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蟈蟈6標准雙排多少
A. 三號蟈蟈棒子尺寸多少
一般就50mm就好了。
小號蟈蟈:身長40毫米以下,臉長12毫米以下,臉寬8毫米以下,翅長13毫米以下。三號蟈蟈胸部長度約為1.0cm左右。
蟈蟈的觀賞分兩種,賞形與賞聲。賞形則審其外觀,各有所愛,悅目即可,無須多言。我喜歡綠蟈蟈,你喜歡鐵蟈蟈,一律無可厚非。賞聲則是對叫聲的品評,大有文章可作。對於蟈蟈叫聲的品評,多年來已形成了固定的鑒賞標准,符合這標準的就好,不符合的就不好。
B. 養蟈蟈兒多大的棒子合適
一般就50mm就好了。
蟈蟈的觀賞分兩種,賞形與賞聲。賞形則審其外觀,各有所愛,悅目即可,無須多言。我喜歡綠蟈蟈,你喜歡鐵蟈蟈,一律無可厚非。賞聲則是對叫聲的品評,大有文章可作。對於蟈蟈叫聲的品評,多年來已形成了固定的鑒賞標准,符合這標準的就好,不符合的就不好。基本上不以個人的好惡為轉移。蟈蟈與人一樣,絕大多數是紜紜眾生那級別的,叫聲嘈雜急促而混亂,音質不純凈,批批拉拉帶有雜音,這樣的蟈蟈毫無價值,到了我手裡聽一聽叫成這樣,不是送人就是喂鳥。蟈蟈里大概只有半成到一成的比例是叫聲嘹亮而純凈的,謂之「亮叫」,在亮叫中叫聲特別嘹亮的被稱為「大亮叫」。亮叫和大亮叫是屬於初級能玩的貨色,目前市價大約五十到一百元之間。亮叫的特點在於音質要相對純凈,沒有嘈雜的雜音,而且音量要大,象交響樂隊里的長號。
C. 與蟈蟈共度的那些個夏天
與蟈蟈共度的那些個夏天
作者: 遆
一到七八月份,為了對付漫長而枯燥的假期,我會捉來小動物養著,雖然結局不外乎面對死去的動物一次又一次 難過 ,但我還是接連不斷地捉回去,我總算覺得一個炎熱的長假一定要有事可做,與遺憾比起來,這種小快樂才是我最終想要的。
蟈蟈我見過好多種,其中有長翅膀的,有沒長翅膀的。長翅膀的我見過一種,綠色的,從哪個方位看過去都覺得像一片葉子,混在夏天茂騰騰的草叢中,只要它一動不動,真不容易辨得出;另一種是沒長翅膀的,這種我見過兩種顏色,一種是灰褐色,與草地里混雜著的枯草梗顏色一樣,叫囂地響亮的時候,只要一發現周圍情況不對便躲進草梗中間,也很難被發現;一種則是綠色的,與長翅膀的顏色差不多。
不管是哪種蟈蟈,它們的長相總體來說都相似。頭部、胸部、腹部,從下胸伸出六條腿來支撐整個身體,頭部光滑地像一塊兒立起來的鵝卵石,腹部圓滾滾的,上腹與整個身體的偽裝色一致,下腹潔白,有斑點。
首先,頭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對大鉗子,黑色鋸齒狀,是它捕食的工具,也是防禦天敵的武器;比如像我,捉它們一不小 心 手就被夾住了,有時候真能給夾出血來。那頭頂的兩條觸須長而細,特別有韌性,有時候它們把須放進自己的嘴裡捋一捋,彷彿會讓它們變得更柔軟似的。我覺得蟈蟈是有臉的,而且是一張標準的瓜子臉,從正面看它,非常圓潤,弧度也優美漂亮,像是位美人。至於眼睛,在觸須下面鼓出兩個半球兒,瞳仁黑黑的像一粒沙,在似乎是充滿液體的球體裡面滴溜溜直打轉,特別有神。
然後,胸部是它身體的中間部位,下胸伸出六隻足來,前足、中足都比較短而細,後足粗而長;後足不管是在粗細上還是長短上,似乎是前足、中足的兩倍甚至三倍,特別有力,是蟈蟈用來跳躍的,也是遇到危險逃跑的有力武器。後足一發力跳躍起來,高度與距離是蟈蟈身體的幾十倍距離,讓人驚嘆。而上胸有一個奇怪的東西,像馬鞍一樣披在身體上,但其實是長著的;那時候我認為蟈蟈一定是某種動物的坐騎,為此崇拜了它們好些年,但後來卻從來沒有見過它們的主人。它們的鞍後會長出翅膀,有的長有的短,它們就是用翅膀來發聲的,翅膀薄而脆,輕微一摩擦就能發出震天的響了。
最後是腹部,蟈蟈不像螞蚱腹部越往後越細,而是整體圓滾滾的,從側面看就像一把關刀,尾部向上微微翹,曲線優美自然;蟈蟈的下肚都是潔白潔白的,有雲那麼白,乍一看反光,還晃人的眼,因此與身體其它部位形成的對比實在太鮮明了;潔白的下肚上綴著些斑點,整齊排列著,一直延伸到尾部。蟈蟈有的有尾巴,有的沒尾巴,爺爺告訴我有尾巴的是母,沒尾巴的是公,我想了想,半信半疑,不過發現叫得響的一般都是沒尾巴的。
捉蟈蟈必須是在晴天,而且要在炎炎夏日的正午,火辣辣的陽光射在身上像毒蛇一樣讓人疼。那個時候,我時常頂著這樣的大太陽獨自去曠野里,蟈蟈的交響一響,我就躡手躡腳,一步一步往它跟前挪,只要蟈蟈的聲音一停,我就知道蟈蟈肯定發覺周圍的危險了,然後我也停下來,像木頭一樣站著一動也不敢動,靜等著它放鬆了警惕再響起來,而我,熱得頭昏腦脹,仍然堅持著。如今,當回憶起這些情景時,發現捉蟈蟈是需要極大耐心的,可當時的我並不覺得有多難, 目標 也清晰明了:它是我的,一定得把它捉回家。
