,發酵力相同的酵母,在同等條件下,如增加酵母粉的用量可提升發酵度;反之 ,如減少用量則降低發酵速度。對於新手來說,一般建議酵母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相關如下
發酵只看狀態不看時間。發酵時的溫度、濕度、酵母的用量、和面時水的溫度等因素綜合決定了發酵的時間,所以發酵的時間不是固定的。判斷發酵是否到位,不能以時間為標准,要看面團的狀態。
當面團的體積變到兩倍大,內部有豐富的蜂窩組織就是發好了。如果發酵好的面團有很重的酒精味,用手在中間戳個洞,周圍的面跟著塌陷下去,那就是發酵時間太久發過了。
㈡ 酵母的蛋白質含量是脂肪的含量是
根據酵母菌種不同,培養基不同,發酵地域不同,具體數值都是有區別的。
舉例啤酒酵母正常數值為:蛋白
45%(35-55%),脂肪
4%
(2-5%)
,在北方啤酒酵母的蛋白正常值為40%
㈢ 麵包酵母怎麼計算放多少
如果是甜麵包乾酵母的佔比是百分之0.9 比如 1000的粉就要加9克的乾酵母
㈣ 安琪酵母國家使用標準是多少
酵母屬食品,不屬食品添加劑。既然是食品,自然也就沒有使用數量上的限制。
見國家標准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
本標准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及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
在本標準的「食品分類系統」中,酵母及酵母類製品的「食品分類號」為16.04。
㈤ 一包酵母有多少克
有50克。
酵母營養作用還是比較豐富的,酵母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適量的吃一些酵母,可以有效的營養神經、改善睡眠。而且酵母之中的葡萄糖含量也比較高,可以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能量,為新陳代謝順利進行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而且酵母可以說一定程度上調節體內的酸鹼度,保證身體酸鹼平衡,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酵母的作用有很多,最大的作用就是和面,現在的家庭中只要是和面大部分都會用到酵母,可以說是居家必備之品。酵母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和氨基酸,所以,除了可以和面之外,酵母很有很多的作用,比如:美白牙齒,幫助減肥、強健身體等等。
而且酵母還是一種具有很強效力的抗氧化物,使用它之後可以很好的保護肝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的營養很好被人體吸收。
㈥ 麵粉黴菌酵母標准
≤10 cfu/mL。每種食物的標准值都是不一定,像桶(瓶)裝飲用水細菌總數標准值≤20 cfu/mL,而在飲料方面的標准卻為≤100 cfu/mL,酵母 ≤10 cfu/mL,各有不同。
㈦ 酵母一般放多少合適 怎麼把握酵母粉用量
我們都知道,酵母發面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發面方法,很多人發面的時候都會放酵母。酵母發面是有一定技巧和講究的,尤其是酵母的使用。那麼酵母發面一般放多少合適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酵母一般放多少合適
酵母是製作發面麵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是製作成功麵食的關鍵,沒有它,發麵食幾乎無法製作。酵母的用量通常為麵粉量的1%~2%,也就是說,一斤(500g)麵粉要放5g~10g酵母粉。在室溫28-32℃,濕度為75%的環境下,通常1小時就可發酵至面團的2倍大,然後在35℃以上,濕度80%以上的環境里進行二次發酵即可。
平時我們家庭操作的時候沒有發酵箱,不能控制精準的發酵溫度和發酵濕度,通常放置在溫暖的環境中,發酵至面團最初體積的2倍大即可。
酵母的用法是:一,在麵粉中間挖一個小洞,放入酵母粉,再倒入水和面;二,用溫水將酵母化開,再用來和面,會增加酵母的活力,讓面團更好的發酵。
