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的標準是多少
① 正常的月經量是多少
正常的月經量是多少?很多女性朋友都比較關注這個問題,因為吧有時候月經的時候來的量多了又感覺有問題,來的量少了又感覺有問題,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標准呢?這個肯定是有的,有的專家根據月經周期,以及女性月經內分泌的調節做了一些測試,也得出了一些結論,結果是每個人的月經量都不盡相同,因為人的身高體重都是不一樣的,那到底怎麼算正常一起來探討一下。
正常的月經量是多少
正常婦女月經血量一般為50~80ml,以月經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如果每日的失血量多於80ml,或月經量較自己以往明顯增多.周期基正常的稱為月經量多。
原因一:子宮損傷。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發生在女性生產之後或者是放節育環之後,這些都會導致女性月經過多。而青春期的無排卵型月經過多,是屬於功血的症狀。
原因二:婦科疾病。子宮肌瘤會導致女性月經過多,即便是很小的肌瘤,都會引起月經過多。子宮內膜炎也會引起女性月經過多。
原因三:全身性疾病。比如說血液病、肝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可影響雌激索排泄導致血管脆性增大,引起子宮內膜增生從而引發月經增多。
原因四:其他因素。有些女性服用是激素類葯物或者是抗凝血性葯物,這些也會引起一次性月經量過多的。
當女性進行了人工流產之後,子宮內膜遭受刮傷,導致子宮內壁變薄,月經量就會隨之變少。所以人工流產後月經量減少是正常情況,當子宮壁恢復了一段時間之後,月經也就慢慢恢復成正常量了。這個周期一般在3個月,我們還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來補充營養,促進子宮的快速恢復。緩解月經量少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下列方法讓月經量盡快恢復正常水平。
1、補充維生素A
人流後身體的損傷很大,為了增強女性身體的抵抗力,應該多補充一些維生素A,這是因為維生素A對子宮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子宮恢復好了月經量就會自然恢復正常水平。
2、補充營養
人流後身體很虛弱,對能量的需求量增大,為了維護女性的腸道健康,應該多補充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維持腸道內的環境平衡,為腸道正常的菌群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讓女性的消化功能得以恢復,促進體力的恢復。
3、膳食補充
月經量減少是子宮內壁變薄引起的,要想增厚子宮壁還要通過膳食來補充,堅果類如花生、核桃、松子等,乳酪、香蕉、巧克力可以保持心情的愉悅,所以流產後女性應該多進食這些食物。
月經量少是什麼原因
有些女性是從初潮開始月經量就很少,這可能是子宮發育不全所導致的,而一向正常的月經量突然減少,則可能是激素分泌異常或無排卵性月經等原因所造成的。
月經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子宮發育不良。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若子宮發育不良,如子宮很小或畸形,每個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宮內膜脫落,導致月經量少。此外,宮內膜結核引起內膜病變或刮宮術等導致子宮內膜受損,也會出現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的情況。
2、激素分泌異常。雌激素能夠刺激女性子宮內膜的增生,如果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異常,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的增生達不到所需厚度,導致月經量少。過度節食、作息無度、情緒不良、生殖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環境,導致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
3、無排卵性月經。無排卵的女性也會來月經,醫學上成為「無排卵月經」。這與正常月經不一樣,屬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范疇。這種月經的特點是時間不規律,血量很少。
月經量少的症狀主要表現有女性月經周期、經期基本正常,但月經量明顯減少,每次月經量不足20ml,甚至少如點滴。月經來潮時間不足兩天也是月經量少的表現,嚴重者會發展成為閉經。在中醫上,根據月經顏色、質量、有無腹痛及伴隨症狀,將月經量少分為血虛型、腎虛型、血瘀型和痰濕型四個分型。
② 正常的月經是多少天,月經經期多少天正常嗎
通常來講,女生來月經的時候都是有一個標准范圍的,正常的月經量應該是在30~80毫升左右,一旦超出或者是少於這個范圍都是一場的情況,而月經異常則需要引起重視,那麼正常的月經是多少天,月經經期多少天正常嗎?