捉蟈蟈的過程是漫長的,我就這樣悄悄地挪,總會挪到蟈蟈的跟前,當看見蟈蟈的時候,就一個大步跨過去就用手撲,可蟈蟈也不傻,一般都會扒在帶刺植物上,這下我就改變作戰策略,拿東西驅趕、張牙舞爪嚇唬它們,讓它們跑到沒刺的草叢里再實行捕捉。可是,蟈蟈的偽裝術很高明,為此有不知多少只蟈蟈從我眼皮底下突然消失,讓我很是懊惱。
捉住蟈蟈後,我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蟈蟈的鞍部,因為這個地方蟈蟈的嘴咬不到我腿也蹬不到我,不容易讓蟈蟈逃掉。我把蟈蟈抓回家,把它放進一個自製的盒子里,這盒子我會把蓋兒剪掉,換上一層透明薄膜。這樣蟈蟈出不來,我也能觀察它的生活了。
剛捉來的蟈蟈總是脾氣太暴躁,一個勁兒地往上蹦,好多次都能把我蒙的薄膜給沖破,所以不得不換上更加堅固牢靠的。那時我認為蟈蟈是可以被馴養的,因為關上一夜它脾氣就小了,再關上幾天它就完全聽話了。我會給蟈蟈放螞蚱,因為我知道螞蚱是蟈蟈的食物,但它一般不會在白天吃,可能是為了躲避我吧。很多時候,我總是在清晨看見活螞蚱沒了,盒子里殘剩下一些螞蚱的翅膀和堅硬的腿,那時候我很 高興 ,為此能高興上一整天。
馴養上十幾天後,蟈蟈就更放得開了,大白天見周圍沒人就唱了起來,震天的聲音穿透盒子,向四周炸開。我曾不止一次地接近它,想觀察它發聲時候的樣子,可是它警覺得很,周圍一有風吹草動聲音便嘎然而止。所以,我不得不從遠處聽著,聽著這絕美的旋律,度過了那些個酷熱難耐而又漫長無比的夏天……
成長真的很快,記憶中我還是那樣一個 孩子 ,站在那些年烈日炎炎的曠野里,頭頂的流雲無數,卻都印證著成長的每一個腳印,我不經意地回眸一笑,斷點處卻凝固了那張天真而又燦爛的笑容。
我想,那些年的夏天我是真的開心快樂,當抓住蟈蟈激動地跑回家的時候,那額頭上珍珠般晶瑩的汗滴,早已拋灑了一路。那個孩子無法洞徹 十年 後的自己會在什麼地方,又經歷了些什麼,然後又會在哪裡偷偷望著自己一遍遍 感動 ,他只知道眼前的一切都屬於他,這一切都組成了他 美好 而又快樂的童年,他不去想那麼多煩心的事兒,只是想要把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快樂一些,明天怎麼樣,他堅信今天精彩了明天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那些年,與蟈蟈共度的夏天美好而又幸福。
D. 本叫蟈蟈罐標准高度是多少
高100mm 直徑60mm。
蟋蟀罐有陶、瓷兩種製品。燒制地區比較廣泛。瓷製品以景德鎮為主,明宣德時燒制的器型為鼓式,蓋下凹,有錢形氣孔,蓋內豎寫六字單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雙圈年款。萬曆時,造型有較多變化,有圓、方、梅花、瓜棱、扇面、八方等形式。清時仍有燒制。
歷史背景俗話說:玩蟲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蟈蟈葫蘆,以及過籠、水槽、探筒等蟲具,不僅是玩蟲的必備之物,也是不少玩蟲愛好者的收藏之物。在蟋蟀罐收藏領域,有這樣一個排名: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主人、靜軒主人、紅澄漿、白澄漿。
由於永樂官窯以及趙子玉蟋蟀罐在的市場上已很難看到,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了珍品。存世最早的蟋蟀罐,應是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蟋蟀罐。
製作工序
古代澄泥蟋蟀罐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首先,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古法制泥,是將一種特製的雙層絹袋吊掛於河中,河水中裹帶的泥沙流入絹袋中,經第一層絹袋過濾後,沉入第二層絹袋的細泥即是澄泥。
隨著時代的變遷,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濾出的極為細致的泥土就是制罐的原料——澄泥。澄泥蟋蟀罐之名也由此而來。再將濾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時間,歷經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罐「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