怎麼把握酵母粉用量
1、秋、冬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3克:2克
大家按照酵母的比例進行發面,但大家真的沒有發現,酵母的配比是有誤差的,只有比正常配比多2克,這樣發出來的面才喧軟。
2、春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0克:1.8克
春天的溫度還不是太高,你要控制好酵母的比例,這樣才能保證很好的方向,做出自己喜歡吃的美食。
3、夏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8克:1.5克
夏天的溫度較高,按照酵母的正常配比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想發的快,就多放點酵母,進一步激發酵母因子。
酵母正常用量和發面方法
1、正常情況下每100克麵粉使用1克的酵母,實際當中如果發面溫度高的情況下,可以酌量減少,比如夏天或把面放在暖氣上發酵,那麼500克麵粉有3克酵母足夠。如果氣溫低的情況下,500克麵粉可以加7克左右的酵母,這樣有利於加快面團的發酵。
2、家裡發面的時候可以按酵母和白糖1:1比例和面,這樣會加速面團的發酵,也可以少用一些酵母。用牛奶和面發酵面團,面團發酵後有獨特的奶香味,而且顏色乳白、漂亮,並且也可以加快面團的發酵。
總結:
生活中我們購買的酵母都有使用說明,可以按照說明,根據家裡發酵條件的不同,來增減酵母的用量。只要記住夏季涼水化酵母,冬季溫水化酵母,發酵溫度在30°左右。那麼多放一點酵母和少放一點都沒有關系,只不過發酵時間的長短罷了。
不同麵食酵母的用量
一、蒸饅頭、花捲和包子一般一斤麵粉5克酵母就行,溫水和面,水溫跟手的溫度差不多就行,檢驗面發的程度行不行,可以用手指頭往面里插一下,不回陷就是好了。夏天酵母減1克用量,冬天加1克。
二、做麵包一般一斤面6克酵母,方法與饅頭一樣,只不過要用高筋麵粉,還要使勁揉出手套膜。
㈧ 食品添加劑乾酵母的國際標准用量是多少
乾酵母沒有明確的使用量,不會受到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限制,按工藝技術要求,需要多少放多少。
乾酵母不算食品添加劑,酵母的生產許可證是普通食品的生產許可證,而不是添加劑的生產許可證。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裡面也沒有酵母。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酵母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乾酵母屬於復合添加劑,也就是又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類添加劑的使用還沒有相應的國標。建議按照包裝上標注的用量使用。酵母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屬於食品原輔料,也沒有用量的標准。
㈨ 怎麼掌握酵母的用量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晨末記食,關於怎麼掌握酵母的用量?
在做包子饅頭的時候,我們放酵母卻總是不知道應該放多少酵母,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稍微不注意,面團發過了,就變酸了,影響的整個製作過程,其實我們只要做多了就能掌握好酵母的量,給你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酵母的工作原理是:在適合的條件,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完成整個發酵過程!
一,溫度 :溫度對酵母的影響最為重要,不同溫度都會對酵母的發酵速度有影響,我們只要控制好溫度,就能控制好發酵的速度!
二,時間 :溫度能控制好發酵的速度了,我們發酵的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們做包子饅頭,都是要發酵都1.5-2倍大左右才可以的,在溫度控制在40-50度左右的條件下,發酵的時長大概是1-2小時左右,我們就能輕松的掌握好時間的長短了!