正常的月經是多少天
女性的月經期一般是多少天?經期是指經血來潮的持續時間,正常月經期持續2-7天,大多4-5天。經量是指經期排出的血量,月經量的多少很難統計,臨床用每日換多少次的月經墊粗略估算。有人設定了正常人的月經量大約是20-80毫升,個別的女性月經量可以超過100毫升。有的人認為每月的失血量大於80毫升,就是病理的狀態。一般在月經的第2-3天出血量是最多的,由於個人的體質、年齡、氣候地區以及生活條件的不同,經量會略有增減,這是屬於正常范疇的。
正常的月經一般是5-7天,月經周期則是28-30天,當然也是因人而異。由於年齡,體質的不同,月經天數是不一樣的,但至少兩天,如果低於兩天,建議去醫院做b超檢查和激素六項,這很容易造成廢物淤積,婦科病隨之而來。月經天數過多也是有問題,檢查是否有肌瘤、囊腫或息肉,月經天數多不僅影響女性正常的生活和休息,也容易造成貧血,導致月經不調,內分泌紊亂。
月經經期多少天正常嗎
月經周期在21-35天都是正常的。對於大多數婦女來說,月經都是在28天左右。以28天為例,提前或推遲7天都是正常。月經1次出血量在3-7天,如果少於2天,說明月經過少。如果多於7天,甚至十幾天,說明經期延長。但是對於初潮的女生來說,經期可能會短或者長,因為此時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月經周期,不過1-1.5年也會建立正常周期,還有一種情況,圍絕經期的婦女可能月經紊亂。
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35天,平均月經周期是28天左右。每1個婦女正常來說,都有1個固定的月經周期,如果患者突然失去正常的月經周期,考慮是月經紊亂。可能是由於不排卵或者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子宮腺肌病等多種原因引起的。除此之外來月經大概在4-8點左右,平均6天。如果患者出血量過多,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可能是異常子宮出血。
③ 月經量多少才正常
每個月的那幾天,月經量或多或少,讓不少女性朋友心慌意亂,就怕自己的量跟別人的差太遠,月經量究竟多少算健康呢?小編為你分析月經量多的原因與月經量少的原因,讓你掌握月經「晴雨表」,保護自己的健康! 月經期作為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標志,自然是有一定的標准可言。過多或過少都是身體不健康的一種表現。倘若原本規則的月經期忽然呈現了異常,那往往意味著健康呈現了某種故障。 月經期多少才算正常?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婦科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專家提醒,從生理發育特點來看,青春期女性月經不規律是正常的,但若長時間不規律,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就應該引起重視了。育齡期的女性的月經大多數應該是正常的,不正常很可能就有問題。 月經期量少的常見原因: 1.易見的是內分泌原因,如各種激素分泌異常或不排卵等; 2.另外可能是子宮內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結核引發內膜病變或人工流產、刮宮引發子宮內膜薄等; 3、過度節食的女性會發生月經量少; 4、生悶氣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容易導致月經量少。 月經期量少應做的體檢: 首先應取血體檢各種激素水平以了解你體內激素水平有無異常,並堅持丈量基礎體溫2-3個周期了解有無排卵;另外可做結核菌素試驗和血沉體檢以確鑿有無結核活動。假如有內分泌異常或無排卵,則應對於具體哪些激素不正常以及是否要求生養等相異的狀況往針對性治理。假如之上體檢均正常則無需處置。 月經期量多的易見原因: 1.避孕不正確,異常的陰道出血與你採取的避孕方式相關。 2.妊娠,例如小型的流產事件。 3.子宮內膜異位。 4.腫瘤。 5.血液病,而是血液病的徵兆。 6.效果異常,就該思考內分泌不調的可能了。 月經量多的預防保健: 1、調情志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損傷肝脾,或七情過極,五志化火,擾及沖任而為月經疾病。 2、適寒溫要根據氣候環境變化,適當增減衣被,不要過冷過涼,以免招致外邪,損傷血氣,引起月經疾病。 3、適勞逸要積極從事勞動(體力和腦力勞動),但不宜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過則易傷脾氣,可導致統攝失職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經疾病節飲食要注意飲食應定時定量。 4、節育和節欲要重視節制生育和節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過多過頻及經期、產後交合,否則損傷沖任、精血、腎氣,導致月經疾病。上述各項在平時應多加註意,在經期、產後更要重視,既可減少或防止本病的發生。 5、不宜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油膩、生冷寒涼、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損傷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濕生痰或涼血、灼血引起月經不調。
④ 正常月經量是多少毫升
女性的月經是要越准確越好的,並且對於月經量也是會有嚴格的標准。但是一般情況下女性的身體上大多是對婦科病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那麼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月經的不準以及月經量的多少是不確定的。那麼很多女性就會有一些疑問,就是正常月經量是多少毫升,月經量到底多少是正常的呢?