這可追似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葯,火中成罐終似結丹。山東蟋蟀罐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又獨出機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予以創新,在煉泥這個工序上,購置了機械設備,以電為動力替代了原來的手工操作。
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加強罐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罐在燒制時不會產生任何氣泡和微小的裂紋。一般澄泥罐的密度在1.2-1.4左右,運用現代工藝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1.6-1.8左右,增加了其使用性和適宜的透氣性。
E. 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徵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蟈蟈的外形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擬人
習性:叫聲—柔和,捕蟬—為食
一 快速閱讀課文,討論並完成下列各題。
1.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徵?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
2.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稱呼,這樣寫有什麼效果。
3.課文多處運用擬人手法,找出幾個例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閱讀效果,看看學生能否抓住文章的基本內容。參考答案: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2.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有:狂熱的狩獵者、我籠里的囚犯、蟬的屠夫等。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為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就用「籠里的囚犯」;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之為「蟬的屠夫」。作者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3.「竊竊自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是擬人。這樣寫親切自然,形象生動。
二 去戶外靜聽蟲鳴鳥啼,辨別這些聲音,並用一段話形象地描寫出來。
此題旨在鼓勵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實現跨學科交流。
教學建議
一、找法布爾的《昆蟲記》(節選本)進行課外閱讀,並做讀書筆記。
二、注意學習、積累語言。
三、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最熟悉的一種動物。 贊同
16| 評論
2011-11-23 19:16 雪の櫻雨 | 二級
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怎麼樣 贊同
5| 評論(1)
2011-11-23 20:27 LIKE冉冉 | 一級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蟈蟈的外形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擬人
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回答 共13條
2011-11-21 21:04 神經質呵 | 二級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贊同
17| 評論
2011-11-22 19:37 孟々·黎Jia | 二級
蟈蟈的外形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擬人
習性:叫聲—柔和,捕蟬—為食
一 快速閱讀課文,討論並完成下列各題。