我們經過上面分析就知道酵母會因為溫度和時間的影響發生不同的變化,所以在不同的季節,我們需要變換不同的劑量。 在夏天溫度偏高的時候,我們用1斤麵粉大概需要3克的酵母粉的量,在冬天溫度偏低的情況下,酵母它比較難發酵起來,我們就需要用到1斤麵粉5克酵母粉的量 。這個用量是我多年的製作經驗才得出的,非常的實用!所以酵母粉的多和少都可以影響整個面團的發酵速度, 我們只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溫度變化來改變酵母的量即可。
發面的時候,酵母的量如何能把握好,該怎麼做?下面分享一下方法
掌握好酵母用量可以做到發麵食品正常味道,使用不當,可造成發麵食品質品形態變化,更能出現塌陷或糊化或鬆散等等問題。
通常的做法是一斤麵粉,二百五十克水、五克白糖、五克酵母。這樣配比出來的面是零失敗的。如果家裡沒有專業秤,教大夥一方法,五克酵母的量也就是一礦泉水瓶蓋左右。白糖可加也可以不加,加入白糖是為了加速發酵。
用酵母發面是一種比較簡單方便的方式,一般來說3斤麵粉(也就是1500克)剛好一袋酵母的量。市面上常見的安琪酵母菌一袋15克。換句話說就是麵粉和酵母的比例為100:1。
一般酵面團,也稱水發面。即將面肥或鮮酵母加入麵粉中,用溫水調和,經幾小時發酵,使面團起發松軟,有酸香味,表面光滑有彈性,指按凹陷處能立即復原。適用製作花捲、肉包等面點。
嫩酵面,亦稱嫩發面。即將面肥加人麵粉後,用溫水調和,發酵時間較短。面團稍有酸味,內部孔洞較小,指按面團稍有彈性和韌性,適用於製作包餡食品的皮面及芝麻燒餅等食品。
小妙招
首先用溫水「35左右」把酵母化開並攪拌均勻,然後放點麵粉在裡面,再攪拌,然後放置一會兒,觀察到酵母有冒泡的現象出現。說明酵母被激活了,它以經開始發酵了。
大家好,我是餐餐美味,我的問答是: 酵母在發面時起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酵母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發面的效果,現在家家戶戶都在用酵母發面,的確是給我們帶了太多的方便。
我用酵母發面的次數也比較多,在家沒事時就發點面,做個花捲、蒸個饅頭、包個包子等,多次實踐我發現了其中的秘密,現在聽我一一道來。
①秋、冬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3克:2克
大家按照酵母的比例進行發面,但大家真的沒有發現,酵母的配比是有誤差的,只有比正常配比多2克,這樣發出來的面才喧軟。
②春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0克:1.8克
春天的溫度還不是太高,你要控制好酵母的比例,這樣才能保證很好的方向,做出自己喜歡吃的 美食 。
③夏季(麵粉:水:酵母)=100克:58克:1.5克
夏天的溫度較高,按照酵母的正常配比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想發的快,就多放點酵母,進一步激發酵母因子。
西瓜視頻的朋友,你們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做面點的。
怎麼掌握酵母的用量,掌握酵母的用量,春,夏,秋,冬季節不同,用量就不一樣。品種不同,用量也不同!
比如說包子,饅頭,花捲用量。春天,1斤麵粉5克酵母,溫水和面溫度35度,發面時間60分鍾就可以。夏天,1斤麵粉4克,冷水和面,發面時間45分鍾。秋天和春天的酵母用量一樣!冬天,1斤麵粉6克至7克,溫水和面溫度35度,發面時間90分鍾。
油條的酵母用量,春天和秋天4克,溫水溫度35度和面,發面2至3個小時。夏天3克冷水和面,發面1個半小時。冬天6克,溫水溫度35度和面,發面3至4個小時。