正常月經量是多少毫升
一般女子的月經周期是28-30天,少女初潮時,由於卵巢剛發育,功能還不完善,所以會出現功能紊亂和不規律,這不是病理現象。行經期:女子的月經期大約是2-5天。一般行經的規律是第一天經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後逐漸減少,直到經血干凈為止。經血量: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
一次月經出血量約為60毫升左右,低於30毫升為過少,超過80毫升為過多。怎樣知道自己的月經量是否正常呢?衛生巾可以幫我們的忙。一般來說,每個周期的用量不超過兩包(10片/包),如果超過三包,且每片都是濕透的,就屬月經過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屬月經過少,這兩種情況都屬異常。
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如果因為子宮、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經量過少,這種情況也不正常,應及時就醫。
月經量一天多少算正常
一次月經周期的月經量應該20ml-50ml,一般超過80ml就為月經過多。一次月經周期的量可以按照衛生巾應用的數量來計算,一般時候每次3包都不夠,就說明月經量比較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了,這種情況就屬於月經過少。如果出現過多或者過少的現象,當然也需要與平時的月經量作對比,有的人從月經初潮就特別多,或者特別的少,一直都是這樣,這種情況就考慮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是與平時對比出現了差異,這種情況就應該到醫院做檢查明確病因,再給予對症的治療。
月經周期: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個月經周期。絕大多數人在28-35天之間,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周期,在上述范圍內,只要月經有規律,均屬正常現象。月經期:陰道流血期間稱為月經期,多數人的月經期持續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屬正常范圍。月經血量:正常月經期的月經血量為20-120毫升,多數為50毫升,以月經來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後逐漸減少。正常月經是女性內生殖器發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現。月經血特點:月經血的特點是不凝固,呈暗紅色。月經血中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等。婦科醫院專家指出月經是婦女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多數婦女在月經期無明顯症狀,少數婦女可有乳房發脹、頭痛失眠、心慌、下腹脹痛和情緒不安等。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工作,也不必治療,月經期過去以後症狀會自然消失。衡量女人月經是否正常的標准周期:每個女人的周期都不盡相同,從21天到35天不等都算正常,關鍵是是否准時。定期的性生活(如:每周一次)可以幫助你梳理荷爾蒙,對月經的規律有很大的幫助。血塊:月經期排出的血塊是什麼?醫生的解釋是:如果經血被阻塞在同一個區域而沒有及時排出,囤積5~10分鍾就會形成血塊。血塊通常在早晨剛起床或者久坐之後。月經不再來:不來月經首先要排除懷孕的可能。如果不是懷孕,就要檢討你的生活方式:旅行、壓力、劇烈運動、減肥過度以及氣候變化等都會影響月經周期。荷爾蒙和甲狀腺的失衡也會導致月經周期的延長。另外,患有多囊性卵巢囊腫(PCOS)或者長期服用黃體酮類口服避孕葯也會使月經周期變長。
⑤ 月經正常的量是多少
雖然說每一個女性。都會來月經,並且是每個月都要經歷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月經期及月經量的是一樣的。所以說,每個人的月經量都不一樣,但是還是會有一個正常的量來衡量女性的月經是否正常的。那麼什麼樣月經量才是正常的呢?對於女性來說月經正常的量是多少呢?