1.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徵?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
2.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稱呼,這樣寫有什麼效果。
3.課文多處運用擬人手法,找出幾個例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閱讀效果,看看學生能否抓住文章的基本內容。參考答案: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2.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有:狂熱的狩獵者、我籠里的囚犯、蟬的屠夫等。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為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就用「籠里的囚犯」;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之為「蟬的屠夫」。作者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3.「竊竊自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是擬人。這樣寫親切自然,形象生動。
二 去戶外靜聽蟲鳴鳥啼,辨別這些聲音,並用一段話形象地描寫出來。
此題旨在鼓勵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實現跨學科交流。
教學建議
一、找法布爾的《昆蟲記》(節選本)進行課外閱讀,並做讀書筆記。
二、注意學習、積累語言。
三、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最熟悉的一種動物。 贊同
16| 評論
2011-11-23 19:16 雪の櫻雨 | 二級
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怎麼樣 贊同
5| 評論(1)
2011-11-23 20:27 LIKE冉冉 | 一級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蟈蟈的外形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
特徵:漂亮、嫩綠、苗條、勻稱 擬人
習性:叫聲—柔和,捕蟬—為食 贊同
3| 評論(1)
2011-11-23 21:47 xu821616946 | 二級
1.這道題檢查閱讀效果,看看學生能否抓住文章的基本內容。參考答案: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同時,還有一句也寫出了蟈蟈的外表特徵:蟈蟈有著有力的大顎、銳利的鉗子。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時作者稱之為「蟬的屠夫」。作者不斷變換對蟈蟈的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2.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有:「狂熱的狩獵者」「我籠里的囚犯」「蟬的屠夫」等。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為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就用「我籠里的囚犯」;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之為「蟬的屠夫」。作者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3.「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是擬人。這樣寫親切自然,形象生動。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17618.htm
贊同
3| 評論
2011-11-24 19:27 許不了の諾 | 三級
外表特徵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課課通答案 參考資料:課課通答案
贊同
2| 評論