麵包的酵母用量,春天和秋天6克,溫水溫度35度和面,發面3個小時!夏天5克,溫水溫度35度和面,發面2個小時。冬天7克,溫水溫度35度,發面4個小時。
小時候家裡偶爾會做饅頭吃,那時候家裡沒有冰箱,由於不是經常吃饅頭,家裡沒有存放老面肥,每次要做饅頭的時候,老媽就會到樓下劉大媽家要一些老面,劉大媽家是北方人,經常做饅頭,家裡隨時隨地都放著一小盆老面,據說是留著下一頓做饅頭的,當時我還小,每次劉大媽就打趣的告訴我,那是留著下崽的。現在看來,她還真沒說錯。
後來有了酵母和面以後,方便了很多,不需要用到老面肥了,和面也簡單,據說酵母饅頭營養豐富,味道雖然趕不上老面饅頭,但是也差不了太多,關鍵是省事啊。
自從到深圳來打工以後,遇到好幾次廣東的朋友問我饅頭是怎麼和面的,在他們的眼裡,除了兩廣都是北方人吧,殊不知我當時根本就不會做饅頭。
在深圳單身青年可是經常搬家的,年輕的時候我搬了不少地方,有一段時間,一個鄰居大哥兩口子是在樓下賣早餐的,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提著一瓶尖庄去他們家蹭飯吃。鄰居大哥也是好那一口,其實那一段時間很短我就搬走了,至今都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不過每次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大哥就會跟我講生意經,甚至是教我做饅頭。
理論知識非常豐富的我,直到幾年以後才第一次做饅頭,沒想到一次就成功了,還十分完美。從那以後時不時的就會自己蒸上一鍋饅頭,放到冰箱里 ,早餐的時候就拿兩個出來蒸一下,能吃上一周。
要想做好饅頭,和面是關鍵。麵粉和酵母的比例有一定的講究。
酵母是一種生物發酵菌,一般我們買到的是乾酵母,加入了適量的水之後,酵母菌就會迅速繁殖,並且釋放出大量的氣體。為了充分的醒發面團,我們一定要把面團揉均勻,讓面團均勻的發酵。
酵母的醒發是有條件的,就像普通的生物一樣,第一是有適量的水分,第二是需要舒適的溫度,所以通常發面的時候需要把面團放到溫暖的環境中,30度左右是最合適的,比如說烤箱,微波爐,溫水鍋中,被窩里。
通常酵母和麵粉的比例是1:100,也就是說一斤麵粉放5克酵母,根據天氣的溫度適當調整,醒發環境舒適的話,酵母少一點也沒關系,天氣涼一點的話,多放1克也可以。
經常做饅頭的朋友都不需要用秤,全是憑感覺放。
酵母在和面前最好是用溫水化開,放入一勺白糖也化開,這樣才能更加均勻的和入面團。
面團醒發的時間也是彈性的,一般是半小時左右,但是天涼的時候,醒發的時間就要延長。有一個小標准,就是面團醒發到2倍大小的時候就可以了,如果天氣太涼了,1.5倍也是可以的。
醒發好了的面團,輕輕撕開以後,充滿了氣孔,那就說明已經成功了,下面就需要把氣體全部揉出去,並且做成饅頭坯,放入溫水鍋中二次醒發半小時,再次發到1.5倍大小的時候,就可以蒸了。
對於想做饅頭,又不敢動手的朋友,看到這里相信已經知道原理了,按照方法做,基本上不會差到哪裡去,第一次就能輕松的成功。
如果做成功了,別忘了在評論區曬圖喲。
酵母的使用量與諸多因素有關,應根據下列情況來調整:
(1)發酵方法發酵次數越多,酵母用量越少,反之越多。因此,快速發酵法用量最多,一次發酵法次之,兩次發酵法用量最少。
(2)配方輔料越多,特別是糖、鹽用量高,對酵母產生滲透壓也大;雞蛋、奶粉用量多,面團韌性增強,應增加酵母用量。因此,點心麵包酵母用量多,主食麵包用量少。
(3)麵粉筋力麵粉筋力大,面團韌性強,應增加酵母用量;反之,應減少用量。
(4)季節變化夏季溫度高,發酵快,可減少酵母用量;春、秋、冬季溫度低,應增加酵母用量,以保證面團正常發酵。
(5)面團軟硬度加水多的軟面團,發酵快、可少用酵母。加水少的硬面團則應多用。
(6)水質使用硬度較高的水時應增加酵母用量,使用較軟的水時則應減少用量,