月經正常的量是多少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來潮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到下次月經來為止。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6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月經來潮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7天,平均5天。月經周期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濾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濾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前後兩天。
在這個范圍內的是正常的月經周期。
正常月經周期特點如下:
1、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初潮年齡大多數在13~15歲之間,但可能早在11~12歲,晚至17~1 8歲。我國各地區初潮年齡相差不大,但體弱或營養不良者初潮可較遲,體質強壯及營養良好者,初潮可提早。
2、出血的第一天稱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8 ~30天。提前或延後7天左右仍屬正常范圍,周期長短因人而異。
3、正常月經持續2~7天,平均5天左右,月經量的多少很難統計,臨床上常用每日換多少次月經墊粗略估計量的多少。有人測定正常人月經血量約為10~58ml,個別婦女月經量可超過100ml 。有人認為每月失血量多於80ml即為病理狀態。一般月經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
4、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的主要特點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況下偶爾也有一些小凝塊。
月經期量少什麼原因
月經量少是指女性來月經時血量過少,或者月經來潮時間過短。月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80ml,少於此標准則為月經量過少。一般來說,如果每個周期的一包衛生巾(10片/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僅僅是沾濕了表面,就屬於月經量少了。
1、子宮發育不良。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剝落及出血,若子宮發育不良,如子宮很小或畸形,每個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宮內膜脫落,導致月經量少。此外,宮內膜結核引起內膜病變或刮宮術等導致子宮內膜受損,也會出現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的情況。
2、激素分泌異常。雌激素能夠刺激女性子宮內膜的增生,如果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異常,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的增生達不到所需厚度,導致月經量少。過度節食、作息無度、情緒不良、生殖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環境,導致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
3、無排卵性月經。無排卵的女性也會來月經,醫學上成為「無排卵月經」。這與正常月經不一樣,屬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范疇。這種月經的特點是時間不規律,血量很少。
⑥ 月經量一般多少毫升
對於月經量的問題,應該很多女性都存在疑惑,因為別人總說月經量多少是正常的,可是畢竟月經流出來後並不是用量杯量的,而是在衛生巾上的,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月經量該怎麼算。因此,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月經量一般多少毫升,又該如何測量自己的月經量。
月經量一般多少毫升
正常的月經量是每次月經20到60毫升都屬於正常,所謂的每次月經是指從來月經的第一天到月經結束的那一天,多天的總量加起來在20到60毫升都屬於正常。但是,我們在診斷月經過多或者月經過少時,一般是將診斷標準定為當月經量少於五毫升或者月經量超過80毫升,才算月經過少或月經過多。所以說,大部分女性在20到60毫升都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您的月經多於5毫升,或者少於80毫升,也基本可以算為正常范圍內。
月經來潮之後會有陰道流血發生。通常月經量每次只要超過20ml就是正常的,生理周期5-7天的時間比較正常。如果超過7天仍然有陰道流血不止,而且沒有明顯減少的跡象,建議去做婦科檢查,做婦科超聲和激素六項的水平檢測明確診斷,再積極進行內分泌治療。如果月經量少於20ml,也要去看婦科,可以通過服用烏雞白鳳丸或者血府逐瘀顆粒等葯物進行調理。觀察1-2個月經周期,如果症狀有明顯改善,通常就不需要再做特殊的治療。否則,還是要做內分泌的檢查和治療,這樣可以有效幫助月經量的恢復。
30毫升月經量是多少
一塊日用的衛生巾,全部浸透的話是15ml;如果使用夜用的衛生巾,全部浸透是20ml;兩塊日用的衛生巾全部浸透就是30ml的月經量。正常的月經量是5-60ml,低於5ml是月經量過少,超過80ml是月經量過多,30ml的月經量是正常的月經量。如果出現月經量增多,是不正常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是月經量過少,也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每次月經總失血量在30毫升左右是在正常范圍之內。少過20毫升屬於月經量過少,大於80毫升屬於月經量過多。30毫升的月經量可以濕透一整片日用衛生巾。如果你每一次來月經的總量可以濕透一整片衛生巾的話,量大約是在30毫升左右,是正常的。在來月經期間要保持心情舒暢,不能受涼,不能生氣,不能勞累。如果受涼或者生氣等,可能會造成月經量減少。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益母草顆粒調理一下。月經期間要勤更換衛生巾,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溫開水清洗會陰部,保持會陰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