2011-11-25 19:13 熱心網友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我也是初一的。\(^o^)/~ 贊同
2| 評論
2011-11-28 20:31 熱心網友
偶也在寫啊 贊同
1| 評論
2011-11-28 20:36 露莉雪兒月 | 二級
外表特徵,「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作者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 贊同
1| 評論
2011-11-28 20:42 熱心網友
標准答案:上網找尼瑪之歌,裡面有初一上冊所有課文的 答案那些。 贊同
1| 評論
2011-11-28 20:47 黃偉鑫R | 二級
蟈蟈屬於螽斯科。螽斯科鳴蟲一般共同的特徵一般有:身體呈扁圓柱狀。頭部較小,顏面傾斜或垂直。頭部有復眼1對。在復眼內側有絲狀觸角一對,細長,一般明顯長於體軀。單眼2—3個。口器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顎各1對、下唇及舌等部分組成。上顎即大牙特別發達,粗壯堅硬,內緣常呈鋸齒狀。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為紅色或紫紅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發達的前胸背板,形狀多變。側片發達,有些種類在側片和前胸背板後緣相交處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狀突起。有些種類前翅和後翅較為發達,但也有些是前後翅強烈縮短或完全無翅。足3足,跗節由4節組成,在最後一節的頂端有爪1對。後足股節十分發達;前足脛節基部有開口式或閉口式聽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塊、腹板8(雌性)或9(雄性)塊,在最後一節背板構成下生殖板,形狀多變,有時還有附屬突出的部分。雌性的產卵管比較長,呈劍狀或鐮狀形。螽斯科的鳴蟲的前翅均具有發音器——音銼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鳴蟲均屬漸變態,經歷產卵、若蟲、成蟲三個蟲態,以卵越冬,大多產卵於樹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蟲或成蟲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與雜食性均有。
蟈蟈的病症與天敵有白僵菌、紅色寄生蟎、螳螂,也有在捕食瑪蜂時有被蜇死的情形。蟈蟈在人工喂養的時候總是喂多水的瓜果會大肚、拉稀、甚至是脫肛而死。
中國國土幅員遼闊,南北溫度變化很大。南方春夏暖的早,北方遲。南京首批「叫哥哥」在端午節就可以出現,稱「夏叫」,鳴聲弱,體小色淡。北方見蟈蟈成蟲時間較晚,一般要到6月下旬或7月初才能聽到「夏叫」,稱早蟈蟈。這批蟈蟈對人工繁殖留子很有意義。立秋後10天新蛻的蟈蟈稱「早叫」,個大體健,飼養好了可以越冬。人工繁育的蟈蟈可人為控制分批的羽化出來,在春節後蛻的熱蟈蟈可以養到第二年的天然蟈蟈出現,這樣一年四季都能聽到蟈蟈叫聲了。
蟈蟈的形態
蟈蟈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鳴蟲,體長可達50mm(40—55mm),雌蟲比雄蟲略大。通體有綠色、淺綠、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種體色。頭較大,頂部色較深,呈綠色或褐色。臉長,色淡,呈藍或淡藍綠色。牙尖紫紅色。二觸角須呈絲狀,可長達60mm,褐色。兩個復眼前方有三個單眼。顏面略前傾,基本垂直。前胸背板寬大而發達,呈馬鞍形,厚而堅硬,呈綠色或褐色。背板側區下緣有白色或淡黃色邊。胸部腹板各有一對錐狀刺,後胸的最大。前胸背板前緣平直,後緣呈弧形,向後突出。
雄蟲膠翅比雌蟲長,厚而發達。一般雄蟲前翅長為14—18mm,雌蟲前翅很短,僅為6—8mm,不能鳴叫發音。雄蟲前翅有音銼、刮器和發音鏡,兩前翅摩擦可發了鳴聲,優美響亮。後翅已經退化。腹部肚子為圓狀,尾端略尖上翹著,有背板10塊,呈綠色或褐色,腹板8板(雌蟲)或9塊(雄蟲)。雌蟲尾端有軍刀狀的產卵器,約長29—34mm。六足長而發達,後肢強大,跗式4-4-4,1-3跗節有墊,後足第一跗節跗墊分成2個葉片,後足脛節端距6個,背面2個,腹面4個,中間的2個,後足腿節略比脛節稍長。整個體軀呈縱扁或圓柱狀,腹部膨大,體形寬厚長大。
蟈蟈的生活習性
蟈蟈一年一代,以卵越冬,每年的4月卵開始孵化。