(7)不同酵母之間的用量關系由於鮮酵母、活性乾酵母、即發乾酵母的發酵力差別很大,因此,它們在使用量上也飛明顯不同。它們之間的用量換算關系為:鮮酵母:活性乾酵母:即發乾酵母= 1:0.5:0.3
做為愛吃麵食的北方人,發面的食物一直都是家裡的主食。所以發酵面團是我從小看到的的,也早就「耳濡目染」了熟於胸了。
家裡以前發面基本都是用老面,老面發面比較麻煩,發酵的時間長而且需要加鹼,否則麵食會有酸味。
自從有了酵母以後,家裡發面簡單方便多了,而且也省卻了施鹼的過程,家裡製作饅頭、花捲、包子也再也沒有失手過。
一,酵母的發酵原理
發面如何把握放酵母的量?發面時放多少酵母
發面如何把握放酵母的量?發面時放多少酵母
用酵母發面是一種比較簡單方便的方式,一般來說3斤麵粉(也就是1500克)剛好一袋酵母的量。市面上常見的安琪酵母菌一袋15克。換句話說就是麵粉和酵母的比例為100:1。
當然這個100:1的比例也不是絕對的。還和天氣、室溫、水溫有關。一般情況下,比如春夏兩個季節用涼水發面就可以了。
但是在冬季,就需要用熱水來發面,如果天氣非常冷的話還有個小技巧,就是在蒸鍋里燒好水後關火,把和好的面蓋好放蒸鍋里再次蓋住。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環境溫度。
最後在做饅頭或者包子的時候需要聞下面團是否發酸,如果有酸味屬正常現象,加點鹼面水揉勻就好。饅頭或者包子做好後等蒸鍋上汽蒸熟就行。
酵母是做發面面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要想做好好的面點必須要掌握好酵母的用量。
如果酵母的用量不當和酵母使用過度,面點的生產製作過程中,方法不對,掌握的火候不到,也會影響到面點的外觀,形成面點表面坍塌,死面的現象,口感發酸。
做發面面點酵母的用量。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也要根據製作面點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做包子,饅頭的時候,夏天一斤麵粉3克酵母,冬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多加一點,三到5克左右,冬天發面要放到溫暖的地方。
北方人冬天發面可放到的熱炕頭或電熱毯上,南方人發面的時候要放在溫水中,表面用濕毛巾蓋上,防止發面表皮乾燥。
,快速發酵,包子,饅頭。酵母通常用量為,一斤麵粉6克酵母,要使發面面團溫度適宜,溫度保持到30°左右,這樣發酵速度比較快。
做麵包,甜點酵母的用量。一斤麵粉為三到5克,可加適量的白糖,促使麵包膨發,增加麵包的口感。
做粗糧面點酵母的用量。可根據天氣變化,溫度變化而定,1斤麵粉5克左右酵母,冬天發面團的時候溫度尤其要掌握好放到溫暖的地方,因為相糧面點發酵緩慢。
做面點的過程和方法也很重要。
1,面團醒發要恰到好處,面團要醒發到原來的三倍,不可過度醒發,揉面要揉到15到30分鍾,因為這樣可使做出的面點筋道,有嚼勁。
2,面團的二次醒發也很重要。發酵好的面團,經過15分鍾揉制,製作成形,要進行二次醒發,通常時間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因為這樣做出的面點更蓬鬆,好吃。
其實很簡單,切記,在正常室溫的情況下,每斤麵粉就是5克酵母,不管你發的面是做什麼麵食,以我26年的工作經驗,我敢負責任地告訴你,如果冬季或者室內溫度太低,每斤麵粉5-8克。適於各種麵食的製作。
最後教給大家一個小妙招吧!這樣做發面成功率會高一點 。首先用溫水「35左右」把酵母化開並攪拌均勻,然後放點麵粉在裡面,再攪拌,然後放置一會兒,觀察到酵母有冒泡的現象出現。說明酵母被激活了,它以經開始發酵了。就用這樣狀態的酵母水去活面吧!