蟈蟈的卵為淡褐色,長6—6.2mm,寬1.6—2.1mm,外殼堅硬。當年所產之卵全部都在表土層越冬,第二年4月天氣濕潤,卵迅速膨大,長增加44%—58%,寬增加93%—125%。孵化時卵殼破裂,蟲體在另一層膜內蠕動,最後破膜而出,歷時約2個小時。如天氣乾旱,卵期就延長到隔年孵化。卵期一般為244—270天。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蟲共要蛻6次皮。蛻皮時頭向下,足抓住附著物,頭胸蛻裂線先開裂,再是前足、中足、後足、觸角及腹部蛻出,歷時約65分鍾,最後將蛻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蟈蟈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經1—2周開始交配,歷時30分鍾左右,直至雄蟲排出乳白色直徑達10mm的粘性精托,並附著雌蟲生殖器內外,才算結束了交配。這時雌蟲腹部向前彎曲,並用口咬食精托,將精子擠入貯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則不能產生受精卵。蟈蟈一生可以進行多次交配。雌蟲交配後2—3周就開始產卵,產卵期很長,懷卵後體重可增加3倍左右。產卵時腹部向上提,產卵管垂直的插入土內,產卵瓣上下蠕動,將卵分批分散的產於土中。產完一批卵後抽出產卵管,用力向後彈土,封閉住產卵孔,再繼續產卵。白天產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開始產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結束。每頭雌蟲產卵200—440粒,每粒卵重14mg。雌雄成蟲壽命近似,一般卻為80—90天。進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蟲就死亡了。
蟈蟈屬雜食性。食肉性強於食植性。天然蟈蟈主要以捕食昆蟲及田間害蟲為生,是田間的衛士,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蟈蟈只有在沒有昆蟲吃,餓急了才會吃植物。蟈蟈如果同種放在一起,通常能自相殘殺,一般雌蟲吃雄蟲的時候居多。蟈蟈的分布與分類蟈蟈按產地分類
蟈蟈在我國分布很廣,按產地來分類,可分為北蟈蟈與南蟈蟈兩大類,北蟈蟈優於南蟈蟈。北蟈蟈又分為京蟈蟈、冀蟈蟈、晉蟈蟈、魯蟈蟈。京蟈蟈又叫燕蟈蟈。
主要指北京山區和郊區的蟈蟈,北京人愛講究西大山和東大同的蟈蟈。燕蟈蟈最有名的是安子溝的大山蟈蟈。北京以產黑色大鐵蟈蟈著稱。冀蟈蟈
河北山區,每年蟈蟈產量大。以中小身量的草白(糙白)山青蟈蟈為多,間或有少量鐵蟈蟈與綠蟈蟈。河北省蟈蟈以易縣為主,名氣最大。魯蟈蟈
主要指山東北部為主的地區,魯蟈蟈又以綠蟈蟈為主,但頭項部局部泛紅褐色的邊紋,也有個頭較大的。也有少量的草白和山青等中等身量的蟈蟈。 晉蟈蟈
山西作為主產小蟈蟈的地區,氣候有些乾旱,多產中小身量蟈蟈,以小個為主的山青、草白蟈蟈以及少量的鐵蟈蟈。晉蟈蟈的物點皮實好養,皮粗翅厚,叫聲響,尤其以宣化蟈蟈最為出名,它耐乾旱,生命力特別強。
生長在我國南方各省的蟈蟈都統稱為南蟈蟈。西南四川成都包括長江流域等地的蟈蟈個頭較小,比札嘴略大,鳴聲也小而尖。總的來說南蟈蟈沒有北蟈蟈筋粗皮厚,皮實耐旱,鳴聲也不如北蟈蟈那樣強勁有力。在南方很難見到北方的大鐵蟈蟈。
蟈蟈按體色分類
從觀賞的角度按體色分類,蟈蟈可分為五類:綠蟈蟈、黑蟈蟈、山青蟈蟈、草白蟈蟈、異色蟈蟈。 綠蟈蟈
綠蟈蟈多生在平原、農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農作物區。綠蟈蟈講究的是通體碧綠,不帶絲毫雜色,綠臉紅牙,綠腿綠肚,紅眼棕須,一雙金黃翅(前膀翅側區為鮮綠色)。在滿目蒼茫的嚴冬里,這種大翡翠綠蟈蟈更能顯示自然之美,也格外耀目。在有一時期,綠蟈蟈價超過黑蟈蟈,就是因為綠色比黑色好看,觀賞價值更高。綠蟈蟈翅薄,一般叫聲偏高,但鳴聲沒有黑蟈蟈那樣響亮寬厚。 黑蟈蟈
黑蟈蟈又稱鐵皮蟈蟈,通體都是青黑色,像鐵皮的顏色,故又稱鐵蟈蟈。主要生長在北京郊外的山區,又以西山為主。正宗黑蟈蟈個大,皮堅翅厚,通體青黑色,紫藍臉,紅牙,粉肚皮,白、黃,深褐翅,黃綠膀牆,褐色前翅背,前翅側區斑黃綠色或黃色,黑青腿,棕須,黑眼或棕眼。體色隨時間、年齡的增大而加深,直到全身黑亮似鐵,鳴聲強勁有力,響亮,寬厚。一蟲鳴叫能蓋過群蟲的鳴聲。一膀一膀地叫,沉著而穩重,有大將的風度。 山青蟈蟈
多大夏秋出現,生長在低山丘陵。灌木雜草間及干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體色以灰綠為主,色淡且雜,頭項腹腿之色也不怎麼統一。山青蟈蟈肚色有綠、黃、白三種,是莊稼地里最常見的普通蟈蟈,不被愛蟲者重視。 草白(糙白)蟈蟈
多在晚秋時出現,生長在山坡、丘陵、田邊、地角、灌木雜草之中。通體色雜且淡,介於綠褐之間,似淺褐之間,似淺淡枯草灰白色,故名草白。天然草白蟈蟈因蛻皮較晚,故深秋長壽者較多,體質不錯,皮實易養。
異色蟈蟈
蟈蟈體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與黃綠色,經過長期各地環境的影響與個體變異,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見的中間色、過渡色,這就是奇特的異色蟈蟈。
①紅褐蟈蟈:生長在北方燕山山區,紅頭紫臉,紫紅脖項(紅前胸背板),褐紅腹背,粉紅肚皮,紫紅腿,紅須、金黃翅,前翅側區(俗稱膀牆),鮮綠色,布滿翡翠綠斑,個頭也較大,鳴聲響亮,強勁有力,長壽耐乾旱,體色極美,實為罕見。
②金黃蟈蟈:生長在北方的太行山區,褐黃頭,藍臉紅牙,褐黃脖項,黃腿黃肚黃須,金黃翅,惟膀牆(前翅側區)翠綠,通體褐黃閃金光,鳴聲寬厚低沉,蒼勁有力,就像金色閃閃的盔甲在閃爍。這樣的通體褐黃蟈蟈幾十年也難遇一個,甚為稀罕。
③藍綠蟈蟈:采於河北固安大提及魯北,它是由綠蟈蟈衍變而來的,其綠色特殊,通體呈藍綠色,與一般綠蟈蟈體色有明顯的不同。藍綠頭。個體肥大,鳴聲響亮,調高音脆。藍綠蟈蟈更是少見,純正天藍更是難得。
④五色蟈蟈:生長在河北山區與平原交界的坡地,是由褐黑山蟈蟈衍變而來的,體分為五種顏色,棕褐頭,藍臉紅牙,紅褐脖項,棕胸花腿綠肚皮,金黃前翅,綠膀牆(前翅側區),深紫色腹背板,蟲體身披五色,各部色調鮮明,對比強烈,很是難得,蟲體大色足,皮堅翅厚,鳴聲響亮,雄渾有力。 `v jmD
⑤白蟈蟈:選自晚秋北方的丘陵砂礫荒地,由草白蟈蟈衍變而成。體色很淺淡,微微帶有灰褐淡綠之色,遠看像白色、白項、白胸、白肚、灰白腿、只有翅膀呈淡棕色,淡綠膀牆(前翅側區),銀裝素裹,個頭中等,鳴聲細脆而悠揚。蟈蟈的鳴器與選膀 蟈蟈的鳴器
雄蟈蟈的鳴器是用兩葉前翅摩擦發出醇美響亮的叫聲,這種鳴聲作用於吸引異性、呼喚同性、驚叫敵人。雄蟈蟈的鳴器前翅在背區,前寬後窄而扁,前翅背呈黃褐色,前翅側區多呈綠色,多翅脈網紋,翅背很厚,翅側較薄。一般雄蟲前翅長為14—18mm,也有少數的大翅者,長度可以達到20—30mm。雌蟲前翅短,一般在6—8mm左右。雄蟲前翅一般為左搭翅,即左翅蓋於右翅之上。鳴叫發聲時兩前翅斜豎起,來回摩擦,從而發出巨大的音響。兩翅愈發達(翅大且厚),摩擦就越強勁有力,叫聲愈大。 蟈蟈選膀的要點
挑選優質的蟈蟈首先要選翅膀大且厚的。膀的背部還平面寬而長。膀的背部平面要平展,上邊的左膀緊貼於下邊的右膀。閉膀時不能有大的縫隙,要閉嚴蓋緊。音銼與刮器應該突出些,翅脈要飽滿。左上膀的右邊膀翅要足以蓋夠搭足在下膀。右下膀的鼓腹(鏡片)愈大愈好。高膀立膀,靜止時候兩膀要在蟈蟈的背上離開肚高高翹起來的為佳。膀牆愈寬愈大愈好,不論是黑蟈蟈還綠蟈蟈,膀牆均應為綠色者,真正的黑鐵蟈蟈或金蟈蟈(雄)前翅膀的特點 翅蟈蟈膀牆應為黃色或淺黃綠色。 蟈蟈膀的點葯技術與方法
蟈蟈膀與蟋蟀膀是不同的:1、蟈蟈膀一般翅短且厚,革質化程度較強。2、蟈蟈膀都是左膀在上,右膀在下,都是左搭翅,沒有右搭翅。也只有左搭翅才能叫的響,摩擦出聲。3、蟈蟈的左右膀在構造上不同,左膀下面有摩擦脈與刮片,摩擦脈末端處有刷毛;右膀上面有凸起的摩擦脈,更為明顯的有透明的發音鏡,在發音鏡的左側邊緣有特別厚的凸起新月形的摩擦邊。4、蟈蟈的前翅側區寬大厚長,特別發達,大多呈翠綠色,與革質化的黃褐色前翅背區、臀區相連接,構成了一個直角,組成芒鳴的音箱。故雙翅磨擦鳴叫聲音響亮,音量大大超過蟋蟀,但蟈蟈的後翅已完全退化了。
蟈蟈膀(前翅)的點葯技術
蟈蟈膀的叫聲可以通過人工丫站葯來改善,這是喂養鳴蟲中一項古老傳統的技術,也是欣賞鳴蟲中的一種藝術。紅色的點葯是硃砂,綠色的是銅渣,其點葯技術與點油葫蘆、點蛐蛐的基本上相同。蟈蟈膀上點葯的輕重、大小與位置是都很有講究,可以根據蟈蟈的類型、大小、形狀、厚薄來具體決定,酌情下葯。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三種:1、把葯點在膀根,左上膀紅點弧形溝摩擦脈的後方,膀側膀溝的里邊;右下膀點在與它相對稱的位置上,即右膀鼓腹(鏡片)與膀根中間的翅脈膀筋上,靠近鏡片邊緣的上方的背面,右膀下邊為暗葯。2、葯點在左右膀背區與側區之間的左右兩邊縱向平行的兩個膀溝中間,左右膀均為明葯。3、葯點在左上膀背區後方三分之二的地方,在左上膀兩個弧形膀溝中間最凸起的翅脈上為明葯;左下膀葯點在與它相對稱的位置,即右膀鼓腹(鏡片)邊緣下側向的翅脈筋上的背面,右膀的下方為暗葯。點膀下暗葯時要用特製的支子把蟈蟈的雙膀都支起來,從膀下伸進點葯。