總發不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看你家的酵母是不是過期了,或者開封很久沒用了,酵母失效了。這樣都會使你發面不成功的。
謝謝提問,【小秀私廚】來回答這個問題。愛 美食 ,愛做飯,不管是自己拿手的還是不太會做的,喜歡自己動手。特別是目前的疫情期間,更是有了大把的時間做鼓搗一些美味。
原來的我,不太做麵食的,總覺得麻煩,又要和面、發面、包啊擀的。不過還是願意自己做的,吃著更安心,慢慢的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今天就說說發面的方法,也是自己在製作的過程中,慢慢的體會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其實發面發的好,主要在於發酵粉的用量,發酵的溫度和時間上。掌握好酵母用量,製作發麵食品,味道香甜,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出現面發不起來或者塌陷鬆散等等問題。
平時用的最多的就是安琪發酵粉,一般發酵粉的用量是麵粉500克,發酵粉5克,白糖5克,水300毫升,這樣配比出來的面是基本零失敗,發酵的非常成功。 初期自己發酵的時候,怕掌握不好,都是用烘焙的稱來稱下,這樣就能更好的按比例來,不會失敗。當然,做的越多就會越嫻熟,憑著日常的經驗也是萬無一失的。超市現在銷售的酵母粉,有一小袋包裝的,每袋正好是5克,或者用礦泉水的瓶蓋,也是大概5克左右。也有大包裝的酵母,按自己的需求購買。
白糖的作用,是加速發酵,也可以加入小蘇打3-5克,建議白糖、小蘇打選擇一種就好。總結,麵粉和酵母的比例大概100:1。
水的用量和溫度,將酵母放下碗里,用30°-35°的水將酵母化開,攪拌均勻,白糖或者小蘇打也放在碗里化開,放置一會,讓酵母激活,就可以開始和面了。
酵母的比例確定了,酵母化開了,那就說說發面的溫度,一般情況下,溫度20°上下就可,冬季可以放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或者放在暖氣上,保證發酵時的溫度,一般發酵1-2小時就可以了。這時面團發起、松軟,有酸香的味道,表面要揉的光滑,需要二次醒發,讓面團更有光澤有彈性,用指指按凹陷處能立即復原。
發好的面,就讓我們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製作手藝吧。
怎麼掌握酵母的用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你好,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略微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面的成功率。
如何掌握酵母的使用量?酵母的使用量與諸多因素有關系,可以根據以下情況來參考調整:
1、發酵方法。 發酵次數越多,酵母用量越少,反之越多。因此,快速發酵法用量最多,一次發酵法次之,兩次發酵法用量最少。
2、配方輔料越多,特別是糖、鹽用量為,對酵母產生滲透壓也大。 雞蛋、奶粉用量多,面團韌性增強,應增加酵母用量。因此,點心麵包酵母用量多,主食麵包用量少。
3、麵粉筋力。 麵粉筋力大,面團韌性強,應增加酵母用量;反之,應減少用量。
4、季節變化。 夏季溫度高,發酵快,可減少酵母用量;春、秋、冬季溫度低,應增加酵母用量,以保證面團正常發酵。
5、面團軟硬度。 加水多的軟面團,發酵快、可少用酵母。加水少的硬面團則應多用。
6、水質使用。 硬度較高的水時應增加酵母用量,使用較軟的水時則應減少用量。
7、不同酵母之間的用量關系。 由於鮮酵母、活性乾酵母、即發乾酵母的發酵力差別很大,因此,它們在使用量上也有明顯不同。它們之間的用量換算關系為: 鮮酵母 : 活性乾酵母 : 即發乾酵母=1:0.5:0.3為好。
以上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生活中好的麵食,和好面用恰當的發面技巧,才能做出香甜的食品。
農夫老岳:2020.03.02.
㈩ 各類食品的微生物國標值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酵母的標准值
每種食物它的標准值都是不一定的啦,像桶(瓶)裝飲用水
細菌總數 標准值≤20 cfu/mL
而在飲料方面的標准卻為
≤100 cfu/mL
酵母 ≤10 cfu/mL
大腸菌群 ≤3 MPN/100mL
鬼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