蟈蟈如果在草叢里的聲音再大些,它便比蟬更高一籌。
F. 蟈蟈行家進來。本人新手!!
說是挑選蟈蟈的基本常識~~只是讓大家看看我說的對不對而已~~!
我個人認為一條好蟲要看:
1。寬:也就是蟈蟈的膀子的寬度~~!
2。高:現在大家玩的一般都是筒子膀~~玩扎嘴膀的現在很少了吧~~所以就要選擇膀子高的~~!
3:嚴:所謂嚴也就是膀子的搭合程度~~(但是嚴有的時候也不是好事)
4:深:深就是看看杠壓的深淺程度,杠直接關系著蟲鳴叫時膀與膀之間摩擦面積的大小,從而蟲的叫聲也不一樣~~這就是亮叫與酣兒的區別~!
5:厚:膀是蟲鳴叫的工具~~所以翅殼子一定要厚~~!
6:色:蟲的成色也很關鍵~~但是直接影響蟲體色的關鍵就是蟲脫鞘時的溫度~~蟲的體色應該和膀子的顏色成一體~!
之所以現在的蟲體色都不標准主要原因就是溫度~~!蟲在自然溫度18~22度都可以進行正常脫鞘,我想只有自然脫鞘長為成蟲才是最好的~~~蟲每脫一殼的時間應當為7天~~~溫度低時也可能8天或10天脫一鞘~~~但是現在天津來的蟲大多數都是大熱脫和激素催起來的蟲~~再這樣的情況下的蟲~~甚至可以5天或6天脫一鞘,根本就是違背了它的生長規律~~所以說現在拿到好蟲是很不容易的~~~!!
以上是我自己的研究出來的~~有不足的地方請大家給予提醒補充~!
挑選叫了的蟈蟈一定要把它從罐子或葫蘆里拿出來聽,如果攤主不讓拿出來那麼你連買也別買,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新脫的蟈蟈要和叫了的蟈蟈分開養,也不可以打須,一般在半個月左右走音完畢就基本定音了,新脫要挑蛤蟆音重的為好,不可以有雜音,也不可以只聽開翅的前音,要聽後音,看是否拉的開膀子,後音沒有雜音的為好,一般都是前邊幾聲叫的不錯後邊幾聲就批拉批拉的,那種不可以要,前音後音要一致。
北京官員和十里河各有一家,個人感覺官員偏小,就那麼幾家,有的質量不太好,有點在市區里,坐車方便。十里河很大,但容易挑花眼,魚龍混雜,不過我覺得一開始那裡的都無所謂,買來熟悉一下怎麼養,葫蘆怎麼玩,養幾年交幾年學費就進步很快,畢竟者和書本有很大差距,就是樓上說了怎麼選膀,我包你按上面說的標准選,也不一定是所謂的憨。。。。。所以我就借用一句廣告詞:
JUST DO IT!!!!!
新手注意價格盡量別碰貴的,容易被騙。先從便宜的起手,不容易被騙(便宜的也沒騙得價值了,哈哈)
蟈蟈從30左右的下手,100以上的盡量別碰(可能有葯蟲,你經驗不足容易判斷不出來)。
葫蘆我個人建議150左右的別挑什麼口,就一般的最好。別有圖案,就本長雞心挺好。
另:蟈蟈100-300
葫蘆不太好說,個人審美不一,但我想說不是收藏的話300的基本已經是最好的,如果你非要什麼牙口,很么紅木口。。。。那我也無語那可就上千了。。。
而且。。。還是那句話東西一貴騙子就多。。。。哈哈
6年前我買的時候.花了550元找.小金子配口是120元.現在的價值是,1200-1300